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驸马爷-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敬子明一碗酒。”
秦怀玉说完之后,杜荷当即又站了起来说道:“我们都是好兄弟,怀玉哥说这些话,那是见外了,来我们在喝一个。”
众人又端起酒碗热血沸腾的喝了一碗酒,这会儿只见长孙冲站了起来,举着酒碗冲着杜荷说道:“子明,要说我最应该感谢的一个人,那非你莫属,从前我们总是为了小事情打架斗殴,那些都是我的不对,自从进了军事学院以后,你说的那番话,我才明白,人活着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人,你是我一辈子的朋友,一辈子的好兄弟,如果将来有用的着我的地方,你尽管开口,我长孙冲这条命都是你的,来喝。”
众人难以想象,长孙冲竟然能说出这番话,就连程处默甚至都感动的偷偷抹泪,杜荷闻听此话,握着长孙冲端着酒碗的手说道:“今天我们在做的都是兄弟,兄弟是什么,那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以后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你要是有什么事情,我们这些人也是一样,肯定会帮助你的。”
众人又纷纷端起酒碗喝了这一碗酒,这几大碗酒下肚之后,众人都有些晕乎乎的,这时候只见程处默端起酒碗对着杜荷,正欲说话的时候,却忽然摔倒在地了地上,秦怀玉赶紧将程处默拉了起来,只见程处默已经是紧闭着双眼,睡过去了。
尉迟宝林哈哈大笑着说道:“这家伙,这样就醉了。”
众人哈哈大笑着继续吃菜喝酒,继续叙说他们之间的那些感情,当然有些感情是用语言无法叙述清楚的,兄弟之间的情义,有时候其实很简单,虽说不经常联系,但是当你有事情的时候,或许你一个电话,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帮助你,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只因为他是你的兄弟,你的好朋友。
回到侯府的时候,杜荷已经是不省人事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睡在了哪里,等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他才慢慢醒来,不过酒醉之后的后遗症,还是很明显的,头痛欲裂,喝了下人煮的醒酒汤之后,才逐渐的有些好转起来。
第三百一十九章:悲痛的一年
杜荷起身后,来到客厅,才现香香公主正在和长乐嬉笑着说些什么,可勒已经跟随着延文,延裕等人去崇文学院上学去了,坐在那里的杜荷,忽然想起昨天陛下册封自己渤海王的事情,当即开口说道:“长乐,昨天陛下册封我渤海王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长乐一愣转过头说道:“你昨晚回来已经喝醉了,哪有说过你被册封的事情。”
杜荷叹了一口气说道:“恐怕日后我们要去渤海长住了。”
长乐一愣说道:“为什么要这样,你被册封为渤海王,难道我们也要去吗?”
杜荷有些惋惜的说道:“陛下并没有要求你们要与我同行,不过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在长安有这样多的烦心事,还不如我们拖家带口的全部住在渤海呢?’
长乐想了想说道:“可是,如果我们都去了渤海,那父皇他一个人该怎么办呢?”
杜荷叹了一口气说道:“没事,现在暂且不急,陛下说了,等一年后我们在去渤海也不迟。”
自从长孙皇后世以后,李世民不知道听信谁的传言,听说是天竺国又巫师可以制造一种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因此,便派杜荷曾经在太原现的鹰扬郎将王玄策为大使出使天竺等国,历史上王玄策曾经在出使天竺期间,做了一件正经中外的事情,那就是一人灭一国,这个传说说的就是王玄策出使天竺时期生的事情。
而如今人们大多都已经不知道王玄策出使天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了,人们绝对想不到王玄策出使天竺的真正原因竟然是给李世民聘请巫师用来炼制长生不老药的,不过这一切的事情,众位官员都是知晓的,不过确实没有任何办法。
随着李世民服用所谓的长生不老药的时间越来越久,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但是,李世民却依然觉得服用丹药的那一瞬间,他仿佛是年轻了好几岁一样,朝堂之上,也没人胆敢说李世民一句不是,褚遂良也已经能年迈了,这种事情说了几次不见效之后,他也就不在坚持谏言了。
话说杜荷今晚刚和家人聚在一起吃晚宴,这时候只见管家杜海魂不守舍的匆匆奔了过来,冲着杜荷就喊道:“王爷不好了,老爷,老爷他快不行了。”
闻听此话,杜荷当即扔下碗筷,向着杜府赶去,这里距离杜府的时间,最快都需要二十分钟,杜荷甩开双腿,用尽平生最快的度向着杜府赶去,杜海的话,让他有些崩溃,虽然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很可能会去世,但是没想到去世的时间竟然来的这样快。
为什么,为什么,跑的这样快,还是到不了呢?明明这么近的距离,为什么自己用尽力气也跑不到呢?杜荷的心早已经飞回了杜府自己父亲的身边,而身体却还在很远的地方,终于杜荷,筋疲力尽的来到了杜府,一下子就冲进了自己父亲的房间,当他看见大哥杜沟,母亲崔氏,大嫂王氏等人都聚集在自己父亲床前的时候,当即痛哭流涕的跪在地上,匍匐前进着爬父亲的床前,看着自己父亲一脸憔悴的样子,眼泪始终哗哗流着。
杜如晦看着自己儿子这幅伤心的深情,当即努力的挥手,替杜荷擦掉眼泪,断断续续的说道:“荷儿不哭,你已经长大了,也有出息了,为父的身体为父知道,能亲眼看着你们兄弟各有成就,为父此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杜荷听完这句话,当即哀嚎大哭的说道:“父亲,我没出息,我没出息,我还要听父亲给我说些为臣道理呢?”
杜如晦摸了摸杜荷的头,有些欣慰的说道:“儿啊,以后记得做事千万不要冲动,为父走了之后,凡事多和你房伯父,尉迟伯父,军师李绩等商量商量,知道吗?”
杜荷测了擦眼泪说道:“父亲,你放心吧,孩儿以后做事不会冲动的,可是孩儿想听父亲的教诲,而不是我岳父他们,还有军师的,父亲一定要撑住,孩儿已经命人去叫御医过来了,只要御医来了,父亲就没事了。”
杜如晦听完此话,重重的咳嗽了一下,握着杜荷的手,缓缓的垂了下去,杜如晦始终带着微笑,那笑容是那样的慈祥,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杜荷瞧见这一幕,当即仰天哀嚎道:“父亲”
贞观十九年,三月中旬,一代名臣杜如晦去世,房谋杜断中的杜断驾鹤归西,李世民闻听此消息,大为震惊,当即深更半夜的从皇宫中赶到杜府,面对有一个陪伴自己左右的功臣,李世民自然是伤心不已,当即废朝三日,追风杜如晦为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公”
李世民望着站在杜如晦的灵堂前,摸着眼泪说道:“当初你和房玄龄一起辅佐朕,我们君臣之间,情深义重,而今你却不幸病逝,想到你以前的旧功,朕非常伤心,为了弥补爱卿你的损失,朕就特命你嫡长子杜沟承袭你的爵位,希望你能在天上保佑我大唐长治久安,百姓丰衣足食。”
李世民絮絮叨叨的说完这些话之后,杜荷领着家人向李世民表达了感激之情,看着杜荷和自己女儿长乐公主一身孝服,李世民又不禁悲从中来,缓缓说道:“你父亲辅佐朕一生,朕亲自撰写碑文,以示纪念,墓地就选在九嵕山,葬在朕的身边吧。”
杜荷行了一礼说道:“微臣多谢陛下。”
李世民说完这番话之后,就命太子李治着手准备杜如晦的丧失,一应具事均由礼部主持,丧事一连举办了七天七夜,杜荷的好朋友,玄奘大师也带领着五六十个大小和尚日夜不停的给杜如晦念经度,李淳风自然也是早早的就来了,作为一个纯碎的道士,李淳风虽说和玄奘所念的经文不一样,但是李淳风依旧按照道家的方式,守候在杜如晦的灵堂前,做着一些杜荷看不懂的事情,一会儿又是桃木剑的,一会又是抛洒符咒的,杜荷看的是眼花缭乱。
这几天里,秦怀玉,程处默,魏书玉,尉迟宝林和宝庆,李恪等等这些好兄弟,一直待在杜府陪伴着杜荷,到今天为止杜如晦就要下葬了,一大清晨,阳光微微露出那么一点的时候,杜府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下人们先举着白幡,白鹤等等向着崇业街走去,杜荷亲自准备的乐队们也紧跟着坐在了敞篷的马车上,一曲后世的葬礼,让人们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悲哀。
杜荷清楚的记得,小的时候,包括现在,只要是死了人村里都会放那种哀乐,这哀乐在后世大江南北都是每个人去世后,必放的哀乐,古筝,琵琶,唢呐这种新近制作出来的乐器,也被杜荷创造了出来,当唢呐的声音从杜荷的嘴里释放出来的时候,人们专注的倾听着,杜荷传出来的声音,尽是悲哀,尽是痛苦。
人们都静悄悄的矗立在街道两旁,以沉默悲痛的方式祭奠着这位开国功臣,房谋杜断的事情不止是在朝廷中有威望,在百姓们的心中也是口口相传,人们大多都感念这位文臣给大唐带来的繁荣,也感念他所带来的的贞观之治,当然这些都是以后人们才明白的事情。
杜如晦的灵柩从长安出,一直走到九嵕山脚底下,墓葬已经建造好了,按照李世民的吩咐,葬礼按照司空的标准进行,在宣读完李世民给杜如晦撰写的墓志铭之后,众人手忙脚乱的将杜如晦的灵柩抬往了墓地,漫天飘扬的冥币,在空中飞舞,杜荷看着墓口被封住的那一刻,这才难以接受的感觉到自己的父亲,终于离自己而去了,刹那间,胸口就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样,扯开嗓子,放声大哭起来,这一哭,瞬间所有人都跟着大哭起来,现场顿时陷入了一种悲伤的氛围中。
时间匆匆如流水,结果时辰过后,送葬队伍的人马都返回了长安,就剩下杜荷,身后的秦怀玉,程处默,尉迟宝林,宝庆,长孙冲,魏书玉,老二,徐大壮等人陪伴着杜荷,杜荷缓缓的将一碗酒水洒在了坟前,断断续续的说道:“父亲,你安心上路吧,从今以后儿子我一定会谨记父亲的教诲,不忘初心,忠君爱国,守护好我们杜家。”
这番话说完之后,杜荷当即与自己的兄弟们趁着夜色,向着长安城进,这个时辰估计就算是走到长安城,估计城门也会关了,因此,众人便在长安城外的客栈里休息了一晚,准备第二天进城。
如今杜府就剩下母亲崔氏,为了方便照顾,杜荷和大哥杜沟商议一番后,便将母亲崔氏接到了自己的侯府,以来也是方便照顾,二来也是略尽孝心,赡养老人是大唐的传统美德。
贞观十九年里,是一个让人悲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大唐那些开国功臣们先后去世,二月杜如晦去世,五月房玄龄因病去世,紧接着孔颖达不慎摔倒离别人世,整个大唐在这一年里陷入了悲痛之中,李世民自然是悲伤欲绝,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先后去世,怎能不让他赶到悲伤呢?
贞观十九年里,最后一个月,杜荷的母亲崔氏也禁受不住病痛的折磨,撒手归西,杜荷自然是悲伤欲绝,此处不再多言,这一年里,杜荷先后送走了自己的父亲,又送走了自己的母亲,这一年对于杜荷来说当真是他来到大唐年间最痛苦的一年。
时间缓缓的进入到了贞观二十年,春节过后几天,杜荷便领到了尚书省颁的圣旨,不过就是前往渤海而已,自从杜荷接受渤海王这一封号之后,李世民并没有当即将杜荷往渤海那种苦寒之地,而是让他继续在长安待了整了一年的时间,这对于杜荷来说已经是无上荣耀了。
第三百二十章:去往封地
话说杜荷王府的生意之前做的风生水起,在王坤一手的打造之下,杜荷所创造出来的白糖,白酒,话剧,演唱会在江南之地竟然颇受当地人欢迎,甚至比在长安要受人欢迎的多,杜荷感念王坤所做出的的努力,因此,特命王坤继续全权负责此事,他便不再多问,一年只需要将银两送到长安即可。
如今就要离开长安了,但是,长安城的一些声音,还是需要留给自己人照看的,十里铺这些商铺自然是留给了杜家村这些妇孺们照顾,毕竟他们的亲人多少都参加了狼牙情报队,一年很少见面,因此,保证他们的生活,是杜荷必须考虑的事情,乐资雁酒楼留给了大哥杜沟,毕竟大哥靠着那点微薄的俸禄,养活不了自己一家人的花销。
如今就剩下飘香楼,杜荷也考虑转交给了程咬金负责,一年的份子钱无所谓给多少,让程咬金自己看的给,老程经过这一年的时间,亲眼看着陪伴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一个接一个的离去,心性也改变了不少,当杜荷将飘香楼的生意交给他的时候,程咬金惊讶的说道:“贤侄,你要知道这飘香楼一年的收入那可是多的不像话啊,你放心交给俺吗?”
杜荷抿了一口茶水说道:“程伯父,你如今放眼看看,在这长安的长辈们之中,我除了相信尉迟伯父之外,还能相信谁,军师李绩已经被派往幽州去了,我也要去渤海了,你想想这长安城还有谁。”
程咬金一听此话,有些不乐意的说道:“我说贤侄,你这是找不到人了,所以才想到老夫了对吧。”
杜荷白了他一眼说道:“伯父你心里就偷着乐吧,再说了交给你我放心,最起码你也是百里飘香酒的股东不是吗?这飘香楼也有你的一份子,我走了之后,你不过是派人多照看一下而已,再说了,这每一年的份子钱,你肯定是拿的最多的,不是吗?”
一听到杜荷说起份子钱,程咬金当即哈哈笑着合不拢嘴,立马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么俺就吃点亏,替你照看飘香楼了,不过这份子钱该怎么分呢?”
看着程咬金一把年纪,仍旧是见钱眼开的样子之后,杜荷就说道:“伯父,如今我对金钱没有任何**了,这份子钱你自己看的给就是了。”
程咬金原本以为杜荷会提出一个数量,但是没想到杜荷竟然让他自己看的给,这倒是让他很为难了,左思右想之后,程咬金认为,不管怎么样,份子钱该给多少就给多少,总不能自己欺压小辈吧,再说了杜荷给自己的已经够多了,就算是下辈子估计也花不完了,所以程咬金想清楚这些之后,当即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到时候这一年赚了多少,老夫就给你一半就是了。”
杜荷哈哈笑了笑,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达成了,当即转身就离开了,估计这会儿家里的夫人们正在收拾着府里的东西,杜荷准备将所有人都带去渤海,按照李世民的吩咐,工部已经在渤海靠近高丽的地方给杜荷建造了一个王府,哪里将是杜荷这辈子将要居住的地方。
沿着长安街道向着侯府走去,长安城的百姓们依旧是络绎不绝的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人知道杜荷这个曾经在长安创造了无数话题的人,明天就要离开了,没有人知道这个诗词天下无双,琴曲音律天下无双的人,就要离去了。
家里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杜荷看着站在客厅的夫人们,长乐,雪雁,奉珠,姿岚,来玉,蓉儿,王燕,朝阳,香香,芷若,青衣,小凹子,王铭儿,看着这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杜荷有些情不自禁,是的,当初来到长安的时候,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接连迎娶了这样多的妻子,这些妻子各不相同,有文静的,温柔的,有俏皮的,有好动的,当然也有白莲蓉,王燕,来玉这种之前的门派高手。
看着自己对面的孩子们,依亦,依晨,延裕,延文,延武,延郎还有那个自己到自己身边才一年的可勒,这个孩子勇猛最像自己,可要是论诗文的话,只有延文最像自己,如果论谋略的话,恐怕延昭和延庆最像自己吧。
杜荷将已经十多岁的依亦抱在怀里说道:“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你舍不舍得呢?”
依亦调皮的对着杜荷说道:“爹爹,娘说了,只要爹爹在哪里,我们就去那里,只要有爹爹在的地方,依亦都会开心的去的。”
闻听此话,众人都有些感动,是的,这个家如果没有了杜荷,那就没有任何的欢乐和开心,只要有杜荷在,不管怎么样,不管去哪里,众人都是及其开心的。
第二天清晨,杜荷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通知任何人,就带着家人乘坐了四十几辆马车,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向着长安城离去,浩浩荡荡的队伍,缓缓的向着渤海而去,当众人离开了长安,向着蒲州方向赶去的时候,身后忽然扬起阵阵烟尘,杜荷抬头看去,当即骑马赶了过去,只见来人竟然是李世民的大内总管,杜荷微微一笑说道:“不知道总管来此所为何事。”
那太监微微一笑说道:“咱家是来传陛下圣旨的。”
杜荷一听,当即下马跪在地上说道:“微臣接旨。”
那总管尖锐的声音当即传了过来,:“朕听闻今日渤海王去往封地,没有什么可送的,就送王府众位夫人珠宝玉石十箱,送给众位孩子们崇文书院珍贵书籍十箱,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将来好造福一方百姓,另外特此渤海王朕的佩剑一柄,希望渤海王替朕守好渤海,高丽,钦此。”
宦官的圣旨大多都是文言文,杜荷听了一个大概,好像就是这种意思,宣读完圣旨后,宦官当即从身后小太监的手里,双手捧着一个宝盒,走到杜荷的身边说道:“王爷,这就是陛下佩戴多年的宝剑,陛下说了希望你能用这柄宝剑护佑我大唐,另外陛下说了,王爷肯定会回到长安的,让你多等几年,陛下说了大唐离不开你。”
宦官这番话说完之后,杜荷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这李世民到底喉咙里买的什么药,明明是他让自己离开长安去往渤海封地的,可如今又说出这番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李世民的话,杜荷是想了一路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久而久之杜荷索性也就不再去想了,从来没有带着家人像现在这样外出,因此杜荷一路上携带者家人,游山玩水好不携意。
贞观二十年,五月,杜荷终于带着家人来到了李世民为自己建造好的渤海王府,城门处,薛仁贵,苏定方,罗通,李君羡等已经整整齐齐的站在那里等待着杜荷,当杜荷的队伍缓缓走来的时候,四人以及身后的许多士兵当即跪在了地上,大声高喊着:“属下等拜见王爷,拜见众位夫人。”
杜荷拉着长乐的手从马车上缓缓走了下来,将众人一一搀扶起来之后,杜荷看着自己这些兄弟们说道:“兄弟们,我杜荷又回来了,从今天起,我就待在这渤海不走了,希望各位兄弟们能好好的将渤海经营好,给我渤海的百姓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身后的士兵们听说杜荷这一次回来了,就再也不走了,当即都激动的呀呀大喊起来,说实话,李世民给杜荷建造的王府当真是不错,府门前两尊雄伟的狮子,蹲在门前,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府上的人非富即贵,当然金灿灿的渤海王府四个大字,还是那样的引人注目,这片房屋最少有五六十个房子,穿过弄堂之后,四周都是高大的建筑,最中间的位置甚至有一个巨大的客厅,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五六十个桌椅,杜荷看到这里,当即对身后的苏定方等人说道:“这样建造是不是逾越了礼制。”
苏定方哈哈大笑着说道:“王爷,这可是当初军师李绩按照陛下的旨意进行建造的,要是有违礼制的话,那王爷也应该找军师或者是陛下吧。”
杜荷一愣当即说道:“你的意思是军师如今竟然在渤海?”
苏定方哈哈笑着说道:“原本陛下是将军师调往幽州做刺史的,但是军师上了本奏折说,他已经习惯了渤海的生活习惯,因此,陛下便做主将军师派到了渤海,你们两人一个主管渤海,高丽等地方的军事,一个主管这些地方的政务。”
杜荷闻听此话,当即有些兴奋的说道:“这样简直是太好了,那军师如今何在呢?”
薛仁贵就哈哈笑着说道:“我们都以为王爷是昨天就该到的,因此昨天等了一天,军师估计是等的乏了,因此,今天我们就没喊他一起来。”
杜荷听后也说道:“你们做的不错,军师如今年纪大了,有些事情,也是力不从心,你们多担待一点,别什么事情都去麻烦军师,让他多休息就好了。”
杜荷这番话说完之后,只听见一阵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说道:“谁在哪里说老夫已经年迈,做不成事情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打造渤海
话说杜荷说了一句军师年迈之后,忽然只听见一阵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说道:“谁在哪里说老夫已经年迈,做不成事情了。”
杜荷一听,便知道是军师李绩到了,当即转过身快步地向军师李绩走了过去,热情的拉着军师李绩的手说道:“贤侄拜见伯父。”
李绩眼疾手快的将要跪下去的杜荷给搀扶了起来,看着杜荷身边苏定方几人,当即有些不满的说道:“贤侄来了,怎么没人喊我,难道在你们的心里,老夫就这样不中用了吗?”
苏定方等人当即尴尬的连连摆手说道:“哪里哪里,军师依旧和以前一样威武不凡呀。”
众人闻听此话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杜荷领着众人穿过眼前这个气派的大殿之后,后面便是供夫人们居住的小院子,后院里有好几栋二层高楼,当然也分布了好几处小院子,长乐此时此刻正在给众位夫人们分配着各自的院落,杜荷等人走到这里以后,军师李绩看着院落上的牌匾还没有名字,当即说道:“贤侄你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诗词天下无双,这各个院落的名字,还没有取下,今天可否让我们见识一下。”
杜荷微微一笑看着眼前的这个院落,正想说话时,就听见旁边的奉珠说道:“夫君,这个院落可是我的呢?你看该取个什么名字。”
杜荷想了想当即说道:“这个院落前面有一代粉恒,里面数楹屋舍,更有江南翠竹遮映,奉珠最是喜欢读书,那么这个地方就唤作潇湘院吧。”
李绩等人闻听后当即纷纷拍手叫好,众人有来到了一处院落,只见这院落里也种植着一些花草树木,花开艳丽,杜荷看了看说道:“这个是谁的院落呢?”
长乐微微一笑说道:“这个院落式单独给依亦和依晨准备的,等她们长大些在给每个人安排一个独处的房间。”
杜荷摸了摸依亦和依晨的头说道:“那么此处就唤作怡红院吧,怡是快乐的意思,红指女儿的意思,怡红院的意思就是这是一个让女儿家赶到快乐的地方。”
众人再次闻听这样的解释,当即纷纷拍手叫好,军师李绩捋着自己的胡须,满意的点了点头,好像杜荷是在给他自己的院落命名一样。
众人有接二连三的给一些没有名字的院落里命名,完了后,这也到了吃饭的时间,王府中的厨子是杜荷亲自从长安城带过来了的,因此,早在杜荷等人闲逛王府的时候,这些厨子们就已经在准备晚饭了。
待众人坐在明亮,雄伟的大殿中的时候,下人们已经将食物准备好了,薛仁贵,苏定方,军师李绩,秦怀玉,罗通,老二,徐大壮,等人看着桌子上的食物,早已经是亟不可待了,李绩看了看桌子上的食物,激动的说道:“贤侄这一顿晚饭当真是入得老夫的眼啊。”
罗通夹起一块肉送到了嘴里,惊呼道:“这竟然是回锅肉,和长安时的味道一模一样。”
秦怀玉看了看笑着说道:“你们都没看出来吗?这里有回锅肉,鱼香肉丝,豆腐,竹笋四样精致小菜,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这小碗里的汤,应该是莲子羹了。”
长乐哈哈笑了笑说道:“怀玉说的没错,就是莲子羹,这可是子明特意安排的你们好好吃。”
一顿接风宴,吃的众人惊喜连连,他们没有想到在渤海这种地方,竟然能吃到在长安时才能吃到的美味,众人甚至连酒都不在喝了,一顿狂扫之后,桌子上的食物已经一干二净。
贞观二十年,六月,杜荷来到渤海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以来,杜荷先在渤海张贴布告,让百姓们在渤海各州各府,大力开荒地,建造田地,只要是开荒出来的土地,官府当即分给百姓,开十亩土地给百姓分一亩土地,要知道在大唐百姓们的眼里,有了土地就意味着自己能向那些大户人家一样,做个地主爷了,因此,这样的布告宣传下去以后,百姓们开始大量的建造土地,一时间造成渤海空前绝后的移民潮。
许多的百姓们拖家带口的赶往渤海,可是很可惜的就是杜荷早已经在各个地方的路口设置了屏障,禁止其他各府百姓迁移到渤海,杜荷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现在是乱世的话,杜荷肯定会愿意这样做,他巴不得百姓们都来到渤海,可是现实很残酷,如今是大唐盛世,杜荷让百姓们开荒地,也是提前给李世民打了招呼的,得到李世民的应允,杜荷才这样做的,不然的话,给杜荷几个脑袋,杜荷也不敢这样去做。
土地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后,自然是交给了秦怀玉去做,有了土地就要有水利,渤海这里水利比起长安来说就好的多了,这里湖泊挺多,因此,杜荷在斟酌许久以后,便开始着手兴修水利,兴修水利渠道和灌溉的渠道,当然这样做也是为了能让百姓们更好的灌溉田地,不然没水的话,田地里的庄稼迟早都会死去。这件事情杜荷就交给了罗通,也只有罗通喜欢做这样的事情,当然罗通只是简单的按照杜荷的要求,去命令百姓们和士兵们去做。
田地和水利灌溉的事情就这样吩咐了下去,如今渤海以及高丽境内总共有十个州府,因此杜荷在将这两件事情吩咐下去之后,便开始和军师李绩商议在十个州府进行私塾的建造事宜,这些事情都是需要金钱的,杜荷很在就让王坤从江南送过来一些银两,但是,出乎意料的就是银两的花费如水一样快,这才安排了田地建造和水利建造的事情,王坤送来的银两,就开始不足了。
杜荷左思右想之下,便给程咬金写了一封信,让他尽快的送些银两过来,开口就是五十万两白银,程咬金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吓了一跳,心里想到这杜荷莫非是想要造反,为何需要这样多的银两,在继续讲杜荷的书信看完之后,程咬金才逐渐的放下心来,于是便将尉迟恭给喊了过来,两人商议之下,便又将清河王李道宗给拉了过来。
三人商议许久之后,才决定一人出二十万两白银,给杜荷送去六十万两白银,杜荷接到程咬金的书信的时候,李绩就待在自己的身边,杜荷哈哈笑着说道:“伯父,你看看,程伯父竟然拉着尉迟将军和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