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大秦的提议呢,却是要在这块战略要地上,建立一个堡垒,自己插一脚,控制一块地盘,同时还要让罗马势力也过来。
  这么一来的话,大秦就在里黑海之间有了一块直接控制的地盘,不再是如先前那般只有突厥人这附属藩国了。另一方面,如此一来,大秦就是直接跟罗马交界,双方之间有了一个直通道路,不必事事转经波斯和突厥。
  波斯、罗马、大秦,三大帝国在里海黑海之间的南高加索山区,三国交界,以后贸易也好,对话也罢,都会十分方便了。
  而太子提出要把这块重要的地盘,拿过来封给宋王建国,这里面自然还有更深层的用意了。
  统叶护和札比尔两人,你望我我望你,谁也没料到,商议好的事情,结果却被太子改成这样。
  一时有些为难了。


第1512章 退盟威胁
  “地中海东海岸全部归罗马帝国!”
  大小高加索山之间的第比利斯城,库拉河畔,大秦皇太子代表东方帝国的天子前来会见罗马与波斯皇帝,正式的三皇会晤前,皇太子先跟罗马皇帝希拉克略会面。
  两人坐在库拉河边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马球比赛,大秦旅贲军马球队与罗马皇帝的禁卫军马球队展开对决。
  双方球队都是拿出了看家本事,打的你来我往,精彩绝伦。不过罗马皇帝和大秦太子殿下,却聊起了更重要的事情。
  原本约定的协议如今有可能要更改,大秦当然要保证自己的最大利益。
  面对秦太子嘉文提出的这条,希拉克略皇帝很满意。
  地中海的东海岸全都划给罗马,这当然是应该的,在罗马帝国强盛时期,别说地中海的东海岸,就是整个环地中海岸,那都是罗马的。不过经过了八年内战,虽然在他的努力下,已经带领罗马重新振作起来,并头一次打的波斯求饶,可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这些肥沃的帝国粮仓,依然还在波斯人的手里。
  “皇太子殿下,我希望罗马能够把美索不达米亚也划归罗马,那里曾经也是我罗马征服的土地!”
  希拉克略皇帝一脸的大胡子,笑起来很爽朗,对于年轻的东方皇太子殿下,也很礼貌,并没有小瞧轻视。早在去年他得知大秦天子不会前来会晤而是派太子前来时,是有些不高兴的。
  可后来听说这位太子西来,在西域连打了几个大仗,一次性就灭掉了一个五十万人的突厥人联盟,又紧接着灭掉了一个突厥人控制的粟特国,再紧接着又迫使两个西域国家投降归附,这让他大为震惊。
  能在短短时间内,接连击败、或威服这么多势力,这位太子已经足够赢得他的尊重了。
  当然,希拉克略在卡瓦德二世篡位弑父夺得波斯皇位后,也开始有了一些其它的小心思,不管库思老二世如何老迈,可这老家伙当年毕竟是趁罗马内乱,打的他狼狈不已的。
  他之前那般痛快的支持波斯皇子夺位,当然是想看到波斯内讧。现在波斯果然内讧了,虽然皇子成功篡位,但希拉克略清楚,这肯定也会引的不少波斯贵族等的不满,波斯的分裂只会更严重,会更削弱。
  趁着这个大好机会,不狠狠的挖波斯的肉怎么能行,不但要把之前库思老二世夺去的罗马土地全要回来,还得趁机割走波斯一些重要地盘,比如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便是两河流域的平原地带,和地中海东海岸的叙利亚平原,统称为新月沃地,这里自古就是各方争夺的要地,是最肥沃的平原土地,也是重要的粮仓。
  在波斯愿意把东海岸的叙利亚和南海岸的埃及还给罗马后,希拉克略得寸进尽,想要美索不达米亚,还想要外加高索西南的亚美尼亚。
  “罗马的禁卫勇士们马球打的不错!”太子嘉文笑呵呵地说道。
  希拉克略见太子不接话,右手轻轻转动着左手手指上的宝石戒指。
  “如果大秦愿意支持我罗马的要求,那么我罗马愿意提议让波斯把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这片大小高加索之间的重要土地,全都划给大秦。”
  嘉文听了,有些心动。
  之前嗣业提出要靠近里海的阿塞拜疆,愿意把格鲁吉亚给罗马,现在罗马却愿意把格鲁吉亚也给大秦,这么一来,大秦就拥有了一个完整地理形的地区,拥有一条连通里海黑海的通道,而且南北还有大小高加索山脉为屏障。
  “波斯萨珊的卡瓦德二世陛下,肯定不会愿意接受这条件的!”
  “我们可以把阿拉伯半岛的北部,划给萨珊!”希拉克略皇帝笑道。
  皇帝又补充,半岛的东海岸之地,依然还是给大秦。这么一说,其实给波斯人的也就是波斯湾南岸地区了,毕竟一东一西两头都划给罗马和大秦,说是中间的北部划给波斯,可除了沿波斯湾南海岸地区算是还可以,有不少适合居住耕种的地区,其余大多数地区都是沙漠戈壁的。
  半岛真正较好的地方,也就是四周靠海的地方。
  嘉文在心里想了想,若是按罗马皇帝的这个提议,那么波斯萨珊可就没剩下多少地方了,小亚细亚都让罗马占去了,地中海东海岸也跟他们没关系,现在亚美尼亚也要归罗马,甚至阿拉伯半岛他们也只能保留波斯湾南岸一线。
  波斯也就只剩下传统的波斯高原地区了。
  他们不再有黑海和地中海的出海口,相反,罗马帝国将会拥有阿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以及埃及和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
  太子望向一边的嗣业。
  可是嗣业却并没有帮太子决策,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转头继续去看球了。
  太子低头沉思了一会,他想到了父亲曾经教过他的许多话,更想到了这次前来会晤的真正用意。
  大秦不希望罗马和波斯继续这样混战不休,更不愿意看到半岛上的异教势力趁机崛起,对波斯和罗马的调停,不是对波斯的分割宰杀,而是平衡。
  “尊敬的希拉克略皇帝陛下,我大秦希望波斯与罗马和平,希望西方的百姓不要再受战火之苦。”
  希拉克略面带着微笑,没有反驳。
  “大秦有一个提议,小亚细亚半岛高原和叙利亚平原,还有巴勒斯坦、埃及,皆划归罗马帝国。而亚美尼亚高原交还给波斯,两河的美索不达米亚也交还给波斯。大小高加索山之间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这片贫瘠的山区就交给大秦。”
  “对红海和波斯湾之间的阿拉伯半岛,西部归罗马,南面和东部归大秦,半岛北部的波斯湾南岸地区归波斯。”
  “我大秦与罗马、波斯三帝国联合,一起围剿半岛上的异教势力,共筑半岛和平局面。”
  至于可萨人和突厥人,他们也有好处,好处就是罗马把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的一些边境地区,割让给他们。
  因此,表面上是三皇同盟,三大帝国的和平协议,实际上是七国协约。
  希拉克略皇帝并不太满意这个结果,他还是想趁波斯虚弱之机,把亚美尼亚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给割走,这样就让波斯永远也起不来了。
  可皇太子却已经声明,这是大秦最后的立场,若是罗马不肯,那么大秦就将不再继续三皇同盟,甚至大秦会可能转而与波斯皇帝继续协商,达成一个大秦与波斯的协议,一旦这个没有罗马的新协议签约,那么大秦波斯同盟,罗马也许就是敌人了。
  希拉克略皇帝一脸的无奈,最后只能苦笑着点了头。


第1513章 远镇海中
  入夜后,太子嘉文换上了一身轻便的衣衫,提了一壶酒来到兄弟长卿的住处。
  “盟约终于签定了,一起喝一杯!”
  长卿笑道,“我已经先喝上了,殿下这会不应当是与将军、封侯们一起庆贺吗?”
  “跟他们喝了两杯,就过来了,三国盟约签订,也算是圆满了,我已经向洛阳那边的父皇奏贺,相信父皇知道了也会很高兴的。此时此刻,我只想咱们兄弟两个坐一起喝几杯。”
  “殿下近来酒量大涨啊?”长卿收拾了下桌子,叫来张超,让他再弄些菜过来下酒。
  “让别人去吧,文远,这些年多亏了你照顾皇兄了,你跟皇兄的关系不是兄弟倒胜过我们这亲兄弟了,我也叫你一声兄长,一起坐下喝两杯。”
  张超连说不敢,不过太子拉着他不放,也就只好坐下了。
  “殿下,这杯酒我敬你,此次三国盟约缔结,殿下为我大秦跋涉数万里,辛苦了。殿下为我大秦更是争取了极大的利益,更是辛苦了,来,敬你!”
  嘉文笑着接下了兄长的这杯酒。
  “辛苦算不上,能争取这些利益,其实也靠的是咱们大秦的实力,我不过是代圣人来签字而已。”
  张超感叹着道,“不容易呢,那希拉克略皇帝和卡瓦德二世,哪个是易与之辈啊,一个是王朝开国之君,一个更是连父皇都能弑杀篡位的狠人,没有一个是简单人,可他们最终还是接受了由我们大秦主导的这个三皇盟约,这自然是皇太子殿下的功劳。”
  三皇盟约一签定,大秦随行的臣子将军们都是万分高兴。
  这个协约确实对大秦极有利的。
  甚至是远远超过了预期的。
  最终的三皇亚美尼亚盟约签订,大秦调停波斯与罗马战争,双方休兵罢战,波斯将攻占的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以及小亚细亚等许多地中海沿海地区交还罗马。
  而罗马也把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等地方交还波斯。
  当然,由于罗马皇帝的不甘心,所以最终在亚美尼亚的归属上,是争论了许久的。
  卡瓦德二世确实是个狠人,一度威胁要结束会盟,要跟罗马继续打下去。
  好在我大秦太子居中调停,也一度威胁他们,谁敢先退盟,那大秦就与另一家结盟一起揍这退盟的,搞的他们最后还是坐在谈判桌上谈完了。
  结果当然还是罗马占了上风,毕竟他们现在局势更有利,波斯则刚打了大败仗,又经历弑父夺位,国内也有些不稳。
  因此最终本该归还给波斯的亚美尼亚高原,被罗马主张瓜分。
  西亚美尼亚,也就是连接小亚细亚,北邻黑海的那一半,被罗马割走。而东亚美尼亚的北边部份,靠近小高加索山脉的地区,被罗马主张划给大秦,以阿拉斯河为罗马、大秦、波斯三国界线。
  这等于,罗马强行让波斯划出了大片小高加索以南的土地来给大秦,他也知道拿这些好处来封大秦的嘴,这样他才能安稳的把西亚美尼亚吞下去。
  一开始嘉文不肯,认为亚美尼亚应当都给波斯,以免罗马势力太强,影响地区平衡。可后来希拉克略干脆提出,让波斯彻底退出阿拉伯半岛,罗马要地中海东海岸地区,而把半岛绝大部份,全都划给大秦。
  这么一来,大秦不仅拿了南高加索,还占了部份亚美尼亚,又得了大半个阿拉伯半岛,这就不免难以拒绝了。
  最终,太子嘉文同意了罗马的要求,波斯皇帝卡瓦德二世不满,觉得他们吃太大亏,可三方会盟,两方都同意了,卡瓦德也还同样需要停战,更需要得到大秦的帮助以平定波斯内部的不稳,尤其是那些想要起兵反对他弑父称王的兄弟姐妹们。
  协议签订。
  亚美尼亚被三家瓜分,阿拉伯半岛则被罗马和大秦瓜分。
  波斯失去了地中海与黑海的出海口,也失去了阿拉伯半岛上的地盘,但他们得到了和平,起码还剩下了点亚美尼亚地区,也保留了肥沃的美拉不达里亚地区,传统的波斯高原,更是稳住了。
  现在,卡瓦德皇帝可以抽出手来对付那些不服他的兄弟姐妹们,还有那些反对贵族们了。
  上一次波斯和罗马的停战协议,维持了三十年,谁也不知道这次停战协议能维持多久,但有东方大秦帝国加入盟约,大家都期盼着能够维持更久的和平。
  与上次协议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协议,可萨郡公、伏尔加公国、阿瓦尔汗国、斯拉夫还有保加利亚等五个势力也最终在盟约上签名,这使的亚美尼亚协议,也成了八国和约。
  “盟约上得来的这两片土地倒都是战略紧要位置,可都是飞地啊,殿下打算如何处置呢?”张超问。
  在黑海与里海之间的这片南高加索之地,长约两千里,宽约五百里,这确实是片很大的土地,可北面是可萨人和突厥人,南面呢是罗马人和波斯人。西边是黑海,东边是里海。
  不折不扣的一个飞地。
  虽说里海往东,是大秦的河中道,可那边大片大片的沙漠,距离河中道的中心地带贵霜康居等,还太遥远了。
  这边主要是一些游牧部族,游牧生活,人口少,环境差。
  “孤向圣人奏请,封长卿在南高加索建国,朝廷再将一些功勋臣子将士分封到此,再授封一些骑士过来,然后再移民,由南高加索很快就会跟伊丽、碎叶等地一样,为朝廷所据有了。”
  南高加索主要是山地,不过也有一些平原和低地,相比起漠北啊和一些沙漠戈壁地区,这里还算不错的,起码可以农耕狩猎,更别说处于东西交通要道上,只要朝廷继续大力发展丝路贸易,那么这里一样会很快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地,能兴起外贸港的。
  “我已经下令,把南高加索划为三郡,分别为镇远、威远、靖远三郡,隶属海中道。”
  “我奏请圣人分封长卿为亚美尼亚国王,封地在小高加索山以南的亚美尼亚北部,长卿,你可愿意?”
  太子问。
  这下真是出人意料,长卿端着酒杯倒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文远,你教导照顾宋王有功,且在西域巡营数年也是立下不少功劳,更别说此次西巡中,你更立新功,我也已经向圣人奏请,授封你为开国伯,封建海中道。”
  “我也有份?”
  张超张文远呵呵笑道。
  “有功则赏,自然有份。”太子道。
  宋王罗长卿看着微笑的太子,手里端着那杯酒,在太子期待的目光里,终于还是点下了头。
  他知道答应了,也许就再不可能回中原,更不可能争夺太子之位了,可这段时间以来,看着太子的表现,也同时因为太子对他的兄弟之情,他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第1514章 战争红利
  开元十六年,冬。
  洛阳紫微宫、宣政殿。
  “这些就是明年的财政开支预算,政事堂已经都票拟签字了,就等翰林院的大学士们批红,然后奏呈圣人。”
  轮执政事笔的宰相房玄龄开口道。
  皇帝坐在上首,面前有一个本子,听完了房玄龄代表政事堂汇报的明年财政预算计划,也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先问了一句,“今年的财政是否超过去年做的预算,超了多少?今年的财政收入,是否如预算的一样,是都如数征收,还是有拖欠?”
  “圣人,朝廷现在是量入为出,今年的开支,是在去年就按照上一年的财政收入做出的开支预算,我们核算计划的时候都比较谨慎,量入为出,且都留有一定的余地,并且还给三省六部以及地方各道都留了一笔应急款项。”
  尚书左仆射王子明缓缓道来,“总的来说,我们今年的财收很好,不但如预期的征缴了税收,而且今年的税赋还有增加,且数额不小,尤其是外贸这块,新增不少。”
  “而我们去年做的财政开支预算,今年没有超,还有些剩余。”
  翰林院的大学士孔颍达表示意外,“去年对新罗全面开战,西域又打了几场大战,而西南诸地对蛮夷的剿抚也是没停过,军事用兵开支增加了许多,怎么财政预算还有剩余?那是不是说这预算做的不够严谨呢?”
  宰相长孙无忌便站出来解释,“我们去年确实打了几场大仗,太子还代圣人西巡,前去与波斯罗马会盟,调动了许多兵马卫士随从护卫,增加了不少开支,但这仅是一方面,我们对新罗用兵,前期仅是百济道东明郡之府兵和民兵出动,后来王君廓带百济道部份兵增援入新罗,可也都是就近用兵,朝廷未从中原之地长途调兵派将,也未从中原调运一根草料一粒米,相反,对新罗战事顺利,自买肖城大捷之后,新罗已经不堪一击,屡战屡败,这场讨逆之战前后用时不到半年,便在军事上完成了对新罗的占领征服。”
  攻占新罗全境之后,虽然还有许多新罗人在打游击,可新罗上层的那些贵族们已经投降了,因此朝廷很快把新罗设为鸡林道,并接着对新罗国的王室宫廷以及官府的库府钱粮等进行没收充公,随便又对许多参与叛乱的贵族进行了追究治罪,处以没收田宅财产等惩罚。
  通过收缴王室官府和贵族地主们的田地财产,朝廷在新罗的用兵那是一本万利,打仗没投入多少,但收获却是巨大。
  仅此一项,新罗讨逆战争,朝廷不但没有贴钱进去,反而赚的盆满钵满,除了拿出些作为给讨逆军的赏赐和伤亡抚恤补贴,以及留给鸡林道作为地方财政开支,用以移民汉人和就地驻派府兵等外,依然还是上缴了大量钱财给朝廷,更别说朝廷的户籍人口又增加了许多,田地数量也是增加了许多。
  相同的,太子在西域的用兵,也是没花多少钱,但收益巨大。
  灭突骑施等三部联盟,再灭石国,然后是改土归流疏勒和于阗,朝廷得了大量的牛羊马匹,以及钱帛金银等,还有许许多多的奴隶和移民人口。
  太子西域之行,花费的不少,但数场胜仗下来,收获就更多了。
  真正亏钱的战争,还是西南几道对那些山里蛮夷们的改土归流战争,这些小规模的战事,虽然规模小,可是数量多,没有什么大规模的会战之类的,可是到处追剿,伤亡不小,粮草耗费也高。
  都是高山密林,到处山寨碉堡,尤其一些蛮夷还打起了游击战,让地方的卫府民兵们的围剿工作比较困难。
  加上当地新修道路、增置军府、驿站等基础开支的上涨,现在朝廷对西南几道是持续性的贴钱,跟个无底洞一样。
  房玄龄这个时候又道。
  “如今这几年朝廷虽然还常对外用兵,但基本上用兵这一块,并不亏钱,相反年年通过打仗还能增加不少收入,甚至连我们三衙养兵和制造军械铠甲、蓄养战马、打造战舰等的开支,也能基本上覆盖掉。我们财政的主要投入且只出不进的地方,还是移民。”
  自大秦立国开始,就不断的移民边疆,且从没有停过,甚至规模越来越大。
  从早年移民到代北、关外,到如今几乎是四边皆移。
  移民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把许多边疆的原本当地的土著蛮夷,在他们归附后,将他们再整体的迁移走,分散安置到其它地方去。
  朝廷的移民政策十分的复杂,规模也十分的庞大,且持续不断。
  伴随着大移民的则是边疆地区的大开发,修路、筑城、屯兵,水利设施兴建,商路开拓,驿路的增加,甚至包括对当地土著的安抚等,哪一项都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的。
  幸亏朝廷现在的财政收入年年增加,靠的并不是两税的正税,更不是靠那些土地田亩所出的地税,主要还是靠工商贸易以及盐茶酒等等的专税增加,再加上朝廷通过给罗马波斯等的放贷借款,也增加了不少收益。
  “现在朝廷国库还有多少钱?”皇帝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回圣人,国库现存银八千一百八十二万两银币。”崔君肃回答。
  大秦现在推行的是银钱并行政策,甚至金币也一样作为流通货币,一枚银币重一枚,但不是纯银币,实际含银约八成八左右,一枚银币实际兑换铜钱两千。一枚开元铜钱依然是一钱,但含铜量比开国时要下降了点,不过钱币的购买力还是比较坚挺的。
  先前含铜量高,导致一文铜钱,实际价值是远高于一文的,许多人铤而走险融铸铜钱谋利,后来朝廷便将含铜量稍降低了些,因此兑换银币就到了现在的一两银兑现两千铜钱。
  而一枚金币现在能兑换十五两银,黄金更加坚挺。
  “八千一百八十二万两银,那就相当于一亿六千多万贯铜钱了,不错。”罗成有几分意外,也很满意。开国十六年了,朝廷几乎年年打仗,年年大移民,年年边疆大开发,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年年还能有节余,存到现在,居然存了八千多万两银子了,这简直是不敢相信。
  这还没算上皇帝的内库呢,皇帝的内库可向来是比国库有钱的,这么多钱怎么存下来的?不是靠税赋,主要是靠贸易,就好比现在国库里的那些金银一样,其实都是靠贸易从世界各地赚回来的。


第1515章 安排后事
  “太子上奏,请封宋王长卿为亚美尼亚国王,分封于海中道镇远郡,诸位以为如何,可否?”皇帝语气平静的询问一众宰辅们。
  长孙无忌两只眼睛发亮,他直接发问,“臣若是记得不错的话,宋王在六年前由陛下送出宫,交给宋王傅张铁枪带回长安灞上教导,为何现在宋王却在海中道?而臣听说,宋王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悄悄的跑到安西道去了,还易名冒籍加入了安西巡营当巡骑,臣请问,宋王此等举动,是否有违宗室藩王的管理制度?”
  “宋王这些举动背后,是否有什么更深的谋划呢?他这样潜入太子身边,是否有图谋不轨的打算?”
  他越说越激动。
  “圣人,臣以为当追究宋王之罪,而不是讨论如何封赏宋王,否则,以后人人都如宋王这般,岂还有法度可言?”
  皇帝坐在那里,低头看了眼面前的本子,又抬起头。
  “朕当初把宋王交给宋王傅张铁枪带到民间教导,并非从此不闻不问,实际上这些年,朕一直关注着宋王的一举一动,他的成长点滴,朕都了如指掌。三年前,宋王去西域,宋王傅奏报过朕,朕同意了。”
  长孙无忌皱眉。
  “宋王这孩子以前确实缺少管教,骄纵了些,但是经过这六七年的教导,已经算是脱胎换骨了,尤其是这三年在西域的巡骑经历,这孩子成长了,他变的成熟了,不愧是朕的皇长子,朕很满意。”
  “不经风雨不见霜雪,是难以成材的,始终在温室里生长,那永远不可能真正成材,宋王已经如那雏鹰经历磨砺,终于可以翱翔天空。太子跟朕说,宋王长的高大威武,英俊有力,很像朕,还说他武艺出众,骑射娴熟,又说他遇事冷静,思谋周密,才可堪当大任。”
  “他再三向朕请求让宋王留在海中道,为大秦远镇海中,说只有宋王这样勇武且忠心的皇族长子,才堪此重任。”
  皇帝哈哈大笑。
  “七年前,太子和宋王斗殴,那个时候虽然两人只是孩童,可是朕知道后却心如刀绞啊。如今,兄弟友爱,宋王尊敬太子,太子则关怀宋王,朕十分欣慰。这江山现在是朕的,但早晚会是太子的。朕这一生最自豪的并非当上了皇帝,而是朕起于草莽,但在一众同样起自草莽的兄弟伙的帮助下,打下了江山,且到如今,朕与兄弟们依然情同手足。现在太子也能与兄弟处的这么好,朕很骄傲也很欣慰!”
  “中书拟旨,改封宋王为亚美尼亚国王之爵,赐封户三千、封地八百里建国。”
  皇帝亲自在地图上为罗长卿选定封地,以库拉河和阿拉斯河为长卿封地南北界,并把两河交汇后的入海口以及港湾都划给了长卿,并下旨让朝廷派人在河口港湾处选一处适合建立港口的地方,为长卿建造一座王城,并将那里作为镇远郡的郡治,以及朝廷在里海西岸的一个贸易港。
  皇帝还把合约签订后,波斯萨珊皇帝赠送给大秦的阿拉斯河口南面的那片沿海平原也划给了长卿。
  “圣人,皇长子的封地太大,超过规格。”长孙无忌提出反对。
  “给长卿的不是封赏,而是责任与重担,海中道隔着里海与河中道相邻,但事实上就是块飞地,距离河中腹心还有两千多里,而河中还隔着葱岭与沙漠与中原相隔,依然有万里之遥。想要把这块过去我们从不曾染指踏足过的土地征服稳固,可不是靠与罗马和波斯的一纸协议就行的!”皇帝提醒长孙无忌。
  “这块地虽是块飞地,但很重要,大秦好不容易得来,不可能放弃,必须珍惜,朕让皇长子来此镇守,当然得对他更多一些信任和支持。朕会让太子给长卿留下一万二千人在海中道,镇远郡驻军两团四千,并将分封八百名骑士移封镇海中。”
  “朝廷还将新建里海舰队!”
  “朕希望在三年内,将十万名汉人百姓移民到海中道三郡,十年内,起码得移民五十万过去。”
  “若是当地的山民部落不肯归附臣服,可全力围剿,一人反叛,全家贬往中原为奴,一家反叛,全族株连为奴!”
  一位亲王,八百骑士,另外还将选出三百位有功之文臣将士,实封到海中道为分封诸侯,让他们动用自己的力量,协助朝廷尽快征服与开发海中三郡,把这块两海之间的海中道给稳固起来。
  “朕今年四十岁,已是不惑之年,身体也是感觉慢慢衰老,这江山要慢慢的交给太子了。”
  皇帝子嗣较多,到如今有三十多个儿子,在历代皇帝中不算最多的可也不算少的。
  这么多儿子中,大的如长卿已经十八,小的也有才一两岁的。
  皇帝已经不打算再生了,三十多个儿子,四十多个女儿,这辈子儿女足够了,多到有时候他都记不住有的儿女名字了。
  年满十二的皇子,皇帝已经给他们划地分封,为他们选派国官府官,代他们前往封地经营,年满十五,他们就要就藩之国,每年除了入京朝贡,或是皇帝特诏,是不许擅自出藩的。
  藩王出京,这是罗成定下的祖训,是为了避免皇子们干政或争位。同时,把这些皇子们分封到边疆,既能帮忙开拓边疆,同时也算是皇族宗室的一个保险,一旦朝中有乱,大秦皇家也不至于被一锅端了。
  若有逆臣谋反,宗室在四边,还可以举起义旗,号令各地诸侯、大臣们一起勤王讨逆。
  皇帝的布局,这些人来已经慢慢成型,好处也是看的见的,起码到现在为止,皇帝虽是子嗣众多,可却还没有发生过争储之事,朝中也没有形成过什么诸王党。
  “朕为太子扫平了许多障碍,削平了许多荆棘,也为太子订立了许多良好的制度,还为太子储备了许多大将、良才,就算是朕今晚一睡不起,朕也可放心离去了。”
  “圣人春秋正盛,怎说如此话语!”几位宰相听的有些心慌,总感觉皇帝最近的许多话,都像是在提前交待后事一样。可是他们见皇帝气色很好,也从没听说过皇帝身体有什么问题啊。
  皇帝在那里继续道,“从明年开始,朝廷的一些政策要开始慢慢转变,军队四处征战开拓将转向稳固疆域,所以从明年开始,各道都要罢撤宣抚、经略、总督、巡抚、观察、慰抚等这些临时大使职,恢复到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