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争霸天下(知白)-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方式,将天地元气在体外调用然后挥出去。啪的一声,两米外的一根青竹被这一拳震的裂开了一道缝隙。
看到这一拳,罗耀的眼神立刻一亮。
“有人教你这样修行?”
“没有”
方解摇了摇头:“我是个修行上的废物,体质不适合修行。”
“放屁”
罗耀微怒,忽然向外击了一拳。这一拳看起来平平无奇毫无气势可言,可就在他出拳之后,方解身后那片竹林忽然全都碎裂了,连风都没有,竹林直接倒下了一大片。方解见识过狂傲的内劲,比如红袍大神官鹤唳道人的斥力。每一次出招,如狂风卷地。但罗耀这一拳却没有一点那种暴烈的气势,方解甚至没有感觉到杀气。
“我体内没有气海!”
罗耀一字一句的说道:“但我敢放言,这天下间比我更懂得如何运用天地元气的人不超过四个。”
这句话,比他的拳法更霸气。
☆、第三百五十七章 真的要入战了?
(明天下午四点纵横访谈,在书评区和首页通道都可以留言提问,我在线回答,有问必答。同时还有抽奖活动,请大家支持,多谢。)
第三百五十七章真的要入战了?
“世人公认最正统的修行方式,便是纳气于内。将天地元气吸收入丹田气海淬炼之后,再融入四肢百骸淬炼肉身。任何宗门乃至于军中都是这样做的,天地元气转化的内劲配合各种法门施展出来,达到人体所不能达到的威力。”
罗耀收回拳头语气平和的说道:“但,最正统的修行方式未必是最正确的,纳气于内的局限性太大。一个人的修为差距实则就是气海大小容纳内劲多少的差距。但即便是内劲最充足的人,也有耗尽的时候。越是威力强大的招式,内劲消耗就越大。一旦内劲耗尽,所谓的大修行者还不如一个孩童。”
他看了方解一眼赞赏道:“没有人教你,但你自己能悟到最正确的修炼方式这殊为不易。纳气于内的弊端太大,远不如……御气于外。将天地元气纳入身体再加以锤炼变成内劲,这个过程虽然并不是很难但极消耗时间,要想大成没有几十年的沉淀很难。而世上所谓的天才,无非就是体内的气海比一般的修行者大一些,这样修为的进境就会很快。比如……你身边那个叫沉倾扇的女子。”
方解点了点头,他从不否认沉倾扇是个天才。
“但,气海再大也终究有局限。”
罗耀指了指自己的小腹:“当年的我虽然算不上什么天才,但在三十几岁的年纪达到八品以上的修为也足以自傲。多年前万星辰点评天下武学的时候说的话,其实被后人误解。后人太执着于品级之分,却刻意的去遗忘了天下武学繁杂浩瀚哪里是用品级可以划分的?”
“比如剑客,到了能以气御剑的地步就被归纳为七品以上的修为,到了可以以剑化气就可以被归入九品行列。太笼统,完全没有意义。沉倾扇的剑意很强,她以气御剑的时候就能和以剑化气的人打一场。而以剑化气又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当年万星辰以气化万剑横行天下无人可敌,现在的人能以气化一剑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以九品自居……”
他语气平和道:“一个人的气海就算再大,想以气化万剑也是如天方夜谭一样让人可念而不可及。但万星辰做到了,所以他天下无敌,这是为何?”
方解回答:“御气于外?”
“没错。”
罗耀道:“最正统的武学未必就是最正确的,御气于外的修行方式远比纳气于内要强的多。我没有气海,你也没有,所以你我对世人所说无气海不能修行的话体会的更深一些。最初我也以为自己气海被毁自此就是废人一个,侥幸不死也不过苟延残喘罢了。但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我却忽然想到为什么别人说不行的事就是不行?”
“所有人都说要纳气于内,前辈修行者立下的规矩留下的话就是正确的必须亘古不变?”
“呸!”
罗耀笑了笑:“我偏不信。”
方解笑了笑:“我也不信。”
罗耀点了点头道:“这世间太多的奇迹发生,太多的改变发生,其实根源就在于这一句我不信。若是前人说的话后人一概相信那世界不会向前发展而是一成不变,一千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一万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但一万年前如何?人们还穿着兽皮拿着木棒装腔作势的呼喊,试图吓走野兽来抢夺一具死尸果腹。如果没有我不信这样的想法,那么你我现在也一样拿着木棒对着野兽嗷嗷大叫。”
这话有道理。
很有道理。
方解喃喃的重复了一遍:“就是因为太多的我不信,这世界才会进步。”
“没错!”
罗耀道:“古籍上记载,人第一次见到火的时候认为是不祥之物,是妖魔鬼怪所以要远离。有人说我不信,于是人开始了吃上熟食也能取暖的日子。有人说大海浩瀚无边没有人可以横渡,有人就说我不信于是造出大海船扬帆而去周游列国带回来无数珍宝。有人说过我不能再修行这辈子不过是个活死人般罢了,我说我不信。”
他微微昂着下颌道:“于是现在我站在武学之巅。”
方解深深的吸了口气,点了点头:“懂了。”
罗耀道:“一定有人跟你说过,修行必须沉下心来心无旁骛。而你偏生是个心思太重的人满脑子都是胡思乱想,所以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很难修行成功。但我要告诉你的事,这是一句屁话。这世间谁能真正做到心无旁骛?西方的佛宗一直宣称他们可以,打坐的时候脑子里没有任何念头空灵一片,可他们打坐的时候脑子里其实想着女人难道他们会说?”
“修行在于一刻之专注而不在一生之专注,所谓一刻专注,就是在你修行的这一刻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你不修行的时候该干嘛干嘛。而一生专注,要么变成个疯子要么变成个傻子。”
罗耀这话稍有偏激,但不无道理。
“你可知我从废人到晋入九品,有了多久?”
“不知”
“两年”
罗耀自豪的笑了笑:“天下间,再无一人。”
……
……
“世人所说的气海在丹田,气海再大也是在身体以内。我当时气海尽毁难以容纳天地元气,于是我就想了个法子。气海为什么能容纳天地元气?为什么只有气海能容纳天地元气?”
他问。
但方解不知道答案,这个问题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所有的典籍上都说是气海容纳元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没有人去问为什么。
“因为第一个修行的人是这样做的。”
罗耀回答。
这句话让方解心里猛的一亮,立刻明白了罗耀的意思。
这就是惯性思维,第一个修行的人将内劲存于气海所以就将自己的修行方式记录下来传于后人,于是后人们便知道了气海之内可以存贮内劲。久而久之,气海就成了人体唯一可以存储内劲的地方。人们甚至懒得去尝试,其他的地方难道就不能存储了?
罗耀道:“幸好当时的我还能感知到天地元气,于是我便试着将我整个身体都变成气海。因为我去想,所以我做到了。”
“别人还在吸纳元气送入气海的时候,我吸纳的元气从毛孔进入就已经到了气海,因为我的身体就是气海而不会局限于丹田。再后来,我又去想为什么气海一定要在体内?只要我身体之外能控制的范围都能为我存储内劲,那这也是气海。”
这席话,如为方解打开了一扇窗户。
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是人类一直以来的通病。大部分人都不会去考究为什么,只是人云亦云。
“你的思维有局限性,所以你的修为也有局限性。”
罗耀一边说一边平伸出手,然后指向远处一块大石。
依然没有任何波动,没有任何气势,远处的石头却轰然崩裂。碎尸纷飞,尘烟激荡而起。相比于鹤唳道人发招之前那壮阔的声势,罗耀的攻势显得太平静了些。可就是这平静,其威力远比鹤唳道人的斥力要大得多。
“御气于外。”
方解喃喃的重复了一遍,心里似乎抓住了一些光明。
罗耀见他若有所思,笑了笑说道:“有句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不无道理。师父要做的只是告诉你一个方向,怎么走完全靠自己。为什么同样的修行方式有人大成有人一无所获?就看个人的悟性了。”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去。
“另外,你再考虑一下留在我左前卫的事。过阵子大军出征你身为监军的事应该算是定了,从现在开始到北伐结束之后这段日子是你考虑的时间,足够长。北伐结束之后,你再告诉我你是要回长安做大官,还是留在我左前卫做个小将军。”
“如果到时候你还是想回去,我再给你一个理由。”
罗耀脚步顿了一下,回头看着方解淡淡道:“一个你或许不能再拒绝的理由,虽然……有些残酷。”
……
……
回到自己住所之后,方解的心还没有平静下来。他能感觉到罗耀对自己确实有些不同,回来的时候叶近南送他出门的时候对他说,这些年私闯大将军书房的人全都被大将军一怒砍了脑袋。就算方解是钦差大臣但大将军竟然没有动怒,这是难以想象的事。
自从到了雍州之后,罗耀就一直在示好。
这让方解几次想起怀秋公临别时候给他的忠告,可他现在却发现这忠告似乎不适用了。罗耀让人看不透,一点儿都看不透,又岂是怀秋公一语可以定性的人?最一开始确定罗耀有反心,再到后来怀疑罗耀有反心,这其中微妙的差距,其实正是因为随着对这个人了解的增见而做出的改变。
罗耀要上书请战。
方解看了那份奏折,罗耀甚至没有向朝廷要任何东西。所有的粮草补给左前卫从平商道自己带着,不需要国库调度。所有的军械甲胄也不需要兵部的分派,甚至还请求皇帝允许自己留下来做监军。
这样一份奏折,已经足够让皇帝放心了吧?
躺在床上的方解又想到了叛军派人来和罗耀联络的事,叛军虽然现在占据了西北三道但显然最忌惮的就是罗耀的四十万大军。只要罗耀从西南出兵,朝廷再从正东用兵,两边碾压之下叛军没有什么胜算。
罗耀出兵之后,皇帝还会让他再回西南吗?
方解忽然心里一紧,他问自己如果自己是皇帝会怎么想?
然后他发现,罗耀如果真的要率军去西北的话,只怕再难回到雍州了。西北平叛,皇帝要是不借机削弱罗耀的实力那他就不是天佑皇帝杨易!
就在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的时候,卓布衣在外面敲了敲房门。
方解起身开门将他让进来,见他脸色有异忍不住问道:“什么事?”
卓布衣压低声音道:“大内侍卫处飞鸽传书,又有钦差要来雍州了。陛下已经下决心让罗耀调兵北上……另外,萧一九西行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似曾相识
(明天下午四点书评区有个访谈,可以在线聊天,我会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就是在书评区置顶的那个帖子里留言,现在锁着,周五下午四点打开。所有参与聊天的朋友都有机会抽奖,谢谢大家支持。)
第三百五十八章似曾相识
卓布衣在椅子上坐下来自己倒了一杯凉茶,抿了一口后继续说道:“应该是叛军放出了消息,现在北方诸道包括京畿道都知道了西北战败的事,这就促使陛下不得不立刻下决定。大内侍卫处传过来的消息说,陛下已经下旨昭告天下西北兵败,将李远山谋逆的事公诸于众,同时宣布招募民勇。”
“招募民勇?”
方解一惊,总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有想不到不妥在什么地方。
“招募民勇是最快的方法了,大隋虽然兵精粮足但各卫战兵戍守一方难以全部调动,就算抽调,从全国各地开拔的人马赶到西北需要的时间太久……仅仅是兵部的事就够忙的,要统计调动的兵马人数,别小看这句话,为了统计一个数字需要多少人在各道之间来回奔波可想而知。等到汇总出来这个数字,最少也要一年。没有这个数字,就无法筹调物资补给。这不是第一次西征了,那时候国库充盈。现在怎么也的计较一些……”
方解揉了揉眉头:“以前没想过这么多,总觉得要打仗是陛下一句话的事。”
“这话没错,要打仗的确是陛下一句话的事。但从陛下说了这句话到能付诸行动,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招募民勇就不一样了,现在仅仅是京畿道报名参军的良家壮年百姓就已经超过三十万,按照这个速度,北方诸道招募百万民勇轻而易举。而且兵器甲胄被服马匹自备,国库的消耗也降到了最低。剩下来的钱全都当做军饷,对民勇的士气也有好处。”
方解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依稀记忆里有些不祥的事似乎正在逐渐和大隋现在的局面吻合。可是一时间他又想不到是什么不祥之事,所以干脆不再去想。
“战力上民勇是远不如战兵的,连郡兵都不如。”
“这一点兵部的人比你想到的早。”
卓布衣道:“按照计划,所有民勇按一万人一营的编制,其中队正以上都抽调老兵担任,先组建的营先训练,等人马足数最起码也要两三个月,这时候先期组建的民勇已经训练了一段日子,基本的阵型差不多都能掌握。没有训练的也不妨事,先开赴西北,在大战之前肯定还要训练。”
“而且初战肯定不是用民勇,还是要用到战兵打先锋。”
方解摇了摇头:“即便有训练,但最大的问题不在这个,而是在于士兵的情绪……百姓从军靠着的是满腔怒意,他们愤恨叛贼。可一旦到了战场上见了血,那一腔壮志被恐惧吓走了多少犹未可知。有多少信誓旦旦自己可以上阵杀敌,可到了战场上一看见残缺不全的尸体就吓得尿了裤子?”
卓布衣道:“所以一开始肯定是战兵开战,然后领兵的将领会带着民勇观战。让他们多感受几次大战的气氛……你太悲观,战兵第一次上战场难道就不害怕?当年大军南下灭商的时候,多少人在战场上吓得屎尿齐流?经历的多了之后,这些曾经被吓尿了裤子的士兵后来都是百战精锐!”
“说白了,就是要让他们去杀人。杀的多了,就是合格的兵。兵者本来就是天下至凶之器,不杀人何以为凶?”
听到这里的时候,方解忽然愣了一下:“我最担心的就是你说的这件事……新兵到了战场上,哪里有那么多便宜仗让他们去打。到时候为了让新兵体会到大战的气氛,让他们适应战场厮杀,领兵者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让他们去杀人,可新兵能杀什么人?”
方解叹道:“百姓,俘虏……”
卓布衣笑了笑:“你就是太悲观了些,凡事总是往坏处去看。朝廷里那些领兵多年的大将军,哪个不比你懂得带兵?”
方解想了想这倒也是,随即笑了笑:“还不是担心这次西征遇到什么难处,对了,陛下真的要亲征?”
“好像是”
卓布衣道:“京城那边来的消息说,陛下前阵子上朝的时候已经宣布了要亲征的事。不过满朝文武似乎都在极力劝阻,天子离京这不是小事。不过看样子陛下是很坚决,谁也拦不住了。”
“陛下出京,天子六军岂不是都要随行?”
方解问。
“肯定是啊。”
“那长安戍卫谁来?”
“陛下的意思好像是让太子监国,点名几个人为辅政大臣。其实说白了,就是皇后要垂帘听政了。辅政大臣中有左祤卫大将军杨顺会,此人也是皇族出身。左祤卫的人马跟着陛下出京,但已经急调了京畿道,冀州,霸州,延州等地的兵马入长安,再加上禁军和长安城防军,戍卫长安的人马兵力还是不会少于二十万。杨顺会是兵法大家,平灭怡亲王谋逆的时候陛下就对他很倚重,想来那个时候陛下就有意让他留守长安了。”
方解摇头:“太子年幼,不管怎么说,皇帝都不该出京亲征。”
“劝不住的。”
卓布衣叹了口气:“七十万大军陨在西北,陛下视为奇耻大辱,如果不亲自带兵将叛军剿灭,陛下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
“辅政大臣还有谁?”
“还有三位,黄门侍郎裴衍,新任兵部尚书宗良虎,文渊阁大学士牛慧伦。”
“只有杨顺会和皇族沾边……”
方解微微皱眉,心里忍不住叹息一声,皇帝对自己的亲人不信任已经到了何等地步。长安城里还有几位郡王在,这些人正是该用的时候了。可皇帝宁愿用朝臣也不用亲人……宗良虎如此之快的爬起来,这样的官员真的好用?
……
……
长安城那边什么事方解无法操心,他现在连自己的事都有些摸不清方向了。皇帝虽然偏执但并不昏聩,方解相信他要离京肯定会安排好一切。而自己这边,身世的事已经让他焦头烂额。
暗处的那个释源天尊,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冒出来?
而以自己这边的实力,全加起来只怕也弄不死他。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必须想个办法把这个祸害弄死了。
方解和卓布衣等人连着商议了两日也没商议出个好办法,关键在于释源藏身暗处若是他自己不冒出来根本找不到。要想设局杀了他,可这个局设在哪儿都定不下来。就在罗耀指点方解修行之后的第三天,叶近南再次登门。
“大将军请小方大人一同阅兵。”
“阅兵?”
方解皱着眉问:“为何阅兵?”
叶近南微微昂着下颌傲然道:“大将军已经向朝廷上书请战,连着两日来大将军将召见所有左前卫五品以上将领,将北伐的事已经宣布了下去。现在士兵们摩拳擦掌,只等着朝廷的号令一到就能开拔北上。大将军想请小方大人一同阅兵,钦差与大军同行,对提升士气也有好处。”
听到这番话,方解心里忽然醒悟。
自己还是太小看了罗耀,还是太幼稚了。
罗耀前几日的时候给自己看了他写的奏折,要主动请战。就在那一刻方解开始相信罗耀对朝廷没有反心,只是位高权重的太久了难免跋扈也难免被人妒忌。可是这一刻,方解才醒悟过来。
罗耀肯定是比自己还要早几天得到了皇帝要调左前卫出征的消息,这才假惺惺先写奏折主动请战。他让自己看了那份奏折几天之后,卓布衣也收到了大内侍卫处的消息。自己当时脑子里正乱着,竟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京城里有人为罗耀通消息,看来还是极重要的大人物。不然罗耀得到消息的速度,不可能比大内侍卫处的传递方式还要快。在大内侍卫处的人知道皇帝的决定之前,给罗耀传消息的人就已经知道了。
一位拥兵四十万的大将军,雄霸一方。朝廷里还有大人物与他勾连……方解心里一阵发寒。
“那好,容我收拾一下立刻就去。”
“好”
叶近南抱拳道:“我就在门外等候。”
方解回房间换了一身正装,然后让沉倾扇和沐小腰出去逛街想办法和大犬他们接头。让他们做好准备,如果真要随军北上他们十二个人必须回到方解身边来。身处大军之中,十二个人在外面的作用就远不如在身边大了。
只带着燕狂和陈孝儒,方解骑马跟着叶近南直接朝着城中校场方向而去。南下的时候带着的赤红马这段日子又发福了不少,看起来颇为臃肿笨拙。好一阵子没骑,连方解都觉得有些生疏起来。
幸好赤红马的底子还在,跑起来不显吃力。
只是那些叶近南手下那些左前卫的人,一看到方解坐下那匹肥到令人惊叹的战马就忍不住偷笑。
方解上马的时候拍了拍赤红马的脖子,在它耳边低声说道:“让他们嫉妒你去吧,你就算肥的跟罗纳尔多似的也照样比他们的马跑的快。”
赤红马打了响鼻,就跟它知道谁是罗纳尔多似的。
不过连方解自己都觉得有些别扭,赤红马现在确实太肥了。尤其是从后面看,走路的时候那巨大肥硕的马臀扭起来别有一番风情。但是方解一想到赤红马是北辽地的寒骑,在老家那疙瘩肯定也没什么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到了帝都之后随着自己的身份水涨船高连着它的待遇也跟着往上涨。
可着劲的吃吃完了就跟母鸡似的趴窝,不胖才怪。
左前卫的校场在雍州城北,一侧就紧挨着城墙占地极大。城中的军队是左前卫中的精锐,就如同罗耀的亲兵一样。除了城中的人马之外,左前卫的大军分作两批。一批驻扎在雍州以南二百里,遥遥震慑着南燕。另一批十七八万人驻扎在南疆一线,不时对蛮人动刀。
雍州城内有兵三万六千,是一卫战兵的标准兵力配置。但这三万六千人,可是左前卫四十万大军中精选出来的!
一进门,方解就感受到了那肃穆庄严的气氛。
两面大旗随着风不住摆动,惹人眼球。
一侧是大隋的龙旗,红色战旗上绣了一条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在金龙上面,是一个巨大的隋字。另一侧的大旗没有图案只有简单的七个字,居中是一个罗字,旁边是竖着的六个小字,左前卫大将军。
走进这里的时候,方解忽然生出一种错觉。
他总感觉校场上那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列队严阵以待的黑甲大军,还有那位站在点将台上迎风而立的金甲大将军似曾相识,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样。
☆、第三百五十九章 没有因为
(下午四点,书评区,我等你们。)
第三百五十九章没有因为
按照规矩,即便方解的身份是钦差大人也要在进辕门之前下马。方解是军伍出身不需要别人提醒,到了门口从赤红马上跃下来步行往大营里面走。门口当值的卫兵身上的服饰和普通士兵不同,身上的红色甲胄十分醒目。当值的人有权利格杀私闯大营的人,甚至无需请示。
方解进门的时候,两侧的卫兵整齐的行了大隋军礼。方解一怔,然后肃立,右臂横陈在胸前还礼。
这个标准的军礼让左前卫的士兵们有些意外,然后对方解多了几分好感。他们都听说过这个少年的事迹,三年在边城立下二十一件战功然后赴帝都演武院参加考核,拿到了大隋立国一百多年来第二个九门优异,被皇帝赏识从而一跃成为军人的典范。
说实话,每个当兵的对他都会感到好奇。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位传说中惊采绝艳的小方大人到底是什么模样。当他们第一眼看到方解的时候略微有些失望,因为看起来方解比传说中还要清秀俊美一些。这和士兵们对合格军人的形象有些偏差,在他们看来小方大人要足够强壮足有高大。
但他们看到那个标准的军礼的时候,这些许的失望也随之而去。
这个军礼,代表着方解没有忘本。
方解还礼之后挺起胸膛,阔步往点将台的方向走了过去。身穿御赐金甲的大将军罗耀站在点将台上,并没有下来迎接。在这个时刻这个地方,他就是低位最高的人。在他的士兵们面前,他要保持自己绝对的威严。
叶近南带着方解登上点将台,罗耀让方解站在自己身边。
“你们面前的这个人,曾经也是一名普通的军人。他所在的樊固比雍州的环境还要严酷,从军三年他立下二十一件军功,斩首悍匪数十人!樊固中年寒冷,连横刀都能冻在刀鞘里。可他的刀子自始至终都是热的,你们可知道为什么?”
罗耀朗声对台下数万大军说话,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
“因为他的刀锋上时刻都有着敌人的血液!”
这话说出来的时候,连方解的心里都忍不住一荡。
“小方大人为大隋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也获得了应得的东西。荣耀和地位,你们中大部分人和小方大人一样都是寒门出身,你们之中大部分人都在心里羡慕甚至嫉妒则会他的际遇。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羡慕和嫉妒不会让你们得到什么,除非你们只会像个懦夫那样去看着别人的荣耀眼馋!”
“告诉我,如果你们也有机会为国效力,成为小方大人这样的人,你们愿不愿意!”
“愿意!”
数万名士兵整齐的回答,声震云天。
“很好。”
罗耀大声道:“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机会,西北的事你们应该都已经知道了,贼子乱我边疆,杀我百姓,占我领土,你们身为大隋的军人,是时候抽出你们的横刀举起你们的长槊,让贼人知道什么叫大隋军威!你们是我罗耀手下的兵,我罗耀的人从来不会畏缩不会退避,在大隋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向前!”
“大将军威武!左前卫威武!”
“大将军威武!左前卫威武!”
喊声整齐而壮阔,让人热血沸腾。
“我已经上书朝廷请旨北伐平灭叛贼,你们将随我一同出征。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知道你们一直以身为左前卫的人而得意骄傲。因为你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你们是大隋最精锐的士兵!没有之一!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不敢去面对国家的敌人,不敢去面对扰我江山的贼寇,那么你们现在可以退出去!”
“不敢上战场的,自动出列!”
没有人动,所有人依然钉子一样站着,目光坚毅。
在这一刻,方解宁愿否定心里的怀疑。他不愿意相信一个能说出这番话的人会有反心,不愿意相信这样雄阔壮武的一支军队有反心。这样的一支军队,只要拉到战场上就能令敌人闻风丧胆!
“我是皇帝陛下的臣子,也常以陛下身边一条忠犬自居!大隋的敌人陛下的敌人,就是我的仇人不共戴天!为了证明我的决心你们的决心,我已经请旨留下钦差大人在咱们左前卫,与咱们一同上阵杀敌。”
罗耀这句话一出口,下面顿时一静。
方解心里也一紧,他甚至不必看就能想象的出来士兵们的反应。自大隋立国以来,皇帝派遣大将出征就很少有委派监军的事。无论如何,这对士兵们都是一种伤害。他们会认为皇帝不信任自己,不信任自己的大将军。
所以就在这个时候,方解向前跨了一步。
“我不是来看着你们为大隋拼命的!”
他的眼神缓缓扫过全场,然后大声喊道:“我是留下来和你们一同去拼命的!如果有人看到我在战场上躲在别人的身后吓得瑟瑟发抖,有人看到我拿着横刀却不敢朝着敌人的头颅砍下去,有人看到我转身就逃的话,你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将我就地正…法!”
方解从高台上一跃而下,快步走到自己的赤红马前翻身而上。
“箭来!”
他大喊一声,然后看了罗耀一眼。
站在点将台上的罗耀,此时也正若有深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