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督师-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完成了,然后就是研究自保的问题了。

  皇太极死了,以崇祯的能力一心整顿朝政之后,大明说不定就真的中兴了。

  也说的是,这老天老是和大汉王朝开玩笑,你这出来一个明君想要奋图强,敌人那里也一定会有个明君出现,给你搅局,比如秦始皇出来,就给你出来个匈奴可利,大汉王朝刚刚稳定就给你弄出一个匈奴大单于冒顿,尹志协,三国有个曹操就行了,非得给你弄出个刘备孙权,宋太祖出来了,敌国男的不行,就给你来个女中豪杰萧太后,宋朝时候出来个宋神宗英宗,结果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都是英主辈出,那是一波一波的,就好像老天专门考验汉族人的韧性一样,没完没了。

  这明朝也是,送走了好几个不靠谱的皇帝,出来一个还算行的崇祯,结果就又摊上一个更行的皇太极。

  其实崇祯皇帝具备所有作为一代英主的潜质,比如他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精力充沛,一心治国等等,但却也具备了所有亡国君主该有多东西,刚愎自用,文过饰非,诿过臣下,使得诸臣离心,严苛急躁,翻脸无情,永远用最阴暗的心理揣测别人,在这一点上吕汉强感触最深。但吕汉强认为这都是形式逼迫造成的,绝对是失眠症的后遗症,如果皇太极死了,国外的压力减轻了,崇祯就能好好的睡一觉,然后恢复正常,那大明就可以在他手中继续延续。

  至于自己取而代之,这个事情吕汉强还真没想过,但想过之后也就彻底的放弃,三百年大明,不是一个外姓想取代就取代的,即便大清强势征服,又给予怀柔,结果大清三百年就没消停过,汉人就没少反抗,这样的战乱祸连,不是吕汉强的初衷。更何况崇祯好好的帮帮,还是有希望的。

  战斗规划定下了,就开始行动,这次林丹汗也算下了血本,那是一心想要将皇太极留在这里,于是安排爱将格日乐图带着两万所谓的大军亲自诱敌,自己带着两千骨干准备封堵野草川谷口,绝对不放皇太极再跑了。

  

  :。:


第564章 完美

?野草川一战打的跟闹着玩似的。

  皇太极带着两千精锐面对两万林丹汗的大军,只一个冲锋,这次不是诱敌了,而是彻底的溃败了,两万大军就一窝蜂似的跑了回来,好在没忘记任务,总算跑回了野草川,当吕汉强带着两千五百人马努力的向皇太极的脑袋上挥洒巨箭和炸药包之后,皇太极当机立断,不但没往回跑,而是直接往前冲。

  这下就笑话了,前面诱敌的本来就成了惊弓之鸟,根本就站不住脚,当诱敌完成,大家都按照惯例,认为皇太极会回头往回冲呢,结果皇太极出其不意,这大大的出乎了他们的预料,结果一哄而散,让皇太极没费什么力气就冲了出去,等吕汉强反应过来,带着人从两面山上跑下来,再骑上战马追击的时候,皇太极和他的残兵早就跑的没了踪影。

  而在追击皇太极的时候,格日乐图被一支建奴的利箭在后背射穿,当场死亡,这是林丹汗最大的损失,因此吕汉强嚎啕大哭,用上了最丰厚的赔葬,掩埋了自己这个生死过命的安达。

  不过这场不完美的战斗也起到了两个效果,第一个是彻底的砍掉了皇太极这个尾巴,让皇太极再次损失一千五百真正的精锐之后,放弃了林丹汗转而再次向朝鲜施压,而最主要的是第二个,吕汉强这次不惜血本的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向林丹汗展示了大明军队强悍的火力打击能力,让还心存侥幸挑逗大明的林丹汗彻底胆寒,两千五百明军,其实也就是两千,就将整个野草川炸的是翻天覆地,强悍的建奴竟然连个照面都没有就损失一千五,若是几十万边军都这样,那还是老实的当藩属,老实的在这块地方称王称霸吧。

  吕汉强在林丹汗这里呆了两个月,彻底的摸清了林丹汗以及这周围部族的情况,针对性的给林丹汗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九月的时候,明显见瘦的华树亮带着一列长的都看不到边的盐车,还有林丹汗急需的茶叶布帛,以及生铁来到了林丹汗的营地,林丹汗立刻吩咐手下开始向其他部族倾销食盐,抢占后金财政来源的食盐市场,同时颁布自己的杀奴令,一时间在赚的盆满钵满之后,还赚了不少人头钱,其中单单是牛录的脑袋就有五个,这大大的打击了后金,让后金的每个人都处在了人心惶惶的境地,这极大的打击了后金的士气,减少了人口,尤其这杀奴令一出,后金的女真看所有的蒙古人都带着戒备,说不准正在和你恭恭敬敬说话的家伙,突然就抽出刀子来割下你的脑袋,然后欢欢喜喜的向大明换铁锅去了,这样,也就离间了刚刚依附他们的蒙古诸部,虽然还没到大家动刀子开打的地步,但离着这个距离也不远了。

  后金的噩梦开始了。

  既然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设计走向正轨,吕汉强就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于是在一个秋高马肥的时候,带着林丹汗分给他的海量金银开始回归山西。

  说实话,吕汉强想家了,都牙疼了。

  继续骑在小红马上,两条长腿晃悠悠的都耷拉到地上了,白马就百无聊赖的跟着,大队人马过了张家口,赵四海依依不舍的与吕汉强作别,然后往北去了,北面,还有他的边军家属在放牧,这时候,正是商贾往来买卖的时候,他可不想自己的兄弟们不懂行情,三瓜俩枣的就让人骗了。

  过张家口的时候,吕汉强也想回京城看看,看看老方,看看自己的报纸,看看自己的收入,但一想自己一旦进城就可能成为崇祯的人质,还是放弃了,现在,好不容易在崇祯内疚的时候将自己的娘和弟妹等等搬离京城,逃离虎穴,没必要再往火坑里跳,这一离开京城,便再也看不到汉家繁华了吧。

  打着这样的患得患失,吕汉强的队伍就继续慢慢悠悠的往回走,沿途依旧受到无数百姓的招待,喝的是昏天黑地,吃的是五迷六道,这真是一场逍遥游啊。

  这期间吕汉强带着一群人来到了后世的商都县的位置,这里华树亮已经开垦出大片大片的盐田,在高远的天空,明亮的太阳地上,那是一望无际的雪白,无数民夫在老盐户的指点下,正将无数的白盐堆积成山。而更远处,还有无数劳力在建设新的盐田,产量的增加不久可期,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吕汉强在一个聚宝盆,让他已经没有一点用处的银钱再次疯狂的增加。

  开辟这块巨大的盐场,其实也有各地商贾的功劳,当时华树亮跑来这地方之后,就紧急回到大同,准备起出当初隐秘的蒙古王庭缴获开始建设,结果这风声不知道怎么就传了出去,立刻华树亮就被一群群商贾围的是水泄不通,所有的商贾都告诉华树亮:“这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那还要吕督师掏什么钱啊,再说了,吕督师可是清官,他也没有钱,要钱,我们有,要人,我们有,要效率,我们更有,当然,我们就有一个小小的不能再小的要求,那就是,盐场有我们三层股份,不行两层也行。”

  食盐是当时最大的暴力行业,两层就完全可以在一年半载里培养出无数富可敌国的巨富,这事情怎么能不做?

  结果华树亮早就被吕汉强熏陶的什么事情都愿意经手商人,尤其在上次劫掠时候,更看到了商人无比强大的能量,当时与几百家商贾签订契约,钱他们出,人他们出,工他们出,两层股份。

  这下当时就调动起了无数红着眼睛的商贾,不但源源不断被商贾忽悠来的西北流民涌入商都盐场,而且所有的商人都一起撸胳膊上阵,结果只在短短半个月,第一块盐田就出了盐了。

  现在盐场不远的盐官司的驻地,就在这短短三个月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简陋的集镇,在这里急匆匆行走的,全部是塞北草原的边军家属里的商户,他们不必理会国朝的禁运,因为不必再走长城,同时更不必再吃价格高到无限,质量低到无限的内地食盐。

  

  :。:


第565章 见闻

 吕汉强在视察这个新兴的集镇的时候,他看到在皇家商行的隔壁,一群太监坐在那收税,这让吕汉强很纳闷,这曹化淳的手也太快了。WwW.⒉

  这些太监远远的就看到众星捧月一般出现的一票人马,正高兴又有一大批盐商到达呢,却有个眼尖的一下子认出了当中的吕汉强,对着同伴高叫一声:“是吕伴读来了。”

  就这一嗓子呼啦一下,十个太监跑出来九个,一个太监懵懵懂懂的问最后跑的兄弟:“吕伴读是谁啊。”

  那个跑在最后的太监丢下一句:“就是给王公公申请忠烈的吕伴读。”然后转眼就跑了个没影子了。

  这时候这个太监啊呀一声,“啊呀,感情是久闻大名的吕汉强吕伴读啊,这下可看到喘气的了。”于是兴奋的急急追了出去。

  吕汉强在这些太监里的人缘极好,一个是,他是魏忠贤倒台后,现在大明文人官员里,唯一对太监一群不是疾言厉色的,而且无论见到哪个太监,都能飞快的给你拿出一个小欠条,那上面绝对是一两以上的银子,而且这个小欠条还绝对童叟无欺见条付钱,没二话。再一个让所有太监从心里感激的是,他替那位带着两个小太监,打着一杆勤王大旗壮烈殉国的王公公,和两个小太监申请忠烈牌匾的人。

  当时那些文臣坚决反对,即便是自己的主子崇祯也不以为然,给一个太监写忠烈牌子,岂不让其它忠烈感觉羞愧?然后吕汉强却坚持,并且驳斥的那些文臣哑口无言,感动的几万自感卑微的太监嚎啕大哭,最后,吕汉强愿意用自己的军功,给他们爷三个换来一个牌匾,崇祯才不得不开创了大明先河,为一老二小亲笔提下忠烈二字。数万太监宫女自的捐出一个月的长例,在北京郊区香山脚下,风风光光的给爷三个建了一座恢宏的祠堂,吕汉强还让曹化淳划拨了十万亩承包的土地,用来维护和供给这个祠堂的费用,以后,这里也慢慢的展成了年老太监和宫女养老栖身的地方。

  谁说太监都薄情,其实他们也懂得感恩,更珍惜感情,因此,这些人一听那个认识吕汉强的太监一嗓子,立刻争抢出来,扑到吕汉强面前就磕头,唬的吕汉强直接跳脚,拉起这个,拽起那个,好一阵忙活。

  等问清带头的太监事情的原委,吕汉强就笑了,感情崇祯被钱快逼疯了,得到吕汉强的书信支招,第一个红眼睛的就是王承恩和曹化淳,二话不说,派出太监驻守盐场,直接收取吕汉强提出的十分之一的税收,直接入内帑。这手真的快啊。

  随着盐场开张,产量飞展,而一个逆向商业行动开始出现,原先草原食盐都靠内地走私,现在,开始从草原向内地走私了,因为这里的盐价低质高,只瞬间就将淮盐等等挤出了北方市场。

  东林不干了,这严重的影响他们身后的利益集团的收入,当时他们提出与民争利的老调调,要求不得向商贾收税,结果曹化淳也学起了吕汉强的胡搅蛮缠,好啊,当初盐税就给内帑,那现在你不让我们收税是吧,那咱们换个名字,叫塞外商贾乐捐,这行了吧,人家乐意捐献你管不着。

  至于东林高呼严打走私,曹化淳当时就义正辞严的给予了驳斥:“往外叫走私,往里叫进口,再说了,草原已经是我们的了,我们的怎么是走私呢?那叫互通。”然后看着一群愤怒且尴尬的家伙们,曹化淳笑的那是嘎嘎的。

  这时候赵梓却意外的冒了出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十几个半大小子,一见到吕汉强,那群半大小子一起施礼口称:“山长。”一个个激动的跟什么似的,倒是把吕汉强闹的一愣。

  赵梓连忙解释:“东主,这些都是平6书院你的学生,这些是先期学习优秀精通会计的学生,这次我被华树亮一封信紧急找来,料理盐场的事情,我就批准他们提前毕业,带来这里历练,也算是掌控我们的要害。”

  他赵梓这么一说掌控要害,更让这些学生激动的浑身抖,这是信任,绝对的信任。

  吕汉强这才知道,这就是他当初收养的那些流民中的孤儿培养的学生,和这些人既有父子之情,又有师生之义,这才是自己最值得信赖的人。

  当下一一嘘寒问暖加以勉励,更让这些半大孩子痛哭流涕。

  “哭什么,这不很好吗,我的小鸡雏都长成了雄鹰,既然是雄鹰,就要放你们飞翔,好好的做,你们就好像是早晨辰时的太阳,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但也是你们的,最终还是你们的,大家不要让我失望。”

  这一番深富哲理的语句,不但让孩子们折服,就连许杰赵梓和华树亮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看着不过二十三的吕汉强说如此老气横秋的话,怎么都感觉不像是他说的。

  小胖子就捅了下吕汉强:“姐夫,这话你是从谁那剽窃的?很好吗。”

  吕汉强就笑眯眯的边对着激动中的学生们点头握手,边小声的嘀咕:“你又看出来啦,嘻嘻。”

  拉住一个最大的,年纪大约十七八的学生,这个自己有印象,当初是自己叫他做的班长,“徐初,在学院你是班长,到这里,你依旧是班长,更是老大哥,记住,带好弟妹们。”

  结果这个徐初竟然规规矩矩的跪下:“山长,现在我不叫徐初,我叫吕一。”

  然后其他的孩子也规规矩矩的一起跪下,纷纷报名:“吕二,吕三——吕十八。”

  吕汉强就更蒙圈了,怎么他们磕头拜把子啦?这是小集体,这是小动作,这不好,这要杜绝。

  结果吕汉强的脸刚刚掉下,赵梓就上前解释:“东主,这些孩子被我提前毕业带到这来,这帮小子就商量了,一致认你做义父,他们就把自己的本名放弃了,按照年纪大小排序,一来好起名字,二来大家也表示兄弟永远相亲相爱不分离。”


第566章 无政府的商都

 这大明乱世,大家为了抱团取暖,一些利益相关的人认人做义父义子之风盛行,比如当初开镇东江的毛文龙,义子不下一千,而最著名的便是——毛可喜,毛精忠,毛有德。

  怎么,他们不著名?那我告诉你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你该知道了吧,就是这三家伙。要不说大明能臣出怪事呢,所有能人推荐保举培植的几乎都是汉奸,孙承忠是,洪承畴是,毛文龙是,等后来的三大巡抚之一的孙元化,简直就成了汉奸叛徒的培养基地了,不但养成了一窝子汉奸,更培养了他们铸炮和火器的技术,真是包教包会包成才啊。

  但你说他们都是误国的吗?绝对不是,他们手下的背叛其实是这个大明,是当时的历史形势造成的,跟这些人无关。

  因此,在心理上吕汉强不愿意入乡随俗的收义子,同时在后世养成的习惯上也排斥这东西,师生的情谊绝对在义父义子之上。

  吕汉强当时沉下脸:“胡闹,父母所生,你等便永远是父母的儿女,你们是孤儿,更应该珍惜祖宗之姓,更要肩挑起延续你们祖宗香火的重任,怎么轻易放弃祖宗?我与你们有这师生之情难道还不够吗?非得要做这对祖宗不敬,对父母不孝的事情?”

  带头的吕一被吕汉强一声断喝,立刻羞愧的无言以对,趴在地上不知道该怎么办。

  吕汉强也认为自己说话重了,和缓了一下语气,然后折中的道:“我们师生情谊便是天高地厚,我也知道了你们的心思,但同学感情更加珍贵无比,这样吧,你们为了记住师生同学之情,就将你们的名字改了,姓是祖宗的不能改,就将你们的名字改了吧,比如你徐初就叫徐一,以此类推下去就是了。”

  安慰完了孩子们,赵梓乐呵呵的悄声对吕汉强汇报:“我的东家,这一个盐场,每年向林丹汗出口就能赚上百万银子,扣除给皇上的,我们最少能弄五十万,而向草原,向内地输送的食盐,我们再扣除给皇上的,最低能弄一百万,而皇上在这盐场,连利润带收税,每年能收入二百五十万银子。”

  吕汉强就笑着不说话,实际这还是才开始,当这里的食盐真正挤走整个大明黄河以北的食盐之后,崇祯每年在这里的收入更加惊人。

  听着赵梓的汇报,吕汉强就波澜不惊的点点头,现在对于银子,在吕汉强来说,钱多了,也就是一个数字了,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这下,您是不是该上书皇上,减免了开征的练饷?让百姓喘口气?”赵梓忧国忧民的建议。

  吕汉强点点头,有了二百五十万的收入,林林总总的自己给崇祯一年弄上四百多万了,崇祯的内帑比历史上也宽裕了不少,他应该可以减免一些百姓负担了,让北方百姓从恶性循环里走出来了吧。

  “这个事情我回去就写信给皇上,应该没问题吧。”说这话的时候,吕汉强很有成就感,因为他来到大明,虽然没有杜绝李自成起义,没有彻底的消灭皇太极,但至少加征辽饷的事情没了,如果再将练饷也给整没了,那自己对得起这天下百姓了。

  “大人这盐场还没个名字,这镇子也没名字,您是不是给起个名字?”围在吕汉强身边的所有商贾百姓一起殷切的希望吕汉强出手。

  于是吕汉强就捏着下巴故做深沉而有学问状:“此大河经年不冻,水流湍急,回旋成纹,古语为之商,又想,只要我们努力,便会将这镇子建设成这草原的大都会,因此,就叫商都吧,文雅而不失内涵,好,高,实在的高。”吕汉强就直接给自己点了个赞。

  剽窃吗,也要尊重事实不是?

  于是商都之名传遍天下。

  商都不设立官府,这是吕汉强的提议,因为一设立官府,那什么**啊,权钱交易啊,什么官商勾结就全出来了,好事情准给你弄坏了。

  因此,商都的事情就交给当地的商人行会管理,也就是说,将商都直接建设成一个大公司,这一点是吕汉强坚持的,一个人的管理是有瑕疵和错误的,如果各个股东成立一个商会管理,再推出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加集中的制度,这样就变相的成立了董事会,这样大家事情都是透明的,也就没了怨言,犯错误的可能也就小了很多。

  结果这些大商贾更绝,一个个都腰缠万贯了,都想着骑鹤下扬州呢,谁还愿意在这草原呆着,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都聘请了自己信任的,精明的人代理自己的事情,这就出现了后世的经理人制度,看看,其实什么好制度都是有其根本原因的,有时候,一个好的制度是不需要强硬的安排,自然的便是水到渠成。

  既然放了一堆代理人在,那大家都骑鹤下扬州了,吕汉强要求的董事会也一句不能每个月跑到这草原来开吧,于是,大家一合计,就近吧,就在扬州每月聚会一次吧,这就又造成了变相的向那些经理人们放权,就此,一套自的公司财团运作应运而生,这简直让吕汉强惊掉了下巴。

  自己是大股东,当然要派人做总经理,但赵梓不行,现在这家伙已经是平6府同知,上次已经有风声,要调吕焕之给姚同新当助手,也就是升任山西省右布政使,这样一来,赵梓就必须升任平6知府,看住自己的基业,一些事情还需要他做。

  许杰也不行,许杰现在取代了赵梓成为自己的小扇子,一刻也离不开,虽然现在自己不当官了,但不等于与官场没有交集,现在崇祯把自己当成了得用,当成了救火队队长,现在各种大火暂时没有烧起,大家不想这个队长抢好处,于是就把自己丢在一边了,一旦哪里又起火了,说不得自己还得上任,这个是不能由着自己决定的,因为,这是万恶的旧社会,是万恶的皇权时代,只要你第一天把脚踏进朝堂,那你这个人的生死自由都是皇上的了。

  于是,赵梓安排了一批他带来的第一期全部的学生在盐场,指派最大看着沉稳的徐一做班长,直接掌控财物,其他不用他管。


第567章 再露一手

?其实,吕汉强当初在学院里教导这些孤儿孩子的技能不是八股,不是科考的东西,全部是实用的技能,在这一点上,吕汉强的平6书院更像是一个后世的技工学校,这是吕汉强的良苦用心,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已经有了太多的书虫,却缺少的是实际的应用型人才,中国的科技不是不先进,而是缺少推广与传承,因此,吕汉强就打着给弟子们一门安身立命的学问的旗号,教导这些孤儿,最终要将他们培养成这个时代科技的传承人。

  给一个人一门可以吃饭的手艺,在当时这绝对是天大的一个恩赏,在那时候,所有的技艺包括一个裁缝的手艺都要父亲传儿子,有时候连女儿都不传,这才是徐一等孤儿甘心情愿的拜在吕汉强膝下,做他义子的原因,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千年的传承,并且会一直传承下去。

  说起科技,吕汉强在这盐场呆了几日之后,现了一个需要自己再开金题。

  盐场地势平坦,但道路的建设却没跟上,这和那群商人目光短浅有关,他们不愿意将白花花的银子浪费在修路上,再说了,这时候也没水泥沥青,在这草原地带,到处都是沙土地,石头简直就是金贵的东西,因此,在运输上就大大的落后了,为了不让车轮陷进土里,只能减少车的载重量,这样就增加了成本,减小了功效,因此,吕汉强决定自己再露一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弄出个四轮马车来。

  四轮马车这东西,相对于两轮马车,因减少了马匹的负重压力,让马匹专一的拉动,因此拉得多跑的快,比双轮马车要有效率的多,但中国作为最早明了车的国度,却没展出四轮马车来的原因,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技术没有突破,那就是前轮转向问题,其实在吕汉强这些后世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简单的要命。

  于是吕汉强就指挥着一群木匠鼓捣出来了四轮马车,当所有的人围在四轮马车周围,等着看吕汉强的笑话的时候,但当他们看到两头牛慢慢悠悠拉着比平时多了两倍的货物轻松转弯之后,所有的人都惊呆的掉了下巴。

  于是吕汉强就带着一地的下巴,骑着他的小红马,带着一大票人马继续回家。

  出来的时候,子涵已经有了,这一下就是四个月了,吕汉强真的想看看子涵挺着肚子的样子。慢慢悠悠的走,慢慢的就想,最好是回家一看,如雨也挺着个肚子,娘乐歪嘴的样子。于是,一边意淫着,一边晃晃悠悠的走。

  小红马这小家伙依旧眯着眼睛悠闲的走走停停,所以,大队就依旧随着吕汉强的节奏走走停停,这样的路反倒是显得非常悠闲。

  每日里,生在自己身边的就两件事,一件是打架,这帮汉子啊,怎么说呢,一闲下来就开始打架,为吃的打,为喝的打,最令人指的是还能为一只鸟在草丛里飞出来是公是母也能打上一架,而且打架的规模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扩大,五百人,不久就分成了两派,互相打的是烟尘滚滚,今天你和是一伙,明天咱们就是敌人,小胖子和陈亮高旭简直就没个谱,一伙鼓动这货打那货,一会又帮着那货揍这个,反正不打的个鼻青脸肿就没完。

  赵梓许杰的心态是真正的文人,在他们的骨子里,这种行进才是他最喜欢的,于是在秋高气爽的草原,听着吕汉强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这三个月来他在林丹汗那里的作为,一面偶尔的非要献丑的吟诵一番诗词互相唱和,那诗词简直让吕汉强恨不得掐死他们俩。

  进了雁门,还是陈车迎接,但陈车迎接他的时候,又递上了已经是山西布政使姚同新的书信,让吕汉强回来无论如何也要到太原,这说什么也不能在躲避了。

  姚同新当太原布政使是因为他的军功,在当时山西巡抚被下狱问斩,两个布政使在危难的时候一个借口年老体衰,要求致仕,一个风寒侵扰,简直不能下床,于是山西就成了真正的权利真空,这时候,本来就是习惯上的直隶州的知府顺位上升的姚同新,再有这巨大的军功,因此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山西布政使。

  但吕汉强功大于天,却罪行累累,更有当场杀俘的典型,被剥夺了所有的功劳而放归山西老家临汾之后,这也正是吕汉强求之不得的事情,趁着这个机会带着家人逃出北京,那只要出了北京,崇祯再想捏着自己的家人要挟自己,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为了避免给老哥哥姚同新带来麻烦,主要是官场上的麻烦,于是吕汉强干脆直接绕过太原,根本就没和这个老哥哥碰面就直接回了老家,然后在老家悄无声息的办了婚事,然后就窝在他豪华的让人指的庄园里,努力的造人,根本就不去拜访这个山西暂时的第一人的老哥哥,这让忙的焦头烂额的姚同新感觉到非常憋屈。

  好不容易抽空去了吕汉强的庄园,希望能再次激起吕汉强的雄心,而不是颓废下去,结果又扑了一个空,人家吕汉强直接去了草原游玩去了,于是姚同新就写了封信,丢在雁门,就等着吕汉强到自己的太原拜会自己,到时候,自己有许多话要和他说的。

  看着姚同新老哥哥的书信,自己还是感觉到很内疚的,毕竟自己来这父母官治下当顺民都快一年了,结果却一直躲着他,这的确不是一个事。

  “见见吧,丑媳妇难免见公婆的。”吕汉强就笑着收起了书信,然后叮嘱一番陈车,带着一群兄弟继续慢悠悠的上路,直接奔向太原。

  太原的繁华其实已经不在北京之下,毕竟这里久不经战乱,想当初洪武迁民,填补中原和南方战乱之地的时候,山西当时的人口就有三百多接近四百万的样子,在当时,这绝对是一个恐怖的人口数字,而经过大明近三百年的太平,现在的山西有近五百万人口,因此,太原便当然的成为了大明数一数二的大城。

  这里不但人口多,而且王爷也多,现在住在太原的大小王爷,新鲜的王爷和过气的王爷就有十个,而郡王什么的更多,这些都是食利阶层,当然的便带来了太原一种病态的繁荣。

  

  :。:


第568章 再见姚同新

 太原的繁华就给吕汉强带来了直接的好处,那就是,五百人的队伍在城门通过的时候,只是每人缴纳了十文的城门捐,就大摇大摆的进来了,没有一点被盘查刁难。网 当吕汉强进了城门之后还不住的回头回脑,他真的不明白,这样的城防,这样的乱世,太原还能没有沦陷,他都怀疑姚同新老哥哥的脑袋还在脖子上没有。

  至于姚同新的脑袋在不在脖子上,这个答案很快就得到了,因为姚同新一听门子报说吕汉强来了,当时就直接跑出来迎接,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