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了?”
  “是被毒杀的。”
  囊日论赞的全面改革,终于激怒了旧贵族们,于是父氏臣民叛,母氏臣民也叛,甚至连孙波、苏毗、聂尼、达布、工布、娘布等部皆叛乱!
  “陛下,吐蕃赞普被杀,各部纷纷叛乱,大喜。”
  罗成呵呵一笑,“王太监,去通知下赛玛噶公主这个消息,让她节哀。若是她今日不想参加乡饮酒礼了,可以留在宫里不必去了。”


第1238章 榜下捉婿
  国子监。
  乡饮酒礼上,一百名来自边疆各道的百战老兵,身着绢甲,脸上涂抹着红,与刚刚通过了道中科举考试获得举人身份的一百位优选士子一起,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位七十多岁,德高望重的乡老们敬酒。
  国子监八千学生。
  三衙万余将士。
  无数洛阳百姓,一起见证了这个时刻。
  结束后,陇右老兵激动的久久不能平复心情,浑身都一直颤抖。
  “我在陇右打仗的时候,都从不曾这么激动过,有一次我们一队轻骑被上千羌贼围堵追击,我们突围了三天三夜,边冲边杀,最后只跑出来九个,但也杀了三百多羌贼,那一次我都没有这么紧张。”
  “毕竟今天是在圣人和太子面前,又是诸位宰辅主持,当然不一般。哎,这可是我刘老二这辈子最风光的时刻,足够我吹上一辈子,甚至我儿子我孙子将来再吹上几代人的了。”
  能选作士兵代表,并不是凭品级,而多是功勋士兵,他们最高的不过是个队副。来自三衙不同的军卫,但确实都是百战老兵。
  今天这场乡饮酒礼的宾是那些七十多岁的乡老,可他们也一样在这洛阳城扬了名。他们入场之时,有内侍高声唱诵他们的名字,每一个侍官入场,都配有百余字的简短介绍。
  谁不是战功赫赫啊。
  一群侍官激动的说笑着,刚走出国子监,正准备去朝廷为他们安排的地方呢,结果就一群人围等在那。
  他们刚走出,结果马上就有人围了上来,一把按住了其中一个。
  “广南来的苏八,祖籍荥阳,前朝大业十二年的募兵,刀盾手,军功簿上攒有贼头三十六颗,视正六品四转骁骑尉勋,正八品上飞骑尉武阶,现在广南日落郡文阳营队副。”
  “就是他。”
  苏八吓了一跳,“你们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在洛阳没熟人,也没欠债。”
  结果一个戴软脚幞头的葛袍汉子却哈哈大笑道,“没认错,就是你,我们阿郎是右骁卫虎贲将军,瞧上你了,知你还未娶亲,特来捉婿!”
  “什么捉婿?我也不认识什么右骁卫的虎贲将军,我是广南日落郡文阳营的队副没错,可我们营是左御卫的。”
  “哈哈哈,你小子撞大运了还不知道,我们家阿郎打听过你了,知你家世一般,但人很上进,我家阿郎就喜欢这样的年轻人,所以特要捉你回去与我们大娘成亲呢,这可是天下掉下来的大好事,你就别乱想了,跟我们走一趟就知道了。”
  说着,管事与随从把一朵大红绸花套在苏八的身上,又弄来一朵很漂亮的鲜花插在他耳边,然后拥着他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高喊着,“右骁卫虎贲将军刘世让家捉婿喽!”
  这突然的一出,弄的其它一起刚从国子监出来的侍官们面面相觑。
  可是下一刻,马上又有很多人拥上前,甚至手里还各拿着一些画像呢,若仔细看,这画像还真就是那些参加乡饮酒礼的士兵们。
  接二连三有老兵被拥住,甚至发生好几家同抢一个的。
  几乎都是在京的那些武将们抢婿。
  这让那些刚获得举子身份,又选中来京参加乡饮酒礼的士子们,不免有些酸溜溜的。
  “这些侍官还真成抢手的香饽饽了,居然这么多人抢。”
  “可不,我看刚才有个御史家人居然也去抢那些侍官,还真是稀奇。”
  “侍官尊贵啊,我朝皇帝虽不轻文,可却依然十分重武的,毕竟我朝圣人也是马上打的天下,当初号称战神,对武人十分看重,以军功最易升迁得勋赐爵呢。”
  一百个各地来的侍官,还没一会功夫,结果就被哄拥一空。
  书生们在那里酸溜溜的感叹着。
  结果等到他们也走出来,结果又是一群人拥上来,也是照画像捉人。
  这回,甚至有许多朝中三品都派人来捉婿了。
  尤其是文官更多了。
  最后连御史中丞封德彝都派人来捉婿。
  一时间,国子监门生和洛阳百姓们大为惊叹,议论纷纷啊。
  谁也想不到,皇帝从天下选出来的这二百侍官和举人,结果一下子全成了那些洛阳京官贵人捉去做婿了。
  罗成这个时候也还在国子监里,乡饮酒礼的仪式和宴会虽结束了,可他也干脆在国子监里转转,听听国子监祭酒、教授等人谈一谈国子监的办学和发展等。
  顺便把诸位宰辅现场办公,能解决的都给帮忙解决了。
  李宪凑到皇帝耳边,把国子监门口贵人捉婿的事情说了。
  “呵呵,这些人倒是精明啊,知道朕选的这二百,都是人中尖子,就来掐人尖了。也罢,谁要抢任他们抢,但有一点,得由人家自愿。若是谁搞强逼为婚,甚至要让有妻者休妻再娶他们的女儿,这是朕不允许的。”
  “陛下说的什么呢?”魏征道。
  罗成于是把话一说,结果房玄龄杜如晦等就一阵大笑,听他们一解释,原来才知道,这捉婿其实并不是新鲜事。
  房杜二人都是早年前朝的进士,当年隋朝文帝时就开始有了科举考试,不过那个时候科目虽多,但是录取极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不糊名评卷。考生考前还要干谒行卷,以诗文投卷当朝权贵高官,以求闻名。
  等阅卷的时候,其实录取主要还是以考生门第和名声为主,门第高的名声大的,于是必然很大机率能取中。
  每年放榜之时,考生到榜下等出榜,而一些官员贵族也派人到榜下来等,一旦考生榜上有名,他们便直接抢人捉婿,谓之榜下捉婿。
  “想不到,时隔多年,榜下捉婿,居然再次重现啊。”房玄龄感慨着道,当年他就是考中进士后,得五姓七家的范阳卢氏看中,然后主动提亲联姻的。
  “圣人,这倒是好事啊,贵族高官们掐人尖儿,这也是对人尖儿的一种重用嘛。”杜如晦一边道。
  如今科举和武道放开,最重才干和战功,就如这次所选的这一百举子和一百老兵,都并不是以出身为首选条件,许多人就是出身普通,而当他们做了官员、贵族之婿,确实能够有更好的资源,将来仕途会更顺利。
  让普通出身的有才干之人,走入仕途,甚至成为主干,这不也正是皇帝的初衷吗。
  “只是便宜那些家伙了,掐了朕的尖尖儿。”
  “可惜陛下的公主们都还太年幼,不然,陛下也可以榜下捉婿嘛,那样就更传为天下美谈了。”
  “无妨,科举一年一考,乡饮酒礼的侍官和士子也是一年一选代表,朕的优秀尖尖儿多的是呢,他们掐不完!”


第1239章 公主请兵
  “诸位,还有一个消息没通知你们,吐蕃赞普囊日论赞死了,被吐蕃旧贵族毒杀的。”
  皇帝放下茶杯,很轻松的放出一个惊人的消息。
  “难怪今日乡饮酒礼不见吐蕃公主,囊日论赞被毒杀,看来吐蕃必将内乱。”侯莫陈乂说道。他转头望向张须陀,“太尉,你怎么看这事?”
  张须陀身为枢密使,所负责的枢密院分割的是宰相的军权,为皇帝掌握军令权,而原来掌握军权的兵部,只剩下了军政权。再加上皇帝拥有的选将权,以及三衙诸军府营掌统兵权。
  故此皇帝对于军权的控制是最牢固的,宰相手里仅有有限的军政之权。
  这实际上就是已经恢复到了秦朝时的格局,朝中以太尉统兵、宰相执政,而御史大夫监察。可相对的,此时宰相是府院十几位宰辅内外执政,因此相权是群相制,更加分权。
  太尉也只是握有军令之权,没有军政权和派将、统兵之权,事实上,通过层层架构,武将出身的皇帝,堪称比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对于军队的掌握都更强。
  张须陀被称为太尉,一来他确实是统兵,二来他也是实实在在的三公之首太尉。
  “总的来说,吐蕃赞普死了,还是被毒杀,这对于我大秦来说都是好事。囊日论赞此人虽年轻,可野心勃勃,之前与我们交手,虽然最后败退,但却极为果决。这样的人,是很棘手的对手,他又年轻,若给他二三十年时间,只怕整个高原都将为他一统,到时整合高原诸部,他将成为很麻烦的对手。幸好,他死了。”
  皇帝罗成倒没太高评价囊日论赞,“其实他就是跟杨广一样,但能力却连杨广都不如,太急功近利,做事急躁,他继位并没有几年。可是他重用的全是娘·藏古、农咐波、哲蚌·纳生、巴·鱼泽布、穹波·邦色等在他们父子当政时才刚归附的一些其它部的人,全是些新贵族,但囊日论赞对他们十分信任,一封就是把一两万户人口赐封给他们,让他们管理大片的地区,这早就引起旧贵族的仇视了。”
  “而如今他又支持噶尔东赞开始推动吐蕃全面改革,迁都逻些,还要仿我们中原搞中央君主制王国,又是扩军又是设重税赋,他也不想想,吐蕃在他父亲手里时,都还一直是个部落联盟而已,吐蕃赞普也不可能如我中原君主一样掌握国家,现在突然要这么大的改变,怎么可能呢?当年杨广为帝时,改革都还引起反弹,何况是他。”
  “朕对他被毒杀可以说是一点也不意外稀奇!”
  “圣人,那我们现在如何应付,是否插手吐蕃?”
  罗成摇头。
  “不急,先前吐蕃向白兰、弥药等诸附属称臣的羌国,索要巨额贡赋,又准备扩军征讨象雄。现在吐蕃王死了,我们不急着直接出兵吐蕃,说句实在的,吐蕃,雪域高原,我们好多士兵根本难以适应那里的气候,而且补给也不便。”
  “现在吐蕃内乱,若是我们直接出兵吐蕃,只怕会让刚内乱的吐蕃人又团结起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事,得给他们再添把火,让他们更乱一些。还可以借此机会去联系弥药和白兰,争取他们就此甩脱吐蕃,让他们改而向我大秦称臣,成为大臣藩属国。还有苏毗,先前攻西突厥时,苏毗王子不是也被捉了吗,现在还在安西吧?将他先送来洛阳,我们可以支持这位苏毗王子回去复国。”
  张须陀点头。
  “圣人说的是,还有西山诸羌,眼下吐蕃内乱,再也无法暗里支持他们,正好趁势将他们击败,迫他们投降归附。”
  “暗示一下象雄王李迷夏,看他愿不愿意趁吐蕃内乱出兵。只要吐蕃和象雄打起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等他们打出真火来了,也就没有谁可以再有精力能够觊觎我大秦的青海、安西、西山、云南四道了。”
  不过罗成还是再次强调,尽量控制力度,不要搞直接干涉,更不要扩大化。
  “朝廷现在没有余力再来一场高原大战,我们需要休养生息,我们让他们自己跟自己打,我们在旁边看热闹就好。”
  从国子监回到宫里,赛玛噶公主便来求见,向皇帝询问吐蕃如今具体的情况。
  “听说很乱,你父亲被毒杀后,现在旧贵族纷纷叛乱,新旧贵族互相攻伐。如今吐蕃群龙无首,一片混乱啊。”
  “达波、工布、娘布等地现都已被叛乱旧贵族占领,旧都琼巴,也被占领了。”
  “那我母亲和我弟弟呢?”
  “你母亲和你弟弟他们由穹波·波色等新贵族护着撤入后藏,不过处境堪忧啊。”
  公主哭泣着道,“请圣人册封我弟弟为吐蕃新赞普,并出兵助吐蕃平乱。”
  “你弟弟今年也才五岁,能在这乱局中挑的起这副重担吗?”罗成问。
  “请圣人放心,我父亲就我弟弟这一个儿子,器宗弄从小聪明,而且我叔父论科耳和大臣尚囊都是他的老师,十分忠心且能干,现在我父亲被阴谋毒杀,国中大乱,但那些阴险小人得意不了多久的,只要稳住局势,很快就能击败叛军,平定叛乱的。”
  “可现在吐蕃连是谁毒杀了你父亲都还不清楚呢,更别说,繁华的旧都琼巴已经落入叛军之手。”
  “请圣人发兵。”
  罗成捻着胡须,“朕可以下诏册封你兄弟器宗弄为吐蕃新的赞普,只是吐蕃国人未必肯信服。至于说让大秦出兵,暂时恐怕很难,大秦与吐蕃之间,还隔着诸羌。诸羌原本向吐蕃称臣,可现在形势不明啊。”
  罗成对于公主请求册封他兄弟器宗弄为新赞普倒没什么意见,毕竟这位器宗弄历史上虽就是松赞干布,可他父亲比历史上早死了好些年,他现在才五岁。这么小的年纪,册封他为赞普,只会更加剧吐蕃现在的内乱。
  “或许,朕可以给象雄王李迷夏下诏,让他率象雄兵东入吐蕃帮助平乱!”
  公主大惊,“圣人,不可。若是让象雄发兵入吐蕃平乱,他们肯定会趁机侵略吐蕃的。”
  “公主不要对象雄王有偏见嘛,毕竟吐蕃与象雄也是世代好睦,如今吐蕃内乱,大秦也鞭长莫及,若是能让象雄出兵平乱,也能解燃眉之急啊。”
  “请圣人借我几万大军,臣妾愿为主帅,率军回去平乱。待平定叛乱之后,再回秦宫。”
  对于公主的这一腔热血,罗成很佩服,但是不可能答应的。
  他拍了拍公主肩膀,“打仗的事情,还是交给男人们吧!”


第1240章 佳人青睐
  苏八有些犹豫。
  他也不明白自己一个普通百姓出身的府兵侍官,如今怎么一下子就成了个香饽饽了。在广南日落,他与兄弟伙跟真腊蛮们打了很多场仗,军账上确实积攒了三十六颗贼首,但这与其它兄弟们比,也并没多少突出的。
  本来队正崔升比他更有资格来洛阳参加乡饮酒礼,他出身比自己也好,是长安崔氏,以前又当过宫中侍卫,曾做过校尉。
  可惜,这位总喊着要立功回到长安的崔队,在日落升格为郡,并新设两县,增加一卫府军营,新提拔了都头之后,率部出巡的时候,结果就中了埋伏战死了。
  曹升是死在他怀里的,死时还念念不忘回到长安。
  日落成为了郡,新增了北凉和南唐两县,又新增了文阳一个卫营。
  大河东岸南北五百里地,都被他们打下来了,原本以为以后日子会很轻松,谁想到他最后却死了。
  倒是他苏八,却一路活了下来,甚至最后还到洛阳来参加乡饮酒礼,有了六品勋七品阶,升了队副职。
  似乎一下子撞了大动,什么好事都赶上了。
  本以为来洛阳参加完乡饮酒礼便再回去广南,可谁想到,右骁卫虎贲将军刘世让居然捉他回来,要让他娶刘家大娘子,要他做刘家女婿。
  他现在对刘家有些了解了,刘世让也是关陇将门,他年轻的时候就入仕隋朝为亲卫,后来李渊入唐后便也归附了李渊,任过安州总管、封过弘农郡公。后因得罪李渊的宗室襄邑王李神符,于是被除职。
  他便去投了罗嗣业,后为先锋引秦军攻破长安,因功授封右骁卫虎牙郎将,后镇守北疆,与突厥交战,立功再升虎贲将军,并得封开国伯爵位。
  在贵族高官遍地的洛阳城里,四品的虎贲将军不算高,开国伯爵也不稀奇,但毕竟还是将门勋臣,在一个小小的队副眼里,还是极为高高在上的。
  好在刘虎贲人还很不错,喝了一通酒后,居然不但不嫌弃他的出身,甚至还挺欣赏他,一心要把刘大娘子嫁给他。
  苏八也见到了刘大娘子,双十年纪,人挺不错的,刚见面时,他甚至不敢看她,只觉得她那般华贵,高高在上。
  不过刘家大娘子倒是对他印象还好,主动跟他说了会话,落落大方,倒是他只是唯唯诺诺,事后想想就后悔。
  他也知道了,原来这刘家大娘子其实以前是嫁过人的,甚至还生过两个女儿,夫家原本也是长安城的关陇贵族名门子弟,可惜后来事涉谋乱,最终被长流岭南。
  刘大娘子因父亲有勋臣,又没有卷入其中,因此最终皇帝特赦,许她与丈夫和离。
  虽说大娘子是离过婚还带了两个女儿的,但对苏八这样出身的人来说,依然觉得高高在上,只觉得配不上。
  但刘虎贲说了,女儿以前嫁人,挑的是家世,可再好的家世也终靠不住。所以如今只挑人,苏八出身低,但也是良家子弟。他从军数年,表现出色,如今还入了圣人法眼,这将来的前途自然是无量的,只要肯拼,再加上刘家的帮衬,用不了十年,肯定也能成为一营之主,将来甚至能够进入洛阳,在三衙中担任将军之职。
  只要他苏八答应一声,那这事就成了。
  一人躺在刘家客房床上,苏八心里想着,这样的好事本来应当是崔升的。若是他没死,来洛阳的应当是他,那么以他的家世配刘家大娘子肯定就是门当户对了。
  刘家是有儿子的,所以苏八倒不用担心做上门女婿。虽说家里条件一般,可如今他也是卫府的队副,有了六品勋八品阶九品职,这已经是有了官身的。当他把授了官身的消息告诉家里时,家里很快托了他们里长回来一封长信。
  信里不但父母高兴万分,说他有出身,还有兄弟姐妹一众人的话,甚至连邻里乡亲,乡正里长都在信里恭贺他呢。
  不管怎么说,九品队副也是职官,何况还有六品勋,能享受六品官员待遇呢,若回到乡里,那也是能够挺胸抬头,春风得意的。
  一夜胡思乱想。
  清晨,他还是早早就醒来了,这是军中养成的习惯。
  蹲在客房小院门口刷牙,突闻的一正香风。
  抬头,却见刘大娘子带着两个小丫头站在那,大丫头看着五六岁,小的才三四岁。两个丫头都梳着丫髻,身上的衣服鲜艳而又好看,脸干干净净的,小牙白白的。
  一双大眼睛乌黑乌黑,正好奇的打量着他。
  苏八慌忙去抹嘴边的水,然后起身做揖。
  “八郎不必这么客气见外,昨夜定是没睡好吧,看你眼睛都红红的,怎么,是不是我阿耶捉你回来,让你为难了。其实八郎不必为难,若是不愿意直说就是,我阿耶不可能为难你。”
  “不为难,不为难。”苏八眼睛一瞧到刘大娘子,就不由的一阵慌乱,赶紧把目光转移,虽然在营里,平时大家嘴上没把门的,什么荤话都敢说,他也不再是雏儿,但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不敢面对刘大娘子。
  “既然不为难,那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刘大娘子笑笑,取了一条香帕递过来,“擦擦脸。”
  苏八有些傻傻的接过,胡乱擦了下,结果只觉得无比的好闻,当下舍不得再擦,握在手里也不舍得还。
  刘娘子一阵轻笑,“你个呆子,不都说你在军中十分威猛,怎么现在呆呆的。”
  “乡下田舍汉出身,没见过啥世面。”
  “可不许你这么轻贱自己,你现在可是个官呢,也是自己一手打拼起来看,其实我家祖上几代也跟你一样,是我祖上如你一般拿性命相博,军伍中杀出的出身。”刘大娘子盯着苏八,“我问你,你说实话,我觉得我如何,还有,这是我的两个丫头,你喜欢她们吗?”
  “大娘子很好,两位小娘子更是可爱的紧。”
  “那你愿意娶我,愿意做她们的父亲,愿意以后对我们娘三个好吗?”
  苏八点头。
  “我要你看着我的眼睛跟我说。”
  苏八扭过头来,嘴唇微微的颤抖着,大娘子的那双眼睛让他心神迷醉。
  “愿意,只要大娘子你不嫌弃我,从今往后,我愿意拼上性命照顾好你们娘三。”
  大娘子扑哧一笑。
  “真是个呆子,好了,既然如此,那我就亲去跟我阿耶说,就说你同意了这门亲事了。我让我阿耶开始筹备去,趁你还在京,先把事情定下来,也不用如何铺张排场,简单点也好,我们先完婚。”
  “可是,可是,我还没问过家中二老,也不及准备娉礼。”
  “放心,我阿耶可以派人去你家中传信告之,至于娉礼婚书等,也来的及!”一边笑着,大娘子一边牵着两个丫头又走远了。
  最后只余阵阵香风犹在,苏八扭头东张西望,哪还见佳人身影,觉得自己好像刚只是做了个梦。
  他伸手掐了自己大腿一下,好疼,看来不是梦。


第1241章 朕又胖了
  洛阳。
  皇帝近来又有些身体不适,军医院长孙思邈诊断皇帝操劳过度,嘱咐皇帝多休息。
  罗成估计自己是血压高,于是也只能减轻工作量。
  一般政务都交给府院宰辅们代为票拟朱批,军务大事交给枢密院和兵部、三衙。
  当然,罗成也不完全放心就这样脱手。虽说有锦衣卫和皇城司为耳目,但皇帝现在依然还是不完全放心下面。
  故此他借鉴后世制度,推出了奏折制度。
  观音婢现在是皇帝的得力助手,每日为皇帝来念这些奏章。
  “义安郡太守罗大恩奏进琉求番子土产芒果等物资。”
  罗成闭目养神,听了后点头,“代朕回复,就说知道了,此等东西不过水果,并无大用,不必太费心送来,且路途遥远,运来也多坏了。”
  观音婢笑道,“这位罗太守为一芒果,都已经前后上三道折子了。”
  罗成也无奈道,“粗野匹夫,本就如此。”这位罗大恩本名胡大恩,原本是窦建德的麾下,后来在马邑大战时率部归降,因归附及时,所以当时得罗成特赐国姓,也算是走了个运。
  不过出身草莽,也没多少文化,打仗倒还行,如今被罗成调到岭南广东道,为义安太守,北面就是江南三藩之一的沈法兴地盘,东面则是琉求(台湾)。
  这家伙到了义安,倒是很认真的整军练兵,弄的很是卖力,可平时很喜欢上折子,还尽是些没营养的。
  在之前,官员有事报告皇帝,使用的章奏表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到了罗成称帝后不久,改成宰相票拟贴黄,所有的表章都先由宰相们代为审阅,再后来又添加了通政司。
  所有官员表章先送到通政司,还要备份抄录副本。然后政事堂贴黄票拟后,又有了翰林院大学士们代批朱笔。
  因此,官员们有事报告皇帝,不论是公事还是私事,不管是谢恩章还是弹劾奏都是公开的,而且还有专门的格式。
  不过这样一来程序多,运转迟缓,二来经手的人多,容易造成泄密。
  同时,罗成又想要听到更多的下面真实情况,所以特意又推出了奏折制度,不但官员可以上奏,甚至许多地方乡贤等名望人物,也都能够直接上奏皇帝。而且这些奏折,不再如先前的表章等一样要经过通政司、要经过宰相、和大学士们,而是直接廷寄,呈达御前,也不用有专门的格式限制。
  并且,罗成还规定了,这种奏折,必须得由奏事之人本人书写,且不得泄露他人,因此这其实就是一种密折制度。
  上奏之人亲自书写,不代笔不外传,呈入宫中后由内侍专门保管储藏和传递,尤其是三品以上大员的折子,更是直接送到皇帝的御案前,优先呈送。
  这些奏折,一般都不会交到通政司、政事堂、翰林院去。但如果奏折太多,皇帝一个人处理不过来,则也会通过身边信任的内侍宦官或妃子们,帮助筛选处理。
  因为奏章没有格式要求,所以在表章上说不清的,或有顾忌不便公开说的,可以在奏折上细细说陈,而皇帝甚至也可以在奏章中详细回复。
  奏折减少了中间环节,效率大增,尤其是这些是密奏,使的皇帝对天下的局势掌握更加清楚,甚至地方与中央,内廷与外廷,道与郡县之间,又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皇帝还能通过这种密折,对于政事堂宰相、翰林院大学士们又多了一重制约。
  谁也别想欺瞒皇帝。
  不过,也有如罗大恩这样的地方太守,奏折上的勤,结果十道却有九道不是什么正事,什么义安近日大雨啊,什么义安最近出了个什么有名的盗贼啊,什么义安最近有个妇人与公公偷情暴露了,又什么臣派人到琉求去贸易,买回来了芒果,什么得到了琉求极好的鹿皮啊。
  诸如此等种种,让罗成很是无语。
  不过也不能说完全没用,各地官员的奏折中,有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很有用的信息的。比如地方水旱灾情,又或者哪里出现了大的贼匪,又或哪里有人造反了等,往往会有当地十几甚至是数十官员进奏,这就避免有的地方大员隐瞒不报的情况。
  “观音婢,代朕回复罗大恩,问下他最近身体可还好,是否适应了岭南那边的气候,还有,告诉他,朕身体最近不错,就是又胖了点。”
  “陛下,为何要回复这些?”
  罗成笑笑,“你照这样回就是。”
  几句大白话,看似没营养,但却也是一种拉近臣子的手段。罗大恩这种降将,其实一直有些不太自信,所以才会隔三岔五的就是上请安折子,今日送鹿皮明日送芒果的,就是想要秀下存在感,既然如此,那就满足他一下好了,说几句这种朕胖了的话又没什么,但却会拉近彼此不少距离。
  南海市舶使刘朝恩和南海商船使牛承恩也各有奏折上来,“陛下上次询问他们琉求之事,二人都回复说派了人渡海上岛探访明情。”
  “南海商船使牛承恩说他派人与当地的一土著首领接触,用一船货物买下了一处港口,还与当地土人约定要在那里设立交易集市,与土人继续交易,土人很满意,如今他正派人在那里赶筑一座码头,并修建一座堡塞。”
  罗成听了非常满意。
  “这牛承恩还是很聪明,朕点醒了他一下,他立即就知道先建立据点了。很好,跟他说,先别跟土人冲突,让土人占点便宜也没关系,先以交易为名,在那里多买几块地方建立港口码头,修建屯堡据点,若是他们不肯卖,也可以先租。”
  长孙提着毛笔蘸着朱砂开始回复,她的一笔小楷写的非常漂亮。
  “陛下,这流求岛有那么重要吗?”
  “这流求岛可不小呢,春秋称为岛夷,秦称为瀛州,三国称夷州,隋朝称流求,此岛南北七百余里,东西三百里。距离义安郡不过六百里,而距离建安郡南安,不过三百余里,此岛极大,气候也好,距离中原又近,开发了,养活千万人口都不是问题。”
  长孙惊讶,本以为只是个普通的海岛,想不到居然如此之大。


第1242章 罗克用
  虽然皇帝给罗大恩的奏折回复中说流求芒果只是一水果,没啥大用,不必费力送到洛阳来。
  但是当观音婢切开一个,划好了送到皇帝面前时,罗成吃的还是很高兴的。
  “真香!”
  “确实挺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