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以岛为生的当地百姓,也曾经听说过在大海的西岸,有一个大到没有边际的国家,那里简直可谓是人间天堂。还有一些胆大的岛民,曾经驾驶着小船试图向西而行,跨过大海。他们其中还真的有人在数年之后带着一些岛上从未见过的物品返回耽罗,然后绘声绘色地描绘着大海之外的世界。

绘图组队员的到来,证明了一直流传的一些故事是真实的,所以自然勾起了岛上居民跨海前去的愿望。这也正是绘图组队员最希望看到的,要不然等到三万黑山军乘坐数百条大船来到此地时,真怕会把当地人吓个半死。

在耽罗岛上居民的帮助之下,队员很快便完成了对全岛地形的勘察和绘制工作。在几个有人居住的海湾的高处,队员们还通过支付长河大曲作为报酬的方式,雇佣到了一些本地居民每天晚上燃放篝火,从远远的大海上看去,就仿佛是一座座灯塔。

队员们离开的时候,搭乘了一批岛上的年轻人,甚至包括那位岛主的一个儿子。又经过不到十天的航行,他们顺利地返回了郁洲山军港,然后有人专门护送这些目瞪口呆的耽罗从东海出发,一路穿州过郡终于到达了那座雄镇北地的城池——卧虎城。

实际上,用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形容这群耽罗人的感受,并不准确和充分。因为刘姥姥好歹和贾府里面的人生活在一个时代和文明之中,而土生土长的耽罗人明显与大汉子民还差着一到两个文明呢。

用了大半年时间,这群年轻人被太行书院的师生们当成是练习语言的小白鼠,实行一对一的超级训练,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群耽罗年轻人已经可以用汉语进行交流,他们对于汉人和大汉帝国也有了较为客观和准确的认识。

给这群传递和平与友谊的耽罗年轻人准备好丰富的礼物之后,绘图组的队员们再次扬帆起航,将他们全部平安送回了耽罗岛。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轰动性和爆炸性的。一百多位来自岛上不同族群的耽罗年轻人,将他们向西而去这大半年的所见所闻如数珍宝一样全都讲了出来,加之他们现在带回了一些精美的画册和书籍,更是可以绘声绘色地向族人们描述大海西边的神奇见闻。

几乎毫无悬念的,耽罗岛国的国主便在归来儿子的劝说下,接受了晋国的封赐,从此正式投入到晋国的旗帜之下。赵兴封耽罗国主为东胜国王,赐予金印和玉玺以及官服等物品,于是耽罗人从自自称东胜人,与一海之隔的东海人共同接受一个皇朝的管辖。

既然都是一家人了,黑山军的到来便成了水到渠成的的事情。东胜国的百姓对于他们的到来除了感到惊奇之外,倒是没有太多的恐惧,原因就在于之前的铺垫做的恰到好处。

东胜人都知道,路过东胜岛的黑山军,接下来是要向东而行,渡海前往弁韩的。他们的到来,正好给岛上居民带来了一笔丰厚的收入。

第十四卷 驱虎吞狼 第六九一章 谁来接替黑山军

就在年初玉门惊变的消息四处传播正厉害的时候,在冀州战场上与雄武军联合对抗朝廷联军的黑山军,忽然一夜之间不见了踪影。于是广年和广平一带出现了一道巨大缺口,只剩下三万雄武军苦苦支撑着冀州东南曲周至经县的防线,已经很难对驻守在邺县附近的六万南军形成牵制。

一向谨慎的朱儁,在发现黑山军消失之后,担心这是晋国玩的以退为进的把戏,所以并没有立刻率军向北争夺有利地盘,而是派出小股部队前往广平和广宗一带进行骚扰,结果没有遇到任何反击。

在徐州战场已经被张辽和李铁柱玩怕了的袁术,不顾朝廷的反对,直接命令前往冀州支援朱儁的三万部队在主将蒋钦的率领下,经过兖州曹操和豫州刘焉的同意,借道兖豫之地,回援扬州。

南军副帅张飞于是建议朱儁,正好可以趁蒋钦南归这个机会,试探一下北面的黑山军是不是真的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

朱儁觉得张飞的提议可行,于是让张飞组织六万南军和前来支援冀州的五万刘表、刘焉的军队进行一次佯装的换防行动,结果发现黑山军仍然不露踪迹,而雄武军在看到南军动起来之后,竟然扭头向北而去,撤到了安平国的南宫和信都一带。

朱儁和张飞由此推断黑山军已经撤出冀州,要么是通过壶关返回晋国加强晋国的防御,要么是撤到冀州北部加强幽州的防御。

既然冀州战场上晋国部队出现了防御薄弱的情况,一直算计着北上的南军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大为有利的时机,于是张飞立即领兵三万,从邺城出发直扑广平一带,毫不犹豫地收复了赵国南部和巨鹿郡的大半地盘,将部队开进到了大陆泽的南岸,距离冀州腹心之地瘿陶城仅有不到百里之遥。

到了这种时候,黑山军仍然不见踪影,只能说明他们确实已经撤离了冀州。于是朱儁命令刘表一部前来支援冀州的三万部队,在主将霍峻的率领下,北上接管张飞打下来的地盘,然后让腾出手来的张飞继续将部队向北推进。

瘿陶城中,一直苦苦忍耐的冀州军团长吕布,看到张飞的部队已经逼近瘿陶,终于忍耐不住,逼着大军师田丰允许他率军出城与张飞进行一战,结果还是被稳坐钓鱼台的田丰给劝阻下来。

按照晋国的军队指挥体制体系,如果大军师不同意本军团的作战方案,则军团长没有权力单独调动指挥部队作战,田丰不同意吕布出城迎战,吕布还真没有胆量违反这条重要的指挥制度,独自带着部队去跟张飞打架。

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吕布虽然为冀州军团的一把手,可冀州军团旗下如今只有雄武军和黑山军两支部队,其中黑山军已经撤离冀州,而雄武军则由军长庞德统率,吕布手中其实除了两千军团护卫队,并没有直属的部队,他如何率军出城跟张飞的三万部队正面硬撼呢?

原来,黑山军虽然悄无声息地从渤海郡登船去了海中的东胜国,但冀州军团又在暗中组建了一支新部队。

这支部队的全称叫做晋国水师第一陆战旅,暂时隶属于冀州军团指挥,满编人数为两万,旅长王路。陆战旅的士兵,基本上来自于李铁柱前后俘虏到的袁术帐前张勋和纪灵两支丹阳兵。

当时,李铁柱前后两拨共计从袁术这里俘虏了三万五千人,经过淘汰,去掉了五千人,剩下的三万人中有一万人划归新组建的青淮军,另外两万人则是被及时从海路转移到了冀州北部,直接交给了秘密任命的陆战旅旅长王路进行整编和训练。

等到张绣率领的两万苍狼军从夫余国传回捷报之后,原本驻守在幽州的三万熊罴军,只留下雷铜率领的重装师和鲜于银率领的轻步师合计一万人驻守渔阳,其余的混骑师、远攻师、特战师等两万部队,则由叶雄和田畴二人率领,秘密南下冀州,与特战旅相互配合,为即将到来的瘿陶战役做好准备。

吕布只知道他手中现在还有两万的陆战旅可用,但却不知道秘密南下的熊罴军还在路上,所以担心瘿陶城被张飞所围,因此想亲自带队出城前往大陆泽的西岸一带阻截张飞,而东岸则有雄武军防守。

田丰将吕布劝说下来,然后提出自己准备让出瘿陶,然后引诱张飞前来,最终以两万熊罴军、两万陆战旅作为主力,将张飞率领的三万南军困死瘿陶的计谋。

吕布提出疑问:“如果南军后续部队赶来增援怎么办?”

田丰一脸轻松地回答:“三万雄武军用来阻击足矣。”

吕布又问:“若雄武军自大陆泽以东调往西岸,其防线又由谁来接替?”

田丰回答说:“战事真若发展到如此之大,则紧急与幽州军团徐庶商议,借调两万晋国水师登陆接替雄武军驻守冀州东线。”

吕布于是不再异议,安心等候田丰算计张飞。

再说悄悄渡海的黑山军,在晋国水师的运兵船上渡过了头晕目眩的十来天海上生活之后,一群原本出身大山的士兵们吐了一个七荤八素,终于眼泪汪汪地看到了陆地,于是结束了这段让他们刻骨民心的航行。

东胜国王赵忠在黑山军尚未抵达之前,已经接到了晋国的通知,所以他命令东胜岛上的居民做好数万大军蹈海而来的准备,千万不要被接天蔽日的大船前来时的景象吓坏了。

东胜国的这个赵忠,可不是昔日汉灵帝身前的“十常侍”之一的大太监赵忠,而是原来的耽罗岛国主。只因为他仰慕大汉文化,又表示愿意真心服从晋国的管辖,所以特地让自己的儿子帮忙取了这么一个含名,而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威震四方的赵太傅一个姓氏。

有了赵忠的提前安排,摇摇晃晃的黑山军士兵们登上东胜岛时,暂时住进了岛民的家中。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他们先把随船运输过来的大量军需物资搬运上岛,然后开始在岛上修筑适合大型战船停靠的军用码头以及岸上设施。

随船而来的一批毕业于太行书院的年轻学生们,则带着大量的书籍、笔墨纸砚以及农具和种子,开始了教化东胜岛民的伟大任务。

第十四卷 驱虎吞狼 第六九二章 猛虎训羊强如狼

在夫余国站稳脚跟的张绣,按照军师李恢的建议,经过与夫余国主的商议,从夫余国内征募五千青壮入伍,按照苍狼军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今后作为苍狼军的后备兵源,与苍狼军一起作战。

这些夫余的青壮男丁,原本只是擅长于在大小兴安岭之中挖个陷阱、放个捕兽夹、射个猎物什么的,还从来没有见识过全副武装的苍狼军,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所以他们入伍的最初一段时间,除了被负责训练的苍狼军士兵不停地修理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这些被不停“修理”的生瓜蛋子们,他们的性情之中似乎都保持着一种如同大兴安岭这座山脉憨那般厚重和坚韧的品质,只要训练的教官不对他们进行人格上的侮辱,不管训练有多苦多累,大家都会咬紧牙关憋着劲儿坚持下来。

对于夫余士兵这种能够忍耐和吃苦的品质,张绣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的欣赏和认可。为了进一步鼓动他们的训练热情,张绣与李恢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正式给夫余士兵发放军饷,并且为训练成绩突出的尖子配备苍狼军的制式装备。

尽管为夫余士兵发放的军饷只是苍狼军士兵的三分之一,尽管为夫余士兵中的训练尖子配发的制式装备不到百人,但这两条手段却极大地刺激了夫余士兵的训练热情,使得这些原本就很能吃苦和忍耐的士兵更加的积极热情。

张绣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得到了一支初具战力的万人后备队,而且还是那种十分听话和好养活的部队,这一手玩的真是漂亮。如今这支后备队被平均分配到了各师,就等着南下打跑了乌丸人之后,秘密接受郑东来贩运到辽东的一批武器和装备,从此成为赵兴统治东北的第一支雇佣军。

就在张绣训练夫余士兵的时候,已经抵达东胜岛的张燕和秘密进入冀州河间国乐成一带的陆战旅,也在抓紧时间进行适应性的训练。

或许是受赵兴“走到哪里拐到哪里”军事思想的强烈影响,黑山军抵达东胜岛开始适应性的山地丛林作战训练时,军师贾穆极力撺掇张燕不妨忽悠一批岛上的青壮一起参加训练,将来登陆弁韩时,正好可以让他们担任侦察兵和后勤支援队。

张燕仔细寻思一番,觉得贾穆的这个建议很不错。东胜岛上有居民七八万之多,因为距离三韩本土较近的缘故,有一些人经常驾舟来往于东胜岛与三韩之间,不仅能够说三韩的语言,而且对三韩半岛上的地形和风土人情比较熟悉,正适合作为先头部队打探虚实,等到战事胶着时,如果有一支东胜人组成的部队进行支援和保障,说不定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于是张燕和贾穆联袂前来拜访了东胜国主赵忠,将黑山军希望在岛上青壮中招募男丁的想法说了出来。

赵忠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对张燕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个是东胜国的子民人数较少,一次抽丁的人数不可超过四千,否则无法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另外一个是被招募进入黑山军的东胜士兵,今后在东胜国遭受攻击的时候,有义务返回本岛参加保卫家园的战争。

贾穆不等张燕跟赵忠进行讨价还价,便抢先将这两个条件给答应了下来。事后张燕问贾穆为何这么爽快地便答应了东胜国主的要求,贾穆笑眯眯地回答说:“我原本以为顶多可以在岛上招募两千士兵,而赵忠却答应了四千,万一他反悔了,咱们岂不是亏大了!”

张燕有些毫不在乎地说:“他要是敢反悔,我直接带人将他那座比不上卧虎城内公共澡堂子大的王宫给拆了,看他怎么办!”

贾穆摇摇头,耐心劝导张燕说:“千万不可抱着这种心态跟东胜国交往,留着赵忠帮我们管理岛上的百姓,在目前的形势下是有利于我们的。三万黑山军若是愿意,确实可以血洗这座岛国,但我们今后就白白缺少了一批可以为黑山军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养的百姓,而且还会背上杀戮无道的罪名。”

张燕皱着眉头说:“可是非吾族类,其心也必异。万一东胜国在我们的帮助下今后走上了强盛的道路,到时候尾大不掉,我们岂不是养虎遗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贾穆一脸自信地说:“不过是一座海中的岛屿而已,东胜国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他只能成为晋国的附庸,就算今后岛国走向繁荣,又怎么抵挡主公的平夷八策?”

张燕知道贾穆口中所说的主公一直都是赵兴一人,于是有些好奇地问:“太傅大人还专门制定了平定东夷的策略?”

贾穆于是点头,然后说:“平夷第一策,教化大军所到之处的百姓说汉话、明汉礼、用汉制;平夷第二策,鼓励军中士兵娶当地女子为妻,加速汉夷之间的融合;平夷第三策,吸引当地的部落首领子女前往晋国求学和生活,培养亲晋国的当地首领接班人……”

看着贾穆滔滔不绝地背诵着赵兴定下的平夷八策,张燕听得有些头大,狠狠地搔着脑门说道:“你们这些有学问的人,肚子里面的花花肠子真是不少,俺老张只知道谁要是不听太傅大人的话,老子就把他杀光,这不就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吗?”

贾穆发现自己说了半天算是对牛弹琴了,翻个白眼给张燕,然后叹口气说:“跟你这个粗人将平夷八策,真是浪费我的口水!你除了知道杀人之外,就不会想一想如果走一处杀一处,人都被杀光了,咱们汉人谁又愿意到这些偏远苦寒的地方繁衍生息?今后你给我记好了,需要你大开杀戒的时候,我会暗中提醒你。否则,一定要控制大军所过之处不停地杀戮,这是太傅大人的命令!”

张燕一听这是赵兴的命令,赶紧一脸严肃地说:“保证按照太傅大人的平夷八策夺下三韩岛!”

相比于张绣训练夫余骑兵、张燕训练东胜山地士兵,首任陆战旅旅长王路训练两万丹阳兵就简单很多。

这些丹阳兵原本就是袁术帐下训练有素的士兵,虽然战斗力比不上卧虎军和先锋军这种强横的步兵精锐,但也知道服从纪律、听从指挥,并非是一群乌合之众。

王路清楚,这些士兵在袁术一方时之所以会屡吃败仗,是因为统率他们的将领能力低下、训练的方法存在重大缺陷、配备的装备过于普通,还有就是遇到的对手实在过于强大。

现在这两万丹阳兵既然归了王路统率,这位曾经在晋国多支精锐部队中担负师长职务的将军太守,他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将新组建的陆战旅训练成水陆皆精的钢铁部队。

第十四卷 驱虎吞狼 第六九三章 一群乞丐混寿春

孙尚香离家出走已经一个多月了,如果不是因为命中注定的一场相遇,说不定会因为花光了随身所带的银钱,就会老老实实返回吴县,让已经快要急疯了的孙坚和孙策父子俩能够安下心来1;。(,。。

然而,因为在寿春城内与某个浑小子的偶遇,不仅使得孙妹妹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还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差点没把袁术和他儿子收拾的断了气儿。

孙尚香与赵振邦在寿春城内相遇的经过,只能用“欢喜冤家”四个字来形。如果赵振邦事先知道这次瞒着李铁柱从淮陵城内偷跑出来,会被一个女孩子套牢一辈子,那么打死他都不会离开淮陵。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暗影队员从冀州方面传来消息,说袁术帐下的蒋钦一部已经脱离冀州战场,正从兖州和豫州方向借道返回扬州。正闲着无事可做的李铁柱便计划安排几名暗影队员前往寿春刺探袁术的军情,结果此事不知道怎么竟然被赵振邦知晓了。一样无事可做的赵振邦立即主动请缨,要求由自己带几个少年班的队员前去执行此项任务。

李铁柱哪里敢冒让赵振邦潜入寿春城内这么巨大的风险,自然是死活不同意赵振邦的请求。赵振邦见没法说动李铁柱,于是便想到了惯用的伎俩,直接于当日夜里带着典满、关敬等十几个小兄弟偷摸着出了淮陵城,路上假扮成无家可归的少年乞丐,一路向东前往淮陵以东的东阳县城。

等到李铁柱发现赵振邦不见了时,已经是第二天早晨的事情,他立即派出一队龙骑兵向西而行,希望在通往寿春的道现赵振邦等人,却是走错了方向,无功而返。

李铁柱仔细想了半天,也没有搞清楚这群孩子是如何在夜里从四门紧闭的淮陵城内逃了出去,如今他也只能装出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如果李铁柱大张旗鼓地四处寻找赵振邦,只会适得其反,引起袁术等势力的注意,反而会将赵振邦至于危险的境地。

赵振邦带着十四个小兄弟到了东阳县之后,他们确定已经脱离了龙骑将的视野,于是折向西南而行,先过了高山县,又绕过位于徐州西南端紧邻扬州的东城县,从这里进入了扬州的地界。

这群人小鬼大的家伙,为了担心被袁术抓丁,一个个将小脸涂抹上特制的易容药膏,只看脸色,就像患病多日的痨病鬼,如果再加上他们有气无力的咳嗽和散发着汗臭的褴褛衣服,简直有多凄惨就要多凄惨,而且还属于那种人人躲着不敢靠近的乞丐群。

赵振邦领着一群少年乞丐,在扬州百姓的鄙夷眼神中穿郡过县,经过十来天的沿路乞讨,终于来到了寿春城外1;。

一群小子在城外一个小镇上暂时落脚,赵振邦和典满二人则在河边将自己洗刷干净,然后装成是进程寻亲的农家子弟,大模大样地来到了寿春城门。

守城的士兵看到两个衣着朴素、神情大方的少年想要进程,于是便问二人从何处来,进入寿春城干什么事情。

赵振邦不慌不忙回答说:“我们两个从徐州琅琊国而来,是诸葛家族留守琅琊国族内的后生,今次特意前来向诸葛子瑜大人报信,他的一位族叔如今病危,想问诸葛大人借一些治病所用的银钱。”

守城的士兵见赵振邦虽然穿着不华丽,但一脸的严肃认真,而且口齿伶俐,明显不是普通农家子弟的表情,加之来人报上的居然是诸葛瑾的名号,于是信以为真,放赵振邦和典满二人进城。

进了城的赵振邦竟然真的一路打听着向诸葛瑾的府邸而来,这可把典满给唬住了。典满压低声音问赵振邦:“大哥,方才你在城门口骗那卫兵也就罢了,如今进得城来怎么还真去诸葛瑾的府中?万一被人识破了,岂不是自投罗网?”

赵振邦也压低声音小声说:“离开淮陵之前,我已经暗中让人帮忙调阅了诸葛瑾家的情况,我们这次冒充他的本族人,保准让他看不出来!”

典满于是一脸释然的表情,贼兮兮地又问:“那日夜里我们能够顺利从淮陵城内摸出来,是不是也跟那几个暗中帮忙的人有关?”

赵振邦瞪了典满一眼,然后说:“就你话多,不该问的别问,小心我让关敬他们几个趁你晚上睡着了扒你裤衩!给你屁股蛋上画乌龟!”

典满一听赵振邦这话,当即闭嘴,再也不敢多嘴,老老实实地跟在赵振邦的身后,安心当起了跟班。

实际上,典满虽然年纪比赵振邦还小一些,但力气可是一点都不。似乎跟典家天生出大力士有关,年仅十一岁的典满如今在少年班里,除了关敬能够跟他打个平手,其他人都拿他没有办法。当然了,赵振邦从来没有跟典韦交过手,但却有很多花样让典满服服帖帖。

扮成主仆二人的赵振邦和典满,来到诸葛瑾的府邸正门,被府中家丁拦下。家丁问赵振邦:“你是哪家小哥,前来诸葛大人府上又有何事?”

赵振邦当时两眼一红,有些哽咽地回答:“总算是找到诸葛大哥家了,我们这一路可真是辛苦啊!”

家丁一听赵振邦答非所问的这个回答,一时有些发懵,急忙打住正想放声大哭的赵振邦,疑惑地问:“嗨,我,谁是你诸葛大哥?诸葛家三位公子,老大便是我家大人,二公子如今在洛阳坐大官,三公子则居住在诸葛别驾府上诸葛玄,你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赵振邦于是哭哭啼啼地告诉看门的家丁,他是诸葛一族留守琅琊国的族中后生,因为父母于年前死于几路大军引起的战乱之中,如今无所依靠,听了族中长辈的指点,这才前来投靠本族兄长诸葛瑾,希望能够留在府中讨口饭吃。

家丁听说来的是诸葛家留在琅琊国内的族中后人,也不敢随便将这两人给打发了,只好向诸葛瑾报告了此事。

诸葛瑾听说琅琊老家来人投靠,亲自接见了赵振邦和典满两个后生,听赵振邦的回答确实与琅琊老家的情形相似,于是信以为真,将二人收留在府中,做了家童。

说实话,诸葛家在琅琊乃是名门望族,一个姓氏之下有人口数百,枝繁叶茂之下,光是诸葛瑾一家离开之后就填了几十个年轻后生,这些人诸葛瑾又不曾亲见,哪里分得出来真假?

就算诸葛瑾日后有所怀疑,派人返回琅琊老家进行查询,只怕那时候赵振邦早带着一群兔崽子们完成任务,溜回淮陵了。~

第十四卷 驱虎吞狼 第六九四章 小子敢跟我动手

赵振邦和典满两个小子,被诸葛瑾收留在府中当了家童,干起活来倒是十分卖力,遇到府中的下人也是“叔叔长、伯伯亲、哥哥长、姐姐短”地喊得十分热情,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跟府中的下人们混得溜熟1;。iHonG。

暗中派人留意这两个忽然冒出来的本家少年几天之后,诸葛瑾发现自称诸葛方的赵振邦确实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他的那个小伙伴大牛也是地道的乡下土孩子,两人相依为命,倒也不似藏着什么心计和企图的人,于是心中释然。

既然是本族之人,诸葛方的身世又如此可怜,诸葛瑾于是安排他去跟着府中的管家做了一个跟班,明显有意栽培诸葛方今后接替老管家的班。

有了诸葛瑾的这层特殊照拂,赵振邦在诸葛府上的身份地位立即得到提升,这为他接下来的将要实施的计划铺平了道路。

老管家见诸葛方机灵勤快,于是将一些不太重要的差事交给他去完成,比如出府去采买一些零碎的生活物品,偶尔去城中的孟记酒庄沽几壶好酒回来。

赵振邦将老管家交待的事情都十分麻利地完成了,尤其是他讨价还价的本事竟然比老管家还有厉害几分。比如,让他去城东头陈记杂货店去买几块晋国特产的香皂,以往都需要一两银子买一块,可诸葛方只花了八千银子就能买到;以往老管家在孟记酒庄沽一坛走私进来的长河大曲,都要花上三两银子,可诸葛方居然只用了二两银子,而且这酒的品质似乎比原来的还要甘醇。

一来二去的,老管家便发现诸葛方既会办事,还会来事1;。每次因为砍价多余下的银钱,小家伙都是规规矩矩地拿回来交给了管家,从来不私自揣进腰包。于是老管家渐渐地将更多的事情交给赵振邦来办,竟然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小管家了。

诸葛府中的人所不知道的是,哪里是赵振邦善于砍价了,这个家伙不过是暗中偷偷地接受了别人的资助,用自己的钱在贴补诸葛府。

赵振邦的钱从何而来呢?答案是他进入寿春之后悄悄地启动了“种子”计划。

赵振邦是赵兴十分看重的大儿子,赵兴是“种子计划”的策划者,所以赵振邦走到哪里看似无人保护,但总能在暗中找到极为得力的帮手。

潜伏在寿春已经多年的暗影种子,与襄平城内的郑东来一样有着合法身份作为掩护,他们或是经营一些生意,或是混进当地豪门大族之内做了极有地位的家丁,总之一旦被启动,就可以形成一股十分可观的力量。

天下人谁也不会相信雄霸北地、富甲天下的赵兴的大儿子,会一身乞丐打扮地混进袁术控制的寿春城,但赵振邦真就这么做了,所以注定了他会在寿春城内掀起滔天的波澜。

与孟记酒庄的孟二掌柜接上头之后,赵振邦立即让这位暗影队员设法与城外的关敬等队员取得联系,然后分批将他们带进城里,分散到城中几个据点之内,分别做了跑堂的小二、打零工的学徒。

混进城内的十五个少年班的队员,都是赵振邦精挑细选出来的机灵鬼,他们迅速适应了各自所处的环境,然后开始想办法向袁术和袁耀的府邸之中进行渗透。

某一天,化名为诸葛方的赵振邦和化名为大牛的典满二人前来陈记杂货铺为府中采买一些生活日用品,他们这次主要买的是牙膏、牙刷、香皂、肥皂以及爽身粉等物事。眼看着天气已经入伏,一日热过一日,府中的公子小姐、妇人丫鬟们使用这些日用品的耗损明显增快,所以老管家只好让头脑灵活的诸葛方多跑几次陈记杂货铺子。

走在路上,典满小声问赵振邦说:“老大,自咱们入府以来,你前后贴补诸葛瑾家的用度该有好几百两银子了吧?”

赵振邦一脸无所谓地回答:“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跟我们接下来要办的大事相比不值一提1;。”

典满于是撇撇嘴,提醒赵振邦说:“问题是从卧虎城出来之后,我们这一队五十人的压岁钱可都交在你这里,万一你一个人把我们的银子都花光了,大家回去的时候岂不是真要沿路乞讨?”

赵振邦又拿眼睛瞪典满,说:“瞧你这点出息!老大我自有发财的妙计,这次不让那头鹿放点血,我还不回去了!”

不多时,两个浑小子来到陈记杂货铺,赵振邦于是摆出一副小管家的架势,指挥着身后的“大牛”开始挑选起需要的物品来。

“掌柜的,你这剩下的七十三块香皂、盒爽身粉我全要了,价格还是老规矩!”小管家说道。

“好嘞,诸葛小爷你慢等,我这就给你收在一起包好了!”陈记掌柜一脸灿烂,笑眯眯招呼着诸葛府上新来的小管家。

“慢着!凭什么你一人就要买走这许多的香皂和爽身粉?老板,给你家小爷我来两块香皂、三盒爽身粉!”从赵振邦和典满的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脆生生的呵斥声。

赵振邦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