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须陀还有五千人,贾务本还有两千。
一万人马,不知不觉,已经战没了三千。
高塔上。
李密捋着胡须,眼睛紧盯着那战场。
“不愧是张须陀,不愧是罗成的老师。”李密感叹着,“若不是我之前用计诱他行军百里到此,只怕现在更加凶猛。”
“他们的装备太好了,要不然我们也不惧他们的。”有人道。
李密呵呵一笑。
“这装备算什么好,你是没见过皇帝的骁果军,也没见过罗成的兵马。他们的麾下,都有天下最强的具装甲骑,就算是步兵中,也有装备明光铠和陌刀的重步兵,他们才是真正的天下精锐,幸好咱们这次不用面对这样的强兵。”
若是张须陀带的不是已经大不如前的府兵,若是张须陀手下兵数量再多点,那李密就算有二十万义军,也不敢在此围猎张须陀。
第651章 虎落平阳
“围住了贾务本,不要让他跑了。”李密交待。
他早打听清楚,贾务本不但是张须陀的左膀右臂,而且还是他的老兄弟,两人一起并肩战斗多年,生死相交。而且张须陀这人,打仗虽狠,可平时爱兵如子,对待老兄弟那更是情深义重。
所以李密早就算死了,只要围住贾务本,张须陀就一定会来救。
“如此大戏,无酒菜岂不可惜,去弄一桌酒菜来,我今日要在这里好好看戏!”李密笑呵呵的道。
一众人见他如此淡定,便也都跟着心里安定的多。
哪怕远处,张须陀的那面红旗依然不断前进,无人可挡。
但毕竟已经势头大减,越冲越慢了不是。
很快,一桌酒菜就置办好了。
“大海寺里都只是些素菜,因此让大和尚们办了一桌素席,还请魏公担待。”一名校尉道。
李密看了看这桌子菜,果然都是素的,不过热气腾腾的倒也让人看了挺舒坦,毕竟此时已是寒冬,这站的高,风吹的却是越冷。
李密端起酒杯。
“诸位,提前与诸位庆贺大捷!张须陀一死,河南便是我等囊中之物也。”
高塔外,战场上的厮杀声不断飘进来。
可李密却悠然自得的在喝酒。
这场仗他已经赢定了。
……
“报,魏公,张须陀已经杀破重围,与贾务本军汇合一处。”
听到这声禀报,李密的手抖了一下,杯中酒也晃了些出来。但是他很快稳住,大笑了几声。
“哦,那倒是有些小小意外,想不到张须陀还有余勇可以冲入重围与贾务本汇合,不过无妨,反正都逃不掉的。”
放下酒杯。
李密下令,“让王伯当将军率我的魏武卒出战。”
魏武卒,这是李密从几十万乌合之众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八千精锐。号为八营,其中轻骑两千,步卒六千。
这支魏武卒虽少,可却都是极为强悍的老兵,个个见过血,尤其是李密把最好的装备都交给他们,所以这支八千人的兵马,数量不多,可装备精良,一点也不比府兵差。
骑兵双马,配长矛角弓。步兵也是皆有甲,甚至连陌刀手都有。
更别说他的这六千步卒,跟府兵一样,人皆配弓。
甚至还拥有脚蹬弩、三弓弩、床子弩等上百架。
“传我令!”
李密一掌拍在桌上,震的杯盘跳动。“令龙骧、虎贲二骑营,各出一路,从两翼包抄,以骑兵截杀张须陀的步兵。”
“又令,步兵六营拦截张须陀骑兵,以陌刀、长矛、弓弩阻击!”
“命令各军,不惜一切代价,围杀张须陀,绝不可放他离开!”
此时。
代海寺前。
张须陀终于率部冲破重围,杀到了贾务本的前锋前。
贾务本只余两千余人,本人更是浑身浴血,身中数箭。
“大帅,你怎么过来了,这是李密的诡计,你快带兄弟们撤出去!”贾务本看到老兄弟突入重围来救,既是感动又是担忧。
“我来带你一起走!”
张须陀同样血染征袍,他放眼四顾,发现叛军再次合围过来。
“老贾,还能骑马冲杀吗?”
贾务本指了指身上的几支箭,“应当是没射到要害,你帮我先把箭杆砍断,省的一会冲杀的时候累赘。”
“哈哈哈,就知道你还能冲杀,走,突围!”
此时的形势,就算是先前再自负轻敌的将校们也知道,今天是中了李密的诡计了。
大家已经太疲惫了,而叛军今天出奇的死缠烂打,一次次冲破他们,居然都没有就溃散。
简单的处理了下伤口。
贾务本再次提槊上马。
“大帅,就让老贾再为你冲锋一次!”
“儿郎们,大帅来接我们回去了,现在,换我们为大帅开路!”
“杀!”
贾务本已经看到一支又一支的叛军步卒正在外面列阵,他们准备合围。一眼看去,他就知道这些叛军似乎更加的精锐,透着股凛冽的杀气。
一声大吼,他策马冲了过去。
越来越多的叛军向他们合围而来,他都已经看不清有多少支旗号,多少股人马。
但是,前面那些打着魏字旗的,绝对是大敌。
而就在他们开始冲锋突围的时候,王伯当和王当仁两员贼将,已经各自带着一千轻骑不顾一切的直杀过来。
他们选的时机,恰是张须陀他们已经开始突围的时候,这个时候骑兵在前开路,步兵在后跟随。
而王伯当二人率的轻骑精锐却不是去拦截官军骑兵,反而是从两翼冲过,不断的从侧面骑射杀伤官军。
并最后一路杀到了后阵的步兵后面,以轻骑自步兵后面掩杀。
叛军二将不顾一切的带着龙骧和虎贲二营骑兵穿插。
六个千人魏武卒步兵营也分成左右两排,设下三重拦截。
更多的叛军也开始冲过来。
官军不断倒下。
尤其是叛军魏武卒,他们拥有铁甲可避箭,拥有八尺高的巨盾,拥有丈八的陌刀,拥有长柄斧兵,还有大量的弓弩,尤其是一排排的柜马,搭配着床弩。
更是一排排的射倒官军的骑兵。
……
高塔上。
战报正由侦察轻骑不断的汇总,然后报上高塔。
“王伯当将军已经率龙骧、虎贲二营精骑切断官军步骑!”
“魏武卒已经拦下张须陀的轻骑!”
“官军被切割!”
“官军在溃散!”
李密哈哈大笑,他举起酒杯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把杯子砸在地上。
“酒已经喝足了,现在该下去骑马冲杀了!”
……
贾务本一刀砍死一个魏武卒枪兵,却看到前方烟尘滚滚。
“是骑兵。”
张须陀抬头望去,看到那骑兵前面的旗帜,上面一个大大的魏字。
“莫不是李密亲自上阵了?”
确实是李密亲自上阵,他带着他最后的一支精锐,魏公骠骑内营。
这是李密的亲卫,数量不多,只一千骑,可却丝毫不弱于龙骧和虎贲二营。
贾务本回头看了看四周,官军已经被彻底的冲散,无数叛军横冲直撞。
“大帅,我来殿后,你赶紧走!”
张须陀摇头,“要走一起走!”
第652章 军旗坠落
“分散突围!”
面对着越围越多的贼军,尤其是李密还亲率一支生力骑兵杀到,张须陀也只能无奈的下此命令。
“我来开路!”贾务本一箭射倒一名冲来的贼军,高喊。
“突围,突围!”
张须陀的部下纷纷高呼,提醒同袍们。
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只能想办法各自突围,等杀出重围后,再重新聚拢。
李密率军杀入,他手持一张角弓,接连射杀数骑。
“魏公,张须陀和贾务本全力向南突围,已经杀出一道口子,突出去了。”
“混账,这么多人还拦不住一个张须陀,给我追!”李密也没有料到,都这个时候了,张须陀居然还有能力冲破他的重围。
虽然那道开口只打开了一会,跑出去不过千余人,可对李密来说,这也是耻辱。
“追!”
张须陀奋勇冲锋,麾下死死相随冲杀。
眼看着终于冲出重围,可冲了一会,回头一看,贼军又合围了,只冲出来不过千余人。
张须陀勒马,一咬牙,便又调转马头再冲回去。
“大帅?”
“老贾你受伤严重,先撤,我再去接应他们出来!”
说完张须陀策马冲回去。
“草。”
贾务本见张须陀如此,只得骂了声,然后也调头跟着冲回去。
一骑又一骑,冲出来的千余步骑,居然全都又调头回去冲杀,无一人逃走。
张须陀他们这支身着黄衣的官军,就如一支回头的箭,突其不意的杀了回去。他们挥舞着刀枪,猛的撕开了再次合围的拦截。
每个官兵都很疲惫了,可他们此时完全忘我,这一刻,甚至感受不到恐惧,心中沸腾的只有热血。
张须陀带着兄弟冲破重围,终于把被拦下的兄弟们又汇合,“跟我来,杀出去!”
他再次挺槊,又一次的带头冲杀出去。
四面皆是贼军。
到处都是拦截。
可张须陀手中的马槊却无人能挡,旗手高掣着军旗,紧紧追随在他身后,引领着疲惫的弟兄们突围。
拦截的防线再次被突破,张须陀带着兄弟们疾驰而走。
“饭桶!”
远处的李密看到这一幕,脸都气红了。
大海寺十余里的战场上,足足布置了二十万人马,哪怕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是摇旗呐喊凑数的,可这数量也足够惊人了。
张须陀才一万人啊,打到现在,都不剩一半了。
李密气的舍弃角弓,直接提起了马槊。
身为八柱国的子孙,李密的骑射功夫自然也是不错的,毕竟还曾经做过宫廷侍卫。只不过李密并不太喜欢亲自冲锋陷阵,他更喜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可现在,他也必须带头冲锋了。
绝不可放跑了张须陀。
那边的王伯当也羞愧万分。
居然拦不住一支疲惫的残军。
他直接策马上前,高声吼道,“今日,张须陀必须死,若是让他逃了,就是我等魏军之耻,都随我来,围杀张须陀,不惜一切代价!”
“有进无退,敢有畏惧后退放跑张须陀者,立斩!”
“杀敌一人,赏黄金一两,杀张须陀,赏黄金千两!”
一面重罚,一直却又重赏。
魏军轻骑这时也都激了起来。
龙骧骑、虎贲骑,还有李密的骠骑内骑营。
三支轻骑全都盯着张须陀杀去。
王伯当奋勇当先,率兵策马直追。
远远的看到那面隋军战旗,王伯当弯弓搭箭。
一支长箭射去,旗手应声而倒。
可很快,战旗再次被人捡起高举。
王伯当再射,旗再落。
可一人倒下,又有一人接过大旗。
当第三个旗手倒下后,张须陀亲自扛起了战旗。
“都给我瞄着那战旗放箭,扛旗的是张须陀,杀了他!”
无数箭支飞射。
张须陀身中数箭。
他在马上摇晃了几下,但还是稳住了身形。
顾不得身上的羽箭,他继续为队伍带头冲锋。
李密终究还是来晚了一步,没能拦住张须陀。
他只看到身上插着数支羽箭的张须陀被战马驮着冲过,他身后,几百官军步卒主动的留了下来为他断后。
他们纷纷站定,张弓搭箭。
面对着追击而来的贼骑,没人退却。
“放箭!”
看着战马已经冲到六十步,他们才开始放箭。
百余兵士,却分为了三拔。
三段射击。
一波又一波。
不过六十步的距离,他们却硬是每人射出了五箭。
短短数息间,他们前面数十步的距离,便堆积了数十具尸体。
只是后面的魏军并没有停下来,他们策马跃过了地上的尸体,直接撞入了断后的伤兵之中。
枪刺刀砍。
片刻后,那百余伤兵已经死伤殆尽。
那面高高飘扬的红色军旗,终于还是倒下了。
张须陀坠落马下。
贾务本急忙策马上前,一把扶起张须陀。
可他却发现,张须陀已经昏迷过去,他身受多处重伤,又激战一天,此时失血过多,完全昏迷了过去。
贾务本抬头四顾,发现此时身边只有千余人。
一万人马前来,结果遭此大败。
他后悔自责于自己的冒进,导致被围,结果连累了张帅。
追兵将至。
“把大帅的衣服脱下来。”贾务本一边开始脱自己的衣服一面道。他迅速的穿上了张须陀的衣甲,然后扛起了那面倒下的红色战旗。
“我去引开追兵,你们脱掉军袍,换上贼人衣袍假装贼军,带上大帅往另一边突围。”
说完,贾务本扛着旗上马,带着兄弟们往北边冲杀。
几个亲兵只得脱掉外面的军袍,然后带着昏迷的张须陀往另一边跑。
“围住张须陀,不要让他跑了!”
无数的喊叫声响起。
贼军十分兴奋,谁都已经看的出来,张须陀完了,他的一万大军已经被魏公的绝杀大阵磨光了。
此时就这千把人,根本逃不掉了。
现在,谁都想趁机打打落水狗,若能砍下张须陀的首级,那就发了。
贾务本高举着红旗,伏在马背上,却是带着兄弟们往北突围,他知道自己冲不出去了,就算冲出去,受这么重的伤估计也活不了了。
可他必须为大帅争取一点逃离的时间。
“贼崽子们,来吧!”
暮色之下。
贾务本等只余三百来骑了,人人带伤。
他们被重重围困,贾务本的马也被射杀了。
他一手拄着大旗,一手握刀,向着围过来的贼军哈哈大笑。
他拒绝投降,麾下三百余部,也全都拒绝投降。
“杀!”
随着一个一又一个想要重赏的贼军冲来,贾务本他们展开了战后的战斗。
李密赶到的时候,贾务本依然还站着。
他一手拄着旗杆,保红旗不倒,一手还拄着剑。
只是,却已经全无生息。
“他不是张须陀!”
李密挑开了贾务本的头盔之后,愤怒的咆哮!
“搜,搜遍每一寸地方,也要抓到张须陀!”
第653章 威震中原
代海寺前。
李密骑马缓缓从俘虏到的官军前走过。
“魏公,还是没能找到张须陀。”
李密冷哼一声。
他已经知道,那个身着张须陀衣甲拄着战旗,至死都不曾倒下的高瘦老将,是荥阳郡丞,张须陀的左膀右臂,他的老兄弟。
斩杀一个郡丞,不错的收获,可却无法平息他的怒火。
此战,他大败张须陀,阵斩官军五千余,俘虏四千余。
可以说,几乎全歼了张须陀军,但也只是几乎。起码张须陀到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些俘虏怎么处置?全杀了?”吴国公朱粲问。
李密目光扫过那些俘虏。
他们曾经力战不退,直至张须陀战死,他们也全都力尽被俘。
可到现在,这些人依然没有谁肯归降。
“解开他们的手脚,再给他们饭汤,估计他们此时也都累了。”李密说出让人意外的话来。
“大帅?这些狗官军,杀了我们一万多兄弟,还给他们汤饭?”
可李密懒得理会朱粲。
这些府兵很勇敢,李密是亲自领会过的,尤其是他们战场上的斗志极强,哪怕被围攻到那般地步,依然不降。
但凡今天他麾下的兵马,能有一半他们的斗志,也不会打这么久,损失这么大。
李密等这四千余俘虏都吃饱了后,才过来劝降。
其实他劝降的话也很简单,没有威吓,没有逼迫。他只是告诉这些鬼门关走了一趟的人,如今天下,皇帝昏庸,一味好大喜功,不体恤民众,暴隋无道,天下百姓苦其久矣。
他李密不是叛乱,而是起义。
是要率领天下百姓,推翻暴隋,解救天下苍生,还天下太平,让百姓安稳。
继续跟着昏君有什么意义呢?
如今全天下都起来反昏君暴隋,大家难道还要替他们卖命?
可就算为昏君卖命,昏君会感谢大家吗?
“你们千里迢迢去雁门救驾,杨广可有过半点感谢?据我所知,他不但没有赏赐去勤王的将士,反而把要赏的将士杀了一万多。这就是杨广,一个昏君,一个暴君,他不值得你们护卫。”
“我李密,也曾经是八柱国家之后,自幼读圣人之书,本来也是公侯贵族,名门大阀,可谓是一世富贵,享之不尽。可我为何却执意要反?不为个人,只为重还天下太平。”
李密的口才很好,没说什么太多空话套话。
他直接的告诉这些百姓,若是大家加入他一起推翻暴隋,建立新朝,那么每个人都是开国功臣。
只要加入他的,首先就能均田。
每人一百亩地,若是家中还有家人的,只要成丁,就一人百亩。未成丁的中男,也给五十亩。甚至是妻子,也给五十亩地。
说到做到,绝不减扣。
另外,每个加入他的,都将获得府兵身份。
这意味着他们不但能分到田地,而且这田地还将是不需要缴租纳调的军田。
府兵制推行以来,魏周隋几朝,想当兵可不容易,当兵有着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能分到足额的田,还能够拥有一条不错的出路。
在这个时候当府兵,就如同明清时代的读书人一样,府兵有机会通过战争得功授官,明就如明清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就能够出仕为官。
这是一条普通人改变命运的道理,甚至可能是唯一的道路,毕竟这个时候虽有科举,可其实也跟普通人还没什么关系。
正常年月,一般人是当不上府兵的。
可现在,加入李密的魏军,他们就是府兵,就能授田分地。
“很快,我们就能攻破洛阳,横扫河南,到时诸位的家乡也都能恢复太平,恢复宁静,你们也很快就能在家乡分到田地了。”
加入魏军,一切既往不咎。
而拒绝,则是死。
李密又对他们发誓,承诺这些都是真的。
不少府兵动心了。
虽然他们已经是朝廷府兵了,可一来朝廷现在动乱不安,说不定哪天就真没了。再一个,他们多数人,其实都是近年新点的府兵,这些新府兵跟旧府兵不同,最大区别就是点了府兵后,没分到足额的田地,多数人只分了二三十亩地,可依然要自备武器。
再一个,如今的府兵太危险了。
绝大多数人在沉默,在犹豫。
也有一小部份人在骂李密。
这些人多是张须陀的老部下。
李密冷冷的挥手。
于是便有人过来,把他们全都拖了出去,一刀一个的当着俘虏们的面斩杀。
足杀了一百余个。
“你们别和他们一样,好好考虑一下吧,你们不仅要考虑自己,你们还有家人,还有妻女父母,为他们考虑考虑。何必为暴隋陪葬呢!”
终于。
许多人被说动。
他们表示愿意归附。
李密十分高兴,为了表示对这些人的信任,他直接把他们编到自己的嫡系魏武卒中,有人带头,接下来便有更多人选择跟随。
李密一下子新得了近四千府兵,这些人在张须陀麾下,四处剿匪,作战经验丰富。
而现在,全都投了他。
再加上李密战后从其它人马中挑选了一批敢战者补充到魏武卒。
他的魏武卒于是一下子扩增到了一万,连他的骠骑内营都增加到了五千之众。
第二天。
李密便又派兵重新进占荥阳城、虎牢关、兴洛仓城等,兵马再次逼近到洛阳外围的偃师城下。
而且经此一战,李密在叛军中名声大振。
张须陀在河南镇守多年,其威名远扬,如今却死在了李密之手。
虽然战后一直没有搜到张须陀,不过李密还是对外宣称已经找到张须陀的尸首。
但暗地里,李密依然还是派出轻骑,四处搜查张须陀。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新胜之后的李密野心勃勃,虽然没有急着马上进攻洛阳,可却已经开始借机整合各路反军,除了自己嫡系的魏武卒和骠骑内营一万五千人,李密还让王伯当整编两万人为中军。又将其它诸部整合成前后左右四军,每军各两万人,每军设左右大将军,各统一师万人。
他亲率内军驻守虎牢关,派王伯当统前军驻守兴洛仓,然后派出前后左右四军,分路数路,开始攻略河南道东部各郡。
第654章 蒙蔽圣听
大业十一年的冬天,很冷。
中原连降大雪。
到处都是一片银装素裹,可这雪依然阻止不了李密的攻势。
荥阳、许昌、淮阳、谯郡、梁郡、东郡、济阴、东平,叛军势如破竹,一路向东横扫,各郡县要么望风而降,要么寡不敌众。
西起荥阳,东抵鲁郡,南抵彭城,北抵黄河,八个郡只有数个县还在苦守支撑。
李密一时风光无限。
东都洛阳城里,皇帝还蒙在鼓里,不知道李密早占了兴洛仓打到洛水河边了,李密西线不动,亲守西线,却派大军横扫东线。
而洛阳城里的那个奸臣,便也把头埋起来,就当是不知道还想着法子蒙骗皇帝。萧瑀因为说了几句实话,结果就被裴蕴等进谗言让皇帝给贬出京去,贬到了陇右。
这下,皇帝更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了。
洛阳城里,今年的朝集使额外的少。
多道地方官员要么忙着平乱,要么就被叛军阻拦了道路。
于是裴蕴干脆建议皇帝,因为今年发生过雁门之围,所以今年就不必让各道郡的官员们入京朝集,让他们安心镇抚地方。
皇帝没多想,于是同意了。
“始毕现在如何了?”
皇帝这天突然问道。
裴蕴低着头,“如今寒冬,突厥人肯定在猫冬呢。”
“始毕还在漠南吗?”皇帝又问。
到了此时,皇帝都还并不知道代北的捷报,根本不知道罗成率四镇兵在马邑歼灭突厥军,阵斩始毕可汗。
虞世基见皇帝一直追问,便打着含糊道,“如今天寒,北方大雪,道路不畅,塞外的消息也多有阻塞。”
“朕最近怎么没见罗成的奏章,他上次是什么时候回辽东的,现在辽东可还安稳?”
裴蕴、虞世基、苏威、裴世矩四个宰相你一言我一语,不断的转移话题。
很快,皇帝也就转移了注意力,对他来说,突厥人现在就是他心头的一根刺,一提起就会痛,所以能不提就不提。
他还以为,上次他离开后,罗成与嗣业几将把突厥军赶出长城后就没后续了。
“如今北地寒冷,朕先前授罗嗣业为定襄道节度使,可塞外苦寒,无所依据,若突厥人袭击,只怕麻烦。”皇帝想了想,“不如把罗嗣业调回朝中,撤消定襄道。”
上次大战,罗嗣业的表现下分忠勇,虽后来抗旨北上,皇帝也没太记着。现在眼看着又要过年,马上就是大业十二年。
新的一年,皇帝也希望能够重新振作。
他计划新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骁果军。
如今骁果军只剩下了五万人,勉强凑了两军。
皇帝计划把罗嗣业调回来,重归骁果军,再然后招募人手,以现在的骁果军余部为底子,重建六军。
虞世基一听皇帝居然要调罗嗣业回来,有点慌。
“陛下,臣以为,突厥狼子野心,必须得加强防范。定襄道设立十分有必要,至于说担心长城外无险可据,臣以为可以将马邑郡直接划给定襄道,并把范阳府军都关以西部分也划给定襄道。”
“或者,也可以将马邑之北划出来设立一个云中郡,将范阳军都关之东划出来设一个涿郡,以隶属于定襄道。”
杨广摇头。
“无须这般麻烦吧?”
“陛下,非常有必要。之前突厥南下,便是因为我们之前一直疏忽了防备,所以必须加强防备,而罗嗣业将军是陛下女婿,忠勇有加,更应当留在塞北镇守。”
杨广听了,又觉得也有些道理。
万一突厥人南下,到时怎么办?
“好吧,那就将马邑之北析出云内郡,以范阳之东析出涿郡,并隶属于定襄道,由宣武军节度使罗嗣业镇守。让罗嗣业将节度使衙门移到外长城内的云内城来,免的受突厥袭击。还有,让兵部和十二卫选设兵马,给罗嗣业充实满两万四的兵额。”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蛇,现在皇帝也是怕了突厥人了。
四人眼神悄悄的交流了一下。
总算拦住了罗嗣业回京,否则他一回来,岂不什么事情都知道了?他们现在一点也不想让皇帝知道马邑大捷。
罗成和王仁恭等边帅的奏章,全都被他们拦截下来了。
马邑大捷后,罗成关于突厥人的处置方案,裴世矩四相商议过后,觉得倒也是不错的处理方案,于是便全都同意了,但就是没告诉皇帝。
他们也没回复罗成,更没有给打胜仗的四镇军将们什么赏赐,就当没这回事一样。
“陛下,还有一事要奏报陛下,之前罗成率军勤王,执意要往攻漠南汗庭,而副使段达则坚持认为应当先往雁门救驾,两人争执,然后罗成就请节斩了段达。”
“之前我们一直不敢告诉陛下,如今还请陛下处置。”
皇帝猛的愣住。
“罗成把段达斩了?还是上次勤王时的事情,这都两个月了,你们才来告诉朕?”
皇帝脸色很不好看。
“陛下,罗成太嚣张跋扈了,仗着有些军功,便连陛下钦派的副使也敢杀。”
杨广沉默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半天后才无力的挥了挥手,“算了,当时也是情况紧急,罗成要袭汗庭,段达要云雁门,两人都不算有错,可一军不能有二令,争急了,罗成杀了段达,也算情有可原。算了,裴卿,替朕拟道诏令,申斥一下罗成便好,另外派人安抚一下段家,赏赐下钱帛。”
几人都没料到,这个被他们捏了许久的杀招,居然就这样化解了?
他们在雁门和太原时都没说,一直忍到现在,就是觉得那个时候说,皇帝或许念在局势紧张,也就算了。
可两个月了,皇帝居然依然没追究罗成。
“那请陛下再派位副使过去。”
杨广想了想,“罗成这个人,脾气确实不好,不过忠勇可嘉,值得信任。这样吧,就让柳城太守屈突通升任安东道节度副使。”
“至于柳城太守的接任人选。”皇帝想了想,想起来上次雁门之围时表现很抢眼的一人来。
“调马邑郡丞李靖升任安东道柳城郡太守!”
第655章 张须陀
又一批叛军呼啸而过后,王君廓收起弓回到他的身边。
“张帅,我们必须离开这里。”
“去哪?”
张须陀神情灰败,他浑身多处创伤,虽然都包扎过了,可繃带上依然渗出丝丝血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