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争霸天下(知白)-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汉再次看了看年轻男子,忽然明白过来:“噢……我知道了,公子您是要去闯江湖?收了您这么贵重的东西,若是不劝您一句我心里也过意不去。公子啊,这江湖说大太大了,看样子您是第一次离开家门,要是想闯荡,不如先多走走看看,切不可先去找什么名门大派的麻烦。”
  “那些个势力大的宗门,哪个背后没人撑腰?就说我知道的苏北道金刀门,背后的靠山就是金家,虽然据说金家现在已经大不如前,可还是一等一的豪门。再说,金世雄金世铎两兄弟已经举旗造反,金刀门也在其中,公子这样一个风流人儿,为什么偏偏要去自己找艰辛?”
  “人既然生于世,就要有上进之心。”
  年轻男子笑了笑:“金刀门,我记下了,还有别的宗门更加强大?”
  “唉”
  看样子是劝不住他,老汉一边撑船一边说道:“既然公子您要去闯荡,我一个外人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我不是江湖中人,这些年倒也略有耳闻。苏北道最强大的宗门可不是金刀门,和墨笔阁比起来,金刀门根本不入流。墨笔阁的阁主被人称为一笔江山,名字就叫做江山。据说文武双绝,曾经在江南最有名的通古书院做过先生,最让人称道的便是一笔书法,冠绝江南。便是许多有大权势之人想要求他一幅字,也不容易。”
  “后来传闻,他以书法而入道,自此之后就离开了通古书院,自立一门。后来他以一支笔挑战苏北道诸多高手,竟是全胜,那之后墨笔阁在江湖中的地位就高了起来。”
  老汉说这些话,如数家珍。他常年在水路上漂着,过往的客人那么多,听来的真真假假的传闻自然不少。
  “墨笔阁么?”
  年轻男子点了点头:“那倒是值得去拜访一下,虽然我未出家门但也听闻过通古书院的名号。”
  “通古书院可不是什么江湖宗门!”
  老汉纠正道:“通古书院只是书院。”
  年轻男子笑了笑,没有反驳。
  两个人随后便没了什么交谈,老人不时抬手默默胸口位置,那是他放玉佩的地方,看得出来,他确实很在意这块玉佩。也许操劳一生,都没见过这般宝贝的东西。
  快到岸边的时候,年轻男子起身,看了老汉一眼后语气很轻的问:“你明明已经看出了我什么来历,偏要装作看不出来,人老了果然都变得狡猾起来。还是说你太过于贪财,以至于连佛宗的人也敢随便摆渡。”
  老汉的表情明显僵硬了一下,下意识的抬手又摸了摸那玉佩所在的地方:“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带回去送给孙儿了……”
  他看了年轻男子一眼:“我到了近前才看出你是个僧人,再想避开怎么来得及?我装作不知道,你为什么就不能装作不知道?”
  “因为……”
  年轻男子一指点在老汉额头,老汉随即向后倒了下去。
  “我也很在意这块玉佩啊。”
  年轻男子弯腰从老汉怀里将玉佩拿出来,然后随手把包着玉佩的手帕丢进河里。他没有多看一眼那具尸体,似乎这人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离着岸边已经很近,他纵身一跃上了岸之后朝着东边走去。
  “墨笔阁……”
  年轻男子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这一笔江山的修为如何,要压制到什么地步才能行,这样一次一次的脱壳好麻烦……”
  他摸了摸自己的脸,动作轻柔:“又要破相了吗?”
  ……
  ……
  洛水岸边
  廖生看了看那艘被人拖回来的小船,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下老汉的伤势:“侯爷,这人是被一指点破了脑壳而死的,属下不知道那人出手如何所以无从判断。不过,料来就是他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站在一边的吴一道:“已经过了洛水进苏北道,不在咱们的控制区域了。”
  吴一道沉默了好一会儿后说道:“还记得在青峰城的时候我跟你说过什么吗?”
  廖生点了点头:“侯爷说过,伤了主公的人便是逃到天涯海角也要追上,凡是黑旗军子弟都不能忍受这样的事这样的人存在。”
  “过河”
  吴一道淡淡的说了两个字,然后回身吩咐手下人:“回去告诉主公,我要带骁骑校的人过河进苏北道。”
  知道黑旗军的人是在追捕凶手,很快就有渔民过来,自发的摇船送人马过河。到了河对岸之后吴一道没有让人更换服装,骁骑校依然穿着那身锦衣,他看了看不远处渡口那些戒备森严的士兵,吩咐廖生道:“直接去告诉他们,就说黑旗军要过来追捕逃犯,他们答应也好不答应也好,我都要过去。”
  苏北道靠近洛水这一边原本是通古书院的地盘,书院被灭之后没多久因为罗屠在柳州那边和金世铎联手,杨坚率领的朝廷人马随即向东进发,再后来罗屠在柳州称帝改名胜屠,苏北道这边就更没人在意了。
  现在占着苏北道的,是苏北道几个世家的联合势力,兵马不过几万。
  这些守着洛水渡口的士兵,说实话最怕看到的就是有一天黑旗军从河那边过来,到了现在黑旗军在西南的地位已经稳固,军力强大,作为黑旗军的邻居,苏北道的几个世家自然没有一天是踏实的。
  “黑旗军过河追捕逃犯,请放行。”
  廖生看了一眼那些士兵:“如果你们看到了一个身穿白色衣服的光头过去,告诉我。”
  “这个……不能吧?”
  守着渡口的校尉惊的目瞪口呆,实在想不到黑旗军的人竟然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过来了。他回答中都带着一股子不确定,实则是根本不敢强硬的拒绝。谁都知道现在黑旗军有多强大,平雍州,吞四道,灭南燕,这些事可都还没过去多久呢。
  “不能?”
  廖生冷冷笑了笑:“我只是告诉你一声,剩下的就没你什么事了。要么你让人把路障打开,要么我直接掀翻了过去。你只是个校尉,怎么往上报是你的事,上面怎么处置是他们的事。”
  “我……”
  那校尉张了张嘴,最终没敢拔出刀子,虽然某一个时刻军人的自尊几乎让他把刀子拔出来了。
  廖生没有再理会他,摆了摆手,随即有大队的骁骑校过来,将路障搬开。众人上马,就这么冲了过去。
  “怎么办?”
  一个士兵问那校尉?
  “我他妈的怎么知道怎么办!”
  校尉怒吼了一声,这才察觉后背上已经满是汗水。
  ……
  ……
  妙笔山
  墨笔阁
  浑身是伤的大自在看了一眼院子里满地的尸体,又看了看那个被人称为一笔江山的墨笔阁阁主散涣无神的眼睛,摇了摇头。
  “压制了一个境界,才和你打的这样辛苦,你这一笔江山的名头还真是不怎么靠谱啊……”
  他没有再理会已经无法动弹的墨笔阁阁主,看了一眼偏房后走了过去,推开房门,他纵身一跃上了房梁,两只脚勾在房梁上头朝下挂在哪儿,然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整个墨笔阁已经被他杀了一个干净,只剩下一分生机的墨笔阁阁主瘫倒在院子里,眼睁睁的看着那人进了偏房,门没关,然后他又眼睁睁的看着那人倒挂在房梁上。
  半个时辰之后,这个已经伤到濒死的墨笔阁阁主被自己看到的场面吓的惊呼了一声,嗓子里一股血涌上来却吐不出来,竟是卡在那儿上下不得,他眼睛被憋的几乎凸出来,没坚持多久就倒在地上再也动不了了。
  竟是被吓死。
  偏房里。
  那个倒挂在房梁上的人,从脚开始分裂,肉皮自己往下褪,黏糊糊的挂在身上,一点点慢慢的往下滑动。
  啪嗒
  人皮落在地上。
  天黑了,月色惨惨的洒了下来,却盖不住这院子里的血腥气。淡白的月光从门口进了偏房,照在那副人皮上,格外的阴森诡异。







☆、第八百八十四章 小僧不远万里而来

  第八百八十四章小僧不远万里而来
  苏北道
  魏城
  几个家族的掌舵人凑在一起,脸色都是肃然凝重。他们几个因为黑旗军的人忽然闯入苏北道而聚在一起,已经整整过去半天了,却还没有议出个什么结果。从面子上来说,黑旗军这样过来他们自然脸上不好看,下面的士兵们也都瞧着呢,就这么算了威信扫地。可是,真要是抄兵器亮家伙真刀真枪的干一架,谁知道这是不是黑旗军的计策?
  刘家的人皱着眉摇头:“你们说要打,我不反对,毕竟这关乎咱们的脸面,就这么忍了军心也受影响。我只说一句……”
  他扫视了众人一眼后说道:“你们就没觉得这是方解想出来的计策?”
  他语气有些担忧的说道:“假意派人过河来追捕什么逃犯,逼着咱们动刀子杀人,他就有借口对咱们苏北道动兵了!西南五道,北徽道,南徽道,黄阳道,雍北道,平商道,现在再加上一个被方解平了的南燕,改名叫了云南道。这么大一片地方,每天要出多少人命案子?据说骁骑校可是方解的亲兵营一样,权势极大,他们会为了一个逃犯派了那么大一队人马过河来?”
  这话一说完,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赵家的人微怒道:“那你说怎么办?难不成就这么忍了?一群带着刀的兵就这么明目张胆的进了苏北道,当咱们是瞎子?”
  “没人当咱们是瞎子。”
  刘家的人叹了口气道:“如果方解真有对苏北道动兵的打算,他巴不得咱们一个个的眼神格外的好呢!”
  孙家的人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其实这话不无道理,现在朝廷人马追着罗屠去了柳州,金世雄的人马刚刚过河追在朝廷人马后面也往柳州那边赶,咱们苏北道的兵力加起来有多少?凭你我手里的兵,能挡得住黑旗军?现在苏北道这个地方,没有朝廷的人马,没有金家的人马,也没有罗屠的人马,正是黑旗军动兵的好时机。”
  “为什么他追逃犯早不来晚不来,非要在那三方人马汇聚柳州苏北道兵力空虚的时候来?依我看……这还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咱们现在应该想的是,方解为什么要对苏北道动兵……那三方早晚是要分出胜负的,不管是谁赢了接下来往哪儿打?自然是西南!”
  他站起来说道:“西南那么大一片疆域,又是鱼米之乡,当初大隋强盛的时候,近四成的国库收入全都从西南来!方解好不容易在西南站稳看了脚跟,难道会轻易让人染指?我猜着,他要对苏北道动兵,目的就是把战场放在西南之外。”
  赵家的人一愣:“你的意思是,方解不想在自己家里开战,所以把咱们苏北道当战场了?到时候不管那三方人马谁赢,他就在苏北道和赢了的人决战。就算他兵败,毁了的也不是他西南的根基!”
  “十之**,当是如此了。”
  刘家的人点了点头:“所以,我的意思是,不给他这个机会!”
  孙家的人嗯了一声:“这事不就是脸面上有些不好看吗?严密封锁消息,下面人能有几个知道的?方解手下那些骁骑校只要不在咱们的地盘上闹的太凶,就由着他们折腾去吧。”
  “对了”
  刘家的人忽然想起一件事:“听说方解的手下是往墨笔阁那边去了,难不成是要拉拢江湖高手?江山的修为在咱们苏北道可是数一数二,能把他拉过去,苏北道的绿林中几乎就没人愿意和方解作对了。”
  “防患于未然吧。”
  孙家的人起身:“我亲自去一趟墨笔阁见见江山,毕竟咱们还需要他。”
  “也好”
  另外两个人站起来说道:“为了防止有什么突发事,不如你我三人把兵力凑在一起,就在苏北道西边沿着洛水布防。咱们手里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有洛水做屏障,守应该还有些把握。”
  “回头就调集人马!”
  三个人商议了好久,却根本不知道他们全都错了路数,更不知道的是,因为他们商议出来的这个结果引来了大祸事。
  ……
  ……
  小胜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城。
  小胜山距离柳州一百二十里,如今这里已经是朝廷大军的驻地。杨坚率军在灭掉通古书院后休整了几个月的时间,罗屠在柳州称帝之后,朝廷人马再次进军。其实这并不是杨坚的本意,如果不是罗屠称帝的话,他的人马现在会回军向北。
  杨坚手下大将摩萨巡营回来,走进杨坚的书房:“主子,您找我来?”
  杨坚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另一员大将杨重比他早一步到了,应该是已经和杨坚谈了些什么,脸色有些肃然。
  “按照我本来的计划……”
  杨坚看了一眼地图后说道:“灭掉通古书院之后,我让士兵们休息几个月,将收复的地方也好好整理一下。然后回军向北,与扑虎汇合一口气拿下金世雄。只要先灭掉金世雄,罗屠和金世铎就没有了援兵,到时候再踏踏实实的和他们两个决战。可是,罗屠居然有胆子在柳州称帝,这就促使我改变了最初的计划。我本以为……”
  他一边踱步一边说道:“有扑虎领着人马戍守江北大营,金世雄打不过来,虽然扑虎会辛苦些,但应该还能应付。等我攻破柳州生擒了罗屠金世铎之后,再回去和他一起灭掉金世雄。谁知道……扑虎竟是不告而别。”
  杨重脸色变了变,语气有些低沉的说道:“三爷那性子,本来就一直压着吧……属下虽然没有在三爷手下做过事,但对三爷的脾性也多有耳闻。主子您更是了解,莫说现在,就是当初跟着主子您打天下的时候,三爷其实也不想在战场上厮杀,一直有些抵触。后来更是不受官爵封号,干脆在家里种田养鸟……其实,属下一直就担心,有一天三爷会来找主子,说他不想干了。”
  他长长的舒了口气:“属下只是没有想到,三爷会不来跟您说一声就不告而别。”
  “不管他了。”
  杨坚摆了摆手:“他那性子我比你们都清楚,虽然平日里都是他听我的,但一旦他有了自己的主意,谁也改变不了。就正如当年我打算封他为王的时候,他说什么也不肯听。这次他回去长安,就由着他吧……终究是我亏欠他多些,不能总让他心里不痛快。不过……”
  杨坚语气一转:“扑虎回长安对大局也有好处,韦木领兵太过死板,高开泰和王一渠攻打长安已经半年,还没能打下来不是韦木会用兵,而是因为长安城太坚固。扑虎回去之后,长安若有什么事终究不会坐视不理。现在我最担忧的,是扑虎走了之后江北大营告破,现在咱们的后路被金世雄封住了。”
  他走回地图前,指了指几个位置:“柳州这边,最低的估算金世铎和罗屠的叛军也有近五十万人,虽然多是乌合之众。金世雄手下至少有十六七万人马,西北民风彪悍,且这些兵都被金世雄当土匪养着,战力不俗。现在我手里,铁甲军还有一万三千,连番征战下来已经损失了近两千,虽然其中一大半是渡河的时候沉进了水里,可减员这么重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这一战,只能快不能慢。”
  杨坚道:“你们两个,一个要去柳州挑战,一个要带兵守着后路,都重要,你们自己选吧。”
  杨重想了想说道:“属下愿带兵守后路。”
  摩萨点了点头:“应该如此,杨二哥这话是考虑过的。他带兵向来谨慎,守城有余,而攻城来说我更适合一些。”
  “那好!”
  杨坚挥了挥大手:“明日一早就起兵,摩萨,我给你六千铁甲军,五万人马来打头一阵。杨重,我给你三千铁甲军,五万人马,给我守住后路。我自带剩余人马为中军,十日之内克柳州!”
  “喏!”
  两个人站起来抱拳应了一声,就在这时候,杨坚的脸色忽然一变。
  他转身看向门外,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个身穿白衣的年轻僧人竟是已经进了院子,门外那些守卫好像全都没有看到他似的,他就那么明目张胆的缓步走了进来。摩萨和杨重两个人脸色一变,眼神里都闪出怒意,可没等他们两个出去就被杨坚摆手阻止:“让这个人进来,我倒是想看看佛宗的人怎么这么大的胆子!”
  ……
  ……
  “参见大隋皇帝陛下!”
  身穿白色僧衣的大自在深深一拜,态度恭谦。
  这个举动倒是让杨坚有些诧异,他看了一眼面前这个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僧人,眼神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轻视。他能看出来这个年轻僧人有多强大的实力,也能看出来这个人眼神里没有敌意。
  经历过这么多事,杨坚的眼力早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
  “你是谁?”
  杨坚问。
  “小僧从西域大草原大雪山大轮寺跋涉万里而来,只为求见大隋的皇帝陛下。小僧法号大自在,是大轮寺现在的掌教,亦是佛宗的掌教。”
  “大自在?”
  杨坚的眼神变了变:“你是大轮明王的首徒?”
  大自在微微颔首:“正是小僧,想不到小僧这微薄的名号,也能被陛下知道。”
  杨坚冷冷哼了哼:“大自在,我不管你为什么而来,有两件事需要你明白。第一,大隋从来不欢迎佛宗的人来,不管是掌教还是弟子,都不欢迎。第二,我不是大隋的皇帝,大隋的皇帝陛下现在在长安城。”
  “陛下,何必欺我?”
  大自在微笑道:“小僧从大轮寺里出来,历经万里路途,还有几场艰辛才到了这,只为觐见陛下您。长安城里那位大隋的皇帝陛下虽然尊贵,但还不足以让小僧心甘情愿行一个大礼。只有陛下您这样的开国太祖,才会让小僧心里充满了敬畏。”
  杨坚眼神一凛:“你是在逼我杀你?”
  “陛下不会杀我。”
  大自在抬起头,看着杨坚一字一句的说道:“小僧带来一个对陛下很好的建议,就算陛下还是要杀我,不如听我说完?现在大隋这天下崩乱到如此地步,想必最痛心的莫过于陛下您了。小僧这建议,对您对大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杨坚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冷冷的说了一个字:“讲!”







☆、第八百八十五章 万寿永昌

  ps:我想要月票。。。。。
  第八百八十五章万寿永昌
  如果有人知道现在面对面站在一起的两个人什么身份,只怕谁都会觉得有些荒诞。一个是本该死去多年的大隋开国皇帝,一个本该也死在杨奇进大轮寺那天的佛宗大天尊。这是两个死人在阳间的会面,却偏偏都是活人。
  大自在回头看了看,指了指远处:“这天下是您的天下,可是现在为什么会乱成这样?”
  不等杨坚说话,大自在肃然道:“因为世人缺乏敬畏之心。”
  “敬畏?”
  杨坚问:“何为敬畏?”
  大自在道:“世人皆知有不可触碰的底线,是为敬畏。”
  “恕我直言……”
  大自在淡然笑了笑:“陛下一直以来都在教导中原百姓应该骄傲,大隋的百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确实很骄傲,可是陛下错在于,没有告诉百姓为什么骄傲。那是因为您,您开创了这个帝国,给了百姓最好的生活,让他们不必畏惧于任何敌人。但,他们的骄傲却是肤浅的,没有灵魂。”
  大自在侃侃而谈:“大隋百姓的骄傲,是一种毫无道理的骄傲,那只是因为陛下您告诉他们,大隋的百姓比任何国家的百姓都应该高傲才对。可是,他们忘记了这骄傲来源于什么。”
  “因为有您,有大隋的百战强军所以他们才有资格骄傲。因为他们只知道骄傲而不知道为何骄傲,所以才会在战乱来临的时候而一下子崩溃,那骄傲都是假的。说句冒昧的话,陛下……如果百姓人人敬您如神,会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吗?”
  他依然没有等杨坚说话,斩钉截铁道:“没有!敬畏您,便会敬畏杨家。若这敬畏存在,就不会有人造反,不会有人协从。就算有个别人野心作祟,难道会有数百万人追随?”
  杨坚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没有说话。
  大自在见他表情似乎有所动,笑了笑继续说道:“要想让百姓服从,就必须让他们心中有神。而这个神,是他们的信念他们的寄托他们的支柱。有神在心中,他们才是真的无所畏惧才是真的骄傲。”
  “谁是神?”
  杨坚问。
  大自在微微垂首道:“刚才小僧就已经说过,陛下您就是神。”
  “我是人”
  杨坚回答。
  “陛下可知人与神的不同?”
  大自在再次指向外面说道:“陛下本该在二百年前故去,可现在依然还活着,在百姓心中这就是神。如果陛下觉得自己是人,而百姓们也觉得陛下是人,那么陛下再出现于百姓面前的时候,他们如何看待您?只怕他们不会把您当成那个开创了大隋二百年盛世的太祖皇帝,而是一个……怪物。”
  杨坚眉头挑了挑:“世人不可欺。”
  大自在摇头微笑:“世人最可欺。”
  他看着杨坚说道:“百姓皆盲从,只要给他们一个方向,他们就会朝着那边走。就好像羊群……后面的羊都跟在头羊身后。头羊不管往哪儿走,后面的羊都会不管不顾的跟着。不知道陛下有没有看到过羊群的一个奇怪现象,头羊在前面走,一直野鼠经过,吓得头羊跳了一下。野鼠飞奔而过,明明后面的羊根本就没有看到野鼠,也会学着头羊的样子跳一下,它们根本就懒得去思考,只需要跟着头羊去做就是了。”
  “不管前面有没有那个坑,头羊挑了,它们也跳,这便是盲从。世间百姓也一样啊……刚刚下过雪的大地上,第一个人走过去留下一串脚印,九成的人再从这里经过会踩着第一个人的脚印走,因为他们会觉得,踩着第一个人的脚印行走会踏实些,这也是盲从。倒是心智未开的孩童,最喜欢在没有人踩过的地方走。”
  “你想说什么?”
  杨坚问。
  大自在微笑着说道:“小僧以为,现在中原百姓最缺的便是一只头羊。有一只头羊在,他们就会觉得跟上去就是最好的事,不必自己去探路。”
  “你觉得我是头羊?”
  杨坚冷冷的问。
  “不……”
  大自在摇了摇头,极认真的说道:“陛下还是没懂小僧的意思,陛下怎么会是头羊呢?陛下自始至终都是牧羊的那个人啊。但是,如果一个羊群里没有头羊的话,牧羊的人也会很头疼吧。”
  他指了指自己:“我愿做陛下鞭子下驱使的那只头羊。”
  ……
  ……
  杨坚的眼神闪烁不定,显然大自在的话给了他一些触动。自从南下平叛以来,杨坚的心里确实有些遗憾甚至是愤怒。他开创这个帝国的时候,不管他带着人马进攻到什么地方,百姓都会夹道欢迎。会捧着热乎乎的馒头煮熟的鸡蛋劳军,会送上在地下埋藏了多年本是为嫁女而准备的老酒,会挥舞着旗帜高呼热泪盈眶。
  可是这次南下,所过之处所见所闻让杨坚心里很恼火。按照道理,王师平叛百姓们难道不应该欢迎吗?难道不应该主动劳军吗?难道不应该甘心奉献吗?
  可是,杨坚看到的确实躲避甚至厌恶。
  朝廷人马经过,百姓们如避瘟神一样的远远躲开,就好像靠近一点都会被传染上不治之症,那种感觉让杨坚无法接受。这是他开创的帝国,这帝国的百姓无论绵延多少代,都是他的子民。
  朝廷代表着的是这个帝国的权威,代表着正统。可是那些百姓居然宁愿去帮叛军也不帮朝廷,这都是叛逆!
  杨坚看了大自在一眼,脑海里回荡的都是大自在刚才说的话。
  这是因为什么?
  因为百姓们心中没有敬畏!
  没有把他这个大隋的开国皇帝当成一个神来敬畏!
  如果真的如大自在所说的那样,百姓们坚信他就是一个左右世间万物的神,那么他面对的一切还是现在这样吗?李远山敢造反吗?如果李远山不敢造反,大隋有这场灾祸吗?金世雄在西北举旗一挥,从者二十万。金世铎在江南起兵,百姓们趋之若鹜。甚至就连那个不入流的罗屠在柳州称帝,居然都有人去甘心情愿的做臣子!
  这些事,如果百姓心中有敬畏,就都不会发生!
  “你做头羊?”
  杨坚虽然对大自在的话颇有认同,但他却知道佛宗的人是什么心思:“就好像,当初大轮明王给草原上那个阔克台蒙家族做头羊那样?你以为我会听你的蛊惑?阔克台蒙家族被大轮明王左右了上千年,如提线木偶一样,难道那就是你所说的百姓心中的神?只怕,即便到了现在蒙元在灭佛,大部分牧民心中依然觉得那神应该是大轮明王而不是阔克台蒙哥吧!”
  “哈哈”
  大自在竟是仰天大笑:“陛下,您怎么能说出如此没道理的话?”
  “没道理?”
  杨坚眼神一冷:“你来告诉我,哪里没有道理!”
  大自在站直了身子肃然道:“蒙元为何灭佛?是因为大轮明王而不是因为佛宗。大轮明王活的太久了,久到已经自然而然的以为他自己就是神。所以,蒙元的情况是大轮明王才是牧羊的那个人,而阔克台蒙家族是头羊……但大隋会这样吗?”
  大自在摇了摇头:“断然不会!其一,陛下当初是谁协助您开创了大隋的?是万星辰,万星辰如果当年也如大轮明王那样,只怕现在大隋也有一个不叫佛宗的佛宗,万剑堂就是大隋的佛宗。左右大隋这片天下的是万剑堂,而不是朝廷。可是万星辰没有大轮明王那样的心思,且他已经死了。这是大隋和蒙元的第一个不同之处,也是陛下您和蒙元大汗的不同之处。”
  “其二……”
  大自在指了指自己:“我也不是大轮明王!陛下担心的是我会如大轮明王那样控制朝纲?如果陛下那样觉得,或是少了些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我不懂得如何逃避轮回,我只有一世可活。但我不想这一世输给了大轮明王,江湖人有江湖人的志气,陛下应该也明白。”
  杨坚冷笑了一声道:“你从西域草原大雪山大轮寺里万里迢迢来中原见我,和我说这些话,不觉得荒谬?”
  “不!”
  大自在摇了摇头:“一点也不。”
  他看着杨坚认真的说道:“如果陛下觉得荒谬,是因为陛下还没有开始往我说的那边思考。且不论大轮明王如何,只说蒙元为何强大?正是因为有佛宗这样无可匹敌的宗门支持,有数以亿计的信徒支持,陛下认为不是?”
  杨坚没说话,因为他知道大自在说的没错。蒙元的强大,正在于政教合一。牧民就是信徒,信徒就是百姓。
  “我为什么要信你?”
  杨坚问:“你又有什么资格说这些?如今佛宗已经被阔克台蒙家族几乎剿灭,你不过是一个在西域无法自保而不得不来我这里求援的人,你梦想着我能帮你达成心愿,恢复佛宗的地位。”
  “我可以让百姓相信,陛下您就是神。”
  大自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