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争霸天下(知白)-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迹笳弑惹罢吒邸
  他休息了片刻,然后再次将视线凝聚在面前的一份奏折上。
  这奏折,是山东道一个县令冒死派人传递到京城的。其中颇多转折,为了躲过西北反贼的盘查,这份奏折先是以家书的行事送到了那县令在东平郡的老家,然后由其家人秘密转交给他的朋友,再由他的朋友亲自送往长安。
  所以在看到这份奏折的时候,裴衍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毫无疑问,这是今天最为重要的一份奏折。
  这份奏折写在一张普通的羊皮纸上,但用的是极隐秘的手法。只有以水喷洒在上面,其中的字迹才会显露出来。大内侍卫处现在还用这办法传递密报,极少有人能识破。若不是那县令的朋友亲自到了长安,递交奏折的时候做了说明,裴衍也看不到羊皮纸里隐藏的文字。
  这是一份用蝇头般的小字所写的奏折,不下千言。详细的叙述了如今西北三道的情形,甚至还有一些叛军的兵力布置。
  而让裴衍感兴趣的,还有一件关于吴陪胜的往事。
  那次樊固的屠杀。
  这个县令和李远山军中一位将军交好,那将军喝多了酒的时候将这秘闻告诉了他。
  奏折中写到,吴陪胜到了西北之后暗中查探李远山是否有贪墨的行为,这本是他去西北的巡视各道的职责。但正因为吴陪胜是个太认真太严谨的xìng子,竟是被他查到了一些李远山准备谋逆的事。
  但他暗中查访的事也没瞒得住李远山,所以才有了樊固惨案。那些百姓,那些边军,都是李远山杀的。然后嫁祸给蒙元人,这样就能掩盖他杀掉一位大太监的事实。而李远山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这样,这根本就是一箭双雕之计。
  既杀了吴陪胜,又勾起了皇帝对蒙元人讨伐的念头。李远山知道皇帝一直对征伐蒙元念念不忘,但也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他理解杨氏皇族之人的骄傲,编造出蒙元屠了樊固城的事,其一就是为了杀吴陪胜,其二,就是促使皇帝尽快西征。
  只有皇帝西征,他才有机会造反。
  而李远山,玩这种一箭双雕的把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裴衍身为皇帝身边最亲信的几个人之一,自然知道十几年前忠亲王西行的事。而那件事,也是李远山编造出来的一个谎话。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蒙元高手潜入大隋试图刺杀皇帝,全都是他凭空捏造出来的。然后以加急密报送往长安,皇帝找忠亲王商议的时候,忠亲王立刻就决定西行杀寇。
  然后李远山又让人秘密给蒙元人报信,说大隋朝廷组织了一大批江湖高手准备潜入蒙元刺杀大汗蒙哥。于是,蒙元人仓促集结人手拦截,但因为计算时间上的些许误差,大隋的江湖中人到了樊固的时候,蒙元那边根本就没有多少真正的高手聚集起来。所以,第一次交锋,大隋的江湖客将蒙元的人杀了一个干干净净。
  但是到了后来,佛宗的人陆续赶到。双方才是真正势均力敌的厮杀,大隋的江湖客也开始不断的有人战死。
  那件事,最大的赢家看起来是怡亲王杨胤,实则还是他李远山。他借着这个机会,让忠亲王失踪,蒙元人也对他有了信任。这十几年来,他暗中一直和蒙元人有所来往。
  前后两次一箭双雕,李远山玩的都很成功。
  第一次,葬送了大隋一大批实力不俗的江湖中人,也让忠亲王下落不明。
  第二次,葬送了大隋jīng锐的七十万大军,西北空虚,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他造反。
  看着这份奏折,再想到忠亲王的事。裴衍忍不住长长的叹了口气……李远山,你倒真不愧是李啸的后人,yīn谋算计竟然这般的狠毒。
  他摇了摇头,将复杂的情绪收拾了一下。然后将奏折拿起来夹在腋下,取过一柄油纸伞走出了内廷的房门。
  外面在半个时辰之前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
  他出门的时候撑开油纸伞,却又愣了一下。
  他看到,在雨中,东暖阁外面的空地上,有个一袭黑衫的少年站在那里,负手而立,身子挺的如标枪一样直。少年微微抬着头,看向苍穹。他似乎一点也不在意打在他身上脸上的雨滴,不羁而淡然。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裴衍忽然想到了多年之前自己第一次看到忠亲王的时候,也是在一场雨中。当时的忠亲王带着几百家奴守着城门,禁军的士兵一批一批的冲上去,然后一层一层的倒下来。那一天的雨中,忠亲王也是一袭黑衫,也是如此的不羁淡然,似乎根本就没将那些禁军看在眼里。
  如此相像。







☆、第二百九十章 黄门侍郎的话

  ()  (感谢细雨笑嫣然。长发VS如雪。鹅头红。火笑。花开了呀。半月如弦。妖怪罗格。等释般的默然的打赏,多谢!)
  第二百九十章黄门侍郎的话
  方解认识裴衍,也知道这位看起来低调的离谱的黄门侍郎其实权柄滔天。レsiluke。♠思♥路♣客レ他感觉到有人注视自己的时候,转身去看发现这位真正掌握着朝廷权柄的大人物正在打量自己。方解连忙遥遥施礼,叫了一声裴大人。
  裴衍对他点头笑了笑,走过去道:“怎么在这站着?”
  方解道:“有些事想禀告陛下,但陛下此时正忙着,所以下官便在这里候着,等陛下传唤。”
  裴衍点了头道:“外面下着雨,你去那边屋子里等着吧。我进去的时候知会木三一声,陛下若是见你的时候让他直接去屋子里找你。初chūn的雨最是冻人,若是染了风寒就麻烦了。”
  方解道谢后道:“下官还是在这等着吧,这点雨还是不妨事的。下官是军武出身,在边城的时候气候比dì dū要冷上几倍,无论雨雪,cāo练不辍。严冬时节,赤着膀子迎风舞槊的rì子仿似还在昨天。”
  裴衍听到这句话,忽然醒悟方解也是樊固边军出身。他刚刚才看了那一份来自西北的密报,心里都是樊固那场血案。他看着这个面貌俊朗干净的少年,脑子里忽然冒出来一个念头。他在想,这个少年是樊固那场血案后唯一的边军了。他离开樊固的时候血案还没有发生,但从rì期上分析也相差不远。那么……这个少年知不知道实情?如果他知道,是后来知道的,还是以前就知道?
  他愣了一下,才发现自己这想法有些没道理。他因为自己的走神歉然的笑了笑,然后对方解道:“守规矩自然是好的,但陛下对咱们臣子向来仁慈,也不会因为你避雨而有所责备,那边屋子里没有人,你去里面候着,若是陛下太忙的话你可得等着呢,一会儿我出来,还能和你聊聊。”
  他笑了笑道:“你不知道,整rì只我一人在那屋子里呆着,能憋闷死人。”
  方解忍不住也笑了起来,不好拂了人家好意,点了点头道:“那我就逾越一回,多谢裴大人关护。”
  裴衍微微颔首,随即撑着油纸伞快步往东暖阁那边去了。方解走到那排被称为内廷的房子门口,撩开帘子刚要走进去就看到了屋子里长长的桌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他眉头微微挑了挑,最终还是退了回来。
  裴衍走进东暖阁之前回头看了一眼,正巧看到方解撩开帘子后又退回来的一幕。他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肯定是方解看到那一屋子的奏折不敢轻易进去了。他笑了笑,心说这个少年是个行事谨慎的。
  方解站在院子里,抬起头看着淅淅沥沥洒下来的小雨。脑子里想的却是今rì将左前卫五品牙将陆鸥打成了残废的事,这件事属于突发事件,但方解当时如此抉择并不是头脑一热。此时他想的是,自己是不是稍微做的过了些?
  心里有事想着,时间过的就显得稍微有些快。若是纯粹的无所事事的等着,时间就会显得很慢很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裴衍从东暖阁里出来,走到方解身边的时候没问他为什么不进屋子,而是笑了笑道:“跟我进来吧,你这谨小慎微的xìng子可不像是个军武出身的。陛下正在和兵部侍郎宗良虎还有几位大将军议事,想来一时半会儿也没空见你。”
  方解也没再推辞,跟在裴衍身后进了内廷。
  因为背光的缘故,这屋子里即便是白天也要点着灯火。外面的天气yīn的很沉,所以屋子里倒是显得明亮了不少。方解没仔细去数,但好歹看了看就发现这屋子至少亮着几十盏灯。而从裴衍行走的时候一直看着脚下,方解就猜到这个人的视力一定不怎么好。
  裴衍指了指不远处的椅子道:“坐吧,这屋子里就是凌乱了些。”
  方解在椅子上坐下来,打量着屋子里的陈设道:“裴大人真是辛苦,若是我看着这么多公文奏折,莫说一件一件的细细阅读,便是粗粗的浏览也扛不住。”
  “咱们分工不同而已。”
  裴衍笑了笑,起身亲手为方解倒了一杯茶。
  这屋子里的东西太过重要,所以便是伺候着的太监和宫女也不可随意进出。裴衍又喜欢自己动手沏茶,所以小太监和宫女们几乎都不来这里。屋子的角落里还点着火炉,上面的铜壶还在冒着热气。
  方解连忙起身,裴衍拍了拍他肩膀笑道:“何须太过客气,礼节上的事是给大家看的,私下里的时候若是再讲究那么多规矩,太累。”
  方解道:“有些规矩,还是不能废的。”
  裴衍嗯了一声,坐下来后问道:“有什么事要禀报给陛下?当然……如果不方便对我说的话,也没什么。”
  方解犹豫了一下说道:“也没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只是今rì一时火气大,和左前卫大将军罗耀派来京城的一个牙将打了一架……出手稍微重了些,废了那人一条手臂,断了几根骨头,估摸着得躺一阵子了。”
  “啊?”
  裴衍惊讶的啊了一声,然后问道:“你不是就要下西南去见罗耀了吗?怎么在这之前竟然和他麾下的将军……”
  说到这里的时候裴衍忽然停住,然后若有深意的看了方解一眼。这一眼,让方解心里一紧。他忽然间想到,难道这个人竟是如此轻易的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
  ……
  裴衍没有将之前的话继续说下去,而是笑了笑然后将视线从方解身上收回来。他打开一份奏折,看过之后提起朱笔在上面批了两个字。方解本不想看,可离着太近,想看不到除非别过头去。
  那两个字很醒目。
  放屁
  这是……
  方解心里顿时大为惊讶,裴衍可是在代表皇帝陛下批阅奏折啊。怎么能在这样严肃的东西上写下这么不严肃的两个字?这完全出乎了方解的想象,在他看来,即便皇帝因为太忙而不能将全部奏折都看完,让亲信大臣来批阅一部分。那么这个大臣不是应该极严肃认真的才对吗?怎么能写下这样两个随便到低俗的字?
  或许是感受到了方解的疑惑,裴衍将奏折放在一边的时候笑道:“是不是觉着写下这两个字很草率?而且有失陛下的威严?”
  方解没回答,也不好点头。
  裴衍笑着说道:“看来你还是一点儿都不了解陛下……刚才这份奏折,是江淮道火辽城县令递上来的,说是县城突现祥瑞。有一只很大很大的乌龟在天空飞过,有祥云相伴,他怀疑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兽玄武,是大吉的征兆。”
  听到这番话,方解脑子里的第一反应也是这两个字。
  放屁!
  裴衍道:“你应该知道,坐在什么样的位子上就该做好什么事。既然陛下将这差事交给了我,我自然不能懈怠。我批复的每一份奏折,都是尽力按照陛下的思想和陛下的语气来批复的。你或许觉着这放屁两个字有点不严肃,那是因为你完全不了解陛下……首先,现在这个时候这个县令报祥瑞,若是让陛下看到批复的话肯定比这两个字还要……严厉些。”
  “杨胤的案子才发,就有人报祥瑞,这人纯粹是在自己找没趣。”
  方解笑了笑说道。
  裴衍点了点头:“就算没有杨胤的案子,陛下也从不相信祥瑞这种事。上次华山郡郡守上书,说华山上看到了传说中的凤凰。还是他亲眼所见,有五只脚还有一对长达两丈的翅膀七彩斑斓,这份奏折上来之后,你猜陛下是如何批复的?”
  方解摇了摇头。裴衍笑道:“抡圆了掌嘴”
  “还有一次,江南苏安道临海城郡丞上书,说有一条长达几百丈的大鱼搁浅在岸边,最神奇之处是,那大鱼身上的鱼鳞竟然组成一幅大隋疆域全图!”
  “陛下知道后,先是骂了一句扯他娘的淡,然后说让那郡丞当着苏安道总督的面画大隋疆域全图,画出来就免罪,画不出来就杖责三十,最后还是被罢了官。说实话……让我去画,我也画不出来。因为大隋疆域全图,只有宫里和户部兵部才有,便是下面一道总督只怕都没见过。而且即便是宫里的,也不能称之为全图。只不过是将大隋这些年灭掉的国家的地图,凑在一起和大隋原来的地图拼出来的。”
  方解忍不住问:“为什么不让专人去绘制?”
  “谈何容易”
  裴衍道:“大隋疆域太大了些,要想绘制全图,又岂是轻易简单的事?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年月,何其之巨?况且,大隋的疆域总在扩张,想要绘制出最完整的,更难。太祖年间绘制的地图,到太宗年间就作废了。太宗打下整个江南之后,就开始令户部着手在做这件事,可光是勘验大隋全国的山川河流就是多大的工程?再细化到每一个村镇……”
  裴衍摇了摇头:“若是没有一个极有责任心的人穷一生之力来做这件事,极难做成。”
  方解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要将一个南北东西都是数万里的庞大帝国彻底摸清,太难了。若是发动地方来做然后汇总看似简单些,但汇总到一起的地图,十有仈jiǔ会对不上。
  从放屁这两个字,裴衍说了这么多。显然他对方解这个少年有些喜欢,不吝啬自己的话语。他又翻开一份奏折,一边看一边问:“之前你说和罗大将军麾下将领发生矛盾的事,你可占着道理?”
  “道理还是有些的,这个叫陆鸥的将领砸了红袖招,打了红袖招的小当家,出言辱骂息画眉和息烛芯。我本打算阻拦,奈何他也是个暴脾气,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
  “无需在意”
  裴衍点了点头道:“既然占着道理就什么都不要怕,左前卫的人再跋扈也还轮不到他们来dì dū耍威风……你就要去西南了,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时候和左前卫的人闹出矛盾,对你不利。但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你让左前卫的人不喜欢,最起码让朝廷里的人喜欢……你应该知道,朝廷里的人大部分都不喜欢那个罗大将军。”
  “为什么?”
  方解忍不住问。
  “因为他权柄大。”
  裴衍回答的并不委婉:“本来陛下让你去西南,朝中不少大人都反对。第一,说你资历不够难以代表皇家威严。第二,说你也是军武出身,难免不会和罗耀沆瀣一气。第三,说你还没有从演武院结业,这就委以重任不和规矩。”
  “但是现在你打残了罗耀的人,除了御史台的人之外,只怕再也没人拦着你了。”
  裴衍笑了笑道:“而且……陛下也会对你放心。你打了左前卫的人,难道左前卫还会对你有好感?陛下也不希望自己派出去的人,和地方上的人关系太好。方解……你是近十年来,我见过最聪明的少年。”
  方解啊了一声,掩饰住自己眼神里的惊讶。
  他在心里叹了一声……果然,这个裴衍从一句话就猜到了自己的心思,这个人……好深的城府!







☆、第二百九十一章 好久不见

  ()  第二百九十一章好久不见
  满朝文武那么多人,就光数数一二品的大员不算封疆大吏不算勋爵,只说朝廷里就有十来个,但真正能成为皇帝心腹的朝臣,只是方解面前这个四品的黄门侍郎。レsiluke。♠思♥路♣客レ这个唯一有资格坐在内廷替皇帝梳理奏折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个简单的人物?
  所以方解只是一句话,他就猜到了方解的意图。
  方解和陆鸥之间的冲突,确实是因为陆鸥在红袖招闹事引起的,方解将陆鸥打残是因为他打了小丁点引起的,但这绝不是唯一的缘故。其实在自己铺子里的时候,方解对陆鸥的态度就已经很冷淡。他的确是在故意营造出一种他和西南左前卫的人不合的现象,当然是做给皇帝陛下看的。
  至于那些朝臣,方解可没兴趣演戏给他们看。
  这也是为什么,站在东暖阁外面淋雨的时候方解会想,自己是不是做的稍微过了些。和左前卫的人制造出矛盾来是他故意为之,但将一个堂堂五品牙将打成残废,似乎确实触犯了国家法令。
  而且,和左前卫的矛盾似乎造的有些大了。
  其实方解知道为什么皇帝要派自己去西南,满朝文武就算现在都忙的不可开交,但还不至于人手短缺到捉襟见肘的地步,按照道理钦差应该是由文官担任才好。方解论资历威望,论身份地位显然都不太适合。
  但皇帝选了他,就是因为皇帝知道他和罗耀的儿子罗文之间有矛盾。皇帝不希望自己派下去的钦差,和地方上的官员将领有太亲密的关系。
  裴衍一语点破了方解的心思,方解借助惊讶掩饰住自己眼神里的震惊。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的发现,原来一个人的洞察力竟然可以这样厉害。裴衍只是一转念间就猜到了他的想法,这样的人如果是做对手的话,方解会从心底里真正的忌惮。
  “聪明是好事。”
  裴衍笑了笑道:“大隋从来都不缺人才,也从来都不缺聪明人。可以说和你出身差不多的寒门子弟,惊采绝艳者比比皆是。但在半路上就跌落下去再也不能爬起来的占大多数,你比他们要强许多,不可否认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你的运气比他们好,但更主要的是……聪明不是全部,敢于将聪明发挥出来才有机会。”
  裴衍淡淡的看了方解一眼,继续批复奏折:“人们向前走的时候,会拼尽全力让自己脚下的路变的平坦一些。但他们很少有人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有时候将自己置于一种看似不利的局面中,反而对自己有利。”
  “这便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
  裴衍道:“你不必在意我说了这些,我只是一个人在这个屋子里待的时间太久了。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寂寞的人想找人说说话聊聊天,完全没有任何目的。不过我很欣赏你这样的年轻人,大隋也需要更多的你这样的年轻人。”
  方解点了点,站起来郑重一礼:“多谢裴大人。”
  “谢我什么?”
  裴衍微笑道:“谢我点破了你的心思?”
  他一边用朱笔在奏折上写着什么,一边温和的说道:“我在黄门侍郎这个位子上已经坐了十几年,我所见过的青年才俊只怕比陛下见过的还要多些。很多人连我都以为他们会爬起来,可惜……能让人记住名字且成为标杆典范,近五十年也不过只有一个怀秋功。你的幸运之处在于……怀秋功很老了。”
  说完这句话,裴衍自嘲的笑了笑:“看我,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你就当我没有说出过,你也没有听到过。”
  方解的心跳速度开始越来越快,一个念头在裴衍的这番话之后逐渐在他心里冒出来。裴衍这话是什么意思?怀秋功太老了?
  对!
  怀秋功是太老了,他就要退出这个舞台了。他是真宗皇帝捧起来的贫民典范,三朝元老。但荣耀终究也会随着年月渐渐淡去,现在大隋正值多事之秋。皇帝自然不希望怀秋功老去之后寒门子弟就失去了信念,所以皇帝自然要再捧起来一个寒门典范。有这样一个典范在,大隋的寒门子弟就依然还有自己拼争向上的目标。
  这个新的典范……是我?
  方解想到这里的时候,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裴衍今天跟他说的这番话就有些深意了。第一,裴衍既然跟他说,就有在示好的成分。现在就开始和一个将来要成为怀秋功那样的人打好关系,比等到以后再示好要有用的多。第二,裴衍是要告诉他,既然你是陛下心目中的那个人选,那就没有必要畏首畏尾。
  与左前卫之间的矛盾,既然已经造出来了就不要在担心什么。只要不出大的意外,皇帝不会将自己即将捧起来的典范再一棒子打死。
  裴衍话语中的第二层意思,是在给方解信心。
  “谢裴大人点拨!”
  方解再次施礼,比之前的那一礼还要郑重认真。
  “点拨?”
  裴衍忍不住笑了起来:“我什么都没说,也什么都没点拨。我刚才说了,你是难得一见的聪明人。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好处,那就是许多事都是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别人手把手教会的,明白吗?有时候你已经将路踩了出来,可因为你不敢下脚所以反而迷失了方向。其实人生哪儿有那么多的选择,在我看来只有两种。一,向前。二,退后。但这两种选择,又可以演变几种不同的方式。”
  “一直向前?先后退再向前?先向前再后退?只要在合适的时候选了合适的方法,很多事都比你想象中要容易。”
  “学生明白了!”
  方解使劲点了点,心里豁然开朗。
  ……
  ……
  东暖阁
  方解进门之后一丝不苟的行了礼,然后垂首站在一边。皇帝好像还是喜欢坐在土炕上处理政务,土炕旁边的那张看起来很舒服很宽大的椅子大部分时候都仅仅是个摆设。或许是因为yīn着天,屋子里的光线不是很好,所以看奏折的时候皇帝的头压的很低,一只手支着下颌,眉头微微皱着。
  “打架了?”
  他头也不抬的问。
  方解回答:“打架了……”
  “打赢了?”
  “打赢了。”
  皇帝点了点头:“那还不算太坏,若是堂堂演武院入试头名,大隋百多年来第二个九门优异的天才,刚刚被朕封为一等乡子的人物,在和外地来京的随随便便的一个人打架中被人揍了,连朕都觉着丢人。”
  “臣……出手稍微重了些。”
  方解垂头道。
  “有多重?”
  皇帝问。
  “打残废了一位戍守西南的五品将军,触犯了大隋国法,请陛下责罚。”
  “这是个问题啊……”
  皇帝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问:“听说你废掉了人家一条胳膊,连手掌都被你砸没了……左手还是右手?”
  “左手”
  方解如实回答。
  皇帝嗯了一声:“左手……还好些,要是右手被你砸没了,再想重新握刀就难了些,毕竟改变习惯不是一件容易事。如果一位立过不少功劳的五品牙将连刀都不能握了,也难以再为国杀敌,确实是个损失。”
  方解不知道皇帝的意思是什么,只好沉默不语。
  “如果朕要是因为这件事,再让人废掉你一只左手还给人家呢?”
  皇帝看着他问。
  方解沉默片刻后回答:“可不可以欠债?”
  皇帝似乎猜到了他肯定会这样回答,所以撇了撇嘴,那表情是丝毫也没觉着意外:“那就记着帐吧,以后朕会扣掉你的功劳来帮你还债。罚你一年的俸禄,戴罪立功吧。”
  方解没想到这件事竟是这样轻易的就完了,一等乡子一年的俸禄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用这银子买了一位五品将军的左手好像也不亏。他想起之前和裴衍的谈话,心中对这位低调的黄门侍郎的敬佩更浓了些。这个人,竟是完全猜到了皇帝的反应。所以才会跟自己说那番话,告诉他,不必担心什么。
  这个人对皇帝xìng格的了解,竟然可怕到了这个地步。
  “告诉朕,你废掉了人家一只手,是因为陆鸥触犯了国家法令呢,还是因为打了你的女人?”
  方解听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怔了一下,然后认真的回答道:“那个……红袖招的小当家,不是臣的女人。当然,臣愤而出手也和她不无关系。”
  “你身边有两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朕听说红袖招那个小当家虽然姿sè不俗,但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和你家里那两位自然没法比。所以说你是因为女sè愤而和外地来京的将军打架,这样说还是不公道的。”
  皇帝道:“国家律法,不可侵犯。但你年少热血,出手没轻没重的这可不好。即便是要维护朝廷法纪,但也不能头脑一热就不知道控制自己。回去之后好好反思,不能由着xìng子胡来。”
  方解听到这句话,忽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臣谢陛下爱护!”
  皇帝白了他一眼:“少给朕惹点麻烦,朕还得谢谢你……”
  他指了指桌案上的一份旨意说道:“就为了你打坏了人,朕还得亲自写一份旨意安抚……工笔费怎么算?扣你一年的俸禄就算便宜了……朕的字虽然写的不算太好,但若是让人拿出去卖,想来比严柳志的书法真迹还是不会低多少的。”
  “要不罚两年的?”
  方解试探着问了一句。
  “好啊”
  皇帝点了点头:“那就罚俸两年,滚回家闭门思过去吧。至于什么时候去雍州,朕自然会派人知会你。”
  “臣就是随口说说的……”
  “晚了!”
  “谢主隆恩”
  方解认认真真的行礼,想笑,忍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东暖阁外面传来一阵吵闹。皇帝还没来得及让苏不畏出去看看,只见门帘被人从外面撩开,一个婀娜的身影带着一股香风闯了进来。这人进来的太快,若不是方解反应迅速两个人肯定会撞在一起。
  “父皇!”
  风风火火进来的女子直接扑进皇帝怀里,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往皇帝的龙袍上抹:“我不要去西南,我不要嫁给那个什么劳什子的罗文!我连见都没见过他,谁知道他是不是什么歪瓜裂枣!再说,您舍得把我嫁那么远吗?”
  方解讪讪的笑了笑,道了声臣告退就要往外走。
  皇帝却将他叫住:“你等等……长公主的事是你负责的,你现在陪长公主出去走走,朕还有事……那个,婉仪啊,这个人是朕打算派去西南查看的钦差,有什么事你直接问他就好了,不要扰了父皇批阅奏折好不好?”
  大隋长公主杨婉仪回头看了一眼,见眼前这个人有些面熟。
  然后她忽然想起,方解在囚牢里说过的那番关于什么最恶心的话。她立刻站直了身子,指着方解的鼻子怒道:“竟然是你!”
  方解连忙赔笑:“长公主殿下,好久不见。”







☆、第二百九十二章 懂你的意思了

  ()  第二百九十二章懂你的意思了
  皇帝显然对自己这个女儿也没有什么办法,他最疼爱的孩子便是长公主和太子殿下。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嫡庶之分看的很重,皇帝也不例外。这两个孩子,长公主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所生,而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