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次尝试写一万字大章,很不习惯啊,而且用了强制码字软件,耗费了好多时间。越往后写心情越乱。希望大家多多理解,昨天没有更新,也就是说西南今天要写出一万五千字才能在下个月拿到全勤,由于西南的订阅并不是很高,每个月的如果只靠订阅甚至连所用的网费都拿不出来,全勤的话一个月有五百大洋,对于这五百大洋西南不想放弃,由于西南晚上十点半断电,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仅仅能支撑一个小时十几分钟,今天这个状况实在是写不出来一万五千字了,只能先用一些东西凑字数了,希望大家勿怪,下一章凑字数章节,明天周末,西南尽量多写些存稿。同时今日用多少字凑字数,明日一定补回来,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另:本书已经加入中国移动无限阅读基地。朋友们可以在那边看书了,不过很贵,一章一毛二。

    ———————————————————————————————————————————————————————

正文 no、185 和尚

    no、180…184 尝试一口气一万字大章

    庄经道人从来都不知道,用一点沙子加上纯碱,经过炼丹似的火烧之后,会形成水晶一般亮晶晶的东西,对于玻璃这种东西,虽然在从前也有所耳闻,但玻璃这种只有在上层人物手中都少见的东西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子孙庙(家族式的道观称为子孙庙)的道士所能见到的。

    经过黄俊明的简单的指点之后,亲手将这亮晶晶的玻璃烧制出来,庄经道人无不感叹,点石成金也不过如此,不由得更对黄俊明所说的科道更有兴趣了。 听到黄俊明的赞扬,似乎觉得全身都充满了动力。

    “仙长谬赞了,这都是小道应当做的。”庄经道人对着黄俊明谦虚的说道。

    黄俊明从木盒中取出三枚品相好的玻璃球,随手塞到了自己的口袋里,将剩下的几个玻璃球和木盒一起递回了庄经道人,随口说道:“这玻璃虽说是贫道给你提供的方法,但也是你的天分和努力所致,贫道拿三颗剩下的由你自己分配,至于你是送人还是自己留作纪念,全看你自己了。不过贫道期待的可不仅仅是这球状的玻璃啊,你试试看能不能做个摆件什么的出来,这球状的玩意也只能当做玩物,做个摆件摆在外面看着也舒心不是?!有时间你看看能不能给贫道做上几个凸透镜凹透镜什么的。”

    说实在的庄经道人烧制出来的这个玻璃球还真的不算什么好东西,全然是这制造玻璃的练手之物。当不得什么奇珍异宝,按照黄俊明所想,做出个杯子之类的东西或许有些难度,毕竟那玩意谁都没接触过。做个摆件应当容易的多,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做摆件,无非是做好模子,将玻璃液倾倒进去,冷却之后就差不多了,虽然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东西。但对于现下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至于让庄经道人坐上几个凸透镜凹透镜,基本上是个现代人都能明白黄俊明想要做什么。

    “哦,对了,记得那天贫道见你的时候你在玩口吐霓虹之术?”黄俊明话没说完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对着庄经道人说道:“贫道再教你一点,不用喷水,就能映现出七色霓虹。你回去用玻璃烧制一个三棱镜,用一个角对着太阳的方向,霓虹自然映射到地上。回去试试。记住烧制玻璃是大事就行了。”

    按照黄俊明所想,既然庄经道人喜欢这些玩意,那就教他点东西,身为道士不可能像是普通人家或者权贵那样。直接金银铜版直接甩上去,交给他这个光的色散方法也算是给他的鼓励吧。

    “仙长。您就瞧好吧,不过这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是什么?用玻璃制作的镜子么?玻璃如此通透。虽然能映射出人影但是不清晰啊?!”庄经道人对黄俊明的话相当的感兴趣,不过黄俊明的这几个名词却让他有些摸不到头脑了。镜子是什么,庄经道人知道,在来天仙宫之前还没少接触,但是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是什么,庄经道人还真是 不知道。

    黄俊明听庄经道人的话微微一笑,对着身后的和尚道人吩咐道:“和尚,去替贫道取点纸笔过来。”说完拉着庄经道人随手找了个石桌坐下,等和尚拿来了纸笔,黄俊明边说边画的对庄经道人讲解道。

    “所谓三棱镜,就是用透明的材料做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物体,截面是什么东西知道不?厄,不知道?那贫道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那树。”黄俊明对着石桌旁边的树一指继续说道:“用锯子将树截倒,之后出现的那个断面就是截面。这回懂了么?”

    黄俊明看着不住点头的庄经道人继续说道:“玻璃的一大特点就是相当的通透,只要做的纯净就能产生效果。”

    “那。。。”庄经道人暗自看了看黄俊明在纸上用芦苇笔所勾勒的物体,疑惑的问道:“那这三棱镜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黄俊明听后心里一阵暗笑,现在的庄经道人可是有了些科学家的思想了,黄俊明平日里最为疑问的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往往都是在世界前列发现种种的规律和发明,但往往只是单单的做一下记录,说出是什么东西,却把这东西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说的言语不详。虽然说最后黄俊明将这一点归结为国人的传统思想,可看着外国流入中国的一条条公式,一个个求证方法,教科书上的命名也大部分都是外国人,黄俊明就一阵郁闷。这要是国人没有发明发现也就罢了,但事实上国人早比他们将这些东西发明发现了早了许多年,这让来自现代的作为一个愤青小道士的他情何以堪如何是好啊。所以黄俊明可没有那种守成的方法,力求将自己记忆中的东西讲到最详细。虽说有些东西黄俊明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就这一知半解想来在这大唐也是划时代的一个进步。

    “庄经啊,你觉得这光是什么颜色的?”黄俊明慢慢引导到。

    “这自然是白色的啊!不对夜晚的时候有时候是红色的。也不对早上的时候是金黄的。”庄经道人反复说道,到了最后似乎觉得这光的颜色到底是什么连自己都不敢说出口了。

    听到庄经道人对着常见的光都感到有些不知所措,黄俊明会心一笑,在这封建时代,庄经道人的这种情形实属正常,见庄经道人有些混乱的样子,黄俊明这才开口道:“咱们平常的时候见到的光,其实就是白光,不过这白光嘛,也不是那么简单。贫道让你做三棱镜,其实就是为了将这白光通过折射,使光线发生偏折。最后产生多色的光线,因为白光其实是各种单色光所组成的复色光,同一种东西对于不同颜色的光线的折射率不同,不同的光色在同一种物事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当白光穿过三棱镜的时候会将各色的单色光分开,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也就是咱们平日里看到的霓虹,对了其实你的那个口吐霓虹之术也是如此,只是光线通过的物事是你喷出的水雾而已。贫道现在跟你说的也只是原理,等你制作出三棱镜之后,自己玩玩就能发现了。记住,咱们做道士的。就是为了找寻天道的发展规律,顺天而行,就算找到规律之后知道怎么做还不行,最好是研究为什么会形成这个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进步。”

    庄经道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接过了黄俊明手中的纸笔,在黄俊明画出的三棱镜草图下面不断地记录着,听到黄俊明最后的话,庄经道人轻轻停笔。对着黄俊明说道:“小道谢过仙长指点,这些道理小道省的。”

    黄俊明见庄经道人这般的识趣,不由得暗叹这庄经道人是个人才,虽然在史书中名声不显。但的的确确适合去做这科学方面的事情,或许在以后算不上什么大科学家。但也绝对称得上近代思想的科学家中的先驱了。

    “既然你懂,那贫道就不多说。去岁的时候可有玩过陀螺?”黄俊明似乎很不着调的扯到了陀螺上。

    庄经道人虽然不明其意但还是如实回答到:“回仙长。小道玩过。”

    “既然玩过,那就好办了。”黄俊明很突兀的说道:“刚刚贫道说的是如何用三棱镜将一道白光分成几道多色光,咱们在反过来想一下,如何将多色光变成一色的白光?和陀螺有关哦!”黄俊明循循善诱道。“事实上咱们看到的种种色彩都是经过反射单色多色光而形成的,你想想怎么将多色光变成白光。”

    “这。。。小道哪里想得出来。”庄经道人推脱到。

    “贫道说你可以你就一定可以,想想贫道先前所说的话。”黄俊明不想培养一个只懂得根据他所说的语言,去实施的科学家。他要的是一个可以独立思想的科学家,只有将思想独立出来,才会造就更好更大的成就。

    “仙长先前所说的?”庄经道人开始不住的琢磨了起来。“陀螺。”“各色光。”“平常看到的色彩是由色光反射。” “陀螺。”“各色光。”“平常看到的色彩是由色光反射。”庄经道人不住的思索着黄俊明刚刚从口中流露出来的几个关键点。“陀螺是会转的。颜色。。。”庄经道人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一抬头对着黄俊明说道:“难道是将颜色涂到陀螺上,但后将陀螺转动起来?”

    黄俊明颇为赞许的看着庄经道人,这小子,还真的有些天分。不过黄俊明却没有给庄经道人任何的答案,只是对着庄经道人淡淡的说道:“既然你这么想,那就去做,做出来之后,你自然得到答案了。”

    庄经道人现在心里可是如同被猫爪挠的痒痒的,早就等着黄俊明的这话了,三棱镜现在制作不出来,但是这陀螺和颜料这些东西在天仙宫可是相当的容易找到的,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庄经道人在黄俊明的许可下迅速的找齐了所需要的物事,直接在这石桌上将陀螺涂了个色彩缤纷。

    黄俊明看着这正在专心致志的将颜料涂到陀螺上的庄经道人不由的又是一阵点头,这小子起码还知道将色彩按照顺序一点一点的涂出来,而不是涂得东一块西一块的。

    陀螺不大,涂上些颜料也没多少时间,现在虽说时间已经几近十月,但天气还是炎热的很,这些颜料也只是细细的涂了一层,风一吹便干了不少,见黄俊明点头同意,庄经道人兴奋地在石桌上抽弄起了陀螺来。

    “嗡~”“嗡~”陀螺伴着他特有的嗡嗡的声音在石桌上旋转了起来。

    庄经道人目不转睛的盯着高速旋转的陀螺,只见陀螺上七彩的颜色现在已经趋向于不见,虽说还是能隐隐约约的看的出来,但从上向下看。陀螺的顶部那些色彩已经在旋转中融合成了白色。庄经道人看到这种情形,紧紧地攥了攥拳头,若不是黄俊明还在现场,庄经道人恐怕都要跳起来了。这在他看来完全是不能发生的事情。却在自己的手中由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醉心此事的他能不激动么。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陀螺的转速也慢慢地变缓,那一抹白色又在转动中一点一点的恢复了它的七彩色,在庄经道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中,越转越慢,直到转到了石桌的边缘,嘭的一声掉了下去。惊醒了已经被自己的所作所为震惊到的庄经。

    “小道谢过仙长倾囊相授!”庄经道人从震惊中回神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将陀螺捡起,而是向后退了一步,对着黄俊明纳头便拜,在古人的心中。这就是秘法,什么是秘法?密不外传的法术就是秘法,可黄俊明却将这等秘法传给了自己,那黄俊明就等于是自己的半个老师。古人又最尊师重道,对黄俊明这一拜。黄俊明理应受得。

    “庄经,这没什么,起来吧。”黄俊明来到唐朝这么长时间,对于唐朝人的习惯也早就熟知了。并不觉得这庄经道人的做法有什么不习惯,反而对这庄经道人更加的喜爱了起来。

    “小道妄请仙长收我为徒!学习这科道之法。”庄经道人倒也是个奇人。听到黄俊明的话并没有起身,而是再次对着黄俊明拜了下去。似乎有一种你不收徒我就长跪不起的架势。

    黄俊明见庄经道人的这个样子,虽然也有想收他为徒的意思,但是在现代的时候,老道士说过他这一脉,最多收上九名弟子,身在大唐,老道的唠叨早就不在耳边回响,若说对老道没有半点念想那是假的,毕竟从小将自己抚养到大,感情还是在的。对老道曾经的那些话也开始慢慢的遵守了起来,现在来说,葛彦麟、风君子、沐轩子、万冥子、怀静子、李元亨、金蝉子、晓露、还有即将成为自己弟子的武曌已经凑足了九个人,虽说已经将怀静子逐出师门,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怀静子还是实实在在的占了自己一个亲传徒弟的名额的。九大弟子已满,再收这庄经道人为弟子,那就违背了老道士的意愿。黄俊明是决计不能做的,不过现在的庄经道人确确实实是个好苗子,年岁上也不大,适合去做这些科道之事,至于金蝉子,黄俊明还指望他去西域传播道教思想呢,不可能让他一直研究这科技之事。这样一来就有些为难起来。

    “庄经,非贫道不收你为弟子,贫道有自己的为难之处。”黄俊明思量几番之后对着跪在地上的庄经道人说道:“不过你若愿意,贫道可以收你为记名弟子。”

    “小道愿意,小道愿意。”庄经道人似乎也是没想到这黄俊明真的能收自己为弟子,先前听黄俊明的前半句,已经觉得没什么希望了,可是到了后半句,峰回路转,这记名弟子已经是很不错了。

    “还自称小道?”黄俊明佯怒道。

    “厄,弟子见过师尊。”庄经道人听黄俊明的这话,在窃喜之中恭恭敬敬的说道,话音刚落又重重的磕了九个头。以示对师尊的尊重。

    “起来吧,天道之下九为级数,所以贫道也只能收九名亲传弟子,不能给你一个亲传弟子的名分,希望你也不要有怨,一切都是机缘所订,除你之外贫道的另两个记名弟子清风明月,其一已经身死,其二照顾为师的生活起居。你也知道,贫道就不多说了。以后这科道归你管理教授。金蝉子闭关出来之后,为师另有安排。”黄俊明对着庄经道人说道。

    “弟子,谨遵师命!” 庄经道人再次行礼,表示了解。

    “勿须多礼,贫道门下没那么多礼节。”黄俊明示意庄经道人坐下,再次说道:“来,来,来。贫道再给你讲讲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

    现在庄经道人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徒弟,虽说只是记名弟子,但身份已经不同了,黄俊明自然比先前更加热情些。

    “恭请师尊示下。”庄经道人对于这些礼节,可是相当的坚持,黄俊明的这些徒弟中,还真没几个对礼节坚持的像是他一样的,让黄俊明感觉颇为不习惯。

    黄俊明拽过纸笔,再次在纸上画了起来,这回画的可不单单是一个凸透镜,甚至连一些凸透镜的使用方法也画在了上面。画完之后将纸笔递给庄经道人,示意他自己做笔记,随后说道。

    “这凸透镜凹透镜也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为师先说凸透镜,凸透镜的特点就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等形式,这些形式的样子,贫道也给你画出了。凸透镜有会聚光的作用故又称聚光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你可知道冰中取火的道理?”黄俊明对着庄经道人问道。

    庄经道人不愧是对着些东西比较感兴趣的,听到黄俊明问道自己身上,思索一番之后连忙回答:“师尊,弟子听说过西汉刘安在他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说:“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黄俊明见着庄经道人还真的知道,不由得赞赏的多看了庄经道人几眼,随后说道:“所谓“削冰令圆”,说的是冰凸透镜的制作方法;“以艾承其影”,艾就是针灸用的艾绒,为易燃物;“影”则指的是指将阳光汇聚在一起的那个点,为师称它为焦点。这一点你也可以试一试嘛,咱们天仙宫可不缺什么冰和艾绒,去找个锡壶去!在弄点热水回来,为师给你演示一番!”

    庄经道人听黄俊明要给自己演示怎样用冰取火,早都乐得心花怒放起来,听到黄俊明指使自己去取东西,那还有什么不乐意,开心还开心不过来呢,不用黄俊明再次吩咐,直接一溜烟就找东西去了,锡壶这东西每个道士的房中都有,但这冰只有伙房才会存上那么一些,热水嘛伙房也是不缺的,所以这庄经道人一路小跑直奔伙房,跟着冰火道人交涉一番之后,取过东西又是一溜小跑跑了回来。

    天仙宫的锡壶底部正好是个凹下去的球面,最是合用,黄俊明将热水倒入锡壶中,又取过一块比较薄的冰,放在石桌上,至于那写满了了笔记的纸早就让庄经道人跟宝贝似的踹在了怀里,也就没了打湿的危险。

    黄俊明在庄经道人的注视下,壶中装满热水的锡壶在一块冰块上旋熨,不一会得到晶莹剔透的冰凸透镜,只是黄俊明的这凸透镜可比这现代的玻璃凸透镜大得多, 用古人的话说那就是冰明莹形大而凸稍浅。 至于为什么冰明莹形大而凸稍浅,黄俊明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凸透镜的聚焦能力以其口径与焦距之比的平方来表示,所以,口径大的透镜,有利于聚焦能力的提高。凸起程度浅者焦距长,焦距长则不利于聚焦。这是黄俊明考虑到冰会放出寒气,寒气下行不利于生火,所以要适当拉大焦距,以减轻寒气对焦点附近温度的影响,使取火容易成功。黄俊明可不想第一次给这新徒弟做实验就以失败而告终。

    至于这冰制作的凸透镜的方法,黄俊明还是要感谢清朝的郑复光,郑复光也是根据刘安的《淮南万毕术》中的记载几经试验之后慢慢成功的。 倒也便宜了黄俊明这个一知半解的人。

    ————————————————————————————————————————

    明天改回来,改回来,改回来。

正文 no、187 徭役

    no、187 徭役

    一里地修路四十贯,就算成本降低到一半也要花费二十贯,整个大唐的驰道千万里,万万里那都是少说了,如此一来国库的拿点钱财怎么够用?听到周鹏飞的答案,在场的官员们都是一阵沉思,眼睛不住的瞟着天仙宫的方向,这位仙师还真能给人出难题啊。

    “陛下,其实这一里地二十贯也不贵。往日里修普通的驰道也要花费十六贯到十八贯一里,只是平日里修路时一般都是征发徭役不必花人力钱罢了,抛去人力钱,工具费用,徭役的伙食费用修一里路一贯钱足矣。”房玄龄看着正在沉思的李世民,心中对李世民的想法也有所了解,缓缓开口说道。

    房玄龄话音刚落,身旁的几个官员赞同的点了点头,可没等李世民发表意见。又听官员中有人说道:“房大人,自大唐开国以来和基本上没有开过徭役啊,就算是开徭役也仅仅是协助修城而已,最多二三十日就散了。要是修路的话恐怕日子更久,民众都来负徭役了,何人去种粮?再者,先秦前隋因何而暴亡?还不是沉重的徭役引发民变么!虽说是省了钱,但也是一个大大的隐患。” 说话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在这武德末年贞观初年的权势远没有贞观后期那么强大,现在也是暂领户部而已,要真等着长孙无忌像是后来那样权倾朝野,还得等到杜如晦。秦叔宝等人亡故之后。

    不过现在来看,长孙无忌说的也没错,这徭役一事的的确确是当权者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如果不向民众征发徭役,那股评家的基础设施谁去干?如果征发徭役,那个度怎么掌握?先秦修长城,修陵墓征发了多少徭役。最终呢,还不是暴亡,成为了第一个因为农民起义推翻了的朝代。再往后看。汉朝在盛世而亡先不管他,三国两晋南北朝,称不上是大一统不去管它。隋朝统一了中国,而之后呢?隋炀帝开凿运河,又征徭役。二世而亡。这对于现在大唐的当权者来说,这是什么?前车之鉴啊!

    谁都知道修路好,可当初谁都知道修长城好。现在也能看出修大运河好,长城是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他的作用不用多说,这从历朝历代都去修建长城就能看的出来,大运河呢?修好之后连三十年都没有,现在却成了大唐南北两边商业沟通和人员流动的大枢纽。这些朝臣手中谁没有点产业。谁的产业没经过过运河?南方叛乱需要北方调兵的时候,又那次不是通过运河去调送?虽然嘴上还是对隋炀帝不屑一顾,可是对于京杭运河的好,朝官们心如明镜似的。

    这水泥路,通过方才李世民和众位将军的跑马就能看的出来。绝对比这大土路要好的多,虽说现在那些用运送物资做实验的兵丁们还没回来,但是再怎么笨也清楚这水泥路的的确确的比原来的夯土驰道要快捷,方便,于国来说,运兵速度加快。运送物资速度加快,于私来说,自个家那些商品通过水泥路,绝对能辐射到全国。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虽然可能你没有那么多东西去运送,没有马匹在上面驰骋,但是怎么着也是方便了你出行了啊,平日里走夯土路,一天走个几十里腰酸背痛腿抽筋了吧?你要走这个,一片坦途,一天走个百八十里的不是什么难事吧?

    这些东西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懂,官员懂,相信经过讲解之后士子懂,可是那些民众能懂么?豆大的字不认识一个,你跟他讲没准也讲不通,在民众们看来,服徭役是什么?那是丢了半条命的事!再说修路跟普通民众又有什么关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没守够呢,出远门方便?这一辈子可能都出不了自己的县城村子。道路再好和他们的关系好像还真没那么大,累死累活没钱赚,地也没法耕。这帮子舍田翁能干?时间一长不暴动那就怪了。用徭役修路修上他几十里上百里没问题,要是把全国的驰道修了,那肯定出事!

    “哎,算了。这仙师又给咱们除了个大难题啊!”李世民左思右想想不出一个好方法,不由得叹气道。

    众臣子们也都是深深的表示同意,明知道是好事还做不了,是够让他们郁闷的,可这个蛋糕黄俊明已经给大唐的人们画了出来,把人馋了个够呛,想吃的时候却发现只是一个画而已,想吃还得自己做,自己做又做不出来,干看着图画流口水。能不让人怨恨么。

    “陛下,既然是仙师出的题,那为什么不去请教仙师呢?”长孙无忌这个胖子轻声说道。

    对啊,既然仙师说了怎么修路,那没准还真有修路不伤民的方法!李世民和众位大臣被长孙无忌这么一点就醒了。看向天仙宫方向的目光又是一阵热切。

    “你们先呆着,朕一个人去天仙宫。”李世民看着众人纷纷有请命上山的神色,开口将上天仙宫的这件事揽到了自己头上,若说这群官员里面也就周鹏飞一个六品绿袍官和黄俊明这个当仙师的比较熟悉,剩下的之后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了,这国家大事交给绿袍官去问,是不是有点太过于寒蝉了?所以李世民下定决心还是自己去比较好。至于那些原本和黄俊明没有那么多交际的官员为什么也想请命上山?很简单这是稳赚不赔的政,绩啊,谁不愿意去,拿回来了那是荣耀,拿不回来,也没有什么损失不是?

    “一会士卒们回来,好好记录一下他们在水泥路上和原先驰道上的时间差。朕要看看,这水泥路比那原本的驰道要好上多少!”李世民翻身上马,临走时还不忘了对着臣子们嘱咐一番。随着马蹄在水泥路上的哒哒声渐行渐远,朝臣们除了必要的,也都放松了下来,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论起今天所见的水泥路来。

    ———————————————————————————————————————————————————————

    抱歉,抱歉,西南重感冒,昨天发烧三十九度五,没有来得及更新,今天也是浑浑噩噩的,哎,破寝室,外面零下十度,屋里穿的比屋外都多,晚上睡觉一蹬被子,果断感冒发烧流鼻涕。今天就一章,实在是写不动了,挂吊瓶去了,哎。。

正文 no、188 皇兄,师傅说他不属于这个世界

    no、188 皇兄,师傅说他不属于这个世界

    李世民策马扬鞭在新修的水泥路上,没过多久,遇到了在水泥路上返程的士卒们,士卒们显得很轻松,一路还有说有笑,显然是没有尽全力。看到李世民策马过来,连忙正色对着李世民行了个军礼,李世民挥手示意无空多言,与士卒们擦身而过,大约距离天仙宫二里地左右的地方,又碰上了走土夯驰道的士卒们,很显然,这些士卒远没有先前的那些轻松,显得疲惫不堪,甚至可以撑得上是汗流浃背。李世民略微在心里合计,这一来一回,走水泥路的人比走夯土驰道的人的速度将近快了十二三里,这还不算他骑马的这一点时差。最重要的是,走水泥路的士卒们很显然还有余力。再看看这走夯土驰道的,高下立判。

    作为一个从沙场上穿身多年的皇帝来说,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在长距离跋涉后,士卒还留有余力对一场战争的重要性,更加暗自下定决心已定要将这水泥路的省钱方案弄到手。

    水泥路的成本比夯土道高出不少,细细算来也就是高出了个水泥的钱,李世民最近对水泥比较上心,知道这水泥的成本可以说不低,一斤水泥十文钱,要知道大唐现在一斤米才三文钱。这个价格不可谓不高。按照工部的推测,若是没有炸药进行开采石灰矿,恐怕这价格还要翻上几翻。

    先前也说过了,这大唐虽说还保留着徭役制度。但基本上做的活计也无非是修补城墙,填补道路这一类小事,一不费时间,二不费金钱。可若是修路,就等于将这原本的驰道全部摒弃不用,这样一来,人手去那里凑齐?徭役怕民变。雇佣国库没有钱,是在是让人左右为难。

    不知不觉中,李世民已经跑到了天仙宫山下。随手将马,交给山门处的道士,自己让守山的小道通传之后则在山门处等了起来。可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时辰。黄俊明一点音讯也没有,原本去传话的小道士也没有回来。这让李世民有些焦急。连忙催促山门处的道士再去通传。

    有一个小道士去通传了,可这一等又是两刻钟没有消息,这可急坏了李世民,李世民在山门处叫小道士去叫黄俊明无非就是为了求快,可这速度已经几近一个时辰了,黄俊明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李世民现在恨不得直接跑到山上,找到黄俊明单谈。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