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罗成不管这些,敢弃籍逃隐,或盗或民,这是绝不允许的。
  五百郡兵,七次出击,每次都是一战而胜,面对着如狼似虎的这些郡兵,本就分散且人少的贼匪们根本不是对手。
  或死或降,无人能逃。
  累计斩杀贼匪五十七人,俘贼三百二十九,另俘逃民一千三百七十四人。
  另缴获粮食布帛、牲畜钱财众多,武器若干。
  接二连三的捷报送到章丘,让章丘城的张须陀都有点怀疑罗成虚报战功了。好在派了贾务本亲自前来查验之后,终于相信罗成的战果属实。
  虽说这八处寨子都是些小鱼小虾,但报上去之后,却是说破贼寨八处,杀贼近百,俘贼一千余众的,管你逃丁还是隐户,在官府眼里,那些人就是跟匪贼一样的。
  对于罗成把缴获作为赏赐下发,只上缴两成的做法,张须陀并没有意见。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现在罗成以战养战,大大减少了对后方粮草器械的依赖,同时他军纪又维持的很好,没发生什么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的事情,他自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算是默许了。
  贾务本再次代表张须陀前来。
  在罗成剿匪的这段时间,张须陀也已经调动了各郡县郡兵乡勇,在长白山六面布网,同时他亲率主力也已经进山。
  先锋营前。
  贾务本当众宣布了郡里对罗成的赏赐。
  “授先锋营罗成为立信尉,赐金五十两。”
  这是对统兵剿匪的先锋罗成的奖励,之前每次论功行赏,罗成都没有给自己论功。但张须陀岂会忘记他,现在他的奖赏下来了。
  立信尉。
  从九品。
  这不是一个官职,而是一个散阶。
  大隋有官职有散阶,还有爵位,原来还有勋位。
  不过当今天子继位之后,在大业三年,更定官制,重改品级。废除了特进、八郎、八尉以及十一等勋官,并省朝议大夫。
  散官和勋官合并,更定后的散阶从一至九品,从开府仪同三司到立信尉,有九大夫八尉,再加个开府仪同三司,共十八级。
  立信尉是最低一级的散官。
  散官不是职事官,职事官就是有职事差遣,有职位管事情的。而散官呢,是一种称号,或者说相当于一个品级。
  就如比县长是个职官,而县处级只是一个级别。
  只有阶没有职,那就只享受相应待遇而不理事。
  散官最初起于汉代,无印绶,不理事。汉魏以来,大量散官成为加官加衔。隋立国之初,就废除了北周六官、九命体制,恢复汉魏官制。
  再到如今勋散合并,散阶其实一直还是作为官员的一种荣衔加官,没什么实际意义。
  当然,底层的八尉,其实更多的是来赏赐给府兵立功将士的。
  现在张须陀为罗成请来了一个立信尉的散阶。
  有了这个从九品的散阶,罗成算是从原来的一介白丁晋身仕途官场,有了品级。这样一来,他那个代县尉,倒是有了点根据了。
  至于黄金五十两,其实就是折钱四百贯,但这赏钱最终还是得从罗成先锋营缴获中出。
  “官职呢?”
  老四见贾务本一句话就说完了赏赐,登时不满了。
  “郡丞已经向朝廷举荐士诚任章丘县尉,但朝廷吏部驳回了,只是吏部也暂时还未铨选出新的县尉人选,因此暂时还是由士诚担任代县尉,直到新县尉到任为止。”
  “就这样了?”老四的拳头已经握紧了。
  “罗老四,你对我爹举什么拳头?我爹只是来通知的,他又不是吏部尚书。”贾润蒲见有人对他爹不敬,马上瞪大眼睛喝道。
  “草,这是什么狗屁赏赐?我五弟立这么大功,结果就一个他娘的从九品立信尉散阶?”
  贾务本不理罗存孝,他对罗成道,“郡丞听到这个结果,也很是不满,已经再次上书朝廷,不过这事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你毕竟出身普通,人又年轻,朝堂之上的诸公不理会也不稀奇。”
  说不失望是假的。
  可事到至今,罗成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毕竟隋朝,算是一个贵族社会。
  关陇集团把持着朝廷,八柱国家的荣耀还在大兴城荣耀生辉,连关东五姓七家这些顶级士族都被他们压着打,他一个小小的农家子,连个地主庶族都算不上,没背景没靠山,朝堂上的诸公为何要关照他这么一个小家伙?
  不过好歹有张须陀的力保,总算也没有什么都不给,一个从九品的立信尉,也算是给了罗成一个官身。
  哪怕无职无事,可有了散阶官品,也成为了官僚阶层一员,成为了特权阶层,能够享受到的特权还是有很多的。
  比如说,只是一个普通百姓,那么就算你有钱,你最多也只能拥地百亩。但是有了九品官阶,就成了官僚了,比如九品的立信尉,朝廷还会授百亩的官员永业田。若是他能够拥有个职事,还能有职田。
  贵族官僚们有受田优待,永业田不受限制,最多可达百顷。
  总之当官了,不但会有另授永业田、职田这些,甚至连拥田的额度也大大上升,只要你有钱,那么你就能成为地主,甚至是大地主。
  而普通百姓,是没资格成为拥地百亩以上地主的。
  另外一个,有了散官,一只脚也已经算是踏入了官场,以后便有机会再求得职事,成为一个真正的官员。
  只是老四却根本不服气。
  这么大的功劳,连个职事都不肯给,这太欺负人了。
  他还想着,老五凭功升为县尉,他说不定就有机会接郡兵营都尉之职,弄不好也能弄个九品官阶。
  “我们不服!”老四梗着脖子吼道。
  “放肆,退下。”罗成喝退老四,服不服有什么用,对老贾说更没用。这世界本就是强权的世界,没资本的时候人微言轻,在大兴城的那些诸公眼里,他们不过就是一只蝼蚁,甚至是只他们连名字都记不住的蝼蚁而已。
  “我不服!”
  “滚下去!”
  “我就是不服!”
  罗成对三哥嗣业道,“三哥,把队头罗存孝押下去,黑屋关紧闭。”
  嗣业点了点头,他心里也很不满,可却没有如老四那般直接说出来,“老四,走,出去冷静下。”


第132章 刺客
  “别叫,罗五兄弟。”
  冬日寒夜里,长白山中的一处林中临时营地里,罗成醒来,却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旁边坐在一个影子。
  “谁?”
  罗成低声喝问,他没大声叫喊,因为他已经看到那影子手里端着一把弩机。这弩虽小,可却强劲,这么近的距离里,罗成根本无法躲避。
  “罗五兄弟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吗?”
  声音有些熟悉,可罗成还是一时间没想出来。
  “这位兄台,咱们这黑灯瞎火的说话,也不合适吧。不如我点个灯,咱们见面聊。”
  “好啊。”黑影应道。
  罗成坐起,动作小心,生怕一不小心惊到了这人。一边摸出火镰,他一边在想,到底是谁?
  这人也真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摸进剿匪先锋营地的主将帐中。同时他也在想,自己的先锋营看来还是太弱了点,一个刺客居然能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他面前,而且他之前根本毫无警觉,这要是对方纯心要来取他命,那他早死不知道几回了。
  一点火星引燃了牛油蜡烛,帐中顿时明亮了起来。
  那个黑影也越来越清晰。
  “王法司?”
  坐在他面前的正是被官府通缉的要犯王薄,他们剿匪大军满长白山里寻找着这位反贼,却谁能料到,他反而摸到罗成身边来了。
  “我早已经不是什么法司了,到是罗五兄弟你,真是士别三日,让人刮目相看啊。那日你来我青阳山庄头次见面时,你不过是章丘县的一个新任捕快,而如今居然就成了齐郡剿匪先锋,还是章丘县尉。”
  “代县尉!”罗成道。
  “十六岁的立信尉、代县尉,真是不敢想象啊。想我当年,也是个铁匠出身,二十一岁才投身军伍,混了十年也不过混了个九品然后转到郡城任职,又十年,才得一个八品的法司。”
  回首往事,王薄也不尽无限感慨。
  罗成盯着王薄,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在想什么。
  王薄的一生,确实够传奇。
  可这临到晚年了,都快五十岁的人了,却还要舍家造反,这真是让人猜不透啊。历来造反之人,许多都是被逼无奈,比如有冤难伸,比如纯粹就是饿急了造反,如王薄这样家有千亩良田,还有一支商队,几家商铺,每年有稳定钱财进项的地主,却要造反,这真是想不明白啊。
  “我帐外值夜的义子呢?”罗成问。
  “你是说三个小家伙吧?他们是你义子?看起来也不比你小多少啊,这三个家伙挺警觉的,不过终是太嫩了些。你放心,我没杀他们,只是暂时把他们打晕了,捆绑起来塞上了嘴扔在一边呢。”
  罗成又松了口气,王薄连阚棱他们都没杀,看来今天不像是来刺杀他的。
  “可否问一句,王兄深夜而来,所为何事?”
  “来之前,我的目的很简单,杀了你。”王薄道。
  这段时间,齐郡大调兵马,在寒冬里搞大扫荡,这对于山里的好汉们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本来大家开始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大阵仗,以为官军会像之前一样,进山围剿一下,抓几个倒霉鬼,然后就收兵。
  大家躲一躲,也就过去了。
  可谁成想,这次张须陀搞这么大阵仗,居然调动了数千人马。
  仅一个先锋罗成,就接连扫荡了八个寨子,尤其是不少消息说罗成一路烧杀抢掠,官军们无恶不作,那些可怜的逃民,全都遭受了池鱼之遭,简直就是水深火热。
  所到一处,便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比土匪还土匪。
  王薄听到这些消息,既惊且怒。
  惊的是官军动作如此之大,怒的是官军居然如此可恶。
  尤其是先锋罗成,可谓是恶行累累。
  山里的好汉们都已经被官军的暴行吓的人心惶惶,好多人甚至已经打算向官军求降。
  这样下去,他王薄的反旗虽举,可又能留住几人?
  他曾提议大家联合起来突袭罗成的先锋营,可人人丧胆,官军没打过来他们就烧高香了,避都避不及,还敢主动再去打锋芒正盛的罗成?
  为了士气,也为了义气,王薄决定亲自出手刺杀罗成,他要用罗成的首级来重聚好汉们的雄心斗志。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
  不得不说,王薄毕竟曾经也只是个卫府小军官,在仕途也只做到了一个郡法曹,格局不够,眼光不高,做出来的决定其实也一般。
  堂堂义军首领,居然想单枪匹马深入官军营地之中,刺杀官军先锋。
  很有几分英雄之气,但在战略上就落了下乘,哪有主帅去当刺客的。
  “王兄,你是贼我是官,我们两人势不两立,若是阵前相遇,凭本事决生死,这是正常。可你是匪首,我是官军先锋,你为何却要潜入我营地来刺杀我?这有些不合常理吧,难道我罗成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让你非要冒这风险来除我?”罗成问。
  王薄便说了他听过的一些传言。
  “传言只是传言,而且是谣言。王兄既然到了我营地,相信也看到了我们先锋营的行事,可有行那天怒人怨之事?”
  “没有,其实我已经潜伏在你先锋营边上几天了,而且潜入你营地也一天了,我冒充为一个乡勇,可一整天都没有人发现,不得不说,你这先锋营还是不够严密。”
  罗成笑笑,“让王兄见笑了,我这先锋营不过是一支匆匆征召起来的乡团,老实说,能有现在这个样子我已经很满足了。”
  王薄叹声气。
  “正因为我潜伏在你先锋营几天,所以我相信我的眼睛,相信我的耳朵。虽然你依然认为你们破逃民的寨子,掠夺逃民的行为不耻,可你们确实也没有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我们是官军,代表的是制度和正义。”
  “正义?”王薄不屑的笑笑。“你的先锋营确实还行,但并不是所有的官军都能这样的。本来我是要来杀你的,可这几天的见闻,让我觉得你其实还行。”
  “那王法司为何不直接离开呢?”
  “因为我有些话要对你讲,也还有一些事要了结。如今长白山无数人遭受劫难,而这劫难却都因我而起,我要结束他。”说到这里,王薄有种英雄迟暮的样子。
  他望着罗成,平静的道,“我来自首归案,希望你们擒获我之后,能够早点结束这场劫难,不要再造杀孽了。”
  “自首?”
  罗成都忍不住惊呼了,他想过无数种可能,就是没想到王薄居然会自首。


第133章 送你一场富贵
  说着,王薄收起了那把弩。
  他将弩扔到了脚下,依然坐在那里。
  “好了,现在你可以叫人进来了。”
  罗成没叫。
  “法司想要通过自首然后让官军退兵?”
  “你们不是想要擒拿反贼吗,我就是反贼首领,你们把我擒获了,也就不必再去祸及无辜了。”
  “可王伯当还没落网。”
  王薄摇头,“你们擒不到他的,他早就已经离开长白山了。”
  “是吗?”
  “嗯,远走高飞,一走了之了,我看错了此人,误信了他们。”
  看着王薄的样子,还真不像是作伪。
  这一刻,罗成甚至有种为王薄点赞的冲动了。王薄王勇,都是这次官府重点通缉围剿之人,可这两人虽说出身都差不多,地主豪强,但两人的理念却又截然不同的。
  王薄真有几分革命家的气势,而王伯当,他不过是别人的卒子。
  “你和叔宝曾经放过我一次。”
  “和我无关。”罗成道。
  “虽然叔宝放的我,可你也没拦着,这个人情我王薄不会忘。我听说上次因为这事,你和叔宝还受了责罚,要不然听说你早就可能是立信尉了。我这人一向不喜欢欠人情,今天我向你自首,便算还当日欠下的人情了,我知道我现在被通缉,悬赏很高。”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罗成无奈的笑笑。
  王薄正色道,“我有件事情想要求你!”
  “你说。”
  “我发妻死的早,嫡出的儿女们也早已长大,后来纳了一房小妾,生了一双儿女,如今还年幼。我唯一不放心的就是他们,我如今把他们安置在山中,我希望你能够替我接走他们,并代我照顾他们,若是能够替我抚养他们长大更好。”
  王薄请求道。
  “为何不把他们托付给你嫡出儿女们?”
  “我这一自首,他们今后也将亡命天涯,还不知道前途如何。更何况,我这妾室和庶出子女,并不被他们喜欢。若是我死了,只怕根本无人理会他们,甚至说不定会被他们给卖掉。”
  “可你相信我?”罗成疑惑。
  “你我虽官贼不两立,可你的为人我却信的过。”他再次请求。
  罗成并不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古人嫡庶之分十分严重,而妾在隋朝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正所谓娶妻买妾,妾的地位在家庭中比奴仆也不过是好一点点。
  丈夫死后,妻子或嫡子把妾卖掉的情况十分常见,至于妾生的庶子,很多都没有继承权。
  王薄放心不下的,还是这年轻的妾侍和年幼的一对庶出子女。
  王薄既担心嫡生的儿子亡命天涯对他们照顾不暇,同时也不相信他们会照顾好他们。
  “法司,你何不找个替身,然后亡命天涯,自己带着妾侍儿女们岂不更好?”罗成也不由的动了几分恻隐之心了。
  战场上,找个身材面相差不多的当替死鬼,穿上他平常的衣物,带上他用的武器等,然后弄烂尸体,说不定确实有很大机率蒙混过关的。
  “我非一般贼匪,我扯旗造反了,我知道官府会有多严。”
  “我把他们交待给你了。”
  王薄接着说出了她们所在的地方,以及他们的名字等信息,还取出了自己贴身的一面玉佩,“这块玉佩缺了一半,另一半在她们那里,见到玉佩他们就会相信你的。”
  罗成犹豫不绝。
  王薄却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再理会他,直接站了起来,一脚踹翻了帐中的几案,杯碗盘子等哗啦做响。
  “罗成,纳命来!”
  王薄高声作喊,可人却站着不动。
  这一声吼在暗夜里却份外的洪亮刺耳。
  果然,帐外不远处迅速的传来了匆匆脚步声。
  这时王薄赶在帐外士兵冲进来之前,一拳砸在自己脸上,然后躺倒在地。
  当值夜的郡兵们冲进帐中的时候,只看到帐中狼籍,一人倒在罗成帐前。
  “都尉,你没事吧?”
  罗成叹声道,“没事。”
  他指着地上人道,“这就是知世郎王薄,不知如何潜入了我帐中,想要刺杀我,被我发觉,交手后被我打倒了。”
  说出这话的时候,他没有什么欣喜,只觉得沉重。
  “知世郎王薄?”
  赶来的郡兵们都被震惊住了。
  这边的动静很快就引来了更多的士兵们,罗嗣业匆匆披甲执刀赶到,一进帐就查看罗成。
  “居然有刺客潜入,没伤着吧?”
  “没。”
  这时,王薄已经被五花大绑,还被泼了冷水,他人也“醒了”过来。
  “谁这么大胆?”
  “是王薄,知世郎王薄。”有士兵兴奋的对嗣业喊道。
  “王薄?”嗣业疑惑不解。
  老四存孝也赶到了,他打量了几眼闭嘴不声的王薄,“没错,就是这老小子,上次老子去他家过,后来老子被贼匪俘了还跟他打过照面。”
  “真是王薄?”嗣业更是不解,“他一人来的?”
  “嗯,就他一人。”
  这时王薄突然开口,“罗五小贼,这次算你命大。”
  老四过去一拳砸在王薄脸上,把他半边脸都砸肿了。
  “让你还敢嚣张,居然敢潜入营中行刺,他娘的,真是不知死活。”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当听说王薄行刺罗成,反被拿下之时,众人无不欢呼。
  生擒反贼首领王薄,这个消息当天就被快骑报往张须陀军帐了。
  同时,也有信使赶往章丘报捷。
  几乎如一阵旋风一般,王薄潜入军营行刺罗成,反被罗成生擒的消息迅速传开来。
  大家都惊叹乱贼王薄的胆大,以及罗成的勇猛。
  更有人说起罗成剿匪以来的战绩,什么半月七战,七战七捷,破贼寨八处,擒贼匪千余等。
  而如今更是生擒了反贼之首王薄,看来弄的人心惶惶的长白山反贼终于被剿灭干净了。
  “真是一个大猛士啊!”
  “可不,都说是白虎转世,那岂是浪得虚名的。”
  隋朝立国以来,虽说恢复汉魏礼仪,破除胡风。但魏晋以来,南北分裂动荡,天下战乱频繁,百姓都普遍尚武,对于那些猛人悍将,那是崇拜无比。
  罗成十六岁年纪,却屡屡打出猛名头,尤其是他这出身微寒,白手起家,更是让无数普通百姓们视做偶像。
  罗成之名,算是彻底在齐鲁之地名扬四起!


第134章 福将
  隋朝法典之中首次定下十恶不赦之罪。
  其中十恶的第一恶,便是谋反。
  刑法,犯十恶者,虽遇赦,犹除名。
  不但百姓犯十恶之罪不赦,就算是拥有八议特权的贵族官僚们,犯此十罪,也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总之敢谋反,那就是触犯大隋的底线,必穷究治之。
  王薄敢在章丘城下,喊出举旗造反的口号那一刻起,他的名字就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贼匪了,他是被张须陀列入了黑名单,必擒而斩之的反贼。
  也正是因为出了王薄这样的反贼,张须陀才会大动干戈,调集全郡近万的郡兵乡勇搞大扫荡大围剿。
  就算是一向对张须陀大练兵主张不满的齐郡太守等官员们,在此事上也没有一人敢反驳。出了反贼,必须立即镇压,如有姑息,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但张须陀调动了这么多人马,耗费了这么多钱粮,自己也一样有很大的压力。如果不能早日擒拿王薄,那么他一样无法交差。
  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多月,郡城那边的风言风语越来越多,说他张须陀徒耗钱粮,却连几个反贼都让捉不到。
  这种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淹没他的趋势。
  “这王薄怕是失了志吧?”
  军帐之中,贾务本对这消息都有些一头雾水。
  “王薄好歹也是十年军伍过的老府兵,还在齐郡任过十年法曹,一把年纪了,怎么却还跟个毛头小子一样?说谋乱就谋乱,说造反就造反,这转眼又孤身入营行刺,他这是吃错药了?”
  贾务本想不通,觉得这不合情理啊。
  “那你之意,罗成难道还敢谎报军情,冒功邀赏?”张须陀对罗成倒还是比较相信的,既然说了事实如此,那多半如此。
  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些内情,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罗成已经把王薄给捉拿了。
  “王薄是生擒,那就是还活着?”贾务本又问。
  “嗯,现在正在他军营之中。”
  “竟然还是活的,那看来真没有什么问题了。”
  如果是死的,可能还有问题,比如只是得了一具尸体,来路不明。或者说是一具替身,有可能是王薄自己弄的替身,也有可能是罗成弄的替身。但是个活人,这替身的难度就太大了,基本上不太可能。
  “郡丞,王薄必须得马上控制在手,属下愿意亲自跑一趟罗成先锋营,把他押过来。”
  “不用了,罗成已经亲自带先锋营五百人押送王薄过来,不会有差迟的。”
  在长白山里,罗成的先锋营现在可是打出了名头,五百先锋八战八捷,贼匪现在可是闻罗成之名而惊惧,他带兵押送,没人敢来碰这钉子。
  “为防万一,我还是带人去迎下的好。”
  当天,贾务本亲率一营五百郡兵迎接罗成。
  罗成带着五百郡兵押着王薄而来,一路上没有遇到半点意外。
  当张须陀看到了王薄后,他彻底的放下心来,正是那个反贼王薄。
  “要杀吗?”
  一名校尉问。
  “此等反贼,自当是押解京师。”
  一番讯问过后,王薄交待了不少,他承认了自己聚众造反之事,也交待了不少情况。
  “可惜跑了王勇。”
  王伯当在章丘城撤退那晚,就直接跑了。他带了身边亲信离开了长白山,不知所踪。
  “无妨。”张须陀道。
  虽然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长白山的这些贼匪其实是有好多股,而原来王薄和王勇是勾联一起的,并且王勇还位置更高些,可在章丘城下真正打出反旗的人却是王薄。
  因此说来,王薄是反贼首领,而王勇则顶多算是个协从。
  “老贾,你亲自带一队人押解王薄入京!”
  张须陀交待。
  “那这边?”
  “既然王薄已擒,那么这次大扫荡也算是卓有成效,可先令各县乡团撤回。各郡兵营,也要分批撤回。”
  “不扫了?”
  “扫还得扫,但没必要再这样大阵势了。”
  其实虽然才维持了半个月的扫荡,可所耗费的钱粮却是相当惊人的。不说郡城里那些官员们大有意见,连张须陀自己都吃不消顶不住了。
  既然把反贼首领拿住了,那剩下的都是些小鱼小虾,留些郡兵继续扫就足够了。
  王薄一擒,剩下的贼匪肯定再无人敢抗拒官军。
  贾务本笑着道,“真不知道该说罗成运气好呢,还是郡丞运气好,这王薄真要逃,我们还真未必能抓到他,可他偏偏却要去刺杀罗成,这下倒好,把自己给栽进去了。不过倒是便宜罗成了,生擒反贼首领,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不过也得要有本事,否则换个人,说不定就是另一种结局了。”
  “也对,若是换个人,说不定就被王薄给半夜割了脑袋,然后提回去振奋反贼士气,这真要出这等事,倒是会让我们很头疼的。”
  “罗成还真是我的一员福将!”张须陀也不由的哈哈而笑,虽然这件事情还有很多疑惑,可张须陀并不想去深究。就如当初秦琼罗成放跑了王薄那次,他事后也没过于深究一样。
  “等我给朝廷写封表奏,好好为他述功请赏。”张须陀拿起笔,“希望朝廷这次能够给罗成实授章丘县尉吧。”
  “以他的功劳,上次就可以了,再有这次擒反贼首领之功,一个章丘县尉应当没问题。”贾务本道。
  ……
  大兴。
  大隋京师,位于关中四塞之中,处于关中平原之上。大隋立国之后,杨坚不满汉之长安城的狭小破败,于是在渭河之南修建新都。以杨家当年爵位大兴为名,取新都名为大兴城,皇宫为大兴宫。
  吏部。
  吏部侍郎高孝基朝会回来,便有一名小吏过来禀报。
  “禀侍郎,杜工部之孙杜克明已定滏阳县尉,今日特来来拜谢。”
  “杜克明啊。”
  高孝基这才想起来,工部尚书义兴郡公杜果之孙今年科举中得进士,前段时候通过了吏部的铨选,成为了大隋的一名预备官员。如今吏部出缺,定了授他滏阳县尉之职。
  “让他进来吧,不过滏阳县尉这个职事可能要有所变动了,另有一个地方更适合他。”


第135章 杜如晦
  高孝基身为吏部侍郎,平时主管吏部事务,负责的是大隋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可谓是位高权重。
  杜克明就是个入了他法眼的年轻人。
  才二十四岁就能入吏部侍郎法眼的年轻人,当然不仅仅是个新科进士这么简单。毕竟大隋的科举考试举行以来,每年一考,进士科虽然是仅次于秀才科的科目,在几十个科目里也算是相当有含金量的,但毕竟秀才科不常设,进士科每年都还是少则只录几个,多则才录十几二十个进士的。
  这些年轻进士,却并不是能个个都入侍郎法眼的。
  杜克明除了确实有才华之外,家世也非常不错。
  他的祖父是当朝工部尚书杜果,品级比高孝基还高,虽说工部不如吏部权重,可到了尚书一级,其实并不完全是尚书管部。相反,管部的实际是侍郎,六部尚书反倒只是一个官员们升迁的顺序,工部尚书不一定就是管工部的事,吏部尚书也不一定就是管吏部。
  能做到尚书一级,基本上就已经是参赞军国之事的重臣了。
  杜克明有个做工部尚书的爷爷,还有个现任昌州郡丞的父亲杜咜。
  另外,杜家还是关陇名门,正所谓京兆韦杜去天五尺,在京兆这个地方,最大的士族就是韦家和杜家。杜家那是天下顶级的士族名门,可以与关东五姓七家,以及河东的裴氏、柳氏,关西的杨氏、江南的萧氏、沈氏等并称。
  而且杜家与五姓七家不同之处还在于,杜家是汉代开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