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如龙马如虎。
  骑队里旗手高大魁梧,掣着红色大旗。
  县令连忙迎接上前。
  “圣人将至,请县令准备迎接圣驾。”
  没一会,更多的骑兵出现,他们身着锃亮的铠甲,手持着马槊,腰佩弯刀。
  丁老三有些敬畏的看着这些兵。
  他的二儿子黑娃看着这些禁军,羡慕的道,“阿爷,我将来也要报名投军,就要当皇帝的金吾卫!”
  老三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这黑黑瘦瘦的哪当的上金吾卫,好好读书,将来考中贡士,也能金殿面圣呢。”
  一队接一队的兵马到来。
  然后是内侍省殿中省的官员们到来。
  小小的偃师县令,早就满头大汗了。
  皇帝车驾终于到来,路两边早就布满了随驾的士兵,丁老三和家人们都只能退后数十步,远远的看着被禁军护住的官道。
  “阿爷,你看到了吗?”
  丁黑娃个头太矮,不停的跳来跳去,可高大的禁卫们还是挡住了他的视线。
  老三一把将黑娃提起,让他坐在自己的肩膀上。那边三岁的老三不肯了,也要看。老丁三笑着把小儿子也提起,于是一个坐左肩膀一个坐右肩膀。
  “看吧,都好好看看圣人的模样。”
  突然,路边传来山崩海啸般的呼声。
  “圣人万岁!”
  一浪高过一浪的山呼声响起,老三激动的也立即高声呼喊。
  “皇帝万岁!”
  老三跟着大家高呼着,他旁边的妻子、老母也都一起在高喊,后面的同村们,更是个个声嘶力竭的高呼着。
  “圣人来了,圣人来了,我看到圣人骑着白马来了!”
  丁小三也叫道,“圣人骑的白马好高啊,比一个人还高呢。”
  前面有百姓开始跪拜。
  老三也连忙跟着跪下。
  丁小三不满,“阿爷,我还要看皇帝骑白马!”
  老三气的一巴掌拍在儿子屁股上,“别说话,赶紧跪拜圣人!”
  老三没有见到圣人的模样,但却还是很真诚的跪下,他随着大家一起山呼万岁,心里想着若是圣人真能够万岁就好了,这样的话,那么他丁老三还有他的子子孙孙们一定都能永远过着好日子!


第1388章 象林县男爵
  “皇帝万岁!”
  “万岁!”
  罗成身着玄色龙袍,骑着高大的西域汗血宝马,头顶束发金冠,腰间佩着一把玉具剑。道路两侧,站立的禁军后面,跪着无数的百姓。
  听着那此起彼伏的山呼之声,罗成也不由的觉得有些面色潮红。
  此刻,他感觉自己就仿佛是那巨星一般。
  不,再厉害的流行天王,此刻也绝比不过皇帝的受欢迎程度。
  “平身!”
  罗成连连出声。
  魏征跟在皇帝身后,激动的道,“圣人,这就是民心啊,万金难求的民心。”魏老道似乎比皇帝还更加激动,他看着这场面,深知这些偃师的百姓的山呼声有多真诚。这不是什么仪式,不是什么过场,这是真真正正发自内心的拥护敬仰。
  这是皇帝让偃师百姓结束动荡恢复安宁,让偃师百姓重新分田授地,减税降税,让百姓在灾荒之年也得以渡过后的真心感激。
  圣驾经过了二十里的偃师百姓迎接长廓,最后在偃师城郊进入了内侍省早就准备好的营地。
  圣驾没有入偃师县城。
  营地是内侍省提前备好的临时营地,规划的很齐整。
  车马入营,便开始安营搭帐篷,各司其职。
  罗成换了身衣服,洗了把脸,却没有马上休息,而是叫上了魏征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些宰辅,又叫上了太子,只带了羽林骑护卫,开始走上偃师的乡间田野,亲自巡视查看偃视乡里的情况。
  “这偃师县之前马周为知县李纲为县丞,救灾防灾处措不错,如今这县里新搭的班子,看来办事能力还是不错的。”
  罗成看着乡间道路修整的不错,田间阡陌纵横,沟渠也都清理过。皇帝甚至走下田坎,查看地里种的庄稼。
  一块地里种的萝卜苗子已经长出了嫩绿的萝卜缨,另一边的田里则种的是油菜。
  “这田耕的挺深,土打的很碎,还都浇过水,这垄也都不错,种地的是把好手,而且很勤快啊,你看,一点草都没有,地里还浇过肥。”
  魏征对于皇帝懂耕种一点也不稀奇,毕竟在皇家北苑,本来种花种草的地方,皇帝可是还亲自弄了几块田地的,耕田播种收获,皇帝都会亲自参与,甚至经常带上太子。
  “这里可都是好地,有水灌便利,地也平坦肥沃。”
  跟随的羽林骑很小心的走在田埂上,没有人敢随便乱踩在地里垄上,坐骑更是只敢留在大路上让其它同伴牵着。
  “这路和沟渠都看的出来,新修过,甚至这田里,也似乎刚全面除了一遍草啊。”罗成呵呵道。
  魏征笑笑。
  “圣驾经过,偃师县肯定不敢怠慢的。”
  重新回到路上,罗成继续往乡里走,来到一处村庄。
  先前去迎接过圣驾的村民们没料到皇帝居然会到来,激动的又全都出村跪拜。
  “快快请起,平身。”
  罗成伸手招来村里的村长和民兵队长以及村里的小学堂校长,让他们陪同。这是一个不小的村子,约有二百来户,村子建在一处土岗之上。
  皇帝一边听着村长有些激动的语无伦次的讲解着这个村庄的历史,一边细细的打量着这个村庄。
  村路新修过,很平坦。
  村里的沟渠也都掏过,很干净。
  甚至村民们的屋子也都修过,看不到那种乱糟糟的乡村模样,也看不到污水横流的污水沟,更别说什么牛屎猪粪满地,苍蝇乱飞的情况了。
  “远亲不如近邻!”
  “溺女婴猪狗不如!”
  “勤劳致富、勤俭持家!”
  罗成甚至还发现了村里的屋墙上,甚至还用白灰刷了不少标语。
  “这是县里要求的吗?”
  村里的小学校长,一名身着儒袍长的很瘦的老头便上前应声,“这些是小民按县里要求所写的一些劝民语。”
  劝民语,便是劝民勤劳、善良、节俭、守法,对一些村民恶习的劝谏,比如溺杀女婴弃婴,甚至有赌博等。
  “村里以前有溺婴的陋习吗?”罗成问。
  校长点头,说过去大家日子苦,若是女孩生的多,养不起便会抛弃或是溺死。村里甚至还有一座女婴塔。
  罗成听闻,便让这个校长带路。
  女婴塔在村后山里,说是塔,其实就是相当简陋的一个约丈高的乱石堆,里面留了几个洞,塔式形状,做七层样。
  校长也说不清这个女婴塔是什么时候建的,只知道代代相传下来。村里有溺死的女婴便会送到这里,抛入那石塔内,谁也不知道这塔里究竟有多少溺死女婴的尸骨。
  罗成听了心情很沉重,他知道溺婴这种陋习确实很常见,百姓们又没有什么避孕知识手段,结婚娶亲又早,于是便一直生。可穷人家生容易养却不易,更别说许多人把女孩视做是陪钱货,毕竟最终要嫁给别家,甚至还得给女儿准备嫁妆。
  于是好多人在家里已经有了几个孩子后,再生下女婴往往就会直接把女婴溺死或者是抛弃。
  若是送人的,这还算是很仁慈的了。
  这种陋习,其实就是到了罗成后世小时候,都还是有的,更别如今了。
  “但愿以后再无溺婴。”罗成对着那塔躬身一拜,“魏老道,把这塔砸了,然后将里面的尸骨收敛,然后在此建立一座女婴墓。”
  魏征点头,“陛下也不必悲痛,自陛下即位以来,先后数次下诏禁溺婴、弃婴,也在天下各地建立了孤儿院、抚育堂等来收养民间弃养之婴儿,陛下做的已经够好了。”
  “终究还是不够,若是百姓生活好了,能够温饱衣食无忧,谁又会遗弃自己亲生的骨肉呢。”
  从那村子离开,罗成的心情有些沉重。
  其实他也明白,不管朝廷再怎么制订律令,可百姓如果养不活依然还是会溺婴弃婴,尤其是女婴被遗弃溺死的更多。从某一方面来说,一对正常夫妻,能生七八个甚至是十个孩子,如果全要抚养成人,也确实极为艰难,可百姓又没多少避孕的知识,生了一个又一个,就算不弃婴,哪家又不要夭折掉几个呢,能够生下来就全养大成人的,真正少之又少。
  “偃师县令办事还算勤恳,只是有些喜欢做表面工程,为了朕路过,有些钱就是花的冤枉钱,朕认为他拔钱为百姓修路、维修危房这些是好事,但是不能是因为朕路过而做,应当当成是一件本职去做。”
  “毕竟只是一个县令,做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魏征为这位县令说话。
  “朕清楚,所以也没说要罚他,但是得跟他说明。”
  回到营地。
  罗成先去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出来,冯力士奏报了一个好消息。
  “南唐县丞李世民在林邑都城大秦义商的帮助下,突袭拿下了狮子城并生擒了林邑王范梵志。据报,狮子城中仅林邑王宫神庙里的金人金像就有十余万斤,整个林邑城的金银钱财所得高达三四千万贯之多!”
  罗成听后,有些意外。
  “李世民跑到林邑国去,破了林邑国都还生擒了林邑王,又得了十数万斤黄金?”
  “确实如此,皇城司和锦衣卫皆以确认,岭南李靖已经下令在狮子城设立林邑郡,以李世民为林邑郡象林县令。”
  “还真是有本事啊。”皇帝轻轻叹了一声,“既然李靖已经下令林邑设郡,那么朝廷照准吧,至于李世民,他既然有这样的本事一人破敌国都擒贼国王,又为朝廷夺金十余万斤,仅给一个县令也太薄了些,这样,授李世民林邑郡丞之职,赐封他象林县开国男爵位!”
  冯力士小声提醒皇帝。
  “圣人,李世民是岭南长流人,此前虽得圣人恩赏授为南唐县丞,可他却跑到林邑国去攻城作战,且并未请示上报朝廷,这里面大有问题。真要追究起来,就算不论功封赏都是对他的关爱了,真要追究的话,完全可以判一个谋反之罪。”
  “其实也没这么严重,朕对李世民的举动了如指掌,很清楚的知道他这个南唐县丞其实一直就没有真正上任过,他一直在为日落王跑船队,拿着劫谅许可证一直在林邑扶南沿海当海贼呢。”
  “陛下为何如此纵容李世民,此人桀骜不驯,又十分年轻,只怕将来……”
  “你的提醒朕明白,不过李世民对朕始终不肯服输认软也没什么,他的那口气其实也挺不错的,让他在南海上去闯吧,他再厉害,可离开了大秦便什么也不是,别看他能够打下林邑都城,可他那也是顶着大秦的身份。若是朕要动他,只要一句话,他不说在狮子城,就是在波斯湾,朕也随时能够把他捉回来。”
  “让他去闯荡吧,反正闯荡出名堂来了,那也是为大秦闯荡,最终还是朝廷受益,比如这次,李世民打下了狮子城,最终那黄金和土地,不也依然还是归了朝廷所有吗?”
  冯力士轻笑着道,“圣人胸襟宽广,能容人,随便换一个帝王,李世民只怕死了几十次了。”


第1389章 江西
  江南西道都督指挥使司衙门后堂。
  左都督阚棱坐在椅上擦拭着自己的丈八陌刀,这把镔铁打造的陌刀锋利无比,乃是皇帝钦赐。
  麂皮擦拭过陌刀锋刃,锃亮幽冷。
  新移任江西左都督兼豫章太守,阚棱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不轻。
  一排军校们坐在下面,他们都是阚棱带到江西的麾下,是一万两千名府兵二十四个营的军官们。
  他们多数是原随阚棱驻于江北的军官,看着上司在那里默默的擦拭着陌刀,便知道上司此刻心情绝对不好。
  阚棱身为皇帝义子,是皇帝诸义子之首,他擅使一把陌刀,师从于罗嗣业,深得其陌刀精髓,打起仗来向来是冲锋陷阵在前悍不畏死,军中称罗嗣业为大将军王,而称阚棱为小将军王。
  皇帝曾给阚棱封郡王爵,后阚棱坚辞不受,于是改封国公。
  现在,阚棱在等一个人。
  林药师终于在大门口出现了,他沉默着不说话,他径直走到大案右边下首那个空位坐下了。
  他刚坐下。
  啪的一声。
  大案左首下一名指挥使便一掌拍在椅手上站了起来,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军官,但高大魁梧,络腮胡须,阔面高鼻。他瞪着林药师,“林右布政使倒是好大的架子,让我们这么多人等你大半天?”
  另一个军官也道,“我们在这里勤于王事,卖力干活,可却有人在后面使绊子、拆台子。干脆说,江西道是真心归附,还是假归附?要是真心归附,那就不要这样处处不配合,若是不想归附,那就直说,咱们摆出人马,亮出刀枪,真刀实枪的干几仗,决出胜负再说。”
  林药师呵呵一笑,目光望向阚棱。
  可阚棱似乎对自己部下们的这些言论并没有听到一样。
  阚棱依然拿着那块麂皮在继续擦拭着自己的陌刀,擦的专心致志,似乎连林药师进来了也没有看到一般。
  都督指挥使司的长史冯惠亮道,“我等奉旨移调江西,但到现在,也没有看到江西上下应有的配合,只看到处处掣肘,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还有,今天的议事,不应当只有林右布政使前来,还应当有原各郡太守等留任官员等,为何只林右布政使一人前来?”
  司马卢祖尚也道,“我也不明白江西上下是怎么想的,想湖南归附,萧铣入朝,湖南上下可是顺顺利利的。而到了江西,陛下对林士弘也不薄,萧铣入朝只封侯,林士弘入朝却封郡公,甚至还特旨答应了林士弘的请求,让不少原江西官员留任。但是现在这么久了,江西各郡县却对朝廷的许多命令阳奉阴违,到如今,江西道上下也还没有理清理顺,灾后恢复等更是一踏糊涂。政事堂几天一个廷寄下来问责,为何现在江西还有许多灾民没有得到及时救助,为何还有那么多百姓在外做流民,为何山里还有那么多贼匪?为何二十四营府兵还没有进驻到位,为何原江西藩镇的兵,还没有遣散掉?今天林右布政使来了,我就要问下林右布政使,令兄已经入朝,为何江西上下却还如此,莫非有人想要对抗朝廷?”
  林药师笑了笑,似乎对一群武将们的指责不以为然。
  “诸位,我与兄长是诚心归附朝廷,我兄长主动入朝,虽然令我留下,也是为了好与朝廷所派的诸位做好交接而已。至于说到现在江西还没有理顺,其实只是有一些人对朝廷的一些旨意不太满意,他们想要讨个说法。”
  阚棱放下手里的麂皮,站起身来,将擦拭锃亮的陌刀持在手中,细细打量。
  提刀,挥舞。
  陌刀舞动,呼呼生风。
  收刀。
  “林右布政使,你觉得此刀如何?”他转头问林药师。
  “好刀。”林药师只说了两个字。
  “此刀乃是陛下所赐,镔铁打造,此刀追随我已经十年了,死在这把刀下的敌人,我牢记着足足是一千零八十三个。有大业末的流贼乱匪,也有高句丽贼,有靺鞨骑兵,有突厥铁骑……”
  林药师面色微变,他也是隋末乱世白手起家的,跟着大哥林士弘东征西讨杀的人不少,但他自己刀下绝对没有千颗首级。
  “我来江西已经有段时间了,一直呆在豫章没有怎么动作,这不是我动不了,只是我在等,我愿意按圣人和朝廷的旨意,给江西一个机会,看你们的表现。但是现在,你们的表现实在是让人失望!”
  “大将军,这话何意?自大将军到来,我可是处处配合,大将军可莫一棒子打死一船人。是有人不太配合,那也是因为他们觉得现在朝廷的有些旨意不合情了不合理,想要讨个说法而已,但是我和大多数原来江西道的官将们,还是对朝廷很支持的。”
  “哈哈,也好,既然林右布政使你也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那我们今天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你把那些人的要求都说一下吧。”
  林药师笑笑。
  “其实那些人的要求也早就呈给大将军了,不过大将军既然要我说一说,那我就再说一下。总的来说,江西上下官民对于朝廷还是很支持的,也欢迎大将军等前来。如今林公入朝,不少原藩镇府中的官将也随之入朝了,留下的人呢,对于大将军到来后颁布的一些条文命令觉得不太合理。”
  “直说吧。”阚棱道。
  “好,那我说直说,其一,大家要求保全各自的财产不受侵犯,原藩镇和地方郡县官府府库里的钱粮,这个自然是要归公的,但官吏将士们的个人财产,田地房屋奴隶债务等,希望朝廷能够保护。”
  “其二,郡县官员们希望朝廷给他们个机会录用他们,他们更熟悉地方,愿意继续为朝廷效力。”
  “其三,原藩镇的将士们,除了部分愿意退伍的,多数将士们还是希望继续保留军籍,他们的军田也希望能够保留。”
  “其三……”


第1390章 全城戒严
  “江西是江西人的江西,也是大秦的江西。”
  阚棱冷冷的打断了林药王的一二三四,“原藩镇的官员去留任免,这是朝廷吏部的事情,江西藩镇兵马的去留,朝廷也早就有了决定,全部遣散还乡,解甲归田。至于你说的私人财产之事,只要是正当合法的,自然朝廷会承认,可如果是贪污侵占抢夺所得,那么就要视情况而定。”
  林药师道,“江西十万将士,数千官吏只怕难以安服啊。”
  “十万将士?呵呵。”阚棱冷笑几声。
  林药师被这一声呵呵弄的有些僵硬。
  “萧铣先前还欲与朝廷一战,可他的十万水师刚出江陵城,转头便易帜调返兵临江陵城下了。江西的十万之兵,姑且不说是不是真有这么多之数,就算有十万。可林士弘连一战的勇气都没,如今某率二十四营府兵精锐过江,就想问,这十万江西兵,有几个真想跟某一战?”
  “大将军,难道你想看到江西战起,烽火重燃,若是如此,只怕到时江西糜烂,大将军也要被圣人问责治罪吧?”
  “糜烂?哈哈哈,你也太高看你们了,真要开战,就凭我手下这二十四营府兵,都不需要朝廷另调兵马,我有把握三个月内将叛军尽皆荡尽。到那个时候,你们可就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处境了,那时,就尽为叛逆。朝廷对这些叛逆就算只诛首恶,可其余人等也逃不过一个长流安东、广南、安西或是云南的下场。”
  “大将军,你就不能认真再考虑一下大家的请求吗?其实大家的要求也不过份。”
  阚棱摇头。
  “若是每个人都这样跟朝廷讨价还价,那朝廷的威严何在?有些事情可以讨价还价,比如你买菜,但有些事情没的讨价还价,就如眼下。”
  阚棱用着低沉的声音道,“我是圣人钦命之江西道巡抚使兼江西道左都督指挥使兼豫章郡太守,我当然希望江西能够顺顺畅畅的,江西若出了乱子,朝廷要打板子,圣人要斥责,自然我是首当其冲。可我也不能因此就要被江西这些人绑架,束手束脚。该答应的我会答应,但不能答应我的,我也坚决不会松口。”
  “原来江西藩镇的所有官员,朝廷已经下诏有些留用,未得留用的官员,需得立即赶赴京城考核待选,考核过成绩好,自然会有任用,如果考核成绩不行,便可能要降职或不用,这些都是要由吏部决定。”
  林药师不太死心,“大将军,你不仅是都督和太守,还挂着巡抚使之衔,你有承制拜封之权,完全可以留用所有原官吏。”
  “我是有这个特权,但我不会轻易使用。”
  林药师怔住。
  “林右布政使,我希望你能为我转达一句话,适可而止,不知满足过份的索求,可不会有好结果的。”
  话说到这里,后堂一片寂静。
  谁都知道,这句话其实就是对着林药师说的。
  皇帝为了能够安稳江西,所以在林士弘入朝后,答应了他的请求,任用林药师为江西道右布政使,在左布政使暂时空缺的时候,其实就是让林药师为江西的民政长官,与阚棱搭班,并对不少太守县令等暂时留用,也是希望能够更平稳的渡过这段交接时期。
  可谁又能想到,林士弘到是主动入朝了,可林药师却跟阚棱玩起了阳奉阴违,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他希望所有江西藩镇的原官吏都继续留用,甚至希望原江西藩镇的兵也都保留,只保留大部份。
  还有他们的财产等也要得到保护。
  这些要求,不少是明显与朝廷的意图违背的。
  阚棱当然是不可能答应,结果就是林药师故意在幕后操纵着江西道的官吏将士,甚至是地方的豪强以及一些无知的灾民们处处阻挠交接,甚至闹事。
  “卢司马!”
  “职下在。”
  “我命你立即带兵包围原江西藩镇豫章的兵营,直接缴械,强制遣散。谁敢阻挠,谁敢反抗,即视为叛乱,直接攻打,顽抗者就地格杀勿论。”
  林药师慌了,“大将军,请三思!”
  “冯长史。”
  “职下在!”
  “你带兵去豫章各衙门,对拒不肯交印交接的官吏,直接逮捕,敢有反抗者,杀!”
  “刘参军。”
  “末将在!”
  “你马上带人上街查封所有拒不开门售粮的粮铺,把粮食拿出来按先前公布的定量配给规定,向百姓平价出售。”
  “王参军!”
  “末将在。”
  “即刻起,豫章郡城全城戒严,封锁诸门。敢聚众做乱,串联密谋者皆逮捕关押,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张参军,立即带人上待宣示,禁私人收藏铠甲、战马、弓弩、长矛、马槊、盾牌,如有私藏者,限三日内上交,衙门可给予些钱帛补偿,若私藏不交者,一经发现,私藏长矛一支者,长流关外。私藏弩一把,发卖为奴,私藏甲一领,绞立决!”
  阚棱手持着陌刀,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发出。
  一员员将领领命而出。
  林药师脸上的笑意已经全然不见,后背甚至已经出汗。他本以为,江西道不比湖南道,虽然大哥入朝,可江西还有十万兵马,应当有条件跟朝廷讨价还价一番。
  可谁能想到,这个阚棱,居然如此强硬。
  “大将军,请三思而后行啊,一旦豫章郡如此行事,只怕会引的其它各郡县动荡,甚至官逼民反啊。”
  “官逼民反?哈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话,哪来的什么官逼?”
  林药师气的发抖,起身欲走。
  结果阚棱却道,“还请林右布政使,当此关键之时,请留在此处相助。”
  “大将军欲囚禁我?”
  “你是圣人钦命之江西右布政使,如今暂摄一道之民政事务,我岂敢囚禁你?我只是让你留下来协助而已,你多想了。”
  林药师愤怒的甩袖就欲往外走,结果阚棱冷哼一声。
  立时数名阚棱的亲兵便上前拦住,人人手按在了腰刀之上,那眼神不怒自威,似乎告诉他若敢再踏前一步,就要拔刀将他斩杀当场。
  “大将军,我要向圣人上表弹劾你。”
  “这是你的自由和权利。”阚棱不屑的道。


第1391章 格杀勿论
  豫章城南,牙营。
  此处牙营本是原林士弘的禁军大营,后他归附朝廷自去帝号,被改封为藩王爵位授封节度使职,于是禁军也就改称为节度使牙兵。
  城中八千牙兵,这也是林士弘最精锐的一支兵马,也是到此时林药师还想要跟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
  只是他没有料到,阚棱先前一声不吭,结果却直接就把他控制在都督指挥使衙门,然后派出手下兵马围住了牙营。
  “缴械,遣散。”
  司马卢祖尚一身铁甲,手持两把铁锤,站在牙营前对着如临大敌的牙将道。
  牙将王戎面色难看。
  隔着营门,他问,“卢司马这是何意?”
  王戎是知道这个卢司马的,新任的江西都督指挥使阚棱的心腹大将,名祖尚字季良,光州乐安人。父亲卢禧,隋时曾任虎贲郎将,因此这个卢祖尚是个将门虎子。他家世代将门,家中富裕有财,他从小习文练武,练的一身好骑射本领,少年就以侠义闻名乡里。大业末年,盗匪流贼横行,于是他在家中招募将士捕盗捉贼,当时才十九岁的他,便练出一支精锐,又善于统御兵众,所到之处战无不胜,盗贼畏惧,不敢入境。后宇文士化及弑君叛乱,卢祖尚占据本州自称刺史,罗成在范阳称帝,卢祖尚派者献地归顺,因此被授任官职。
  后划归阚棱麾下,镇守江北,因功封宜春侯爵位。
  此前阚棱镇守江北,江西之兵对于阚棱和他麾下的那些大将也是各有闻名,王戎深知这个宜春侯卢祖尚勇猛善战,打起仗来跟阚棱一样都是不怕死之辈。
  看着卢祖尚后面的府兵精锐,王戎不由的头痛。
  “奉江西巡抚使、左都督指挥使、豫章太守阚公之令,即刻起,原江西节度使牙兵就地解散,所有人归还铠甲军械,发给遣散费,解甲归田!”
  说着,卢祖尚递上一纸命令。
  王戎隔着营门接过,却并没有看。他知道,看不看都没什么区别。
  “这就样解甲归田?那我等军官们呢?”
  “原藩镇士兵解甲归田,原军官们则要到洛阳去兵部接受考核,然后待选。”
  王戎皱眉。
  他知道一般情况下,官员是三年一任,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四考过后根据考核成绩,要入京待选。
  就是另授他职。
  考核成绩好,可能是平调或升迁,考核成绩不好则可能会是贬降。
  但不管是平调还是升降,一般都要等吏部或兵部安排,有的时候可能一时没有合适的职位,便得候选等官。若是遇到倒霉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考核不好,或犯其它大错,被直接罢官的也有可能。
  去京城侯选,说来倒也没什么问题,可现在王戎等江西道官员并不太相信朝廷,因为据悉原湖南道的许多官将们入京侯选,结果许多人的考核成绩都不好,最后大把的湖南官将直接被夺官罢职,还有大部份被贬官他调,只有少部份人算是平调,升调的没几个。
  王戎现在为都押牙指挥使,手底下八千兵马,在江西藩镇算是高级武将,但他相信若是入京侯选,估计到时自己可能连个团长都当不上。
  正因如此,他才会支持林药师闹一闹。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嘛,闹一闹,若是能够留任江西,哪怕是降为一个管两千人的团都指挥使,只要手下依然有兵,就不用太担心。
  但现在卢祖尚却明显来者不善。
  “林右布政使呢?”
  “怎么,你一武将,却要听一民政官的命令?”卢祖尚冷冷喝问。
  “还请卢司马告之。”
  卢祖尚拎着两把铁锤,“看到我身后的兵了吗?皆是南征北战的大秦精锐,他们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