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驸马爷-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所以给徐大壮留下两万人马,就是希望能留下铁世文与袁天罡,不管是生擒还是杀死,都必须留下他们几个人,不能再让他们逃跑以后,祸害人间了。

    一应诸事准备妥当以后,杜荷早早的就来到了怀远府南门,这个时候铁世文与袁天罡已经站在了城墙之上,杜荷望着两人说道:“小小的铁世文又何惧,今日本帅就让你们看看,我大唐如何不费一兵一卒占领怀远府的。”

    杜荷一句话说完,身旁的老二就兴奋的,哆嗦着将手中的引线给点燃了,铁世文一脸茫然,而袁天罡则不同了,当他看见一根根燃烧的引线向着城墙而来的时候,他有些震惊,有些慌乱,这,这难道是火药。

 第二百三十四章:九月九日 登高望远

    袁天罡望着城下玉树临风威风凛凛的杜荷,不禁想到这杜荷竟然真的将火药制作出来了,他这一愣神的瞬间,火舌已经就要烧到城墙跟下了,于是,袁天罡快速的奔跑着向城墙下跑去,而铁世文此时竟然不知道袁天罡为何忽然就跑了,郁闷的他依旧站在城墙之上,望着袁天罡离去的方向垂头丧气。

    忽然只听见一声巨大的声音响了起来,只听,砰砰的一连串的爆炸声震扯天地,地动山摇,而那些渤海士兵,竟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城墙忽然轰然倒塌的时候,他们才明白原来**竟然将城墙给炸开了,可是他们到底使用了什么利器竟然能将城墙给炸开,这让渤海士兵很郁闷,而更加让铁世文不可思议的就是没见**使用任何攻城器械,这城墙竟然倒塌了,难道说这和爆炸的声音有关。

    当铁世文无动于衷的时候,还没有醒悟过来的时候,铁他已经从巍峨的城墙上,摔了下去,这个时候,杜荷一声撕裂的吼声令下,大唐士兵们奋勇当先的冲了上去,跟随在杜荷身后的柴令武也是一马当先,一杆枪舞的虎虎生威,冲入了怀远府。

    随着越来越多的**进入怀远府,渤海士兵瞬间丢盔弃甲的四散而去,**从废墟里将铁世文找到,杜荷看着奄奄一息的铁世文说道:“都给你说了,我不会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拿下怀远府,你还不相信,怎么样,这次你就该相信了吧。”

    没听完杜荷这句话,被炸的体无完肤,鲜血淋漓的一代枭雄铁世文,死的很憋屈,竟然是被炸死的,他就这样歪着脑袋死在了杜荷的眼前,这个时候,袁天罡已经逃到了西门,他跟随者许多逃亡的渤海士兵,准备从**留下的西门逃去,谁知刚出了西门走了没有多久,**就从一边的树林里奔了出来。

    眼看着**冲了过来,这个时候事关自己的生命,袁天罡也不在藏头露尾,当下就夺了一杆枪,与**厮杀起来,徐大壮杀的正带劲,回头一看,竟然发现了杜荷所说的袁天罡,当下就调转马头向着袁天罡冲了过来。

    两人火星四溅的拼了一枪,老二有些震惊,到现在他的手臂还在隐隐在痛,这袁天罡的武力当真是如元帅说的那样厉害。

    徐大壮也不在与袁天罡过多纠缠,立马高声喊道:“弓箭手给我射杀袁天罡。”

    徐大壮一声喊完,只见从树林里又出来了几千**弓箭手,这些人迅速的打弓向着袁天罡射了过去,整与几个**士兵交战的袁天罡甚至都没怎么注意,就被弓箭射成了刺猬,

    杜荷刚冲到这里,就看见了这一幕,他眼睁睁看见袁天罡被射成了刺猬,当即招手让众人继续追击其他人,他信步走到了袁天罡身边不远的地方,看着奄奄一息的袁天罡,心里毕竟也不怎么好受,虽然他们一直是敌对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你看着自己的敌人死去的时候,那种心情并不是欢喜,而是略微的伤感,杜荷此时就是这种心情。

    看着已经奄奄一息的袁天罡杜荷说道:“从哪里来,你终究是要回哪里去。”

    袁天罡的青铜面具已经掉了下来,几道痕迹残忍的留在他的脸上,显得是那样的狰狞和突兀,他缓缓说道:“哼,我终究是落在了你的手里。”

    杜荷有些惆怅的说道:“其实如果当初你不绑架我的话,说不定我们能成为朋友,谁知你竟然那样做了,不止是绑架了我,而且还绑架了长乐。这触碰了我的底线。”

    袁天罡深吸一口气捂着身上的伤口说道:“我只是想请你帮忙,谁知用错了办法,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

    杜荷叹了一口气说道:“是的,现在说什么都已经迟了,毕竟我们也不可能成为朋友,虽然我们从同一个地方而来,但是,我们却又不同的归宿。”

    袁天罡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最后一个关于玉佩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掌握了这个秘密,那么你就可以回去了,回到属于你的时代。”

    杜荷一愣,有些时候他是多么的想要回去,可是如今自己在这里有太多的牵挂,这还回得去吗?一切都已经迟暮了,就算他想回去,也难以割舍这样多的人和感情。

    于是他摇了摇头说道:“只怕我回不去了。”

    袁天罡凄惨的吐了一口血,说道:“回得去,回得去,你可以带着你的几个夫人一起回去。”

    杜荷一听有些震惊,连忙就问,那玉佩到底有什么秘密,袁天罡笑了,笑的很开心,他缓缓说道:“九月九日重天殿,登高望远待九时,通灵一显……”

    说完这句话,袁天罡头一歪就走了,这一次袁天罡真的死了,这个和自己从同一个地方而来的人,就这样死了,虽说他与自己有太多的仇恨,可是,面对袁天罡的死,杜荷却有些无奈,毕竟他们都是从现代而来的。

    袁天罡最后那句九月九日九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登高望远又是什么意思呢?话没说完就死去了,杜荷想不通当然也不想去想,毕竟这场战乱过后,需要自己安排的事情太多了,如今并不是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

    当杜荷占领怀远府的时候,秦琼与程处默,罗通等人,按照军师李绩的计谋,趁着夜色,向突利的廷帐发起了冲锋,五万人马仅仅用了一个来回,就将突利的兵马给冲散了,剩下的只是单方面的屠杀,突利眼看着自己的兵马,百姓在**的铁蹄下逐渐死去,心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希望。

    当秦怀玉来到可汗廷帐的时候,突利已经准备束手就傅了,秦怀玉话不多说直接就让人将突利给绑了,从这个时刻开始,大唐对战铁世文以及突利以全胜的战绩笑傲天下。

    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百姓们欢歌笑语,而那些**士兵的英雄事迹则通过报纸传到了千家万户,人们纷纷赞扬那些士兵的勇气,被这些士兵的事迹所感动。

    当然这些都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皇宫中李世民耐心的翻看着杜荷递来的战报,铁世文被地雷炸死了,袁天罡被弓箭射死了,最重要的就是突利已经被秦怀玉给捉拿到了,这无疑令李世民有些开心,有些激动。

    他信步来到挂着大唐地图的墙根前,看着这一副巨大辽阔的地图,有些兴奋,现在整个北方已经全部属于我大唐的了,李世民在心里呐喊。

    看着这整片的地图,李世民激动的难以用语言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兴奋,当他看见高丽的时候,眉毛皱了一下,待几年之后,一定要灭了高丽,这该死的高丽之地,曾经让我多少中原男儿魂飞天外,有生之年一定要灭了高丽,李世民握紧拳头暗暗下誓。

    两场大战全胜之后,李世民不吝赏赐将秦琼,罗通,房遗爱,程处默等等擢升一级为正四品忠武将军。

    不过朝廷里关于杜荷的封赏,则一直没有动静,而杜荷也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每一次只要他立了功,那么只有他的赏赐是最难以定下来的,当然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已经是突厥被灭亡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秦怀玉带领手下众将,一直向北,向西行走了一百多里,草原上那些突厥余孽,已经被杀的四散而逃,余下的也就不足为虑,难以成事,估计经过这一次大战,突厥想要再次崛起没有个三四十年,是不行的。

    秦怀玉今天就要回来了,杜荷与军师李绩两人就在城门在等待着大唐将士的凯旋。

    不一会儿只见前方尘土飞扬,马蹄声响,杜荷与军师两人对望一眼,彼此会心笑了笑,是的,等待的人终于来了。

    待尘土飞扬过后,杜荷用手理了理身上的尘土,这才看见秦怀玉几万人马静静地站在他面前。

    秦怀玉当即从马上一跃而下,跪在杜荷面前说道:“启禀元帅,属下不辱所命,已经灭了突厥,另外按照元帅指令,横扫突厥千里之地,获得人口五万,牛羊马匹等十几万,请元帅下令。”

    杜荷对此那是相当满意,赶紧上前扶起了秦怀玉,激动的说道:“如此就好了,来今晚给你们轻功。”

    而后杜荷骑在马上,大声对着几万将士喊到:“众位将士辛苦了,今晚犒劳大家,我们不醉不归。”

    罗通恰巧的钻了出来,笑嘻嘻的说道:“元帅今晚有百里飘香喝吗?”

    杜荷哈哈大笑说道:“放心,今晚每个将士都有百里飘香喝。”

    李绩的脸抽动了一下,心里想到这杜荷也太大方了吧,十几万人马,百里飘香可不是要十几万斤,那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钱。

    于是他便策马走到杜荷身边说道:“贤侄,你不是说真的吧,每个将士都有百里飘香喝,那花费可大很多的。”

    杜荷笑了笑说道:“军师,你不用担心,今年给你,程将军,尉迟将军,我岳父房大人的份子钱肯定会少一点的,或者说今年没有,也是可能得。”

    李绩一听当即有些愤怒的说道:“臭小子原来你这是用我们的份子钱请大家喝酒的,不怪呼你这样大方,真是气煞老夫了。”

    杜荷哈哈大笑说道:“据我估计这也是最后一次这样带兵打仗了,日后估计再也没有机会了,你想想秦怀玉,程处默,罗通的赏赐都已经来了,可是,我的却一直都没有来,你都不想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吗?”

    李绩一愣,暗暗想到,杜荷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按道理,一般情况下,赏赐都是从元帅先开始的,而这一次有些奇怪的就是,陛下的赏赐竟然是先给这些手下小将,而杜荷本人的赏赐,却一直都没有来。

 第二百三十五章:一片冰心抚恤金

    城外的军营里,到处热火升天,士兵们围绕着巨大的篝火坐在一起,烤全羊的,上酒的的士兵分别忙碌着,杜荷坐在最中央看着这些奋战过后的士兵,心里有些开心,活动就要开始了,杜荷当先站了起来,举起一杯酒说道:“各位兄弟们……”

    杜荷话刚一开口,底下的士兵们就纷纷停下手中的酒碗和羊肉,看着杜荷。

    杜荷继续说道:“兄弟们,这次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剿灭了以突利为首的突厥残余兵力,剿灭了以铁世文为首的渤海残余兵力,在这里我代表陛下,代表我大唐千万百姓感谢你们的付出,感谢那些为了我大唐付出生命的战士们,这第一杯酒敬给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你们的丰功伟绩,将会青史留名。”

    杜荷当即举起自己手,将一碗酒哗啦啦倒在了地上,几万士兵有样学样的将这一碗酒倒在了地上。

    杜荷继续说道:“这第二碗酒敬给你们再坐的每一个人,你们都是我大唐铮铮铁骨的汉子,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大唐如今的和平,感谢你们。”

    杜荷将手里的酒一饮而下,将士们如此一样的,将酒喝的精光。

    杜荷抬起头看了看身边的李绩,说道:“将士们,在我的身边,有一个这样的人,他是我大唐开国元老,如今年纪五六十岁了,依旧和我们年轻人待在一起,为了大唐建功立业,为了我大唐繁荣昌盛努力着,你们说这最后一杯酒该不该敬他。”

    底下十来万士兵一起呼喊着:“该,该,该……”

    李绩听闻杜荷这句话,早已经满脸通红,当即摆摆手说道:“贤侄这一次全靠你运筹帷幄,才能取得这样的胜利,因此,按照老夫的意思,这最后一杯酒应该敬你。”

    杜荷连忙拒绝说道:“军师你错了,没有你们先辈们的努力,就没有如今繁荣昌盛的大唐,所以,无论如何这最后一杯酒应该敬你。”

    杜荷话一说完,举起眼前这碗酒,豪迈的说道:“兄弟们,这最后一杯酒,敬军师李绩。”

    一个晚上,大唐除了巡逻的将士们之外,余下的兄弟们都尽情的沉醉在百里飘香之中,战争是痛苦的,是残忍的,有人回来,意味着就要有人回不来了,那一场战争不死人呢。

    杜荷对此是相当有触感的,对于死去的人,杜荷只能建立一座英雄纪念碑,让后代的子子孙孙记着那些曾经为了大唐繁荣昌盛奋斗过的人,而他们自然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我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而来到大唐的他明白,让每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还是需要努力的。

    战争是不可能没有牺牲的,看着手里红色沉甸甸的名单,杜荷有些悲哀,有些难受,毕竟这些人都是为了大唐的安危牺牲的,为了许许多多百姓的幸福牺牲的,而朝廷这些抚恤费仅仅够牺牲的士兵一年之用,而且,除了官府多余分配的五亩田地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杜荷有些无奈,一旁的军师李绩,手捧着热茶,看着沉闷的杜荷说道:“不知元帅想些什么,怎么今天早上看去无精打采的样子。”

    杜荷沉浸片刻说道:“哎,我在思考牺牲士兵抚恤金发放的事情。”

    李绩一愣说道:“这抚恤金发放的事情,不是兵部的事情吗?你考虑这些干什么。”

    杜荷叹了一口气说道:“军师有所不知,据我得知的消息,牺牲的士兵,兵部给予的抚恤金仅仅只有不到十两,而且,这些金银如何支撑一个家庭日后的生活呢。”

    李绩点了点头,而后又说道:“那地方官府不是还给五亩田地的吗?”

    杜荷缓缓说道:“军师认为五亩田地,出去给官府上交的税收,还能养活一家几口人。”

    李绩当即说道:“五亩田地应该可以养活一家大小了吧。”

    杜荷尴尬的说道:“军师估计对于普通百姓家中的情况不甚了解,这五亩田地一年收成只有几百石,而且,交了官府的税收之后,省吃俭用才能够一户人家一年之用。”

    李绩沉思了,郁闷了,他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情,或者说他从来没有想过牺牲士兵抚恤金发放的问题,他认为这都是兵部的事情和地方官府的事情,根本轮不到他来做主,可是,现在听完杜荷这番话,他觉得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竟然连杜荷都不如,这让他有点慌乱。

    瞧着李绩不说话,杜荷继续说道:“军师,我打算从百里飘香酒楼里抽取一些钱,发放给牺牲的士兵家属,你认为怎么样。”

    李绩一听杜荷竟然要那自己的钱,给牺牲士兵家属发放抚恤金,当即有些震惊,这件事情如果做了,那么意味着杜荷用自己的钱来养兵,这要是让御史台那些家伙知道了,估计,杜荷不死也得脱层皮。

    于是他连忙说道:“这样不行,如果让御史台那些家伙抓住把柄,他们会认为你在私自养兵,而且,发放抚恤金是朝廷的事情,还轮不到你来做主,所以,贤侄你一定要三思而行。”

    听完李绩的话,杜荷立即反驳说道:“那些为我大唐出生入死的将士,难道死后他的家属就要受尽生活的贫困吗?他们都是为我大唐浴血奋战的将士,是最可爱的人,为了我大唐的江山,他们付出了自己的性命,难道朝廷就不应该多发些抚恤金吗?朝廷不发,我自己代替朝廷发,难道这也不行吗?”

    杜荷一阵妙语连珠,打的李绩毫无还手之力,李绩只能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贤侄既然要这样做,那么就要做好准备,准备迎接暴风雨的到来吧。”

    杜荷无奈的看着门外,温暖的阳光在这冬日是久违的,可是,他却懒得去享受阳光,毕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亲自去做。

    话说下午之后,杜荷亲自召开了渤海战役之后的第一次全体将士回忆,参会的人员有李绩,秦怀玉,罗通,房遗爱,程处默,来财,来金,来钱,尉迟宝林,宝庆等。

    杜荷望着济济一堂的众人说道:“今日召集众位而来是有一件事情需要协商,我也听听你们的意思。”

    杜荷话一说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本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关于牺牲将士抚恤金发放的问题。”

    秦怀玉坐在最前面听见杜荷的话,他有些郁闷,这抚恤金不是朝廷发放的吗?和他们那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元帅为何要在这里说这个问题。

    于是他便问道:“元帅,这抚恤金发放不是朝廷和兵部的事情吗?和我们并无关系呀。”

    杜荷笑了笑解释道:“你们也知道,朝廷发放的抚恤金一般根本就不够,而牺牲的士兵大多数都是贫苦的百姓家,朝廷那点抚恤金,如何够他们孤儿寡母的生活呢。再说了,朝廷那点抚恤金又能够她们支撑几年,所以,我的意思就是由我出钱,你们进行伤亡士兵统计,将伤亡数字确定之后,我出面给牺牲士兵家属一些抚恤金。”

    房遗爱听完杜荷的话,当即问道:“元帅,这要是用你自己的钱给牺牲士兵家属发放抚恤金的话,是不是太多了。”

    杜荷一笑说道:“金银财宝对我来说不过是身在之物,用身在之物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认为是物有所值,比起那些陪伴在我们身边并肩作战牺牲的战友们,我认为给予他们家属一些金银抚恤金,也换不回他们的生命,人的生命比起金银财宝来说贵重的太多,或者可以这样说,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军师李绩点了点头,非常认可杜荷这番话,他缓缓说道:“战争过后其实最受煎熬的就是烈士家属,还有那些遗散的孩子们,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在渤海各府建立一个遗孤所,派人来收养这些小孩,当然这要以朝廷的名义进行。”

    杜荷若有所思的说道:“军师言之有理,,今天召开这次会议,就是研究部署渤海战后重建的事情,粮食,物资等事情,朝廷一定会运送而来,但是,居民的房屋,却需要我们将士同心协力的去帮助百姓,大唐的将士必须要做到与民同甘共苦,这样才能获得百姓的爱戴,也能很好的开展我们其余工作。”

    秦怀玉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元帅你就下命令吧,我等一定不负众望,完成这次战后渤海重建的事情。”

    杜荷与李绩彼此对视一眼,李绩点了点头,杜荷便站了起来说道:“既然如此,全体将士都有。”

    底下坐着的将士们一瞬间哗啦啦的全都站了起来,杜荷便开口说道:“现如今有这几件事情迫在眉睫,首先第一件事情,修筑城墙,居民房屋,道路的事情就由房遗爱,柴令武两人携手去做,牺牲将士抚恤金发放的事情就由秦怀玉,长孙冲两人负责,你们一人尽快将手里的花名册,仔细核对,确保万无一失,到时候,准确将由我准备好的抚恤金发放给牺牲士兵家属,不得有误。另外一件事情就是由罗通,程处默,唐义识具体负责渤海各府各州孤儿所的建立,一应钱财找军事即可,朝廷的钱没有到来的话,可以先从我这里那一些。另外来金,来财两人具体负责城内百姓安危,做好日夜巡防,遇到可疑分子立刻缉捕,尉迟宝林,宝庆两人各自带领一千人等,在城外附近巡逻,不得有误。”

    手下人等接到杜荷命令均欣喜领命,杜荷则继续说道:“投降过来的渤海士兵和突利士兵也不能让他们无事可干,告诉他们免费做工五年,便可以获得自由身,每日三餐饱饭,一个月可以领取一百文钱,如果有私自逃跑的杀无赦。”

    众将士异口同声的喊到:“谨遵元帅命令。”

    一番令下,将士们缓缓的走了出去,整个军营里唯独剩下杜荷与军师李绩两个人,瞧着杜荷意气风发的样子,李绩笑了笑说道:“贤侄如今越发有了当年秦王的模样了。”

    杜荷吓了一跳赶紧制止他说道:“军师可莫要说这样的话,这传出去了可是谋反之罪。”

    李绩叹了一口气说道:“贤侄,不要怪老夫多嘴,你这以自己名义给牺牲士兵发放抚恤金,如果让朝堂那些人知道了,估计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呀,难道你就没有考虑这些吗。”

    杜荷无奈的说道:“军师,你也知道我杜荷从14岁崭露头角开始,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而这些都还是在父辈的庇护下才成长起来的,我不能犯一点错,可是今时今日,我不能不犯点错来抵消陛下对我的疑虑,你能想到的问题,陛下为何想不到呢。”

    李绩想了想说道:“其实,我们都看错了陛下,以为他能接受任何谏言,能接受任何御史的刺激性的话语,但是,这些都只是表面的,我跟随陛下的时间虽说没有你父亲久,但是,一般看人的话,我还是看的挺准的。”

    杜荷没有说话,李绩继续说道:“如今大唐已经步入了正轨,身边的几个劲敌也已经消灭了,剩下的问题估计就是皇子的确定了,你也知道太子的德行,陛下是不可能放心将皇位留给他的,所以,你要小心,切莫着急站错队。”

    杜荷缓缓说道:“你放心吧,我与太子之间早在他绑架了朝阳的时候,就已经势如水火,与魏王更是没有任何交集,怎么会去帮助他呢。这种事情,我还是有计较的,不会轻易就去投靠谁的。”

    两人有话没话的说了许久,到最后李绩竟然坐在位置上打气了呼噜,杜荷摇了摇头,暗暗道,人年纪大了,觉也就多了,细心的将自己的外衣打在李绩的身上就出去了。

    外面寒风刺骨,杜荷却浑然不觉,比起这些寒冷,那些正遭受磨难的人才是最痛苦的人。

 第二百三十六章:同洲郡王

    贞观十五年十一月,从三月初杜荷带队到达渤海开始,经过了八个月的时间,杜荷带领十五万大唐士兵,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终于将突利可汗,铁世文以及不可一世的袁天罡给战败了,不过面对胜利,杜荷已经没有第一次上战场时候的那种欣喜,那种激动。

    渤海的天气,到了这个时候天寒地冻,一场大雪将这天地都覆盖了,军师李绩站在他的身边,与他一样出神的望着城外的一切,整个天地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不管是那山,那河水,都是一样…。。

    杜荷吩咐的事情,已经逐渐的在完毕了,不管是城墙的修补,孤儿所的建立,亦或是牺牲士兵抚恤金发放的事情,都有条不絮的进行着,这时候,杜荷依旧与军师李绩两人坐在一起,许久之后,杜荷缓缓说道:“这次,陛下总该让你回去了吧。”

    李绩抬起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这一次估计你要留在这里了。”

    杜荷点了点头,如果猜的没错,李世民一定会让自己留在渤海,毕竟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驻守在这里,战争过后,许多的事情必须从头开始,不管是城墙,军需,粮草,人口,法制,百姓的安置都是需要官府出面的,而这些事情,却必须要有一个人来进行镇守,只有这样,渤海才能安稳。

    相对而言,渤海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毕竟这里紧邻着高丽,如果高丽一旦有任何反叛之心,那么大唐就可以从幽州和上京抽调兵力,直达高丽,因此,对于渤海这个地方,李世民是比较上心的。

    人多有无奈,尽管长安城里有自己的家人,朋友,但是,杜荷却必须待在这里,待在渤海,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宁愿自己从开始来到这个地方,就什么官也不做,但是,想一想好像这是不可能的。

    就算他不为了自己,按照历史演绎,他的结果还是死,太子李承乾一旦反叛等待他的还是死亡,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看他这个小小的蝴蝶效应,如何改变这里,改变这个世界的人。

    长安城里,岁暮天寒,有权有势的官宦之家,已经开始用上了火炉,杜荷研究制作的蜂窝煤,也已经发挥了他巨大的作用,每到冬天的时候,蜂窝煤的销路就一路上升, 杜家村封地的百姓,夜以继日的抓紧时间制作着蜂窝煤。

    大明宫里,李世民懒洋洋的躺在榻上,喝着长孙皇后送来的参茶,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奏折,而后说道:“突厥已经灭亡了,铁世文以及袁天罡也已经死了,不过渤海的事情,却依旧还没有结束。”

    长孙皇后淡淡的说道:“要不是荷儿,估计他们还会嚣张那么几年的。”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说道:“是的,也只有他才能带领年轻一辈的将领,战胜突利了,而大唐的未来也就轮到他们了,当初与朕一起扫荡天下的大臣们,已经年迈了,就连侯君集也已经不复从前了。”

    长孙皇后想了想说道:“是不是李绩该回来了 。”

    李世民缓缓说道:“军师已经在那种苦寒之地待了五六年了,该回来了,渤海的事情就交给杜荷吧。”

    长孙皇后一愣说道:“陛下,这样安排恐怕不妥吧,你就不怕长乐伤心。”

    李世民哈哈笑了笑说道:“你这样一说,我倒是有些担心,不过让荷儿回来的话,那渤海的事情,总该有人接替吧。”

    长孙皇后开口说道:“陛下,你忘了驻守在松州的薛仁贵和驻守在剑南道的苏定方了吗?他们两个人随便去一个,就可以镇守渤海了。”

    李世民一听长孙皇后的话,一愣,随即拥抱着长孙皇后说道:“爱妃一语惊醒梦中人,既然这样,那么,就派苏定方去渤海吧,薛仁贵的驻地就改在山西,让他回老家吧,不过杜荷这次立了功,总是要封赏的。”

    面对陛下这样的提问,长孙皇后可没有说什么,毕竟封赏是皇上自己的意思,如果自己要是说了,那么不就意味着自己干政了吗?因此,长孙皇后只是看着李世民,并没有说话,有些时候,长孙皇后还是挺聪明的,当然这也叫做明智。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薛仁贵,苏定方,杜荷当初收复渤海的时候,朕并没有进行大肆封赏,就是想要看看他们日后,还会立下什么功劳,这一次,朕就做主,封薛仁贵,苏定方为上都护,杜荷为左卫大将军。”

    长孙皇后没想到,陛下竟然将苏定方与薛仁贵册封为正三品怀化大将军,而两人的官职竟然与杜荷都是一样的,杜荷不过是做了左卫的大将军而已,长孙皇后想不明白陛下为何要这样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