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和嗣业自然是心中有底气,所以毫不畏惧突厥的十五万骑,带着一二千骑就敢增援云内。
  而那边始毕也知道罗成会来,但他却一直在盼着罗成来。
  杀关虎那样的雄关险要,不是他突厥骑兵用武之地,所以他现在来打云内,就是看中这里的平原开阔地形,要在云内城外,跟罗成来一场大骑战。
  他要告诉罗成,什么叫做突厥骑射。
  只要能够在云内击败罗成,那么他想去哪就去哪,再无人拦的住。
  义成公主一身银甲,罗成此次几次见她,都是见她宫装打盼,十分的雍容华贵,气质逼人,想不到她换上一身银甲之后,居然更添英武之姿。
  “楚国公,为何还不出击?”义成公主问。
  “时机未到!”罗成笑笑。
  “为何?”公主不解。“你就不怕始毕破城?”
  “这倒不用担心,其实要解云内城之围,非常简单。”说着,罗成招手,“亮出本帅的旗帜,吹响号角,但全军不动!”
  亲兵下去传令。
  稍后。
  悠悠牛角号声在武周山上响起,然后军鼓声雷动。
  紧接着,武周山上,一面又一面的军旗树起。
  忠武军的战旗更是挂在一杆六丈高的旗杆之上,斗大的红旗鲜艳无比。
  这边的动静很大。
  山下的突厥人很快就发现,几支轻骑靠近观看,然后回报始毕。
  紧接着。
  突厥人中军也传出了号角之声,但不是进攻,而是撤退。
  云内城下攻城的突厥军缓缓后撤,就连与嗣业和李靖交战的突厥骑兵也脱离战斗撤退。
  始毕的中军金狼大纛开始向南后撤,后撤距离云内城十里才停下。
  突厥十五万大军布阵十里,准备迎接罗成下山。
  罗成诸将看着山下的突厥人的反应,呵呵齐笑。
  “看,轻松解云内城之围。”
  “可是这样也打草惊蛇了啊!”公主道。
  “其实没什么惊不惊蛇的,因为始毕一直在等着我呢,你看他之前的排兵布阵就知道,想突袭他并没机会。与其硬碰硬,倒不如先缓一缓。”
  “缓?”
  罗成点头。
  他手下五万之后,加上山下的李靖和嗣业、李世民三人的一万三千兵,依然只六万多人,始毕却有十五万。
  尤其是这云内城外的地形,那可是宽阔的平原地带,最适合始毕的突厥大骑兵军团作战。
  罗成此时出击,那是以已之短攻敌之长。
  这样的亏本买卖他才不做。


第635章 马邑三雄
  云内城外。
  十里河畔。
  始毕可汗的十五万骑兵列阵十余里,人人披甲,个个上马。
  弓已上弦,刀已出鞘。
  每个人都静气屏息,等待着名动天下的忠武王罗成率虎贲之骑冲下武周山来决战。
  始毕感觉热血沸腾。
  “罗成啊罗成,你终究还是按捺不住要来的,你终究还是要败在我的铁骑之下的。来吧,让我终结你的不败传说!”
  他已经等待不急了。
  他迫切的想要早点击败罗成,也一解这段时间以来的苦闷郁结。
  秋风瑟瑟。
  阳光无力。
  这是一个好天气,蓝天白云,风高云淡,这样的天气,在草原上,最适合去打猎。追逐狼群、清理旱獭,黄羊和兔子都是最肥美的时候。
  半个时辰过去了。
  罗成没下山。
  一个时辰过去了。
  罗成还是没下山。
  武周山上,那一面面的隋军红旗那般鲜艳夺目,可就是不移地。
  “不敢来战吗?”
  始毕烦躁。
  负责统领左翼的俟利弗设忍不住策马来到中军,“大汗,要不咱们攻过去!”
  始毕白了兄弟一眼,怎么能说出这么愚蠢的话来。
  罗成现在占据着武周山高地,他们怎么攻?让骑兵去爬山?
  “等!”
  始毕只能恨恨的吐出一个字。
  于是,突厥人继续等。
  十五万突厥骑兵,继续保持着这个姿势。
  只是又等了会,还是不见隋军出动。
  这下始毕也按捺不住了。
  “让儿郎们下马坐地休息,也让战马休息下,不过不许打乱军阵,全都原地待命!”
  得到这个命令后,突厥各部骑兵终于松了口气。
  虽然他们的装备比隋军差的多,没有那么豪华的铁甲,可身上哪个不是零零碎碎一大堆东西。
  各种各样款式的头盔,什么牛角盔、狼头盔,什么套头锁子甲,身上也是各种牛皮甲啊等,更别说每人还有长矛、直刀,弓箭,另外还得有铁骨朵啊,锤子啊,另外还有牛筋索、弓弦、短刀、水袋等许多零碎。
  一身的东西加起来,那也是不少的。
  全都披挂整齐,也是极累的。
  不但他们累,马也累啊。
  好在终于有了命令可以原地休息,于是全都下马坐地。
  始毕一直盯着山上。
  他估计罗成就是要等他们松懈后出击,所以始终盯着。
  可等来等去,天近黄昏了,罗成却依然还没下山。
  十五万突厥骑兵,傻子似的全副武装坐了半天。
  屁股都坐痛了。
  甚至为了保持军阵,他们连火都没开,就吃了点干粮。
  “大汗,今日是否先下营?”
  一名特勤小声的提醒始毕。
  始毕可汗眼睛通红,跟个兔子眼似的。
  他一直盯着武周山上,结果盯的眼睛都流泪了。
  “罗成,狗娘养的,居然敢耍我!”始毕大怒。
  不过骂归骂,可始毕还是不敢动。眼下天近黄昏,这个时候,他严重怀疑,罗成就是在等着他后撤安营,然后趁机杀来。
  所以他不敢动。
  “继续原地待命,不能给罗成可乘之机!”
  接到命令的突厥将领们全傻了眼。
  那些突厥士兵们,更是暗暗的骂娘。
  又等了会,天都已经完全擦黑了,罗成还是没来。
  这下始毕觉得自己又被耍了,更怒。
  “命令各部,交替后撤,再后撤十里安营。”
  后撤的时候,始毕非常警惕,不过从始到终,隋军始终没来。
  另一边。
  武周山上。
  隋军军旗一直不动。
  可实际上,隋军早就在安营立寨了。
  罗成的五万人马,就在武周山脚下立营,依水靠山,一面武周山,一面十里河,有山有水,直接两面就是天然防御。
  大营中军。
  罗成正招待李靖、嗣业等人。
  南飞的大雁,平原上的黄羊,山里的野鹿,十里河中的鱼。
  山珍野味,都是极不错的东西。
  罗成端起一杯茶,“军阵之中,不能饮酒,我便以茶代酒,这一杯,敬李郡丞,感谢你能够率马邑兵马前来相助。”
  四十四岁的李靖面相有点老成,脸稍黑,浓眉大眼,阔口高鼻,长了一副很漂亮的胡须。
  这时代的审美,男人都以长髯为美,对胡须的打理都十分重视,胡须精心修剪,有十分漂亮的胡型。
  不像罗成,一来因为还太年轻,二来他也不太喜欢长须飘飘,所以他都是留的短须,稍事修剪,却也很精神利落。
  李靖连忙端起茶杯。
  “应当是某敬楚公才对,这次突厥人南下,其实我等马邑官将都万分羞愧,十分失职。如今还全靠着楚国公为我们找回脸面,我们得好好感谢楚公。李靖自罚三杯,先干为敬!”
  罗成笑着拉住他。
  “无须如此,再说我们今天也不是喝酒而是喝茶,喝太多茶水一会晚上要睡不着了。”
  李靖哈哈大笑,觉得罗成虽年轻,可这为人处世确实够厉害。
  那边刘武周拉着尉迟恭站起来。
  “罗帅,这是我们马邑校尉尉迟恭,字敬德,他十分敬佩你。”
  黑炭似的尉迟亮端着茶杯,心情激动的道,“罗帅,俺老黑以前也是打铁的,罗帅你真是我辈打铁人的表率!”
  这话一出,刘武周无奈的捅了他一下。人家罗成如今是楚国公,你老是打铁的打铁的啥意思?
  罗成倒是笑着道,“原来尉迟校尉以前也是打铁出身啊,看来我辈打铁匠倒是英雄辈出啊。今日尉迟校尉和刘校尉随李郡丞率骑冲击的气势非常猛啊,千余人,面对着十几万突厥人,却依然丝毫不惧,尤其是战术灵活,飘忽不定,来去如风,突厥人在后面追击,四下围堵,却拦不住你们,反被你们射落不少人,了得。”
  尉迟敬德,跟秦琼一样的门神。
  罗成刚才心里就暗赞了许久。
  刘武周和尉迟恭都只是鹰扬校尉,六品军职,本来也是没资格坐到这桌上来的。不过他们与李靖同是马邑军的代表,自又是不同。
  这就跟一边的李世民一样,他是罗成麾下的校尉,但因为现在是统着云定兴的漠南军,所以他算是漠南军度使衙门的客将,因此也坐到这里。
  看着马邑郡的这三个猛人,罗成转动心思,想着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三人挖到自己麾下来。


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
  罗成对马邑军三人的热情,大家都看在眼里。
  李世民感觉受了冷落,今天白天一场大战,虽说始毕故意拿他钓鱼没用全力,可他麾下只有云定兴借的两千人马,城中又无百姓助阵,守的可谓是十分辛苦。
  罗成一句慰劳的话都没,反而对李靖三人殷情无比,心中不满,只得坐在那里灌着茶水。
  倒是嗣业神情自若,他跟罗成那是亲兄弟,熟络无比,不需要表面这套。
  “来,吃菜,这次突厥入寇,诸位也是辛苦了。”罗成笑着道。
  席上气氛自然更好。
  等菜过五味,大家骂过突厥狼子几番后,也都各自诉苦。
  嗣业感叹这次他左一军彻底打残了。
  “此次陛下北巡,留下了右三军驻守东都洛阳,其余五军随驾。我左一军一直是开路先锋,结果突厥南来,我军在前开路,陛下等因军中有大量百官和宫人等,行动不急,最后只得避入雁门,与我们被隔开。”
  整整两万五千人马的骁果左一军,堪称是十五万骁果军中最精锐的,他们拥有两千重装骑兵,四千弓骑兵,四千长矛突击轻骑,另外还有整整一万人的精锐步兵,其中陌刀就两千五百人。另又有五千人的辎重车兵!
  如此精锐的一支力量,结果等崞县解围后,只剩下数千能战之兵,另外数千伤兵只能在后疗伤。
  彻底残了。
  就算皇帝重新招募人马补充,可一时半会也难,这次不但是损失了八成的兵马,尤其是其中许多关陇的将门子弟军官的损失,才是最伤的。兵没了可以再招,但将门出身的这些年轻军官们,却不是随便就能补充的了的。
  这些年轻军官们,多是来自将门的庶子或亲戚等,他们本身条件不错,打小习练武艺,尤其是能得到父兄们的口耳相传,因此其实就是自小学习武艺和兵法战技,可以堪称是军事精英。
  这些人损失一个,那比损失十个兵百个兵都严重。
  况且,嗣业也很悲观。
  经此大战后,骁果军不但左一军只剩下几千完好的,就是其它四军,十万人也只剩下了三万,若是再除去残疾重伤的,估计也就剩下两万来人。
  这么一算下来,北上的五个骁果军,最终只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军,加上留守东都的那个军,六军就只余两军。
  朝廷要重新恢复组建四个骁果军十万人,如何可行?
  各级军官是大问题,兵也是问题,装备钱粮更是问题。
  经此次雁门之围,朝廷威望大减,地方上的叛乱只怕会更加厉害,朝廷想再一次性恢复十万骁果军,难。
  “你现在已经不再是骁果军将了,你是陛下新封的定襄道节度使,你的左一军,现在也全都转成了定襄道兵,陛下赐军号宣武军。以后你们都会常驻在长城之北,到时还会再增派兵马,防御塞外。”
  罗成提醒嗣业。
  这一次他抗旨北上,皇帝授封他为定襄道节度使,这里面未必就没有因为嗣业抗旨,而使得皇帝不满,直接把他踢出骁果军的可能。
  嗣业苦笑。
  “也是,我们现在是定襄道宣武军了,只是我们这个宣武军现在有点惨,才几千残兵,连个地盘都还没打下来。”
  定襄道的防区,大致就是现在阴山以南突厥汗庭这一片。
  阴山以南直到长城,除了西面漠南节度使辖下的五原和榆林两郡等地,东面的广阔之地,基本上都是嗣业的地盘。
  而这些地方,之前已经被罗成攻夺或招降控制了。
  等这仗打完,嗣业直接过去就行。
  不过宣武军的地盘确实不大,面积虽广,可人口少啊,且塞外之地不怎么好防御,所以罗成以为,其实如果把雁门关外的马邑郡划入宣武军的防区,其实更好一些,这样依托外长城,进可攻,退可守,更有利于控制阴山防线,战略防御纵深更强。
  “始毕还手握着十五万骑呢。”嗣业道。
  “始毕不足忧,他已经是死狼一只了。”罗成呵呵笑道。
  李靖望着罗成,“今日楚公只凭几面忠武军旗,就吓退始毕解云内之围,实是高明。”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嘛。
  “如果某猜测不错,楚公并不打算马上对始毕发起进攻?”
  “哈哈,都说药师兄当年十来岁时就曾得过韩帅称赞有军事之才,看来确实名不虚传。没错,始毕现在已经被我们困住。北有杀虎关,东有这云内、恒安、牛皮三关拦路,南面又有王太守驻在白狼塞,西边则还有云定兴将军驻在长城偏头寨,可谓是四面张网。”
  始毕被围在这马邑中,哪都去不了。
  既然如此,那他罗成何必急着决战呢。
  “我们只要拖着他就好,天已经一天比一天冷了,马上就要进入十月,到时这塞北随时会下雪。”
  李靖竖起拇指,罗成这招太狠了。
  始毕想决战,罗成不跟他打。
  始毕想回漠南,去路又被堵,强行攻关,那非突厥之所长,还得面临着攻关时罗成在后背攻击。
  不攻,那就是等死。
  天越来越冷,突厥人的军粮马草难以为继,甚至御寒的衣服都没有,他们怎么撑?
  “所以楚公现在的计划,是拖着,让始毕来攻我们?然后我们不跟他在平原上打骑兵决战,而是以城池堡垒山营打防御反击?”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也,确实如此。急的是始毕可汗,又不是我们,我们现在是完全占据了主动,所以没必要跟他平原决战,那样打我们划不来,胜了也亏。因此就是跟他耗,耗死他,耗到他坐不住,只能以骑兵来硬攻我们的关城堡垒山营,这样他的骑兵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李世民坐在一边角落,听着罗成跟李靖互相夸赞,只觉得心头冒汗,这罗成用兵,果然又狠又毒。
  这一招,始毕怎么破?
  这不单单是在撕咬下始毕一块肉来,这是要彻底弄死始毕啊。
  不正面跟始毕在平原开阔地带决战,那始毕哪还有半点胜算?


第637章 出尔反尔
  太原。
  晋阳宫。
  此时太原城外,已经聚集了三十万勤王大军。
  除了岭南、安南、云南和剑南等少数几道的兵没赶到,各地的封疆大吏都带着勤王军赶来了。
  “陛下,罗成奏捷,在参合关拦住始毕,歼突厥军三万众。始毕猛攻不得下,乃折转向南,目前又被罗嗣业和李靖等困于云内城下。”
  裴世矩一脸兴奋的向皇帝报喜。
  经过这些天的休息,皇帝的气色好了许多。
  “哦。”
  不过对于这个好消息,皇帝似乎没有太高兴的样子。
  “陛下,罗成奏请陛下调勤王军北上,一起围歼始毕于马邑,不让他一兵一卒回到草原。”裴世矩觉得这机会不错,这次在雁门吃了这么大个亏,若是能够把始毕歼灭,那么反倒是因祸成福了。
  “天冷了。”
  皇帝望着天空,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
  “陛下,太原到云内,不过几百里而已,现在太原城下三十万勤王军,马邑还有罗成的近十万兵马,足够围歼始毕了。”
  皇帝却道,“裴卿啊,昨天虞世基跟朕奏报,说三十万勤王军聚集太原城下,太原粮草供应不及,而且天冷了,将士们来的时候,都还只着单衣,还没御寒衣物。”
  “陛下,机会难逢啊。”裴世矩劝说皇帝,“若是放过始毕,那无疑是纵虎归山。”
  可皇帝却望着裴世矩,“之前就是你劝说朕立始毕之弟为南面可汗,又劝说朕杀史蜀胡悉,朕都听了,可结果呢,惹的始毕叛乱,率三十万骑南下,围朕于雁门。朕都差点被擒,虽解围,可骁果军没了。”
  皇帝的眼神里很不友好。
  裴世矩愣住。
  “陛下,臣定策失误,自当请罪,可眼下却正是围歼始毕的大好良机啊,千万不可错过。”
  皇帝摇头。
  始毕还有近二十万骑在手,要围歼他谈何容易呢,他做困兽之斗,还不知道会如何。
  再说,经雁门一战后,皇帝也没有心思再管始毕,或者说雄心壮志受到极大挫折。
  “今早,河南安抚使张须陀求见,奏称孟让、李密在河南做乱,连破数郡,孟让杀入淮西,而李密攻破了荥阳,连虎牢关都已经攻破了,甚至还夺了兴洛仓。”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脸色非常的难看。
  李密破荥阳,夺兴洛仓,这些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荥阳可是东都的门户,上次杨玄感叛乱声势那么大,都不曾撼动荥阳,现在李密却破荥阳城、下虎牢关,占兴洛仓。
  兴洛仓是大隋第一大粮仓,最高能储粮两千四百万石,哪怕现在仓中粮未储满,可几百万石粮还是有的,现在这座粮仓却被李密夺占了。
  张须陀绝对不敢拿这样的事情说谎,那只能说明这是真的。
  据张奏报,李密破荥阳下虎牢占兴洛仓,然后开仓放粮,号征中原各路贼匪会盟洛阳,于是中原反贼齐至,李密短短时间,就已经聚起了二三十万之众。
  “朕已经下旨给张须陀,让他立即率河南兵返回,并令樊子盖也一起南下。”
  “稍后,朕也会南下。”
  “洛阳不容有失。”
  裴世矩怔怔出神。
  “陛下,可是马邑那边……”
  “马邑那边自有罗成和罗嗣业、王仁恭、云定兴几将。”
  “陛下,罗成等四帅兵马相加都不到十万,未必能围歼始毕。”
  “围歼不了就算了。”
  裴世矩跪地,“请陛下再慎重考虑。”
  “朕意已决,不用再考虑了。”
  在皇帝看来,洛阳那是国都,岂容有失。而且现在中原兵马全在太原,导致中原空虚,使得李密这样的反贼又跳了出来,还闹的这么大声势,必须立即扑灭。
  否则,还会带来更坏的影响。
  至于说始毕,他这次也没讨到好,罗成还又斩他三万人。就算他最后能逃回草原,也是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再成什么威胁。
  关键还是中原。
  这些反贼是越来越成气候了。
  再有一个,如裴蕴和虞士基他们所说的一样,如今三十万人马齐聚太原,太原根本供应不了这么多粮草,再一个天冷了,许多赶来勤王的兵马还没有御寒之衣。
  而各地兵马离开驻地勤王,又导致地方更加叛乱严重。
  在皇帝眼里,外敌与内贼,那肯定内贼才是最威胁皇权的,尤其是如李密这样曾经的贵族,更具威胁。
  必须严防。
  裴世矩从晋阳宫退出来的时候,脸色苍白无比。
  太原城外,各路勤王兵马,都开始在收拾行装。
  那些还在半路上的,更是已经派人去传旨,让他们马上返回驻地,全力平靖地方叛乱。
  第二天。
  皇帝召几位宰相议事。
  “陛下,突厥围雁门城时,陛下曾许诺给守城将士们重赏,现在不少将士们都请求陛下兑现。”
  当初为了能够守住雁门,杨广不断的给将士们承诺封赏,对那些拼命守城的将士也是封了再封,赏了再赏。
  不过因为当时城中没有那么多的钱帛,所以便说好是解围之后发赏。
  另一方面,皇帝召天下兵马勤王,也曾许诺过要重赏勤王将士们。
  现在皇帝让各路兵马返回,于是大家走前,当然希望能拿点赏钱走,总不能辛苦白来一趟吧。
  “太原城还有多少钱帛?”皇帝问。
  苏威老实的奏报,“太原城和晋阳宫中钱帛皆不多,宫中只有储藏的甲衣军械不少。”
  若按之前承诺的发赏,那会是个巨大的数字,尤其是这次还战死了不下十万隋军,这抚恤也不是个小数字。
  至于三十万来援的勤王军,也不好赏。
  哪怕每人给一贯,也得三十万贯。
  而太原城和晋阳宫,哪里拿的出这么多赏赐,此次突厥入侵,马邑和雁门两郡数十城几乎被打成废墟,百姓人口牲畜被掳掠一空,重新恢复都不知道要多少钱粮。
  皇帝有些烦燥。
  “从晋阳宫中取钱一万贯,绢三万匹,分赏给勤王将士们,再赏赐些酒肉,然后令他们返回。”


第638章 太原兵变
  太原城外。
  连营二十里,驻扎着三十万的各路勤王兵马。
  此时天气已冷,许多勤王将士还身着单薄的衣服,尤其是从淮南、江南、山南等南方之地来的将士们,更不耐寒。
  大家都已经知道,皇帝要让勤王军返回家乡,听说不用再去马邑打突厥人,许多人心中是松了口气的。
  “你说这次咱们能得多少赏?”
  来自陇右的一队士兵在营中聊天,毕竟不是打仗,所以虽连营二十里,但各道兵马安营后,营中规矩并没有战时那么严格,虽也禁止互相窜营,可聊聊天晒晒太阳还是可以的。
  大家对于赏赐很关心。
  “千里勤王,赏赐肯定不会少的。”有人道,这一路上大家可是匆匆而来,星夜兼程。
  “可咱们没赶上啊。”
  一名陇右士兵道,毕竟在这场勤王战中,真正勤到王的那是河北兵和河东兵还有辽东兵,尤其以罗成的忠武军功劳最大,现在都还在马邑堵始毕。
  而薛世雄的范阳兵、孤独篡的北平兵,李景的河北兵,还有杨义臣的河东兵也都是实打实的在忻口和崞县打了两场硬仗,杀了几万突厥狼崽子的。
  而如他们陇右兵,甚至还不如王世充的江南兵,李渊的淮南兵,他们好歹也赶在了突厥人从雁门城下撤走前到的,也算是解了雁门之围。
  而他们赶到太原附近的时候,始毕都已经跑到马邑去了。
  连突厥人的毛都没看到一根。
  “那也不会让我们白来一趟,要不是我们已经到了,突厥人也未必会撤军的。”
  有人反驳,“突厥撤军跟我们有啥关系,他撤军那是因为楚国公抄了始毕的老巢,破了他的汗庭,他才急着撤走的。”
  各种议论,各种猜测。
  大家对于赏赐都充满着期盼,不少人还暗暗的在计算着,到底能得到多少。
  等到午后。
  陇右道的军营前,终于来了一队人马,赶着十几辆马车过来。
  陇右军士都兴奋的起身,过来围观,想看看装了什么好东西来。
  “十几二十车呢,这得装多少钱?”
  “我估计还有些绢。”
  “一车能装多少绢,肯定装的是钱。”
  陇右安抚使、右武侯大将军赵才迎上前去。
  “赵帅,某等奉陛下旨意,前来犒赏陇右道诸郡勤王将士,请接收。”
  赵才笑着感谢,可等拿到单子,一看,却脸色大变。
  “这单子怕是拿错了吧?”他道。
  “没错,就是这个。”
  赵才阴沉着脸走到马车前,掀开车上盖着的草席,结果发现车上装的只是些普通的东西,一些猪肉羊肉,还有一些米麦,另外有些盐、茶、酒等。
  可数量却极少。
  他陇右道这次虽说路远,赶来的晚,但也是来了八千人。
  将士们一片忠心耿耿,千里勤王,结果现在要让他们回去,却只给了点粗茶淡饭?
  几头猪,十几只羊,这八千人每人还不够吃上两口的。
  赵才是朝廷老臣,也是关陇将门,他还属于皇帝藩邸旧臣,曾经在晋王府为官,一路升迁上来,也是屡立战功的,因为平灭吐谷浑时立功不小,因此如今便镇守陇右。
  他是个直脾气,年轻时骁勇好斗,性情粗悍,眼里容不得沙子。在朝中时,连跟五贵都处不好关系,更别说现在遇这样的事情会容忍。
  这时陇右官兵们也都看到了马车上的东西,当他们听说,皇帝就赏赐了这么点东西给他们陇右道勤王的八千弟兄们时,一个个都愤怒不已。
  有人甚至高声扬言,“我们离开家乡,告别妻子儿女,不远千里来勤王救驾,一路是昼夜兼程,拼命赶路,鞋子都磨破了几双,结果皇帝却只给这么点东西,打发叫花子吗?”
  “就是,怎能如此辱没我等?如今天寒,最起码也得给将士们每人几匹绢帛啊。”
  还有人则说这定是有奸臣贪官克扣了皇帝的赏赐。
  要不然,皇帝怎么可能只赏赐这么点东西。
  八千将士,这几头猪十几只羊,顶多也就千斤肉,难道要八个将士分一斤肉?
  这叫什么赏赐?
  陇右之地,本来就民风彪悍,特别是这边羌人众多,许多羌人都是那种桀骜性子。更是受不得气的,当下全都鼓躁起来。
  赵才还算是有些威望的。
  他对这些将士们道,“陛下业不会如此对待勤王将士,定是有奸臣贪官暗中克扣,待我向陛下奏明。”
  赵才还真的就去晋阳宫求见皇帝,结果皇帝没见到,裴蕴过来见了他,说这事闹的太不像话,最后让赵才去安抚陇右兵,然后又给了赵才几百贯钱,一千匹绢。
  “皇帝知道此事吗?”
  “陛下已经知晓,还十分不满,你也知道这里三十万勤王军,朝廷一下子哪里拿的出那么多赏赐?”
  “你身为老臣,莫要带坏头。”
  赵才带着那些钱帛气呼呼的回来。
  本来陇右兵还很期待这位老将军能带回不少赏赐呢,结果就几百贯钱一千匹绢,八千人一人不过几十文钱,八个人分一匹绢,一人才分五尺。
  这下陇右兵更不满了。
  尤其是那些羌兵,他们本就是归附隋朝的羌族部落,他们连府兵都不上,这些人就是为了赏钱才随赵才来的,现在这么点东西?
  谁肯。
  于是一群羌人躁动起来。
  不少陇右郡兵府兵也跟着闹起来。
  赵才弹压不住,还反被羌兵给挟持,好在赵才在羌人中比较有威望。
  可是羌人这时也完全失控,他们鼓躁着出营,直接奔向晋阳宫,说要拜见皇帝讨赏。
  这一举动。
  惹的诸营也跟着大乱。
  不止是陇右军是这待遇,绝大多数赶来勤王的士兵都是被一点粗茶淡饭打发了。
  也只有参与了忻口和崞县战役的那几支人马,才额外多得了些钱帛赏赐。
  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