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三戒)-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谅你们也不敢耍花招……”马哈木一想也是,老子不见兔子不撒鹰,他们还能坑了我不成?虽然对明朝皇帝的轻慢不爽,但对方才是胜利者,他不过是个外强中干的失败者,哪有表现出的那么强势?哼一声道:“你们皇帝带来什么口信了?”

“我们要先见到太孙殿下才能说。”吴为道。

这也算题中应有之义,马哈木点点头,便让人请王贤过来,但旋即才知道,他在脱欢的陪同下,出去打猎了,眼看中午到了,回不来了……蒙古人热情好客的习惯,啥时候也改不了,马哈木说,那就先吃饭吧。

便烤了全羊,盛了奶酒,请两名钦差入席。不过马哈木不会再亲自动手,他依然盘膝坐在虎皮上,一手撑膝,一手摸着蓬乱的胡须,面色阴沉,尽显枭雄之态。他的弟弟太平则坐在一旁,满怀激情,口若悬河,大谈明军必败,胜利终究属于瓦剌的种种理由。

吴为和许怀庆两个,实在想不到瓦剌人也有这么不着调的家伙,他们已经知道,明军两场大胜,斩首八千余级,俘虏七千余人,缴获马匹数万,瓦剌部损失的实力超过一半……这绝不是说,瓦剌人还有一半的实力,因为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算术题,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士气……通常来讲,这个时代的军队,损失超过一成,就会溃不成军,就算是主场作战,能承受的损失也不会超过两成。现在瓦剌人的损失达到五成,必然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到极点,就算成吉思汗再世,也无法再次凝聚军心、鼓舞士气,更别说和明军再次一战了。

现在太平还坚持说瓦剌必胜,实在是扯淡,而且是扯大淡,许怀庆听得呆若木鸡、一言不发,吴为随口附和,心不在焉,倒是吃了不少烤羊肉:“唔,这羊肉不错,贤义王尝尝……”

“我整天吃……”太平丝毫没觉出,对方是想把自己的嘴堵上,依旧滔滔不绝,直到口干舌燥,才端起奶酒牛饮起来。

见明使吃得差不多了,马哈木咳嗽一声,提出了瓦剌方面的条件,其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明朝和瓦剌结为兄弟之国,交换誓词、永远通好。为表示诚意,明朝嫁瓦剌一公主和亲。瓦剌也会将一公主嫁与明朝,永结秦晋之好。其次、明朝开放宣大等边境城市,与瓦剌进行榷场贸易。第三,明朝承认瓦剌对河套地区的管辖权。第四,明朝返还被他们俘虏安乐王的博罗,以及其他俘虏。第五,鞑靼太师阿鲁台,派王子失捏干到和林作人质,发誓效忠答里巴汗。”说完长长一串要求,马哈木缓缓道:“五条都答应,太孙殿下自会安然返回。”

尽管吴为两人是冒牌使臣,但是被马哈木的贪婪和无耻惊呆了,原来这兄弟俩是一脉相承的,这哪是战争失败者该有的态度?难道真以为‘太孙殿下’在手,就可以吃死了大明么!

这样的条款,是任何一个大明使臣都无法接受的。更何况他俩不是真正的使臣,胡乱答应下来当然没问题,可上哪给马哈木兑现去?两人只好推说,一切等见到太孙殿下,才好给答复。

其实马哈木也知道自己的要求过分,但做买卖不就是这样,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么?现在明朝使节上门,自己不宰一刀,岂不太对不起那天赐的明朝太孙?

只是若他知道,对面的明朝使节是假的,营中的明朝太孙也是假的,自己兄弟这一番精心表演,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场猴戏,不知会作何感想?

太孙营帐里,王贤听吴为讲瓦剌人的条件,当时就笑了:“老东西不是你们想的那么蠢,他这是在试探你们。”

“试探我们?”吴为毕竟没有王贤了解马哈木,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

“狮子大开口也没那么不着调的,若是你们说回去禀报皇帝再说,”王贤很肯定道:“马哈木肯定会砍了你们的脑袋。”

“是了……”吴为一拍脑袋道:“多亏大人提醒,不然我们差点着了他的道!”

“怎么讲?”许怀庆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想,我们要是真正的使节,敢拿这些条件回去禀告皇上么?”吴为道:“就算皇上不砍了我们,我们这辈子也彻底完了。所以真正的使节,肯定要跟他们据理力争的,反之就是想糊弄他们的假货。”

“蒙古人也有这么多花花肠子?”许怀庆咋舌道。

“废话,人家也是入主过中原的,你觉着直肠子能做到么。”吴为翻翻白眼道。

“不错。”王贤颔首道:“所以你们还是要据理力争,严守底线,其余的一概不能答应,说连禀明皇上都没可能,断了马哈木的念想,他反而会深信不疑。”

“可惜我不是谈判的料啊……”吴为有些信心不足道。

“怕啥,谈判就是扯淡,”王贤满不在乎地笑笑道:“你只要记住,不能答应的一概不答应,其余随便扯就行。”

“嗯。”吴为点点头,收下王贤的秘笈,又问道:“那我们的底线是什么?”

王贤想一想,竖起一根手指道:“第一,大军可以撤回国。第二,可以约束阿鲁台,不许他趁机偷袭;第三,只要马哈木称臣,可以开放边境城市与他贸易……”顿一下,有些不太好意思道:“他们若非要坚持,联姻之事,也可以禀报皇上……告诉他们,除此之外,皇上不会同意任何条件。马哈木如果同意,就有和平,如果拒绝,就接着打!”

“是。”两人沉声应下,便离开王贤的营帐,跟着早等得不耐烦的脱欢,回到马哈木的大帐。

“怎么样,对太孙殿下的状况还满意么?”马哈木面露自得之色问道。

“可以。”吴为点点头道。

“现在可以开谈了吧?”马哈木冷声问道。

“可以。”吴为又点点头道:“起先王爷说了瓦剌的条件,按说下官应该禀报皇上再做答复。但下官来之前,皇上特意嘱咐了,有些事可以答应,有些事万万不可答应。若王爷执意坚持,我们也只好牺牲太孙殿下。”说着面色一沉道:“但有安乐王和那八千俘虏陪葬,我们殿下也不算委屈!”

“哼……”至此,这场不可思议的谈判,终于也有了点剑拔弩张的谈判味。

“什么可以答应,什么不能答应?”马哈木一句话,就暴露了他只是想趁机讹一把而已。

吴为便按照王贤的意思,把马哈木的条件,删的删、改的改,缩水了至少一半。

马哈木一看,除了明军撤军这一条之外,他想要的统统没得到……河套、和亲之类不着调的要求也就罢了,连博罗和那几千俘虏都不放,这让他深感不快道:“连我兄弟都不肯放,这谈判也叫有诚意么?!”

“就是,不放了我们三弟和那些子弟兵,只能让你们太孙跟着遭罪了。”太平好容易插上话道。

“请王爷务必搞清楚,我们才是获胜的一方!”吴为终于忍不住冷声道:“你们开出这样过分的条件,让我们皇上如何能答应?退一万步讲,就算我们皇上能答应,几十万将士能不能答应!到那时,真激起皇上的怒火,我看王爷如何收场?”

“你们皇帝生气,我为何要收场?”马哈木已经没那么自信了。或者说,他之前的自信都是装出来的。

“难道忽兰忽失温之战,还没让王爷意识到,什么叫‘天子一怒,血流漂杵’么?!”吴为沉声道:“难道王爷真打算被我们皇上撵回大西北!”

“那得等他孙子死了再说。”马哈木心里打鼓,面上冷哼道。

“有安乐王和八千瓦剌壮丁陪葬,我们殿下也算体面。”吴为挺着脖子道。说来说去,两人又回到了起点。坚持片刻后,还是吴为打破僵局道:“王爷要的太多了,已经超过皇上的容忍限度,还是更务实一点吧!”

“我三弟和那些将士,可以放回来吧?”马哈木威逼利诱用尽了,这时候反而不好开口,便由太平代为发声。

“撤军和放人,王爷只能选一个……”吴为也发现了,和瓦剌人打交道,是你软他就硬,你硬他就软。想明白这一点后,他自然硬气起来!

第三百四十五章又当新郎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马哈木竟然全盘让步,本来吴为还担心,他要是让博罗先回来,自己该怎么推脱。谁知道人家压根就没提,只要求明朝尽快给出答复……

其实马哈木最大的失误,就是让吴为两个提前见到了王贤。王贤这样鬼精的家伙,又在瓦剌营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加上脱欢那帮人对他基本不设防,他要是还不明白马哈木的底牌,那个‘王’字就该倒过来写了……

马哈木现在什么状况?一个字,惨。两个字,很惨,三个字,特别惨。忽兰忽失温一战不仅使瓦剌损失惨重,十年都恢复不了元气。对马哈木来说更严重的是,失败的责任只能由他一人承担……力主在忽兰忽失温设伏决战的是他,坚持在铁山重整旗鼓,坚持守住的还是他,为了不让答里巴抢功劳,要求分兵的依然是他……尽管加上答里巴的一万人马,很可能依然无改战局、反而平添损失。但现在瓦剌营中弥漫着失败的气息,上层人物如脱欢之流,都开始思索起瓦剌未来的出路。普通大众则会把当时任何欠妥的举动,归结为导致失败的原因!

这种时候,马哈木的领导力跌至冰点,各大小头领纷纷要求西归,回他们大西北老家舔舐伤口。但马哈木不愿放弃辛辛苦苦得来的漠北草原,因为那不仅意味着他此生大汗梦的破裂,而且让出的巨大真空,会使鞑靼人迅速恢复壮大……明朝人只是不想看到有统一草原的强者出现,阿鲁台却是要将瓦剌斩草除根的!

所以对马哈木来说,眼下最最紧要的,是明朝人赶紧退出漠北,自己好稳住人心,守住漠北草原,这样未来才有希望!

至于博罗,马哈木和太平的损失太重了,正想用他的部下补补血,他还是先不回来的好。

双方都是时不我待,所以谈得很快。当天下午,吴为等人便返回明朝大营,向‘皇帝’禀报谈判的结果……有道是‘做戏做全套’,这话一点不假,马哈木派人一直偷偷跟在他们后头,看着他们进了明军大营才放了心,要是他们根本不回营,肯定就露馅了。

回到营中歇了一夜,他们并没向朱瞻基汇报。太孙殿下如今的处境十分不妙,这种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第二天,他们又离开军营,直奔百里外的瓦剌大营。马哈木这次不装了,亲自出营迎接,一把他们迎进去,便迫不及待地问道:“皇帝怎么讲?”

“皇上说,可以答应你们的要求,即日撤军!”吴为告诉他道:“但你们也必须信守承诺,一旦大军过了广武镇,你们必须要放太孙殿下回去。”说着一字一句地咬牙道:“否则我皇帝陛下必将卷土重来、不死不休!”

“怎么会呢……”马哈木笑笑道:“失捏干呢?”

“我们陛下会带他回宣府,”吴为信口开河道:“到时候,就算他想杀回来,王爷也该缓过劲儿来了吧?”

“那当然,那当然!”马哈木心头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满面笑容道:“我们蒙古人重信守诺,何况我们和太孙殿下还亲善至极!”说完下令举行宴会,庆贺战争结束。

回过头来,马哈木又密令各部收拾行装,随时准备转移……他实在是被朱棣吓破胆了,唯恐明朝皇帝麻痹自己发动偷袭。但随后几天斥候传来的消息,让他终于放下心来,明军连夜拔营撤退,原先的营地已经空空如也了……

“看来明朝皇帝还是讲信用的。”马哈木一脸如释重负地对子弟道:“这次多亏了脱欢,我们才能涉险过关。”

“纯属运气,”脱欢笑道:“这是天不亡我瓦剌。汉人不是有句话么,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只要我们励精图治,用不了几年,就又能恢复强大了!”

“哪有那么简单……”太平却阴着脸道:“这一战折了我一代瓦剌青壮,想要恢复最少得十年。”

“是啊……”太平一句话,让方才还沾沾自喜的马哈木也如霜打了一般,颓然道:“如今我们的实力,已经跟鞑靼差不多了,但咱们新败,他们却占着正统的名义,日后再此消彼长,我们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我们也有个大汗啊!”脱欢不服道:“凭什么他们是正统?”

“答里巴是阿里不哥的后裔,”阿里不哥在争夺皇位中,败给了忽必烈,被幽禁至死。太平哼一声道:“我们想拥立他当大汗,还得让他冒充是本雅失里的弟弟。在我们瓦剌强时,别人尚且不服,现在我们弱了,他们更不会认他这个大汗了!”

“不错。”马哈木叹口气道:“我们强时,他是幌子,但现在,却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怎么会食之无味呢?”太平终于道出本意道:“他麾下还有两万多族人呢,加上博罗的族人,足够咱们补回损失了!”

脱欢才明白,原来自己二叔打得这主意!竟是要吞并博尔济吉特部和三叔的部族,弥补自己部族的损失……还真是有够无耻。

但他父亲也心动了,马哈木皱眉寻思良久,方缓缓道:“唯一的麻烦在于,太孙殿下告诉脱欢,他的意思是,要么娶宝音琪琪格,要么坚决不娶我们蒙古女人。”

“口味还挺刁,”太平听了一愣道:“不过要说以前的宝音,自然当得。但现在都成了大黄脸,有什么好稀罕的?”

“管她脸怎么样了,熄了灯都一样。”脱欢淫荡一笑道:“再说宝音的脸是去中原弄成这样的,说不定太孙殿下有法子还她本来面貌呢。”

“那感情好。”太平竟有些不舍道:“要是真有法子让宝音复原,怎能让汉人享受了,应该咱们……”说完才意识到,竟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忙改口道:“我的意思是,宝音成了明朝的太孙妃,答里巴的地位不就水涨船高了,咱们怎么动他?”

“其实也不要紧,”这会儿工夫,马哈木已经想通了道:“她将来的地位,也得靠咱们给她争脸。等她跟着太孙走了,咱们就让答里巴生病而死,到时候咱们就成了她的娘家,她还能不认咱们?”

“有道理。”太平和脱欢都点头。

“那就这么定了!”马哈木马上拍板道:“择日不如撞日,明日就给他们成亲!”

马哈木一声令下,很快整个瓦剌大营都知道,他们最美丽、最尊贵的宝音别吉,要嫁给明朝太孙了!这一刻,多少中青年男子心碎不已,多少大姑娘小媳妇暗暗松了口气……当然更多人还是由衷地为他们的公主感到高兴,更为和平的到来而兴奋不已……在绝大多数人看来,瓦剌和大明联姻之后,就成了亲家,终于可以和平相处了吧?

很快,瓦剌大营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男男女女都忙碌起来,杀牛宰羊、张灯结彩,还为新人搭起一座崭新的蒙古包。

然而吊诡的是,婚礼当事人,新郎新娘双方的帐篷里,都没有一丝婚礼的气氛。

相较而言,太孙殿下帐中的气氛,还要欢乐一些。已经完成使命,就等着和他离开瓦剌大营的吴为和许怀庆,好奇地翻弄着脱欢送来的结婚用品,后者闷声问道:“军师,您真要和那蒙古女人结婚?家里您夫人怎么办?”外面已经全是己方的卫兵,说话也不用那么小心了。

“不然怎么办?”王贤苦恼地揉着太阳穴道:“我要是不答应,怎么过去这一关?”

“其实早先要是说皇上坚决不许,否则和太孙断绝祖孙关系,相信马哈木不会强求的。”吴为很冷静分析道。

“你以为光马哈木逼我?”王贤苦笑道:“答里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这小子应该已经意识到危机了,想往咱们大明逃,所以非逼着我答应马哈木,不然谁也别想好过!”

“嘿嘿。”许怀庆憨笑道:“这是好事儿啊,那蒙古公主长得跟天仙似的,现在虽然脸是黄的,但有了小吴的解药怕什么?军师就别苦着脸了,还是偷着乐吧。”

“我是那么好色之人么?”王贤两眼一瞪,见两人一脸‘难道不是么?’的表情,他只好叹口气道:“好吧,我是。但你长点脑子好不好?宝音琪琪格嫁给我,不过是为了脱身的权宜之计。”顿一下又道:“何况她武功还比我高,想用强都不行……”

“噗……”两人忍不住笑喷了,就知道军师对那天仙似的蒙古公主,肯定动了花花心思,吴为忍着笑道:“其实这不难,属下给大人配一副无色无味的春药,保准她就是三贞九烈也把持不住。”

“还有这种好东西?”许怀庆听得口水哗哗道。

“嗯。”吴为点点头。

“好了好了!越说越不像话了!”王贤无比尴尬道:“我现在是冒太孙殿下的身份,宝音琪琪格美不美,我都是不能碰的!”

第三百四十六章昏礼

“那倒是……”两人这下不敢乱说了。王贤却叹口气道:“其实,我本来只想应付他们一下,说可以带宝音别吉回京,禀明皇帝再成婚,这样也能帮他兄妹逃脱,还不用惹这一身骚。”

“那敢情好啊。”两人问道:“怎么又迫不及待了呢?”

“不是我迫不及待,是马哈木。”王贤无奈道:“他不肯有变数,根本不听我的,非要明日成婚,说是风俗如此,我大可回去再办一场。”

“看来大人这婚,是非结不可了。”两人笑道:“如果这是罪,只怕天下男人都会争着遭哩。”

“咱们换换?”王贤白两人一眼,吩咐吴为道:“告诉脱欢去,说本殿下不会穿他们的喜袍,要么缝制一身汉家衣袍,要么我就穿这身。”

“是。”吴为起身出去传话。

比起王贤营帐里,那种无奈中带着猥琐的气氛,答里巴的华丽汗帐里,就是纯粹的哀伤了。

宝音琪琪格呆坐在那里,头上仍戴着面纱,倒不是为了遮住容颜,只是不想让人看到自己正在垂泪。一旁的兄长答里巴惭愧道:“妹子不要难过,其实这只是一场戏,咱们不会当真,那个汉人也不会当真。”

“有些事,不是你不当真,就可以不在意的。”宝音摇摇头,黯然道:“我从懂事起,就憧憬自己的婚礼,希望会有一个盖世英雄,骑着通体雪白的神骏,踏着满地的鲜花,来到我的营帐外,唱着最动听的情歌……”说着泪如泉涌,捂着嘴不能自禁。

“唉……”答里巴提起气道:“哥哥保证,等你真正大婚时,一定给你找个盖世英雄,让他骑着白马、踏着鲜花,唱着最动听的情歌……”

“不用了,梦已经破了。”宝音琪琪格摇摇头,惨笑一声道:“谎言就像靠近火堆的雪狮子,不管多么的惟妙惟肖,很快就会消散的。到时候我便成了草原上的笑料,还有什么英雄屑于我?”

“唉……”答里巴情知妹妹说的不假,不久真相揭开,人们知道蒙古公主嫁的太孙,其实是个假货,还不知怎么笑话宝音呢?想到这,他不禁又愧疚地叹一声道:“是哥哥害了你。”

“不,是我自愿的。为了博尔济吉特族的生死存亡,我这点牺牲又算什么?”宝音掀开面纱,用手背擦干扑扑簌簌的泪水,平复下心情道:“拿来吧!”

“什么?”

“那混蛋送来的解药。”宝音琪琪格道。

“妹妹,你还是先不要用的好,”答里巴皱眉道:“恢复本来的容貌,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危险。”

“他还没那本事!”宝音哼一声,双目刹那迷离道:“我只是为了我自己,一生一次的婚礼,我不能太委屈了自己……”说到最后,她的目光重新坚定起来,眸子闪亮如宝石一般。

答里巴只好把王贤让人送来的小药瓶递给侍女萨娜,叹息着出去了。

萨娜倒出药粉,兑上温水,调成一盆粉色的液体。她不禁有些担心,先在自己脸上试了一下,没感觉到异样,才端过去用棉布蘸着给别吉小心擦拭。便见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被擦拭过的地方,褪去了顽固的土黄色,恢复了她白皙如玉的本色。而且比原先要更光嫩,如婴儿般有光泽和弹性。

待将宝音琪琪格的肌肤彻底恢复原色,萨娜都看呆了,半晌才想起来给别吉拿来镜子,流泪道:“别吉看上去比原先还要美丽。”

宝音看看镜子里那个肤若凝脂、眉目修长的美人,竟也有些恍若隔世,半晌方幽幽道:“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萨娜一愣,不知道别吉说的是什么。

“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宝音声音低低,美目中水汽氤氲。

第二天,便是大明‘太孙殿下’与蒙古公主大婚的日子了。王贤他们毫不意外,蒙古人的婚礼,远比中原简单的多。但让他们意外的是,蒙古婚礼有的地方,竟比明朝婚礼更加贴近古礼……比如他们的婚礼是在黄昏举行,而《礼记》中把婚礼叫做昏礼,正是因为春秋时都是在黄昏时行娶妻之礼。但到了唐朝以后,中原都是在白天成婚,反而这中原人眼中的夷狄,还坚守着古代的礼节……

不过当天白天,营地里也是喜气洋洋,热火朝天,能歌善舞、喜爱热闹的瓦剌人,围着新郎新娘的帐篷又唱又跳,还有各种乐器伴奏,就像盛大的节日一样。

黄昏时分,王贤从帐篷中出来,他没有穿蒙古人的礼服,而是一身绯红的纱袍,头戴金冠、腰扎玉带,端的是威武英俊、高贵万方……他坚持不穿蒙古人的礼服,可愁坏了马哈木父子,后来还是脱欢灵机一动,把当年永乐皇帝赐给博罗的王服找出来给王贤穿。虽然是比太孙服色低两个档次的郡王服色,但王贤终究勉强接受了。

身为媒人、伴郎的脱欢和吴为等人,也都穿着盛装,簇拥着他来到马哈木面前。

马哈木倒没穿明朝赐的王服,而是穿着传统的质孙服,笑吟吟地望着王贤。这时候,有侍女端上托盘,马哈木便举起酒杯,王贤也只好举起一个,蒙古人便开始唱起了娶亲歌。王贤当然听不懂,不过好在有脱欢小声翻译:

“成吉思汗传下来的婚礼,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让我们在辽阔的草原上,纵情歌唱,幸福万年长……”

‘我要真是大明太孙,还真会感到屈辱呢,’王贤暗暗道:‘可惜我不是,所以一点感觉都没有。’待瓦剌人唱完了,他笑眯眯地一饮而尽,便在众人的簇拥下,跨上骏马先绕着营地转上一圈,然后往女方家去……王贤当时就不理解了,明明女方的蒙古包也在营中,抬脚就到了,为啥还得骑马绕一圈?

“骑马迎亲是我们蒙古人的传统,”脱欢苦笑着解释道:“你让他们走着去,他们就不会了。”

“原来如此。”王贤点点头,明白了。

到了地头一看,新娘子所在的蒙古包紧闭着,博尔济吉特部的年轻男女门,在门前围成半圆形,好像拒娶的态势。脱欢这个媒人只好上前道:“今天是黄道吉日,我们是按婚约来娶亲的。”

女家却照旧堵着门,以蒙古民歌高声发问,让男方用歌声作答,双方你来我往,唱得不亦乐乎,王贤这个新郎倒成了旁观者。等女方的问题,男方全都对答如流,才开门把新郎和迎亲队请进。自始至终,王贤就不知道脱欢那帮人,到底如何替自己怎么作答……

新郎进屋后,先拜佛爷、火神,后向新娘家长呈送礼物,并请安问好。宝音琪琪格这边父母早亡,其他亲戚一时也赶不来,所以唯一的家长就是答里巴。他今天兴致不太高,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场面话,便以娇客来临,安为上座,并以丰盛的全羊美酒招待。

女方的族人们,便争先恐后灌新郎酒,尽管王贤有解酒丹打底,但遭遇车轮大战的结果,就是目眩神迷,手脚发软。这时候,真正的作弄才开始,有人端上一个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请他把羊脖子从中间掰断,说是要试试新郎有没有力气抱动新娘。

王贤问脱欢,这也是风俗?脱欢点点头,说想娶到新娘,就得过这一关。

王贤暗暗翻白眼,那我不娶行不?只是这戏演到一半,无论如何也得演下去,他只好双手拿起羊脖子使劲去掰,谁知费尽力气,弄得满头大汗也没掰动,惹得蒙古包里一片大笑,女方人趁机用辛辣刻薄的话来讽刺新郎,可惜……王贤一句也听不懂。

使了一会儿劲儿,他觉着不对劲,拿着羊头翻来覆去看一看,又摸摸索索,还真让他从羊脖骨髓道里,摸出一根红柳棍来。顿时恍然,怪不得掰不动呢。再去掰时,很容易就将羊脖子掰断了……不禁暗叹,喝酒误事啊,到这会儿才发现机关,实在不应该。

他觉着太慢,蒙古人却觉着太快,还没来得及好好挖苦他一顿呢,答里巴问脱欢道:“你跟他讲过这里面的门道?”当然说的是蒙语。

脱欢摇头道:“我也等着看他的笑话呢。”

“那他这么快就发现了……”答里巴不禁摇头叹气,这个汉人实在是聪明,要真能做宝音的丈夫,其实也不错。便低声道:“把别吉请来吧。”

在众目期待之下,侍女扶出新娘子,众人便见到一个秋波流眄,洛神出水般绝色的美人。她身穿着桃红色镶上水红边儿的华丽蒙古袍,腰间玄色带子上结着杏黄璎珞,缀着一粒晶莹闪光的祖母绿宝石,皓腕翠镯、足蹬长筒马靴,艳丽中又透着勃勃英气……更重要的是,在红色喜袍的映照下,她那张带着异域风情的娇媚面容,是那样的肤白胜雪,再不是前一阵子的异色……

蒙古包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沉浸于宝音琪琪格那种动人魂魄的美,脱欢更是感觉快要窒息了……果然,让明朝太孙捡了个大便宜!

第三百四十七章再入洞房

王贤看着也是一愣,旋即转过头去,唉,红颜祸水啊,可惜自己不能喝,这不要渴死我么……

在送亲的祝酒声中,新娘乘马绕汗帐三圈,向自己的兄长和朝夕相处的姐妹们含泪告别,许多人痛哭流涕,可见宝音琪琪格在博尔济吉特人心中,地位还是很高的。

待喝过送亲酒后,新娘子戴上红色的面纱,骑马绕着娘家的蒙古包走了三圈,便被迎亲队伍吹吹打打接走了。队伍原路返回男方的营帐,新郎新娘下马后,拿着马鞭,双双通过两堆旺火,象征着婚后生活的兴旺、幸福、纯洁。然后在众人引导下,新郎新娘又拜了灶神。拜灶时,新人并排跪在一起,新郎的膝部还要压着新娘的袍子边,以示男贵女贤。又有人拿来个白布口袋,让新郎伸右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日形处,新娘伸左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月形处,让他们手携手,表示同心同德,永不分离……王贤本想象征性地虚握了事,谁知却被宝音琪琪格紧紧握住手。他先是一愣,旋即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优良传统,也紧紧握住她的小手……谁承想却被宝音用指甲使劲掐了一下,差点没叫出声来。

拜完了神仙,又拜长辈,太孙殿下在这里举目无亲,马哈木便充当长辈,激情四射地说了一番蒙汉亲善的大道理,又勉励两人早生贵子云云,才放过一对新人。又是一串繁琐的礼仪后,已是三更半夜,一对新人终于被送入新搭建的蒙古包,这里将是他们的婚房。

外面的人们开始狂欢,不知谁拉响了悠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