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督师-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多?”就连崇祯都惊讶于晋商八家的实力了,想到这么多的家业,崇祯都有点后怕。
吕汉强点点头道:“是这么多,但,豪华房产和各处庄园都是不动产,暂时不能出售,也无人能购买,因此只能是估价,这是其一。”然后语气一转而贴心:“七十万亩土地,臣却准备建议万岁不卖。”
“这是为何?”现在的崇祯思路又开始随着吕汉强的思维转了,这是好现象。
“现在国朝三百年,土地兼并严重,全国的土地大部分都兼并到了大地主士绅豪强的手中,真正能为国家缴纳赋税的百姓实在越来越少。”
这一点,崇祯深有感触,但却无计可施,土地兼并严重,而兼并了的土地就不再向国家纳税,纳赋,这才造成,开国三百年,人口增加何止数倍,但现在的税收竟然远远不如开国时候,但这又能如何?是个皇帝就不敢哪怕是限制一下土地兼并,因为这样就会得罪全天下最不能得罪的士绅阶层。
“因此,为国朝长远大计,臣的意思是,如果将这些土地卖出去,购买的还不是那些士绅地主?”然后斜了眼站在一边的户部尚书:“而且按照诸位大臣当初定下的国政,士绅和豪强是不纳粮的,这叫什么?这叫与民争利。”然后面带讥讽的还冲始作俑者周廷儒问了句:“是不是周阁部?”
这句话差点把周廷儒给噎死。
得意的一笑:“而卖土地得到银钱,还不是被户部尚书纳入?东一下西一下的乱花掉,成不了什么气候?。”
“那吕爱卿是什么意思?”只要卖地的钱不落入户部,崇祯就在心中有点小窃喜,现在的称呼再次变回爱卿了。
“臣的意思是,将这些田地收归皇上所有,在各地设立皇庄,却不设皇家家丁耕作,而是为了调动耕作者的积极性,施行联产承包。”
崇祯在各地有皇庄,明朝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始于永乐年间﹐武宗时急剧展﹐他即位后一月之间﹐就增皇庄七处﹐后又增至三十多处。
明代皇庄除皇帝庄田外﹐还有皇太后及皇太子庄田。皇帝的庄田是由皇帝委派太监经营的“自行管业“的土地。收入的皇庄子粒或皇庄子粒银﹐都由管庄太监直接掌管﹐由宫廷自行支配。皇太后的庄田又名宫庄。
皇庄内部的管理人员大多由宫廷直接委派管庄太监管理﹐另有官校﹑庄头、家人等数十人。固定叫做庄客的百姓耕作,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大锅饭,产出有时候都没有付出多,这成为当时各个皇帝手中的一块鸡肋,尤其在正德五年,还因为压迫奇重,皇庄里的庄客起义的事情出来。
现在吕汉强突然提出了一个什么联产承包制度,立刻引起了崇祯的兴趣,这时候他已经忘记了这次朝会的初衷,他已经彻底的被吕汉强带沟里去了。
吕汉强微微一笑:“所谓承包,就是将这次的土地变成皇庄,但不在由皇家直接管理,而是承包给百姓,每年按照一定数额上缴内帑,这样的好处是,不但让百姓得以有希望,同时皇上内帑也就旱涝保收,岂不几全其美?”
崇祯就歪着脑袋想了半天,最后疑惑的问道:“这和佃户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啊,佃户是人身依附在地主身上,他们几乎没有自由,但承包皇上土地的,却是来去自由,人头税,各种徭役他们不必再交,尤其,今年你赔钱了,可以不再承包,而皇上将这事情承包给有能力的人,放开他们,任他们施为,种豆也好,种麦也罢,还是种上五亩油菜花全由他。”说道这里,吕汉强都想唱上一曲,不过这是严肃的朝堂,还是说为好:“他们可能不种庄家而栽培更赚钱的桑麻,或者干脆开养殖牲畜,如此无地百姓有收入,皇上收入也稳定了,这不是区别吗?”
站在崇祯身后的曹化淳先听明白了这里的弯弯绕,立刻双眼雪亮起来,他是真心的为崇祯着想,这一变,立刻就可以让鸡肋变成聚宝盆。
歪头一看曹化淳的样子,崇祯立刻明白,这是个来钱道,这个必须做,现在,崇祯都快让钱给逼疯了。
第512章 土地改革
?看到崇祯和曹化淳的表情,吕汉强笑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抓到了这两个人的脉门。
在现在的大明谈改革,那就是找死,也根本不可能,现在要想改革,那就要抓住崇祯急于弄钱的性子,用钱来吸引他。
“而现在大明赏赐各地王爷的土地都是从百姓手中出,这样的结果就是让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让百官阻挠,让天下诟病,但只要皇上掌握了这七十万亩土地,就可以用这些土地赏赐亲王,而这些地依旧规定那些王爷们用承包的办法运作,所得归各位被赏赐的亲王,皇上,您拿您自己的土地赏赐自己的亲戚,那谁还说的出口?”
这下子正挠在了崇祯的心坎上。
自己最喜欢的是田妃。登基后的崇祯帝忧心国事,终日在御书房里睡觉,一个月中进宫不到一二次。田贵妃却很能事,善侍色笑,崇祯帝每次入宫,总是愁眉不展的,但经田贵妃的婉言解释,崇祯帝便眉开眼笑,忧虑就此尽忘。正是因此缘故,崇祯帝对于田贵妃,也爱逾他妃。
爱屋及乌,当然更爱老丈人,明朝的规矩是,妃嫔都要在民间选,基本都是小户或者是中产者,这就是避免外戚专权的故事生,田妃的老爹也是如此,现在他只俸给老丈人田宏遇一个游击将军这个他能不用内阁批准的官。
毕竟这官太小,于是就想着封赏给田宏遇一点土地,结果立刻遭到所有朝臣反对,只要一提起来,满朝文武就会吵翻了天,现在田老丈人都被百官骂成了祸乱天下的罪魁祸,简直是要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才甘心。
但若按照吕汉强的法子,那自己用自己的土地赏赐亲人,那你该没说了吧。
但吕汉强却得意的盘算,这下好了,你再赏赐皇亲国戚就只能用你自己的土地了,到时候我看你还大方不,再也不会出现为赏赐一个福王,结果山西的土地不够还要四川出,四川的土地不足还要江西拿,只这个家伙就让几万户百姓无家可归沦为流民。
“为什么要依旧施行承包制度呢?”崇祯就饶有兴趣的问道。
吕汉强就对着已经松了口气的同党得意的一笑,跑题的道理就是这样,要讲究艺术。
“万岁,佃户依附百姓受尽盘剥,但承包却不然,如果皇上将承包的费用定的高了,则没人承包,只有合理了,才能让人承包,这样,一来能让土地不至于荒废,二来也能舒缓民力,让百姓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修养,这岂不正是皇上想要得到的吗?”
这一说,正说在崇祯心里,崇祯其实是爱民的,就从他容忍张献忠挖了自己祖坟,却依旧诏安上看,就从他的一道圣旨上说:“都是大明子民,能诏安还是招安”就可以看出这点,至于横征暴敛,说句实在话,那都是被逼的,他也是没有办法的。
“若能让百姓修养,即便少了点又如何?吕伴读这个法子好啊。”这下,称呼再次成为同学了。
这时候,刑部尚书听出不对,立刻站出来反对:“吕汉强,难道你不知道查没罪犯家产,所有都要充公吗?你这是奸佞小人,一味媚上。”
吕汉强突然面色凄苦的道:“按照国朝规矩,查抄罪犯家产,有三层是要缴纳给皇上内帑的,而现在你看看皇上都穷到了什么地步?一件龙袍袖子都磨破了,难道就不能让我们的皇上穿的体面一点吗?这也是臣子的脸面啊。”
此言一出,崇祯悄悄的将衣袖往桌案下挪动了一下,眼圈不由一红,心中却无比温暖,最贴心的还是这个同学啊。
吕汉强不管崇祯,这是他必须要打的一张牌,这叫亲情牌。“难道你就没有一点人臣之心吗?难道圣人的君父教诲都让你吃到狗肚子里去了吗?”说罢,竟然开始撸胳膊挽袖子,一副要为崇祯教训这些不孝的儿子们了。
吕汉强加大牙笏一摆,大家脸都绿了,这家伙可不像当初了,就这一撸胳膊,浑身上下立刻迸出一股无可匹敌的杀气,是的,是杀气,是那种在菜市口看到那些刀斧手身上才有的杀气,这次可不是打了就打了,这次可能要打出人命了。
于是第一个冲上前的就是王侍郎,一把抱住了吕汉强的腰,皇上要杀谁,那是没有后果的,你要是当场打死人,那后果是严重的。
“伴读住手。”一声轻轻的声音传来,吕汉强立刻停住了在一群人里的挣扎,这次好,连吕伴读都不叫了,直接叫伴读了,浑身一阵恶寒之后,吕汉强故意气喘吁吁的收起了牙笏。
“其实刑部说的也对,国朝的规矩,祖宗的法度是不能破坏的。”崇祯无奈的叹了口气,“这样多全其美的事情要是真的做下去该多好啊。好吧,以后所有的抄没朕不再收现银了,全部以土地为标准。”
结果就这一句,便让满堂文武后脖颈子凉飕飕的。
这是崇祯动心了,开始想法子收揽土地出租了,而这天下的土地在哪里呢?——这些朝堂代表的士绅手中,而要取得这些土地的办法呢?就是抄家啊。
以后大家的日子要不好过啦。
吕汉强就在心中笑了,这就是利益,针对这个还想中兴大明,还爱着百姓的小皇帝设下的利益圈套,等第一年承包费收上来,崇祯想收手不对付那些贪官污吏,那些罪行累累的士绅都不可能了,等崇祯一朝结束,全国被兼并的土地也该有大部分回归变相的国有了吧。吕汉强如是想。
自己的跑题太完美了,简直就要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名正言顺的土地革命了,打土豪分田地,好,我喜欢。
也正如吕汉强所想的,这个完美的计划让崇祯再也不能忘记,于是朝堂上每打倒一个贪官,最主要的就没收他们的田产归入皇庄,然后崇祯就采取吕汉强的做法,立刻承包给无地的百姓,这事情按照这样做下去,总会有一天,这大明的土地会慢慢的再次收归国有。
朝会就在几家欢喜几家忧的气氛里解散了,既然吕汉强已经说明白了,虽然谁也没听明白他的一千五百万抄家银钱哪里去了,但最少崇祯是理解了吕汉强,再次将他当成了心腹。
既然当成心腹,散朝了,当然要御书房召见了。
:。:
第513章 乐观的崇祯
坐在书房里,感觉不到寒冷,这让吕汉强感觉不适应,左顾右盼间,崇祯笑着命人摆上了午膳,这是第一次吕汉强享受到的待遇。WwW.⒉
其实所谓的御膳吕汉强还是略微皱眉,实在连自己在家的时候都不如,别说是酒,就是菜也不够,小小的四碟,一个汤,还都是清汤寡水的没有什么滋味。这时候吕汉强就想,他在这里勤俭清苦,说不定王承恩那就已经是山珍海味了,是不是自己上王承恩那蹭顿饭更合适。
崇祯笑着让菜,然后开心的笑着道:“皇城里难得的温暖,还多亏了你了。”
吕汉强就比较吃惊,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自从老太太进宫陪着老太妃聊天,结果你家张管家就以捐献为名,直接运进来一万石的焦炭,将宫中所有的地龙都点了起来,这下才让我熬过这难熬的冬天,你说朕是不是很是借了你的光?”
一提娘,吕汉强的心就揪着般的疼,还不是自己连累了娘自甘做人质,作为儿子都做到这个份上,怎么不让自己愧疚万分。
低下头掩饰的轻轻喝汤。
崇祯哈哈一笑:“我知道你想娘了,等一会咱们君臣聊完,我便让您去后宫老太妃处,与老太太见面,不过老太太说了,这些日子和老太妃们相谈甚得,准备住到春暖花开再回家。”然后红着脸欲盖弥彰的解释:‘这可是老太太说的,我当然求之不得。’
吕汉强就强颜欢笑的道:“天下最富丽堂皇的便是这紫禁城,最安全的也是这紫禁城,我在外征战,如果娘能住在此处,我便安心了。”
崇祯得意的哈哈一笑:‘正是这个道理,如果老太太愿意,她老人家可以住到永久。’
吕汉强就咬牙切齿的嘀咕:“你还打蛇随棍子上了,总有一天,我要将我的家搬离这个监狱一样的京城,到那时候,我看你还怎么要挟我。”
一说到战事上,崇祯放下手中的碗筷,再次变得忧心忡忡;“建奴从去年十月入寇,现在已经是一月末,如此猖獗总不是个办法。”但转而又信心满满的道:“这次伴读带虎狼勤王,连番大胜,再有伴读即将运来的钱粮,正该一鼓作气,荡平妖孽,因此朕希望伴读再接再厉,对建奴展开决战。”
这个观点吕汉强是预判到了的,这两次大胜,一定滋生了朝堂上的胜心态,大家一定以为,建奴不过如此,只要钱粮充足就一定能战决,因此心中也打好了腹稿。
放下碗筷,沉吟了一下,不无沉重的道:“万岁,这次臣的两场胜利其实第一场是败仗,第二场是惨胜,在没有给建奴根本打击之下,自己却损失惨重。”
然后吕汉强给崇祯泼起冷水给他降温:“第一场大战,事出仓促,算是一个遭遇战,我们出动的是国公的亲卫骑兵和我的亲卫骑兵,合计五千人马,面对敌人的是一千五百,结果我方战死两千五百,对方一千三百,这是两个我们的兄弟换一个建奴,当时还是建奴主动撤退的结果。这样,我的亲卫和国公亲卫基本打残,没有一定的时间补充兵员,修养伤病是不能再战的。”
崇祯静静的听着,没有说什么,在他看来,将士们推诿不战是常态,即便是吕汉强也不能免熟,这不过是吕汉强在叫苦,然后好和自己讨点好处。
“第二次战斗是从高各庄开始,我断后军两千五百人,面对建奴一个牛录三百人马,还有六百朝鲜奴才,战斗结果是我方战死二千,而敌方在增援了一个牛录之后,当时战死三百多建奴,战死四百朝鲜奴才,这次的战损比例是三比一,这还是在村镇里,限制了建奴骑兵挥的情况下,可见建奴不但战力强横,而且朝鲜包衣奴才战斗力也非常凶悍。这些建奴最后还是国公带着剩余亲兵增援后才被消灭,但在建奴做最后垂死挣扎时候,还让国公亲卫再损失了一百五十兄弟。”
崇祯面无表情的听着。
吕汉强就继续道:“而小西山一战更加惨烈,我五千卫所最精锐的士卒凭借地利结阵死守,面对四千镶红旗主力,只战了不到两个时辰,便战死四千余,当时情况危急时候,随军的子涵郡主都呐喊酣战,如雨之胞妹如云亲冒箭雨挥剑厮杀,才鼓舞着士气,使得残军坚持到臣与王大壮的救援之军赶到战场。”
听到子涵如云都亲自参战,崇祯不由动容,可以想象得出当时战斗之惨烈程度。低声赞叹:“国公一脉真英雄也。”
“这段战役,我军阵亡四千三百,伤七百,而建奴死伤两千多一点。交换比是二比一。当我们的救援大军齐集的时候,建奴岳托当机立断主动撤出战斗,是王大壮运用臣的炸药包和床子弩覆盖打击,才再次留下了建奴一千人马,岳托带伤逃遁。”然后悲伤的总结,“前后两场大战,我共毙敌五千三百,而我军的损失呢?是骑兵两千七百,卫所步兵六千,合计八千七百。”
听到这个数字,崇祯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不但没有震惊,还满意的点头:“不错,真的不错,看来伴读不但经营有方,更能练军,如果大明的军队都如伴读的卫所军队一样强悍,建奴哪里还要五年,两三年就可以让他们灰飞烟灭了。”
崇祯有轻松的理由,因为按照大明历来对建奴的战役来说,只有败没有胜,而且每次大败死伤都是几万,而杀伤建奴的数目不过是几百,也就是说要一百个明军的性命才能换来一个建奴的脑袋,从建奴起兵到现在,大明累计投入白银不下二千万,钱粮更是无数,死伤将士不下二十万,但杀敌总的算来也没过两万吧,现在吕汉强的交换比绝对是一种奇迹了。
看着崇祯振奋的表情,吕汉强真的苦笑无语,自己本来是想给他泼冷水的,这似乎还送给他一个炭火盆了,这简直就是适得其反吗。
“万岁,经过两次战斗,我和国公的亲卫骑兵彻底被打残,几乎不能再战,而我剩下的全部是步兵,面对悠忽来去的建奴骑兵,我们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却无追击的能力。”
这点崇祯倒是轻轻点头同意,崇祯出身草根,在市井上阅历了两年,更加勤勉好学,可不是如他前几代皇帝那般,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对于这些浅显的知识还是懂的。
“而我这次所带不过两万南四府整顿后的卫所军,三千国公亲卫,两千我的督师亲卫,两千平6乡勇,还有招安的太平寨四千人马,而这两场大战,也就是将近四分之一的能战之兵已经战死,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三千骑兵。”然后诚恳着望向崇祯:“万岁,我已经无力再次对建奴施行大规模的进攻,毕竟,建奴还有主力三万,六万包衣奴才。”
第514章 催战急
?按照大明军队的一般情况,战死五分之一,这支军队就垮了,战死四分之一就崩溃了,如此吕汉强的部队依旧完整的守卫着良乡,其实按照现在的看法,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了。
“但你手中毕竟还有三万大军,这是一股强军,绝对不应龟缩在良乡不动,而应该主动出击,一来可以打击建奴,二来可以鼓舞各地勤王之军,三更可以安定国朝民心,望伴读勉之。”然后站到窗前,遥望紫禁城外的天空:“京城难民几十万,曹化淳说,每日饿毙的便有几百上千,都是大明子民,朕心凄苦,还有,这都二月了,再不解围京城,百姓就误了农时,这一年就彻底的荒废了。”这也是崇祯焦虑的地方,因此,他需要吕汉强尽快与建奴决战,解京师之围。
对于现在的状况,吕汉强也是忧心忡忡,但却是有心无力,对于吕汉强现在的困难,崇祯直接无视,言语间还是要求他出兵。这时候,他已经忘记了当初满贵的结局,满贵就是因为他和满朝文武催逼,才将满贵和他的大军推进了覆灭的境地。
吕汉强就掰着手指头给崇祯解释:“现在臣手中无骑兵,剩下的只有步兵,步兵对骑兵,天然的便有短缺,再者,我的步兵如果出击,以刚刚两战,尤其是小西山之战来看,出兵少了,只能被歼灭,那是拿将士的生命开玩笑,而出兵多了,行动更加缓慢,就有可能被蜂拥而来的建奴围困,旦夕间就可全军覆灭。”
崇祯却提出:“你的卫所军兵不过是因钱粮充足而战力强悍,如果伴读后续的一百万银子,一百万粮食运到,分给那些勤王大军,那他们不也如伴读一样有了战斗力?如果这样,孙阁部手中的近十万勤王军,再加上你的三万人马,这可一战了吧。”
在崇祯看来,只要钱粮充足,那么强军自成,这也是这些年袁崇焕每次要钱要粮时候,给崇祯的理由,结果这个理由也就彻底的毒害了崇祯,让他认为一支强军是可以成的。
吕汉强就再次道:“一支强军不是有钱粮就行的,比如说我奉旨整顿卫所,第一在我赈灾钱粮里拿出一大部分,先裁撤了原先所有已经不堪用的军户,然后在流民中招募敢战愿战,身体强壮者从新组成,而且他们还经过严格训练,单单每日刺出长枪的简单动作,每人每天就要做近千次,如此接近两个月才有效果。”
一日千次的刺出,这让崇祯很迷惑,按照大明的规矩,正规禁军才每五日一小操,每十日才一大操,当年威震天下的戚家军,也不过是每三日一操。不是不想每日操练,而是因为这种操练是要大笔钱粮的,吃不饱,吃不好就操练不动,这是常识。
想了一会,崇祯咬咬牙道:“如果将朕存放在伴读处的三百万银子一百万粮食再拿出一部分给京营,那么二十万京营再出动,应该可以与建奴决战了吧。”
看来吕汉强说的还是没动摇崇祯急于决战的心思,他都开始要动用周廷儒苦口婆心想要用的存货了。
不管怎么说,吕汉强一味的摆事实讲道理,希望缓战,而崇祯无论吕汉强怎么解释,就是逼迫吕汉强出战,最后崇祯不耐烦的挥挥手:“吕伴读,明日孙阁部也将进京,到时候你与孙阁部商量运用钱粮问题,商量对建奴的大战事宜,马上就要开春了,不能再等耽误春耕啊。”然后笑着道:“就这样吧,时候不早,你也看看你娘和如雨去吧。”
话都说到了这里,吕汉强就不能再说什么了,如果再坚持稳健,那么崇祯就会暴怒,袁崇焕的下场就离着自己不远了。
告辞出来,被小太监带着进了一个偏殿,刚刚进门,就看到娘坐在一个绣墩上,如雨站在身后,娘两个一脸焦急期盼。
一进门槛,吕汉强便双膝跪倒,慢慢的将头叩在地上,没说一语已经双肩耸动痛哭流涕。
看到接近一年没见的儿子,老太太老泪横流,在梨花带雨的如雨搀扶下,慢慢的走到吕汉强的跟前,蹲下,用枯槁的手轻轻的抚摸着儿子的头,落泪无语,娘三个就这样无声哭泣。
好久,吕汉强抬起泪眼,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娘,儿回来了。”
老太太拉起吕汉强,又哭又笑的连连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让娘看看是瘦了还是胖了?”
于是,吕汉强就张开双手在娘的面前转了几个圈。
娘就心疼的道:“比走的时候瘦多了,也黑多了,但却强壮了,精神了,很好,很好。”
娘两个说完,吕汉强拉住如雨的手,只是默默相望,然后吕汉强轻轻道:“辛苦了,谢谢。”短短的五个字,让一项倔强的如雨再次泪如泉涌,紧紧盯着吕汉强,似乎想要看清他脸上每一道风霜里的艰苦。
崇祯很体贴的送来了一桌御宴,菜肴与品级要比书房里的高了许多,一家三口围坐在桌边边吃边谈,但谈话却又许多禁忌,因为身边不下三十宫女太监在,你怎么知道这里有多少耳目?一句话说错便是塌天的大祸,现在三人似乎是在团圆,其实这和探监也没有任何区别。
吕汉强当然只能说自己的好,正所谓报喜不报忧,娘只能说她的好,不断的感念皇恩浩荡。
最后看看天色将晚,吕汉强恋恋不舍的和娘说:“儿子在外战事正酣,还要请娘再赖在皇宫里一段,这样儿才能安心打仗。”
娘就欢畅的道:“娘和如雨得到皇上娘娘多方照顾,也和几位年事以高的老太妃相谈甚欢,也是这许多年来难得的欢快,你就放心在外为皇上尽忠杀敌吧。”然后道“娘也听皇上和老太妃们说话时候知道,我儿强军在手,破奴旦夕之间,既然如此,我儿当努力杀奴,早日解了京师之围,还天下太平。”
吕汉强就苦笑,这是崇祯在走曲线路线啊。但自己对娘能说什么?只能信誓旦旦的保证罢了。
娘三再次作别,更是依依不舍,走出宫门,吕汉强望着高大阴森的紫禁城心里堵得慌,但能有什么办法?软肋,这就是自己的软肋,被崇祯算是掐的死死的。
:。:
第515章 民心官心
走出午门广场,天都快黑了,焦急的许杰接了吕汉强,低声问道:“情况如何?”
吕汉强皱眉道:“回去再说。WwW.⒉”
两人就沉闷的往客栈走,刚转过弯,猛然感觉一片灯火通明,结果抬头看去却被吓了一大跳,黑压压站着不下一二百人,带头的正是精神矍铄的王侍郎,还有工部的尚书以及两位侍郎,往他们身后看去,全部是大明各级官员,然后在这里,他又看到了商行里的老方赵良等等,在最后面,竟然看到一个魁梧的身影,将一个里正的袍服撑的都快破裂,正在那眼泪吧差的看着吕汉强傻笑,不是那个十万两入股的屠夫还是谁?而他身边,真就有一个花枝招展的老女人,在那四处招揽生意,吕汉强就蒙了,不是真的将一个老鸨子也弄进来了吧。真是又一次的孤臣党大聚会。
王侍郎看着吕汉强笑的是嘎嘎的,一把拉住小声的问道:“皇上赐宴吃的可好?”
“饿。”
“皇上的赐宴可吃的欢畅?”
“受罪。”
这时候,工部尚书挤上前来抱怨道:“我的吕大伴读啊,你多少还吃了点呢,我们这帮家伙可是散朝之后就在这饿着呢。”
王侍郎嘎嘎一笑:“那还等什么,我们上状元楼吃他娘的去。”说完大手一挥,大家簇拥着吕汉强浩浩荡荡的就直奔京城最大的状元楼而去。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面,其实也和这次吕汉强的转机有关。
都不要说那些墙头草投机者,就连这个当的执行主席,孤臣党真正的书记王侍郎,开始的时候都认为吕汉强是解不开这个死结的,那么吕汉强的下场绝对是凄惨的,即便崇祯念着每年吕汉强给他提供的两三百万额外收入的面子上,一个削职为民,严密监视是跑不了的,因此,骑墙的就要跳墙,犹豫的就更惶惶,坚定的实在太少,支持的已经绝望。
但谁都没想到,吕汉强一到朝堂,先是出其不意打乱敌人思路,再来个利益勾引将主题带偏,最后来个泪眼亲情,彻底将所有的人都代沟去了,跑题跑到又一个新政顺利提出,至于这个新政将来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孤臣党没用大家呼吁,就凭借吕汉强一人再次胜利,虽然没看到武斗,没看到砸饭碗,但只要吕汉强站着,只要吕汉强在这次抵抗建奴中大胜,那这朝堂还没有这些孤臣的话语权吗?说不定,下一届阁老就是孤臣党的了。
于是,一散朝,所有孤臣党,和想要坚定的钻进孤臣党的官员直接就不走,等着吕汉强出来庆贺,赵良更是直接派人定下不下三十张席面招待大家,以示庆贺。
结果浩浩荡荡的孤臣大军行进到状元楼前的街道时候,这里的场面更是将吕汉强彻底的震住,灯笼火把映红半天,无数人头黑压压蔓延到遥远街道的尽头,就连街道两边的商户的窗户里,都有无数脑袋探着,五城兵马司的军兵说是戒备,其实根本就放任不管。
但万人空巷的情况下,整个街道却是鸦雀无声,只有猎猎火把的噼啪声在回响。
当吕汉强出现在街口的时候,站在最前面的一群老者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跪倒,长街上的人群就如波浪一样一片片跪倒,一直传向远方,然后一个最年长者高高举起一叠红布,立刻有几个年轻人跑了过来,就在吕汉强的面前徐徐展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