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克用请求的设置十二郡,任用诸部首领为太守的表章,罗成都通过了,还对除菩萨外的十一位部落首领,皆授封为侯爵。
  罗克用奏章中请求将薛延陀本部众,入籍大秦,将他们编为朝廷漠北道牧场的牧民之事,皇帝也同意了。
  罗克用希望在漠北建立朝廷的牧场,让原来薛延陀的牧民成为朝廷牧场的雇工,他们为朝廷牧场放牧,收获与朝廷分成,他希望在漠北推行一套新的办法,使的朝廷以后能够长期在漠北维持一支驻军。
  他希望把那两万多北伐军,以后就长留漠北,在那里修建城池、烽墩、驿站、堡垒,在那里修建军牧场,建立商市,吸引中原商人过去收购皮毛,搞皮毛、奶肉加工等。
  “只要有三万大秦军队长驻,便可保证漠北不再脱离朝廷的掌控。兼之实行圣人的分封划郡县之法,定能永保漠北草原之忠心与安稳。”
  皇帝派出的使者在数千大秦将士的护卫下,一路长途跋涉抵达了漠北。
  圣旨宣下。
  漠北道十三郡设立。
  罗克用晋升为国公,菩萨为郡公,其余十一位首领为侯爵,皆加太守职。
  原薛延陀部皆入籍大秦,成为大秦漠北郡公牧场的牧民,朝廷给牧民们划分草场,他们在划定的草场上为朝廷牧马养牛养羊。
  北伐的那两万余将士,还有新到的几千将士,共三万六千人,将常驻漠北,今后他们的家眷也将迁来漠北。
  将士们北伐之功,朝廷也用最短的时间核对计算,然后叙功论赏。
  升官晋阶授勋,甚至是赐爵。
  至下钱帛赏赐更多。
  对于归附的铁勒十二大部,朝廷是每部划定界线,设为一郡。然后再对这些大部落里的小部落,再一次划界。
  每个部落划定界线,以其地置一县。
  大的部落,如回纥下设了九县,也有一些郡只设了四五县。
  可通过这种再次划界设县,原本漠北划分为十二个大势力,现在却一下子变成了近百个县,那些部落首领们被授为县令、封伯子男爵,各有了各的地盘界线。
  如回纥九县,回纥部实际等于是一分为九了,暂时虽还没有显出多大的区别,但以朝廷对奚契靺鞨等部的经验,时间一久,回纥九县,菩萨终究是控制不了的。
  “诸位,从今以后,诸位就都是大秦的诸侯贵族,也是大秦的地方官员了。”
  一众铁勒首领们都换上了皇帝赏赐的冠袍,又都按照中原样式更换了发式。
  一个个穿着紫绯青绿,圆领袍衫乌皮靴,看的有些奇怪。
  “自今日起,漠北就不再是化外之地,此刻起,漠北今后就要推行大秦的律令法度了,诸位作为天子册封的诸侯,作为地方官员,得起表率作用。”
  “今后起,漠北不得再讲突厥语写突厥文字,得使用汉字。”
  “诸部皆已划界,不得越界,若有纠纷,须由官府裁决,牧民但有争斗,也须由官府按秦律处置。”
  “圣人仁慈,漠北道新置,特旨免漠北道税赋三年。”
  有三万六千大秦精锐驻于漠北,罗克用讲起这些话时很自信。
  也许他现在说的这些话,底下这些北蛮子没几个放在心上,但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他罗克用说话算话,说到做到。


第1464章 宝臣
  北京,范阳府。
  皇帝看着一封封从漠北发回来的奏报,陷入沉思之中。泥孰的狂妄,可以说让朝廷提前进入漠北。若是他不发癫,其实朝廷是没计划这么快直接出兵漠北的。
  现在倒也好,泥敦发疯,薛延陀败亡了。
  朝廷不仅灭亡了薛延陀,也见证了又一位忠心的名将诞生。义子罗克用在这一战,不仅表明了自己的忠心,而且也证明了自己的将才。
  这一战,就连远在边地的李靖、苏定方以及在朝中的秦琼、徐世绩诸位大将,都赞口不绝。
  漠北设立郡县,铁勒诸部臣服,这是好事。
  如今罗克用在漠北修城池开道路建烽堡,还要建立官牧场,这些都做的很好,但想要彻底的稳固漠北,这些明显还不够。
  “菩萨的举动出人意料。”
  殿中的魏征道,此时已是二月了,洛阳城的上元灯节刚过,科举大考又要进行,但在北京范阳府,这里却没那么热闹,年前因薛延陀犯境,甚至范阳府作为北方重镇,还一度戒严,府兵、郡兵、乡团也都有进行集结和演练备战。
  好在泥孰来的快,也败的快,现在连漠北都为朝廷的郡县了,于是许多商人云集范阳,准备进入漠北,也去挖一桶金。
  “这个菩萨确实不简单,之前能够在薛延陀那般强势之时,坚决的起兵,还能撑下来。而今薛延陀败亡,他们也没有半点想独霸漠北之意,表现的如此顺从,这人若非大忠便是大奸。”秘书监王珪道,“我看多半是大奸之枭雄,此等人物当小心提防。”
  罗成问,“那依你之意,当如何提防呢?”
  “臣以为,菩萨毕竟表面温顺,未露反迹,因此朝廷也不能用一些强硬的手段,否则会适得其反,故此,可用封赏、联姻的手段将他笼络,另一面则应当通过设立郡县,把回纥部分化、瓦解甚至是孤立他。”
  罗成对这个回答很满意,能够成为紫袍玉带的御前会议重臣,王珪确实有宰相之才,格局大,眼光远。
  大秦不和亲,但之前也只是不外嫁送女,但却又是接纳外藩送女入宫的,甚至到了近年,皇帝还会主动要求藩国送入公主、贵族官员之女前来,然后再由皇帝赐婚给贵族诸侯和大臣们。
  这种单边的联姻制,确实也是加强了大秦与藩属国之间的联系。
  联姻赐婚与质子入京这两项,既能加强与藩属之间的联系,也能对他们起到一些约束控制的作用。
  不过皇帝考虑的并不只是这个层面。
  他还考虑更远,仅仅靠封赏、联姻以及分化这些是无法真正统治漠北的。
  漠北不比漠南,漠南虽也有阴山等与中原北方相隔,但还是有直接联系的,可漠北隔着茫茫大漠,实在太远。
  “回纥此前也名袁纥、韦纥,朕便给回纥部赐姓为袁,另给菩萨赐国姓罗,赐名宝臣。”
  赐国姓,就意味着列入宗室属籍,从汉家的宗法制度来说,这就相当于成为了皇族了。在封建社会之中,姓氏也有高低贵贱之分。
  皇帝姓氏又被称为国姓,自然是最尊贵的,能赐国姓,这便是对臣子的最高精神奖励,只有对国家社稷有大功者才有可能获此荣耀,更别说受赐国姓者,编入属籍,以后由宗正寺管理,成为宗室亲贵。
  大秦皇帝对臣下赐姓名者不少,但赐国姓者却不多。
  之前皇帝赐国姓并赐名的有奚王、契丹汗等人,还有原突厥特勤阿史那思摩等,其余就算是皇帝所收的义子,也并不是都有赐姓名的。
  皇帝对于回纥本部赐袁姓,对首领菩萨既赐国姓又赐名字,然后又对回纥其余八部,又各赐一汉姓。
  当然,皇帝也借此机会,干脆对漠北十二郡铁勒,皆赐汉姓。每部的首领,皆赐封国姓和名字。
  同时,皇帝赐姓还跟回纥赐姓一样,不是按十二大郡诸部赐姓,而是给十二大部下面分的县部,各赐汉姓。
  所赐之姓,皆从之前朝廷编定的氏族志上选择赐给。
  于是漠北十三郡,皇帝赐姓一百零八,连薛延陀也改成了薛姓、金姓等。
  一百零八姓,意味着朝廷在漠北实际分治了一百零八个县部,皇帝对每个县部的首领皆赐以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并授给朝廷的官阶、职位。
  “漠北诸侯爵位可世袭。”
  世袭的爵位,赐姓赐婚以及质子侍卫,皇帝正在想办法全面拉拢这些漠北蛮子们。漠北这一百零八县诸侯,都要送女入华由皇帝赐婚给宗室或诸侯贵族们,或被选入后宫中。他们还要送嫡长入京侍卫为质,另一面,皇帝还决定以后从宗室或诸侯贵族之中挑选适龄的贵族庶女赐婚给漠北诸侯。
  这意味着,以后漠北诸侯的婚姻,得由大秦天子赐婚,他们的正妻必须得是汉家女,将来生下嫡子再入京学习、侍卫,然后成年后回到漠北,再由皇帝赐婚汉女,将来再继承爵位。
  这样就能把漠北铁勒上层,慢慢的将他们汉化。
  “陛下深谋远虑!”
  几位大臣都是称赞不已,不过其实这种同化策略并不是皇帝所创,古已有之,不仅有汉王朝同化蛮夷,也有蛮夷想胡化汉族。就比如鲜卑人曾主动汉化,但也曾给汉人赐鲜卑姓,想让汉人胡化一样。
  杨坚父亲杨忠就曾叫普六茹忠,李渊祖父也曾名大野虎。
  过去的漠北诸部,总会有强者,强者称霸,诸部依附,这是一种部落联盟制度,可汗就是盟主。
  而现在,大秦兵驻漠北,漠北不允许再有称霸的盟主,甚至大的部落都要将他划为小部落,大部为郡,但又将其下诸部分置为县,将来朝廷甚至会进一步把那些县部再分为数个乡部,这样画地为牢,将他们分而治之。
  在漠北,唯一的霸主,便是朝廷。
  “诸侯每年需入京朝拜天子!”
  “各郡县部落,每年夏秋两季会盟。”


第1465章 书同文,语同音
  罗克用反反复复的把皇帝给他的信看了许多遍。
  花了很多心思认真的解读了皇帝的来信后,他对于朝廷对漠北的政策算是有了个底。朝廷听取了他的建议,不但不会放弃漠北,还会全面加强对漠北的控制。
  “叫赵大有过来。”
  赵大有换上了一身武官袍服,肩上铜章很耀眼。
  “正八品上武骑尉阶,如何?”罗克用笑着起身,走到高大的赵大有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还帮他轻拭了下锃亮的铜章。
  “很好。”赵大有拘束的道。
  “怎么,不太高兴?是不是因为没被羽林宫征召而沮丧?”
  “不敢。”赵大有道,不过心里确实是有些沮丧的,本以为他是今年出的头一个上柱国兵王,这羽林宫肯定得为他敞开大门啊,结果却没得到消息。
  罗克用打量着这个高大的年轻人,高大威猛,勇武敢拼,是个优秀的旗手。
  “实不相瞒,其实陛下在签下你上柱国的授勋令时,羽林宫就已经征召你了。不过你的征召令随授勋令到我这时,我压下了征召令,我向陛下回绝了你的征召令。”
  “为何?”
  赵大有不解。
  羽林宫的征召令啊,这是无数军中将士们向往之地啊,一入羽林宫,从此就成为天子门生。哪个能进入羽林宫的人,将来不是前途无量呢?而且以他上柱国之勋,进入羽林宫肯定是授羽林郎啊,这更是不得了。
  “我知道能进羽林宫都不容易,出来后更不得了,只要不犯大错,不是运气太差,十年之内肯定能从尉阶到校阶,二十年内必至将军的。我知道你有资格进羽林宫,只不过我们现在驻军漠北,需要你这样的猛士!”
  “大有啊,以上士兵衔而能获上柱国勋的,你知道我朝开国这么多年来,有几个吗?”
  赵大有摇头。
  “我告诉你吧,去年朝廷授上柱国十三人,尉官以下一个没有。历年以来,能以士兵衔而得上柱国勋者,总共才七个。平均一年一个都不到,你小子有本事,也是运气好,挣得一个。你这样的兵王,我们漠北三万六千人大军里,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你说这样的人才,我舍得让你走吗?”
  “我,我服从大帅的调遣。”
  罗克用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年轻人心里有些不高兴,但能服从大局。
  “你小子得记住一句话,吃亏是福。如今我们驻扎漠北,正是用人之际,你留下来,我也不会亏待你,你看你现在这正八品上武骑尉阶,不也挺耀眼嘛。”
  原本赵大有只是一个队旗手,是无品阶的上士兵衔,现在却一下子升为正八品上武骑尉阶,这可是破格的破格。
  要知道,武官的官阶是两上将军四大将军八将军八校八尉。
  八尉是正八品上到从九品下,总共是八个官阶,而武骑尉为八尉之首,正八品上,正常晋阶,既要功又得要资历,从上士到武骑尉足足八阶,速度快的一年一阶都是猛人了,运气不好的,花个十来年能上武骑尉也算正常。
  而赵大有直接就从上士到了武骑尉,飞升八阶。
  这既是他上次大战,得勋十二转,立有数次大功,也还是因为罗克用要留他在漠北,朝廷答应了把本要征召入羽林宫的赵大有留下,然后给他一些补偿,再加上罗克用又为他请功,最后才能够飞升八阶。
  这跟大秦立国以兵衔得封上柱国者才七人一样,这连升八阶的事情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若不是怕太惹非议,其实罗克用都想给赵大有请一个从七品下的校官阶的。
  “留下来好好干,这漠北虽然偏远,但却正有的是机会,你我还年轻,正当是在边关建功立业的时候,而不是在大好的青春,浪费在繁华热闹的京城,你说是么?”
  “谢大帅。”
  “好好干,干好了出息了你再来谢我,若是干不好,只怕你以后就只会心里怨恨我了。”罗克用给赵大有安排了一个新职务。
  “你堂堂上柱国兵王,又得了武骑尉之阶,总不能再给我执旗吧,给你安排了个新差事,授你为骑兵都头,你护卫朝廷调来的王郡丞去瀚海郡回纥部那边。到了那边,你就留在那里。”
  朝廷置漠北道,设立了十三郡一百零八县。
  任命了罗克用为漠北道宣抚使兼左都督指挥使加漠北郡太守,任命了回纥的罗宝臣为漠北道右布政使兼瀚海郡太守,又任命了罗思摩任漠北道按察使。
  此外,任命了诸部首领为郡太守、县令之外,朝廷也从中原调派了汉人流官来任郡县的佐官。
  郡丞、都尉、主簿、六曹参军,县丞县尉主簿等。
  这大批流官前来,就是要真正建立起漠北郡县衙门,以后把诸部铁勒人登记入籍,还有划片分区,给各部严格划清界线,各部不得再游动起来,连放牧打猎也不得越界。
  甚至以后他们入京朝拜天子,也得各走各的规定路线,就是禁止他们再相互串连。
  另外,衙门建立起来以后,以后部落牧民间的纠纷,也都要由衙门按律法处置。甚至以后,还要征收税赋。
  官员们前来上任,还带着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要在各地建立起汉家的儒学堂,儒学堂不仅要让牧民的孩子接受三年的免费义务初小教育,还要对牧民们也推广普及汉话。
  现在不仅仅是要在漠北推行汉话,其实在中原,朝廷这两年也已经在全面普及推广官话。
  秦始皇虽然解决了书同文的问题,但中原地大,方言众多其实也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虽然读书人有读书音,可读书音只是在少数读书人之间使用,甚至这些读书人平时用语也不用这个。
  这就导致了许多不便之处,特别是在岭南、关外等地,朝廷派去的官员,甚至都无法跟地方百姓交流。
  正因此,罗成一直要求推广普及官话。
  朝廷为此特意请了许多大学士合力先编了一本韵书,确定了要推广的官话语音标准。然后这两年,从各地的官学,京城的国子监,还有官员吏员以及科举考生还有军队中先推广。
  今年的科举考试里,甚至就还特意增加了官话考试内容,不仅要考官话笔试,甚至还要考官话的面试,说不好官话,就跟你写不好字一样,是不可能通过的。
  而要当官做吏,现在也一样把官话当成了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正是在皇帝的这些硬性要求之下,如今的官话完成了新标准的制度,以及初步的推广,如今要开始全面推广。
  漠北虽然是新征服之地,但推广官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此派来的官员们将要在这里修文庙建儒校,全面推广三年初小义务教育外,还要对牧民们教授官话。


第1466章 笑面虎
  徐大有从军几年,从列兵干到副组长组长,再干到火副然后是火长,再然后是傔旗,再到旗手,一步步过来也不容易。
  他能当上旗手,除了人高马大,武艺出众,勇猛敢冲之外,他的官话也是说的很好的,他本身是中原人,而朝廷推广的官话是以洛阳读书音为基础制订的,这对于他来说官话学起来要容易的多。
  他作为旗手,时刻站在队长身后,有时也要替队长传令喊话,故此有口好官话曾为他加分许多。
  瀚海郡划在漠北郡的北面,漠北郡在郁都山以北,嗢昆水两岸。而瀚海郡则在嗢昆山汇入的娑陵水的北岸,北及北海。
  朝廷赐回纥首领药罗葛菩萨国姓罗,并赐名宝臣,封他为瀚海郡公爵,授他漠北道布政使职,瀚海郡太守。
  但同时,朝廷又把回纥九部首领俱赐国姓,并赐名,且以九部置九县。菩萨的儿子吐迷度也被赐了伯爵并任县令。
  太守、县令等主官职,朝廷皆授给这些归附部落首领们,但对于下面的其它官职,朝廷却是从朝廷调官员来上任。
  除此外,朝廷还在每郡派驻府兵,编列郡兵。
  漠北道驻大秦府兵三万六。
  主力驻于漠北道城郁都山城,但在其它十二郡,也各驻派一到两千兵力。对原来诸部的兵马,则是改编为郡兵和乡团。
  每郡三五千兵马,各县的乡团则是五百到一千不等。
  这些兵,朝廷规定,由郡县的太守县令和郡都尉与县尉共同执掌,要发兵,必须得有朝廷枢密院的调令和兵部的虎符。
  虎符一分在兵部,一份在地方。
  地方上的这份,则还要分由太守或都尉分掌,三份合并一起无误,方能调兵。
  同时又规定了,驻于郡县的府兵,郡县无权调动。
  而县里的乡勇,郡里无权调动。
  县里的乡团,县令和县尉手里各掌了一份兵符,但郡里没有,这意味着这支兵马,其实原来部落的大酋长反而失去控制权了。
  “大有啊,如今漠北新归附,一切都刚开始,许多规矩还没有立起来,现在就是立规矩的时候,这次王郡丞和刘都尉到瀚海郡上任,会有四个营两千人同去,到时就驻于瀚海郡,到时,会在瀚海建立起一座郡城,郡城里集驻扎府兵、商市交易、孔庙儒校、郡县衙门等为一体,将来还会有官员府兵们的家眷前来,也会有汉商前来,这瀚海城就将是朝廷在那的据点堡垒,你们切记要守好了。”
  “请大帅放心。”
  “本来呢,我应当给你授个营副指挥使也应当的,甚至就是营指挥使也足够,但军中不仅要讲功绩,也要讲些资历,你虽有上柱国勋,可一来还年轻,二来呢也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故此这回就让你先暂任都头一职,统领一百骑兵。等你适应了,也能服众了,到时再给加担子!”
  “谢大帅抬爱,让属下当都头,都觉太抬举了,怕没经验压不住。”
  “我相信你,管一百人还是能行的,到时谁不服你,你揍他就是了,只要不是拿官职压人,而是拿真本事服人,他们都会服的。”罗克用笑着说道,当初他以质子身份入亲军中,也没少受排挤,后来拿出自己在草原上练出来的骑射真本事,才算服了众人,最终得以融入队伍中。
  “到了瀚海郡莫要轻敌大意,罗宝臣虽得陛下赐姓名,可未必就真是个忠臣。虽有两千府兵入瀚海,但须小心提防。若是王郡臣和刘都尉他们有半点闪失差池,就算你曾立下大功授勋上柱国,可也难逃其咎。知道为何将回纥之地设为瀚海郡吗?”
  赵大有摇头,他以前也只是个普通农家子弟,能选入府兵,全凭的是年轻且人高马大,而且力气足嗓门高。
  “瀚海啊,回纥之北有北海,那是一片极大的湖,一年有半年是冰封的,据说那北海极深,直通渤海湾呢,是北海龙王的龙宫所在。当年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后来被扣押草原,就被流放到北海放羊,一放就是十几年。”
  正因为有了苏武牧羊的故事,所以北海在中原人的心中,其实是很重要的,这片北莽荒原上一千三百里长,百里宽的大湖,于是就成为了中原王朝向北拓张的目标,能够打到北海,在北海边上勒石立碑,无疑便是武功的证明。
  瀚海,便是朝廷对北海之称。
  郁都山下。
  郁都山城已经初见雏形,这是座周长八里的城池,集郡城、县城以及军府为一身,这里将成为漠北的中心。
  菩萨骑在马上,远远打量着这座城池地基。
  “大汗,我们为何要如此退让?”菩萨的一个儿子问。
  “因为我们打不过秦人。”菩萨很直接的回答儿子,没有其它原因,就是因为打不过。虽然秦军北伐只来了两万多人,可他们却直接就将薛延陀汗国诸部征服了,回纥要跟秦开战争抢漠北,那么他们面对却并不只是这两万多秦军,他们先得面对薛延陀诸部兵马。
  而且就算是回纥诸部,也并不是跟他们一条心的。
  既然明知不敌,为何却还非要打呢。
  “这十来年,罗成先后击败了突厥的始毕可汗、颉利可汗、薛延陀的泥孰可汗,还有西突厥的射匮可汗,吐谷浑的伏允,还有高句丽、百济等,秦军无往而不利。”
  漠北虽然远离中原,可秦人却已经先后征服了西域的西突厥和诸国,东面的奚契室韦等部更是早早就归附了大秦,可以说,大秦已经对漠北形成了三面合围。
  这使的他们根本没有了半点腾挪闪避的战略空间,以往草原跟中原打,中原势大兵锐,他们还能暂避。
  而现在,往哪避?
  一旦惹怒了大秦,到时直接来个三面包夹,他们就是插翅也难飞。
  “可我们就这样任由秦人揉捏?你看现在他们不担设郡置县,还派官驻军,这以后漠北还有咱们的立足的地方吗?”
  不少回纥贵族心中不满。
  秦天子的诏令一道接一道,又是设郡置县,又是划界分区。
  摆明了就是要将他们分化孤立。
  现在还要把他们的部落子民给登记入籍,成为大秦子民,还要让所有铁勒年轻子弟去上什么学,各郡县都要建什么郡城县城。
  将来还要征什么税赋,更别说还有秦军进驻修建的郡城县城,以后就算是大家有什么纠纷争斗,都只能由秦人官员负责审理,得用秦律。
  这样下去,那他们还是铁勒人吗?
  说汉话,写汉字,用汉人律法,听从汉人官吏管理,地盘上还有汉人军队。
  “等!”
  菩萨只是吐出这么一个字。
  “等什么?”


第1467章 骑士领
  “等时机。”
  菩萨沧桑的脸上没有了面对秦人官员时的那种热情的笑容。
  他又何尝不想独霸漠北,又何尝不想以回纥汗国取代薛延陀汗国,成为当年匈奴、突厥那样的草原霸主呢。
  可惜生不逢时,罗成崛起于中原,霸凌草原,始毕、颉利、射匮多少豪杰,不都倒在了罗成的铁骑之下。
  泥孰想要反抗,结果连个泡都没有冒起来。
  明知不可敌而敌,虽然勇气可嘉,但菩萨并不想做这种蠢人蠢事,他不想成为泥孰第二。
  反抗不了,那就顺从。当然,他并没有放弃反抗,只不过是暂时埋藏到了心底,耐心潜伏,等待机会。
  在他看来,若是想让回纥重新成为草原的主人,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中原的秦人自乱,那时无暇顾及草原,或许才有一点机会。
  但现在看来,中原如日中天,怎么也不像是会出乱的样子。
  那就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埋藏的更深了。
  “走吧,趁着天气好,咱们再去猎几只鹿,今晚我们得设宴好好款待一下即将前往我们部落的那些官员们。”
  “哪还有什么我们的地盘。”菩萨之子气恼的道。
  “你啊,什么时候能好好学学你兄长,吐迷度在中原两年了,他就从没有抱怨过什么,只是一心努力的学习中原汉人的长处。”
  菩萨的骑射本领精通,草原上奔走一圈,便猎了数只肥美的鹿,还有黄羊、野骆驼,野鸭子等。
  回到还正在营建的郁都山城营地,菩萨亲自把鹿舌和驼峰割下,为王郡丞等一干即将前往瀚海的官员们烤炙美味。
  “想不到郡公还有如此了得的厨艺,真是让人惊叹啊。”王郡丞是个白胖胖的文官,五十出头的年纪,原本在中原任个县令,这次被提升为郡丞,升官是好事,可来到漠北当郡丞,他还是有几分犹豫的。
  可王命难违,也只得硬着头皮来了,没想到一路倒也挺顺利的,一路上有商队跟随,有府兵护卫,没受什么苦,倒是见了许多草原风情。
  都说菩萨是个狠人,但现在看菩萨亲自为他们猎鹿打鸟,又亲自烤炙的样子,瞧他那笑呵呵的热情耿直样,老王觉得自己先前的担忧有些多余了。
  但愿今后在瀚海郡能够顺利,只要不出什么乱子,安心干满三年,然后调回中原,哪怕是平调都满意。
  “草原上的汉子,都会些粗糙的手艺,这里也没有什么精美的食物,精致的餐具,都是现打的一些飞禽走兽,也没有什么精致的烹饪方式,就是简单的烤炙,希望诸位不要嫌弃。”
  王郡丞尝了一口,发现出奇的美味,原本还以为这种只是撒了点盐的烤炙,会很腥很柴之类的。
  武将出身的刘都尉倒是表面豪爽,暗里心细,他一直在暗暗打量着菩萨,越看越觉得这家伙不简单。
  曾经当过大汗的人,如今却亲自为他们猎鹿烧烤,能屈能伸绝对是个狠人。
  “郡公,我等今后可就全要仰仗郡公了,在瀚海郡,可都是你的地盘。”
  菩萨笑着递给刘都尉一块烤好的野骆驼峰,“可不敢这样说,瀚海郡那是朝廷的疆土,我与你们都是一样,只是朝廷委任的牧民之官而已。”
  “那可不一样,我们只是流官,郡公可是分封诸侯啊。你不仅仅有郡公的爵位,还有领地呢。”
  说起领地,菩萨眼里闪过一道不可察觉的不满。
  想他菩萨,本就是韦纥部首领,在联合了仆骨等多部后,组建了回纥联盟,成为了回纥大汗,整个漠北东面,那都是他的领地。
  但现在,皇帝册封他一个郡公爵位,然后给他划了一块封地,结果却只是一小片草原山地而已,不过百里。
  皇帝给漠北诸部的首领们都封了爵位,划了封地。
  除了十二部首领,有爵位封地,各部下面的诸部落首领,也给了爵位划了封地。皇帝还以恩赏为名,给诸大小部落首领封了公侯伯子男爵位以外,又给诸首领们的兄弟子侄也推恩分封,封出了一大堆的骑士爵位。
  每一个骑士,都划了一块封地,虽然都不算大,但也能圈起一个牧场了。
  本来这也算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骑士也好,那些公侯伯子男也罢,他们的封地都是皇帝直接在原来诸部自己的地盘上划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