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晚明-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前,自己也只能听取朝廷的意思,不在跟明军纠缠。
“哥哥,我当前不想在惹麻烦了,蔡家湾已经损失了我们四千多人了,我能够然他们在有什么白白的牺牲,我看,咱们就往后撤退十里吧,算是给明军一个和平的信号如何。”多铎想到这后抬头对面前的阿济格道。
那原本就是清军该有的界限,看来弟弟也算是服软了,听到这的阿济格只能微微颔首点头道:“好吧,我听从你的意思。”
蔡家湾,一片明军探马很快在府衙面前停靠下来。
紧随其后,上面一个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士兵从上面跳了下来后稍微握紧自己手中的腰刀往里面奔跑进去后,来到了身穿红色铠甲的红娘子面前大声道:“报,清军向后撤离十里。”
撤了?拿起文件的红娘子看了下身后不远处的书房片刻对面前的士兵道:“知道了,下去歇息啊。”
看来督师这次是能够安稳的回宝鸡了,也不会摊上一个不停号令的罪名。红娘子见士兵已经远去,拿起手中的文书就往身后的书房走去。
进入书房,她就见到李定国坐在椅子上,正观看着一本兵法。
“这一下你可以放心的返回宝鸡了。”来到李定国面前的红娘子道。
李定国听到这,随即皱起眉头看向红娘子。
红娘子微微笑道:“刚才接到探马汇报,清军已经往后撤离十里。”
撤了。李定国合上书本,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向面前的红娘子想到。
第八百六十七章 阎应卸任北方兵团督师
李定国有些不敢相信清军撤离。
多铎这人如此小心眼的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在损失了四千多人的情况下,居然撤离。
“他们真的撤离了?”李定国有些不敢相信的再次问道。
红娘子微微点头:“刚才探马汇报,他们已经撤离我们实力,已经回到原来的地界。
看来是得到了北面的什么指示。因此才撤离的这里。想到这,李定国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地图面前。
既然清军已经撤离,自己也该撤离,不能够一直将大量兵力驻扎在这里。
“传令下去,各军立即返回驻地。”李定国沉思到这,扭头对红娘子道。
不到开战时间,也没有必要将这里闹的不可开交,李定国的想法十分简单。
“那你?”红娘子颔首点头试探问道李定国,毕竟皇帝可是让李定国撤回宝鸡,并没有让他待在这里,如今这都已经过去几天了,要是在不回去。恐怕皇帝就不是说两句的意思。
“走,既然他们走了,我也就放心了,咱们下午返回宝鸡。”李定国低头暗思片刻道。
也就在李定国在收拾东西,准备撤回宝鸡的时候。
开封黄河前线,身穿黑色铠甲的明军骑兵呼啸着从官道旁边的一条小道而过。
马匹一路飞奔,片刻后,十几匹快马就迅速进入到一座位于黄河不到三十里的大帐面前停下。
翻身下马后,带头的将领率先往大帐内大踏步走去。
哗啦,正在中军大帐的高杰见到有人进来切不通报,他随即抬起头来看了过去。
李济阳似乎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
“怎么了,什么风将你吹到这里来了?”高杰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问道
李济阳并不曾大话,而是来到跟前道:“快跟我走?”
走?去哪里?高杰皱眉想到。
见高杰疑惑,李济阳再次道:“皇上圣旨到了,现在就在督师府,督师让我立即来通知你,立即前往迎接圣旨。
皇上?高杰慌忙从椅子上站起来,从边上取过自己的头盔戴在头上,并从旁边取过宝剑悬挂在腰上,这才指了下面前的李济阳后道:“走。”
开封府督师衙门。阎应元已经陪同传达圣旨的太监坐在大厅中品茶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今日中午,他正在书房中研究着这几天清军的动静,而李济阳就进来告诉自己皇上圣旨抵达。
他随即也就出来,可是那传旨太监却要说等候高杰到了后才能够宣读,没有办法,自己只能让李济阳立即去前线,召回高杰。
抬头看了下府衙门口方向,阎应元见那依旧空无一人,只能尴尬的端起茶杯对坐在自己对面的太监道:“公公请。”
传旨太监无奈之下,只能端起茶水,再次品茶起来。
皇上为什么要召唤高杰呢。阎应元端起茶水在心中想到。
沉思中,远处已经传来马匹嘶鸣。阎应元抬起头来往远处看了片刻,高杰已经在李济阳的陪同下进入到院落中。
“督师。”高杰一路急行,心中也在沉思着皇上为何让自己接圣旨的事情。
阎应元微微点头对坐下的太监道:“公公。高杰已经到了,你看。”
那太监早就有些等候的不耐烦,现在见高杰已经到达,他当即站起来拿起放在边上的圣旨道:“北进兵团督师阎应元、总兵高杰接旨。”
啪啪。阎应元和高杰对望一眼,随即单膝跪在地上大声道:“微臣接旨。”
翁。。。。。。。。
随着太监宣读圣旨的内容。高杰感觉到自己头大如牛。
这圣旨的意思,是阎应元立即移交北进兵团一切职务将其转交给自己,而阎应元,立即随同传达圣旨的人马,返回南京。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自己也就担任着北进兵团十几万人的指挥。
压力好大。高杰扭曲了一下自己的脸,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依旧还跪在地上的阎应元。
阎应元似乎并没有什么表情,而是等到太监宣读完毕圣旨后,他这才站起来接过圣旨后对太监道:“公公稍等,我去收拾一下就立即出发。”
高杰见阎应元已经往书房走了过去,也赶紧跟随在阎应元身后。
“督师,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啊,你走了,这开封怎么办啊。”高杰有些担忧,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胜任统领这十几万人马,他进入书房后,有些惊讶的对面前的阎应元道。
阎应元看了下高杰,从书架上取出两本书递给高杰道:“皇上这么安排,一定有深意,你什么都不缺,缺少的就是一定的计谋,这一点,你可以多跟李济阳和齐尔哈学习,他们两人是要高于你,这两本书,你多看看,如果我没有猜错,皇上已经在为北伐准备,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能力,到时候北伐,估计北进兵团就是先锋,会率先渡过黄河作战。”
妈呀。高杰额头已经渗透出一丝的冷汗。但是见阎应元并不曾给自己开玩笑,他只能阴起头皮接过书本道:“我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好的,绝对不辜负皇帝的信任。”
有这话就足够了,阎应元听到这话,微微点头后开始收拾东西。
他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不到片刻的时间,阎应元就已经将自己的行礼收拾了一下,除了几本书本以及一些衣服外,剩下的,也就是他的家眷而已。
“我送督师。”高杰从阎应元手中接过行礼,提拉在手中道。
阎应元并没有拒绝高杰的相送,而是点了点头,来到后衙中,叫上自己的娘子和女儿,一起走出了督师衙门。
那督师衙门外,早已经准备好了马车。
“阎应元让自己的娘子进入马车后,扭头看了下这个已经待了很多年的地方。
他不知道这一次离开后,是不是还有机会在返回到这里。
“北进兵团就交给你了,这可是皇上当年的老底子,一定要带好了。”阎应元再次看着站在站在自己面前的高杰道。
高杰咬了一下牙齿,微微点头。算是答应阎应元。
第八百六十八章 草木皆兵
见高杰点头,阎应元看向了旁边的李济阳。
李济阳是从军以来,一个从士兵提升到现在副将的,也算是他亲眼看着成长的,此人的能力今后还能够提升,因此他对李济阳的期待很大。当即他指了下李济阳道:“我走了后,你多辅助高杰,他在计谋方面,还是有所提升,而你行军打仗的本事,要多跟他学习。”
李济阳听到阎应元这么一说,当即应了声道:“督师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有两人的保证,阎应元也不在多说,再次打量了下督师衙门后,阎应元扭头转身上了马车。
马夫见阎应元已经上了马车,轻微挥动了一下马鞭。
马匹吃疼,低声嘶鸣一声,开始往开封城外行驶而去。
彰德府。礼亲王岳托中军大帐。
开封生的事情,根本没有隐瞒到岳托,此刻他已经知道,开封督师已经换了人,将阎应元换成了高杰。
一脸的疑惑,身穿战甲的岳托皱眉在书房中来回沉思。
明军不会无缘无故的换了主将,这里面,定然是有什么事情。
那高杰,可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原来一直跟随在孙传庭身边,孙传庭进入西南后,他就留在北面,参加了开封战役。
尼堪,也是死在了此人手中,而多铎,更是差点让人家给抓住。
此人在明军中,是数一数二的悍将,如今接管北进兵团,是不是他们在防御上,有什么调动。
“王爷,奴才看来,还是将此事上报朝廷的好。”边上的副将见岳托在哪里来回沉思,知道他在想当前明军换了主将的问题,因此上前道。
岳托正有此意,他微微颔点头道:“你说的对,当前我们还是将此事上报朝廷,看看朝廷是什么意思在说。”
岳托说做就做,很快他就将这里的情况书写在折子上后递给副将道:“立即送到京城。”
副将接过文书,稍微点头,转身退出书房,安排人将文书送了出去。
从这里到达京城,根本不需要多久的时间,第二天黄昏,马匹就已经进入京城,随即送到摄政王府。
摄政王府,后院书房,多尔衮背起双手一动不动的站在悬挂在墙壁上的地图面前眉头紧锁。
山东、开封都传来消息,明军在各地的驻军,都进行了加强和防御,虽然说目前并没有进攻的事态,但是从当前的行驶来看,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战的决心。
多铎坏我大事。多尔衮沉思片刻,将一切的根源找到,那就是自己的弟弟这才蠢的去挑衅明军。这才让明军边界加强防御。
好的是,自己当机立断,让多铎撤回了西安,不然此事,恐怕就会引两军的混战。
“王爷。”沉思中的多尔衮听到身后传来管家的呼喊。
扭头看去,管家已经进入到了自己的书房,在他手中,还拿起一份折子。
“王爷,礼亲王从彰德府来紧急文书。”走到多尔衮面前,管家恭敬的弯腰伸出上手,递上手中公文。
多尔衮一听说是礼亲王岳托的文书,心中就有些吃惊,伸出上手,他从管家手中取过文书后看了过去。
啪。。。。。。。
合上手中的文书,多尔衮皱眉看向面前的管家片刻道:“叫范文程、钱谦益过来一下。”
管家见多尔衮表情如此凝重,当即应答一声,退出书房。
此刻早就已经下朝,钱谦益和范文程都在自己的府邸中休息。
听到说多尔衮召见自己,两人慌忙出门,在多尔衮府邸面前碰了面。
简单的询问两句却得不到结果后,范文程和钱谦益随即指了下房间,往里面走了进去。
来到书房,两人就见多尔衮坐在书房椅子中闭目养神,而在他十分简洁的案桌上,居然还放置了一份折子。看那折子,应该是刚送来这里不久。
“你们来了,坐下吧。”多尔衮听到脚步声睁开眼睛指了下边上的椅子道。
两人坐在边上的椅子上,正待询问多尔衮找自己来的原因,两人就见多尔衮已经伸出手来从桌子上取过折子道:“看看吧,岳托送来紧急文书,开封督师阎应元近日被召回南京,如今高杰已经接管开封督师。”
什么?范文程和钱谦益对完一眼,随即站起来取过文书看了过去。
嘶。。。。。。。
钱谦益倒吸一口凉气拱手道:“王爷,情况不妙,高杰可是明军中的悍将,这些年来,有阎应元亲自调教,能力非同小可,他擅长进攻,如今朱由菘在这个时候换将领,恐怕是有什么举动啊。”
多尔衮听到钱谦益这么一说,心中也是咯噔一声,他心中如何不是不是这样担忧的。
阎应元攻守兼备。但是进攻稍微要差一点,但是这高杰,那可是悍将,什么不会,但是对于进攻,那绝对是大明中数一数二的将领,他来担任开封督师,这是不是意味着,明军已经准备对自己开战。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也需要该准备一二。
“王爷,目前我们不应杞人忧天,微臣意味,明军这次调动,不过是一次十分正常的将领换防而已,不需要大惊小怪。”相对于钱谦益的吃惊,范文程说出了自己不同的间接。
多尔衮听到范文程说出不同的意见,当即皱眉道:“你的意思是?”
范文程抬头道:“王爷,如果明军是要对我们动手的话,那么定然不会只是换了高杰,应该来说,他们还会召集李定国、马士秀以及张明远等人会京城商议,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方都比较稳定,因此我估计,这应该是南京那边有什么变动,而绝对不是他们要对我们动手。”
有道理,多尔衮微微颔点头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这样吧,给岳托回信,让他加强戒备的同时,立即派人打探消息,看看是不是南京方面出现了什么,才让阎应元回京。”
范文程微微颔点头应了声,这才从椅子上站起来,告辞离开王府。
//
第八百六十九章 给阎应元的时间不多
南京,经过将近半个来月的路程,阎应元总算是在今日中午十分,进入到他已经多年不曾到达的南京城。
南京城,他并不陌生,去年的时候他才来到这里,和几个督师召开了一年一度由皇帝主持在武英殿召开的军事会议。
军事会议,一般都是在年底召开,至于这阳春三月的时间,他还真的没有来到过这里。
“大人,你稍微在驿站休息,明个请前往御书房参见皇上。陪同阎应元一同来到驿站的小太监见阎应元已经走出书房,上前笑呵呵的道。
阎应元对人本来就十分和气,现在见小太监这么一说,他拱手道:“那就多谢公公一路陪同了。”
小太监嘻嘻笑了两声,再次闲话两句后,转身带领侍卫离开。
驿站是专门接待从各地回来述职的官员临时准备的一种住处,这里并不需要交钱,吃喝都是大明帝国户部出的钱财。
阎应元目送小太监离开过后,这才带上自己的行礼和家眷进入到了驿站中。
安排完毕,阎应元让自己的妻子早点休息后,随即换上便装出了房门。
这已经是下午十分,自己来到京城,还有很多的疑惑。
而太多疑惑,他只能去找一个人才能够得到解释,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上司外加好朋友孙传庭能够为自己解答。
驿站距离孙传庭的府邸并不是很远。过了两条巷子,就到了孙传庭的府邸。
这里原本是洪承畴的府邸,洪承畴死后,孙传庭调动返回南京,接任国防部部长后,随即朱由菘就将这座已经没有人的府邸给了孙传庭。
此刻日过黄昏。夕阳照射在这宽大的房屋府门面前,阎应元深吸一口气,随即走上台阶。
“阎大人,你来了,老人让你直接去书房。”站在门口的身穿青色短衫的下人见到是阎应元,当即上前道。
看来还是老伙计了解我,知道我会来找他,早就已经在等我了,阎应元想到这,微微对面前的下人点头后,转身踏入书房。
才进入书房。阎应元就见到孙传庭正坐在书房内拿起一本书本在哪里观看。
孙传庭也感觉到有人进来,抬头见到是阎应元,他随即放下书本道:“你来了,我估计这两天也就到了,所以告诉他们,一旦你进来就不用通报。”孙传庭指了一下边上的椅子。
阎应元颔首点头走到椅子面前坐下沉思片刻后道:“不知道皇上这次召集我回来是为了什么?”
孙传庭呵呵一笑道:“我已经老了,无法在支持国防部这个庞大的指挥系统,这次让你回来,是为了让你接任国防部的。而我,也好好的休息几个月。”
休息几个月?阎应元感觉到孙传庭是话中有话。顿时皱眉看向孙传庭。
孙传庭呵呵一笑道:“你估计心中都已经明白了,干嘛一定要让我说出来呢。”
北伐?阎应元脑海中一下闪现出来这么一个词。
“难道皇上?”阎应元稍微抬头道。
孙传庭点了点头道:“嗯,皇上在今年就已经和我商议了几次,我大明一切已经准备完毕。只是因为当前不利我军行动,皇上才没有召集你们回里,而我,也是要安心修养几个月,然后准备北伐的。”
总算等到这一天了,阎应元深吸一口气,他心中早就有打过黄河的想法,只是皇帝不下命令。他也无能为力。
“今晚就不要回去了,就在我这里吧,我们把酒言欢,顺便我将一些心得告诉你,这国防部不比你的督师衙门,这里面的参谋部,后勤等部门,都需要你来协调的。”
孙传庭可不是吓唬他阎应元,当初他接受国防部的时候,同样也是懵逼了将近两个多月才算是完全运转起来。
阎应元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当即他呵呵一笑道:“那就多谢了。”
一夜谈话,第二日,孙传庭还要去国防部,因此阎应元独自就在孙传庭府邸中休息,等候皇帝传见。
中午十分,在书房中看书的阎应元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
抬头看了过去,阎应元赶紧放下手中的书本,那来的人他太熟悉了,从当初在江阴的时候,他就认识。
“陈诚,你怎么来了?”站起来的阎应元等那人进来后惊讶道。
来的人不是别人,的确是陈诚,今日没有早朝,而昨日黄昏,他已经得到了阎应元已经来到南京,那时候天色已晚,他也不想在去打扰朱由菘,因此一直到今日中午的时候,孙传庭来到御书房,他才提到阎应元已经返回。
朱由菘听说阎应元已经回到南京,也就立即让陈诚来叫喊阎应元。
这种事情,本来小太监就能够,但是多年的关系,陈诚依旧还是亲自来到这里。
“阎大人,多日不见,你似乎黝黑了不少呢,走吧,皇上和孙大人在御书房等你呢。”陈诚笑眯眯拱手道。
阎应元呵呵一笑,拍打了下陈诚的肩膀后拿起旁边的帽子跟随着陈诚走出书房。
御书房,朱由菘和孙传庭此刻正坐在椅子上商议着国防部的问题。
听到外面人影晃动。两人抬头就见到阎应元和陈诚已经走了进来。
“你回来了,坐下吧,不用多礼了。”朱由菘指了下边上椅子道。
阎应元也知道朱由菘不是那种虚伪的人,也不在客气,而是坐在椅子上。
“事情估计孙阁老已经告诉你了,这次让你回来,不是让你休息的,而是让你接管大明国防部的,我给一个月的时间,好好的跟孙阁老学习,然后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将所有物资粮草什么的全部给我运抵到前线,我会让户部协助你,你有没有问题。”朱由菘放下茶杯后缓缓道。
朱由菘也知道,让阎应阎一下就能够将国防部玩转,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必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是搓搓有余,在多,他就没有时间,在八月底开始北伐了。
第八百七十章 无可奈何的多尔衮
现在是三月份。阎应元熟悉国防部也就是四月份,五月六月是用来调集物资前往各地,而后大军立即休整一个月,那就进入到八月份,刚好,自己能够在八月份展开进攻。
这个时间点,朱由菘和孙传庭是卡点卡了很多次,才算得到的最为合适的时间。
而就在刚才,两人还在商议着这个问题。
阎应元低头沉思,他昨晚和孙传庭交谈那么久,已经知道朱由菘大概的安排。
虽然在时间上来说,有点紧,但是稍微协调一下,自己还是能够完成任务。当即他站起身来道:“皇上。微臣一定竭尽全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保证北伐顺利开始。”
有这话朱由菘就放心了不少。
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等候这一天,如今这一日总算要到了,他内心多少是夹带着欢喜的。
想当年,自己跟一跳狗一样逃离洛阳,然后来到江阴。这一晃,都已经十多年的时间。
自己虽然还是三十多岁的模样,但是岁月不饶人,当前自己也是快老的人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将这个事情处理掉,到时候就会留下隐患。
自己必须要在这一代,将大明所有的战争全部打完,争取几百年内,在无任何战争。
这一个,要打的就是清国,第二个,他可是已经想好了,扶桑现在是越来越不听话了,似乎有苗头再次进入大明的意思,这种东西绝对不能让他们存活下去。
当然,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清军,等把清军收拾了,在来收拾扶桑。
“我相信你的能力,不要怕,后面还有我呢。”朱由菘似乎看住阎应元心中有些担忧,当即他呵呵一笑道。
有大明第一人为靠山,阎应元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此刚才犹豫的表情,现在也算是平静下来不少。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晃动,靠近窗户的陈诚抬眼看了过去后,随即转身退出御书房。
片刻后,他就再次从外面进来,而且手中还拿着一份竹筒。
“怎么了陈诚?”朱由菘端起茶杯见到陈诚手中拿起一根竹筒,开口问道。
陈诚并没有打开竹筒,他也不知道。
但是见朱由菘询问,他慌忙取过竹筒打开上面的盖子后取出里面的纸条看了下道:“陕西李定国传来消息,多铎已经退兵十里,目前已经回到边界。皇上,跟你想的一样,一旦将他们打疼了,他们也就会退兵。”
朱由菘冷哼一声后从陈诚哪里接过纸条看了两下后道:“看来他们也是没有准备好。”
孙传庭颔首点头沉思片刻道:“皇上说的对,目前看来,他们也不曾准备好,不然,清军损失四千多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定然后找借口和我军开战,而如今,他们能够退兵,那就说明多尔衮也没有准备好,要知道,那损失的可是他的正白旗。”
阎应元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却点了点头,看来他是赞同孙传庭的意思。
“嗯,你们说的很对,当前既然谁都有顾虑,那就暂时和平一段时间在说,等咱们缓和一下,然后安静几个月。”朱由菘微微颔首点头肯定道。
“是。”孙传庭和阎应元对望一眼后站起来到。
北京城,摄政王多尔衮府邸,身穿蟒袍的多尔衮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轻微的叹息一声,然后将手中的一份密报纸张放在边上的案桌上。
内容是从彰德府传递来的消息。
根据岳托的调查,明军之所以换了开封督师,并不是有什么大的动作。而是因为南京的孙传庭已经年老,朱由菘下令让他休息,这才让阎应元千万南京接任国防部。
如此以来,多尔衮内心反而是安心了不少,只要是明军暂时不对自己展开进攻,其余的,什么事情,都好说。
边上的管家见到多尔衮坐在了椅子上,顿时上前一步道:“王爷,看来当前我们双方的局势是已经稳定下来了。”
稳定?多尔衮眯起眼睛看向自己跟前的管家。
管家见多尔衮疑惑的看着自己,上前道:“王爷,西北方面已经平定,而根据消息,明军前线各部已经不在戒备,原本安置上来的火炮都已经撤回,看来明军方面也没有进攻我们的倾向。”
多尔衮吐了一口气道:“暂时还不好说,目前南方多雨水,不利于明军调动,明军准备了这么多年,不会一直就这么平稳下去,明军究竟会不会对我们展开攻击,那还要看几个月后。”
说道这,多尔衮端起旁边的茶水喝了一口道:“当前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你去传达一下,让各部一定要严密探查对方的情况,另外一点,各部当前,不能对明军有任何挑衅。不得踏入边界半步,减少摩擦。”
“王爷,我们难道怕了他们不成?”管家怎么都感觉到王爷这是在跟明朝服软啊,这在以前,可是从来就没有过的事情,可是如今。
怕,到不是怕,而是当前自己准备不充足,虽然说前线集结了大量兵力,但是在中间,就没有多少兵力,过了黄河第一线,从保定开始,大清国就没有多少兵力,这么以来,一旦前线抵挡不了。那么明军就能够长驱直入,随即进入京城,到时候自己可只能是往关外退了。
当前,朝廷已经在商议着部署第二条兵力的朝议,当前,也只能暂时忍耐下去,绝对不能跟明军有摩擦,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
管家是自己的心腹,多尔衮也不用去隐瞒,随即就将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
这管家也不是傻子,稍微提拔,他就明白过来,王爷这考虑的的确是正确的。
当即他应了声道:“王爷,奴才明白了,奴才这就去传达消息。”
多尔衮微微点头,挥动了下手臂,示意管家出去。
等见到管家离开,多尔衮这才再次叹息一口气,端起旁边的茶水品了一口,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发呆。
第八百七十一章 又折损一老臣
无能为力,多尔衮感觉到心中有太多的无奈,当前明军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然而自己目前的兵力却还是没有能够完整的布防。
明军当前,光是在前线就有将近四十万人,而在后方,根据探子的汇报,那中央督师张庆手中,在浙江有五万人马,江西也有五万多人,也就是说,在福建周围,那是有将近十五万人,这十五万人马,将福建看的死死的,现在的朱聿健在福建,一点都不敢动弹。
出了这两地方,华南的三十万兵马随时都能够对任何督师管辖的地方进行支援。
一百多万的兵马,这还是粗布的估计,明军的战斗兵实在太强大,这还是他们现在在军中的服役,根据跟前自己和钱谦益探讨的,如果朱由菘需要,他随时能够调动三百万人参加军队。
想到这个,在对比一下自己,他都感觉到可怕。
自己当前的兵力加起来也就将近就是万,其中有一半的人马都在前线,而后关外有些兵力。
虽然当前服役人数和明军没有相差多少,但是和对方比预备兵力。自己根本就比不了。
难受啊。明军当前虽然十分平静,但是目前,他不动就不动弹,一旦动起来,那就如同猛虎一样的可怕。
多尔衮曾经和范文程钱谦益等人仔细的研究过,其实当年,如果不是明军两线作战,自己也没有多少的机会能够进入,如今,虽然说自己已经进入关内,但是却被阻挡在河南山东两地,在也无法南下。
多铎现在有些后悔,当年。自己不应该因为镶白旗的兵马受到损失就终止南下,当年,好歹还有张献忠。李自成牵制着明军,现在好,李自成、张献忠都让朱由菘给收拾了,目前他可是能够全心全意的将兵力拉扯过来对付自己。
这叫什么事啊?多尔衮拍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