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封接一封的急报从四面八方而来,让赵兴越来越觉得组建内阁已经迫在眉睫,否则今后他可能连抱老婆的时间都要没有了。
不管怎么说,赵兴先要把手头上的事情全部处理妥当之后,才能放下心来运作组阁的事情。
按照轻重缓急和地域远近的顺序,赵兴首先给关羽回复,同意对乌孙国发动春季攻势,作战目标为冬季到来时拿下乌孙全境。具体的作战计划和行动由关羽自行决定,所需的行动经费可以分批从农兵商金行驻西域分行支取,这次赵兴计划为攻打乌孙国下拨了四百万两白银,应该足以支撑战事持续到今年的冬天。
如果考虑到刘虞强悍无匹的内政能力,说不定平西大军前边跟乌孙人打仗,刘虞在后边就能想办法挣钱,到最后给赵兴一个惊喜也有可能。
对于西域的战事,赵兴压根没有过多的操心,他实在想不出来十二万训练有素的平西大军,外加两万焉耆预备役骑兵,在关羽、马超、田豫、颜良、文丑、逄纪、陆逊、马岱等人的率领之下,还有什么可能导致失败的理由。赵兴现在只关心到了年底算总账的时候,该给西域诸将的成绩评定簿上写“优”还是写“良”。
忙完了给西域的答复,赵兴丝毫不敢耽误,立即又执笔给贾诩回信一封,就此次暗影队员遭遇鼠疫的事情进行了一番分析和交待。
赵兴在信中特别强调,鼠疫不同于其他瘟疫,具有极为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应对不当,则可能让凉州和益州等紧邻之地人畜一空,甚至直接影响到司隶地区和上郡一带。
赵兴按照他前世曾到战乱频繁的黑州执行特殊任务时所学到的防疫知识,重点强调了划定隔离带、及时清除染疫动物尸体特别是一种形似巨鼠的动物(实际为旱獭,是鼠疫最易携带传播的载体,与果子狸相似)、各地建立疫情侦测站、尽力减少人员进入西海东南区域、准备大量防护口罩、临时开展卫生运动,大量消灭百姓居住区域的老鼠等应对措施,可谓是考虑细致,用心良苦。
实际上,就算赵兴不说这些,贾诩也能做出正确的应对。毕竟当年并州可是独力挡住了来自北方大草原上连续肆虐长达七年的罕见瘟疫,在如何防抗大型传染性疾病方面,凡是从晋国走出去的官员,都有着异乎寻常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而贾诩更是全程参与了当年的“抗疫战役”。
给贾诩写完信之后,赵兴觉得似乎还有什么事情没有想到,但一时之间也实在考虑不过来,便暂且放下,让人先将写好的回信赶紧送往高平城内。
为了支援凉国防抗鼠疫,赵兴还委派了华佗两位最得意的徒弟广陵吴普和彭城樊阿,各自率领五十人的防疫工作队,前往凉国高平和汉中郡的南郑县,对鼠疫进行严防死守。随工作队同行的还有两支颇具规模的运输队,他们为工作队携带着各种应急救援器具和一批价值不菲的防疫药物。
虽然赵兴到现在还不曾截获司马懿计划动用鼠疫扰乱凉国的险恶阴谋,但他却以高度警惕和对百姓负责任的态度做好了应对鼠疫的万全之策,可谓是将一场弥天大灾消弭于尚未发生之前。不管过段时日司马懿会不会付诸行动,但以凉国和汉中的暗中准备,足以应付各种突发情况。
那么赵兴在给贾诩的信中到底忘记提到什么事情了呢?他把趁着瘟疫爆发时打击五斗米教在凉国的传播以及拉拢民心增加威望的事情给忘记了!
也不怪赵兴考虑不周,居然将这么大好的机会都错过了,只因为他更加关注的是防疫本身,所以对于这种趁势投机的事情自然少了几分兴趣。
不过赵兴没有想到,可不等于首席谋士贾诩想不到。这位赵兴向其执弟子礼的大军师、凉国国相,跟随赵兴十多年来,很多时候都能帮助赵兴下狠心做决定。当年贾诩曾设计火烧葫芦口、后来借助韩遂除马腾、指挥马超和张绣血洗西凉烧当羌、去年又火药炸翼县,每一次做出的决定都尽显“毒士”风范,虽然手段狠辣,但却都是为了成全赵兴。
这次贾诩在接到两支探险队伍覆灭的急报之后,当即便将已经返回的另外两支队伍和带回的羌狗隔离起来,若非考虑到暗影队员与赵兴有着极为亲密的感情,贾诩很有可能下令对活着回来的探险队员进行秘密处决。
在等待赵兴回复的期间,贾诩已经派人暗中着手调查司隶地区五斗米教深入凉国的具体情况,将那些信奉五斗米教的大户人家都登记在册,为他接下来想做的事情做好准备。
贾诩老早就对五斗米教看着不顺眼了,因为他觉得任其这么搞下去,很有可能会对形势大好的凉国造成混乱。作为地道的凉州姑臧人,他可不希望来一群跳大神的家伙们,把自己正在欣欣向荣发展起来的家乡给搞乱套了。
贾诩从来不相信人们把自己关进小黑屋,向着老天爷祈祷认罪之后,便真得能包治百病。这次他准备让这些吃饱了撑着的大户们为天下百姓做个榜样,看看到底是五斗米教厉害,还是晋国的防疫手段有用。
贾诩真要这么做,赵兴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实际上赵兴也开始对五斗米教牙痒痒了。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六三章 阴差阳错起波澜
霹雳一声闷雷响,不觉已到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淅淅沥沥地春雨滴落在长江两岸,浸润着播下种子的土地,打湿了过往行人的衣裳。
孙权带着步骘,扮成前往各地游学的士子,在一百名家仆随从的护送下,出了吴县先向东走了一段路程,来到长江边上之后,乘坐大船逆流而上,朝着扬州九江郡紧邻长江北岸的历阳县而去。
因为春雨的缘故,江面上雾气朦朦,站于船头上的旅人时间久了,便会被牛毛细雨打湿了衣裳。
身强体壮的孙权,并不畏惧这略带寒意的江风和雨丝,伫立于大船上层甲板之上,朝着长江北岸久久凝望。不多时,担心孙权被雨淋着的步骘,打着一柄伞盖颇大的吴州特产油纸伞,为孙权遮挡住天空中似乎有逐渐增大的雨滴。
孙权不回头,轻声问步骘:“子山,自来江东避祸以来,有几载未曾归乡祭拜先祖?”
步骘顺着孙权的目光向北望去,悠悠地说道:“自吾离乡背井南下江东,至今已有七载未曾归乡。”
似乎觉得气氛过于压抑,孙权开个玩笑说道:“若是来日孙家得了徐扬之地,我第一个保举子山前往北岸做官!”
步骘心领神会,微笑着附和说:“二公子壮怀激烈,志在天下,总有一飞冲天之日,这徐扬之地只怕还容不下你的志向呢。”
两人于是开怀大笑,颇有几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
过了许久,步骘问孙权:“仲谋,此次前往寿春,你心中可有打算?”
孙权答曰:“已有初步的计划,大致分为三步。一是怂恿袁术称王;二是带着小妹返吴;三是见识见识我那未来的妹夫。”
步骘点头,赞同孙权的意见。他说:“袁术称王,中原必乱,江东正好乘势而起,以讨袁之名与其他势力共同夺扬州地盘。将大小姐带回吴县,可以避免君父和大公子陷入被动,不好决断。只是吾不明白你为何想要见到赵国昌之长子?”
孙权思考片刻,还是说了实话:“如果吾能见到赵振邦,暗中将他身处扬州的消息透露给袁术,你觉得会有什么结果?”
步骘闻言大惊,急忙阻止孙权这个疯狂的想法:“仲谋切莫如此行事,需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袁术擒下赵振邦之后,以此要挟赵国昌,一定会彻底激怒晋国,少不得又是一场血雨腥风。这倒还在其次,关键是事后赵兴若是察觉我们从中作梗,江东与晋国的关系便会面临彻底决裂之危险,这可不是你我目前可以应对的!”
步骘说完之后,孙权却是一脸轻松地说道:“子山何必如此胆怯。赵振邦落入袁术手中,或许会吃些皮肉之苦,但袁术万万不敢将其杀害,而是将其作为手中的一张保命底牌。只要赵振邦不死,那么江东与晋国暗中定下的联姻便不会取消,而我不过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惩罚罢了。更何况,这事若是做得机密,等到赵国昌发现的时候,说不定早已是过年烟云。”
步骘觉得走这一步过于凶险,但也不好拂了孙权的面子,所以不再吭声。
就在孙权和步骘动身前往寿春之时,袁术派出联络曹操、刘焉、刘表和孙坚的几队人马也各自离开了寿春,在淫雨霏霏的日子里各分东西南北。
诸葛瑾当日建议袁术不要急于上表给朝廷,先跟其他几方势力暗中通好气,来个共同进退,这不过是他采取的缓兵之计。诸葛瑾太了解袁术的为人和性格了,只要一个野心在他心中埋下种子,便会不可遏止地生根发芽,无论如何都难以阻拦。
果不其然,上次的厅议过去没有多久,袁术又受了袁胤和杨弘等人的怂恿,于是便急不可待地派出几路使者前去联系曹操、刘焉、刘表和孙坚,为自己早日称王进行游说和准备。
为了躲避诸葛瑾的唠叨,袁术索性连他也派了出来,委任诸葛瑾为出使吴州的全权特使,想办法让孙坚支持自己加封淮南王的举动。
诸葛瑾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受领了这项毫无希望的差事,带着同样是硬着头皮的小管家诸葛方,踏上了顺流前往吴县的船只。
当听到诸葛瑾让自己收拾一番,陪他前往吴县的吩咐之时,赵振邦心里头那个郁闷啊,简直都无法形容。他本来正在等候五叔关于下一步行动的命令,而且也已经做好了大闹寿春城的准备,结果却要陪着诸葛瑾前往江东。如今,潜入寿春城的小虎队员们没有了核心,眼看着一场大戏没了主角,那真是要多郁闷有多郁闷。
不过赵振邦也想得开,只要自己把诸葛瑾伺候好了,今后搞定了袁术,他就能亲自收服一位大能之才,这可比大闹寿春城更加有成就感。更何况,袁术称王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事情,大不了陪着诸葛瑾前往吴县走一遭回来之后,再想办法好好捉弄一番袁术父子。
二月上旬的某一天,顺流而下的诸葛瑾与逆流而上的孙权,在长江某处不知名的航道中擦肩而过。由于双方均是隐匿了真实身份,所以自然不会知道对面驶过的船只上正有己方想见的人物。只是几个呼吸之后,双方的船队便渐行渐远,消失在水汽迷蒙的江面之上。
眼看着要到吴县了,一直闷闷不乐的诸葛瑾忽然问小管家说:“小方,你以为这次我们去见孙坚,能够说服他支持袁公路称王吗?”
本来就一肚子郁闷的诸葛方,愤愤不平地说道:“以前听人说袁公路鼠目寸光,如今我倒是觉得他连寸光都不到!不用脑袋想,就用屁股想一下,也能猜出来孙文台决计不会同意他袁术在扬州称王!”
诸葛瑾被小管家的粗话和气呼呼的态度逗笑了,于是又问:“你怎么就这么肯定孙文台不会同意袁术称王?”
赵振邦心里说一句:“因为我老子不同意!”但嘴上却说:“江东目前与晋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来往,孙文台本文又非那种丧心病狂,贪图虚名之辈,岂会眼看着前面是火坑,还跟着袁公路一起往下跳?”
诸葛瑾看着小管家日渐不凡的气势,心里一动,想到了个既不让自己折面子,又可以回去向袁术交差的好办法。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六四章 气势不凡小管家
顺流而下的大船尚未抵达江东,诸葛瑾便开始琢磨全身而退的办法,这样的事实若是被袁术知道,一定会气得吐血三升。袁术要怪也只能怪自己,谁让他识人不明,派了一位从心底不愿意帮助他称王的使者呢?
诸葛瑾作为幕僚,可以为袁术治理内政、提供参考意见,但他却没有义务帮着袁术称王称霸。就算这一次下江东无功而返,袁术心里对诸葛瑾有意见,他也不能拿人家怎么样,毕竟没谁规定出使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诸葛瑾不想违心地向孙坚委曲求全,以促成原本就无望达成的攻守同盟。诸葛瑾更不想回到寿春之后,被袁术手下那帮虾兵蟹将攻讦。所以,他想到了一个既能搪塞袁术,又可以不用违背自己意愿的主意,那就是装病!
装病这个法子虽然烂俗了些,但却最容易实施,诸葛瑾只要往驿馆之中卧床一趟,将面见孙坚的重任抛给自己管家诸葛方,便可以呼呼睡大觉了。等到混够了日子,诸葛瑾便带着小管家病恹恹地返回寿春,谁若是有意见,那就自己去东吴吧,反正这回诸葛瑾打算一病不起,直到看清了天下形势之后再说康复的话。
诸葛瑾若是“病”了,一切就得靠诸葛方支应,而且他病的像不像,也得由小管家大力配合,才能够把戏份给演足了。所以尚未进吴县之前,诸葛瑾便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小管家,只惹得赵振邦在心里腹诽不已,却又无法拒绝。
想一想赵振邦也真是冤枉,自己本来是要留在寿春折腾袁术父子的,结果因为跟诸葛瑾走得太近的缘故,被抓兵拉夫一般给拽到了江东。如今诸葛瑾又让他顶在前面,充当一回挡箭牌不说,还要当着自己未来岳父的面,强压下对袁氏一门的鄙夷,装出替袁术说好话的姿态,这让一向擅长伪装的赵振邦都有些吃不消。他这次忽悠了自己的老泰山,等到迎娶人家闺女之后,又该如何相见呢?
虽然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为了以后顺利招揽到诸葛瑾,赵振邦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项十分“乌龙”的差事。
袁术出使东吴的队伍进入吴县城门时,自然要被卫兵盘查一番,这时候人称“自来熟”的小管家便站了出来,开始了他的忽悠之旅。
赵振邦对看守吴县东门的官兵头领行个礼,然后一脸焦急地说道:“这位兵爷,小的乃扬州治中从事诸葛子瑜府上管家,我家公子受扬州牧袁公路之托,今日特来吴县拜会孙州牧。奈何因为江上风大,我家公子染了风寒,已经病了好几日,到了今天已经开始发烧打摆子了,还请兵爷替我们通传一声,赶紧让公子入城就医!”赵振邦说话的声音很响亮,搞得整个东门附近的来往之人都听得分明。
把守吴县东城门的将领名叫徐盛,因战乱而客居江东,前年刚刚参军,因为表现出色而不断得到擢升,如今到了门将之职。却说徐盛此人可不简单,在正史之中可是东吴大帝孙权手下重要的一名将领,为人有大将之风,心思缜密而计谋多端。虽然如今他只不过是个守门小将,但也拿捏得出事情的轻重缓急。
徐盛听说袁术派来出使东吴的使者生了重病,于是立即为堆在城门口的使节队伍大开方便之门,亲自引导着赵振邦一行前往驿馆,半路上还派出两名卫兵分别前往州牧府和医馆,一个报信,一个请郎中。
进了驿馆,赵振邦十分麻利地“服侍”已经昏迷不醒的诸葛瑾躺倒在床,然后找到驿馆之中的小吏,塞上了银子,让人帮忙烧了一些热水送进房内。
趁着身边没人的时候,赵振邦低声对诸葛瑾说道:“大公子,待会郎中要来,你可莫闲烫,一定要将这个水捂子搂在怀中,装出一副说胡话、打摆子的模样!”
诸葛瑾朝小管家挤挤眼睛,示意自己知道如何装病。
没多久,热情细心的徐盛领着郎中进屋为诸葛瑾诊病,赵振邦却乘着这档口跟徐盛拉起了家常。赵振邦跟他爹一样,长了一双善于观人的眼睛,他觉得今天在吴县门口遇到的这位年轻门将很不错,所以多了几分结交的心思。
经过郎中一番诊断,初步判定诸葛瑾是因为身体虚弱,然后在江上染了风寒,如今热症不退,所以乱了心智,只要吃几贴退烧的药剂,多加卧床休息,过些时日会渐渐康复。
送走了郎中和徐盛,房中只剩下诸葛瑾和小管家之后,俩人在房中小声嘀咕了许久,商量着明天赵振邦去见孙坚的事情。
实际上,孙坚于诸葛瑾入城之后不久,便接到了徐盛派人送来的消息。但他作为一州之主,还不至于为了个使者而亲自跑一趟驿馆,更何况这次袁术派人来江东,十有**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他也就装个不知道,省得心烦。
第二日一大早,收拾停当的小管家诸葛方,带着临来吴州时袁术让人备下的礼品,大模大样地走在几个跟班前面,直奔吴州牧府上而来。
正在府中与张昭、孙策、周瑜、鲁肃、顾雍几人叙话的孙坚,忽然听到门传来报,说袁术副使、诸葛瑾族中从弟诸葛方前来拜见州牧大人,说是有要事禀报。孙坚一脸愕然,没想到诸葛瑾居然还带着个副使,看样子这次无论如何都要见到自己才行,于是让门传前去将袁术副使请进厅来。
若是一般人家十五、六岁的少年,忽然之间要面见手握十万大军,坐拥数郡之地的江东猛虎孙坚,只怕多少都会有些紧张,若是胆小的,只怕连路都走不动。
但诸葛方不同于别的少年,这些年他跟在自己老爹身后,可是没有少见过什么国相、州牧、都督、军团长之类的大人物,光是收来做小弟的王就有两个。所以当他来到厅中,被众人尤其是孙坚虎目注视时,竟然表现得潇洒从容,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浩然之气,竟然令厅中诸人都为之折服。
赵振邦向座中的孙坚拱手行礼,然后朗声说道:“扬州治中从事府中管家诸葛方,今日代替袁公路特使诸葛子瑜前来拜会孙州牧……”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六五章 鲁肃心中很疑惑
孙坚看着面前不远处这位皮肤白净的不像话、脸蛋俊俏的不像话、气质文雅的不像话的小子,心里头一阵胡思乱想。
难道说诸葛瑾有龙阳之癖,喜好男风?孙坚努力驱赶走心中那份有些邪恶的念头,这才朗声说道:“原来是诸葛子瑜府中的管家,果然是仪表堂堂、谈吐不凡啊!今日方才听说你家公子染了风寒,如今病卧驿馆,稍后我便派人代我前去探望。”
“多谢州牧大人关心,我家公子的病情如今正在煎熬之中,时常昏迷不醒,只怕不宜见人,还是过几日回转之后再行探视为宜,不然万一公子在神智不清期间冒犯了州牧手下,却让小的如何交待。”赵振邦话说的软,但却是变相地拒绝了孙坚。
孙坚没有在这上面纠缠,他关心的是袁术派诸葛瑾这次来吴县到底想干什么,于是问道:“既然你家公子卧病不起,不妨多休养几日,今日诸葛小管家前来又是为了何事?”
孙坚这话说的很自然,但话里头的意思却不客气。他是在提醒诸葛方:既然能话事的人如今躺倒了,那就索性等他病好了再来,你个小娃娃凑的是什么热闹?
赵振邦何等聪明,当时便听出了孙坚话里意思,他脸上也不着急、心中也不生气,而是阳光灿烂地回答说:“州牧所言极是,只不过来时袁大人让我家公子带着一点小礼物,如今公子病了,自然是由小的赶紧送来,以免耽误了日期,引得州牧大人不虞。”
赵振邦说完话,便从衣袖之中掏出一份礼单,转身呈给身后的侍者,然后不再多言。
待侍者将礼单送至孙坚面前,孙坚打开看过之后,脸色不由得渐渐凝重起来。袁术送来的礼品可不是诸葛方口中所说的一点小礼物,而是十分贵重难寻的一些好东西。有道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袁术送来了重礼,自然是有十分棘手的事情想求于吴州,所以孙坚变得凝重起来。
孙坚问诸葛方:“你家公子除了让你前来给我送礼,还有其他话说?”
赵振邦回答:“公子在来的船上曾嘱托于我一些事情,说他如果病情加重,无法亲自前来拜会州牧大人的话,便让小的转告州牧大人几句话。”
“什么话?”孙坚问。
小管家环顾四周,把嘴巴闭得很严。
厅中诸人一肚子好奇外加一肚子的意见,十分知趣的相继离开。
“现在可以说了吧?”孙坚又问。
赵振邦于是说道:“袁州牧有一场大富贵,想与大人共谋之!”
孙坚心中一动,猜到了这场所谓的大富贵究竟指的是什么。他不动声色地说道:“你这小子,有什么话就全说出来,别跟着大人学深沉,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忙。”
赵振邦心想,这可是你说的哦,于是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诸葛瑾教待的话语,外加自己的添油加醋,一股脑儿地说给了孙坚来听。
孙坚有些疑惑地看着诸葛方,心里想这小子的记性可真不差,居然一口气说了两盏茶的时间,所说的内容还不带重复和啰嗦的。他要是知道这还不过是诸葛方临时添油加醋说的,并非牢记在心中然后站在他的面前背书,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说完了?”孙坚终于看到诸葛方闭上了嘴巴,于是有些戏谑地看着他说道。
“嗯,算是完了吧。如果州牧大人还想听,小的这里还能说个几盏茶!”
“打住!你替人带的话我已经听明白了!就是袁术想称王,求我帮他一起上表朝廷,逼迫朝廷表态,对不对?”
“呃,一般、大概、确实如此……”
“冒这么大的风险,吴州有什么好处?”孙坚一脸嘲弄之色。
“这好处可大了去啦!袁州牧若是成了淮南王,回头孙州牧在江东也可以自立为越王,若是朝廷不肯,袁州牧自然会帮你说话的!更何况到时候兖州的曹操、豫州的刘焉和荆州的刘表,甚至是益州的司马家都会起来闹腾,有道是法不责众,只要有了袁州牧带头,大家今后不都跟着沾光嘛!”赵振邦鼓动着自己一张小嘴巴,继续煽动孙坚。
话说他老子赵兴不是指示张辽想办法阻止袁术称王的吗?赵振邦这小子怎么与他老子的想法背道而驰呢?
嘿嘿,这小子鬼着呢。他可不相信就凭自己这番话就能说动了孙坚,让吴州跟着袁术铤而走险。他是想在近距离上仔细观察一番自己的这位未来泰山大人,心中到底藏着多大的野心!
果然,孙坚并不为所动,而是一脸淡然地说道:“好啦,你家公子托你给我带的话语,你都说到了。说的很好,我也都听到了。兹事体大,我还需考虑一番,你便回驿馆好心侍奉你家公子去吧!”
诸葛方于是向孙坚告退,一副重担卸肩的神情,轻松自在地回了驿馆。
却说化名诸葛方的赵振邦刚走进议事厅时,众人都觉得眼前一亮,眼神之中都多少带上了几分欣赏之色,甚至连孙策这个一向傲气的家伙,都觉得看着诸葛方挺舒坦,没有厌恶之感。但人群之中有个人看清了诸葛方的面容之后,却是心中大吃一惊,但在脸上依然掩盖的毫无表情。
大吃一惊的人便是鲁肃,因为他经常作为孙权的使者前往卧虎城,曾经无意之中在赵兴府中看到过赵振邦两次,虽然没有近距离地观察和单独交谈,但他相信这次看到的小管家绝对与两年之前自己见过的赵振邦有着惊人的相似。
两年时间,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少年而言,或许身高会窜出去一大截,还会变声,甚至五官都会有一些微小变化。但是,鲁肃却深信一个人的气质是最难发生变化的,尤其是小管家那种让人觉得与生俱来的淡定从容的气质,绝对不应该出现在一位府中管家身上。
看着小管家不急不慌地离开,身处外厅中的鲁肃心里头一阵疑惑和不解。他想到之前不久孙仁那封令人奇怪的来信,越发地觉得这里面似乎藏着很大的阴谋,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是不是要将这个重大发现告诉孙坚。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六六章 装逼早晚要穿帮
鲁肃一向是个谨慎沉稳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便作为孙权的特使,经常往来于晋国和江东之间,为孙坚和赵兴做一些穿针引线、消除误会、增进互信的重要工作。
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暂且不宜将诸葛方疑似就是赵振邦的惊人发现告诉孙坚。他并不担心孙坚知道了赵振邦的身份之后,会对赵振邦有什么不利。相反,以今天孙坚见到赵振邦的言行来看,分明是很欣赏这位少年的,如果他得知诸葛方便是自己未来的女婿,只怕会乐得合不拢嘴。
鲁肃是觉得,既然赵振邦费尽心机潜伏进入寿春,如今似乎还深得诸葛瑾的信任与器重,那么所图谋的事情一定十分重大,如果贸然揭穿了他的身份,只怕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既然晋国针对的并非江东而是袁术,那么轻易就不能破坏了人家的好事,否则只怕会引起很大的一场误会。
如今江东与晋国正处于蜜月期,而且鲁肃本人对于赵兴的能力有着比江东其他人清醒许多的认识。虽然孙氏父子也是雄霸一方的豪杰之士,但若是今后与赵兴以及他手下那帮非人般的将领对抗,只怕下场也会像袁绍一般凄惨。所以鲁肃能做的事情就是尽量保持孙坚与赵兴之间的关系,修复因为外部势力干扰而造成的损伤,避免繁花似锦的江东地区最终因为门阀争霸,而陷入无尽的战火之中。
鲁肃不准备揭穿赵振邦的身份,并不代表他会坐视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家伙可以随便来去、搞风搞雨。这事情以后若是传出去,他们这些江东才俊的脸上可没什么光彩。所以,鲁肃准备等到议事结束之后,亲自前去驿馆会一会小管家,看看冒充诸葛方的赵振邦到底想做哪样。
诸葛方走后不久,孙坚便喊众人前来议事。他将小管家方才转述诸葛瑾的话语简明扼要地告诉众人,然后说道:“如今看来,尚香从寿春传回的消息是真的,袁术果然鼠目寸光,竟然意欲逼迫朝廷封王,大家以为此事如何答复才最妥当?”
张昭说道:“窃闻人言,说那赵国昌曾在十多年前与人问对时说过‘广积粮、缓称王’的话语,现在想来,仍然发人深省,足以为鉴!”张昭没有明说反对还是支持袁术,但却婉转地提醒孙坚,埋头稳固和经营现在的地盘才是正道,那些徒有虚名的玩意不争为妙。
周瑜跟着附和张昭说道:“就算袁术受封淮南王,除了头上多顶王冠之外,并无多少好处。此人一向心胸狭窄、目光如鼠,此次急于让朝廷封王,不过是想与平西王斗气罢了。虽然朝廷分封赵国昌为平西王,但他也不过是得了一块原本就脱离大汉控制的化外之地,于情于理倒也让天下士人和百姓能够接受。若是江东这次支持袁术称王,则无异于向世人宣示孙氏亦有称王之心,只怕今后会引来无尽的麻烦。”
孙坚点头,说道:“子布先生和公瑾方才所言甚是,吾从未想过列土分疆,脱离大汉自立。只因天下纷乱不堪,为了护得一方安宁,孙氏一门幸得众人支持,立足江东,经营十年,如今才有了这片平安之地。”
“平西王赵国昌此人,如今声威日隆,虽然屡屡置朝廷于惘然,却也当得上雄主之称。原本深受外族侵害的北方数州,在其治理之下,如今竟然比中原地区还要繁荣稳定。若是换做他人,坐拥五十万锐不可当的虎贲之士,一定会冲进洛阳擒下天子,废汉以自立。然赵国昌直到如今,仍然不曾兵过黄河,始终是在清除对大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