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万一他们没钱还怎么办?”
“可以要求他们抵押啊。”
“可波斯和罗马拿什么抵押啊,那么远,又那么穷,总不可能要他们割块地做抵押吧?”
罗成笑着告诉崔相国,“就比如说这个什么波斯吧,他有波斯湾和红海啊,这可是必经的贸易航线,沿海有许多热闹的港口城市。”
“要波斯拿商港抵押?”
“不,直接要港城他们肯定不愿意,我们可以要求波斯人拿港口的税权,由我们派商人去负责征税,收到的税先偿还借款,或者大部份偿还借款,剩余部份交给波斯人。”
崔君肃目瞪口呆,还能这样操作,隔着万里之遥,跑去别的国家征税?
“可是万一当地人不肯交税呢?”
“不肯交税啊,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啊,只要波斯皇帝肯认,谁敢不交?不交?抓人,收货,货物拍物抵税。敢反抗,直接把人都给运回大秦来做奴隶!”皇帝很霸气的道。
第1427章 太子妃
太子在一边有些听不下去了,他觉得父皇太狠了。
甚至有点欺负人的感觉,好像之前听故事里的那些残暴的昏君一样,这太欺负人了。但隐隐的,他又很崇拜父皇,那些蛮夷国王一个接一个的来请求父皇的帮忙。
罗成一扭头,看到太子在那里表情复杂,笑着上前拍了下他的后脑勺,“这是在想什么呢?”
“儿臣在想,父皇先前不是说过,借贷月息最高三厘,年息最高三分六厘吗?超过年息三分六厘的,超过部分利息约定无效,是为高利贷,朝廷官府不支持,并将严厉打击吗?”
罗成牵起太子的手,“走,出去转转。”
承天府的皇宫就修在以前罗家的南山村那里,只是样貌已经完全变了,过去的小山村哪里还看的到一点影子,到处是园林假山,小桥流水,那一幢幢的高大殿宇楼阁,大气而又辉煌。
“这里以前是条很小的溪流,自那边南山上发源过来,平时水很浅但很清澈,我以前常和你六叔来这里打水,你五姑母也常来这洗衣。”
只是现在这条小溪经过改造,曲折蜿蜒,两边还有栏杆、亭台,十分漂亮,溪里也栽种了许多美丽的花木植物。
“这里真漂亮。”
“以前这里可没这么漂亮,都是些杂草,溪滩溪岸也没有半点整修,就是纯自然的歪七扭八,草里啊,还经常会有蛇呢。有一回我和你六叔就抓了一条差点咬到你五姑母的大蛇,就在那河边砍了脑袋扒了皮,然后拿回家,在门口炖了一大锅,里面还加了几个鸡子,那汤的美味至今都还记得。”
不过罗成见太子对这些似乎并没多少感受,确实,现在这里的一切那么的美丽。
“太子啊,你知道在过去隋朝时,朝廷甚至都让地方官府拿钱放贷吗?而且利息很高,月息八厘,一年期。一年下来,再加上点给捉钱郎的辛苦钱,那么利息就是本钱的一倍。”
“好高的息啊。”
太子道。
“你可能还不能理解一倍的利息对于一个借贷者的意义,一年期的借贷,只能算是短期的,一般是一万钱做一笔借贷,朝廷本意是借贷给那些民间商人们周转经营的,故此利息也较高,所得利息再留做地方衙门做公廨开支。”
但是实际上呢,地方衙门只求利息,才不管借给谁。他们甚至让官吏子弟或地方豪强来做负责放贷的捉钱郎,每个捉钱郎直接发给一万本钱,年底要求交还两万本息。
至于放没放出去,他们不管。
这些捉钱郎要么是官吏子弟要么是地方豪强子弟,他们得了这任务,于是往往便强硬摊派给下面的百姓借贷,有时甚至也要从中渔利,本来官府只给一人一万钱本钱,结果他们却自己另添许多钱强硬摊派借下去。
到年末,顺利收上来的,那就是自己的。收不上来的,那就是官府的本钱,便要把人捉到衙门去杖责,甚至借朝廷之名去抢东西抵债。
当然,遇上灾荒之时,民间的借贷有时利息更高,什么驴打滚、九出十三归等多不胜数,高利贷是很害人的,百姓一旦背上高利贷,基本上就难以翻身了。所以朝廷才早就定下了律令,年息最高三分六厘,最早的时候是五分,后来降到了三分六,就是为了避免百姓被此祸害。
“父皇,可是为何却要给蛮夷定上一两分的高利呢?”
“一来,蛮夷不是我大秦之子民,异族外人而已。二来呢,蛮夷们借款数额大,而且必然时间长,不可能短期就偿还的,故此利息必然高一些。”
“可这样不是坑那些蛮夷吗,父皇不是说与他们结盟友好吗?”
“太子啊,国与国之间,利益至上,没有什么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今天的波斯,也许他日就成了敌人,所以能赚便宜的时候别客气。要知道,波斯人数百年来一直掌握着东西之间的贸易中转,他们可是没少赚。一匹我们中原产的丝绸,可是经波斯商人一转手,再卖到罗马去,那是价比黄金啊。天竺人犯去的胡椒也是一样,他们一转手,卖的比银子还贵。”
“我们中原商人过去,也一样要交纳高昂的税收,我们的商人可没少被他们剥削,甚至我们皇家的商船队,每一年都要给他们交无数的关税。”
现在他们有求于大秦,大秦岂有跟他们客气的道理。
不但要把卖给他们的武器价格标高,还只给他们外贸型的,另外贷给他们的钱只能卖武器不说,利息也得往高了要。
十年期怎么也得要个年息一分啊。二十年期的,起码得要一分五,三十年期的得往两分要。
没给他们算复利,都已经是仁慈了,否则按月计息,利滚利的套路他们,那才叫狠呢。
“其实父皇也不算狠,给他们留余地了呢,这一二分的年息,还能借这么多的,也就咱们大秦和皇家了,否则,他们还能找谁借这么多钱?我都没有他们拿什么耶路撒冷的圣十字架之类的圣物,或是波斯皇帝的皇冠之类的来抵押了。”
“当然,这个关税要是真能拿到手,其实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这不仅仅是能收多少钱的问题,关系是通过掌握他们的关税权,能够帮助我们大秦的商货更顺捷的进入他们国家,能对我们的外贸开拓更大市场。”
“父皇。”太子吱吱唔唔的。
“有什么话就直说。”
“儿臣是觉得父皇真应当去当一个商人。”
“你父皇我白手起家,挣了一座江山一个天下,试问这天下还有比朕更厉害的商人吗?”
罗成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个时代的交通太不方便了,否则他还真想让太子也坐上皇家的商船,往那波斯、埃及、罗马等地方去转一圈,开阔一下眼界。
“父皇,母后今天又发脾气了。”太子道。
罗成有些头痛,他知道肯定是因为要求波斯罗马送公主来和亲的事,再加上苏我马子的女儿还有新罗公主等,这一次他的后宫得增加上百个诸国公主们。
单彬彬的醋坛子早就打翻了,平时吧纳一个两个的,这次一下子要纳一百多个,谁受的了。
“太子啊,朕非爱好美色,这只是政治权谋手段而已。你以后要记得,身为帝王,其实女人已经不仅仅关于情和色了,还关乎到朝廷利益,关乎到江山稳固。”
“啊,江山稳固还需要用女人吗?”
“要的,不全靠女人,但有时也确实离不开,你现在还小,待你长大点也许就能理解了。”
“父皇,我长大后,能自己挑选太子妃吗?”
罗成愣了下,“如果你真有喜欢的姑娘了,可以先告诉父皇。”
“如果她只是个普通的姑娘呢?”
“那你也可以娶她,只是不一定非要让她做太子妃,也可以让她为太子妾啊,做了太子妾不也一样是跟着你吗?”
太子似是在理解这话,有些苦恼的样子。
罗成拍拍儿子的背,“还早呢,现在不急着去想这些,等到了那一天的时候,你可以再来告诉父皇,父皇与你一起考虑这些。”
第1428章 功臣山
过去的章丘,只是一座偏僻的小城,可如今,这里遍地都是贵族们的别墅庄园,连以前那藏山聚匪的长白山,现在也都成了贵族士人们的休闲度假庄园。
一袭白衣。
罗成今天没的带上仪仗,只带了嗣业、存孝、士信还有杜伏威、辅公祜、赵贵、周新等一干最早拉队伍的兄弟们。
长白孤儿营。
这座当初罗成为了长山乡团战死少年们后继有人而收养孤儿建立的营地,如今依然在,只是简陋的营房变成了一座营城。
这是大秦无数孤儿营中的一个,也是大秦的少年军校。
阚棱、王雄诞、西门君仪三个皇帝的义子站在营前等候多时了,当年他们是第一批被招到孤儿营的,也是那时,几个流浪的孤儿受不了营里那饭菜的香味,大着胆进去了。
一顿饱饭后,他们成了孤儿营的一员,甚至还得到罗成的看中,最后收他们为义子。
当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流浪孤儿们,如今却成为了封疆一地的大臣。
“圣人。”
“今日不必行君臣之礼。”
“义父。”江西宣抚使、左都督指挥使、豫章太守阚棱改口,当年那个瘦高小孩,如今长的五大三粗,魁梧高大,满脸的络腮胡。
接着他又向嗣业拜了一礼,“师傅。”
嗣业笑着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会要看看你的陌刀技法如何了,若是生疏了,一会可要踢你屁股,我可不管你现在是不是三品紫袍大臣了。”
“一直都有勤加练习呢。”在嗣业面前,军中悍勇无双的陌刀将阚棱却十分的老实。
那边存孝瞧见他们这般,便大声对王雄诞喝道,“徒弟,你的挝还有没有练啊,呆会跟阚棱比一比,可别丢了你师父我的脸面。”
王雄诞无奈上前见礼。
“师父你老人家还是这般勇猛不减当年呢。”
“你放什么屁话呢,老子我现在镇守云南,可是打的一众蛮人求爷爷告奶奶屁滚尿流,要多威风有多威风呢。老子手执指掌拳横,可是还从没有遇到过敌手。”
存孝得意洋洋的吹嘘着,什么现在云南的蛮子们已经都被他打服了,他甚至已经准备追入骠国,向骠国国王讨要那些逃过去的蛮子们。要是骠国王不识趣的话,他就要连骠国一起揍,到时直接就打通一条到天竺海的通道来。
“我听说当年汉武帝曾想过要打通一条西南入天竺的道路来的,可是因为云南蛮子们太蛮,最后没成功。我告诉你们,有我罗存孝在,什么乌蛮啊白蛮啊,又什么六诏、骠国啊,统统都不是事,我跟你们说,我都已经派人查的差不多了,其实翻过几座大雪山啊,往南还是有道路的,而且越往东南就越平坦,沿河谷有许多骠国的城市、村庄,只要不是雨季的时候过去,那么等旱季的时候,能够很轻松的就一路到达海边。”
存孝越说越多,很明显他现在确实发现了这条通道,而且对此也很有想法。毕竟云南现在道路不畅,虽然朝廷也修了三条路过去,一条从蜀中过去,一条从黔中过去,还有一条从广南交趾过去,但能多条路当然最好了。
何况,老四也是个不甘寂寞的主,现在有蛮子打还不寂寞,等这蛮子们打败后,他当然还想往南扩张。
罗成便笑着对他道,“四哥啊,你要真把云南的蛮子们平定了,有空想往南越过雪山过去开拓,我没意见。如果你真能打穿骠国,打到天竺海边去,到时我破个例,别人封地都是只让三个儿子继承,但是给你破例,到时给你在南边,再给你分封三个儿子。”
“行,说话得算话。”
“当然说话算话,不过我可也要提醒你,往南去可不容易,若只是商队过去,用滇马或是骡子还能走,辛苦点而已。可如果是大军行进,没有万全准备,还是不要轻易冒险的好。”
云南和缅甸边境,那可是连绵的高山丛林,热带丛林丝毫不比青藏高原的条件好。
现在缅甸那片,有一个骠国,还有一些小国,当然丛林里还有无数的野蛮人部落。
一群人说笑着进了营门。
长儿孤儿营的校长站在那里欢迎众人,却是知世郎王薄。
这位是大家的老朋友了,当年罗成他们没少跟王薄、王伯当两个斗智斗勇,后来王薄跟着李密也是日暮途穷,最终还是向存孝归降。也曾当过郡丞太守等职,如今算是半退休了。
本来已经致仕归乡,回到齐郡邹平,后来还是兵部尚书秦琼请他出来任这长白孤儿营的校长。
“好久不见,知世郎你老了。”罗成笑道。
“岁月不饶人。”王薄行礼。曾经率众揭竿而起,也是隋末的一位英雄好汉了,起起伏伏,最终还能有个不错的结果,以从三品官阶致仕归乡,享受从三品的待遇,还能拿着半俸,可以在家安享晚年确实是不错的。
“遇到圣人了,否则我早就尸骨无存了。”
如今在这长白孤儿营里,带的是三千长白孤儿少年兵,这些都是来自天下各地烈士勋士之后,都是些好苗子,在这里打磨。跟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少年郎一起,王薄气色不错。
“王卿,你本来致仕了,却还让你来这里,也是辛苦你了。”
王薄感叹着道,“以前做过不少错事,如今也就努力多偿还一些吧。”
“当初你跟我走的是两条路,但并不是说你就是错,朕时到今日,还记得当初我与叔宝押解你的时候,你跟我们说的那番话,那番话打动了叔宝也打打动了我,否则我也不会坐看叔宝放你走。”
“造化弄人啊,若是我早点醒悟,也不会跟圣人做对这么久了。”王薄苦笑。
罗成笑笑,“其实朕还要谢谢你呢,若没有你和王伯当在长白山起事,我又哪有出头之日呢?”
“圣人是龙,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没有老臣,圣人也会遇到其它人,也一样能够一飞冲天的。”
杜伏威在旁边道,“圣人是龙,王哥也算是试金石了。”
那边辅公祜笑着道,“这么说来,那我和伏威的贵人应当要算王伯当的父亲了,要是没有王老鬼当年把我和伏威吊打,也就不会有士信找圣人来救我们,我们说不定也不会认识圣人,就不会有机会追随圣人,也不会有如今的富贵了。”
众人都点头,确实造化弄人。
当年他们这伙人,哪一个不都是底层小人物呢,可最终,却追随圣人打下江山,辅佐圣人成就大业,就如沛县的汉高祖刘邦和一众开国功臣一样。
刘邦曾经也只是个亭长,宰相萧何开始也只是沛县的一个小吏,而任敖只是沛县监狱的看守,樊哙,更只是一个屠夫。周勃是个连产业都没有的沛县小民,靠着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偶尔也兼职一下丧事的吹鼓手。
夏侯婴则是个沛县的马夫,曹参则是萧何的下属,狱掾,负责管理监狱的小吏。
可就是这么一群沛县的小人物,结果却能辅佐沛县的小亭长刘邦最终成就大业,建立大汉江山,而萧何、曹参都当了大汉宰相,樊哙、周勃等人也都成为大将军。
对比一下。
杜伏威他们发现,当初长白山下的章丘小地方,他们这群人也只是底层小人物,可就因为追随罗成,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业,打下了一座江山,罗成当了皇帝,他们也皆是开国功臣,一方诸侯了。
“十几年过去,章丘出了多少公侯,多少官将,可章丘子弟也死了许多。”罗成感叹着道,当年他一手带出来的那支长白山乡团,招募的尽是些十几岁的中男子弟,后来许多人随他北上征辽,结果一半都没有回来。
再后来,一战又一战,家乡章丘,都是无数子弟从军报名,前来效力。
王薄说,如今长白山的那一座座小山头,每一座山头都有一位齐郡出身的功臣在上面建立庄园别墅。
看那一座座山头,看那一座座豪宅别墅,那代表着齐郡代表着章丘出去的一个个将星。有人战死了,后人继续享受着他们留下的荣耀功勋,有人还活着,终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朝廷不让贵族官员豪强们占田并地,故此这些开国功臣们便花大代价削平山头,填平山谷,硬是在过去那穷山上建出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修起一座座豪华的别墅庄园。
甚至有人挖山造田,硬是在自家庄园前建起那么几十亩的梯田来,挖渠引水,垒坎平地,也算是一番奇观。
当然,这山上还有一大特色,便是到处都是石楼牌坊。
都是皇帝赐给功勋之臣的功勋牌坊,这一座座高大的牌坊树立在那些庄园大宅前,十分雄伟。
“咱们这长白山下,大小牌坊足有三千多。”
三千多牌坊,还有无数的庄园宅院,一家比一家修的气派、奢华。
“这是好事啊,这三千牌坊,无数庄园,说明了我们长白山的乡亲们的功勋伟绩,立在那里,可令世人敬仰。”
只要不占用耕田良地,罗成并不反对他们这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作派。
富贵不还乡,岂不锦衣夜行?
他罗成都知道要回乡修一座皇宫,把章丘升为承天府,兄弟们回来建座庄园宅第,挖山治点田在庄园前,虽然有显摆之意,可人之常情嘛。
“伏威、公祜,你们也应当修了庄园宅第吧?”罗成笑问。
杜伏威指着远处一座山头,“臣家宅子在那座山头,当年我父亲征战不归,被列为逃兵,官府收了我阿爷的田地宅子,把我们赶出家,我和阿妹随着母亲,一开始就是住在那山上的一个破草屋里。”
罗成点了点头,“一会去你家庄园坐坐。”
“臣这就让人去通知庄上。”
“没必要,就随便坐坐就好。”
第1429章 那津
徐小凤有些没精打彩的倚在甲板船舷上。
“船长?”王宝枪大步走过来,“前面就是那津(福冈)了,咱们这趟真不动手了?”自当初朝廷推行三教改革,宝枪因为年纪太小而从少林离开,结束了少林俗家弟子的生活,回到家乡后,不再整天习武练棍,一时很不习惯。
好在在少林自小习武,但是有了些本事,回家后还做了家乡民兵红枪会里的教头,在家熬了几年,便如少林里的师兄许和尚当初说的去报名投军。
他武艺好,人年轻,一腔热血,倒是成功的入了军伍,只是才当了两年兵,结果遇上朝廷裁军,他和他那一营全都被裁了,领了点遣散费回家,一时更茫然。家里张罗着给他说亲讨媳妇,可他却有些不甘心以后这辈子就呆在河北家乡那个小村子里,尤其是已经在外面当兵两年开阔了眼界见过了世面后。
不久,旧上司徐小凤来信,说有个不错的事情问他干不干。徐小凤说的不错的事情,就是打算买条船跑海,他家以前也干过这营生,他想张罗些老兄弟们一起干,更可靠更放心。
王宝枪二话没说便收拾起包袱去投奔老上司了,原来的那五百兄弟,来了小半,大家拿遣散费凑了笔钱,向船厂付了首付,然后借贷不少,拿到了三条船。
虽然买这三条船欠了船厂不少钱,每年都得还两次款,压力不小,可兄弟们又重新聚在一起,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信心。
先前,朝廷许可商船申领劫掠许可证,对百济、倭国等劫掠,徐小凤和王宝枪他们三条船便干脆痛快的投入到了劫掠之中,他们都是当过兵的,行动有序,配合默契,做战勇敢,在海上也是闯出了名头。
黑旗船让许多倭人和百济人都闻风丧胆。
这次,他们准备前往倭国大港那津,这是筑紫岛的大港,也是倭人前往朝鲜或中原的重要港口。
不过因为这港口大,因此防备也森严,不过黑旗团现在有五条船,扩大到了五百多人,还是想要干一票,有李世民的日不落团袭取狮子城的先例在,他们也想冒险一试。
只是谁料到,刚做好了出海准备,结果就在耽罗岛接到了渤海舰队传来的命令,倭国已经向大秦称臣归附,朝廷正式将倭国列为东瀛道,为大秦藩属一镇了。
徐小凤有些无奈的对宝枪道,“咱们虽然脱下了那身赤色军袍,可咱们依然得听朝廷的命令,咱们是皇帝的兵,不能违令。”
“咱们为了这次行动,可是前后准备了几个月呢。”宝枪道,出来闯荡多年,他早就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少林俗家弟子了,左眼上一道刀疤,自额头划过眉骨,再划过眼皮,停在颧骨之上,这道疤宝枪都不记得是第几次负伤了。
如今的他们,其实也就是吃断头饭,把脑袋拴在裤腰袋上讨生活,收益不错,可也十分冒险。
只是他现在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如果再去老老实实的跑船经商,他还真不习惯。
“就算准备了一年,咱们也得听令。我们虽然挂着黑旗,劫掠百济和倭沿海,可我们并不是海贼,我们是兵!”徐小凤再三强调。
这也是黑旗军们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他们不是海贼,他们是兵,是皇帝没有兵籍的兵。
准备了几个月,如今不能行动了,说不遗憾那是假的,但也没办法。徐小凤最后只得带着五船货跑这一趟,不管怎么说,跑完这趟,上那津港瞧瞧,也就没那么些遗憾了。
“宝枪,等咱们从那津回来,就也去林邑那边瞧瞧。如今这北海是无事了,咱们也去南海闯荡。若是也能打下一块地盘来,到时咱们兄弟也富贵了。”
桅杆上,负责了望的家伙爬下来。
“那津,就在前面。”
说完,这家伙赶紧去解手去了。桅杆上负责了望的一般都是船上的新人,因为这是个坏差事。呆在高高的桅杆上面,风吹日头晒,若遇风暴就更倒霉,关键是那么高的地方上下一趟不容易,上去了还得憋屎憋尿,故此老水手都会让新手上去。
新水手们没办法,他们在上面就最盼望着能有点情况,这样也不会那么枯燥无聊,关键是一遇情况就能下来报告,然后趁机去放松痛快一下了。
那津港就在前方,在桅杆上已经可以看到港口的陆地了。
只不过望山跑死马,这望陆也一样还很远。
徐小凤对宝枪道,“去叫醒兄弟们,到地方了,准备登陆靠港。”
“咱们入港会不会有麻烦?”宝枪手指了指桅杆上的那黑旗。
“把黑旗收起来就是了,咱们现在是大秦海商,过来贩卖一批茶纸瓷器而已。”
那津港。
筑紫国的大港,也是筑紫国造所在地。
筑紫国造,筑紫国的地方官,是由天皇委任,出任之人一般都是地方豪强。如今的筑紫国造便是筑紫村上。
听闻有大秦海船前来,“派船前去迎接入港。”
若是早些时候,听说秦船到来,村上会很担忧,但如今前去中原请罪求和的天皇虽还未回,可大臣苏我马子已经回来了,他还带回了朝廷的宽恕与册封。
苏我马子回倭就是在那津登陆,当时还有秦渤海舰队随同到来,随船带来了许多的赏赐和货物,让那津热闹了许久。
筑紫村上自然也是趁机大赚了一笔,自那以后,陆续有秦船过来,满载着一船船的大秦商货,作为筑紫国造的村上,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次都优先抢购掉许多紧俏商货,转手就能大赚一笔。
因此现在倭人对于秦国海商,已经从过去的畏惧变成了欢迎。
倭船出港前来迎接,导航入港。
五条宝船缓缓驶入那津港。
甲板上,一名登船的筑紫倭人在向徐小凤和王宝枪他们介绍筑紫。
“传说,父神伊邪那岐和妹妹伊邪那美产下隐伎之三子岛之后,随后产下了筑紫岛。此岛有胴体一个,颜面四个,分别为白日别,丰日别和建日向日丰久士比泥别和建日别。”
宝枪听后不由的疑惑,“为什么伊邪那岐会娶妹妹,而且为什么生了四个岛?不应当是生儿生女吗,怎么还生了四个岛?”
那倭人曾去过中原学习,汉话还算不错的,当下也不知道要如何解释,反正这是他们倭国的神话故事,也是他们倭国的起源了。
反正按倭国的这个神话故事,说了四岛的起源诞生。而父神生下的筑紫岛,一胴四面,这四面便是筑紫岛上的四国,白日别就是筑紫国,丰日别是丰国,建日向日丰久士比泥别也叫肥国,或称火国,建日别就是熊曾国。
第1430章 村上
筑紫国就在筑紫岛北面一带,那津港就是隶属于筑紫国了。
船上一名向导便是直接告诉徐小凤他们。
“其实他说的那些就是扯蛋,这筑紫岛啊,曾经可是跟大和长期不和的。很早以前,筑紫岛上有数十个国家,其中强大的有奴国和邪马台等国,而东面大岛上的诸国经过争战后才有了大和国。”
大和国王称大王,后来才改称天皇。
不过筑紫岛上的国王一直不服大和王,甚至在百年前,大和朝廷出兵朝鲜半岛要稳固任那地区时,这筑紫国王还跟新罗联合对付大和与百济呢。只是后来大和朝廷派数万大军征讨筑紫。
当时的筑紫君磐井兵败被杀,其子被迫称臣献地,这才让筑紫再次纳入大和朝廷治下。
当初紫筑君磐井还把丰国、火国都给攻占,差不多重新又统一了筑紫岛,只是最终没打过大和朝廷而已。
现在的筑紫岛上,又重回到了四国的状态,筑紫家族虽然依然担任着筑紫国的国造,但实力大不如从前了。
不久前,苏我马子从那津回倭,虽然村上热情款待,可马子还是无情的告诉了村上,大和朝廷以为为大秦的藩属一道,为东瀛道,以后天皇改称倭王兼东瀛道节度使,他这个原来的执政大臣则改任为东瀛道左都督指挥使兼节度使长史兼征夷大将军,开府设幕。
而筑紫岛将改为筑紫郡,原来的四国,将改为九县。筑紫国将要改成筑前和筑后县。筑紫国分为两县后,原隶属于紫筑的对马、一岐等岛将要划给大秦直辖。
肥国和丰国也各划为前后两县,其中肥前县基本上由大秦直辖管理。
这个决定,村上当然不满。
可苏我马子不是跟他商量,而是通知,苏我马子在朝廷的威势,兼之如今后面又有大秦,村上也是无奈,好在最后苏我马子告诉他,以后筑紫的那津港会成为贸易大港,而且马子承诺将授村上为筑紫郡的太守一职。
威逼利诱之下,最后村上也是只得无奈应允。
好在接下来秦船频来,满载商货而来,确实让筑紫村上赚了许多,让他也忘记了那些许不快了。
船只刚靠岸。
结果就已经有大批的倭人围在岸边等候了,最在前面的是筑紫村上派来的人,他们是准备先挑好货的。
后面则跟着那津港的许多豪强代表和倭商们,都想要把五船货给分了。
徐小凤张目望去,还真是有些吃了一惊。
这去年曾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