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走到黄俊明身边,对黄俊明行了一礼,随后落座说道:“多谢这位兄台了。”

    “无妨,四海之内皆兄弟,三位与我同坐也算是一场缘分。”黄俊明也是行了个书生礼,对着三人说道。

    “四位爷,掌柜的让小的送壶茶水。免费的。”小二这时又端着一壶茶水走了过来,麻利的在黄俊明四人身前的杯子中填好茶水之后便退了回去。

    “刘兄,来常常这茶。”那老成些的锦衣士子对着刘姓士子说道。“这茶在岭南你可是尝不到的。虽然比起家里的差些,但比之前的那茶汤可是好了不少。你应该听过,咱们长安东山上天仙宫内有以为下凡的天仙,正是他创出的这等将茶叶冲泡的方法。若说以前的茶汤可以当饭食,现在这茶水可是真正地怡人之物。来常常!这位兄台请!”果然这稍微老成些的士子对为人处世的方面还是有些了解的,并没有那富贵人家鼻孔朝天的恶习,不单单给这外来的刘姓士子讲解了这茶的来历。还捎带了黄俊明。免去了四人不熟的冷场。

    黄俊明轻轻举杯示意,随后抿了一口,这茶的炮制方法可使从黄俊明一人独会,变成了天仙宫的每个道士都会,天仙宫又是个往来多人的地方,一来二去这制茶之法也被传了出来。前段时间天仙宫的道人们下山,也将这制茶之法传了开来。只是现在身在大唐,交流不便。也就长安城能尝到比较正宗的茶水了。

    那刘姓士子缓缓放下茶杯,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这茶入口味苦,随即待来的就是清香甘甜,有如人的一生。。。”没想到这刘姓士子还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物。黄俊明来这大唐可是头一次看到多愁善感的读书人,不由得愈发好奇,这读书人一旦多愁善感起来,为官是做不大的。因为多愁善感的人缺少一定的果决。但是多愁善感的人大多在文字方面有很大研究,换句话说就是多愁善感出诗人。李白如此,杜甫如此,白居易亦是如此。

    “这茶好喝吧?”那老成些的士子继续接口说道:“等回了家,为兄带你尝尝更好地。刘兄,咱们也不是外人,为兄可是要数落你几句了。”那老成些的士子突然话锋一转,对着刘姓士子说道:“你说咱们两家,那可是从前隋的战乱中走出来的关系,世伯去的早,你们家虽然没落了。可是不是还有我们周家么!这么多年没有你半点音讯,不知道你是过的苦或甜,你可知道我家老头子可是念道你多少次了?非得。。。才来,哎,要是当初伯母和你留在长安,没准现在正在享受儿孙绕膝之乐。”

    这周姓士子一同数落说下来,刘姓士子眼眶也微微发红,不住的端起茶杯向着自己的喉咙灌着,全然不似方才的优雅。“周哥。。。之前的事咱就不提了。”说着又是仰头把杯中的茶水喝尽,或许是喝的急了,有些呛住,侧着身子咳嗽了几声。随后歉意的对着在座的笑了笑。沉默在一旁。

    “哥,你怎么又说刘兄的伤心事。”那年岁稍小的士子接口说道。随后又说道:“刘兄来的巧,前两天陛下刚刚下令裁撤冗余官员,按照父亲的理解,恐怕是要开科取士了。以刘兄的才学,这头魁一定跑不了!”

    “是啊,听父亲的意思,这次陛下怕是想要提拔些平民士子了,虽说这科考从隋朝便已经开始,但实际上还是世家子弟谋求官位的场所,陛下现在要提拔平民士子,那是咱们的福气。”

    “呵呵,我哪有那参加科举的才华啊,小周兄弟,你就别埋汰我了。最多只是多读点书而已。”那刘姓士子谦虚的说道,不过提及多读书,却又有点傲然。显然是是知识量不低。

    “这么说,这位兄台可以称得上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喽?”黄俊明很是随意的插嘴道。

    “哪有,那先贤的高度我还是达不到的。”刘姓士子连忙接口,仿佛是怕自己辜负了这句话一样。

    “想必兄台即使是达不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再怎么看也得是学富四车,才高七斗了。”黄俊明不知从哪来了点恶趣味,对着刘姓士子调侃道。

    “学富四车,才高七斗!哈哈,这话好,刘兄你绝对当得起这句话!”那年年岁青些的仿佛很是开心,手中的茶杯都没拿住,险些掉在地上。

    “啊呀!我。。。”那刘姓士子被黄俊明和那锦衣青年一调侃,顿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这位兄台,刘兄面子薄,您就别拿刘兄寻开心了。”那年岁大些的士子连忙说道。

    “我可没有拿这位兄台寻开心的样子,都说诗书万卷,落纸如云烟,下笔千言。既然这位兄台书读得多,知识深厚。想必一定能在日后的科考中高中!”

    ————————————————————————————————————————————————————

    第二更!喵了个咪的,这么没网码字实在是郁闷啊,不写了不写了,这个月全勤不要了!就这样吧,睡觉去了!烦啊。

正文 no、238 贞观元年二三事。

    no、238 贞观元年二三事。

    黄俊明这一套话下来让这在座的三位士子好是一番惊讶,看黄俊明的穿着虽然衣着上也是下尽了功夫的。远观相当的低调,但这一近身看来,却又是极致的奢华。单凭这一身蜀锦衣袍就不是寻常人家能穿的。只是周姓两人在脑海中思索了一阵子,还真找不出这黄俊明是长安哪家勋爵的子弟。不过看黄俊明并非一身儒袍,便将他归类到了武将子弟当中,毕竟这大唐以武力国,大多数将领家中都是有些钱财的。同样的武勋子弟不喜文墨,自然也不会像是文官子弟一样整日以一身儒袍行走。

    起先听黄俊明的谈吐,也很是平常,没什么新意,只是觉得黄俊明的言语甚是风趣,时间长了有这么一个朋友倒也不错,可后来听到黄俊明说出“诗书万卷,落纸如云烟,下笔千言。”可是惊了一大跳。这句话,可是摆足了的文艺范,却又相当的贴切,不得不让三人重新审视起黄俊明,重视了起来。

    黄俊明说出这话也是一闪灵光罢了,随意将古人诗句捏合而成,这“诗书万卷”四个字出自朱熹,原是一副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说的是天地因日月得光,人靠读书致圣。“落纸如云烟”却是出自诗圣杜甫赞扬草圣张旭的一句诗。而那“下笔千言” 却是出自与王安石齐名的曾巩。《送丰稷》有言“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黄俊明对着古诗虽然说也记得那么几首。但是让他全文背下来还真是为难他了,不过将这灵光一闪记起的几句话串联到一起,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诗书读得多,那写起文章来便是挥毫泼墨一气呵成,随随便便就能写出千字出来。这分明就是说那刘姓士子的书读得多,知识积累的多,肯定文章写得快写得好。是句称赞人的话。不过能把拍马屁的话说的这么有文采,这大唐之中还真不多见。也难怪三人惊异。

    “兄台莫夸!兄台说说的那种人,可是将诗书都读通了。小生最多算是个死读书而已。”那刘姓士子连忙推辞道。

    “死读书?那可不行!”黄俊明不知怎么的心血来潮,突然想和这三个士子唠唠。摇头晃脑装模做样的回道:“死读书啊,那做起文章来岂不是虚无一字不用典。离题万里若等闲?”

    黄俊明将这话说的极为正式,那正在饮茶的两位周姓士子一口茶水没喝下去,全喷了出去。让旁侧的客人纷纷不解侧目。“兄台,你这话,好!不过还希望兄台下次说话的时候提醒着点,小弟我这心可是受不住啊。”那年轻些的周姓士子性情稍微跳脱些,一口茶喷出去之后苦笑着说道。不过看他微微裂起的嘴角就知道,这孩子已经被黄俊明的这一席话逗弄的喜笑颜开。

    “好吧,好吧。那我就不说了。”黄俊明佯装无奈的摆了摆手,不过哪有半分颓唐的样子。让三人感到黄俊明这人十分的有趣。

    那刘姓士子被黄俊明这几句话弄得也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疙瘩。整个桌上的气氛稍显活跃了起来。你来我往之间说的倒也十分的快活。这酒肆的小二也激灵,见几人聊的痛快,连忙来问需不需要些吃食酒水,四人不但是要了,还点了不少长安的特色小菜。以此来招待刘姓士子。

    “从陛下改元到现在,朝中还发生了几件大事。贤弟,你久不得知长安讯息,为兄给你讲讲。”周姓士子明显知道这刘姓士子来长安的意思,在谈了些题外话之后,便向着国事谈去。这书生聊天怎能不谈国事?黄俊明又没见过这等情形,自然是端杯敲筷的附和。

    “哦?还请兄长指点!”这一来二去几人也混熟了,自然贤弟兄长的喊了起来。

    “陛下改元这件事为兄就不多说了,这改元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陛下下令令今后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入阁商议国家大事,都要有谏官跟随,遇有不当之处,谏官立刻进谏。很明显,陛下这是为了避免在为政当中产生疏漏。同时也是一个严于律己的表现。若不是谏官要的是那种铁骨铮铮,不屈不挠。不畏强权的性子,还要有资历让朝官认同。为兄便建议你找个门路去当谏官了。不过由此便可见这陛下是真的想励精图治。”这周姓士子边说便向着刘姓士子讲解着,时不时的还夹几口小菜。当真是快活和讲解两不耽误。

    “至于这第二件大事嘛,就是陛下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等人重新议定律令。本来放宽绞刑五十条为砍断有趾,但陛下仍嫌这种肉刑太残酷,后来几番商议之下将这流放也给改掉了,若是人犯了错,便按照罪情大小,判几个月到无期的劳刑。你来时走过那条长安到洛阳的水泥路了吧?那路就是罪人修建的。用罪人修路,修城。从事劳动,可是给朝廷省下了不少开支。又不残酷,端的是两全其美的方式。据我们家老头子说,这个想法可是出自天仙宫的那位仙师之手。”那周姓士子说道黄俊明的时候,下意识的向着天仙宫的方向看去,就好似这外派的官员接到圣旨的时候,要朝着皇宫的方向行礼一般。看来黄俊明现在的声望可不是一般的高。

    “哥,你说爹和仙师也算是相当的熟悉了。怎么不带咱俩去天仙宫看看仙师长的什么模样呢?咱们每次去天仙宫可都是见不着仙师。。。”那年轻的周姓士子听他哥哥谈及黄俊明,颇有怨念的在旁细细念叨着。

    黄俊明一听,便知道这两个人恐怕是那工部主事,哦不现在已经成了工部郎中的周鹏飞的儿子,不过仔细想想,这年岁大些的,还真有点周鹏飞的性格,细看下去,面貌也是比较相像的。

    “爹那性格你还不了解?有一事一有二是二,虽说和仙师比较熟知,但哪次不是为了公事才找仙师的?要说咱们还得感谢仙师,要不是仙师,父亲怎么能从九品上的工部主事,升迁到五品上的工部郎中?”年岁大些的数落道。随后又继续对着刘姓士子说道:“剩下几件大事嘛天节将军、燕郡王李艺谋反,现在长孙大人正在外平乱。根据奏报,基本上快胜了。随后就是闰月的日食,这事刘兄你肯定听说过,为兄就不多说了。剩下的事情比如说开科,都是宫里的大人们正在研究着还没下定论的事情,所以为兄也不好多说什么。到时候等诏书发下来,就知道了。”

    那刘姓士子点了点头,端起酒杯对着周姓士子说道:“多谢兄长指点。”

    “指点倒是谈不上,不过为兄倒也有一句话想说,你看这五件大事,有一半都跟天仙宫的仙师有关。若你能哪天进得天仙宫得到仙师的指点,那就是你的福气了。” 周姓士子继续说道。

    黄俊明听了这话,也是一惊,可不是么,自从自己穿越以来,凭着自己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和一些现代的知识,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的插手到了历史本应该发展的趋势当中,这大唐之间肯定不止有这周鹏飞的儿子一个,对此事敏感的。黄俊明想要的是让道教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而不是让自己融入到这个朝廷当中,虽然说这个朝廷是伟大的,但自己一介黄冠,一而再再而三的与朝廷政事纠缠不清,恐怕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以后要多多走向民众当中了,总是呆在天仙宫,交往的圈子除了道人就是帝王将相,要想不和朝廷有瓜葛还真不是个容易的事。

    “说道天仙宫上的那位仙师,不知道诸位对这声势逐渐壮大的道教又有什么看法?”黄俊明突然想从这些人的口中听一听现在他们心目中的道教。

    “道教,怎么说呢?太上皇和陛下都推崇道教,上行下效倒让一些人崇信了道教。仙师成为玄门领袖之后,却是让道教更加贴近大众了。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同时也时常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好处,比如说这茶,还有医药,养生等等。更难得可贵的是道教全然是咱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教派,一切都是为了咱们炎黄子孙自身的利益。爱国爱民,可以当得上圣教了。”很显然这周姓士子对黄俊明带领的新道教可是相当的推崇。

    那刘姓士子听了这话之后点了点头,随后接话道:“虽然我在岭南,但这一路东行倒也碰到了不少行走世间的天仙宫道长,这为民一方面,现在的道教可是当之无愧。即将到长安的时候也听人说了两千道人渭水御突厥一事,这为国也是没话说。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现在的道教为什么和以前的道教差别这么大。”

    ——————————————————————————————————————————————————————

    今日就一更,没有全勤没有码字的动力啊,郁闷啊郁闷。另,想要书评悬赏的那位朋友,一个人一天只能得到一次书评悬赏。所以想让西南全给你,西南也操作不来啊,从这章开始算吧。

正文 no、239 陇右凶手

    no、239 陇右凶手

    是啊,黄俊明没穿越之前,大唐的道教虽说也是在李渊的支持下小有发展,但在黄俊明穿越后的一次次作为之后,现在整个大唐的道教已经完全和之前的道教大有不同,教义和思想上没变,只是更加的付诸行动了。更加务实了。而这黄俊明也无法对着刘姓士子解释太多,只是打着哈哈,对着三人说道:“不管怎么变,只要现在的道教变得比之前好就行了。”

    “也对!”三人听到黄俊明这话微微点头,道教无论怎么变只要对人民有利,那就是一个好的宗教,也没必要去琢磨那些道教为什么变的原因。结果和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了。

    “其实,我觉着之前道教之所以给人神秘,就是因为道教的思想太实太杂了。所以给人们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而现在,道教将他的实,从思想上便道了行动上。将他的杂,变得一是一二是二,更加系统。所以说才会给咱们一个道教变化了的错觉。事实上到道教还是那个道教,只不过更升华了而已。”那周家士子缓缓开口说道。这话说的倒也是有理有据,在做的几人全都点头示意,表示周家士子的见解独到却是实话。

    “哈哈,周兄倒是好见解。以周兄沉稳的性子和敏锐的感觉。想必周兄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令尊那样的人物。”黄俊明对这周姓士子的话相当的满意,来而不往非礼也。轻轻的吹捧他了一下。

    随后又是一番觥筹交错,暂且不提。

    “仙长,您回来了!陛下在百年殿等您呢!说是有重大消息告诉你。”黄俊明在外玩转够了,闲庭信步走回了天仙宫,没等进门,就听得天仙宫守门的道士跟自己说这李世民来了 的消息。

    李世民来了?黄俊明听到守门道士的话顿时一愣。随即快步向着百年殿的方向走去,这李世民没有事情是不会来天仙宫的。但今听他不但来了,见自己不再还等在这里,有话要亲口告诉黄俊明说。这基本上便可以肯定是黄俊明最为在意的那件事了。

    “陛下久等了。贫道最近心思不佳,去长安城中逛了一圈。倒是怠慢了陛下,还望陛下赎罪。”黄俊明嘴上说的相当的客套。却又丝毫没有给李世民站半点便宜的架势,也不行礼,挨着李世民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

    “无妨,仙师。朕今天来天仙宫,是为了告诉你,陇右道截杀天仙宫道人的凶手已经找出来了!”李世民说的很是严肃,最近基本上朝廷当中除了正常的运作之外,全被李世民施压查证这天仙宫善款被劫一事,过了这么长时间,终于锁定了这陇右道杀人劫财的凶手是谁。这凶一确定。李世民便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天仙宫。毕竟还是要通知给黄俊明一声的。

    “哦?查到了?”黄俊明说的看似毫不在乎,可是那双散发着凶光的眼睛,却昭示着黄俊明的内心并不平静。

    “恩,查到了!”李世民严肃的说道。

    “是谁?”黄俊明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仿佛是费了好大劲一般。随着黄俊明的这声短问。这百年殿。暂时变得寂静而又肃杀了起来。

    不知怎的,李世民听到黄俊明这充满杀意的短问有些征伫,缓了好半晌,这才开口说道:“李幼良!”

    黄俊明看李世民的这个样子,心底没有来的一突,随后追问道:“宗室?”

    李世民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又缓歇了一阵,这才说道:“说起来,朕还要管李幼良叫声叔叔。”李世民说到这里,脸上的神色一遍再变,时而不逞,时而阴沉。

    “说来听听!”黄俊明此时也没心情称呼李世民什么陛下,皇帝之类的了。连忙对着李世民问道。这所谓的李幼良在黄俊明的记忆力可是一点也没有留下痕迹。现在又听说李幼良是宗室皇亲,更要好好的了解一番了。最起码要知道这天仙宫的仇能不能报,是让李世民出手,还是自己出手。

    “父皇有一六叔,朕应当称其为六叔公吧,朕那六叔公和父皇虽然辈分有别,但却跟像是看着一起长大的兄弟,后来六叔公早亡,留下两个兄弟,其一名叫李叔良,大唐建立之后,被封为长平郡王。武德元年官拜刑部侍郎。率领军队镇守泾州,用来抵御薛举的军队。当时薛举声称自己的粮食已经用光了,带着兵将南撤,谁承想这薛举又暗中派遣高墌人诈降。长平王派遣骠骑都尉刘感率军队受降,到了细川的时候,突然中了薛举的伏兵,官军战败,刘感也死在了阵中。长平王惊惧之下,用自己的钱财赏赐给士卒。士卒这才防守的十分严谨,泾州得以保全。武德四年,突厥入寇,父皇命令长平王率五军攻打。不幸在战场上中流矢毙命,父皇得知长平王死讯之后,追赠长平王为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谥号称之为肃。”

    李世民说了半天一直说的是一个叫做李叔良的人,黄俊明也没有打岔,因为很明显从这人名上就看得出来,李叔良和那李幼良可是关系不小,这李叔良又是战死疆场,若这两人真有什么关系的话,平这份情面,黄俊明也得担待着点。不过黄俊明也知道,这李叔良、李幼良可是有九成九的可能是兄弟的,否则李世民也不可能将这李叔良的生平说在前面。

    “而这李幼良就是李叔良的亲弟弟。李幼良早年身体有疾,未能入仕。武德元年,受封为长乐郡王,当时父皇本是想接着这封号的彩头给李幼良驱驱疾,这没过半年,李幼良的病情就好了,但是性子却变得暴躁起来。父皇当时可是经常责骂他,朕记得骂的最狠的一次是,有人偷盗了李幼良的马,后来当那偷盗之人被抓到之后,李幼良直接下令将那人杀掉了,把人头挂在马尾巴上,一连挂了三天,期间纵马游玩也不接下来。后来父皇得知这件事,就对着他骂道‘盗马是有罪,王能有专杀之权吗?’又诏令礼部尚书李纲召集宗室在朝堂杖责李幼良一百下。随后便将李幼良逐出了长安城,任命他为凉州都督。”李世民说到这,不在向下说下去,只是一脸苦笑和歉意的看着黄俊明。

    黄俊明那还不明白什么事,这李幼良这小子在唐朝建立之前生病,没办法参与朝政,要知道关陇李家历来是一个官宦家族。这等家族的子弟若是不能为官,恐怕是少不了白眼的。这一来二去之下,李幼良便积累了一股子怨气出来,后来唐朝建立了,李渊分封藩王,这都是亲戚长亲戚短的,还是自己六叔的儿子,更主要的是这个六叔还是自己当年的发小,这发小早亡,李渊便将这份情感寄托在了他留下的这两个儿子身上。封了两人为郡王,不过这两人性格完全不同,一方面李叔良是大唐将领,功绩并不缺,这李幼良却因为身体有疾病,不能当官拿不到实权。这亲兄弟之间的差异又出来了。更是让李幼良心生怨恨。

    随后就是因为心中的怨恨,变得有些暴躁易怒的李幼良突然之间身体好了,不过正因为他以前身体不好,所以被留在了长安,要知道这皇子巴不得都留在长安,那是因为长安是皇上和太子呆的地方,没准什么时候这太子就落到了自己的头上。但是像是李幼良这种宗亲藩王,是坚决不会留在长安的,长安总有人管着怎么着都不舒服不说。而且还没办法掌权,这没办法掌权对李幼良可就是一个相当郁闷的事了,这活了这么大岁数,因为身体弱不能当官受尽白眼,这当了藩王之后又无法得到实权。怎么能让他心情好?

    索性李幼良干脆什么也不管了,只顾着发泄,结果把这李渊弄烦了,一脚踹了出去,给你个官。在外面呆着去吧。得,这下正中李幼良下怀,可是要知道这李幼良性子已经定型了,又没什么管理经验,这到了地方之后自然收不住自己的性子,一来二去的找了一帮心术不正的亲随,平日里霍霍百姓,又爱享乐。可这官员的俸禄和凉州百姓的那些钱财根本就不够他一个人挥霍的,索性就占了地利的方便,和羌人胡人开起了买卖来,不过这一点不能见光,虽然小有收入,对于李幼良来说也是相当的捉襟见肘。

    正巧赶上天仙宫运送善款的车子来到陇右,这李幼良手下那些人本来就不三不四,对于这等“肥肉”怎么有不知晓的道理?于是在李幼良和手下的策划下,借着兵卒调防的由头,偷偷的在刚入陇右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截了善款之后走人。这凉州本来就是相当靠外的城镇了。陇右被劫钱款的地点又是在刚入陇右的秦州附近,这样一来谁都不回去想是他的凉州兵截了钱款。

    ————————————————————————————————————————————————————

    第一更,今天本应更新九千字,可是一会西南有应酬,很可能不能更新。所以希望朋友们见谅。如果应酬结束的早,西南回回来码字的。

正文 no、240 道焉有专杀之权?

    no、240 道焉有专杀之权?

    黄俊明所想的这一套因由下来,已经和这实际情形差不多了,只不过有些细节是李世民说出来的,这一点倒也是十分的详细。看来李世民为了帮天仙宫查找杀人劫财的凶手,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这凉州本就是李幼良的私人领地一般,除了偶尔接接圣旨之外,再无其它人前往了,现在是初唐不是汉朝,这初唐的时候,凉州还算是一个比较靠近大唐腹地的城镇,没有之前汉朝的那种边疆的肃杀气氛,在者这李幼良担任凉州都督之后,无论是凉州百姓,还是过往凉州的商人,早抖对李幼良彻底的弄得没了脾气,这百姓是家业田产都在凉州没办法远遁,但商人可不管这个,宁可绕道也不会靠近凉州的。

    几年过去,凉州基本上成了李幼良的专属领地,这消息传递进去可是相当的容易,然是想让消息传出来,那可是要花上很大的一阵子功夫了。

    这李世民竟然能知道李幼良是截了天仙宫善款的人,本来已经是相当费工夫的事情,可还能顺着天仙宫这善款被截一事查到这李幼良在凉州作恶多端,并且里通外族,进行兵器和盐铁交易,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了。

    “这么说,就是这长乐郡王李幼良做的事情了?”黄俊明再次开口问道,不过自己都觉得李世民已经和自己说道这种地步,自己的这种问话有些白痴。“不知道陛下打算怎么办?”

    听到黄俊明说到了正题。怎么处理这件事,李世民左思右想一番之后反问道:“仙师以为朕会纵恶?”

    黄俊明确确实实担心的是这点,这李幼良和李世民不说是宗亲,就像是方才李世民说过的,李幼良的哥哥李叔良为国尽忠,身死疆场。李幼良的父亲又是太上皇李渊亦长亦友的六叔。这几重关系之下,这李幼良保得一命。还真是相当的可行的。最多也就是处理了那些李幼良左右的从恶将这件事扛下来,给李幼良一个禁足算是了事。

    不过听到李世民的反问,黄俊明并未搭话。而是轻轻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说李世民会纵恶,还是李世民不会纵恶。整个百年殿又陷入到了短暂的沉默。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李世民轻轻地说道,不过对于她来说,似乎是脱掉了相当大的包袱。一句话说完,轻快了不少。连语气也变得高昂起来。“长乐郡王李幼良有四大罪:一、身为州官,不理民事。二、侵暴市里,行旅苦之。三、阴养死士,交通境外,恐谋为反叛。四、纵使属下,劫掠济民善款。杀害押运士兵与道人。朕已经派遣中书令宇文士及代为凉州都督。彻查长乐郡王不法之事。并将其押解至长安。”

    黄俊明看着李世民,他还真没想到。李世民会这么水说,尤其是第三条,“阴养死士,交通境外,恐谋为反叛。”这阴养死士。就是暗中圈养死士,交通境外,就是在朝廷不允许的时候和外国作联系,这又是死士又是和外国作联系,这是什么?每个朝代都不能容忍的,叛国!所以说又接了一句。恐谋为反叛。恐怕是要谋求反叛,这话说了一句恐怕,看似是给这李幼良留了一个余地,可实际上就是一个圈套让他钻的。

    在外的将领,城守等等的最怕什么?最怕有人怀疑你反叛,这样一来便必须要上京自己和皇帝解释,即使是解释的清楚了,也不能回到原来的地方了,大多会被拍到岭南之类的地方。虽说大部分是平调,但岭南那种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的地方还真不是一般人能乐意待的。

    要是自己真有那么一点反叛之心,听到了李世民拟定的这个罪状之后,恐怕就是要提前行事了,也就是所谓的打草惊蛇,狗急跳墙。这样一来反叛的罪名坐实了,朝廷派兵镇压,镇压过后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