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89章 李家有女初长成
大行外城。
不起眼的城角一处小院,李渊正坐在庭前廊下与刚从洛阳赶来的儿子李世民下棋。
“许久不见,二郎你棋力又大涨了,刚才这招可是凶狠凌历,十分了得。”李渊一身轻松的袍服,笑呵呵的对着越发英气逼人的二儿子夸赞道。
“父亲过奖了,儿子这些招数都是在大海寺养眼睛的时候,跟着寺里的大和尚们学的,只是学的不精,入不得父亲法眼。”
李渊呵呵道,“一群出家的大和尚,不烧香念经,却研究下棋。下棋就下棋吧,这棋招却还杀气这么重,这一看就是六根不净啊。”
“父亲,如今天下纷纷攘攘,就算是佛家,也很难守住那一方净土不受巨俗打扰了,要想保护好自己,他们自然也就能再只一味的吃斋念佛。”
“是啊,天下纷纷攘攘,世道要乱了。”
“父亲,儿子这次一路从洛阳过来,见到关东各地真是已如水火了。大业天子继位还不到十年,这天下就乱了。”
“世民啊,有些话还是不要说的好,当心祸从口出,你爹我如今受陛下冷落,这落井下石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李渊感叹着道。
正说着,一名管家送上一封密信。
“阿郎,轮宫里王婕妤送来的。”管家小声道。
李渊手颤抖了一下,接过,打开,仔细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外甥女与他通传消息,都是派人口耳相传,绝不肯落于纸上的。可这次,居然写来一封信,这是冒了很多的风险,可知这信上内容有多重要。
万一被人查获,王氏就要落一个泄露禁中语、私交外臣的大罪,那可是死罪。而李渊也一样要获罪,一个结交后宫的罪名就逃不开。
信看完,李渊的脸垮了下来。
他拿信的手颤抖的更厉害,他让管家取来一盏灯,然后把放烧了,连灰烬也用水浸湿然后弄碎。
待管家离去。
李世民忍不住问父亲,“阿耶,表姐说了什么?”
李渊长叹一声,“皇帝知我病了,问我何时会病死。”
“薄情寡恩!”李世民忍不住道。
“皇帝这是恨不得我现在就死啊,就厌恶我至此吗?”李渊摇头。
君要臣死,臣就不得不死。
当时杨素助杨广夺嫡,再到称帝,立下多大的汗马功劳,可杨广继位称帝后,就天天瞪着杨素死。
杨素病了,杨广天天派医问药。
不知者以为皇帝多看重杨素,可唯有杨素知道,皇帝是恨不得他立即死掉。于是杨素在得到一些极私密的禁中消息,听到了皇帝亲口说出的恨不得他立即死的话后,便知时务的拒绝服药,然后死了。
杨素死了,但因他的识时务,他保全了杨氏一族。
如今皇帝居然问他什么时候会病死,李渊惊惧万分。
“二郎,万一爹不在了,你们兄弟几个可得好好互相照顾,多听你哥的话,照顾好你姐妹他们。”
“爹,你说这些话做什么呢。”李世民惊问。
“世民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若不死,那就要招来灭族之祸。”
“爹,事情怎么就到这一步了,我们家八柱国家之后,我们家还是皇亲国戚,还有那么多勋戚名门的姻亲啊?”
李渊苦笑。
“二郎啊,你难道还看不明白吗,正因为我们家是八柱国家之后,所以才一直被朝廷打压,从先帝到当今,我们唐国公府顶着个虚衔,可有什么出头机会。为父多次出任地方刺史、太守之职,在多地任职,在哪一处任职不是政绩突出,深得地方百姓好评,可是有用吗?依然不得升迁。”
“而一旦出了点小差错,皇帝立马就降罪贬职。”
“爹,不就是因为没能劝降新城吗,爹,咱们劝降不了,咱们就去硬打下来。我早研究过那个新城,不过是一座兵马不过数千的城池而已,真要攻打,并不难。”
“可爹现在只是一个殿内少监,拿什么去打新城。况且,那个新城也并不是如你所说的那么好打,要不然,大将军郭衍也不会打了这么久都没打下来了。”
“爹,新城怎么会难打,郭衍打不下,那是他无能。你看罗成当初不过区区万把人马,却硬是把整个新城的高句丽军打的七零八落,新城城主渊建土更成了他的俘虏,杨万春继任城主,也被他砍断一臂。”
“罗成敲诈勒索新城,杨万春都不敢拒绝,他早就虚弱无比。”李世民大声道,“父亲,若我们有两万人马,保证就能打下新城。”
李渊沉思,如果他们真能打下新城,或许可以改变下眼前的处境。
“也许我们应当找罗艺。”
“爹,你难道真要把三姐四妹嫁给罗家那两兄弟?”李世民不满的道。
“二郎,我知道你不满意这桩婚事,可这件事情爹已经决定了。”
这边话音刚落。
那边一个姑娘冲了出来。
“爹,我不嫁,我才不嫁给那个什么罗成,一个乡下田舍儿打铁匠,岂配。爹,我不嫁,我不嫁!”
李渊抬头,看到冲过来的却是四女儿。
“胡闹,儿女婚事,岂由自己做主的。”
“我不管,我就不嫁。我要嫁,也要嫁长孙二郎,就算嫁段大郎也行,就是不嫁那罗老三。”
李四娘长的很漂亮,只是这说出来的话,却让李渊有些头疼。
“你不嫁罗五郎,那你跟你三姐一起,去给罗三做妾。”李渊没好气的道。
“我更不答应!”李四娘连罗三的妻都不肯做,哪会愿意给罗三做妾呢。
这时,一道声音传来。
“爹,女儿愿嫁,爹爹希望罗李两家联姻,女儿明白爹爹的一片苦心,可既然四妹妹不愿意嫁罗家,那么爹爹不如再跟罗家商量一下,就说女儿愿嫁,希望他们能同意只嫁一人,结一桩亲。”
“三娘啊,那罗艺哪会肯。”
“爹,那罗艺之前不是还说过要让女儿给罗成做妾吗,告诉他,女儿愿意给罗成做妾,只要他们不再要求四妹妹嫁入罗家就成。”
李渊惊讶,“你说的什么胡话,你可是我唐国公府嫡女,岂能给罗成做妾。”
“爹,女儿在唐国公府生长了十六年,也承荫了十六年,如今爹爹有难,国公府有难,女儿不能光顾着自己,只要女儿给罗成做妾,真能帮到爹爹渡过这一难关,女儿不觉得委屈。况且,那罗成也是年少英雄,不知道令多少西京东都的贵族名媛们爱慕称赞呢,女儿也仰慕这样的英雄。”
李世民气的脸都红了,“三姐,你何必委屈自己,再说了,咱们家也没到这地步。”
“爹,世民,你们不要说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我给罗成做妾,四妹妹依然可以嫁给她喜欢的长孙二郎或段大郎,爹爹也有向皇帝请旨攻打新城,到时请罗艺为副将,有他相助,定能攻下新城,化解此次的危机。”
李渊一声叹息。
第390章 绝户计
八月的朝鲜半岛,贝江岸边。
平壤城一片繁忙热闹,巨大的高句丽都城,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片火热的工地。一面面高耸的城墙上,一条条深深的护城河前,到处都是人,无数的高句丽人就如同是蚂蚁一样。
“平壤号称小长安,自迁都于此,历经几百年的建设,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方有了如今这座十余万人的大城。可是现在,十几万人拆毁破坏,却是哪么的迅速。”魏征拎着一个酒壶,站在那平壤南城门上,看着一段段城墙正在不断的变矮。
“建城难,但毁城易,从来都是如此,破坏永远比建要简单粗暴。”罗成看着眼前的这大场面,也是感叹万千。
一座数百年的名城,就在他的命令下,正一点点的毁灭。
平壤城中俘虏的高句丽军民,还有分兵去平壤外围扫荡捉来的高句丽人,足有近二十万人口,不论老幼男女,此时都在他罗成的一声令下参与拆城毁城之中。
所有高句丽人都得参与破坏毁城,他们被分派任务,干够了量才能去领到口粮,否则便只能饿肚子,还要挨鞭子抽打。
对那些故意抵制者,左五军也毫不吝惜拿几个人头来杀鸡儆猴。
平壤城与辽东城相似,这是一座平地城,而不是山城。
平地城更适合做都城,因为地方平坦广阔,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也更易居住生活。但平地城也有一些坏处,就是防御上肯定不如山城那么好。
平地城建造的时候要容易些,但折起来也更容易。
平壤城只有几座城门和瓮城是由打磨的石块包墙,其它段的城墙则基本上是夯土建造而城。而紧挨着城墙的,便是又宽又深的护城河。
不过现在,无数的高句丽俘虏把城墙上的石块和土坯撬开,推下城墙,然后拿滚木推车,运到护城河边,推下护城河填充这些河流。
一段又一段的城墙,就这样迅速的毁掉。
而城里的房屋,也正被折除。
能罗成的话,能拆就拆能填就填,能烧就烧,要让平壤城变成一座死城。
甚至要把平壤城从原来的地平线上抹去。
平壤和附近抢来的所有牲口都被赶过来了,牛马驴骡骆驼等能用来拉运石头物资的暂且先留着,其余的所有牲畜全都宰杀,加工赶制成肉松。
从平壤城抄出来的无数珍宝钱帛,也一车车一驮驮的正运往海边,沿着贝江口而下。
“速度还是太慢了一点。”罗成摇头。
“已经不慢了,你看这才拆了三天,平壤城的各座城门都拆光了。”
“还不够快,高句丽人随时都可能杀回来,我们绝不能把平壤城再交还给他们。加快点速度!”
“再快的话,只怕每天要死很多人。”
“死人不用担心。”老四一脸冷酷的在旁边道,“我会下令催促,加大任务。”
魏征提议,“为防万一,我觉得在先折毁外城内城宫城各道瓮城和城门后,对各城的城墙,先实行隔一段先折一个豁口的方法进行,不能一次性整个平壤城墙一起拆,也不能整个护城河一起填,那样太慢了。我们用这种新方法毁城,就算真的高句丽人提前赶来,我们随时可以撤,这平壤城拆不完,可也一样拆成四面漏风的破城,高句丽人没有个一两年也别想修补好平壤。”
罗成却突然转移话题。
“来护儿也号称是名将,他虽然中高句丽诱敌之计,以致损失三万主力战兵,但也没理由一下子就撤的不见人影。”
“也许来护儿本来并没有撤远,只是撤到了贝江口附近,可是后来或许是听到了宇文述他们大败的消息,于是便只得真撤了。”魏征不无担忧的提醒罗成,“来护儿若是真的撤回了,那我们往南退,可就有些麻烦了。”
“大不了我们撤入百济,或者撤入新罗。”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哈哈,将军倒是好洒脱。”
八月十五。
中秋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左五军的将士们已经离家将近两年,遇到中秋节这样的日子,大家都免不得思念起家乡和亲人来。
平壤城,左五军的士气今天明显不太高。
不少思念亲人充满乡愁的府兵们,对那些高句丽人也格外的不顺眼起来,才一大早上,就已经有上百人因为干活不认真,而被鞭打致死。
罗成再次巡视平壤城的折毁工程。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有一万七千余左五军将士们,还有近二十万的高句丽俘虏,一起拼命拆了这么多天,曾经辽东最庞大最热闹的平壤城,已经千疮百孔,再看不出昔日的模样。
之前那一座座城门,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大豁口子。
瓮城、城门、羊马墙,还有那一座座的敌楼、角楼、箭台都早不见了影子,就是那高高的城墙,也每隔个百来步,就拆出了一个大口子,而那又深又宽的护城池,更是隔一段就被填出了一条大路。
至于城中的房屋、商铺、衙门、宫殿,更是全部都被焚烧推倒。
城中的水井也大都被填平了。
又一支运输队即将起程。
多达几千辆的马车牛车,还有无数的手推车,组成一条长龙,满载着从平壤城里清出来的各种钱粮物资。
“这是最后一批物资了,虽然还有不少,但之前大将你说差不多的东西就不带了,所以我已经让人就地销毁了。”
“烧的大家可心疼了,那么好的布匹、粮食呢,就那么全烧了,还有那么多的家具啊农具、器物啊,实在可惜。”
“可惜也没有办法,我们也带不走那么多东西。与其留给高句丽人,我还不如统统烧掉。留给高句丽人,那就是资敌,我们现在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削弱我们的敌人,这就是战争。”
魏征点点头。
“物资都运走了,平壤也拆的差不多了,高句丽军还没到,我们还继续拆吗?”
罗成看着那座破城,“把十万高句丽青壮少年都带走,剩下十万老弱妇孺留下一支兵马在这里,继续督促他们毁城,每天限量供给他们粮食。一旦发现高句丽人的前锋出现在北边二百里,那么留在这里的兵马立即烧毁这里所有的粮草物资,然后扔下他们撤离。”
魏征长叹一声。
“也不知道当高句丽军赶到这里,看到消失掉的平壤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更不知道他们面对着无家无粮无衣的十万高句丽老弱妇孺之后,又会如何对待他们。”
“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
八月中旬的一天。
天蒙蒙亮,平壤城北六十里外,前往平壤城的必经之路上,一支高句丽前锋骑兵正疾驰南下。
一个时辰之后。
这支轻骑终于来到了平壤城。
只是,在初升的朝阳之下,这些轻骑全都怔怔的站在那里。
本来,以往只要转过这道山岗,穿过这片树林,那么在路口就能一眼看到前面贝江岸边的那座雄伟平壤城的。
甚至能越过外城的城墙,看到城中心那片高岗上的王宫长安宫城。
可是现在,他们使劲的擦眼睛,却依然没有看到那座雄城。似乎是一夜之间,平壤城消失不见了,长安宫王城也不见了。
“平壤城呢?”一名轻骑忍不住发声。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迷路走错了方向?”
“不可能,老子从小在平壤城里长大,这条路走了不知道几百遍,岂会走错?平壤城就在那里的,就那里。”
“可是那里什么也没有啊。”
大家使劲的擦眼睛。
有一人出声道,“不,那里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你们看,那里有很多人。”
“哪里?”
“就那里。”
领头的轻骑说完,便策马奔向前。
越骑越近。
人说望山跑死马,以前站在这路口能看到平壤城,但其实距离平壤也起码还有二十里路。等他们一路驰近平壤城,越走越心惊。
只见曾经雄伟的平壤城,已经消失不见了,是真的消失不见了,他们没有走错方向,没有迷路,这里本来就是平壤城的所在,只是现在平壤城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地的瓦砾灰烬,无数断壁残垣。
还有就是那数之不尽的饥饿妇孺老弱。
自打三天前,高句丽前锋出现在萨水河畔时,平壤城最后一支隋军便开始撤离。他们烧掉了最后一点粮食物资,烧掉了那些高句丽老弱的窝棚,然后扔下一群茫然不知所措的高句丽人,骑马奔向了南方,留下他们在这里自生自灭。
再没有人督促他们拆城填河,也无人再管他们了,但也没有人再给他们提供粮食。
他们开始四下游荡,但是周边早就被隋军扫荡干净了。
大一点的城镇村庄也都被隋军押着高句丽俘虏把一切都烧毁了,水井填掉了,房屋烧掉了,甚至地里还没收割的庄稼都烧掉了。
好在此时还只是八月,草木还未枯黄,地里也还是能找到些草根树皮充饥,只是十万老弱妇孺聚集一起,才三天时间也已经是把周边能吃的全吃掉了。
好多人饿的两眼放光。
当他们看到久违的高句丽兵的时候,一个个无不流出了眼泪。
他们蜂拥而上,七手八脚的把这些轻骑扯下马,向他们一声声的诉说着隋军的野蛮与无情,说他们如何把平壤城给拆掉了。
“什么?平壤城被隋军拆掉了?”
“什么,大王被隋军抓走了?”
“什么,平壤及周边百里都被毁尽?”
……
让人不敢置信的消息。
饥饿的高句丽百姓一边诉说着这些隋人的野蛮行径,一面已经在抢高句丽兵身上的干粮,到了最后,饿极的人什么也没抢到,干脆直接把他们的马拖到一边杀了,直接分割抢食生肉。
失去了坐骑的轻骑,极度震惊。
等他们醒过神来,徒步行走在曾经雄伟的平壤城遗址上,看着只剩下了一片瓦砾灰烬的都城,失神许久,最后忍不住伏在地上号淘大哭。
“我们的平壤,我们的长安,我们的王城啊!”
痛哭过后,那队长又回到坐骑被宰杀的地方,此时那几十匹战马,已经被蜂拥而来的饥民抢的干干净净,连点皮肉都不剩下了。
看着那些人茹毛饮血的可怕样子,这些轻骑前锋都不由的打了个冷点。
“隋军去哪了?”
“野蛮的隋军啊,他们攻破了平壤,生擒了国王,又抢尽了平壤城和长安宫城的财宝钱粮,然后逼着我们的十万青壮运着往南去了。他们肯定是去了海边,据说他们是要去海边坐船回中原隋国。”
得知这消息,这名队长立即对自己的手下们道,“必须得立即把这消息告诉乙支大帅,一定不能让那些可恶的隋人跑了,一定要追上他们,救出大王,杀光那些隋人!”
“可是我们现在没有马了?”一名轻骑指着地上的一摊血迹,那是他们坐骑的血,可现在他们的坐骑连骨头都没剩下了。
“就算用脚跑,我们也得赶回去禀报这个重要的消息。”
高句丽轻骑们很愤怒,愤怒的心脏都要爆掉了,伟大的平壤城被毁了,大王被俘虏了,这绝不能容忍。
这队愤怒的轻骑于是立即甩开两条腿,不顾疲惫,马上向回赶路,他们要立即把这重要而且可怕又可气的消息告诉乙支大帅。
他们迈着两条腿,奔跑了一日一夜,足足跑了一百八十里,终于遇到了南下的另一支前锋轻骑,于是他们向那些轻骑借了马,又跑了一百二十里,终于见到了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率领的五万大军,此时已经越过萨水,距离平壤城还有三百里。
他在中军大帐召见了那几位风尘仆仆疲惫万分的轻骑。
“你们说什么?平壤城消失了?国王被擒了?”
乙支被这消息冲击的跟一个傻子一样。
他甚至以为这几个轻骑得了失心疯,否则怎么可能报上这样的一条消息。
“大帅,消息千真万确,都是我们亲眼所见,平壤城已经被隋左五军的罗成夷平了,平壤城一座房子都没有了,一段城墙都没了,连宫城都被拆平了,护池河也被填平了。一切的一切都没了,平壤消失了!”
乙支文德只感觉一阵天炫地转,然后人站立不稳,往后摔倒。
“传令,全军全速前进,直奔平壤!”
被亲卫扶起,乙支顾不得头晕,急忙下令。
三百里路。
乙支文德亲自带着八千轻骑,扔下步卒疾驰南下,只用了一天一夜,硬是就赶到了平壤。
当他站在那片残垣断壁面前,看着已经消失的平壤城时,忍不住喷出了一口老血。
“我乙支文德对天明誓,此生必杀罗成!”
第392章 另奉新王
八千高句丽轻骑,无不如丧考妣。
面对着那一片残垣断壁,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更别说,当他们出现后,那十万散落附近的饥民们又饿了一天,于是看到他们更加眼睛放光的全都聚了过来。
那些饥民们看着他们,眼睛放光,甚至都已经把他们当成食物在看了。
“大帅,怎么办?”
乙支文德喝了口长白山老参汤后,终于算是恢复了点精神头。他晃了晃脑袋,看着越围越多的那些饥民,长叹一声,“分出一些干粮来,煮点粥给饥民们喝。”
“可是我们轻骑南下,带的干粮也不多。”
“那就多放点水,煮稀点,先让大家喝顿热的,步卒和辎重随后就能到,那时就有粮了。”
虽然这些饥民,乙支越看越恼,全是些老弱病残妇孺儿童,可毕竟都是高句丽人。平壤遭此重创,百年都未必能恢复过来,而少了十万青壮,更是致命打击,如果这些饥饿的妇孺不救下来,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都是高建武无能误事,若不是他傻傻的跟错了目标,放跑了罗成,也不至有此等大败。”
有将领道,“可罗成的左五军不过三万余人,他先在鸭绿江攻下大行城,折损了几千人,又分兵数一万留守大行城,然后又在萨水大败高建武,自己又折损几千人,再到重回萨水,兵分两路,分走了七八千人引高建武去大行城,那他自己来平壤时,身边应当只有万把人才对啊。”
“是啊,罗成领着万余人在我们眼皮子底子绕到了平壤,都算了不得了,可他又是如何只凭着万把人攻下了平壤?”
这些将领都觉得不可思议。
就算是换成他们这些对平壤城知根知底的高句丽将领,只带着一万人,都不敢说能攻下平壤城。
毕竟就算平壤城空虚,可当时也有数千禁卫防守。
更别说平壤城如此高大坚固,又有内外几重。
乙支文德也皱起眉来。
确实,无论如何,平壤城本来都不该有失的。
“估计又跟玄菟城一样,平壤城里有隋人的内奸密谍,定是他们里应外合,帮隋军开了平壤城门,放他们进去的。”
只是乙支文德初步掌握到的消息,却并不是这样的。
罗成来到平壤城下时,并不是万把人,而是起码两万人,而且这两万人皆有马,哪怕不全是轻骑,也起码是一支骑马步兵。他们装备精良,作战有素,十分悍勇。
平壤外城门不是内应打开的,而是被他们冒充高句丽军诈开夺下的。
至于内城门和宫城,则是硬打下来的。
在隋军攻入外城的第一时间里,国王没有马上带兵出来反击,反而是紧闭内城门,派禁卫在内城中清洗渊党。
渊太祚一党在平壤城中的所有新朋党羽,都在隋军攻入内城之前,被国王先一步的血洗干净了。
据说当时国王以为攻进平壤的是渊太祚的北方东部大军。
如今,平壤城被夷平了,国王被生擒了,但麻烦的还是渊太祚一党在京的党羽和家眷全都清洗砍头了。
而渊太祚如今坐镇国内城,他的长子坐镇辽东城,整个辽河防线十五万大军,二百余座山城,基本上都是渊氏一党把控,如果让渊太祚知晓了这边的消息,只怕还是个更大的麻烦。
另外,国王高元被隋军生擒带走,这对于刚刚取得了平壤、萨水和鸭绿水三大捷的高句丽军来说,更是个致命打击。
万一高元被迫降隋,到时他们怎么办?
“现在不是在想隋军是怎么夷平平壤的,也不是想着其它,我以为,以那罗成的残暴狡诈,肯定已经杀害了大王。我们当务之急,是立即派人去大行城,把高建武迎回来,尊他为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新王的带领下,继续抗击隋军。”
迎立新王?
这是诸将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等诸将退下。
乙支的长子过来,“父亲,刚才为何要说大王已经遇害了?大王只是被擒,未必就遇害了啊。”
乙支文德一掌拍在自己大腿上,恨恨的道,“我岂会不知,但大王若是还活着被隋军控制着,对我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与其如此,还不如说大王已经遇害,然后我们再迎立一位新王。尤其是我们那位大王城破之前,还做了那么大的一件糊涂事,若是继续尊他为王,若为渊太祚所知这边实情,只怕我高句丽外敌未逐,内乱又起。所以现在当机立断,就要先迎高建武为王。”
“可为何又是高建武?”
“因为高建武虽然也很无能,但比起高元来还算是锐意进取,年轻勇敢。再一个,他虽打仗不行,但也还算中上,是个知兵能懂时务之人。再一个,高建武对渊太祚对东部,也向来无好感,但与渊氏的关系又还维持的不错,若是立他为王,相信渊太祚也能接受。”
“我们高句丽现在,无论如何,也经历不起一场大内乱了。”
乙支文德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
不久前指挥了几场大捷,击溃几十万隋军的那种意气风发已经不见了。
“是我大意了,我处处算计,却遗忘了罗成,当初我还亲自到了隋营观察,却没注意到罗成不在的这一点。一步错,步步错,都怪我。”
“父亲,这怎么能怪你呢,要说怪,也只能怪高建武,他七万人在萨水不敌罗成三万人,后来得到靺鞨两万援兵反击罗成,结果却还能跟丢主力。再一个,他若是哪怕及时的通报我们这个情报,也不会弄出这么大的漏洞来的。”
“负责平壤诸军的是我,出了如此问题,负主责的当然也是我。不说这些了,为父现在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等后军到了,我交给你五千轻骑加三万步卒,你亲自率领沿贝江南下,去追击罗成。”
“父亲放心,我一定追上罗成,然后将他和他的左五军杀个干干净净。”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南下若是追到了罗成,切记不可孤军独上,你只须远远的跟着他,派人把消息回报给我就行。”
“那若是隋军在海边上船从海上逃跑呢?”
“那就让他们走。”乙支咬咬牙道,“但有一点你记住,若是隋军放回国王,你想办法不能让他活着回来。”
“啊!”乙支文德的长子惊的瞪大眼睛。
“切记,不管高元是自己逃回来还是罗成放回来,你都不能让他再回来,高句丽不再需要他了,没有他反而会更好,切记,切记!”
第393章 李代桃僵
李渊甩了四女儿一记耳光,然后又后悔了。
虽然这个女儿是庶出,可是因为窦氏自打生下四郎玄霸之后,便一直身体不适,虽百般延医用药,可身体就是调理不好,长年卧病在床。时间一久,甚至开始吃斋礼佛,过起了居家修行的日子。
李渊早就已经跟窦氏分居,而他又还是壮年,于是这些年来便比较宠幸几个妾侍,其中四娘的母亲也是极得李渊喜爱的,爱乌及乌,他自然也十分喜欢这个庶出四女。
倒是三娘,能说出那般懂事的话来,让李渊欣慰万分又很心疼。
但一想到外甥女王氏送来的那封密信,李渊又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唐国公府就是他李渊在撑着,若是他这根顶梁柱倒了,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