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这样吧,每人分两个功劳,匪首归这位秦二哥。”马车里的女子见外面还在争执不休,于是便出声提醒。
秦琼他们一共九个人,而贼匪有十八个,一人两个倒是刚好。匪首归秦琼,这样一来罗锋他们敏感人两个贼人悬赏是二十贯,而秦琼有个匪首则有一百一十贯。
“多谢姑娘相帮,我觉得就这样说定了。”罗锋向着马车一拱手道。
“是小女子要多谢罗小哥和秦二哥以及这几位壮士的拼死相救,等诸位送小女回到章丘县衙,小女子定当向家父禀明情况,让家父重谢诸位!”
罗锋这时才想起来,这位小娘子还是他们县老爷的千金呢,这次不但擒杀了通缉的贼人,还保护了县令的千金啊。
“二哥,我看天色不早了,咱们还是先把小娘子送回县城去吧。”罗锋道。
秦琼点了点头,“也是。”
正说话间,却听远处传来阵阵马蹄之声,抬头望去,一支人马出现。
十余骑奔驰在前,后面还紧紧跟随着近百步行青壮。
“这又是谁?”罗锋有些紧张的打量。
第5章 又来一个战神
对面人马来的很快,转眼已经到了近前。
看到众人中的马车,众骑中一骑加速疾驰上前。
“大胆贼人,还不快放人!”
马上之人四十余岁,头戴平巾帻,身穿绿色袍服,腰间按着一把横刀。一张红色的方脸此时是竖眉瞪眼。
秦琼见此人身着官袍,不卑不亢上前,拱手道,“在下右翊卫府兵秦琼拜见上官,刚才在此拦路打劫的蓝面十八鬼已被某等擒下。”
马上的男子这时才发现,秦琼身后的众贼已经被绑成一长串。
“擒下了?”他不由的惊讶的道。“那我女儿呢?”
罗锋在一边早已经凭记忆认出这位马上的男子便是他们章丘县的父母官县令张仪臣,当下连忙也上前一步,“草民南山村民罗五拜见张县令,适才贼人突然来袭,多亏遇到秦卫士拔刀相助,我与同乡们也拼死相助方才将贼人拿下,县令千金也未伤分毫,现下就在马车之中。”
听说女儿没事,张县令松了口气,他听到逃回去的赵捕快禀报说女儿马车在这里遇贼后,可是立即赶来。
“润娘!”张县令跳下马跑向马车。
马车帘子掀开。
先下来一个侍女,穿着件小袖衫,搭着高腰长裙,腰带下垂,肩上也披着帔帛,头上梳头双髻。
紧接着又下来一个稍大点的姑娘,她身着青色大袖衣,外披一件黄色的帔风,亭亭玉立,清秀美丽。
她看起来也就二八年华的样子。
“阿耶!”
县令千金激动的唤道,声音很是动人,距离不过数步的罗锋能闻到一阵好闻的处子幽香,张姑娘的美丽清秀更是让他惊叹,想不到在这千年之前的隋朝还有这么漂亮的姑娘。
具体点说倒不是如何倾国倾城,纯长相来说倒也感觉不是特别惊艳那种,但却有种后世见不着的那种纯净之感,完全就是清水出芙蓉,没有什么过多的妆扮,一张天然的面孔,素素净净却五官精致十分耐看,再加上她那身隋代的衣饰装束,让这个见惯了后世女子的罗锋也不由的眼前一亮了。
“润娘你没事吧?”
张县令上下打量女儿,润娘连忙跟父亲一番禀告,说话的声音很小,隐约好像提及到了秦琼和罗五他们,罗锋胆大而又有点失礼的看着润娘父女俩,一边的秦琼却很守礼的目不斜视。
“哈哈哈!”
张仪臣大笑着,“真是想不到会在这遇到蓝面鬼,幸得几位义士相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他回身再次打量起秦琼和罗锋他们,刚才女儿已经差不多把遇贼经过说了一遍,若不是女儿亲口对他所说,他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群人居然如此厉害,尤其是那个秦琼。
“秦琼,罗五?”
秦琼拱手,“在下秦琼字叔宝,家中排行第二,齐郡历城县人。这位是我姑表弟,章丘南村人姓罗,家中排行第五。”
这时,后面的大队人马也已经到了近前,数骑士拥着一个中年骑士过来。
他目光扫过那些绑着的蓝面鬼,有些好奇的看了看秦琼和罗锋等,“张使君,看来是一场虚惊啊!”
张县令向马上男子拱手,“本来是一场劫难,不过幸得这几位壮士相助,才让小女化险为夷,还惊喜的将官府一直通辑的蓝面十八鬼都给一网拿下了。”
“好事,蓝面十八鬼就是这几位拿下的?”马上汉子似乎有点不信。
“张郡丞,小女亲口所言,蓝面十八鬼正是为他们所擒下,尤其是这秦罗两表兄弟更是勇猛难挡,仅秦卫士一对双锏就砸死两个生擒三个,这个罗五郎也是打倒了三个贼子,实在了得。”
“哦,张某虽然新来乍到还没正式上任,可也对山东境内横行的这蓝面十八鬼有些耳闻,是股难以辑拿的悍匪,想不到竟然栽在了这里。”
张仪臣这个时候连忙对秦琼和罗锋他们道,“这位是我们齐郡新上任的张郡丞,你们还不赶紧拜见。”
郡丞,一郡之丞。
县有县丞,郡也有郡丞。
罗锋一听对方是郡丞,立马知道这是位大佬。
百里方圆的一县之境,县令县丞主簿一般称为三大头,而在郡中,则一般是太守、通守、郡丞这样排序下来的。
杨广继位之前,隋朝在初立之时,当时全国继承南北朝时的行政区划,区划很混乱,有州有郡有县,往往一州只有二三郡,一郡不过几县,导致十羊九牧。文帝后来改革区划,便统一裁撤掉郡一级,只留州,使全国为州县二级制。
到了杨广继位称帝后,他又来了一次改革,撤州设郡,实行郡县二级制。虽然听起来好像有点胡闹,但通过州县制改为郡县制,实际上大有深意。郡的数量更少了,同时地方郡级的官员级别也降低了,朝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
最开始郡中设赞治,没多久又改成了郡丞。
不同于县衙里县丞相当于个办公室主任的职责,杨广对郡一级的改动调整很大。比如把郡县太守县令征辟属吏的权力削夺了,由朝廷授任。再比如,以前刺史太守权力很大,文武兼管,杨广把太守的武权夺了,太守只管治民。
太守治民,通守统管郡兵。
不过只有一些大郡要郡设通守,大多数的郡则没有通守这一个官职,因此通守的统兵职责则由郡丞负责。
隋末最有名的三个郡丞应当就是雁门郡丞李靖,江都郡丞王世充,以及齐郡郡丞张须陀了。
罗锋看着眼前这个四十来岁,身材魁梧的汉子,他是新任的齐郡郡丞,又偏偏姓张,这么看来这位似乎就是张须陀啊。
一说起张须陀之名,那是史书留名,号称隋末掣天柱的人。
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等这些猛将,那可都是这位的麾下,李密、翟让、单雄信、徐世绩等等隋末反王草莽那都曾经是他的手下败将啊。
据说张须陀早年是跟着史万岁、杨素这两个名帅东征西讨过的,战阵经验丰富,兵法了得,武艺出众,在风起云涌四处叛乱的隋末,他的名字让那些叛军们都闻之变色。
想不到,他居然在这里遇到了。
第6章 赏识
先遇到了二哥秦叔宝,现在又遇到了隋末战神张须陀,罗锋都兴奋的脸色通红了。华夏历史,他最喜欢隋唐这一段,而隋唐的历史中,他又最喜欢的是那些隋唐猛人们。
一天里接连遇到两个偶像级猛人,真是始料不及。
没有穿军服铠甲的张须陀看着很随和,这位关陇将门出身,凭着战功一步步升迁为柱国,新任齐郡丞的中年人面对着两个身份低微的年轻人,并没有表现的高高在上。
“秦琼,你身为卫府士兵,为何出现在此?”
“回郡丞话,某原本在右翊卫来大将军麾下效力,随荣国公驻于登州训练水战,近日接家中来信说老母病重,便向大帅告假回乡探视,却不料正好路遇劫匪。”
“哦。”张须陀点了点头,又转过头来打量罗锋。
相比起骠悍健壮的秦琼,罗锋不免身子销瘦单薄了些,尤其年纪一看就还很小。
“罗五郎,你今年多大?”
“回张郡丞,小的今年十六。之前奉县府征召到汲郡挖河服役,做工三月后完役返乡,半路遇上我们县里赵捕头护县令千金回来,他让我们一起护送同行。”
“罗五郎,看你年纪轻轻,想不到你却能击败三个蓝面鬼,你是怎么做到的?”张须陀饶有兴趣的问。
“小的家里世代是打铁为生,父兄他们也是铁匠,因此小的很小时便也帮着干活,小时烧火搬料,长大些也轮锤帮打,因此瘦是瘦了些,但有两把子蛮力气。不过刚才能擒三贼,还主要是因为秦二哥表现神勇,一出手就打死了贼首,让贼人们丧了气魄,我不过是趁机占了点便宜而已,不能跟秦二哥相提并论。”
张须陀见罗锋说话很利落,不卑不亢,丝毫没有见到官员的畏惧胆怯,尤其说话还这么有条理,不由的有些惊讶。
“听你说话,似乎读过书?”
“回郡丞,家慈是隔壁历城秦家出身,以前也曾读过些书。我与兄长等小时都曾由母亲教导过些读写算术,不过我打小愚笨,一本孝经也只记熟了半部,算不上读过书。”
孝经是大隋设立科举后所钦定的九经之一,秦罗氏能教儿子们一本孝经,那说明本身确实是很了不得了。而罗锋一个打铁匠的儿子,才十六岁就敢说自己记熟了半部,也一样是很了不得的。
“怪不得有勇有谋了,身幼帮着父亲打铁,练了身力气,又跟着母亲学了半部孝经,添了谋略,更兼是这身侠肝义胆了得。如此年轻,将来大有可为啊。”
张须陀转身对张县令道,“相比起秦二郎和罗二郎他们,你真正委派的那位赵捕头可就太失职了,遇贼只知道逃跑,虽说有报信之功,但还是失职了。若是在军伍之中,那就是逃兵。”
“赵老三不过是快班一个捕快,哪是什么捕头,这贱骨头太无能胆怯了。”张县令也恨声道。
赵捕快站在一边,听着腿都软了,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使君饶命啊,小的也是想着赶紧回来搬救兵。”
“有功则赏,要过则罚。赵老三,你回来报信有功,本县会记着的,赏你五贯钱,但你扔下我女儿这个过也得罚。本来就算罚你再重也不为过,可既然我女儿无事,本县便也饶你一次,但县衙里以后也留不得你这等懦弱之人,即刻起,革去你县中差事,回家去吧。”
县衙里有三班衙役,这三班衙役各有分工,有皂班、快班和壮班,皂班类似于法警,负责跟随长官护卫开道,审判时站立大堂两侧,维持纪律,押送罪犯,执行刑讯及笞杖刑。
而快班则是专门负责缉捕、拘提、解押等差事的,相当于后世的警察。
壮班则主要是负责把守城门、衙门、仓库等要害,巡逻城乡道路,类似后世武警。
三班各有班头,统领本班,每班也都有定额编制。
不过所谓三班,连同他们的班头其实都没有正式的官身的。在县衙里面,正式的官也就县令县丞主薄,有的大县还有县尉,有的县还会有教谕等学官。其它的都没有品级,如录事、佐史等这些,便只是吏。
吏无品级,不是官,但吏算是正式公务员。
而在这些吏下面,则是胥役,三班班头类的就算是胥了,而下面的人就只能算是役。
比如这三班里,平时有编额的几个算是正式合同工了,而一个县正编的其实很少,比如章丘县的捕快正式工只有十个,然后一个那么大的县十个捕快肯定不够的。于是便有许多临时工了,每个捕快身边都会有三四个副捕快,然后每个副捕快下面还有十到二十不等的捕投。
这些捕役便都是县衙直接从乡里征召的百姓服差役,轮流征召当差,一般一年服十天半个月役,没工钱也没补贴的,甚至得自带干粮。
相比起捕役来,那些固定的三班衙役们虽然也没钱粮补贴这些,但他们是固定的差事了,有不小的事权,所谓有权便会有利,别看当个小小捕快,可能捞油水的机会却大把,能当个捕快,在乡下那也是很威风又很有好处的差事。
张县令直接把赵捕快革了,赵捕快脸都青了。
“有罚也须有赏,罗五,我看你虽然年轻,可也有勇有谋,正好赵老三被开革了,不如就由你来顶替他的空缺名额进快班做捕快如何?”
隋朝的胥吏还没有如后来几个朝代那么贱,比如隋朝的吏也是还有机会能升迁做官的,胥役也一样还有机会去当兵之类的,况且这世道,谁不知道做个捕役其实好处多多,别的不说,真的能当个正编的衙役,那收入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了,甚至还能活的挺滋润。
这突然抛出来的馅饼,让罗锋有些愣住。
他倒还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当个捕快应当说不算坏事,总比他现在这样的普通大头百姓强啊,他已经年满十六,也要开始服役了。就算不当捕快,每年也要轮流到县衙去当差役,可能是看仓库,也可能是去跟班护卫,或者跟着捕快打下手,而那样的差役可没半点好处,还得自带干粮呢。
至于说捕役贱役这些他还真没想过,在他看来,县衙的正编捕快,那不就相当于是个正式警察嘛,这要是放后世,也是能让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好差事呢。
第7章 美人赠金
“使君,咱们擒下蓝面鬼有赏吗?”
罗锋还在思考,一边的小九却已经忍不住问出声来了。一个贼匪十贯钱呢,刚才大家已经商量好了,匪首算秦二哥的,那他们每人还能分两个贼匪赏金呢,那可是二十贯钱。
“哈哈哈!”
张仪臣哈哈大笑,“蓝面十八鬼皆有悬赏在身,尔等既然擒下这些贼人,自然就有赏金。”说着,他对罗锋道,“捕快的差事你可以先慢慢细想,回头再答复也不迟,不管结果如何,但是你们的这赏钱是不会少你们的。”
听到这消息,大家都高兴的快跳起来了。二十贯啊,真要能拿到手,那这个冬天都不用担心饥寒了。
“不光是悬赏不会少,你们还救了本县的女儿,本县还会另有重赏谢过。”
张须陀倒是更看重秦琼,毕竟秦琼本就是在军中打磨训练过的战士,之前擒拿贼匪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可惜秦琼是右翊卫的人,一番询问之下更得知他还是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的亲兵,不免就只能摇头遗憾了。
来护儿可是当今皇帝极信任的大将,爵封荣国公。来护儿本来是南陈人,后来只身游过江投奔隋朝入伍从军,不过二十余年便从小兵成为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这升迁速度比张须陀还快的多。
张须陀想挖墙角都没可能,再说他现在调为齐郡丞,已经不再是十二卫的人,他现在管的是郡兵,跟卫府兵不是一个系统的,想从右翊卫挖人更不可能了。
“张郡丞,今日还是得多加感谢。”张仪臣让女儿也过来拜谢张须陀。
“老夫本来也是路过章丘,又刚好在你县衙受你款待,你遇事我岂有不相帮之理,不过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若是郡丞不急着赶路,不如就请再回县衙,让张某好好设宴款待一番,也一起感谢这些壮士义民们。”
张须陀看了看天色,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天色昏暗,再赶路也不太合适,这里又恰处于章丘和历城两县之间,离章丘城还倒更近些。
“也罢,那就再回章丘。”
……
“小五你刚才还在犹豫什么呢,县令亲自让你做捕快,多好的差事啊。”罗三叔有些着急的问。
罗锋拿着根木棍挑着自己的破包袱儿,跟同乡们迈开腿跟着张县令和赵郡丞他们大队人马后面,贼匪和尸首都已经被县里的人接管了,他们倒也乐的清闲,甚至张县令还让人给了他们一些干粮。
小七和小九他们几个就正一人抱着个蒸饼啃的起劲呢,一副饿死鬼投胎的样子。
“当捕快好处是不少,不过这么大事,我总得先问过家里。”
“还问啥啊,你想想看,你们家一大家子人,可现在你爹和四个兄弟都被征召服役呢,这一时半会估计也回不来,现在你家里一个壮丁都没有,开春后家里的地怎么种?你家本来就地少,以前还靠着打铁能换点钱粮生活,可现在你父兄几个不在家,靠你能支起那个打铁炉子吗?”
“还不如去当捕快呢,你也知道,这正编捕快可不比捕役,虽说是没有月俸钱粮的,可那明里暗里的好处还少了?各种例钱份子那是少谁也少不了捕快们的,这三班差人里头,最好的差事就是快班的,平时各种孝敬贡俸少不了,你要去当差了,不说你一大家子以后吃喝不悉,而且咱们南山村要是有你在县城当捕快,以后咱们村都能受照顾。”
罗锋笑笑没说什么,他心里也觉得捕快好处是不少,但还是有一点犹豫,一是还没问过家人,不知道罗母会不会同意。再一个,他觉得这征辽就快要开始了,这隋末乱世也即将拉开序幕。
到时烽火处处,遍地变民乱匪,这卫府官兵都不好当,更别说衙门的捕役了。
“可惜你现在太年轻了点,要不然让你秦二哥帮个忙给你点个府兵就好了。一旦点选为府兵,这辈子都捧上铁饭碗了呢,再不用担心吃饭了,那可是吃皇粮了。”
当府兵,能授田分地,分的田会足额,一百亩整的田,不像百姓一样到了年纪分田还得看地方田多田少,如罗锋他今年十六了,开始服役,本来也要到了分田授地的年纪,可是因为章丘属于中原腹心之地,地狭人多,于是他虽然满了十六成了中男,可官府却还没地可给他分。
甚至他家已经有的五个壮丁,总共也才有父亲和两个兄长分地,一人二十亩,总共才分了六十亩地。
而若按均田令,他们家五个壮丁,那就得一丁百亩的,更别说开国之初女人都还能分田授地。
而当了府兵,可是不管这些,上面会保证府兵能够得到足额的一百亩地,而且这一百亩地是不用承担租庸调这些税赋的,种多少收的都是自己的,只要闲时去训练,再置备一套装备就好。
“府兵哪有那么好当的,我家的条件可够不上点选府兵标准,再说就算我能点上,可我家也没钱置办一套府兵装备的。”
“也是啊。”罗三叔也不由的摇头叹气,谁都知道当府兵好,可府兵又岂是那么好当的,条件高不说,还得有钱才行。
……
入城之前,马车上下来一人,却是那个清瘦的侍女。
她拿出两样东西分别送给了秦琼和罗锋。
“我家小娘说多谢二位的救命之恩,这是一点谢礼,还望收下。”
说完,侍女转身就走了。
“五哥,张小娘送你啥了,快看看。”
一块纱巾包裹着,罗锋打开,里面是几片金叶子。看样子,估计得有二三两重,隋朝一两金大约能换五两银或八贯钱,这几片金叶子起码能值二十贯钱,不轻的谢礼了。
秦琼也打开了自己的谢礼,结果里面却不是金叶子,而是一面小铜镜。
“啊,才一面铜镜啊。”小九看到不是金子有些失望的道。
罗锋却瞪大眼睛,很有几分羡慕的看着二表哥秦琼。
人家张小娘送自己几两金子,结果却送了秦琼一面铜镜,这意思很明摆着啊。跟二表哥一相比,人家张小娘子更喜欢二表哥啊。
哎,心里不由的有几分失落,金子跟美人相比,不免有些失色啊。
第8章 章丘小铁匠
“我看这叫红线的小娘挺不错的,要是能娶到就美了。”
罗七年纪跟罗锋差不多,也就小半个月多点而已,虽然刚满十六才步入中男之列,但对于早熟的乡下少年郎来说,这个年纪已经到了可以说亲婚娶的年纪,甚至一些条件好的家庭,男子年过十五就开始说亲了。
“好啥呢,长的单薄瘦弱跟个柴火棍似的,挑不起水桶打不了柴火的,看那胯也小将来肯定也不好生养的。再说了,这红线小娘是县令千金的贴身侍女,肯定是个贱籍奴婢,我大隋律法规定,良贱不婚,良人不得娶贱女,否则要先笞后徒,你难忘不知道么?”罗三叔抬起手在小七头上敲了两个暴栗,不满的教训道。
大隋有许多奴隶,而奴隶在户籍中被列为贱籍,律法还规定了良民不得娶贱女,否则要打板子还要去劳改并被判婚姻无效。
良贱不婚,因此是一条很严格的红线,哪怕是普通百姓乡民,就算娶不起媳妇那也不能娶贱女奴婢。
长的好看也不行。
况且按罗三叔的眼光来看,这红线小娘也就是脸蛋稍好看点,但身子骨太柔弱,这种女子干不得活,更不好生养孩子,如此便不是好媳妇标准。
“咱们县令千金倒是挺大方的,居然给了这么些金叶子小五,我估摸着得值二十千钱,小五发横财了。”相比起县令千金的侍女,三叔倒更对县令千金赠给罗五的那些金叶子感兴趣。
罗锋跟着众人进入了章丘县城,初见这座县城的时候未免微微有些失望。说是县城,可其实很小很小,连城墙都是土筑的,也没有什么高大的城门楼子,远看像是个大土围着,近看倒像是个农家乐的大门。
这其实也是个很年轻的县城。
在汉代时,章丘县的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菅县、猇县,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猇县并入东朝阳县,到魏晋时东朝阳县又属乐安国。再到南北朝刘宋时,又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齐郡。
北齐废朝阳置高唐县,治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迁治章丘山南建城。
而到了隋朝开皇十六年,以博州亦有高唐,改为章丘县,取的是取北山名为县名。
因此算来,从北齐时迁县治到此筑城开始不过五六十年间,而章丘之名更不过十年而已。
章丘县与华北平原接壤,地处泰沂山区北麓,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典型的地狭人广,但县城却很小。
进城时已经天黑,城门紧闭,有人把守。
大队人马到来,还让城上一阵鸡飞狗跳,好半天才核对确认身份后忙打开城门迎接。
“天色已晚,张使君让你们几个暂时在县中安歇一晚,明日会当众处置蓝面鬼,并给你们论功行赏。”
县令的一名随从过来通知他们,并亲自将他们安置到了县中一处仓房休息。
连日来的赶路,加这今日又半路遇匪击贼,罗锋他们也都累了,对县令的安排倒也没什么异议。
张县令安排的地方不错,有床有铺,还让人送来了饭菜。不但有白面煮的汤饼,还有几道菜,再送来了壶酒,喜的三叔和小七他们几个兴奋不已。
本来县令让人请秦琼和罗锋两个过去衙门赴宴,说是让他们陪同张郡丞,不过秦琼倒是拒绝了,罗锋也就跟着推辞了。
虽心中钦佩崇拜张须陀,可毕竟身份差异太大,人家是一郡之丞,而他不过是个嘴上刚长出毛来的小子,就算去了估计也是敬陪末座,连话都说不上一句,便就懒得去了。
秦琼是个很没架子的人,虽说秦家自北齐后也没落了许多,特别是自他父亲去世后,历城秦家更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怎么说瘦死的骆驼也是比马大。
历城秦家那也算是个地方豪强,甚至说的上是地方士族名门,而罗锋他们这些人,便是地道的泥腿子田舍汉了,尤其是除了三叔外,其它几个还都是些毛没长齐的半大小子。
可秦琼却依然谢绝了县令的安排,主动提出跟罗锋他们一起挤住在这间仓库里。
就着昏暗的油灯,大家捧着大陶碗痛快的吃着汤饼。
所谓汤饼其实就是煮面条,不过隋人喜欢把面食称之为各种饼,比如面条称为汤饼,蒸的馒头类的称为蒸饼,另外还有烧饼、煎饼等。
像他们今天吃的这种汤饼,也叫不托,类似于拉面。揉面之后,手搏而置汤中煮之,未用刀也。
在罗锋看来,这不就是拉面,或者说是手擀面片汤嘛。
大大的陶碗起码能装两三斤,其中三分之一是不托,三分之二是汤,吃了几口他就感觉到这面条是用羊油煮的,上面还撒了点绿油油的葱花。
又饥又饿的时候,端着碗这么份大量足而又热气腾腾的不托,那真是吃的痛快。
虽然有些遗憾没有红油和辣子面,也没有肉臊子,可确实已经非常满足胃了。
罗三叔他们更是如饿鬼投胎一样,那么大的陶碗,连汤带水怎么也得有三斤多,可他们愣是几息之间就给吃完了。
秦琼的饭量也很大,速度同样很快。
倒是罗锋吃起来显得太斯文了,结果斯文的下场就是他还在吃面的时候,那几个下酒菜也被他们几个一扫而空了,等他吃完面的时候,几个菜碗就啥也没剩下了,这让他不由的无奈苦笑。
“这酒菜真不错,好久没吃的这么好了。”吃饱喝足的三叔拍着肚皮回忆,“我记得还是在几年前,那年当今皇帝刚登基继位,我跟小五他爹几个一起受县里征召运送一批贡品到长安去,交差后上面赏赐了一顿酒肉,十分丰盛……”
“吃了啥啊?”小九双眼放光,似乎所有关于吃的东西总能吸引这个高瘦的少年。
另一边,罗锋和秦琼一人端着小半碗酒靠在铺着稻草的通铺上边喝边聊天。
秦琼跟罗锋谈他在军伍里的见闻,而罗锋则努力回忆着自己这副身体以前的生活,种地、打铁,给地主家帮工,生活似乎只是简单的重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如今他出现了。
第9章 擂鼓瓮金锤
这一晚,罗锋和秦琼聊到半夜,聊的似乎很投机。虽然两老表以前从没见过面,但聊起来却又觉得十分亲近,尤其是秦琼发现自己这个小表弟虽然很年少,但却有不同于罗小七罗小九那样的乡下少年,他谈吐不凡,对于许多事情都有不错的见解。
他将之归于罗锋天生聪明,又或是自小受过姑母的亲自教导,学过文识过字因此不比一般乡下人,他因而对这个表弟便越发的喜爱。
这一聊,直聊到快天亮的时候才睡。
早上。
罗锋感觉身上有些冷,睁开眼睛醒来,发现秦琼早已经起床了,倒是南山村的几个同乡却还在呼呼大睡。
掀开身上单薄的被子,搓了把脸,他也起身下床。
推开门,屋外冷气袭来。
清晨的雾气冷风中,表哥秦琼却已经在那里练武。
秦琼手持着一对锏,一招一式很是有力,头顶上甚至已经练出了雾气。
“小五醒了?”
“二哥这么早就起来练武了?”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习武之人不能有一日荒废。我也是早就习惯了,天一亮就会自己醒来。”
“二哥这锏耍的真好看。”罗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