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争霸天下(知白)-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就是来谈的。”
对面那白衣男人说了一句,转身走进官道一侧的林子里。
吴一道本想将孩子交给酒色财,但最终还是选择抱着她跟了过去。
“如果我没有出来,你就走吧,不必回长安。我回不去,你不如不回去。”
他说。
酒色财点了点头,然后咬了咬牙跟上去。
“你不必跟着。”
吴一道说。
酒色财有些无奈的说道:“跟着过去我可能会看到很多不该看的事,听到很多不该听的话,但如果我不跟,始终和心腹两个字离着很远。跟过去,我的命以后就和您的命贴在一块儿了。”
吴一道没再说什么,走进树林。
白衣男子就那么站在那里,但吴一道和酒色财感觉自己全身上下的每一块肌肉都绷紧了。以至于吴一道怀里的依然熟睡的女儿都似乎感觉到父亲的怀抱有些不舒服,睡梦中微微皱了皱眉。
“你是谁?”
吴一道咽了一口吐沫之后才问出这句话,因为这个白衣男人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
“我是专门来找你的,是谁不重要。”
白衣男人转过身,然后眼神里有些东西闪了一下。
“你女儿资质不俗。”
他说。
“谢谢”
吴一道认真的道谢。
“找我有事?”
他问。
白衣男人看了一眼酒色财后对吴一道说道:“还应该恭喜你,你养的不是一条狼。不过今天我要对你说的这些话,我不想让第三个人听到。因为他跟来你会更信任他,但我会杀了他,很快。”
酒色财的嘴角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然后一掌印在自己额头上。这一下力度用的不小,但拿捏的很准,他身子摇摇晃晃的倒了下去。
“你想要什么?还是要我做什么?”
吴一道问。
“后者”
白衣男人回答:“我来找你,是因为我知道你在为大隋皇帝做事,而且已经做的很大。我想让你把生意做的更大些,大到可以货通天下。但是,当有一天你会面对选择,选择会艰难。”
“不一定艰难。”
吴一道轻轻的拍打着女儿的后背,因为他知道她只有这样才会睡的踏实。
“我女儿不牵扯其中的话,对我来说什么都不艰难。”
“好”
白衣男人点了点头:“看来我没有选错人,我需要一个识时务会转变的人但不需要这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人,你有你女儿在,我很满意,所以……我先送你一场机缘。”
……
……
“以后通古书院的人会给你一些照顾,哪怕只是一些,你在江南做事就会很顺畅。你的商行生意要做到不难,要做到货通天下难。”
白衣男人看了一眼额头上都是汗水的吴一道:“这功法初学会有些难受,熬过去就好了。”
“这功法叫什么?”
吴一道咬着牙问。
“吞天功。”
白衣男人回答,然后继续说道:“我送你机缘,给你帮助,让你将商行做大。不是为了大隋的皇帝,也不是为了我自己。我需要你等一个人出现,当这个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要不遗余力。”
“谁?”
吴一道问。
“他现在还是个小孩子……很有意思的小孩子。”
白衣男人看向南边,似乎是看到了什么似的:“甚至不需要我来告诉你他是谁,当他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就是他。我也不需要你过早的去帮助他,而是在合适的时机。”
“什么时机?”
吴一道又问。
“当他成长起来之后。”
白衣男人缓缓的说道:“天下必乱”
“大隋稳固如山,怎么可能乱?”
吴一道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因为我说天下乱,天下就会乱。
白衣男人淡淡的回答,然后骤然消失。
“货通天下行……”
看着那白衣男人消失的方向,吴一道喃喃自语了一句。这五个字,似乎带着绝大的魔力一样吸引着他。
☆、第九百五十七章 本该快乐
第九百五十七章本该快乐
天上的星星都已经变得稀疏起来,东方渐渐泛起了淡白色。
吴隐玉已经睡熟,眼角还挂着泪珠儿。
吴一道取了一件衣服盖在女儿身上,嘴角上带着微笑。他知道自己的故事讲的并不好听,而且第一次如此真实的把一个父亲的另一面展现给了女儿。他知道这很残忍,他很希望女儿一直生活在他编织出来的只有美好的世界里,可是他也希望女儿变得坚强。
“你的娘亲对我说过,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很重要。”
吴一道看着女儿,脸上都是慈爱:“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为你造一个世界,一个以你为中心的世界。我是这个世界的动力,我让这个世界围着你转动。可是,总有一天我为你打造的世界会被另一个世界取代。当你开始试着相信父亲之外的另一个男人的时候,你知道父亲心里的感受吗?”
“你不知道的。”
吴一道摇了摇头:“可是父亲即便心里再不舍,女儿终究还是要嫁人。我之所以不想要一个帝国,是因为我终究有死去的一天。当我接触到那个可以永生的秘密的时候,我真的动了心……可是,我却怕你伤心。”
“如果我抢了他的一切,你会记恨我吧?”
“我自己可以不要一个帝国,但我必须送你一个母仪天下。”
吴一道深深吸了口气,然后转身走出小院。
当他的背影消失在黎明前最后一丝黑暗中的时候,吴隐玉缓缓的睁开眼,看着父亲离去的方向,眼泪顺着她的脸颊静静的滑落。也许她不理解一个男人面对可以成为帝王的时候那是一种怎么样的诱惑,但她理解了一个父亲在为了女儿放弃诱惑时候的勇气。
……
……
黑旗军驰援东疆的队伍已经开拔,大营里却还是忙忙碌碌。剩下的人马也在准备着下一次进发,那个地方有着极特殊的意义,因为那里叫做长安。
方解最近一直忙着处理军务,目标长安比之前的任何一个目标都要耗费心神。那个地方不仅仅拥有着难以攻破的城墙,还有一段伟大的历史。况且,即便是杨易临死前举起了屠刀,即便是杨坚复活后也举起了屠刀,但在长安里还是有一股让人不得不正眼看待的能量。
任何一个在长安城里存在了超过三十年的家族,其实都绝对不可小觑。
这是一个具备了特殊意义的帝都,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背后都和权贵有着明里暗里的关系。哪怕是看起来最平常无奇的百姓,也许就是某一个显贵没有出服的亲戚。所以整个长安城的百姓组成,其实并不似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单纯。
也许有人不理解家族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哪怕是平日里一直都没有来往的族亲,哪怕是只存在于族谱理论上的族亲。
长安城里任何一个存在超过了三十年的家族,其影响力都绝对不容忽视。在这个地方有太多太多族中没有人在朝廷里任职的家族,但暗地里的影响力之大若是被人发掘出来一定能把很多人吓一大跳。
这是最简单的地方,只是一座都城。
这也是最复杂的地方,因为它是一座都城。
黑旗军想要打长安,绝不是提兵北上就能拿下那么简单。现在的长安城里不仅仅还有那五千铁甲军,还有各种一直在等待机会站起来的势力。况且,城外还有高开泰那虽然狼狈但不容小觑的几十万叛军。
但是,若拿下长安,那么意义对于黑旗军对于方解个人来说都极为重大。
黑旗军若是进入长安城,那么方解就最起码可以名正言顺的发号施令。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见风使舵的人,现在想依附于黑旗军的家族其实已经不少,有多少家族派人来黑旗军中和方解联络感情,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一旦黑旗军入主长安,那么这样的家族将会成倍数的增加。
方解当然不会指望这样的家族成为真正的助力,但是一个成功者,从来都不能缺了摇旗呐喊者。
长安城的黑道上一直有个笑谈,两个帮会组织在一个地方谈判,双方来论定谁有理的重要依据绝对不是讲道理,而是比人多。人多的那一方根本就不需要开打,只需把人摆出来就赢了一大半。
有人说这也是长安城黑道一直不入流的缘故之一,可是这不入流的手段一旦是真正有实力的人用出来,那么将会很好使。
方解可以凭借对时局的判断随时下决定攻打任何一个地方,但绝不会轻易的将刀锋指向长安城。
一旦指过去,也许就没有了退路。
“我一直在想,你既然用不到为什么总是让我随军而行。”
方解的书房外面,大隋长公主杨沁颜妙曼的身影在初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完美。那一袭华美的宫装长裙,让她整个人看起来非但雍容而且带着一些仙气。
方解抬起头,看向杨沁颜。
“我曾经以为我想明白了,你之所以这样只是可怜我。”
杨沁颜走进屋子,在方解对面坐下来。她的坐姿很端正,即便是再挑剔的宫廷礼仪礼官也挑不出一点儿毛病。哪怕她这么多年来一直活在一个独立的世界中,但她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
“但是现在我忽然明白以前我的明白是错的,因为人……是这个时间最善变的东西。你不要跟我解释说你也是身不由己,为了你那百万不下数千万黎民不得不这样选择,因为这些在我听来都只是讽刺,你只需要告诉我,那是你想要的。”
方解沉默了一会儿,将视线从杨沁颜身上收回来转向窗外:“我也一直在想,你我之间应该在什么时候有一场认真的谈话。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我说的话你会相信。而今天这场谈话来了,可还不是那个机会……所以我没有任何可以解释的,你怎么认为,那么你就那样认为好了。”
杨沁颜忍不住冷笑:“父皇当初最大的错误就是提拔了你。”
“那么他最正确的事就是在西北的时候杀我?”
方解问。
杨沁颜微微愣了一下,没等她说什么方解的话如暴风骤雨一样袭来:“千万不要跟我提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类的屁话,我的思想里从来都不存在这种事。大隋的皇帝对我好我就加倍的把好处还回去,大隋的皇帝要杀我,我也不会痛哭流涕着接受。也许我没有对你提起过,现在可以告诉你,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典型的隋人。”
杨沁颜脸色变了变,嘴角上的冷笑逐渐凝固:“连理由都懒得找?直接这样撕破脸?”
方解指了指杨沁颜又指了指自己:“你我之间也不存在什么脸面上的关系,我救你,是因为那是我认为正确的一件事,不是为了你之前以为的报恩,你的那个父亲对我的好处和坏处即便是互相抵消后那么剩下的也绝不是好处,如果你可以自欺欺人一些,那么试着去想想我救你只是为了救一个朋友。”
“朋友?”
杨沁颜怔住,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说下去。她来,是因为她真的难以忍受这种折磨。她本以为方解的黑旗军可以帮助她恢复大隋的江山社稷,可是现在,即将抢走这属于她们杨家江山社稷的机会最大的那个人,恰恰是坐在她面前的方解。
“对这个世界多失望一点吧,对你有好处。”
方解将面前桌案上的东西整理了一下,指了指外面:“这里很小,但城东有一家早点铺子很不错,要不要试试?”
……
……
“知道为什么这里的东西好吃吗?知道为什么同样的豆浆同样的葱油饼在不同的人手里做出来味道会差距那么大吗?”
方解问。
在他对面,换了一身衣服的杨沁颜小口小口的吃着烙的金黄酥脆的葱油饼,体会着这简单食物藏在舌尖上的美味。只有细细的体会,才能找到那不同的香甜。
“你可以说,这是因为做饭的人对做饭的理解不一样,也可以说天赋不同。”
方解一边咀嚼一边说话,这在接受了整整十四年宫廷礼仪训练的公主眼里是一件很失礼的事。但是,她却一点儿都不觉得厌恶,相反,她现在越发觉着那些普通人的习惯,才是最贴近自然的东西。
“你说因为什么?”
她学着方解的样子,一边吃东西一边说话。
即便是这样的一件小事,让她心里都有些忐忑紧张。
她怕自己做的不够自然。
“因为态度。”
方解擦了擦嘴,翘起腿坐着,姿势绝对谈不上雅致。
“态度是一种很不容易描述清楚的东西。”
他看向忙碌着的老板夫妻:“比如他们夫妻,因为他们很认真的对待每一个葱油饼对待每一碗豆浆,所以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食客。如果他们如其他铺子的老板一样当食客多起来之后开始态度出现问题,在做饭的时候变得逐渐粗糙简单,那么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失去客源,再想重新起来只能换一个新的地方。”
方解指了指自己:“我现在也是一个老板,如果我的态度出现了问题,会怎么样?”
杨沁颜坐直了身子,看着方解认真的说道:“我是大隋的长公主,如果我的态度出了问题,那会怎么样?”
“女人不该面对太多的残酷。”
方解摇了摇头:“这是我始终认为的一件事……但在有些时候不得不让女人面对一些残酷,比如你必须面对……其实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大隋了。”
杨沁颜有些艰难的把最后一口食物咽下去,赌气似的把半碗豆浆喝干净:“你在试着说服一个姓杨的人?”
“不”
方解看着杨沁颜:“我在试着说服一个本该快乐的女人。”
☆、第九百五十八章 能改变的只是自己
第九百五十八章能改变的只是自己
“无论如何,我也不能接受你刚才所说的大隋已经没了的话。”
杨沁颜现在的表情有些奇怪,她刚刚去尝试着如方解一样一边吃东西一边说话,此时因为心情的激动以至于就连喝下去的豆浆放佛都能卡在喉咙里似的。一个样貌漂亮的女孩子,哪怕是这样的表情也有动人之处。
方解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帕递过去:“其实你早已经接受,只是有时候承认比接受更难些。”
杨沁颜微微一怔,下意识的接过方解的手帕擦了擦嘴角。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她绝对不会用别人的东西。
“大隋还好好的时候,我一直坚信大隋能绵延至少一万年。我也坚信大隋的百姓是世间最幸福的百姓,没有欺凌没有不公。到了现在我还是坚信,如果不是李远山在西北作乱,大隋的百姓依然裹着最舒服的生活。”
她说。
“矛盾本就不在李远山身上。”
方解让老板将吃剩下的葱油饼包起来:“大隋从立国之后,包括你的父亲在内的历代皇帝一直在玩一个危险之极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一手托天平……是大隋的历代皇帝,不断的促使催进着朝臣之间的互不信任。皇帝则沉迷于这种游戏中难以自拔,因为那是运用权力和智慧带来的快感,能让人上瘾。”
“从杨坚开始,大隋的皇帝们始终奉行着一个准则,那就是不可抑武扬文,这固然是从前朝郑国那里吸取来的教训,可凡事都有一个度,过了度,就会出现弊端。郑国的时候重文轻武,文官的权势之大让人咋舌,而武将的地位之低同样令人咋舌。以至于到了杨坚起兵的时候,郑国的军队里指挥作战的不是真正有本事的武将而是文人监军。”
“从后勤补给到前线指挥,全都是文人在做主。这样的战争如果郑国最后打赢了才是怪事,正因为如此,杨坚从建立大隋之后就一直强调武将的重要性,以至于到了后来一道总督看似职权极重可论地位和战兵的大将军无法相比。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是你们杨家人自己造成的。”
“不得不说,杨家的历代皇帝没有一个庸才,每一任皇帝都精明的让人敬畏。可正因为如此,每一任皇帝都醉心于权谋之术。看起来的稳固和平衡,全是皇帝一只手托着。所以即便没有李远山在西北造反,当你的父亲病重过世小皇帝登基,矛盾还是会爆发出来。因为小皇帝,没有那个能力再做到平衡。”
杨沁颜静静的听方解说完,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道:“这些只是你的推测,如果没有李远山造反父皇会为承乾准备好一切!”
“没错。”
方解点了点头:“他有能力安排好一切,但安排不好杨承乾的性格。大隋历代皇帝都是选最优秀的皇子作为继承人,你的父亲只有杨承乾这一个儿子,他没的选。更何况……你又怎么知道,这乱局不是你父亲自愿弄出来的?”
“为什么!”
杨沁颜立刻激动起来。
“我也只是闲来无事的时候想想……”
方解看了杨沁颜一眼:“你父亲登基之初就知道了杨坚还活着,需要你们杨家子孙后代最纯净的血液支撑,而他身有重病,注定了或不了多久。杨坚已经不再是你们养家敬畏的先祖,而是一个让每一任皇帝都胆颤心惊的祸端。你的父亲做出了选择,他只要了杨承乾这一个儿子,然后故意将大隋逼到乱处,逼迫杨坚复活……”
“父皇不会做出这样不理智的事!”
杨沁颜反驳道:“他是我见过最有智慧的人,没人能比他更强。”
方解笑了笑,语气很轻和的说道:“正因为他聪明,所以他觉得自己可以改变大隋改变杨家。只是,他没有想到杨坚会是那样的冷酷无情。刚才我说,你父亲知道了杨坚还活着之后,尤其是知道了你祖父违背了杨坚留下的祖训之后,他心里肯定有了什么变化。他不想让杨家人尤其是他的儿子继续这样的命运,所以他想出来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
“或许,从一开始李远山在暗中筹谋造反他就知道,甚至他有可能知道李远山会勾结蒙元人入关,当然,这只是我猜测。他本想让大隋西北一隅乱起来,而他病重,杨承乾还小,是最合适的把杨坚放出来的机会。他想用西北一隅之乱,来根除杨坚对杨家的影响。”
方解缓缓道:“他以为,他有能力把战乱控制在西北。西北本就疲敝,即便是乱了对于大隋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等到杨坚出来之后他已经死去,而杨承乾是他唯一的儿子也是杨坚唯一的嫡系后人。你父亲坚信,即便杨坚再无情,也不可能断了血脉相承……他认定了杨坚不会杀杨承乾,这是他为什么只要一个儿子的缘故。”
“他错就错在,对杨坚抱有希望。”
杨沁颜听的有些发愣,明明觉得方解的话是如此的匪夷所思,可越是仔细去想,越觉得方解的话真的有些道理。
如果杨坚正常些,难道不是会按照方解说的那个方向发展吗?
杨坚不会杀杨承乾,然后杨坚会为大隋平定西北的叛乱。然后父亲再有什么安排,或是除去杨坚或是逼走他……这才是父亲的构想?那么除掉杨坚的人是谁?难道是万星辰?
如果是万星辰……
杨沁颜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大隋的乱局,难道真是父亲一手造成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只能说明两件事。”
方解道:“其一,你父亲对杨坚不了解也没有去怀疑更多。如果他想到了一个开国皇帝复活之后是什么心情,也许就不会那么去做了。做过皇帝的人,怎么可能对皇位没有心思?其二,你父亲忽略了一直以来大隋稳固的前提,那就是皇帝托着这平衡。他死了,那些从来就不曾相互信任过的朝臣就是最大的变故。”
“说的简单些……你父亲没有看透人心。”
方解总结了一句。
杨沁颜默然无声,她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什么。如果方解的推测都是真的,那么时至今日杨家的下场岂不是咎由自取?
……
……
“人太聪明,就会自负。”
方解和杨沁颜顺着固原城的街道缓步而行,杨沁颜一路上都垂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一步一步的移动,怔怔出神。
“你父亲也许只有在临死之前才恍然,原来这一切从他开始谋划就已经超出了掌控。我当初在西北见过他,和他谈过。从他那个时候的神情和言语中,我隐隐觉着他是想死在西北的。他最初的设想或许就是引发西北之乱,然后他率军亲征平叛死在外面。只有死在外面,杨承乾才能在不知道那秘密的情况下继位。而这个时候,知道那秘密的只有万星辰。”
“万星辰会放出杨坚,杨坚会带兵去西北平叛。然后,万星辰杀掉杨坚。为了保证大隋的战乱禁锢在西北,你父亲一定求过万星辰,让万星辰南下踏平通古书院。因为你父亲知道,一旦西北战乱,通古书院那些人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看着。”
杨沁颜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事,她一直以为离开了长安城之后的自己已经成熟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整日里浑噩的快乐,而是忧伤的看破一切。听到方解的这些话之后她才骤然发现,原来这么多事自己连想都不曾去想过。
她一直以为是那些该死的臣子祸害了大隋,却不曾想过杨易会有这样的打算。
“因为……父皇自负?”
她喃喃的问了一句。
“大隋的皇帝都自负,这本是好事。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有能力将朝臣玩弄于手掌之间,平衡朝野。如果你父亲不是想根除杨家的隐患,那么也许大隋现在只是小乱而没有触及根本。”
“可是,这世上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并不是每一件事都按照一个人设定好的来发展进行。你父亲本想死在西北最终却不得不改变,因为万星辰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在他的计划中,万星辰才是最重要的那一步棋,而不是杨坚。”
方解一边走一边说道:“所以他拼了命,就算是抛弃十几万人马也要赶回长安城,将这个秘密告诉杨承乾。”
“然后承乾他受不了这一切,最终选择了自己了断自己。”
杨沁颜喃喃道。
“杨承乾有傲骨。”
方解由衷的赞了一句:“杨家的人,都有傲骨。”
“所以,这是一个无解的局?”
杨沁颜问:“如果这真的是父亲安排的,那么从他开始安排……大隋就已经灭亡了。”
“你父亲这一手棋做的太大。”
方解忍不住摇了摇头:“他想用数十万大隋精锐军队加上西北诸道江山,来换一个杨家后世子孙无忧……这局太狠太大,他根本控制不住。”
方解想说玩火**这四个字,没有说出口。
“你说这些,只是想让我理解你现在要攻打长安城?”
杨沁颜忽然问了一句。
方解沉默,似乎对这个女人的思维有些恼火:“我需要很多人的理解,因为我现在肩膀上挑着的东西太沉重。可我真的不需要你理解我,因为无论你理解还是不理解,我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我……”
杨沁颜愣了一下:“原来还是这么的不重要,可有可无……”
话里的伤,触及了方解。
“你自己尚且如此想,别人怎么想?”
方解道:“只看你这重要,是和什么放在一起。与自己未来放在一起,没有人比你自己更重要。与江山社稷放在一起,你不重要。”
这话有些冷,不似劝慰。
方解,也不是劝慰。
他只是想让这个女人明白过来,她什么都改变不了,能改变的……只是她自己。
☆、第九百五十九章 佛宗不灭 蒙元常在
第九百五十九章佛宗不灭蒙元常在
西域
蒙元王庭
阔克台蒙哥好像比真实年纪要老上十岁。
本是一个如山般壮阔的草原汉子,此时却软塌塌的靠在铺着一整张虎皮的座椅里,蜷缩在那,脸上除了疲惫之外就再也找不到别的神情了。他面前的矮几上摆放着的是今天一早送来的饭菜,可是直到午间他也没有动一口。外面的下人不敢进来收拾,因为前一天那个来送饭的已经被抽了鞭子,现在还趴在自己帐篷里呻吟。
那场艰难的战争没有击倒这个草原上的巨人,所以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事让阔克台蒙哥这样的人能如此的意志消沉。
“国师还没有消息?”
蒙烈是现在为数不多能随时进入大汗宝帐的人之一,也只有在面对这个兄弟的时候蒙哥脸上才不会出现怒意。
“回大汗,派出去的人只怕还没过峡谷,而且还要绕开蛮人占着的草场,不容易。就算是最快有消息送回来,只怕还要等上四五个月。”
“我等不及了。”
蒙哥看向蒙烈的眼神里,竟然带着些可怜。
这是一种在以往绝对不会出现的眼神,作为蒙元的大汗,怎么能表现出自己软弱的一面?可是现在的蒙哥似乎已经不在乎什么了,他不在乎表现出自己不能表现出来的一面。
“大汗,究竟发生了什么?”
蒙烈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问清楚。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好不容易夺回了全部权利的黄金家族,就这样在大汗的意志消沉下走向衰弱。大汗已经好多天没有理会政务,各部族来觐见的人他也不见。那些重新依附过来的小国可汗如今还有六七个在王庭逗留,等待着蒙哥的召见。
如果让那些人知道蒙哥现在这个样子,只怕他们立刻就会改变主意。
“没……没什么。”
蒙烈摇了摇头。
“你为什么不对他说实话?”
就在这个时候,声音从大帐外面响起,距离之近让人心里为之一震。
“你应该告诉他,你费尽心思穷尽全国之力想要灭掉的佛宗,其实是根本不可能灭亡的。哪怕蒙元这样的国家覆灭一百次一千次,佛宗也依然会长存于世。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明白了这一点而却不敢告诉你们。”
宝帐的帘子被人从外面撩开,随即一个身穿洁白僧衣的人缓步走了进来。
“如果他告诉你们实情,那么黄金家族就将面临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你们拼了那么多,失去了那么多,因为大轮明王死了你们就能真正掌控这片草原,可是,大轮明王不代表整个佛宗。”
“你是谁!”
蒙烈跨了一步挡在蒙哥身前,手握着弯刀的刀柄。
“我叫大自在。”
白衣僧人缓步走到空位边上自己坐下来,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你应该听过我的名字,所以你是不是明白了什么?”
“大自在已经死了!”
蒙烈大声道。
但他没敢喊侍卫来护驾,因为他不确定这个僧人的修为到底有多高。但是他能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进了宝帐而不被人发现,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如果自己贸然呼喊的话,或许会刺激到这个人。
“没错,大自在已经死了。”
大自在自己到了一杯酥油茶:“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我还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