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藏富于民藏粮于民藏兵于民,这是我朝立国之初就定下的国策。”罗成的这些国策,其实也是后世学来的,比如这粮食统购计划,比如最早时的粮食统一配给计划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从后世学来的,都是为了加强粮食的安全。
  官仓有粮,但百姓手里也得有粮。
  比较官仓的粮食,得调度,得要时间,而百姓手里若有粮,就算今年遇灾,可能第一时间自救。
  “近几年,各地连年丰收,粮价也越来越低,在岭南,稻谷丰收之时,斗米才卖三钱,而在青岛等海港,也只卖五钱,洛阳作为京畿之地,物价比其它地方都贵,可大米也常年才十二三钱一斗,最贵之时也不超过二十文钱。”
  其实百姓也苦,丰收则谷贱,谷贱伤农。若是遇灾荒歉收,则更苦。
  朝廷虽也设立常平仓,设立和籴制度,还设立了粮食统购计划,每年都会收购大量粮食,并设立了一个保护价格,就算丰年,也不至于让粮食价格太低,伤害粮农。
  朝廷和皇家成了最大的粮食收购商和出售商,没了过去那些粮商们控制粮价,操控价格,囤积居奇等,这些年粮价倒还是比较稳的,种粮的百姓,和买粮的百姓,都不用面临起起伏伏的各种粮价波动,免受很多损失。
  粮食买卖是大宗买卖,主要的成本还是在于运输,如果是本地买卖,那么成本低。都说百里不贩薪,千里不贩籴,路上运输的成本,实在是太高。
  不过如果规模上来了,便可摊薄这增加的成本,罗成做生意,就喜欢搞规模化,一般的小粮商,多是本道本郡甚至是本县做生意,量就那么大,可罗成做粮食生意,是把整个天下都化为一盘棋,统一调度,格局大,自然有他的优势。
  不过其实粮食买卖搞太大,成本虽然能摊薄,但真不是什么暴利的买卖,毕竟罗成又不会搞什么操纵粮价,借灾发财这一套,比起皇家其它的买卖来,这贩卖粮食还不如养鸡养鸭来的赚钱,在各大城市边上设养殖场,就近供给当地城市消费,那买卖可比粮食好做的多。
  但粮食买卖毕竟是涉及到民生的重要东西,这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因此罗成就算是一开始是赔钱在做,他也还是指示内侍省全力去搞。
  好在内侍省的人还是挺精明的,做了几年,现在有一千多万石的存粮,还能自负盈亏,甚至年年能有不少的节余盈利。
  侯莫陈乂为河南巡抚,房玄龄为关中巡抚、杜如晦为山东巡抚、禇亮为河东巡抚,温彦博为陇右巡抚……
  府院一半的宰辅授给巡抚衔,出巡地方诸道,主持灭蝗救灾事宜,皇帝也另从内侍省派出十几位内给事宦官,让他们到地方去负责皇家在各道的捕蝗等事项。
  军医院。
  罗成和孙思邈凑在一起。
  两人面前,是一桶蝗虫卵。
  “圣人,真要把这蝗卵做药?”
  “不是入药,是做成养生保健品。”
  孙思邈本来在长安终南山里隐居研究医药,编写医书,后来为皇帝医治好脑卒中风,被皇帝留下来,委他为军医院长,还请他主持编纂本草纲目,整理从民间收集来的历代医家们的著作,甚至许多民间偏方等。
  老头在军医院干的很高兴,有皇帝的全力支持,手底下大把的医生和医学生打帮手,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编纂工作也很顺利。
  军医院在他挂名主持下,如今也是规模日益扩大,现在甚至是超过了国子监的生员规模。国子监有学生一万二千多人,而军医院现在各科学生已经有一万五千多人。
  “圣人,医书中蝗虫为药,是以全虫入药,其功能主治为补养强生。可治小儿哮喘、百日咳,还能治失眠、咳嗽气急。”
  罗成笑着道,“你说的这些我知道,不过这么多蝗虫卵也不能光喂鸡鸭,太浪费了。其实据我研究啊,这蝗卵功效并不比全虫差,甚至还更有营养呢。将之蒸熟晒干碾成粉,然后再配上一些其它的东西添加进入,再加点糖之类的,这必然能做成一道既美味又有营养的养生保健粉啊。”
  罗成甚至都已经想好了,用糙米、大豆、燕麦、山芋等磨成粉配在一起,再添入少量的糖、盐再加入蝗卵粉,混合成养生粉,其实就类似于五谷养生粉。
  甚至可以搞出数个配方,比如高配的还可以加入山楂、莲子、枸杞、黑芝麻、红枣、核桃、银杏等等。
  当然,最主要的肯定还是以蝗卵粉为主,低配的甚至可以加入点高粱或是谷糠等进去磨粉。
  这些东西吃起来,当然确实是会有一些好处的,比如既有膳食纤维啊,又富含蛋白质,还会有许多维生素啊、矿物质等。
  不过要想让百姓接受这种东西,肯定也不容易。
  所以罗成就想让孙思邈来背书,就说是他研究出来的具有许多种养生保健疗效的好东西,药王的名头现在还是很响亮的。
  “朕其实也不是想用这东西赚钱,只是想把这蝗卵粉也变成一样食物。”
  罗成相信,若是大家接受了这种蝗卵粉,以后吃蝗虫粉肯定也不会再有障碍,将来说不定吃习惯了,自己就会去捉蝗虫来各种吃了,将来吃习惯了,蝗虫还能成灾?


第1325章 今年过节不收礼
  “孙老,这是造福百姓,功在千秋的好事啊。”
  罗成劝说人的本事不错,总能找到让人难以拒绝的理由,就如当初他劝孙神医留下时,便是要让他留下来主持军医院,让他编纂本草纲目,让他整理修订历代医家留下的医书还有民间的那些药方偏方。
  “孙老你想想看,仅十天时间,各地就挖得蝗卵六十余万石啊,若是把这蝗卵蒸熟晒干制粉,再搭配上些谷糠、糙米、燕麦、大豆、山芋这样的粗粮,那就能得百万石粮啊。一个士兵一天标准口粮二升,一月六斗,一年不过七石二。普通人家,七石二甚至够两人吃。”
  一百万石能够十几万士一年军粮,够二三十万百姓一年口粮。
  “虽说如今我朝现在不缺粮食,可人口不断增长,可土地不会增长,民以食为天,能多一样食物总是好的,尤其是把蝗卵蝗虫这样的灾害之虫,变灾为粮,岂不更好?”
  孙思邈无法拒绝。
  “臣只是怕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无法改变大家的认知习惯。”
  “不怕,只要宣传到位,百姓一样能接受的。”
  说白了,其实这养生粉,又不是什么高级东西,简单的配制,尚食局里的那些皇帝养生保健专家们,哪个都会,他来找孙神医,只是想他让当个产品代言人而已。
  事实上,尚食局现在确实已经配制出了几十种蝗虫粉配方,罗成也试过,味道其实还行。毕竟都打成了粉,看不到这些小虫子后,谁还能想到这东西是蝗虫卵制成的呢。
  而只要口味不错,再加上有孙神医出来背书代言,吹嘘一下这养生粉的诸多养生保健功效,甚至是有预防一些疾病的功能后,罗成相信,百姓更不会介意里面的蝗虫卵了。
  毕竟中药的药材大名单里面,各种稀奇古怪的药材可是多的很,什么人中黄人中白、寡妇床头的灰啊,甚至各种虫子那是数不胜数,可只要能治病,谁会拒绝吃?
  换个角度,就算不能治病,可只要味道好,一样是逃不过吃货们的嘴。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养生粉!”
  罗成甚至连给孙神医的广告词都想好了。
  “从明天开始,各大报纸,甚至是洛阳的街上,都会开始大量宣传这种养生粉,到时还要请孙神医你在军医院开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好好宣传一下这养生粉。”
  罗成甚至直接给了孙神医五千贯的代言费。
  孙思邈哭笑不得。
  “五千贯,这得卖多少养生粉啊,陛下也太大方了。”
  罗成呵呵一笑。
  “就算亏本赚个吆喝,朕都愿意。”
  第二天早朝。
  罗成在金殿上自己也插了一次广告,在殿上亲自宣传这养生粉的神奇之处,还说自己自从吃了这养生粉后,如今身体几乎完全恢复了,过去经常头晕什么的,现在头不晕眼不花,就算一口气射上几十箭,都不带大喘气的。
  他当众开始给方武百官们赐下这珍贵的养生粉。
  按品阶赐给,一品的赐下三十六罐包装精美的各式养生粉,三品的三十二罐。
  五品官都有二十罐,哪怕是从九品下的官员,也都由朝廷发下一罐。
  这些赐给紫袍官员们的养生粉,包装精美,用的是瓷瓶,外面甚至还有丝绸,再放在一个精美的木盒中,就跟那些极高档的茶叶和酒一样。
  而这些养生粉有各种口味不说,配料也各不相同,甚至还打出了不同的保健功效,什么滋养延年智慧粉,什么养血养颜保健粉,什么天胃健脾孩童粉什么祛湿清热美白粉,还有什么排毒纤体粉、补肾助元乌发粉、安神助眠粉、养颜美容粉……
  各式各样的配方粉,当然也确实是有一些养生保健作用的,至于说其中的作用能有多少,这个其实就是看你智商了。
  反正吃了会有点点好处,你长期吃肯定效果还行,但就算天天吃,也不至于会有什么坏处,毕竟这种就是纯正的食品,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添加剂,不像那些道士们的丹药一样,号称长寿续命,结果里面尽是铅啊硝这些玩意儿。
  当天,各大报纸也开始都刊登药王孙思邈的重大医学研究发现,而长安城的各个惠民药店,全城同步发售。
  各种各样配方的养生粉都有,宰相高官们得赐的那些养自然是价格珍贵的,甚至药店还直接打出了什么一品二品的标签。
  一到九品,包装不同,价格也不同,一品的最贵包装也最好,里面添加的各种好东西也更多,甚至一品的养颜美容粉里,还添加了珍珠粉。
  而除了这些包装精美高大上的九品养生粉,还有更普通些的养生粉,价格也更加便宜。
  其中一款号称是推广版的养生粉,其实就是用蝗卵和谷糠和大豆加工而成,售价仅为每斗二十文钱,仅仅比洛阳城里的大米贵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药王孙神医惊世研究成本,圣人喝了都说好的养生保健粉!”
  直接有药王和皇帝背书代言,这养生粉再经过铺天盖地似的轰炸式广告,尤其是那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养生粉的脑残广告,简单却又好记。
  搞的洛阳城里的各个惠民药店前,全都开始排起了长队。
  其实一开始,排队的人都是药店安排的托,有这些托排队带头,爱凑热闹的百姓,都来了兴趣。
  生怕自己吃了亏一样的,也都跟养买。
  没钱的就买上一斗推广款的,反正也就跟买斗米一样,皇帝都说好的东西,总不可能骗大家啊。
  而稍有点条件的,当然得买更好的。
  尤其是那九品套装,从九品下到正一品上,三十六瓶一整套,包装又精美,买了多有面。
  特别是看每个包装上还印的那些字,虽然有些字他们看不太明白,比如上面印了什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等。
  他们也不知道这些是个啥,可越是看不懂,越觉得这玩意很高深玄妙,估计这就是孙神药老神仙重大研究成果了。
  吃了肯定好,你看这后面的一大串好处,什么温润补中益气啊,什么醇厚补脾益胃,什么安神明目,活血通经……这简直就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啊。
  买,不买就吃亏了。
  越来越多的人买,排的队伍也越来越长。
  而偏偏这个时候惠民药局还适时的挂出了牌子,说是数量有限,得让更多的人能够买到,因此要限购,每人限买多少。
  这时搞起了饥饿营销,于是排队的人更多了。
  有价无市,限量购买,这是好东西啊,一定得要买一份试试!


第1326章 赔本赚吆喝
  李贵妃给皇帝冲了一杯养生粉。
  “陛下真要喝?”
  “有何不可,这东西确实是有不错的温补作用的。”罗成笑着接过。
  “可是这里面有蝗卵啊。”
  “是蝗卵粉,经过蒸熟晒干再碾成了粉了,哪还有半分蝗卵的样子,再说这蝗卵可是优质蛋白呢,人体很需要的一个营养。再加上这里面的糙米粉等五谷杂粮,很有益处。”
  李秀宁摇了摇头,虽然杯里看不到蝗虫卵,可总觉得有些咯应。
  “糙米是个好东西啊,道家又称其为玄米,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糙米中的米糠和胚芽部份,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可安抚焦躁不安的神经,防止动脉硬化。”
  “五郎,你说的那些,我怎么好像一句都没听懂呢,那些什么蛋白质啊膳食纤维啊维生素啊免疫功能什么的,都是什么?”
  “哦,这是药学词语,是咱们的孙药王苦心钻研后的重大发现成果,他把这些新发现,用了一些新名词,你头次听到,有不解很正常。”罗成直接把这锅甩到了药王头上。
  “朕先前不是脑卒中风了嘛,用这新医名词啊,就叫高血压导致的脑溢血,幸亏神医救治及时。这高血压啊,跟饮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平时鱼肉吃的多,而且又多吃的是精米,粗粮吃的少,就导致这个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不够。”罗成忽悠着李秀宁。
  “当然,吃糙米不但能降血压还能降血糖和血脂呢。高血糖会导致糖尿病,就是中医常说的消渴症,比如朕很欣赏的一个士子马周,他年纪轻轻,就因为喜欢暴饮暴食,爱吃肉不喜欢吃素,作息没规律,导致如今已经得了消渴症。得了糖尿病的人,不能吃甜食,就连饭也最好不要吃精细大米,最好是多吃粗粮,才能缓解病情。”
  “真有这么神奇?”
  “不止呢,每天早晨若是来上一杯五谷杂粮养生粉,时间久了,还能养容美颜,甚至可以减肥美白呢。”罗成笑着对李秀宁道,“爱妃要不要也来一杯呢?”
  “可是有虫子!”
  “都打成了粉,这一冲,味道还挺甘呢,不信,你试试看。”
  皇帝把杯子递到她嘴边,她犹豫了下,还是张嘴喝了一小口,开始还不敢咽下去。
  皱着眉头过了会,觉得确实没有想象中的什么异味之类的。
  “这是糙米、黑糯米、燕麦、赤豆、小米加蝗卵磨粉制成,虽未添加糖盐等,但味道还不错吧?”
  “确实还可以。”
  “多喝,还能改善肠胃,不再便秘呢。”
  李秀宁喝了几口,疑惑的道,“普通百姓平时很少吃精米细面,吃的粮多是剥壳的糙米,麦饭豆饭等也寻常,这么说,普通百姓并不太缺这什么膳食纤维、维生素之类的吧?”
  “嗯,他们确实不缺这些,他们主要缺的还是蛋白质,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主要是奶肉蛋鱼豆等,谷物中虽也有蛋白质,但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营养其实有好几种,如果仅从谷物中吸收就太单一了,还得补充鱼肉蛋奶等中的蛋白质,可是一般百姓哪能经常吃这些啊,可这蝗虫卵中也一样含有与鸡鸭鱼肉蛋相似的蛋白质,是很好的营养。”
  李秀宁似懂非懂。
  “这么说,其实蝗卵居然跟鸡鸭鱼肉奶蛋一样有营养?”
  “可以这样说,所以古人也把蝗虫称为天鸡啊。”
  百姓买的那二十文一斗的保健养,其中主要成份便是蝗卵粉,百姓吃了,确实能够获得大量蛋白质补充,对于缺少副食品,尤其是缺食肉食的百姓来说,确实有很大的保健作用,比如能改变夜盲症等等。
  “朕费这么大心思,推广这养生粉,可不是为了骗钱,这是真正的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大秦没有条件推广牛奶这些,但这蝗卵粉推一推还是可以的。
  “可是蝗灾并不年年有,若是大家都吃这养生粉,只怕再多蝗卵也不够吃吧?”李秀宁问。
  “蝗卵吃完了,还有蝗虫嘛,等蝗虫也吃完了,也还有鱼虾贝壳啊,江河湖泊会有许多鱼虾贝壳,多数的鱼虾贝壳因不易于保存运输,所以沿海靠江的人吃腻了,而其它地方人的又吃不到吃不起。朕将来可以在那些江河湖海边上设立加工场,那把些鱼虾贝壳,尤其是一些较小的不值钱的,将之晒干碾粉,也一样能代替蝗虫的。”
  门下左侍郎魏征回到家,仆人把皇帝赏赐的养生粉搬下车。
  “放到前厅。”
  作为二品大员,魏征得了三十四瓶养生粉。
  瓶瓶罐罐的摆了一地。
  妻子裴氏带着儿子叔玉、叔瑜几个过来。
  “这是何物?”
  “陛下金殿上赐下的养生保健粉,吹的跟仙丹一样。”
  厅里一名管事道,“今日我在外采购的时候,见好几处惠民药店都在排长队抢购呢!供不应求,都限量购买了。”
  裴氏笑道,“我早上看报纸,上面也都在说这养生粉,说有诸多养生保健功效,莫不真有这么神奇?”
  “神奇是很神奇,其实也就是五谷杂粮加上一些七七八八的红枣莲子之类的,又添了点盐、糖在里面。”
  魏叔玉兄弟几个便吵着要喝。
  魏征让人给每人冲泡了一碗,他也没说这里面有蝗卵,结果魏书玉兄弟几个还真是几口就喝光了,还直说好喝,还要喝。
  裴氏也试了下,发觉还可以,有点甜,味道不错。
  “东西是还不错,怪不得皇帝都说好呢。”
  魏征呵呵一笑,也不说破蝗卵之事。“既然说好喝,以后早上就冲服着喝,这几个小子平时挑食,爱喝这个也好。”
  他其实倒是清楚皇帝搞这养生粉的心思的,这次各道挖了六十多万石蝗虫卵,这其实还算少的,毕竟蝗卵才那么丁点大。等以后蝗虫出来了,那时就不得了了。这百万石上千万石的蝗虫都可能捉的到,若是能把这几百万上千万石的蝗虫,在灾区直接变成粮食,那就能节省许多粮食,尤其是不用从其它各方费力的运过去。
  而皇帝还告诉他,以后鱼虾贝壳等也能与糠皮豆麦山芋等做成养生粉,这意味着以后朝廷可能年年都能新增大量的这种新粮食。不用垦荒,不用耕种,能年年新增大量的粮食,这对于朝廷来说,甚至对于整个天下来说,都将是极了不得的事情。
  民以食为天,现在不缺粮,可谁知道以后缺不缺呢?
  裴氏道,“这养生粉如此受欢迎,都是由皇家掌握吗?那一年岂不又增了许多进项?”
  魏征也给自己冲了一杯粉,他端起杯子轻轻吹拂着,“陛下在这个上面真要是能赚到钱,也不会有谁有意见的,况且就现在来看,纯粹是赔本赚吆喝的。至于以后,谁晓得!”


第1327章 靖蝗司
  洛阳城里。
  自养生粉出现的那刻起,就开始受到全民追捧。
  上至皇家,再至公卿,下到贩夫走卒,似乎谁不谈这个不喝这个就落伍了一样,这股子由圣人和药王发起的热潮,迅速风靡整个洛阳,甚至以极快的速度向周边传散开来。
  你要是走亲访友的,不提一两包养生粉,还真不好意思上门。
  其实如魏征等宰相大臣,也有比较清楚知道这养生粉没有吹嘘的那么厉害的,可大家都没有一个跳出来指称这东西虚假,盖因为谁都知道养生粉,尤其是普通百姓们买的那些养生粉,其余就是蝗虫卵加上杂粮制成,这东西不仅无害,而且确实还有养生功效,更别说背后跟除蝗扯上关系了。
  养生药的销量是日益升高,完全是有些供不应求。
  内侍省与殿中省的尚食局合作,专门成立了养生坊,所制成的产品放到各地的惠民药店内销售,在没有成立惠民药店的地方,则另建一个养生坊售卖。
  各道第一次挖出来的六十多万石蝗卵,原本还打算喂鸡鸭,可现在绝大多数都送到各处养生坊工厂生产加工,都还供不应求呢。
  后续又挖来上百万石,都被养生坊全都收走了。
  “陛下,有此地方已经出现跳蝻了。”
  皇城司严密监视着各地的蝗灾,朝廷以皇城司牵头,专门成立了一个治蝗救灾的临时衙门,靖蝗司。
  从各个衙门抽调精锐能干的官吏,民部、司农寺、锦衣卫、皇城司等等,所有关于蝗的情报,会第一时间汇集到这里,然后在这里第一时间进行核对与处理。
  时间已经到了二月底,马上就是三月了。
  虽然在第一阶段的挖掘蝗卵行动,和第二阶段的翻耕蝗卵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但不可能把所有的蝗卵都挖光。
  仅仅是在那蝗卵最密集的地方,如河滩湖滩等地挖了不少,对一些荒草地烧草翻耕,也弄死不少。
  可久旱之下,到处都是蝗卵,尤其是去冬多处无雪天暖,更导致本来每年会大量冻死的蝗卵都还好好的。
  天气渐热,蝗卵终于孵化了。
  皇帝现在连洛阳城中的科举会试都没什么心思关注,一门心思都盯着蝗虫,听闻多地已经开始有蝗虫孵化了,也不由的表情凝重。
  “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灭蝗之战也进入新的阶段了,让各地官府严密关注地方蝗情,郡县乡里村要层层到位,郡兵民兵全都下乡察看,一旦发现跳蝻密集之地,要赶紧动员百姓灭杀。”
  刚孵化出来的跳蝻还没成虫,此时不会飞,他们需要经过五次脱皮,然后最终会成飞蝗。
  之前罗成组织靖蝗司,已经着手收集了许多古代关于蝗灾和治蝗的记录,并从中寻找治蝗的办法。
  已经总结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并装订成灭蝗指导手册,下发到各个郡县,让地方的官吏们集体学习。
  “跳蝻的形状和生活习惯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有腿没翅膀,会跳不会飞,还不会繁殖产卵,这也是我们灭蝗最好的阶段。”
  这些跳蝻还喜欢集群,他们的后腿上有一个部位,若是被同类触碰到后,便会开始喜欢集群活动,正是这种特性,跳蝻出生后,便会开始迅速聚集,然后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蝗群。
  “一斤跳蝻两斤粟!有多少兑换多少!”
  “圣人,跳蝻比蝗卵可大的多,一斤换两斤是不是有点多,要不两斤跳蝻换一斤粟如何?”冯力士为皇帝谏议。
  罗成却摇着头道,“正因蝗虫比卵大的多,朕才调整了下兑换比例,可如是降的太多,百姓就会不高兴了,再说,一斤蝗换两斤粟,朕也不会吃多少亏的。如今养生粉可是销量大火,有多少跳蝻飞蝗朕都能吃的下,到时与谷糠麦麸芋粉等一配,可是能卖出大米价,怎么也不可能会亏的。”
  养生粉本质上算是一种粗粮,其成份都是些极便宜的粗粮,如稻糠麦麸芋粉啊这些,本来都是粮食加工后剩下的,是给牲口吃的,可现在一包装,加入了养生保健的这个理念后,大家已经把他当成了灵丹妙药在吃了,有病治冶,没病养生,价格还不贵,也就跟米价差不多,买回去冲服,既能当早午餐,还能加上茶变成茶饮,若是冲干点也能当粥喝。
  靖蝗司立即明发诏令,传诏各道。
  一斤跳蝻换两斤粟。
  这个命令一出,百姓不再挖蝗卵了,都在各地找跳蝻,蝗卵密集的地方都挖光了,剩下的都是些不那么密集也不那么好挖的地了,一天已经挖不了多少。
  现在这跳蝻出来了,大家的热情又高涨了。
  偃师县,县丞李纲再次出现在乡间地头,这段时间,偃师县在他的带领下,挖蝗卵表现最为出色,为河南道诸县数量第一。
  现在要抓跳蝻,他也很是积极。
  毕竟上次仅他们县里,就挖出了几万石蝗卵,隔几天皇家就运着一车车的粮食过来,换走这一车车的蝗卵,一想到这些蝗卵本来能产出亿万的飞蝗,李纲就觉得成就感十足。
  他现在也没心思再去想什么天人感兴,修德善政这些了,他现在已经赞同了皇帝所说的,治好是蝗虫预防蝗灾饥荒,就是最大的善政仁德。
  “要多向百姓宣传,这跳蝻不能拿土埋,埋了它们还能再钻出来祸害,得多挖沟,白天敲锣打鼓的把蝗虫赶到沟里去,然后把蝗虫捉入水桶,溺死。”
  “县丞,谁舍得埋掉啊,一斤跳蝻能换两斤粟呢,这跳蝻虽不如飞蝗大,可比蝗卵大的多,多抓一点就能多换点粮呢。”
  丁家台村。
  丁老三全家又开始动员了,上次全家挖了一个多月的蝗卵,挖了一百多斤,换了五百多斤的粟,家里高兴的不得了。
  这相当于白白的增加了五六亩地的收成呢。
  现在跳蝻出来了,全家又出动了。
  “把床单都带上,多带些桶和网。”丁老三交待。


第1328章 天虾鸡排
  田间地头,已经挖了不少的纵横交叉的沟渠。
  村民们以户为单位,各展手段,有人在喊叫,有人在敲盆,然后有人在沟里铺上了床单。
  丁老三跟儿子在地里跟赶鸡赶鸭一样的,一遍遍赶,终于跳蝻聚集了许多。老三牢记着上面宣传的灭蝗办法,说这跳蝻有逆人而行的特性,所以可以驱赶引导到沟里去。
  此时跳蝻还都只是一龄的,第一次皮都没脱,个头较小,不会飞跳的也不远,一入沟里,一时间并不能跳出去。
  “快赶!”
  老三看着沟里越聚越多的跳蝻,面上全是欣喜。若是以前,看到这么多跳蝻,估计得愁的肠胃疼,可是现在,只有欣喜。
  赶了半天,那段沟里,已经密密麻麻的全是跳蝻了。
  “孩他娘,赶紧收床单。”
  李氏和丁母两个便帮忙着把床单一收,里面就卷起了无数的跳蝻。扯起床单到旁边准备好的水桶边,用力抖落,把跳蝻抖起水桶,然后盖起盖子。
  水桶很大,里面装了大半桶的水,跳蝻被装进去后,丁老三还左右的摇晃着桶。
  “这才半个时辰,起码捉了好几斤。”老三欣喜的道,“比挖蝗卵还快呢。”
  “蝗卵一斤换三斤粮,这个只能换两斤呢。”李氏道。
  “那也是抓这个更划算,这么会功夫就抓了好几斤。”
  一家人笑着继续开始驱赶捕捉,很快到了晚上,但大家回家把跳蝻交了后,换了粮食,又马上返回地头,继续捕捉。
  皆因为跳蝻有向光性,晚上在地里沟边树起火把,就会有跳蝻围过来,这个时候驱赶跳蝻入沟还更方便了。
  白天丁老三一家捕了三十多斤跳蝻,这玩意溺了水后,更打秤了,不过驻村收粮的张佐史也没扣大家的秤,反正秤多少就是多少,这边秤完,那边就换粮。
  这一个月来,大家都习惯了,笑呵呵的拿口袋过来装了粮食就送回家,然后赶紧吃几口早上做好的干粮,又往地里跑了。
  各地收上来的跳蝻都迅速的从乡里运回县中,然后设立在各个县里的加工坊,便开始赶紧蒸熟晾晒。
  洛阳。
  靖蝗司,皇帝与太子驾临。
  靖皇司里,已经有各地送上来的许多跳蝻,大多都是活的。
  “这是河南府送来的跳蝻,这是关中送来的跳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