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赠品比贡品价值更高,的确是为了显示中华民族的富有、威严和礼仪。但是黄俊明也发现,所回礼的东西可是不同的。并非现代人所说的古代对于藩属国的进贡是一种“无知基础上的虚荣”。

    很显然,如此回礼一方面是对藩属国的政治承认,以及对藩属国主动臣服姿态的褒赏。而藩属国又十分羡慕华夏文明的相对发达。但是这种藩属关系是名义上的,仅仅只有微薄的道德约束力,唐朝根本没有实质上的控制能力。所以不少藩属国的君主抱着投机主义的态度,观察中原王朝的兴衰,借机施以表面服从或者乘火打劫的策略。所以李世民对对进贡的藩属国加以厚赏,无非也就是给这些番邦属国一些赏钱,算作保护费,保大唐边境一个平安。

    ————————————————————————————————————————————————————————————————————————

    今日第二更,有关藩属国进贡的言论观点引自郑渝州先生的博文。西南对此也是深以为然。所以在这里引用一下。如果您觉着本书还过得去眼,就加个收藏吧。十分感谢。收藏还差几百就破万了。期待ing。

    另:西南明日正式开学了。更新时间会根据当日课表有所更改。不过第一更最晚不会超过下午两点半。第二更依然还是在九点半以后。

    强烈推荐一本朋友的书《财神门徒》喜欢都市的朋友可以看一看,非常不错。

正文 no、82 将军令

    no、82将军令

    在黄俊明的几次走神之后,众藩属国的朝贡也已接近尾声。基本上除了先前的那些突厥人给整个朝贡造成了一些麻烦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是十分顺风顺水,也算是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众使臣在得到了回赏之后都喜滋滋的在侍者的安排下落座。盛大的宴会开始了。一时间整个甘露殿欢声笑语,觥筹交错。丝竹之音不绝于耳。大家都享受在美食和音乐之中不能自拔。朝臣们也是难得放松一把。也是大唐初建。李世民与众臣亦君亦友并没那么多说道。所以大家也完全放得开。

    宴饮过半,李世民拍了拍手掌,众臣子们疑惑着停下手中的酒杯,整个大殿只间突然为之一静,只有宫廷乐师的乐器依旧在响着。

    “仙师,朕可对柴驸马出征时您那一曲将军令印象深刻啊。不知仙师能否。。。”李世民也是喝的微醉。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黄俊明当日为柴绍出征时祭祀所奏的将军令。向黄俊明询问道。

    黄俊明此时也将那道貌岸然和仙风道骨抛诸脑后,近一年以来,精神时刻紧绷着,也难得给自己心里放一个假,再说这君臣欢愉的宴会上,做的随性些倒也不妨事。听李世民提起将军令。黄俊明起身说道。

    “既然陛下想听,贫道哪有推辞之理?”说着黄俊明就从作为上站起,撩了撩道袍,又将道袍那宽大的袖子扎了起来。走到甘露殿中央。

    “好!仙师够爽快!来人上战鼓!”李世民言语之间有些激动。手舞足蹈的招呼乐师抬来战鼓。不得不说,这宫廷乐师的乐器就是齐全。没过三两分钟的功夫一张大鼓就抬到了大殿中央。众臣子们见此情形,都饶有兴致的看着。有些参加过柴绍出征祭祀的大臣也满脸兴奋的向着身边的同伴手舞足蹈的说着什么。显然这黄俊明的一通将军令可是让他们印象深刻。

    黄俊明见那甘露殿正中的大鼓,也不含糊。三两步就走上前去,一把抄起鼓槌。“咚!”的一声狠狠的砸下。朝臣们皆觉得一股音波直冲脑海,激荡着他们的血液,变得沸腾。

    黄俊明一声重锤砸下,却不继续。这让李世民和那些见识过一回的众臣感到有些不同,全都瞪大了眼睛仔细的看着。却听那边黄俊明沙哑着嗓子,开口吟道。

    “塞上长风,笛声清冷。大漠落日,残月当空。日夜听驼铃,随梦入故里。手中三尺青锋,枕边六封家书。定斩敌将首级,看罢泪涕凋零。报朝廷!谁人听?来人!起号!”随着黄俊明的声音下落,经验丰富的宫廷乐师们心有灵犀的吹起了号角。这让黄俊明倍感痛快。朝臣和李世民都是经历过战争的。听着黄俊明沙哑的吟诵,呜咽的号角。不由得将自己置身在一个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旌旗飘扬。铁血刀光的战场。似乎自己就是那守边的将领,孤寂而悲凉。

    号角声反复吹了三遍,这就不得不说宫廷乐师的经验丰富了。正是那军队出战前部队集合的号音。

    黄俊明听着号音的缓缓消失,手中的鼓槌再次养了起来。由快而慢“咚!咚!咚!”的响着。几个沙场宿将一听,突然从座位上站起。这不是作战前擂鼓三通又是何声?,随着黄俊明不断挥舞的双臂,强而有力的鼓点,由慢而快,阵阵频催,正是那战斗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

    三通鼓必,鼓声变得庄严而又稳重,几重鼓声重复返旋,力度不但丝毫不减,反倒是又重了几分,更显示出所蕴藏的内在力量,恰似将军升帐时那种威风凛凛的状况。将军们的思绪也被这鼓声带回了战场,腰杆也是直了几分。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

    大唐的文臣,大部分也都曾置身军旅,或为随军参谋,或为随军文书。自然也是熟悉这种情况。不禁也将思绪带回从前的那段峥嵘岁月之中。一股文人的血性,和浩然正气不断地在升腾。

    突然黄俊明的鼓声又变,从庄严稳重变得快速而又肃杀。这时宫廷乐师们也大体了解了黄俊明将军令的节奏。艺高人胆大的附和着,每隔几个音节,琴弦随着钟鼓重重的荡开。短促而又充满了力量。正是一副战士们浩浩荡荡,英姿勃勃奔赴战场的情形。满朝文武也很是激动。程咬金,尉迟敬德两个不安分的主甚至从座位上站起。从身后皇宫卫士的手中夺过长戈战刀。走到了黄俊明身后。威严而又肃穆的站着。似乎现在的黄俊明就是引领他们奔赴战场的主将。作为将军的他们都为了能参加一场战争而感到自豪。

    程咬金,尉迟敬德刚刚站定没过多久,黄俊明鼓声再变,这时的鼓音有点像是方才将军升帐时的鼓音。只是更快,更迅猛,连续不断,毫无停顿。整个气势骤然剧烈的紧迫了起来。好似两军即将短兵相接。宫廷乐师之中的扬琴又适时候的响起,每当黄俊明重击大鼓之后,扬琴将余音拉得很长。好似兵器相接,对撞出剧烈的火花。这时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也顾不得此时正在大殿之中,两人抓起兵器互相操演了起来。这样鼓声,扬琴声。兵器的对撞声互相糅杂,声声混相交响,宏大而又振奋人心。正是那两军相争的激烈关头。

    突然黄俊明鼓声变得更加急促,随着鼓声。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的比斗也渐入高潮。正当尉迟敬德的败象初现的时候,黄俊明似乎在背后长了眼睛。鼓声又慢慢的变缓。“当!”的一声,尉迟敬德的战刀被程咬金的长戈挑到了地上。黄俊明的鼓声也为之一顿。缓缓地揍了几个重锤之后,鼓音慢慢变缓。这时,黄俊明又出声喊道:“鸣锣!”

    宫廷乐师们互相忙碌了起来,霎时间,招军的号角频吹,锣鼓全奏。得胜而归!

    此时的黄俊明又开口吟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并州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今天第一更,51分钟疯狂码完,累死了。下午还有课。郁闷。求收藏!

正文 no、83 臣请陛下,灭突厥!

    no、83臣请陛下,灭突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并州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哈哈哈哈。”拳甘露殿的文武群臣再加上李世民这个皇帝,都反复吟唱着这首脍炙人口的词。

    “仙师文采惊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好!好!好!好气魄。当浮一大白。众卿家,来!随朕饮满此杯!”李世民砸着桌案。举起慢慢一大杯酒,一仰脖子“咣”,一大杯就进了肚。众臣子门也学得有模有样。一时间“咣”“咣”“咣”的酒杯磕在牙齿上的声音不绝于耳。

    突然,程咬金,尉迟敬德两个浑人酒杯一丢,又从座位上走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并州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臣愿替陛下斩了那突厥小儿的头颅。拿回来当冰球打!肯请陛下发兵。灭突厥!”

    说实在的,虽然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两人人浑了点,但那只不过是人家自己的一众自我保护方式罢了。事实上两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平时嘴上没个把门的。整天胡言乱语,一到正经事。做起来可是不含糊。显然黄俊明一曲将军令让两个老兵痞想到了方才突厥人挑衅一事。

    不知是不是黄俊明这一曲将军令当真激荡起了大唐文武朝臣的铁血豪情,大臣们纷纷离席,跪在甘露殿的地上。齐声说道:“臣请陛下发兵,灭突厥!”

    “臣请陛下,灭突厥!”

    “臣请陛下,灭突厥!”

    朝臣们不住的叩头,每叩依次便高呼一声。仅有几个文臣,依然坐在座位上,不知在想些什么。相反那些藩属国的使臣们,被众臣子们吓的,丢了筷子,瞪着眼睛不住在跪地的朝臣们和李世民之间来回扫着。按他们的想法,如果李世民决定出征,那可要回国好好地告诉给自己的国君,一个君臣一体的国家,肯定是将全国拧成一股绳。绝对的不能招惹。

    李世民现在也是颇为为难,说实话,现在大唐的兵力并不是十分的充足,突厥早就知道,绝对不能让大唐统一全国,在大唐初建的这几年来,突厥几次扶植其他势力和大唐对抗,以求维持中华大地群雄割据的局面。虽然全都失败了。但也有效地牵制了大唐的兵将。一只只唐军就像救火队员一样。忙碌奔波于各个战场。现在连整个长安的人也不足万人。李世民虽然也想发兵灭突厥,但也是在是无以为继。

    显然那几个没有离开座位的文臣也是想到了这点,不过现在又这些外邦使臣在场,李世民也知道如果拒绝出征,那大唐的威信在周边的几个属国中可就大大的降低了。李世民两相纠结。实在是左右为难。

    黄俊明见李世民如此,也慢慢地反应了过来。不过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得坐在座位上不住的喝着酒。说实在的,黄俊明也期待,李世民会怎样做。

    突然,李世民从座位上站起。走到群臣身前。朗声唱到。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听到这句歌,俯身跪地的朝臣们,缓缓地抬起了头,从黄俊明的角度看去,分明看出了众臣子眼中的那一分狂热。不过这句词,黄俊明并不是十分熟悉。却从哪语调中听出了苍茫战意纵横,杀气四溢。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众臣子们纷纷符合的唱到,显然,他们对这首歌非常的熟悉。“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随着歌声不断的高昂,众臣子们缓缓从地上站起。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随着歌声,宫廷乐师们也都纷纷起乐。那乐音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随着朝臣们愈发洪亮的歌声,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连黄俊明听了都开始手舞足蹈了起来。黄俊明仔细在脑中搜索了好久,霎时间豁然开朗,这不就是《秦王破阵乐》的调子么?只不过没有后世所听的完整宏大。不过现在这个样子就已经非常的振奋人心了。据说这歌原本是大唐的军歌。由于李世民在大唐的建立中被士兵们所崇拜,用旧曲改了新词。互相传唱。这些朝臣们半数都是与李世民交好,对这个调子自然很是熟悉。

    一曲破阵乐,直直唱了三遍,才算停歇。君臣都很有默契的落座。既没说打,也没有说不打。弄得黄俊明有些摸不到头脑,不过黄俊明却也想得开。而那些藩国大使们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显然各自自作聪明。

    ——————————————————————————————————————————————————————————————————————

    话说,今晚没状态啊。累的好像是只死狗,昨天投更新票的哥们,实在不好意思。达不到了。另外不知道我西南又得罪谁了。总有些人挑来挑去的。我说过,我写书是自己写着玩,大家看着玩。你要是不喜欢本书,自可左右转去看其他朋友的作品。的优秀作品可多了去了。全凭自己的喜好,我西南又不死命强留你。非得看我的书。

    在着,某些朋友还请不要秀你的历史知识。虽说我写的东西是有一定的漏洞,但绝对不是你所炫耀的挑出的毛病。是本书很脆弱,毛病很多。但我的脆弱又不代表你的强大。至于真正地有意义的帖子我都加精了。

    以上,告书评区。另:错字比较多,请诸位朋友帮忙挑一下。每周末统一改。格式为章节名--错字段落---错字。跟帖在帖子后就行了。

    推荐,《善良杀神》

正文 no、84 妖道,站住

    no、83妖道,站住

    又过了几个时辰,甘露殿的这场夜宴在黄俊明所提供的烟花中结束。黄俊明所提供的烟花,自新年诞生起,便成了皇家宴会的一个固定的环节。各自在烟花的闪烁中道别归家,也成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些毫无见识的使臣们又被烟花惊了一下,不过看在满朝文武那见惯了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多做发问。只是喃喃着“神迹”“神迹”的离开。

    “陛下请留步。”黄俊明见李世民李渊正要离开。出声阻拦道。

    李世民李渊听到黄俊明的声音,止住了脚步。待黄俊明走到身边。疑惑的问道。

    “仙师可有要事?”

    黄俊明心想是没有什么大事,只是看那倭国有些不爽罢了。从隋唐至明清,我中华大地哪年不给那倭人赏赐。书籍,技术,文化的不断输出却给自己养了条白眼狼。君不见,千百年后倭寇袭我沿海。君不见千百年后倭人屠戮我炎黄子孙。黄俊明虽然不是什么愤青。但能给那倭人弄点麻烦,还是很乐意的。

    “陛下,贫道正是为了那倭人的赏赐?”黄俊明见使臣们早已远去。对着李世民说道。

    “哦?还请仙师严明!”李世民被黄俊明一句倭人赏赐弄的有点摸不到头脑。难道是黄俊明想要那些赐给倭人的赏赐?书籍有都是,想要的话直接赐给天仙宫不就得了。不过看黄俊明那严肃的样子也不像是想要那些赏赐。还是让他自己说出来比较好。

    “贫道观之我炎黄大地日后将有一劫!此劫正是那倭人作祟。”黄俊明也不能直接说不能给倭人赏赐,那是白眼狼。最好的办法还是小小的绕个弯。

    “哦?仙师可否言明?”李世民听说有劫难。也严肃了起来。黄俊明的卜筮可是让李世民非常相信的。

    “贫道只能说,日后我炎黄大地将生灵涂炭。而那罪魁祸首就是倭人。”

    “不知这和那倭人的赏赐有何干系?日后若真发生此事,我大唐直接将其覆灭,不就得了。难道他们所要求的书籍能使我炎黄大地损失惨重?”李世民还是反应不过来。按照他的概念,现在一册书虽然贵了些。但也比不上兵器铠甲,绸缎玉器。这等廉价的物事流传出去,大唐可能省不少银钱。他可不信只是送写书就能让炎黄大地受到灾难。

    “陛下,您说对了。倭人所求的书籍,就是将来倭国在我中华大地上横行无忌的一颗种子!”黄俊明说的很直。听在李世民耳中确如霹雳版炸响。

    “还请仙师赐教!”关乎国家大事,李世民可是非常的虚心求教的。

    黄俊明略微征礼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陛下,我大唐属国甚多,但我大唐可有在这些属国之中驻军?可有把持这些属国的朝政,外交?恐怕没有吧?”黄俊明看李世民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陛下不要说有违道德,贫道既然将此事说出,自然也没将这事放在心中。怎样才能让属国不反叛?只有牢牢地将他们控制,再进行同化就可以了。自秦汉以来,属国只见那个不是在我中华大地烽火战乱,群雄割据的时候插手分上一杯羹,又在太平盛世之时装孙子?总靠赏赐笼络他们是不行的。这反而是对他们的一种资助!”

    李世民听着黄俊明的话,也似乎明白了些,只是还未通彻。便紧紧地盯着黄俊明,等他说的更明白些。黄俊明也没让李世民多等。不住开口说道。

    “陛下可知那倭国所求书籍所为的是什么?”黄俊明说了个问句,见李世民要答话,却自己开口。弄得李世民满脸尴尬:“倭国所求书籍,很简单,就是他们所说的教化民众!可是陛下可否知道,您所赐的书籍,到了倭国,有关冶炼的便会提升其国制造兵器的实力,这样不久之后,他们的兵器制造就会与我国不相上下。如此战事一起,又给我国,带来多大的伤亡?有关农事的,到了倭国,自会提升其国的农业产量。几年之后,倭国粮米成仓。有兵,有人,有梁。可还会任我国摆布?自然不能!若所传是儒法几家的书籍,又可使他们在学习后君臣一体。国力昌盛。如此君臣一体,兵粮人员齐备土地却十分狭小,物资溃薄怎么办?战争!之后的事情,陛下可以自己想像一下。”

    李世民被黄俊明这么一说,也是吓了一跳,身为君主,自然知道当一个国家的人民有了知识,国家有了律法,兵甲粮草齐备会产生多大的能量。而这个国家作为敌国来说,又是多么的可怕。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还请仙师教授应对之法。”李世民一想明白,对着黄俊明拱手作揖说道。

    黄俊明想了想,开口说道,言语间不由得夹带了些了阴狠:“陛下,我国盛产什么?无非绢帛,茶盐,瓷器,金银,铁器而已。若我国能送给这些国家上等的锦缎,茶叶,盐巴,精美瓷器,金器银器,腐蚀其国上流社会。这样一来,其国贵族自然慢慢的对我国的这些东西产生喜好,然而此国却无法产出这些东西。又无法引兵来抢,只得用银钱来我国买,这样我国既能得到一些收入。又能用金银腐蚀其朝政,自然使其将所花费的银两钱财强加到自己的人民身上,如此民不聊生。必然生乱,我国再向其输出铁制兵器。对于即将落败一方加以扶持。如此便能获得几十年的安逸。等我国兵力齐备,一举将其覆灭,此后再无忧患!至于典籍的输出,不还有佛家经文么!让那帮和尚去教导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这样战乱与软弱并存,还能成多大气候?!”

    李世民也没想到黄俊明能想到如此计策,深深的看了黄俊明一眼,对黄俊明说道:“谢过仙师指点。”

    而李渊也难得的表了个态,对着黄俊明浅浅的笑了笑,临走还拍了拍黄俊明的肩膀。弄得黄俊明有些不知所措起来。眼望着李渊,李世民逐渐走远。黄俊明,摇了摇头,走出甘露殿。没等走出多远,就听到身后有人喊道:“妖道!站住!”

    ——————————————————————————————————————————————————————————————————————

    今日第一更,非常感谢流浪的寂寞深渊指出错字。

正文 no、85 无题(过度章节)

    no、85无题(过度章节)

    “妖道!站住!”一声短呵从黄俊明身后传来。弄得黄俊明很是郁闷。

    自从穿越以来,除了那个玉蝉子之外还没人这么称呼过他,不过此时此对黄俊明地如此称呼的无非就是那帮大臣了。而且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文臣。虽说黄俊明是在是不想过多理睬,但人家既然都找了过来,黄俊明也不好将人家无视。有事情说开就好,若不理睬,日后也不好想见。在这大唐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得多。

    “这位大人,不知贫道可否做错了什么?”黄俊明无奈的转过身,对着那人出声的方向拱手说道。

    那人见黄俊明转身,几步走上前来,对着黄俊明说道:“你这妖道,为何蛊惑陛下入道?”

    原来是这事,黄俊明舒了一口气,这又是门户之见。不过现在的大臣尽是儒生,想来也比较好说话。

    “这位大人,贫道今日所做之事尽是听从陛下吩咐,何来蛊惑之说?”这种事必须要推到李世民身上,这个年代。皇上说的话谁敢反驳。再说量这人也无法跑到李世民身边亲自求证。

    “哼!自古以来,推崇道教的皇帝哪有几个好的!你这妖道莫要惺惺作态!”那文官显然对黄俊明所说的表示不信。

    对于这点,黄俊明可是无言以对。自古以来每逢皇帝宠信道教,都没一个好的结局倒是真的。不过那些皇帝无非是为了求长生,随后大肆任用方士,或是炼丹,或是求仙。到最后劳民伤财。也不见这些帝王增长半点寿命。反倒是**嗑多了,弄个早死早托生。不过这次李世民入道可真的不是为了求长生,只是黄俊明也知道,就算说了,那文官也未必能相信。只好保持缄默。任那文官继续训斥。

    那文官见黄俊明不答话看,以为自己果然抓到了黄俊明的尾巴,得理不饶人的继续说道:“怎么,你这妖道没话说了吧?若要识趣,立马自己去和陛下言明你对陛下所说的皆是假的。否则,明日本官就联合百官上书弹劾与你!”

    这下黄俊明可来了些火气,这个官倒是得寸进尺,全凭自己的臆测还那么咄咄逼人,原本的好心情,可被这个文官搅得一塌糊涂。

    “这位大人,贫道既不会炼丹,也不做那欺人欺世之举。今日当真只是为陛下来主持入道仪式。其他皆与贫道无关。贫道不曾有半点欺骗陛下,若大人不信,尽可去上奏。天色已晚,贫道要回去歇息了。这位大人,来日再见。”说罢黄俊明头也不回的向着宫外走去。留下那文官在原地不住的呼喊些什么不去理会。

    说实在的,黄俊明是在是懒得和那文官在说些什么,看那官的品色服饰,无非也就是个六品而已,一个六品官在这长安城里算的上什么?再说就算这人上奏,李世民会理睬他么?显然不会,因为他连想要弹劾的方向都搞错了,李世民会理会他就怪了。

    黄俊明全然没把这个文官当回事,直接原谅了他,谁让是第一次投胎,人生新手,没多少经验可言。不提这边黄俊明摇头晃脑的回了天仙宫。依旧没心没肺的混着日子。第二天清晨那文官果然写了奏表。只不过正在和大臣们研究怎样对付突厥的李世民自然将这张奏表扔在了一边。

    “仙师,竟然如此悠闲!看来朕不该来啊!”天仙宫内,李世民对着坐在摇椅上喝着茶水看着书的黄俊明说道。

    黄俊明微微一打眼,也不客套,也不行礼。一指旁边的另一把摇椅。示意李世民坐下。李世民学着黄俊明的样子一坐,直接被晃了一下,弄得满脸通红。尴尬的说道:“仙师这胡凳,倒也。。。倒也。。。”说了半天,也没想出改用怎样一个形容词,对这个摇椅加以描述。不由得更加尴尬了。

    黄俊明见李世民这个样子,不由得暗笑。不过却伸手去了茶壶,满满的给李世民道了一碗茶水,淡然的说道:“陛下怎么没与大人们议事,却来贫道这天仙宫了?”

    李世民嘬了口茶水,砸吧砸吧嘴巴。也不急着答话,学着黄俊明的样子在摇椅上前后晃了几晃,不由得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什么新的玩具。玩的乐此不疲。好半天才开口说道:“仙师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朕总不能一件事折腾个一天吧?”

    黄俊明将手中的书丢到一旁,转过头对着李世民说道:“哦?那陛下就是浮生偷得半日闲了?”

    “浮生偷得半日闲,好意境。仙师这文采可称得上果然是我大唐一人了。”李世民自己晃荡着摇椅望着天。喃喃说道:“之前做秦王的时候,对那个龙椅合适期望的不得了,而现在做了皇帝,哎。。。浮生偷得半日闲。朕是一刻不得闲。”

    黄俊明听了,不可置否。“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黄俊明又是一首好了歌,听在李世民耳中,不由得有些感叹:“仙师还是这么口无禁忌。”

    “哦?难道陛下还要治贫道失言之罪?”黄俊明半真半假的说道。

    “仙师多虑了。仙师说的可是句句是实话。当皇帝,忠奸难辨,**争宠,官吏贪污,民变造反。这一件件事实在是扰人的紧。”李世民现在丝毫看不出皇帝的架子。好似在在朋友间闲谈。“对了,仙师。朕这有一张关于你的折子。”说着就从身上掏出一份奏折。向黄俊明递了过来。

    黄俊明随手接过,放在一旁。丝毫没有打开看看的欲望。

    “仙师不打开看看么?”李世民见黄俊明如此淡然。出声问道。

    黄俊明略一抬眼。嘴上缓缓说道:“陛下不是处理完了么?贫道看与不看又有何分别?”

    ——————————————————————————————————————————————————————————————————————

    今日第二章。过度章节求收藏!

正文 no、86 道藏(一)

    no、86道藏(一)

    如果一个朝臣受到他人的弹劾,早都或是请罪,或是辩驳。今日李世民见黄俊明不闻不问的样子,也是倍感惊奇。也不知是黄俊明自己太过信任李世民,还是黄俊明真的对此事毫不关心。反正李世民从黄俊明脸上看到了一种淡然。

    “陛下,你昨日的圣旨一下。频道这天仙宫可就再无宁日了。”黄俊明苦笑道。

    按说道观嘛,正应当要的是清静无为,飘然出尘。又身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