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这样的海贼船,碰上就得碎。
  “据说一条大宝船得八千贯呢。”大副兴奋的道。
  “八千贯?那是什么都没配的大宝船,而且用料肯定不如皇家商船队的,另外估计还得排队呢,要想现船,还是没减配的,起码得万贯起,估计还得加钱才能提现船。”李世民很清楚这种宝船的强悍,罗成的皇家商船队,哪里仅仅是商船队啊,他们是打着商船队的名,实际上却是一支皇家海军舰队。
  “只要能买到宝船,一万贯也不贵,咱们现在不缺钱。”大副咧开嘴道,这两个月他们确实发了笔大横财。
  袭击几个宁氏的金银矿,不仅抢了许多工匠工人,还抢了许多融铸好的金锭银锭,这玩意值钱啊,虽说岭南的金银成色差点,可稍提炼点一两银换一千五六百铜钱是没问题的,一两金也能换上五两银。
  若是胆大点,再私铸点金龙银虎币,那就更不得了了。
  不过现在朝廷对私铸查的极严,且朝廷金龙银虎币不好伪造,李世民倒不需要却铸假币,他只需要把这金银运到交趾港,自然会有大把的商人来与他交易,不管多少,都一样能吃的下。
  更何况,他手里还有这么多的奴隶呢。
  而抢来的那一箱箱的犀角、象齿还有玳瑁、珍珠可都是极值钱的,还有香料。
  胡椒、豆蔻、伽兰香、檀香、龙涎香、沉香、黄速香,这些东西并不是北部湾土产,而是李世民抢来的,在北部湾一带,这些香料与金银一样,是作为硬通货,充当交易货币用的,而他们的来源,则是在交趾之南的林邑的更南面,居说那里就是昆仑奴的家乡了,是在南海的深处,有许多大岛及小岛,那些岛上就有这些香料产出。
  而香料的价格是极高的,李世民曾经还只是中原的贵族子弟时,就知道这些香料的贵重了,如胡椒这种东西,都是西域商人手里最值钱的货物。
  有的胡商为了多赚钱,甚至在胡椒里面掺入银屑做假,拿银屑来冒充胡椒末,可知道胡椒多贵了。
  而据说在泰西的拂林(东罗马),胡椒四便士一磅,白胡椒七便士一磅,生姜都要六便士一磅。一磅胡椒相当于一个熟练的工匠一周的工钱。
  胡椒、桂皮、生姜甚至能直接抵税。
  胡椒、丁香、肉豆蔻不仅仅再是香料,在西方甚至成为了权力与身份的象征。
  中国自汉代张骞通西域,西域商人开始将各种珍贵的商人运到长安出售。当时的西域商人,运来的香料,其实产地依然还是在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等这些地区,但当时的香料主要还是先运到了天竺,再沿丝绸之路到西域,再经过河西走廊到关中长安,这条路很线很难走,成本大大增加,使得香料在中原也是极为贵重。
  这是只有贵族名门才能享用的东西。
  而李世民手里的这批香料,其实就是从海路过来的,随着航海技术的加强,已经不断有中原的商人驾船冒险前往南洋,甚至往天竺、波斯湾去。也开始有胡商沿着中原海商的航线过来。
  香料这种东西,自然也就从海上过来了,但价格依然没多少变化。
  “听说现在皇家商船队每年都要跑几趟波斯湾,几乎垄断了香料来中原的贸易,不知道赚了多少。”大副羡慕的道。


第1096章 日不落海贼野望
  不过直接跑南洋是很危险的,更别说跑天竺和波斯湾,一般海商都只跑自己固定的航线,跑固定的几个港口之间,很少有跑那么长航线的,因此他们的货物也是转手来的,成本更高。
  “有了大宝船,跑南洋的风险能大大降低,我相信,只要肯出大价钱,一定能挖到几个有本事的家伙,到时我们也可以试探着南下。咱们一座港一座港的过去,总能到达昆仑海,一样能找到香料岛,到时我们攻下一两座香料岛,然后用当地的昆仑奴来种香料,再运回来卖。”李世民向船长描绘了一个很美好的前景。
  “没有海图和航线,咱们这样自己跑很危险的,而一般的船上只有那么一两人能掌握航线,是绝不会轻易的泄露的。”
  “我不偷别人的航线,我只找会认星,懂绘图,海上航船经验丰富的人,我们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航线。”
  李世民相信,航线都是跑出来的,过去的船只能利用季风,都能跑到波斯湾去,现在的造船技术这么好了,有了水密舱,有了航海罗盘,还有牵星术牵星板这些,甚至宝船可以逆风航行,那么只要胆子大敢试,就一定能够弄出一条自己的航线来。
  毕竟,他们是沿海岸航行,又不是驶入茫茫深海。
  “日落王那边?”
  “我们为日落王跑船,赚的收益也有他的一份,他不会反对的,何况日落王还要收我为义子。”李世民道。
  这次出来之前,李世民还没有这些大胆的想法。
  可是这两个月的海贼团长经历,让他的心再一次的不安份了。
  扬帆驾船,纵横海上,那是无比的自由。
  而海贼劫掠,又是那般的刺激。
  “下龙湾以后就是我们的大本营,龙石岛就是我们的基地,老黑,跟着我一起干,咱们做这南海龙王。”
  “干。”大副老黑也是个胆大的,但凡闯海上跑船的,就没有不胆大的,在海上,那是把命都赌上的,谁都不知道,这次出海还能不能回来。
  “船长,我们需要更多的船,要宝船,还要更多的水手。”
  “水手?”李世民呵呵一笑,指着下龙湾,“这里有这么多的疍民,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海上,从不曾登上过陆地,他们就是最好的水手,从这些人里招募吧,只要我们开出的条件够好,要多少水手都有。”
  “我们还需要战士。”
  罗艺借给他们的一千人,总是得还的。
  “从奴隶里挑一些强壮的,训练他们。”
  “老黑,你留在龙石岛上,替我训练那些疍民水手和奴隶战士,我带船先去趟交趾,等交易完后,便回日南郡浦阳港,把日落王的东西送回去。等我跟日落王谈好后,就会回来,到时,我们一起扬帆出海,一直向南,去寻找昆仑海与香料岛。”
  一粒粒的胡椒,简直就是一粒粒的银豆子,老黑双眼放光,连连点头,“好,我等你回来,这里就交给我。”
  “娘的,这香料如此赚钱,绝不能全让皇家商船队给垄断了去。”老黑愤愤不平。
  现在市面上,一升胡椒折银六钱,六钱银折多少开元通宝?折近一贯钱,约九百六十多文钱,虽说没到以前往胡椒里掺银屑冒充胡椒的地步,可这价格还是惊人啊。
  运一石回来可就是值百贯钱,装上一船,哪怕就是运一百石回来,那也是价值万贯啊。
  历史上唐朝权相元载获罪抄家时,家里抄出八百石胡椒,把皇帝都惊的眼睛红了。
  在胡椒面前,李世民和老黑甚至看不上这边的土产的犀角象齿珍珠龙眼这些了。
  广南道,日落国。
  罗艺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训练兵马,当北方中原刚准备种植第一季稻的时候,日落国已经收获了第一季稻子。
  金黄的占城稻趁着天晴,被抢割脱粒晒干吹净后入仓。
  收获第一季后,马上整田再插下第二季。
  这边双抢差不多完成,罗艺那边就开始征召国中青壮男丁,开始追集训练。
  一个多月前,真腊蛮越过大河进犯文阳城,虽然最后突袭不成,强攻又不下,蛮子在日落城迅速发兵增援兵,又撤过了大河。
  但对罗艺来说,真腊蛮居然敢捋他虎须,那真是不想活了。
  更不说,真腊蛮虽退,可却毁掉了文阳县外数个屯庄的庄稼,快要成熟的稻子被践踏毁坏,这令罗艺极其愤怒。
  真腊蛮撤退后,还把大河东岸罗艺当初立下的碑石给推倒,又立起了他们真腊的碑石,想要宣示主权。
  罗艺带兵赶到文阳,没能与蛮子交上手,但却记恨上了,他带兵出山,巡视大河东岸上下游,这次巡了三百里长,还连破了十几个之前不肯臣服的寨子,捉了上千个蛮子回去。
  不过罗艺没过大河,他手里兵有限,府兵才五百。
  他自己的部曲亲卫也才二百。
  不过罗艺没打算就这么算了,他在等李世民回来,他带去的那一千子弟兵和奴隶兵,对日落国来说是一支很重要的力量。
  同时他也在等双抢忙活,毕竟日落国就那么总共万把人口,若是在双抢时节出兵,就会影响今年的收获。
  左等右等,一等就是两个月。
  好在李世民终于还是回来了。
  罗艺亲自赶到雾湿岭山口迎接。
  李世民去时千人,回来的时候却有五千多人。
  “怎么这么多人?”虽然之前也接到过李世民送回来的数封信,知道李世民这次出去收获不小,但看到这么多人,还有许多大象和骡马装着的货物,也是震惊了。
  “不负使命,这次出去收获不小,就是宁长真等叛贼太无用了,雷声大雨点小,总共才三个月就被灭了。宁长真更是吓的自缢而亡,丢人。”
  “若是他们再坚持一下,我还能有更多收获。”说着,李世民掏出一张单子递给罗艺。
  罗氏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各式各样带回来的物资和工匠、奴隶等,他最期盼的纺织工匠、瓷器工匠、金银矿工匠都有,还各不少,然后俚僚奴数量很多。
  “原本是有三千俚僚奴,我怕不好管理,所以在交趾交易了一批昆仑奴过来。”


第1097章 日落开疆五百里
  昆仑奴就是昆仑海那边诸岛和沿海陆上的土著,个个长的很黑,头发很短,这些人很温驯,中原贵族们很喜欢,其实岭南这边的豪帅们也喜欢。
  “一千俚人,一千僚人,还有一千昆仑奴,男女差不多都是一对一,大多是年轻的,用不了两年,配对后就能生育更多的奴隶。”李世民告诉罗艺。
  罗艺对此非常满意,连赞李世民会办事。
  “另外那些犀角珍珠象齿等,我在交趾宋平城交易换成了开元钱、绢、布,还有一些铁器铁锅针线等日用品。”
  罗艺扫了眼单子,发现东西远超出自己的预料,非常的高兴。
  他伸手把李世民揽入怀里,高兴的拍着他的背,“二郎啊,我果然没看错人,你这次出去,真是收获极大啊。有了这些,咱们日落国马上就能再新开辟一个县,正好我也在等你回来,现在万事俱备,东风已起,齐活了。”
  罗艺拉着李世民进了雾湿岭山口的兵堡里,路上简明的跟他说了遍之前蛮子入侵之事。
  “蛮子就这样撤了?”
  “他们没占到丝毫便宜,我们的巡逻队,一队五十人被他们突袭,结果折损七人,却杀他们二百一十七。而后,蛮子攻打文阳城周边屯庄,打了几个庄子,结果损失了三四百人,一个庄子也没打下,还反被文阳城驻扎的那一都人,加上那巡逻队,一百五十人半夜袭击一处蛮子营地,几乎全歼了那处营地的千余蛮子。”
  蛮子总共就过来了三千多人,而且明显不是真腊国的官兵,罗艺估计是原本河东岸的蛮子部落的,撤到西岸后,这次组织起来想要突袭日落国,想把他们赶出这里。
  可没想到,一点便宜没占着,还折损了六七百人,于是只能灰溜溜撤退。
  “我打算在文阳城北面约百里处的大河东岸,筑一座新城,取名北凉城。在文阳城东南百里大河东岸,也筑一座新城,取名南唐城,新辟两县,再开设屯庄,除了种植口粮用占城稻,其它的打算种植甘蔗。我听说现在皇帝的皇家糖厂研究出了提炼霜糖秘法,能从甘蔗中提炼出比天竺霜糖更好的霜糖,甚至能够制成如冰晶一样的冰糖。我们这里种植甘蔗,到时让皇帝派人在这里弄一个炼糖厂,我们的土地所出就能大大提升,远比种粮划算的多。”
  广南从不缺粮,种再多粮也没多大用,毕竟粮食笨重,把广南的粮运回中原,太不划算,成本太高,哪怕是运粮回去,都不是什么划算买卖,更何况是他们日落国,还在长山以西数百里呢,成本就更高了。
  但种甘蔗产糖却不同,通过加工提炼后,一亩甘蔗起码能有上千斤,这不是最少的,但最后榨成蔗糖后,却是几十斤提炼出一斤来,顶多几十斤。种一亩田的稻子,三季起码能得几百斤,相差还是巨大的。
  罗艺想的很清楚,要想发展,光种粮不行,得种甘蔗,制蔗糖,这才有前景。
  “二郎啊,我打算让你来当这北凉县的县丞。”
  李世民摇头,“大王,我还有件事没来的及跟你商量呢,这次出去后,我发现我挺喜欢在海上航行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位置,我想继续带大王的舰队跑海。”
  罗艺惊讶。
  “可现在岭南安定,叛军已灭,你再去打劫,可就不行了。”
  “我知道,我也没打算再去打劫岭南,我打算去广南之南。”
  “林邑?”罗艺皱眉。
  “嗯,先去林邑转转,也许以后还会去更南边。大王,请你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我能带回更多的奴隶和钱财。相比做个北凉县丞,我觉得我在外面对大王更有帮助,钱帛、奴隶,这些也是日落国发展所需要的。再者说,就算大王真想举荐我为北凉县丞,只怕朝廷也不会同意的,大王可别忘记我是怎么来到岭南的。”
  “你真想好了?”
  “嗯,想去转转,若是我事不可为,我到时也会再回来的。”
  罗艺见他态度坚决,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肯走寻常路。”
  “若我是那寻常之人,今日也就不会在这岭南了。”
  “说的也是,好吧,你想去就去,至于朝廷那边你不用担心,有我呢。不过你身份比较特殊,就这样走怕朝廷会怀疑你潜逃,不如等这次到了日落城,我就正式收你为义子,这样一来也就好点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自嘲道,“那我岂不成了皇帝的义兄弟?”
  “哈哈哈,你本来就是皇帝的小舅子,现在就算成义兄弟也没什么。”
  虽然有点不舍,但罗艺也没有强求。
  在军堡简单休整了下后,队伍继续前行,第三天,他们回到了日落城。
  看到子弟们又回来了,城里的百姓都很高兴。
  而看到那长长的奴隶队伍,还有一箱箱的钱帛物资后,大家更是兴奋万分。
  罗艺也是个豪爽之人,当下根据李世民递上的军功名单,给出征的这些子弟兵们发赏,赏赐有钱有绢也有奴隶。
  而对于此次随军出征的真腊蛮子,以及奴隶,罗艺也各有赏赐,连奴隶表现好也得了钱财赏赐,甚至有十几个表现极好的奴隶,罗艺直接给他们脱籍放免,还他们自由之身,并立即给他们登记入籍,还给他们分田授地。
  一时间,倒是众皆大喜。
  李世民也分了一份,还不少,光奴隶就赏了他一百个,同时还给他在即将设立的北凉县内,划了一大片土地给他,让他作为私人庄园。
  “二郎啊,等过两天,大家都休息好后,你随我点上我们日落国所有青壮,随同府兵和我的亲军,一起去巡视大河,若是有机会,还要越过大河给那些蛮子们留点教训。”
  一面出兵巡视大河,一面把奴隶和百姓拉过去,在文阳南北两面,各新筑起一城,这次罗艺要把大河东岸到山下那宽达五六十里,长达四五百里的地带,全都牢牢掌握在手里,彻底的开辟为日落国疆土。


第1098章 南唐县丞李世民
  洛阳。
  皇帝正翻看着一封封从岭南发回的奏章,这些奏章既有岭南三道经略使李靖的奏章,也有李袭志和冯盎的奏章,还有宁纯、陈龙树和谈殿等人的奏章。
  当然,也还有来自锦衣卫岭南司的密奏,以及皇城司自岭南发回的情报。
  这些奏报里还有广南左都督丘和以及日落王罗艺的奏章。
  昭仪长孙婢按皇帝的吩咐,把来自岭南的所有明奏密奏都整理在了一起。
  “岭南叛乱平定之快,超出预计啊。李靖越是大才,只给了他一千一百羽林,再加了陛下的三十多条海商船和几千护卫,居然这么快就平定了四郡叛乱,前后不超过三个月时间,真正用兵不到一月。调动兵马没超过两万,所耗费钱粮更是极少。”
  昭仪长孙氏为皇帝整理这些奏章,惊叹的道。
  “确实让人惊叹,不过也不算太出奇,主要不是李靖能打,而是岭南这些俚帅其实各怀鬼胎,从来就没有真正团结过,一边结盟,一边又各有小九九,到头来,自然是迅速败亡。”
  当然,这其中也有皇城司和锦衣卫的功劳在内,比如说宁长真自缢而亡,使得合浦、宁越两郡不战而降,要知道当时两郡还完全掌握在宁氏手里,宁长真还有数万之兵呢。
  但宁长真却自隘了,许多人想不明白宁长真既然有胆子造反,怎么却又这么胆小,其实宁长真并不是真的自缢了,他是想顽抗到底的,想要一面请降,一面又保有地盘,可最后他却被锦衣卫的一个暗桩杀了。
  那个暗桩还是亲军府时派去的,潜伏在宁长真身边几年,宁长真一直以为这个温柔可人的中原美人,真的只是他花几颗合浦大珠买来的。
  这件事情做的很机密,事后锦衣卫也只是报告了皇帝,却没有对外公开。
  罗成手里拿着李靖的奏章,是关于平叛后对岭南的安抚处置策略,罗成看的很仔细,这才是真正关系到岭南安定的关键。
  先前这场叛乱和平乱,其实都只是表皮。
  就如当初秦军入岭南,很快平定岭南一样,不过是诸方势力表面归附,秦军也只是占据了部份地区,那些俚帅依然是手握私兵,掌握数城之地。
  一有不满,就公然造反。
  若是不能解决这个根本,他们早晚还是会反。
  李靖现在挟平叛胜利之威,要把冯盎、陈龙树、宁纯、谈殿这些俚帅对调,调离他们的大本营,这点罗成是同意的。
  对于李靖打算把郁林郡拆分为郁林和南宁郡,他也同意,岭南现在虽折分为广东广西和广南三道,但广西道却更要落后一些,开发不够,桂林和郁林两郡,起码占了广西道三分之二的面积。
  分而治之当然有利。
  “将广东道熙平郡南部黄连山之南游安、武化、开建三县划入广西道苍梧郡。”
  而对于海南岛上的珠崖、儋耳、临振三郡,则北为北面海口郡和南面三亚郡。
  “以谈殿为三亚郡丞。”
  “以冯盎为广西左都督指挥使,不再兼桂林太守职。陈龙树为广西道右都督指挥使,不再兼任苍梧太守。以丘和为广西道左布政使兼桂林郡太守。”
  “李袭志调广南左布政使,兼交趾郡太守。宁纯调任左御卫将军,入朝。”
  宁长真死了,宁道明也死了,宁纯虽然这次站在朝廷这边,但他并不就真是忠于朝廷,他的奏章中迫切的表明想要回去任合浦太守之心。
  皇帝不打算让他任合浦太守,也没同意李靖让宁纯为广西道右都督指挥使兼郁林郡太守的建议,宁纯在永平之战,表现极差,损兵折将,全郡只守住了一座郡城,他的私兵也差不多损失殆尽,因此罗成干脆就把他调入朝中,任一个左御卫将军的虚职,彻底的把宁氏家族从岭南踢出权力局。
  至于立了功的陈龙树,罗成没怪他没及时救永平却去抢永熙之事,但也是直接来了一个明升暗降,让了升任广西右都督指挥使,但不兼任太守,这样就成了一个连太守都不如,同时也把他从广东老巢调去广西,尤其是放到桂林这个中原朝廷一直实际控制的地方。
  他想扑腾也扑腾不起浪花来了。
  至于冯盎,也同样是高高挂起,从广东调去广西任左都督指挥使,也不给他兼太守,远离他的高凉老巢。
  至于谈殿这个大俚帅,直接踢去海南三亚,而且是任郡丞,让他去晒太阳。
  “陛下,如此,会不会逼迫他们反?”
  罗成呵呵一笑。
  “眼下谈殿冯盎宁纯陈龙树等尽在李靖军中,李靖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的,他们要是不答应听调,那李靖会直接对付他们。若是他们听调了,就直接送他们去新地上任,这打的是一个时间差,也是一个时机差,挟此次新胜之威,不给他们半点时间。”
  至于回过头来再反,当然也有可能,但朝廷还会有后续手段。
  比如这边把这些人调离老巢,不给他们实权,一个个挂起来,另一面,朝廷则又要把他们族中的子弟,起码一半送到洛阳来,表面上是赏赐他们的功绩,让他们的子弟到洛阳国子监读书,或入皇帝亲军为侍卫,给他们荣耀出身,但实际就是人质。
  “现在不趁机把该做的事情做了,那留着也早晚还是个隐患。”
  “但愿岭南不要再起事端了。”长孙氏感叹着道。
  罗成放下笔,把批复过的李靖折子放一边,又拿起一道,翻看却是罗艺的。
  罗艺上奏,说之前真腊蛮进犯,被日落府兵击退,罗艺还为他们表功。紧接着,罗艺又说自己将要在日落国西面开辟两个新县,建北凉和南唐两县,要拓地五十里。
  最后,罗艺还表奏李世民之功,说他上次帮助攻打叛军宁长真,也立功不小,最后说他已经收李世民为义子,还举荐李世民任北凉县令。
  “叔父这是搞的哪一出,李世民什么时候跑到日落国去了,又怎么还得叔父如此看重,现在居然还要收他为义子?”
  罗成有些哭笑不得。
  观音婢道,“日落王无子嗣,又远在广南,或许是见李二郎年轻能干,于是便动了恻隐之心,说来,李二郎也是李贵妃的同母胞弟,一个沦落天南,也是很可怜的。”
  罗成摇摇头,本来想要回复不许,想了想,觉得长孙说的也有些道理,李世民都沦落至此了,难道自己不要怕他?
  “可令李世民为南唐县丞,以赏其功。”罗成最后把北凉县令改成了南唐县丞。至于罗艺收李世民为义子之事,他则没做回复,收都收了,也就随他了。


第1099章 上将军硬怼监军
  北部湾,钦江港。
  江口码头,一片忙碌。
  一头头牛马拉着车满载着一车车的货物抵达,身着红袍的军士们如蚂蚁般,将车上的物资卸下,清点登记重新打包,然后运上船。
  羽林郎刘仁轨亲自带着羽林军戒备码头。
  “李公,这是单子。”
  岭南经略安抚使、广东左都督指挥使、南海太守、天策上将军卫国公李靖将一本折子交到一位身黑袍的男子手里,男子面白无须,三十多岁,但一张白脸上却并不和善。
  “有劳卫公了。”白面男子接过,随手翻了翻,然后就交给了旁边一个同样面白无须的黑衣者。
  码头上这样的黑衣人还不少。
  他们与红袍的士兵以及紫绯绿青袍的官员们格格不入,但连李靖都要很客气的对他,便知此人绝不简单了。
  这些黑衣人是皇帝内侍省派出来宦官,是天子私人,他们穿着黑袍,以与官员将校们区分。这些人虽说个个品级低微,如眼前这个被李靖称为李公者,便只是从五品的内给事李辅国。
  他本不是这名,辅国为皇帝所赐,据说他忠心耿耿,曾经在关外时为皇帝挡过箭,因此很得重用,赐名辅国,授为内给事。
  他是随李靖一起南下的,表面上他是承旨劳问慰军,实际上负有监军之职。好在李辅国虽也是比较有本事的,但并没有怎么想着干涉李靖行事,一路来两人关系还不错。
  现在李辅国要回京了,李靖很客气的送行。
  “宁氏的产业还真不少。”李辅国笑着说道,那张白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点笑容。
  李靖当下道,“宁长真宁道明两支宁氏的族人子弟,皆已捕捉,其族中产业也皆抄没充公,田地宅院奴隶商铺等皆登记在册没入衙门府库,而其金银珍珠香料钱帛等物,则尽数打包,送到此处,随李公船运回洛阳,进呈圣人。”
  宁氏在广西数代经营,到败亡前还据有三郡之地,其实力可谓是雄厚异常。不过一朝败亡,朝廷自然不会再跟他客气。
  皇帝的旨意已经送到,宁长真宁道明两支宁氏尽以叛乱罪处置,而宁纯则被调入朝中为左御卫将军。
  可以说,宁氏这次被连根拔起了。
  不但宁长真和宁道明两支的财产全部被充公,其实宁纯的也没保住多少,先前永平失守只剩一城,宁纯的许多产业家财也是陷于叛军,李辅国可没跟宁纯这落水犬客气,直接以贼脏之名义,把宁纯的绝大多数产业钱财给没收了,只给他留了永平城中的一点而已。
  李辅国不但强夺了宁纯九成以上的财产,还把陈龙树攻破冯暄后所吞的冯暄产业钱财,也逼着他吐了出来,甚至还顺便把陈龙树敲打了一笔,迫他大出了回血。
  至于谈殿和庞孝泰就更不用说了,李辅国几乎敲走了两人一半的财产。
  弄的几人把状告到李靖面前,但那又如何,李靖也很清楚,李辅国的这些敲诈勒索并不是私下贪婪,他不过是皇帝的手套,为皇帝出面而已。
  “这些轻货入京,也能缓解一下朝廷如今的财政困难。”李辅国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李靖也只能呵呵笑着,“就当是岭南这几年欠下的国朝税赋吧。”
  李辅国带走的都是轻货,也就是那些值钱的玩意,金银珍珠翡翠犀角象齿以及香料钱绢等,至于粮食啊奴隶啊以及各种笨重的家具啊之类的,还有房产田宅庄园商铺等,这些全都充公留给了地方官府。
  其实就是浮财入皇帝内库,而其余的则归入国库。
  当然,最后肯定还要留道留郡县,以及劳军赏功等,剩下的才能上缴国库。
  轻货值钱,但好携带。
  三十多条宝船,还有上百条商船,这次将满载这些轻货返回。
  这次还抄出了大量的粮食,但李辅国毫无兴趣,满载一船的大米回洛阳,还不如带一箱金子回去。
  “卫公,陈龙树、冯盎、谈殿、庞孝泰等人若是不愿接受圣人旨意,赴任新职,卫公可以把他们交给我,我来处置他们。”
  这些天李辅国到处忙着搜刮钱财,不但对宁氏冯氏陈氏谈氏等到处敲诈,就连许多小点的豪强俚帅也没放过,一一派人去谈话然后要求进贡。
  一边忙着搜刮,一边也忙着杀人。
  不杀人不见血,总是立不了威,也没有人怕的。
  那些宁氏手下不服朝廷者,杀。藏匿叛贼财产不交者,杀。那些趁机作乱的叛军,杀。还有当地的地痞流氓做乱者,杀。
  甚至还杀了不少刚平叛立功的将士,有些人也是老秦兵了,可战后却被岭南的金银迷了眼,李辅国也都杀了。
  李辅国搜了很多钱财,也杀了很多人。
  他甚至还杀了自己带来的十几个人,其中有跟他一样没卵子的宦官,也有侍卫。这些人每天手里经过的都是上万贯的钱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