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当校长(国际)-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窗户全都打开。”

    这些校工们早被叮嘱过了,此时动作麻利地打开窗户,还没有因为同时快速开窗而带起什么风来。然后他们也全都退到了第四排,并早早地捂上了耳朵,脸上不知为何有那么一些畏惧的神色。

    又用心地筛了一会儿面粉,党爱国转头向门外喊道:“快把暗火拿进来!”

    然后他又转头对学生们大喊一声:“注意了,把耳朵捂好!”

    这时从敞开的门外,一个校工怀里揣着什么,跑到党爱国身边不远处将东西一放,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转身冲出了教室的大门。党爱国也不以为忤,把面粉筛扔在了实验台下方的面粉袋上,快速拿起了“暗火”,将上面套着的纸帽一拔,马上往圆筒的面粉中捅去。

    所谓暗火,是党爱国暂时发明出来的一个没什么用的东西。就是将一柱计时用的香柱上面缠上厚厚的纸张,然后把香点燃,再套上一个厚纸帽而已。因为只是厚纸帽,最多被香烤个二十几秒就会被点着,比起什么火折子来说要差得远了。

    不过东西不在好坏,够用就行。党爱国手中这一点香火刚插进充满了粉尘的圆筒之中,便马上传来“嘭”的一声巨响。那个圆纸筒和里面的面粉炸了开来,将党爱国吞噬进了一团白色的烟雾之中。

    站在第四排往后的学生们,双手捂着耳朵,看见从纸筒中发出了明亮的火光,然后涌出了面粉形成的气浪,冲击在第一排的倾斜的木板上,转向斜上方冲击着不高的天花板,然后好似雪花一样飘飘扬扬地落了下来。其中还间杂着正燃烧着的碎纸片,打着旋儿飘飘摇摇地落下。

    那些严格按照党爱国的吩咐去做的学生们,除了感觉到一些混合着被烤熟烤焦的面粉香味的热气和还算震撼的声响之外,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只是被吓了一跳。不过耳朵没捂得那么严实,又考虑到自己形象没有张开嘴的学生们,一个个被震得头脑发晕,一时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

    在这颇有威慑力的场景之中,被漫天的粉尘湮没了身影的党爱国,一手拎着装有面粉筛和用剩的面粉的袋子,另一只手攥着被炸去了一截的香火,不急不缓地从实验台后面走到了门边,对着门外喊道:“进去扇风,清理教室!”

    党爱国喊完人,便从前门处缩回了头,在雪花一样下落的面粉中,一尘不染地走向了后面。这时学生们才看到,这些面粉每当落到他的身上时,就自动地滑落到了地上,他那身黑色(其实是藏蓝色)的奇怪衣服好像比冰面还要滑。

    学生们的视线都不由自主地集中在了好像从风雪中走出来的党爱国身上,这时教室的后门被打开了,七八个手持大概能够用来给大象扇风的大扇子的壮硕校工,从最后一排开始一边走一边用力扇着,他们扇出来的风,与从大敞大开的窗户外涌出复又涌进来的乍暖还寒的初春冷风不断循环,让这些穿得不算单薄的学生们都忍不住一哆嗦。

    等室内的粉尘都被扇到了室外,空气重新变得清新起来之后,从前门处进来十多个校工,快速地打扫起了满是面粉的教室前部。党爱国这时走到了在第四排后的学生们身边,看着目瞪口呆的学生们笑着说道:“怎么样,被吓了一跳吧?刚才我只是将面粉充分地散布在了圆筒里的空气中,面粉和氧气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剧烈膨胀,就产生了爆炸现象。”

    这时那些耳朵里还鸣得厉害的学生们,只是无比迷茫地看着他的嘴在动,一副“你说什么?我听不见”的表情。党爱国心中暗笑,刚才的声音的确很大,但还不至于对他们的耳膜产生永久性的损伤,正好给这些对他的话不怎么上心的学生们一个教训。

    和党爱国第一次做这个实验时相比,他用的面粉筛已经小了很多。那个时候,等在实验室外面的貂蝉等人,可是看见从教室的前门和前两扇敞开窗户中,都往外喷出了一些白色的气浪,里面传出来的声音就像打旱雷一样。

    PS: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另外今天中午12点有3000推荐票的加更,方便下午和晚上大家去哪聚会。

正文 0048 这货不是掌心雷!

    等教室重新被清理好,窗户也被关上了之后,党爱国吩咐学生们回到各自的座位坐好,然后才重新走到讲台前面,直接对下面的学生们说道:“你们有什么想要问的,现在就可以问了。”

    这一回,下面的学生们几乎全都举起了手,果然这些家伙的行为很符合中国人的实用主义观念:不给俺们看点“干货”,你就是真正的神仙站在大家面前,咱中国人也不鸟你。

    “校长,莫非此乃仙家之掌心雷是也?”

    手举得最高,整个人都已经站起来了的甘宁,得到了党爱国的提问许可。但他这一开口,党爱国就知道自己点他提问算是大错特错,连内裤都错掉了。这小子平常隐藏得挺深,被这面粉炸弹一炸,就炸出了封建迷信思想,说明党爱国的科学思想观念还没能真正深入人心啊。

    不过也难怪,甘宁是巴郡临江人,巴蜀巴蜀,这巴地和蜀地是连在一块的。汉顺帝时,张道陵入蜀地鹤鸣山,造作符书,创五斗米道。其后又经张道陵之子张衡(并非造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张衡)的传播,流行於巴蜀与汉中等地,现今五斗米道首领为张道陵之孙张鲁。因为周围人信道教的不少,那么甘宁幼时曾听闻过一些道家神话故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以现在的科学知识,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无法确切解释的事物,那么不管是用科学还是神秘学来解释,在大部分人眼中都差不多。这样只依靠“相信”来做判断,其实比的就不是谁说的是真的,而是谁说得听起来更像是真的了。

    这先入为主的害处就在于此,先接受了什么理论,要用后面的理论洗去前面的理论,可不像电脑一样能够轻易完全覆盖掉的。

    党爱国扫视了底下的学生们一圈,看到甘宁的这个问题好像还挺有代表性的,不由得脸上变成了囧的表情。但这事急不来,对着提问的学生发脾气更是一点用都没有,所以他只能耐心解释道:“我不是说了么,那只是面粉。在某种条件下,点燃就会发生爆炸,不是什么掌心雷。”

    “能从手上发出雷鸣之巨响,为何不是掌心雷?”

    虽然党爱国解释了,但甘宁却没有就此罢休,又多问了一句,这把党爱国也噎住了。按照甘宁的逻辑,只要满足“能从手上发出雷鸣之巨响”这个条件,不就已经可以叫做“掌心雷”了么?这和它是不是仙家所造一点关系也没有啊。

    “如果你只看最后的效果,这和所谓的‘掌心雷’是一样的。只是它并没有借助什么法力来制造,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法力。这是人类利用自己的头脑,借助于科学知识和工具制造出来的。”

    尽管知道这么说可能对自己今后的教育计划不利,但党爱国还是选择对甘宁实话实说。他教授的知识是错误的也无所谓,因为他早已告诉学生们,现在被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知识也未必就全对。但他却不能轻易对学生说谎,因为谎言总有被戳穿的一天。

    “科学知识?校长,只要继续学习,我也可以和校长一样,利用科学知识和工具制造出掌心雷和比掌心雷更厉害的东西吗?”

    甘宁对党爱国经常挂在嘴边的“科学”、“工具”等词汇当然不陌生,格外兴奋地问道。嗯,看来党爱国的教育还是有些效果的。不过更加有效果的,还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拜它所赐,现在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和甘宁一样,十分期待着党爱国的回答。

    “当然可以,根据你们学习的知识多少,你们能够制造出来的包括武器在内的各种工具就更好用。不过刚才那个筛面粉的实验虽然非常简单,却十分危险。如果你们想亲自动手做的话,不能像我一样用那么多面粉,还要重新设计一个安全的实验方法给我看,没有我的批准不许擅自进行实验。”

    党爱国顺着甘宁的话说下去,再次成功地提高了这些古代人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过他生怕这些学生热火朝天搞实验,结果还没有出师之前就把自己炸死炸残——那可真就应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了。

    底下的这些学生们没有置疑这次面粉爆炸实验的威力,从那巨大的声响和爆炸吹起的热风中,他们已经可以推测出这威力不是人类的身体能够承受得了的。至于党爱国为什么没事?那是“未来人神仙”,没看见他的衣服上都片尘不染么?

    在座的学生们多多少少都打听过了党爱国的传说事迹,后来见到其本人与平常人无异,或许也从心底里开始怀疑起那所谓的“刀枪不入”、“手持闪电”的传说是夸大其词。但这次实验过后,大多数人再看向他的眼神之中,就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些敬畏之情。

    这也是党爱国在开学第二天,就在详细讲授化学课程之前,先给他们演示粉尘爆炸实验的原因之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党爱国虽然不需要装神弄鬼,但起码他也得让这些学生们对科学多出点严肃感和敬畏之心。这样以后学习那些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基础知识时,大多数人也能多用点心,毕竟不是所有知识都能安排个一眼看上去就会被吸引住的实验来讲解的。

    在党爱国严肃地告诫完这些学生之后,不少人低下头思量着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考虑着自己偷偷做实验什么的——虽然应该不会是这样的,但真要有人这么胆大,党爱国看是看不住的,只是让他自求多福了。

    这时他看见不少文士们又举起了手,便好奇地点了难得举一回手提问的贾诩起来。现在都已经年过四十了的贾诩拱了拱手,一双光芒内敛的眼睛中难得地放出精光,一口气提出了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请问校长,根据这面粉爆炸之原理,可否造出威力巨大之武器?此武器除去可以惊吓战马,震杀敌兵,溃其士气之外,可有其它功用?除却面粉,可还有其它物质能够发生爆炸?”

    嘿嘿……问了,终于还是问了。党爱国在心中这样暗笑,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的那一丝诡异笑容立即被精明异常的贾诩给捕捉到了。但任他贾诩如何算无遗策,也猜想不到党爱国此时为什么会露出这样的笑容。通过党爱国无意中流露出的这种表情,让他感觉到自己可能主动跳到了党爱国挖好的坑里。但党爱国在哪里挖坑了,挖的坑有什么用,他却想不明白。

    其实事实的真相也没那么复杂,就是因为贾诩的“毒士”之名对于党爱国来说可谓印象深刻,因此他从来到洛阳之后一直都十分低调的行为,在特地注意着他的党爱国眼中却相当显眼。对于这样从不举手提问,不爱表现自己的“问题学生”,党爱国自然也会额外关注一下。

    现在贾诩也对他教授的东西感兴趣了,甚至自昨天的自我介绍之后,第一次主动举手提问了,这让党爱国在心里不由得涌现出“赢了”的感觉。如果贾诩知道了实际上只是因为这种无厘头的原因,党爱国就害得他多费了不少脑细胞,心中一定也会产生“输了”的挫败感吧。

    “能够满足迅速燃烧,体积急剧膨胀这两点的物质,都能够发生爆炸。一般来说粉末状的物质由于和空气的接触表面更大,燃烧也更加快速。因此能够产生大量可燃粉末的场所,都是需要严禁烟火的。

    文和一眼就可以看出能够利用这种爆炸原理制造武器,目光真是相当敏锐。爆炸主要是因为某种物质迅速燃烧之后体积急剧膨胀,只要能够找到燃烧之后体积膨胀更大的物质,那么制造出来的武器威力自然也就越大。

    不过它可不单单只能依靠声响吓人,《汉书·五行志》中,便记录了两次铁炉爆炸,直接把地面炸出数尺的深坑,整个冶铁炉也被炸碎。制造武器时也可以如此,利用爆炸的威力推动破碎的外壳伤人。而且这爆炸威力巨大,还可用于开山采石等处,并不一定得用在战争之上。”

    党爱国在爆炸这方面也算是做了一些功课,他的讲解让贾诩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不过汉书中记载的铁炉爆炸这不是他查看资料找到的,而是他之前去冶铁工坊之中给工匠们讲解利用煤炭炼焦、再利用焦炭冶铁的方法,冶铁时的氧化还原反应,碳含量与钢铁之间的关系,以及合金的各种知识时,听监管冶铁工坊的官员说的。

    可是党爱国对于“炼焦”都是只知道个概念,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操作,更不可能完美解决高炉爆炸的问题了。因此他也只能再讲解了一番关于气压的知识和关于爆炸的知识,然后让工匠们从注意炉内气压和可燃气体这两方面,来慢慢推断高炉爆炸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法了。

    PS:加更已到,请大家新的一周也踊跃推荐支持啊。另外对本书的内容和后续发展方向上有什么建议,都请来书评区发言吧。感谢各位的支持,3Q。

正文 0049 不算火药的火药

    贾诩在党爱国回答之后,好像还有点想要追问什么的意思。不过他琢磨了一下,最后恭敬地对党爱国施了一礼,便又坐了下来。党爱国在心里稍微地叹了一口气,贾诩这性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也太过谨慎了吧?

    年龄在20岁左右的学生,党爱国还有信心通过教育来影响他们。像25岁以上的青中年学生们,诸如刘备、曹操、袁绍、吕布、孙坚等人,党爱国原本就只是打算让他们在中央大学培训两年,对中央大学所传授的科学知识有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之后,就把他们分封到各地了事。

    孩子才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党爱国的主意其实基本上都打在那些25岁以下的年轻人身上了。

    回答完甘宁和贾诩两个人的问题以后,虽然其它学生们好像还有问题,但党爱国看了一下时间,便把手向下压了压说道:“好了,还有什么问题等课余时间你们再问吧,我们接着进行下一项实验。”

    党爱国对站在最后面的蹇硕和毕岚一扬脸,他们两个就心领神会地从后门跑出去喊人拿实验用品了。怪不得皇帝那么喜欢用太监,不得不说,能混出头来的太监,一个个用着就是舒心。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吧,皇宫里的丛林法则可是很残酷的。

    “刚才我们燃烧的是面粉,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氧气燃烧会形成碳、二氧化碳……还有水。其中固态的碳水化合物和氧气结合,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分子之间的隔离增大了很多。”

    趁着校工拿实验用品的时间里,党爱国开始详细讲解爆炸反应,这下学生们不管能听懂多少,可全部都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听着了。如果换成是先讲原理,估计后面那些年龄不小的武将们都能直接睡过去。

    “一体积的固体,里面有这么多的分子数目。当它们燃烧之后变成了气体,一个分子会和氧气结合,形成好几个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它们还都是以气体形式存在的。你们这就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一体积的固体瞬间膨胀了几十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空气中原来的粒子分布很均匀,被突然多出来的这些气体分子用力地挤压,快速向四周运动,这就是爆炸。”

    党爱国用毛笔在白石灰刷成的“黑板”上画出了简单的图示,浅显易懂地讲解了面粉爆炸的原理,下面的蔡琰和王粲也运笔如飞地做着课堂笔记。他们两人简直是后世的那些好学学生的楷模,相比之下,其他学生们显得过于悠闲,就连他们自己有时也会觉得过意不去吧。

    “如果燃烧后产生气体的速度不快的话,新增加的气体,可以慢慢地将周围气体挤到一边,就像人们一个推着一个向外走,不断地给后面的人腾出地方,这就不会产生爆炸了。只有极短时间内出现非常多的气体,这推力才会更大,就像这里突然多出一群人往外挤,自然就会把旁边的人给挤倒在地。

    所以如果我们要让爆炸威力更大,就要找到能在短时间内剧烈燃烧,生成产物的体积还会剧烈膨胀的物质。我下面要做的实验,就是几种粉末混合燃烧的实验。这几种粉末都已经确定了,是木炭、硫磺和硝石。更多的知识等到实验之后,你们提问时我再在回答中解说,现在我们就先等实验用品送到。

    另外警告你们一声,这个实验比刚才的实验更危险。如果自己想要做这个实验,你们最好来这个实验教室里,或者选择不容易发生火灾的房子,而且实验原材料的用量一定要小。最好的办法是你们不要亲自去做这个实验,而是把这些知识再教给其他专门从事这项研究的人,让他们去实验,你们则在安全的地方收获实验成果。”

    党爱国这好像随口说出来的话,隐隐地给他们点出了这些知识的最佳使用方式,不知道用多少有心人能够留意到。不过就算他们现在没注意,等明天放学时给他们发了课堂记录,他们今后也有充分的机会去注意。如果是这样还没有注意到的人,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去当什么“有心人”得好。

    等几个装着实验原材料的坛子、十多个浅底圆瓷盘和一台相当简陋的托盘天平被摆放在了教师实验台之后,党爱国一边讲解一边开始了实验。他先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各放了一张致密光滑的白纸,然后又换了一张白纸上去,观看到天平始终处在水平状态之下。

    “这是天平,它能保持平衡,就说明两端的物体重量相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支点在天秤臂的中心上。这其中的原理以后讲述力学的时候我会顺便讲解一下的,现在我先说说天平的使用。它必须放在水平的地方,在称量之前天平臂也要保持平衡,中间的这个指针指在最中央,这样才可以投入使用。

    我之所以在天平的托盘上面放白纸,那是因为粉末状的物体放在天平上称量之后,往下倒的时候就会沾在盘子里的关系。因为我们要称的不是白纸,而白纸还必须放在上面,所以在称量物体之前就要放上两张重量相同的白纸,以保证最后称量出来的物体重量相等。”

    这些实验仪器用法和注意事项什么的,党爱国也都专门编写出来了手册,给专业实验人员学习。现在给学生们演示的时候,他也就是先随口说说。以后将这个学生用实验室和实验仪器向学生们开放的时候,少不得让他们在第一次使用前先阅读一下使用手册。

    此时党爱国拿起各个坛子中的量匙,分别向两边添加了差不多分量的木炭粉和硫磺粉。然后他弯下腰,一边注意着天平中间的指针,进行精细调整,一边向学生们讲解道:“我用的是专门制造的量匙,每一平匙的实验药品,体积是固定的。注意每样药品的量匙不要混用,以免将不同药品混杂在一起。”

    费了点时间让两边的实验原材料平衡了之后,党爱国拿下了刚才的纸,换上新的纸张,又配了一份同样质量的硝石粉。虽然他知道因为这三种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同,所以就算称出来的每份质量相同,也并不等于里面所含的粒子数目相同,不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同的质量比相同的粒子数目更容易确定,所以他自然就采用了称重量的方法来演示。

    至于分子质量、粒子数什么的,就等以后讲化学的时候,和学生们提一下就可以了,毕竟这些物理量,以现在的实验设备根本无法测定。党爱国也只能让那些道士们利用同样体积的碳单质——石墨,来测定其它那些根本不是很纯的物质的相对质量。

    要问为什么得这么麻烦,自然是因为党爱国也只记得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氢是1,氮是14,氧是16这几个而已。毕竟这些知识不常用,又太久远了,记不住是正常,记得牢牢地那才叫奇怪呢。

    ——难不成天天捧着这些书本复习,还要学习许多他根本用不到的专业知识,说不得还要随身带着个装满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制造工艺的太阳能笔记本电脑的那些穿越者们,都早已未卜先知地放弃了平常的生活,就等着“有预谋地意外穿越”的那一天么?

    党爱国费了一番精力用来称量并混合实验原材料,在那十多个盘子里面分别放上了1:1:1,1:1:2,1:2:1,2:1:1……等不同比例的木炭、硫磺、硝石粉末混合物,共算是将实验的准备工作大功告成了。他走到前门边上,打开门伸出头向等在外面的校工要了一根刚点燃的香火,然后关上门回到了实验台前。

    这时他看见坐在第一排的实验台后的小乔身子向后缩,还机灵地捂上耳朵张大了嘴,不由得失笑道:“小乔,不用那么紧张。我虽然说过这个实验比刚才的面粉爆炸更危险,但现在我们要做的只是燃烧实验,实验药品的分量很少,又没有限制在狭小空间内,所以不会发生爆炸。”

    然后党爱国举着香对学生们说了一句“注意观察每个盘子里的燃烧速度”,便用手里的香火去点最左边的盘子。盘子里的粉末混合物发出了一阵明亮的火光和轻微的“哧啦”响声。每次看着这跳跃的微小火苗,闻到这硫磺味,总是让党爱国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和孤儿院的“兄弟姐妹”们将从附近捡回来的没有被点燃的鞭炮掰开,将里面的火药倒成一堆点着玩的情景。

    这一个盘子里的小撮粉末混合物很快就冒出一缕青烟熄灭掉了,一点都看不出来火药的威力。党爱国毫不在意地又接着去点第二个……第三个……不同比例的混合物,燃烧的剧烈程度自然不同,但其中一个接近黑火药的正确配方都没有——即使是三种混合物分别从1到9的不同整数比例配方,那也不止十几个。

    PS:嗯……感觉现在书评区好像没有动力了?咱每个月的精华和特别奖励都用不完呢,真是寂寞啊……大家有想法就说喽,你们不说咱怎么能知道呢?另外,求喜欢本书的读者建个读者群让大家来讨论吧?建好了直接发在书评区,咱给置顶就行了,3Q。

正文 0050 长相不好受歧视

    等所有粉末混合物都点完了之后,党爱国把香火摁熄,让学生们打开前门和前几排两侧的窗户通风散散火药味。大部分学生眨巴眨巴眼,好像还没反应过来。完了?就这样完了?党爱国之前说得那么玄乎,可他们就看了点小火苗,闻到些很呛人的烟味。这也太不给力了!和之前那个面粉爆炸实验差得也太远了!

    学生们此时不由得在脸上浮现出一种被坑爹了的神情,党爱国在眼底里收个正着,却没有急着为火药正名。他也是有意不直接将威力最大的黑火药配比告诉学生们的,并不是为了封锁技术,而只是要让他们在以后研究黑火药的时候,初步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机构罢了。而研究机构中自然就得有研究人员,还得是尽量优秀的研究人员,那么教育普及问题……

    当然这只是党爱国的预计,实际上形势会不会真如他所料还不一定。但党爱国起码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就是让他们不断“发现”科技进步带来的利益。否则他自己也认为,最后的结局很有可能像明朝一样,先进的郑和宝船和大福船设计图纸都让“自己人”给烧了,将亚洲的海上霸权拱手交出。

    “哈哈,大家心中想必有很多疑问,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问时间。”

    党爱国语气轻松地说道,学生们立即举起了手来。这次党爱国也学精了,他的目光跃过了最活跃的那一小撮青少年——他们的求知欲虽然较强,但提出的问题确实水平有限。

    “士元有什么想问的?”

    这次党爱国点起了大名鼎鼎的“凤雏”庞统。虽然庞统现在还没有这一名号,他的名声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去颍川拜访当地士人公认为“清雅有知人鉴”的司马徽后,被司马徽盛赞为“南州士之冠冕”,所以才传播了开来。

    正因为大家都知道司马徽平时从不讨论别人,如有人向他求问,他也不品评高下,总是说好,因此他能够这么明确地表扬一个人,说明这人的确有不同凡响之处——何况庞统又是鹿门山庞德公次子,家学渊源。

    只是古人讲究个面由心生,选拔官员也得看面相如何,长相不好那是相当受歧视的,因此如庞统、王粲这般人物着实是见面不如闻名。像长了一张驴脸的诸葛瑾,要论相貌也还比上面那两位强上一些,起码是普通水平。这两位年纪轻轻,长相又没啥“竞争力”的大才,党爱国在心中早就把他们划到自己名下了。

    “统有二三事不明,请问校长:其一,为什么要用这三种物质?其二,为什么让它们燃烧之前,不需要像刚才的面粉一样用面粉筛去筛?其三,为什么比例不同,它们燃烧的速度不同?”

    庞统起身之后,丝毫不因为自己那“抱歉”的相貌而自卑,大大方方地向党爱国施礼并提问。只是他那胸膛有点过于挺起,头昂得也有些高,整个人顾盼之间自有一点傲气,看来相貌问题多少还是对他产生了一些影响。毕竟人是社会中的人,对于占据社会主流的观念不可能没有反应。你顺从也好,反抗也罢,可就是无法忽视它。

    因为清楚庞统这一很可能存在的性格缺陷,所以特地注视着他的党爱国没有忽略掉这一点。不过这方面党爱国看在眼里,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期望庞统在和王粲、诸葛瑾这两个难兄难弟的交往之中,一点点放下这个心结吧。

    长相不好受歧视,这即使在“文明社会”中也不是说完全就没有的。毕竟人人都有审美观,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算理智上知道不应该歧视,但怎么说也是从心里就不太容易喜欢得起来吧。

    等一有机会,党爱国就打算找个理由,把庞统收作和王粲一样的“亲传弟子”,诸葛瑾也就跟着捡个便宜了。不过通过他的关系,以后还能顺理成章地将诸葛亮也收作“亲传弟子”,而且诸葛瑾本身也挺有才华,所以党爱国也不吃亏。

    而且这个“亲传弟子”的口子一开,他还可以在中央大学这几年的教育课程全部结束,学生们毕业离开的时候,将那些个他想要的人才全部划拉到自己的口袋里。不过可惜的是,像荀攸、荀彧、程昱、贾诩等人年龄过大,价值观基本已经很难改变了。

    党爱国一念至此,眼神就不自觉地扫到了贾诩身上。这贾诩刚才就感受到了党校长看自己的目光有点异样,此时暗地里默默关注着党爱国举动的他更是敏锐地发现了这道视线,不由得心里打了个顿。但贾诩起码有一点可以放心,党爱国和阿森纳的主教练温格一样,工作重心都放在年轻人身上呢。像他这样的“老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