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仙宫呆了将近小半年。早就将自己当做了天仙宫上的一个道士。由于声名在外,和黄俊明相交比较近倒也得到了天仙宫道士们的承认。

    “是啊,仙长。。。”听到袁天罡的话,一些道士附和道。

    黄俊明看着嘈杂的道士们,心里不说感慨万千。也是有点感动。自己穿越以来说实话,还真没在意他们,就连自己的那几个徒弟,黄俊明自觉也亏欠了许多。更别说他们了。

    “行了。”黄俊明对这道士们挥了挥手,随即轻轻地坐下。“不管怎样。这一礼贫道算是对大家表一个歉意,日后贫道会多多关注诸位的。大家先坐吧。”黄俊明对着道士们示意道。

    等到道士们纷纷落座。三清殿逐渐的安静下来,黄俊明提高了音调开始说道:“今天贫道不讲经,大家把手头的经书都收起来吧。大家也知道,贫道这几日在百年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期间贫道想了许多。几个月前,陛下下旨削佛,我道教声势大涨。诸位想必也轻松了许多吧?”

    黄俊明笑着对着三清殿内外的道士们说道,见道士们果然面露轻松的喜悦之色,突然面色一正,板起脸继续说道:“难道,伱们对这一点成就就知足了么?和佛教交往了这么多年,想必大家对于佛教也相当的熟悉,若不是陛下下旨,伱们以为就凭伱们真的能让佛教如此境地么?好!贫道告诉伱们不能!”

    黄俊明厉声对着道士们训斥道:“贫道说过,佛本是道,只是脱胎于道教而已。虽然也是劝人向善,但其教义还是有一些消极的,有些背离了大道的本愿!如今佛家式微,伱们便如此轻松,试想如果有一天我道教也是如此境地,伱们会怎么办?佛家好歹在思想上是比较统一的,而我道教呢?身为玄门之士,想必伱们自身也清楚。我道讲求的是一个兼容并蓄,佛家既然背离了大道,咱们就要让其改正,走上正途,而不是嘲讽和灭杀!若单单是嘲讽和灭杀,那我玄门与那邪教又有何分别?!”

    黄俊明似乎忘了自己曾经也是贬低佛教,给佛教下绊子的一份子。义正言辞的对着天仙宫两千道士训斥的唾沫横飞。黄俊明见道士们都是低头沉思,满意的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

    “对于佛教,怎样回归大道,回归正道。需要伱们去一点一点实现,不过,贫道可以告诉伱们,天下可比咱们大唐大了许多倍,无论是佛教还是咱们道教,都只是这天下的小小的一份子,在咱们大唐境外,甚至更远的地方,有许许多多背离了大道本意的宗教等着伱们去匡正,等着伱们去教导,有许许多多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伱们去救助!贫道希望看到若干年之后,有人的地方就有伱们传道助人的身影。有路的地方就有伱们走过的足迹!伱们敢么?伱们愿意么?”

    面对着黄俊明嘶吼的声音,道士们无论所学的是文是武,是医是卜都眼露精光的抬起了头,黄俊明这话并不多,却给大家带来了太多的消息,可以说一个相当好吃的大饼,正在散发着香气,向着他们隐隐招手。道士们也是人,对于这种诱惑怎能保持的住?

    “看到伱们的眼神,贫道知道,伱们想。不过,单凭伱们现在的思想,和伱们现在所会的东西,贫道很是怀疑,伱们会不会走到那条康庄大道上。可能伱们说多学点不就行了么?是的多学是必须的,但是首先伱们要具备一个思想,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

    西南这两天想了很多怎样让主角更好地去发展,现在西南写的这些东西有很多都不在道教思想之中,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虽然大体的发展路子有了,可是细节方面还得打造一下。大家先看着吧,细节没有西南就是想写也写不出来那么多故事啊。

正文 no、193 道心

    no、193 道心

    “尔等可知道什么是道心?”黄俊明 对着三清殿内外大大小小的道士说道。不等道士们回答,黄俊明有自顾自的说:“道心是什么,向道之心,求道之心,求索之心,仁慈之心。。。等等。自古天为道,地为器,道器是人身,但道心虚无缥缈,无有定论。可无论我玄门之士,还是寻常百姓,都有道心。有人说道心是本心。这么说虽然没错,但也有失偏薄,比如我大唐游侠,或许有的游侠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本心,这固然可以称作道心,但骨子里自私自利,杀人夺宝的本心能称作道心么?不能!”

    黄俊明言语更厉,双眼直直的在大小道士们的脸庞扫过,让人不敢直视:“道心是什么?道心是人心的对称!指的是人所具有的天生的,仁、义、礼、智、信、善之心。人心易改,道心永存。这一点你们要记住。儒家说,道心之微。这一点贫道很是赞同。道心由小而见大,任何一个小的想法都可以称作道心,可是坚持下来,相当的困难。就拿咱们天仙宫孙思邈道长的道心来说医须以解除人之病苦为唯一职责,对于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欲以尽毕生精力坚持医德,很简单吧?在你们学医的时候都有所提及吧?”

    黄俊明问的声音很轻,却似乎带着一点讥嘲:“可是。贫道再问一句,谁能做到!谁能做到像是孙道长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坚守!你们!谁能!这天下谁能!”黄俊明的声音在在场的所有人的耳中震响,似乎有些人已经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不知是羞愧还是其他。

    “解除病人的苦痛,在你们学有所成之后。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无欲无求?你们做的到么?对病人一视同仁,你们做的到么?身体力行。你们做的到么?或许你们会说,这有何难?好!贫道拭目以待!道心不稳,何以升仙?道心不明。慕道何用?记住,你们是玄门之士,是天下最接近大道的一群人,或许你们这一辈子都升不了仙,忙碌中向道修行,可你们要记得,找到自己的道心,一生遵守自己的道心,发扬道心,成长道心。纵使升不了仙,在千百年以后世人听起你们的名字,也会竖起大拇手指,对你们赞一句当世真仙!”

    贬低过了,黄俊明又给在场的道士们画下一个美好的大饼。这道心说着飘渺,不着痕迹无处可寻,实际上却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那一点本心,从道嘛,长生升仙是最大的愿望,升不了仙退而求其次青史留名也是大善。黄俊明将这两点摆到了台面上,明确的告诉他们道心是成道的基本,虽然黄俊明不知道在场的将近两千人当中有多少是真正能将自己的道心坚持下去的,但是有了道心,为自己的道心而坚持过,就已经不枉此生了。

    “贫道,祝你们早日找到自己的道心,并遵循自己的道心向着大道的方向,大步前行。”黄俊明轻声对着道士们勉励道。

    这边黄俊明话音刚落,道士们全都起身对着黄俊明躬身谢道:“多谢仙长!”

    黄俊明轻轻地点着头,双手虚压,示意道士们再次落座:“贫道很欣慰,你们都有一颗向道之心。从今日起,天仙宫不在招收门徒!除必要之人外,只有明了了自己的道心的弟子才准许下山传道,尔等可听明白了?”

    “谨遵仙长谕令!”道士们又是起身对着黄俊明施了一礼。

    “嗯,你们到了最后都是要走下山去传道的,将我大道之光遍洒天下的各个角落。”黄俊明似乎放松了许多,语调也不再方才那么高昂:“劝人一心向道,是你们的职责,贫道希望日后你们能苦学知识,深究道法。光大我教。对了,还有一点。对于敌人,在保持敌对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尊重,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贫道看来,大唐将是第二个汉朝,让四方震服,并且日益强盛。如此一来战争不可避免,你们也要多加考虑,多加思量。自己怎么做。”

    黄俊明说完,示意身旁的和尚小道士撞钟,预示着这次讲道的结束。伴随着清脆的钟声,大小道士们逐次起身,再次向着黄俊明行了一礼。目视黄俊明走下讲台,才各自散去。

    黄俊明正打算走回百年殿,就听身后有人叫道:“仙长,仙长。请等一下。”黄俊明缓缓转过头,见是一个年纪大约三十岁上下的道士向自己跑来。疑惑的问道:“有什么事么?”

    “仙长,小道方才听您说,我大唐将在战争中强盛。不过小道也知道,战争不可改,可却苦了黎明百姓。小道生在前隋,见多了战争,那种场景是在是让人心痛,心寒啊。小道想问仙长,到时候小道该怎么办?”那倒是显然是对隋末的那种战火连天的气氛心有余悸,抓住了黄俊明随口这么一提的这点不住的问道。

    ——————————————————————————————————————————————————————

    谢谢诸位的月票,西南在这里就不一一点名了。在日后的几十章左右,西南会逐次将前文主角未完成的事业做完,随后要做的就是下山传道了,老在长安憋着也不是回事不是?下面征求支线剧情,也就是大家想要看见的,主角怎样去传道,传道的时候又遇到怎样的事情。有想法的朋友们可以再书评区留言。有奖励呦~如果需要讨论的话,朋友们可以加本书的唯一企鹅群,群号在简介中有,无论你看正版看盗版,重在参与嘛。

    今天就这一章,不用多等了。抱歉,尽量恢复更新。

正文 no、194 结束战争的最好办法

    no、194 结束战争的最好办法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和文明始终交错,可以说,战争是文明进化的一只强有力的催化剂。无论是最早的人类部落,还是到最后的商周,秦汉,甚至是隋唐,都是在战争中用鲜血浇筑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统治者来说,战争是他们意志的最高体现,用战争成就自身的威望,用战争获得功勋等等,可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战争则意味着生灵涂炭,意味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出征人未归,妻儿翘首村头泪。城破将士死,家业一炬飞做尘。

    黄俊明面前的这个道士在黄俊明的心中并没有多少印象,不过看他现在的样子,却让黄俊明有了新的想法,或许,向他这样的道士不在少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李世民的那方面和自己将道教走出国门的愿望还真没准会提早实现。

    黄俊明看着眼前的这个道士,轻轻地上前一步站在道士眼前,对着道士说道:“既然知道战争不可避免,那为什么不去加速战争的进行呢?战争结束的越快,那人不就死亡的越少么?”

    “小道。。。。”那道士被黄俊明这么近身一问有些讷讷,低着头回道:“小道人微言轻,说的话,做的事谁会听?谁会在乎?哪能左右战争的进程。。。”

    黄俊明看着这道士,也不怪这道士并没有知晓自己也是可以为战争出一份力。加快战争的进程。毕竟道士这个职业,从最早的方士起,它的社会作用便已经趋近于定型。很少有人能发现,其实道士可以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他的作用。

    “难道你就因为自己人微言轻放弃自己的想法么?”黄俊明装作严厉的对着那道士呵斥道。

    “不。。。。。。可是。。。。”那道士的头低的更低了。

    “没什么不!也没什么可是!”黄俊明打断道士的话,继续说道:“就算你不能左右战争的进程,难道你不能用你一己之力去救那些在战争中还有一线生机的人?”

    黄俊明话音刚落,道士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却又被无尽的失落所掩盖,“小道,能。。。可是小道一个人就算救。又能救多少呢?”

    “呵,这个道理,就连李承乾。李泰那些孩子都比你懂!”黄俊明摇了摇头,似乎是对着道士彻底的失望了:“有机会你去问那帮孩子,让孩子们给你讲一个《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问完了有什么感想,再来百年殿找我。”

    黄俊明说完话,也不理站在原地征伫的道士,转身走回百年殿,不是黄俊明不将心中的所想对着道士全都说完,只是这道士明显的不自信,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稍有想法却毫无斗志的道士。对于黄俊明所想的事情来说。仅仅有想法是做不到的,要是有了斗志,做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虽说黄俊明在天仙宫已经断绝了和李世民还有那些大臣之间的联系,但小孩子与政治无关,李承乾。李泰他们还是在这天仙宫学习一些浅显的知识。找起来也是相当的容易,那道士在黄俊明走后怀着忐忑的心找到了李泰,说明了来意之后,静静的聆听这个简短的故事,听完之后,却如行尸走肉一般木然的走向百年殿。说是行尸走肉却也有些不恰当,对于一个思想转的飞快,身体明显是按照习惯性去走路的人来说也没有其他的形容词去形容。但看这道士越来越清明的双眸和越走越稳健的步伐,想必是已经知道了黄俊明让他去听小孩子讲故事的目的。

    “小道方意(谁还记得天仙宫的字辈?),求见仙长。”那道士走到百年殿前,上了香对着殿内通报道。

    入得殿内,黄俊明背对着门坐着,方意道人只得躬身站在门口。

    “想明白了?”黄俊明不露焰火的问道。

    “想明白了!”方意道人坚定地回道。

    “想明白了,那就去做。”黄俊明依然不露半点口风,现在身份在那,总不能上杆子教人怎么做怎么做。

    “仙长,小道只是明白怎样救一人。还请仙长教授怎样加快战争的进程,救千人万人于刀锋。”这方意道人果然上道,不用黄俊明多说。自己就问了起来。

    “你很好。”黄俊明转过身对着方意道人说了个好字。“贫道还以为你会因小失大,没想到你还真值得贫道去教授。”黄俊明说着笑了笑,示意方意道人关好殿门。“下面贫道所说,只入你耳,非三人不传。”

    “小道明白。”方意道人放低了身子,走到黄俊明进前。

    “想要加快战争的进程,只能让其中一方更早的失败。”黄俊明说的严肃,却不带半丝阴狠之意:“大唐决计是不会失败的,失败的只能是大唐的对手,就拿突厥来说。怎么能让突厥在日后的战争中更早的失败呢?你又怎么参与进去呢?很简单,让突厥人知道跟着大唐,比跟着突厥好。这样就可以了,你想,你在突厥,让突厥人都信服你,都信服大唐,那他们还会去为了突厥打仗么?不能,反而会举家成为我大唐的一份子。如此一来,突厥就少了一份可战之兵,我大唐也少了一些会因这些突厥人而战死的将士。同样的,突厥人也是人,当他们举家来到咱们大唐生活下来,难道咱们的将士会杀掉他们?所以,又少了很大的一份流血牺牲。。。。”

    ——————————————————————————————————————————————————————

    今日西南备考会计上岗证,更新不定。。。 尼玛 大三了老子四级没过 计算机国家二级没过 会计上岗证没过 人力资源师证没过 物流师证没过 金融师证没过。。。。杀了我吧。

正文 no、195 北地突厥?弟子我去不了。

    no、195 北地突厥?弟子我去不了。

    黄俊明和那方意道人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无非就是那么几点,想要战争少流血,就得让敌方的实力削弱,怎么让敌方实力削弱,就是敌方传道,带回来敌方的各类情报,开化敌方民众,让地方民众仰慕大唐灿烂的文化和优越的生活等等。

    这些在黄俊明看来完全是东拉西扯没有半点含金量的话,却让方意道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思想,没办法,黄俊明将自己的传道事业和爱国联系到了一起,这封建时代国家,皇帝,宗族三座大山是每个人仰视并舍身忘死的去巩固其地位的存在。当方意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对国家有利的,在黄俊明的忽悠下,自己能左右敌方在一场与大唐的战争中的溃败。顿时觉得一阵浓厚庄严的坚定之心逐渐的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

    打发走了方意道人,黄俊明静静地的躺在榻上,思索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方意道人这一下子纯属是一个意外,不过有了这个意外,那么向突厥输出汉文化,道文化的计划更加丰满了。或许,现在应该把万冥子,沐轩子叫来商议一番了。

    “来人,去把沐轩子,万冥子叫来。”黄俊明对着门外立侍的小道童说道。

    沐轩子万冥子本来就在百年殿的偏殿参与编纂道藏一事,听到黄俊明召唤,没两步的功夫就来到了黄俊明近前,行了礼之后静静的等着黄俊明的发话。

    “沐轩,万冥。”黄俊明一一扫过两个弟子的脸庞。“为师叫你们来,是要告知你们一件事。”

    黄俊明说的严肃,沐轩子,万冥子却有些不明所以。面面相觑一番之后,对着黄俊明齐声说道:“但凭师尊吩咐!”

    “嗯,你们听好。”黄俊明轻轻点头:“几月前。贫道曾和陛下说起,借着与突厥人签订渭水之盟,与突厥人商议在突厥与大唐的边境,建立一座商城,此城制作商业用处,不派官,不派兵。一切由宗教和商人组建的商会进行管理。突厥人那边怎么管。贫道不多做考虑,而咱们大唐这边。贫道打算让你们俩去。”

    “这。。。。”沐轩子,万冥子迟疑半晌,这才开口说道:“可是我们师兄弟二人对商业并不熟知啊?”

    就知道这俩人会是这个表态,黄俊明会心一笑,继续说道:“商业方面,你们不熟悉可以学么。没什么难的,等到你们去。商业的方面陛下会制定一个章程,你们按照章程去做就好。再说,你们去的目的中,维护商城大唐商人的利益只是其一,更重要的事情,却不是这个!”

    去商城管理,主要目的不是商业,难道是。。。。万冥子在心中忐忑的给出了一个答案,不过又晃着头将这个答案晃出脑海, 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是道士了。而不是什么皇家密探。这个想法肯定不对!

    没等万冥子揣测完,黄俊明继续说道:“此去商城,你们俩有不同的分工,明面上要做的就是维护商家的利益,虽说是明面上的,但是你们也一定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别再外人面前落下什么口舌,也别在外面污了大唐的面子。沐轩,你基础扎实。去了商城之后,为师想让你传道。不管是我们大唐人,还是突厥人,贫道想让你在边境发展一批信徒,过些日子,贫道还会派一些道士过去,去突厥人的境内传道,你做好统筹就好。至于你,万冥子。。。”

    黄俊明从沐轩子身上移过目光,转向万冥子。继续说道:“万冥子,你出身皇家密探,陛下和为师希望你在边疆做回你的老本行,多多留意突厥人的动向,传回大唐。。。。”

    黄俊明滑没说完,却被满心震惊的万冥子凭空打断:“师尊,此事,恕难从命。北地突厥?弟子我去不了!”

    黄俊明一听这话,眉头一皱,自己能派往突厥的弟子中只有这万冥子和沐轩子,万冥子又是自己计划之中的重中之重,怎么往日里干练的万冥子到这时竟然推脱起来,,语气还这么的坚决。“万冥子,给为师一个理由!”

    “师尊,非弟子不愿去那北地突厥,为国家做事。只是。。。。。。”万冥子似乎是下了好大的决心,这才咬着牙说道:“师尊可听说过赵德言?”

    “赵德言?”黄俊明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可惜在他的记忆中并没有对此人产生过印象。

    万冥子看着黄俊明的表情,知晓黄俊明并不知道这个赵德言。随即开口解释道:“师尊,赵德言是弟子的师叔,当年中原战乱,身为隋帝死忠的他恨极隋朝江山尽失,北投突厥,力求引突厥之兵马,光复前隋。由于我那师叔能说会道,又能力出众,被颉利可汗重用,若是弟子,北去突厥,势必某一天会和赵德言碰面,没准儿,会坏了事。”

    “听你这么说?赵德言深受颉利的恩宠?”黄俊明不知在想些什么,摸着下巴沉思着说道。

    “对!赵德言北投突厥之后,师傅就不在承认这个师弟了,但是毕竟还是有些感情在,对赵德言的行动十分的关切,赵德言在突厥为了加强突厥颉利可汗的权力,大肆改革突厥习俗,试图把咱们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突厥推广。以加强颉利的专制,同时政法严苛得罪的相当大一批人,不过正因为受到颉利的宠信,才一直都没有被杀。”

    黄俊明听到这里,莫名其妙的乐了起来:“万冥,既然这样,那你更要去了!”

    —————————————————————————————————————————————————————

    不太监,谁说我太监了!?西南真的很忙,真的没时间。毕竟网络和现世之间并不是等号,哭死,谁在诅咒我太监我和谁急眼,不过多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正文 no、196 有赵德言在,何惧突厥?

    no、196 有赵德言在,何惧突厥?

    赵德言这个名字虽然在历史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在黄俊明这个现代的道士耳中也是毫无半点印象,可听万冥子这么一说,黄俊明这心,就跟吃了蜜糖似的,这个甜啊。

    赵德言是不是忠于前隋,这不诗什么重要性,要知道,前隋的萧皇后还带着玉玺在突厥里伺候蛮夷呢。重要的是这赵德言竟然自不量力的力求使突厥改革,改革成汉人的样子,这怎能不让黄俊明心花怒放的赞扬这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白痴?

    突厥是什么?突厥是游牧民族,是地广人稀上随着牧草和水源不断迁移的民族,单单这一点就使得突厥的各个部落对于单于只是名义上的遵循,一直处于游牧状态下的突厥人哪能用管理汉人的方式去管理?尤其是这赵德言竟然还想加强颉利可汗的专制。突厥本来就已经习惯了极度松散的生活,加强专制势必严苛法度,聚拢民众,可这样一来改变了突厥人的生活习惯,把民众都聚拢起来又不利于放牧。突厥不乱就怪了!

    黄俊明想及至此,甚至都有了仰天大笑的冲动,有这赵德言在?何惧突厥?保不齐隔个三五年六七年的,突厥自己就乱了起来。

    万冥子丝毫不理解黄俊明所说的,既然赵德言在那里,自己更应该去了的意思,见黄俊明满脸的喜意。不明所以的他忍不住出声问道:“师尊,弟子这一去保不齐就被认了出来,您却说弟子更应该去。这。。。弟子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是吧?”黄俊明现在的心情不错,喜笑颜开的对着万冥子说道:“为师问你,你是不是大唐子民?”

    “万冥自从十六岁出师之后,就随着陛下南征北战,怎的就不是大唐人了?!”万冥子对黄俊明的这一问深感恼火。似乎是黄俊明侮辱了他一样,若说是不是大唐人,像万冥子这些曾经从事密探工作的人群最是敏感。刀光剑影中来来回回不知多少次了,却没办法像那些出征在外的军汉们受到民众的敬仰,就算死了。也没有半个名分。泯灭在历史之中,甚至在史书上也从来不会去记载他们做了什么,他们给大唐带来了什么,使大唐赢得了哪场胜利。所有的光鲜全都是出征的将士们的,对于他们只是日以继日的在黑暗中重复着生死之间的生活,若说他们不是心向着大唐,那他们是怎么在这日以继日的煎熬中生活下去的?若说他们不是大唐人,那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又是为了什么?可以说,他们比其他人更坚信自己就是那个世界之中被称作大唐的那个国家的一个子民。

    “万冥,为师没有其他意思。无需多想。”黄俊明知道自己这问有些不恰当。但也没有去道歉。身为师傅对徒弟,只需要点一下就可以了,一句没有其他意思便已足够:“为师觉得,你我都是大唐的子民,自然明白我大唐的为政方式。你仔细想想那赵德言用咱们汉人的方式去让颉利管理匈奴合适么?要知道,每一种为政的架构和方式都是适用于单一的地域的,你想想突厥如果实行了咱们的统治方法会造成什么样的乱子?”

    万冥子也不是笨人,听黄俊明这么一解释,脑海中就勾勒出了突厥人在赵德言的观念中生活的样子,对于黄俊明让他去的原因也明白了一些。突厥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散乱的名义上的国家,而大唐呢?则是炎黄大地上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形成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之所以好管理就是民众们守着固定的田地来生活,来发展,一切都是基定在一屋,一地,一犁之间而形成的生活习惯,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人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守土守地的观念。同样的,民众们只要有的吃穿,不会过多的想些其他的问题。所以说,自有了国家以来,除非是天灾,战乱,平常时候百姓们是不会让当权者操心的。

    可是突厥不同,突厥说起来除了草肥牛羊壮之外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轻工业没有,重工业。。。修个兵器也算重工业?基本上突厥人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与汉人斗,互相之间的内斗。斗来斗去其乐无穷啊,这么一个充满了争斗的国度,民风剽悍,管理起来相当的困难。基本上都是桀骜不驯的主,说是承认某人为可汗,单于什么的可以,出去打仗,有利益可以,没利益谁去?而如果可汗,单于想要加强手中的权力?开玩笑,先打过一场再说。至于法律?突厥什么时候有过法律?突然弄些法律出来,那突厥人不炸庙就怪了,逼急眼了弑父杀兄的主法律对于他们来说还不如一头羊重要。

    所以说赵德言肯定在突厥讨不了好去,忙的焦头烂额都是轻的。再说赵德言想在突厥实行汉人的政策,也毕竟知晓商人之间互通有无的重要性,突厥没有的东西,大唐有,没法打仗去掠夺,那只有买卖了。所以既然他在突厥实行汉制,那绝对不会去阻碍商城的发展,同样的也不会去关注万冥子这个所谓的师侄,道士是什么样的职业,只要是汉人没有不明白的,正因为人们对道士的这个固有思想,万冥子才更加的安全。

    ———————————————————————————————————————————————————————

    西南回归了,哇咔咔,谁说我太监了?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白签子丢出去。。)终于险之又险的把会计上岗证考完了,争取12月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