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最踏实的一个觉了,这两只羊,你们一定得收下,要不然,就是太瞧不起我们这些商人了。”
新鲜的羊肉,再撒上点安西茴香,用红柳枝串起来在火上烤,热的油滴下来,外表金黄,那香味别提多诱人。
这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年轻人和阿爷甚至还难得的喝了点酒,这一晚上睡的很踏实,因为他们知道,身后就是拔换堡,堡子上的红旗,还有那红旗下站岗的秦军士兵们,会保护他们。
堡上。
萧队正吃着喷香的烤羊肉串,望着离堡子不过二里地的那些秦商。
“怎么,羡慕他们吗?”队里的火长老三问。
“有时是挺羡慕的,可以逍遥的行走各地,看尽各地的美景,享受各地的美食,享受各地的风情。”咬一口烤肉,满嘴的油,但却不腻,那种外焦里嫩的感觉,鲜美多汁。
“我倒不羡慕,在这西域呆上几年,总能立上几笔军功,到时加勋晋阶,终归咱还是会调回长安、洛阳那繁华之地去的,那里才是真正的好地方,哪里也比不得啊。”
“是啊,中原繁华之地,不过没点本事,可是很难调回去的,尤其是洛阳城。”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的,你没见上面递来的报纸吗?咱们秦大将军不就调入朝中,高拜大司马,晋为宰相了吗?你看,陛下对我们武人可是很优待的,只要你有本事,就是宰相也是有可能的。老萧,你就没想过,哪一天自己也功成名就,入朝为相吗?”
萧队正呵呵笑了一声,把撸完的烤串红柳枝往空中一扔,“出将入相,你以为谁都有这本事呢?要说咱们朝的大将军,张枢密使和宋副枢密使、周副枢密使他们,那都是陛下的亦师亦友的,周枢密副使还是陛下的姐夫,他们哪个不是开国元老?”
“秦大将军既是陛下表兄,亦是开国元老。”
“其它的,侯莫陈相国,早年一直是陛下的行军长史,那是左膀右臂。其它的,能拜相的,本来宗室那几位大将军王是最有资格的,但朝廷制度在那,所以最不可能拜相了,余下的,我觉得镇守岭南的李上将、镇守安东的徐大将还有镇守咱们安西的程大将,另外镇守西山的苏大将,将来都有可能拜相。”萧队正点评的头头是道。
“你说李上将我相信,他以前就当过兵部尚书,可徐世绩、苏定方他们不够格吧,尤其是苏定方,资历可不高。”
“你不能光看着那些,你得看他们如今啊,他们与咱们程帅一样,都是镇守一方,而且都是极易建功立勋的地方,三五年后,只要不出差错,那都妥妥的不世功勋啊。其它的如单国舅等等,可都难以相比。”
火长捏着下巴,“咱们安西这般平稳,能有什么建大功勋的机会,你莫乱说!”
“我怎么会乱说呢,你信我今日的话,别看现在安西如一潭死水般平静,可这平静持续不了多久的,早晚,安西会成为大战场,到时这里就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别急着调走,安稳在这西域呆上十年,我保证你能从一个火长升到校阶。甚至,说不定你还有机会成为将军呢。”
八尉八校八将军四大将军两上将军。
这哪一级,不得真真正正的功绩才可能升上去的,靠熬资历的话,熬上十年,也顶多从火长升到队正,能勉强得个八尉之末都算不错了,还校阶将军阶?
将军最低也是五品,哪一个将军,那不得是战功赫赫?那起码也是团级军官了,能指挥两千人呢。
“你信我的,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跟着我,就在这西域好好干,不会吃亏的。以后,到时咱们也成为校官,再返回洛阳,岂不风光?反正,我若不晋升为校,我是不离开西域的!”
“十年二十年不得升校官,就一直不回中原了?”
“不回!”萧队正很认真的道。
“好吧,我就暂且先信你一半,再当他十年西域兵,若是到时老子还升不到校官,老子揍死你个狗奴!”
“狗奴的老三,竟敢犯上!”
“现在不是当值时间,犯上个卵!”
两人嬉嬉哈哈,倒是很轻松,同一批从中原进入西域,打下安西三郡他们有功,如今来到这龟兹做巡逻骑兵,虽然孤独辛苦,可两人都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他日定能有光明的未来。
第1265章 张士贵
天微微亮。
商队里的年轻人许大郎便早早醒来,取了饲料装入布袋套到骆驼头上喂食,又检查货物,等骆驼吃好喝好,重新把货物装上骆驼。
等忙完这一切,天刚大亮,阿爷也刚好醒来。
这时商队的人都已经差不多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就着昨天剩下的羊肉汤吃了点饼,大家向拔换堡里的萧队正他们告辞。
“多谢萧队正一路相送,昨夜又让我等在此宿营,一夜好眠。”
萧队正叉手,“巡逻丝路,保护商队,这也是我等职责所在,诸位一路顺风,此去康居还有数千里,不过只要不偏离大路,都会有我大秦巡逻骑兵。”
继续上路。
少了那面红旗,少了那队明光闪亮的秦军轻骑,大家的欢声笑语也少了许多,商队的护卫们也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走了大半天,经过了一个驿站,虽然仅是一座小土围子,可看到那面红旗,大家又安定了不少,不过大家没有停歇,打了个招呼后继续前行。驿站门口,驿丞带着驿夫向他们叉手行礼,并上顺风祝语。
继续前行了二十里左右,却都一直没有再看到巡逻的秦骑。
“怎么不再见秦骑了?”
“昨天萧队正不也说了,三条丝路,每路各千骑,皆自敦煌起。你想想,从敦煌中路到波斯边境木鹿,北路到咸海,南路到吐火罗南罗烂城,哪条路不得几千里,一路才一千轻骑,以五十人一队巡罗,一队得巡百里甚至更远。”
“也是啊,不过咱们大秦骑兵能在万里之外巡逻护商,还真是了得。”年轻人赞叹道。
正说着。
那边商队护卫的队长突然跳下骆驼,把自己的箭囊胡禄放在地上,然后把耳朵贴上去听。老爷子见状,面色不由的凝重起来。
“阿爷,怎么了?”
“当是有大股马队到来。”
“肯定是我大秦巡逻骑兵来了。”
老爷子盯着那护卫队长,摇头,“看张头的神色,不似我大秦巡逻骑兵。”
“这也能听的出来?”
“出来闯荡的,都有些压箱底的本事,张队也是老经验了,他能准确的听音辨认出来的马队有多少骑,是兵是匪。”
商队首领也紧张的过来。
护卫队头张头站起身来,“遇上麻烦了,不是骑兵,更不会是秦骑,是突厥人的马队。”
年轻人不信,“连突厥人都听的出来?”
“许大郎,我若没这把握,也不会乱说。大家做好准备,估计来者不善,我听着,约摸得有好几百骑。”
商队首领似乎很信任他,完全没有半点怀疑,而是马上下令,让大家把驼队圈起来,都准备好。
“靠我们这点人不行,得派人去我们后面的那个驿站报信,那里的驿夫有快马,骑术好,请他们去拔换城找萧队他们来救。”
商队首领犹豫了一下,“好。”
老爷子这时出来,对商队首领道,“李公,能不能让我儿去报信,他骑术不错,人年轻,跑的快。”
商队首领看了眼老爷子,老爷子眼中有哀求之意。
被称做李公的商队首领想了想,“张头,你派个人带许家大郎一起去驿站报信。”
年轻人却还不想走,“阿爷,我跟你留下,未必就真是突厥人,而且就算是突厥人,他们也未必就是来抢劫的。”
“大郎,听话,赶紧走。”
年轻人不太情愿的被老爷子赶走了。
看着两骑驰远,老爷子对商队首领道,“多谢李公。”
“没什么,一会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大郎还年轻。”
大股马队转眼便至,扬起漫漫黄沙。
远远的,这些马队四散开来,而且是扬着刀呼啸着。
护卫张头眯着眼睛打量着,见状大喝一声,“抄家伙,对方要杀人劫货!”
直接把刀亮了出来,而且还是这样分散包抄上来的阵势,明显就是没安好心的。
敢跑这样长途商路的,也都是胆大之人,身边也多有横刀护身,闻言,纷纷拔刀。
“张头,大家伙的性命都交给你了。”商队首领道。
“放心吧,咱们先守好,若是能谈,破点财最好,若是不能谈,咱们就拼了,放心,我张士贵绝对拼到底。”
张士贵说完,取出了弓,不紧不慢的上弦。
这是一把不一般的弓,与寻常商人们带的弓不同,这弓更粗更长,也更狰狞,一看就知道是军伍战阵用的强弓。
从胡禄里把箭抽出,直接插到了面前地上。
其它的一队护卫,也都取出了弓上弦,做好准备。
这些护卫们都有弓,也个个都是把好手,比起商人们的横刀,无疑更让人安心。但面对远远奔来的大股突厥马队,大家还是没底。
一眼望去,怕不得有二三百骑,这些人呼啸奔驰,已经包围了他们,开始围着他们绕圈,明显已经将他们视为嘴边肉了。
“李公,这张头什么来头,看他那弓不简单啊。”
商队首领姓李,乃是陇西李氏的管事,虽说如今五姓七宗不如从前了,大受打压,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李家在关陇实力还是很强的。
“实不相瞒,这位张头也是我们家主联系的,确实大有来头,祖籍河东,自幼学武,善骑射,膂力过人,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
“这么厉害?”
“那是,隋末之时,也是揭竿而起,聚众起义的一位反王呢,后来归附李渊,被授为右光禄大夫,之后也是屡立战功,被授为刺史,后为李世民的马军总管,封爵虢国公。”
老爷子惊呆。
他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个身着胡袍,面色冰冷,眼神凌厉的汉子,居然曾有这么了得的经历。
“不过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毕竟是我大秦最后得了天下,李渊都在太极宫自火而死,李世民也被贬去安南,听说现在是南唐县丞?这位伪唐的国公,自然也还是被打回原形。”
“再不济,也不至于沦落到一个商队护卫吧?”
“正常来说,确实不会,可谁叫他又曾卷入李幼良等的谋反案中,于是被发配敦煌屯田,这不秋收后也出来接点护卫商队的活计。哎,都只是为了生活。”李管事道。
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
张士贵眯眼盯着那些炫耀马技的突厥骑,曾经作为李世民的马军总管,张士贵的骑术自然是没的说的。
他祖籍河东,将门之后。
曾祖张俊,官至北魏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祖父张和,官至北齐开府车骑将军。父亲张国,仕隋朝历任陕县主簿,陕州录事和参军,以军功授大都督。
正是这出身,因此张士贵打小便有条件学习骑射马槊,练的一身好武艺。
商队的骆驼围成了一个大圈,骆驼都被商人弄趴在地上,倒是形成了有限的一点防御。
张士贵仰着头,闻着空气中的味道。
“张头,闻啥呢?”
“铁与血、剑与火的味道。”张士贵道。
同来自敦煌的护卫却什么也没闻到,倒是吸了不少灰尘。
“张头,你不怕吗?这么多突厥人。”
“怕什么?”张士贵笑了几声,想当年他在老家带着自己的家丁,举旗造反的时候,他没怕过。他后来归附李渊,跟随李世民大破薛仁杲的时候,他也没怕过。
曾经,他统领过精锐的玄甲骑兵,那才是精锐啊,眼前这二三百骑突厥人,连精锐轻骑都算不上,也就是部落战士。若是他现在带的是玄甲骑,不说一百,就五十骑,也能杀的他们落花流水。
他不由的又想到了昨天遇到的那队秦骑,他们那样的才叫骑兵,铁甲长矛,军纪严明,骁勇彪悍。
当年,他率领的唐骑,正是随李世民在河东,败于这样的秦军之手。
摇头笑了几声,也不知道自己笑的是什么,张士贵上前几步。
大声喝问。
“我等乃是大秦商队,经过宝地,不知道尔等何人,为何拦路,可否行个方便,我等愿意奉送一些丝绸瓷器?”
张士贵先以汉话问了遍,又用突厥语问了遍。
结果对面却传来狂妄的笑声。
“秦人?我们劫的就是你们这些秦人,丝绸瓷器我们要了,人也别走了!”
说完,一支箭就射了过来。
张士贵扭身避过。
看着落到身后的那支依然颤动不已的羽箭,他知道今天没法善了了。
“李公,看来我们运气不佳。”
“问问这些人到底什么来路,居然敢如此大胆劫掠我们,就怕我大秦的怒火吗?”
“朋友,你们是突厥哪个部落的,说不定我与你们首领还有些交情。”
可是回答张士贵的只有羽箭。
“这伙人看来是早有预谋,不会让我们套话的,做好准备,拼死守住吧,能守多久是多久,但愿那两人能早点带援兵回来。”
李管事无奈的拔出横刀,“想不到还有如此不怕死的突厥人,真是倒霉。”
许老爷子也抽出了自己的横刀,但心里想的却是庆幸及时把儿子送走了。
突厥人开始驰近。
张士贵一边持弓瞄准,一边对大家道,“大家都躲好,有弓的瞄准了再射。”
数骑率先冲来,他们在马上拉弓,张士贵却是迅速放弦,一箭便把一个刚拉开半弓的突厥人射落马下。
他几乎是毫无停顿,立即又从地上夹起一箭,再次上弦拉弓,几乎不用过多瞄准,马上就是一箭射出。
这一箭,依然又准确的命中了一名突厥人,将他射落马下。
商队里有人叫好。
张士贵再次张弓,又射落一骑。
连发三箭,三箭射杀冲在最前面的三骑突厥人。
这三箭真是兔起鹊落,干净而又漂亮。
三匹失去主人的突厥马往前跑了一阵,便又调头跑走了。
突厥人的狂叫,一下子停止。
“朋友,我们愿意奉送些丝绸和瓷器,请离开吧!”张士贵再次大喊,可换来的只是突厥人的愤怒咆哮和喝骂。
更多的突厥人开始冲驰过来。
“干!”
张士贵咬着牙床大吼。
羽箭纷飞,马蹄震地。
人吼,马嘶。
不断有惨叫声响起。
百余人的商队,加上二十多名护卫,完全不是二百多突厥骑的对手,张士贵箭法再厉害,可在这西域的荒原,仅凭一些骆驼防御,哪挡的住突厥骑。
“狗奴!”
张士贵一壶箭已经射完,他估计得射落了起码十名贼人,但还是无济于事,身边倒下的商人更多。
他们吃亏在多数没有弓弩,只有横刀,连盾牌都没有。
说到底,这些也仅仅只是商人而已。
“护卫队,还有几个活着?”
“张头,我老闻还活着。”
“谭三也还活着。”
……
张士贵低头趴在几箱货物后面,里面装的是丝绸、瓷器、茶叶等抢手的中原商货,可是此时箱包上却沾染着团团血迹。
心里暗数了一下,他惊喜的发现,二十几个手下,居然只死了三个,伤了七个。不错,自己平时的调教没白费。
这些都是与他一样来自敦煌,但他们也一样都不是敦煌本地人,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屯田民,而且多是如他一样获罪被发配过来的,这些人个个都是武艺不错,有的曾经当过贼,有的曾经是兵,也有曾经当过将校、反军首领的,反正隋末乱世的时候,也说不清谁是兵谁是贼,总之他找的这些人,以前都是些上过阵见过血杀过人的,没点这经历,也不敢说跑西域护卫赚钱。
流放到敦煌屯田的日子并不容易,分给他们的都是些荒地,得开垦,开垦的地还缺少肥力,一开始种什么都没多少收成,虽说朝廷免他们五年的田赋,可初来乍到,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全部要置办,没钱日子哪好过。
如张士贵以前也是将门子弟,又曾是当过国公的,也是不甘愿下半辈子就住在那窑洞里面,连妻儿生病都没钱抓药的。于是他组织了一些志同道和之人,在农闲之时,护卫商队跑西域,跑一趟下来能赚不少钱。虽比不得商人们,可经商贩货要本钱,这却是他们最缺的,可他们有武艺有经验,却也正是商队需要的。
家里的婆娘还在等着他回去,家里的孩子还在等着他回去,家里的老子娘还在等着他回去。
想到这些,张士贵大吼一声,“守住,屋里还有人在等我们回去呢,都别死了,守住!”
那边商队首领李管事也趴在一堆货物后面高喊,“杀退贼人,商队赏护卫每人五千钱!”
“听到没,守住,拿赏钱!”张士贵高呼,张弓搭箭,一个起身,把一个挥刀冲近的突厥人射落马下,然后赶紧又趴下。
数枚羽箭掠过,晚一点就没命了。
“守住!”
张士贵喘着粗气,“杀一个突厥狼崽子,回头还能到拔换城去领赏呢,这些狼崽子,随便一个可也值不少钱呢,夺匹马,又值不少,弟兄们可别错过这发财的机会,领了赏,回去的时候能给屋里婆娘买两匹布做新衣裳,能给女儿买支镯子,给儿子买两本书!”
第1267章 两炬蓝烟
大石驿。
驿丞听完两个满身尘土的人说完后,愤怒的拍打桌子。
“狗奴,居然敢劫掠我大秦商队,破坏丝路,真是找死。赵三!”
一名衣袍上有个驿字的年轻汉子进来,“驿丞!”
“赵三,你赶紧跑一趟拔换堡,告诉那里的烽子,就说这边出现了突厥贼子劫掠商队,让他们速发烽烟讯号,急召巡逻队救援。”
“是。”赵三叉手领命,迅速离去,从厩中牵出一匹快马出驿而去。
“我们两人一路赶来也辛苦了,先喝点水,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候消息。放心,各个烽堡都有一套专门的烽烟讯令,遇事,可迅速以烽烟讯息召唤附近的巡逻骑兵。”
驿丞对于大秦的巡逻骑兵很自信,别说二三百突厥贼子,就是更多,也不怕。在这条路上,还从没有哪伙贼人敢如此大胆正面挑衅秦军巡逻骑兵。
拔换堡。
巡逻骑兵不在堡里休整的时候,堡里仅烽率一人,副一人,烽子七人。
他们均归于兵部下职方司管辖,同时也受安西道都督指挥使司管辖。
白天燃烟叫燧,夜晚举火叫烽,烽堡也叫烽燧堡。
烽燧有一到五炬的规定,同时朝廷军器监又对烽炬加以改良,添加一种材料后,燃的烟和火都会带有颜色,因此不同数量的烽炬和不同的颜色,能够组合成十几种讯息。
这样,就能准确的传递出军情,附近驻扎军队的城堡,就能准确的判断军情,做出相应的安排。
若无事,烽堡还要在每日的初夜,放无色烽一炬,报告平安,故称之为平安火。
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可以说正是大秦真正进入西域,对此地开始掌握的最好佐证,在丝路上,也成为一大壮观景象。
拔换烽堡和丝路上的众多烽堡大致相同,基座成正方形,堡体为向上收缩的棱柱形,均为夯土建筑,夯土中夹有红柳枝并多用圆木构架。
拔换烽堡也称为拔换烽墩,远看如一座土墩,长宽各四丈,高三丈余,墩体上下穿架着四层直径海碗口粗的木桩。
二十里一座驿站,五十里一座烽堡。
有些重要的关隘要地,甚至每隔五里就有一烽墩。在伊吾郡,有一处要地,不过五十里地,却足有十三座烽堡相连。
换拔烽堡其实并不是新建的,他是早在汉宣帝年间,设立西域都护府兵,建立的烽燧堡线的一座烽堡,虽说历经数百年岁月,原堡早就近乎荒废,但大秦的拔换堡也确实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只是更加的高大而已。
拔拔堡的烽墩主体有四丈多宽三丈多高,上建望楼、烽台,下面还有一圈两丈的土墙围挡了一片地方,里面有马厩、水井、宿舍、仓房等,土墙外还有一条壕沟,土墙还有一座吊桥。
如此高规格的烽堡,正因为这里平时是一队巡逻骑兵的驻点。
徐烽率接到附近驿夫送来的求援信后,没敢怠慢。赵三是他们都相识的,那处驿站更是常有往来。
守在这荒凉丝路上,有时他们也会在不当值的时候,相互走动串串门,一起喝喝酒,聊聊中原,他会定期去驿站寄家书,取报纸。
“今日那支商队才刚走,想不到居然遇袭,我这就去传信。”
徐烽率负责此堡的烽燧,手下连他共九人,因此他这个烽率其实也就是个火长,还未入流内,但因驻守边地辛苦,因此能享受从九品下的军官待遇。
老徐是个急性子,登上望楼,立即向当值的烽子下令。
“立即燃烟,召唤萧队正带队回来!”
两名当值烽子问道,“出什么事了?萧队正一早才刚出去巡逻,这次出去,正常得三天才回来。”
“昨晚在我们堡下过夜的那支商队,在西南三十里遇袭,突厥马队,急需他们去救援。”
“草,哪来这么大胆的突厥崽子,这么嚣张,敢来丝路上闹事?”
“不知是龟兹国的突厥人,还是其它地方流窜过来的突厥人,总之事情紧急,赶紧发令吧。”
当值烽子立即按约定的讯号,开始点燃烽烟,添加了特定材料的烽烟里,带着蓝色。
两炬、蓝烟,意为烽堡急召巡逻骑兵,附近烽堡无须堡堡传递。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几十里内,巡逻队都必能看到这两炬蓝色烽烟。
下了望楼,徐烽率又叫来了其它休息的烽子。
“不知哪来的几百突厥崽子,在西南三十余里处抢劫商队,大家都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小心提防突厥崽子袭击!”
“那些狼崽子敢袭击商队,但借他一百个胆也不敢袭击我们烽堡啊?”
“就是,拔换堡虽是在龟兹国境,可我大秦天子与诸国有约定,丝路上的驿站、烽堡,皆与驻诸国的大使馆一样,皆为秦国领地,敢袭击使馆、驿站、烽堡者,皆视为向大秦宣战!”
西域哪国跟公然向大秦宣战?
徐烽率哼了一声,“你们这些小兔崽子,别轻敌大意了,当年关二爷可就是大意失了荆州。西域诸国自然是不敢向我大秦宣战,可若是马贼呢?若是冒充马贼的人呢?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去甲仗库领取装备,给我全副武装起来,望楼上增派两人,给我盯仔细了,但有风吹草动,立即来报。”
“不需要通知其它烽堡吗?”
“就二三百马贼,通知个屁啊,这么点事情,我们召巡逻队就能解决,丁点小事就上报,你当上面忙的过来吗?”
烽子们骂骂咧咧,骂突厥崽子搅了大家的休息时间。
“都打起精神来,今天晚上,咱们吃水盆羊肉,好好犒赏一下。”
“这个好,再来个羊尾油煮馎饦,天天吃胡饼,都腻味了。”
“好,今晚就吃水盆羊肉加大碗的馎饦,现在都干活去。”
拔换堡东北方向,荒原丝路边,萧队正带着一众手下正在啃胡饼。
“萧队,你看,两炬蓝烟,拔换堡发出的。”一人叫道。
萧队正扭头一瞧,果然,远远的都能看到那两炬蓝烟直入天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三十里的距离,其实一眼看过去似乎就在不远前,不过真要跑起来还是能望山跑死马的。
萧队头把手里最后一小块胡饼塞入嘴中,嚼了几下咽入腹中。
他拍拍屁股站起身来,“拔换堡,两炬蓝烟,弟兄们,来活了,都打起精神来,上马,回拔换堡!”
“娘的,都大半个月没开过张了,这真是要开张了啊。”张伙长哈哈笑着,也把头盔捡起扣到了脑袋上。
五十秦骑,都迅速的收拾起来,每个人看到两炬蓝烟相召,都是兴奋不已。
“终于来活了!”
第1268章 萧阎王
五十秦骑迅速上马,如风一般的驰返拔换堡。
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奔驰三十里,返回了拔换堡。
“老徐,两炬蓝烟,怎么回事?”
远远的,尚还在堡门外许远,萧队正就大嗓门地喊道。
看到巡逻骑兵这么快返回,徐烽率立马让人放下吊桥。
他小跑着来到堡外,“萧队,遇到活了,昨晚跟你们一起回来的那支商团,今早出发,刚过大石驿,在拔焕河南岸附近就遇马贼了。商队派了两个人跑到大石驿报信求救。那边老张就派了赵三过来传信,我一接信就立马发烟萧队你了。”
“马贼?哪来的马贼,多少人?”
“约三百贼左右,突厥人。不过也不一定准,因为那两人跑回来报信的时候,都还没见到马贼人影呢。”
“那报的什么信?”
“那回来的两人,有一个是商队的护卫,他说是他们队头听地下震动,就判断出来的是不下三百骑的马队,而且是突厥人,还说对方定是马贼,不是商队或是其它过路的。”
萧队头皱起眉来,他当然相信有这种听音辨认本事的人,一些优秀的斥候都有这本事,甚至有些大将军,能够仅凭扬起的烟尘,就判断出有多少军队多少步骑等。
可这些出自于一个商队护卫之口,就让人有些怀疑了。
“算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昨天碰到那商队,也是一场缘份,他们人也不错,还送了我们两只羊呢,咱们吃了他们的羊,总得报答一下。我就带兄弟们跑一趟,反正也不算远,来自也就一两个时辰的事。”
“萧队带兄弟们先入堡喝点水,最好是换下马。”
萧队正看了下自己的兄弟,确实风尘仆仆,马也疲惫了。于是点头,带着人进入烽堡,那边烽子们都赶紧上来帮他们换马。在烽堡里,烽子们是步卒,巡逻队却是骑兵,而且这些巡逻队的骑兵都是精挑细选的,个个兵衔军阶都是高配,平时骑兵们也会指导下烽子们的武艺,大家关系不错。
“萧队,若是一会真碰上突厥马贼,灭了这些狼崽子后,记得给我带点突厥人的玩意儿,我将来也好带回去吹嘘吹嘘。”
萧队正拿着把葫芦瓢大口的饮着甘甜的井水,喝了个肚饱,把空瓢递给那烽子,“你小子,好好练武是正经事,待你本事够了,到时一样有机会加入我们巡逻队,那时就可以亲自取战利品了。”
“萧队,你就帮我弄个突厥人的骨朵或是骨箭啥的。”烽子笑道。
“好吧,记得就给你带两件。”
稍稍休息了一下,老徐已经带着烽子们帮忙换好了马,也重装补充检查了装备。
“老徐,我去跑一趟,你带人看好家,可别让突厥狼崽子给抄了家。”
“放心吧,我老徐虽没萧队你这样的骑射本事,可当初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