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臧霸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回答说:“此次之所以临时调整行动计划,将这支颇具规模的运输船队劫到上游,我是想在此地修建一座大型的码头、一些仓库、外围再修筑上防御设施,将此地修建成为连接长春与中原地区的水上交通中转枢纽。”

张绣对臧霸的回答很满意,于是点头说道:“既然宣高心中已有蓝图,此事便由你全权负责。当务之急是向泉州水师城方向申请几位大匠过来,指导我们进行施工,毕竟修建码头、建设港口这种事情,我们都不是内行。”

臧霸说:“不瞒军长知道,我在前几日已经派出暗影队员潜往襄平,与‘夜鹰’进行联系,通过他与水师城方向进行协调,给我们派一队精干顶用的工匠过来。”

张绣凝望着被秋风吹皱了的水面,若有所思地说:“此处位置得天独厚,若是建成一座码头,今后只怕也会慢慢成为热闹繁荣之地,我们倒是要取个响亮好听的名字才是!”

臧霸提醒张绣说:“平西王生平最好取名,当年曾将‘受降城’改名为‘封雪城’,年初又将原西域长史府的治所命名为‘骊威城’,如此一件幸事,何不让他来定夺?”

张绣脸上露出微笑,似乎也在为三师弟这个嗜好感到有趣,于是说道:“宣高若是不提醒,我倒把这一茬给忘了。国昌已经在西域和晋北分别命名过城市,如今就缺这东北了,这次正好给他一个惊喜!”

臧霸的提醒含蓄委婉,张绣却也听得明白。赵兴虽然被封为平西王,但这偌大的天下都是他的,给新建之地取名,自然由赵兴来最为适合。这么做,既可以表示苍狼军的忠诚,又可以展示赵兴的威望。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二四章 饶乐水畔展锋芒

来到临时搭建的中军大帐,张绣、臧霸、吕翔、吕旷四人围在一张军用地图四周,开始商议如何对付乌丸人和辽东鲜卑残余。

臧霸首先开口汇报说:“根据最近派出去的侦察分队回报的信息,目前生活在饶乐水和乌侯秦水流域内的鲜卑人和乌丸人大概还有十五万左右,其中乌丸人势大,有九万多人,两族因为生存压力,已经联合在一起。这几个月,乌丸鲜卑联军在攻打高显时损失不小,粗略估计,应该有近万人的伤亡。”

张绣用手指轻叩着图纸上标绘着饶乐水上游的位置,说道:“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乌丸人和鲜卑人如果看不到南下作战获胜的希望,会不会在我们的逼迫之下,从大兴安岭余脉的西南边向大青山一带迁徙?如今驻守大青山附近的部队仅有尧兴师一万骑兵,这十几万乌丸和鲜卑余孽倘若向西进入漠北,今后清剿起来就是一个大麻烦!”

吕翔接口说道:“熊罴军的混骑师有五千人,目前驻扎于濡水上游闪电河一带,正好阻拦在乌丸人西退的道中,负责防守大青山一带的定远军尧兴师距离闪电河五百里,一旦接到警报可以火速前往增援,两军配合起来,应该可以对乌丸人和鲜卑人造成一定的阻拦。”

张绣又说:“虽然往西去有部队阻拦,但还是尽量不要麻烦兄弟部队,如今晋国北方大草原上人心思稳,已经有了几年平静安定的日子,一旦将这群饿狼赶过去,只怕会给还在稳固中的尧兴、炎晟二族造成巨大冲击。”

臧霸领会了张绣的意思,于是接口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便不能对乌丸人和鲜卑人打击的过于厉害,只要将部队驻扎于此,对他们形成威慑便好。”

吕旷提出质疑:“万一乌丸和鲜卑眼红咱们的船队,派出大军前来与我们决战呢?”

张绣沉声说道:“那就以最快的速度,最狠的手段打疼他们,让他们见到我们就害怕得想要逃命!”

众将点头领命,于是分头部署部队,静待乌丸人和鲜卑人过来自找苦吃。

话说前来打劫臧霸的乌丸人灰头土脸地逃回老巢之后,将他们的恐怖经历报告了酋头。酋头听后大惊,急忙派人与一河之隔的鲜卑人联系,请鲜卑人的头领过来共商对敌之策。

鲜卑头领听完吃了败仗的乌丸将领描述,心底咯噔一下。他们这一族人,当初便是被苍狼军和飞虎军联手,从漠北赶到东面来的。当时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过晋国铁骑,却也从疯狂逃命的其他部落鲜卑人口中听说了晋国铁骑的可怕。他不相信夫余人还有能力组建一支铁骑,所以便将心底的担忧说了出来。

乌丸酋头听后也是十分震惊,但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认为夫余人或许是在辽东公孙度的帮助下秘密组建了一支铁骑,否则晋国的铁骑是怎么神奇地进入东北之地的呢?

鲜卑头领被酋头这么一问,也是无法回答。确实,除了苍狼军自己,就连夫余人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他们是如何知道大小兴安岭之间有条通道的。苍狼军的这次万里远征,在战略上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岂是鲜卑人和乌丸人能够想明白的?

商量到后来,乌丸酋头和鲜卑头领得出的结果是:派出三万联军,前去饶乐水下游摸一摸这支部队真正的底细。

张绣这次带出来的一万五千人,其中有七千人是夫余士兵。也就是说,饶乐水畔的两万苍狼军之中,一半士兵是夫余人,一半士兵是汉军。所谓的汉军,只不过是夫余士兵的统称,他们习惯于将原来苍狼军两万人都唤作汉军。

实际上,苍狼军中的汉军士兵的数量也就三分之一,但因为现在尧兴族和黄轩族都加入到了赵兴的旗帜之下,所以大家也就不分彼此。赵兴一直是打着大汉的旗帜,所以外族见到护国军,也就不会再去细分这支部队的人员组成,而是统一将他们称为汉军。

河畔的两万大军之中,夫余人占了一万,尧兴和黄轩族士兵占了六千,剩下的就只有四千地道的汉人士兵。当他们统一身穿夫余人的兽皮服装,头上插着翎毛,脸上涂抹上颜料,然后全部混编在一起的时候,有谁能够发现这支部队乃是名扬大漠的苍狼军?

所以,当三万鲜卑和乌丸联军气势汹汹地渡过饶乐水,赶到苍狼军驻扎的地方时,他们遭到了“夫余骑兵”的猛烈攻击。一万迫切想加入重骑师的夫余士兵,外加一万训练有素的苍狼精骑,就算不动用重甲铁骑,也足以让乌丸人和鲜卑人碰的头破血流。

张绣和臧霸身先士卒,率领部队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与来犯之敌展开了激烈的搏杀,紧随其后的健儿们更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就连五千只入了军籍的猎犬,在夫余士兵的指挥下,也加入了战场。

凶悍的张绣和臧霸,每一刻钟都在利索地收割着人命,漫天而下的箭雨则让乌丸人和鲜卑人充分感受到了痛苦的滋味。虽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重甲铁骑,但是色厉内荏的敌人们还是尝尽了苦头。

既然打不过,本来就心怀鬼胎的乌丸人和鲜卑人只好扔下数千具尸体,掉头撤离了战场。

以雷霆之势迎击敌军的张绣,看到乌丸、鲜卑联军撤退,果断下令士兵撤了回来。俗话说,穷寇莫追,就算苍狼军有追击敌军的势力,但为了战略大局考虑,张绣也不会下达追击的命令。

经过两次交手,铩羽而归的乌丸人和鲜卑人再也不敢打辽水河面上那近百只运输船的主意,甚至将这一片区域化为死亡之地,纷纷绕道而走。

赶跑了乌丸人和鲜卑人之后,张绣开始调集大量的夫余青壮,从北方向饶乐水畔汇聚。虽然水师城的大匠们还未赶到,但并不影响苍狼军首先在这里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要塞和小镇。眼看着寒冷的冬天就要到来,让英勇善战的苍狼猛士们风餐露宿于野外之中,明显不是长久之计。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二五章 张绣手中有张牌

苍狼军虽然勇猛无敌,但也仅限于在平原上纵横驰骋,一旦入了山林沟壑,他们就会寸步难行。

所以,赵兴派出苍狼军秘密潜入东北,目的便是造势和威逼,并非一寸一寸地浴血奋战,然后拿下整个东北。

眼看着寒冷的冬季就要来临,张绣决定暂时让苍狼军蛰伏起来,一面埋头专心修筑长春城,一面在饶乐水畔修建屯兵要塞。身处上党的赵兴,已经兴致勃勃地为这处临水码头和小镇取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叫做“通辽”。

实际上,赵兴这次是偷懒了,因为这处地方在后世距离辽宁通辽市十分接近,加之寓意美好,所以赵兴便信手拈来,将此地命名为“通辽”。

经过请示,卧虎统帅部已经批复了张绣再次从夫余国内招募一万士兵的请示。这次张绣招募的是步兵,因为今后驻守长春和通辽两处要地,还是步兵更加适用。

虽然张绣本人从一开始就统率骑兵,但苍狼军中的将领也不全都是骑兵出生,比如吕翔和吕旷两兄弟,他们在廮陶城时就跟随了赵兴,一开始训练的就是步兵。张绣让吕家两兄弟在冬季到来时,负责操练一万夫余步兵,也算是人尽其用。

实际上,张绣手中还有一张谁都不会想到的牌,只要打出来,绝对会让人目瞪口呆。

开春的时候,卧虎少年班大班的一百个家伙集体翘家,其中五十人跟随赵振邦去了徐州,还有五十人却是辗转来了幽州,先在徐庶帐下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接着全都摸进了辽东的襄平城内!

等到赵统带着徐达、张虎等半大小子找到化名为刘福的赵虎时,可没把赵虎吓个半死。彼时公孙度军正与乌丸人和高句丽人两面开战,军营里就缺青壮士兵,这些已经长得五大三粗的孩子们要是万一被强行抓去当了兵丁,有个三长两短的,赵虎以后也就别想再回卧虎城了。

费了一番力气,终于将五十个小子妥善安排下来之后,赵虎便收到了苍狼军兵进夫余国的绝密情报。又过了一段时间,张绣率军南下来到了“茶啊冲”,被小子们折腾的头痛地赵虎于是赶紧与张绣取得联系,通过种种手段将这些惹事的家伙一股脑地送到了长春。

赵虎见了小虎队员们头疼,可张绣不怕啊。他现在正是缺少人手的时候,这群半大小子的到来实在是太及时了。

虽然这群队员缺少战场厮杀的经历,而且由于还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武艺并未大成、兵法战策也没有学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并不适合担任基层的将领,但他们在张绣眼中还是跟宝贝疙瘩一般。

即将完成招募的一万夫余士兵,按照一百人一个连队的编制,那就至少需要一百多名从低到高的军官,团以上的军官可以从苍狼军的营一级军官中选拔,但再往下就面临着指挥人才的短缺。让苍狼军的基层士兵带着这群新兵去玩命,他们肯定是二话不说,可要是让他们系统地训练这群夫余士兵,那就真的是赶鸭子上架了。

所以,张绣在派人安全地接到赵统他们这五十名队员之后,立即便给大家安排下来许多的任务。

首先,张绣任命赵云长子赵统和徐晃长子徐达作为吕旷和吕翔的副将,协助处理一万新军的日常事务,以及管理剩余分到基层的队员;任命张辽之子张虎前往臧霸手下听用,协助负责军犬部队的训练事宜;任命剩余的四十七名队员为汉语教官和基层连队的助手,协助大字不识几个的基层军官训练夫余士兵。

一开始,吕翔和吕旷对于张绣分到自己身边来的这两个毛都没长齐的半大小子压根没有抱什么希望,只是因为赵统和徐达两人的老子过于威猛,所以客客气气地将两人当祖宗一般供着。没想到赵统和徐达二人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们默不吭声地对整个新兵训练工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之后,在一次张绣前来视察时,当着吕翔和吕旷的面,列出了新兵训练中的许多问题,这下可把二吕臊了个满脸红。

既然发现少年班的小伙子们确实有真材实料,吕翔和吕旷也就放手让他们去干,他们从主角的位置隐身幕后,当起了专门负责后勤调度的超级奶爸。

少年们虽然缺少在基层当兵锻炼的经历,但他们不缺乏热情和吃苦的精神。在赵统和徐达的带领下,大家尝试着将自己在学堂之中掌握的知识转化到实际的训练之中。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大家便凑到一起分析讨论,实在过于棘手的麻烦,则去请教张绣、臧霸和吕翔、吕旷等高级将领。

本性老实规矩的夫余士兵,一开始对于张绣安排这群娃娃兵来训练自己多少也有一些想法,但当他们领教到了娃娃兵们层出不穷的手段和奇思妙想之后,这才发现娃娃们真不简单,于是规规矩矩地接受了“小教官”们的操练。

尽管苍狼军招募来的夫余士兵,都是从夫余国内挑选出来的精壮青年,大家也是手下有功夫,马上有身手的好猎人,但他们在看到“小教官”们打出精彩的拳法,使出变幻莫测的刀枪剑戟,射出毫不逊色的箭法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娃娃兵们的厉害。

于是,在一万新兵驻训的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情景:白天的时候,少年教官们指点夫余战士如何列队、如何变幻阵型、如何正确使用制式兵器、如何修筑防御工事、如何防止敌军突袭、偷袭、夜袭等等;晚上的时候,少年教官们在营帐之中一笔一划地教夫余士兵认识汉字,学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苍狼军的军歌。

至于有幸参与到军犬部队训练的张虎,虽然少了亲自训练士兵的经历,单他却迷上了训练军犬。在深入了解到军犬的作用之后,张虎觉得如果将军犬使用的恰到好处,可以起到直接左右战局走向的作用。

一群充满热血和激情的少年,赶上了风起云涌的好时代,他们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成长,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承当起真正的重任。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二六章 黑山军登陆弁韩

苍狼军在辽水流域稳步推进之时,已经准备就绪的黑山军终于登船出航,向着北方而行,目标正是距离东胜岛三百里外的弁韩。

出征之前,贾穆已经将弁韩一带的地形和风俗掌握于胸,对于如何接战、如何稳固地盘、如何驱离弁韩土著,他都向张燕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按照暗影队员与东胜士兵此前登陆侦察所得到的情报来分析,弁韩的人口并不稠密,目前仍然处于部落联盟的政权形式,没有成规模、成建制的作战部队,根本无法抵挡黑山军的攻击。对于取得登陆作战的胜利,这一点张燕和贾穆都有绝对的信心。

真正让张燕和贾穆觉得头痛的地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弁韩人的性格桀骜倔强,而且残忍狡诈,不似东胜岛上的百姓那么纯朴善良。这些弁韩人为了生存可以做出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但一旦得手之后,便会背信弃义,毫无信用可言。

对付这些尚未开化又十分凶残的土著,张燕和贾穆实在想不到有什么比较温和的办法。

当初黑山军登陆耽罗岛时,当地的百姓捧着清水和饭团前来欢迎,从一开始就没有出现暴力流血冲突,对于这样的结果,张燕和贾穆自然是乐见其成。他们心底里希望登陆弁韩的时候,也能出现这样的场面,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来都是上策。但从侦察队员反馈回来的情报分析,这次的希望恐怕是要落空了。

弁韩人看见打扮成耽罗岛民的暗影队员时,表现出来的不是友善而是歧视和欺凌。在弁韩土著眼中,远在南方海岛之上的耽罗土著比他们更弱小落后,所以欺负起来没有丝毫的心里负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弁韩土著具有欺软的一面。

听随船的东胜士兵讲述,以前偶尔有岛上的居民乘船出海捕鱼时漂流到了弁韩,结果被当地的土著抓起来扒皮吃肉,活活放在火上烤熟了吃人肉。虽然东胜岛距离弁韩很近,但是东胜岛上的居民宁可向西寻找登陆的地点,也不敢靠近弁韩人控制的陆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弁韩土著具有凶残的一面。

那么,弁韩土著会不会怕硬呢?张燕和贾穆这次登陆弁韩,首先准备来验证一下。

既然不好驯服、不愿被驯服,而且还凶残狡诈、不讲信誉,那么,张燕毫不介意举起手中的屠刀!就像平西王曾经说过的那样:对待善良守序的异民族时,我们要用先进的文明去影响和同化他们,将他们融合进来;对待凶残狡诈的异民族时,我们也不介意用钢刀和箭雨让他们感到恐惧!

运输船队在海上航行了两天,便顺利抵达了弁韩东南角的岛屿群。在岛礁之间穿行了小半天之后,黑山军终于看见了陆地。

于是,登陆开始。

整个登陆的过程十分简单枯燥,因为黑山军选择的登陆地点比较隐蔽,附近并没有太多的弁韩土著居住。就算偶尔有准备出海捕鱼的弁韩人发现了遮天蔽日地船队自海上而来时,也是吓得屁滚尿流地逃之夭夭。

抛锚——抢滩——卸载——离滩……这是运输船一成不变的节奏;

穿上救生衣——顺着跳板踏上滩涂——到指定位置集结——拿好武器向滩涂外围扩散境界——开始搬卸随军补给物资……这是黑山军普通士兵在登陆过程中的行动守则。

用了整整两天,排着队候潮抢滩的运输船队终于将两万五千名黑山军将士和五千名东胜士兵平安顺利地运送到了陆地之上。至于剩余的五千黑山军,则是作为留守部队,仍然驻扎在东胜岛上。

等到所有部队安全登陆,随船物资也被搬运到岸上之后,运输船队立即起航向西而去。完成运输任务的水师船队将不再返回东胜岛,而是直接前往郁洲军港,在那里渡过一个漫长的冬季之后,再次装满补给物资和一批汉人百姓前来支援黑山军。

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之内,张燕将手下几位得力将领眭固、陶升、王当、杨凤等人聚集在一起,然后开始部署作战任务。

张燕说:“弁韩地区虽然没有崇山峻岭,但从我们侦察的情况来看,低矮的山地和丘陵随处可见,只在弁韩西北位置有几处盆地和平原。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占据这两处最大的平原,同时在西岸选择水深较大、海面干净的位置修建一座大型军港,为明年开春的后勤补给和输送百姓做好准备!”

贾穆接着说道:“这两日在此处稍事休整之后,我军三万人分成四队,按照分配的任务展开行动。其中,眭固率领五千人向东推进,将沿路所见的弁韩人往辰韩方向驱逐;陶升率领五千人向西推进,将沿路所见的弁韩人向西海岸方向驱赶;王当和杨凤二人作为左右先锋,各自率领五千人向北推进,拿下距离我们较近的这处平原之后,继续翻越山林前往距离马韩较近的这处大平原,我和军长率领剩余的一万人护送军需物资跟在你们身后作为支援。”

眭固提问说:“军师,如果沿路遇到的弁韩人不肯离开,甚至是负隅顽抗,我军该如何处置?”

贾穆回答:“尽量把声势造的大一些,不肯跟我们合作的,那就烧了他们的房子,用武力进行威胁,顽抗到底的,那就直接砍了!”

陶升提问说:“军师,我们向西而行的一路,将弁韩土著驱赶到西海岸边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做?”

贾穆回答:“多准备一些绳索,将他们都抓起来,到时候全部押到第一处平原位置,逼着他们给我们修建城池!”

几个山贼出身的将领,看着贾穆面色平静地说出这些话,额头上不由自主地冒出了冷汗。他们发现贾穆跟他那位以狠辣而闻名的老子越来越像,在对待反抗势力的时候,可以采取任何暴力的手段。

接下来,护国军自成军以来的第一场带有侵略色彩的战斗终于打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黑山军士兵们,遵循丛林作战的特点规律,充分运用小队配合、包抄围剿等诸多手段,将弁韩人向着半岛的东部和北部驱逐。当黑山军遭遇到稍大规模的抵抗时,则会毫不留情地进行无差别射击,将敢于拦住去路的部落清除干净。

远在卧虎城的赵兴,虽然不知道黑山军具体作战的情形,但是他却能够想象得出在弁韩人的眼中,黑山军肯定就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和魔鬼。

曾经救苦救难的仁义之师,如今变成了侵略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后世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在这块半岛上生活的土著,总是喜欢背信弃义,不仅贪得无厌,喜欢伸手向汉人要这要那,还毫无道德底线与原则可言,如果不趁早处理掉,对于大汉的子子孙孙都是巨大的祸患。

其实,也就赵兴会这么想。如果与后世欧洲人登陆南美洲之后的所作所为相比,黑山军的手段不知要温和多少。

PS:里不少看盗贴的书友在问:南道的书是在哪个网站更新的?南道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在中文网的,如果真的喜欢这本书,愿意支持南道继续走下去,那么就请来看书吧!

看省钱,但是错别字太多,大大降低了阅读的爽快感。如果您是一位追求生活品位的人,那还是注册个账号看正版吧。的包月很划算的,可以无限量看许多本好书哦!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二七章 随军郎中解难题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黑山军兵分三路,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渐将半岛东南部的弁韩人或是驱赶或是捕获,终于清扫出了一大片可以用来安置百姓的地盘。

向东推进的眭固一部,在抵达一条由北向南入海的大河边上停了下来。再向东走,他们就要进入辰韩人控制的区域。

向西推进的陶升一部,在抵达西海岸边之后,开始沿着海岸想向北推进,他们最终在预定修建军港的位置处停了下来。

向北左右两路同时推进的王当和杨凤两路部队,已经顺利拿下了第一处平原,在等到张燕和贾穆带来之后,越过了平原北部的山林,开进了第二处更大一些的平原。

张燕将一万殿后的部队留在了第一处平原地带,选择了一处背靠山地、旁边有河流经过的地方作为营盘,发动士兵安营扎寨,搭建营房、修筑防御壕沟、布设陷阱和暗桩。

黑山军士兵的主体便是当年的黑山贼,他们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只要手中有武器、营中有粮食,就可以在任何山地丛林之中存活下来。他们对于如何借助地形修建防御工事,防止小股敌人骚扰和破坏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人多力量大,不到十天的功夫,黑山军登陆以来的第一处据点便修建完成。

只见这处营盘依山傍水,在平缓的坡地之上修建,正好可以俯瞰平原全貌。营盘四周寨墙林立、鹿砦环绕,在鹿砦与寨墙之间还有深达数丈的壕沟,壕沟之中暗桩密布,不论是人还是大型猛兽,一旦落入其中,则必死无疑。

站在寨中最高处的角楼之上,张燕与贾穆正在商议着黑山军的后续行动。

张燕说:“这两日陆续接到眭固和陶升传回的密报,眭固准备沿着大河西岸向北推进,最终在距离我们此处营盘一百五十里的小盆地内驻扎;陶升一部已经抵达西海岸边的一处海湾边上,据说那里是个天然的良港,今后可以作为连接东莱与此地的海陆枢纽。”

贾穆问张燕:“二人可曾报告一路上驱离了多少土著、捕获多少土著,以及清除了多少土著?”

张燕回答:“眭固报告说东路军所到之处,驱离了五成、捕获了三成,清除了两成;陶升报告说西路军所过之处,捕获了六成,清除了四成……”

贾穆又问:“两军伤亡如何?”

张燕回答:“眭固部伤两百多人,亡一百余;陶升部伤三百多人,亡两百余。”

贾穆说:“陶升一部伤亡明显高于眭固,倒也在预料之中。毕竟向西而行到了最后便是西海岸,弁韩人无路可退之时,只好拼命。”

张燕点头,说:“现在他们面临的最大麻烦恐怕不是伤亡而是如何处置一路抓捕到的弁韩人。据粗略统计,这半个月下来,抓到的弁韩老弱妇孺有两万多人,逃离和死亡的主要是青壮男子。”

贾穆拍拍自己的额头,也有些头痛地说:“这些老弱妇孺如果处理不当,只怕今后我们会遭遇十分激烈的抵抗。可要是全部留下来的话,我们就得派出部队驻守和看管,这事还真是棘手!”

张燕听了贾穆的话,也是一面愁容,他想了半天,最后说道:“要不我们在距离营寨不远处为这些老弱妇孺修建几处定居点,让眭固和陶升派人将捕获的弁韩土著全部送过来,我们集中管理。”

贾穆想了想,觉得如今也只能这么处置。他说:“我们目前已经站稳了脚跟,眼看着冬天将至,索性埋头把占据的两块平原先经营起来。至于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以及如何处置本地的土著,就等着平西王作指示吧!”

张燕听到这话,忽然笑了出来。他指着贾穆说:“你个家伙,真会耍滑头,将这最棘手的事情丢给了平西王!”

贾穆一脸正气地回答:“我们离乡背井地,可是在为主公打天下。遇到了难题和困惑,自然要请示主公之后才能做决断!”

接下来,三万黑山军仍然分成四路,各自选择了适合驻扎的地方,然后停下了推进的脚步。四路部队选择安营扎寨的地方在地图上呈现一个倒置的梯形。

梯形的短边两个顶点上,驻扎的分别是西海岸边的陶升和小平原上的张燕中军;梯形的长边两个顶点上,驻扎的分别是在大平原上的王当和杨凤一万人,以及在小盆地中的眭固五千人。

几路部队先后捕获的共计三万多本地土著,全部被送到了张燕中军驻扎的平原地带。为了避免老弱妇孺在冬天来临之后被冻死饿死,张燕让士兵们从附近的山林中砍伐了大量树木,粗壮一些的枝干被用来搭建木头房子,细小一些的则剁成小段作为生活取暖的柴火。

黑山军登岛时携带了足够的粮食以及军需物资,所以在捕获这些本地土著时,并没有动手从老弱妇孺手中抢他们的粮食和财物,这也是一路上他们所遭受的抵抗并不剧烈地重要原因。

因为有五千东胜士兵作为相互之间沟通的中间人,被集中起来的老弱妇孺很快便稳定了情绪,他们按照黑山军的要求,开始在平原上修整田垄、开挖引水沟渠和排污渠,修建可供孩童集中认字的场地。

黑山军随行带着不少的郎中,他们在给受伤士兵治疗的空余时间,来到土著居民定居点外,让东胜士兵向里面的老弱妇孺喊话,说可以免费为大家诊病。

这些还处在原始部族时代的当地土著,他们遇到疾病时一般都采取求神、求巫等迷信的手段治病,哪里听说过凡人还能给凡人看病的事情。尽管不愿相信,甚至还有抵触情绪,但一些被病痛折磨日久的土著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出了居住的木屋,让黑山军的随队郎中诊病。

黑山军这次远征配备的郎中,基本上都是从卧虎医道院内挑选出来的优等生,他们都接受过华佗和张机的亲自教学,在治疗常见疾病上已经有了基础。所以,前来诊病的当地土著,十成当中有四、五成可以立即见效,还有两三成可以缓解病痛,剩下的不到两成则因为药剂不全,或者郎中的医术不够高明,暂时无法解决。

黑山军的随军郎中们只是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