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督师-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就下意思的往北望了一眼,只是这一眼,就让黄炳灿猛的一惊,因为就在北方的地平线上,似乎有蒸腾的烟尘浮动,黄炳灿的头皮就一麻,哪些烟尘虽然及轻,但以身经百战的黄炳灿经验判断,那绝对不是早晨的晨雾,那是骑兵掀起的烟尘,而且规模绝对不在少数,有这样最大规模的战马,只能是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边军兄弟迁徙,可按照规矩,边军兄弟路过遵化,一个十人队,必须事先有兵部行文过来,然而自己并没有接到兵部的行文,那剩下的就只有一种可能了——敌袭。再联想起这古怪的骆驼队,黄炳川立刻知道不好,猛地探出头,对着城下自己的兄弟大吼道:“敌袭,关城门。”

  但是,黄炳灿的命令已经晚了,就在刚刚,城门里负责盘查的把总,准备将这群不明来历的骆驼队赶出城门的时候,那个领头的胡商似乎听明白了这个把总的话,突然对着身边的同伴大吼一声,然后就从自己皮袍子下面抽出了一把尖刀,猛的刺入了他前面一个明军的肚子。

  事发突然,这把总抽出腰刀,间不容发的挡住刺向自己来的一把短刀,然后顺手砍了回去,一面挥刀猛砍,一面失声大吼:“敲锣报警。”

  这突然的发难,让城门洞里的明军突然一愣,但平时的训练这时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有在城门里的士兵立刻结阵,堵住了城门洞,对那些蜂拥而来的敌人展开了阻击。城门洞里立刻喊杀声一片。

  站在城门边上的一个专门负责报警的士兵,立刻将铜锣敲响,刺耳的铜锣声,迅速的传到不远的军营里。

  重修之后的遵化城堵死了两个城门,只留下南北两个,每个门洞不远都驻扎着五千明军,分别由两个游击将军负责,

  接到警讯的军营,立刻传来紧急的战鼓声,只用一刻钟的时间,就有一队队明军士兵开出营门冲向城门。

  这样的反应速度,让站在城墙上的黄炳灿略微感到安心,看来平时艰苦的训练是有着明显效果的。

  放下这些想法,对着身边的亲兵大吼:“拉起吊桥,用滚木将堵在城门前的敌人消灭。”身边的亲兵立刻配合城上的守军,一部分人扑到吊桥的辘轳前疯狂的摇动,然而这时候那吊桥上已经堵满了骆驼,每一匹骆驼那可都是上千斤的大家伙,就在那吊桥之上,足足有20匹之多,也就是两万多斤,在加上吊桥本身的重量,怎么能凭着十几个人的力气就摇动起来,带动吊桥的粗大的铁锁被双方的力量绷得紧紧的,发出让人牙酸的声音。

  而这时候,就在吊桥上的敌人,也纷纷抽出短刀,疯狂的扑向吊桥的铁索,拼命的砍砸着,想要斩断吊索,每一下都带起无数火星。而这时候一个敌人从怀里拿出一个烟火,直接点燃,就听砰的一声,一道黑色的烟火冲天而起,在高高的湛蓝的天空炸成一片魔鬼一样的黑烟,随着这黑烟的炸开,远处原本淡淡的烟尘突然变浓,接着地面开始颤抖,隆隆的马蹄声就好像闷雷一般在天边传来。

  “弓箭手立刻将吊桥上的骆驼和敌人全部射杀。”黄炳灿有条不紊的发布着命令,这时候他完全表现出一个为将者临危不乱的气质。在突发事件面前,这样的沉稳干练的气质尤为重要,原本还惊慌失措的士兵,这时候看到自己的将军沉稳不慌,军心也就安定下来,立刻按照黄炳灿的军令有条不紊的执行。

  一排弓箭手随着命令立刻扑向城头,对着吊桥上的敌人进行覆盖射击。但这些弓箭不是吕汉强的长弓,只是明军配备的正常弓箭,对皮糙肉厚的骆驼杀伤效果极其有限,尤其那些骆驼山上还覆盖着厚厚的麻袋,更起到了阻挡的作用,即便是那些敌人,一个个也身穿着厚重的皮袄,这时候他们纷纷将皮袄覆盖到头上,阻挡城上射下来的箭矢,即便是有中箭的,也坚决咬牙坚持,依旧拼命的砍着吊索,虽然他们手中的刀对粗大的铁锁几乎无能为力。

  

  

  

第946章 功亏一篑


  弓箭的杀伤力其实并不大,正所谓,十箭不如一刀,十刀不如一枪,在战场上,在历史记载里,一员悍将身披几十箭,依旧大呼酣战的比比皆是,那绝对不是在炫耀夸大的效果事实。

  看着远方尘土越来越浓厚,蹄声越来越响,黄炳灿大急,若是不将吊桥吊起来,那么遵化的第一道防线就彻底失效,如果堵在门口的这300敌人不被迅速隔离歼灭,城池的失守已成定局。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亲兵突然大喊:“用火箭,牲畜怕火。”

  这一声呐喊立刻提醒了城上所有的弓箭手,火箭这东西在守城上是不可或缺的,于是大家纷纷更换火箭,点燃箭头,向那些堵在吊桥上的骆驼射去。

  火箭的效果立竿见影,那些原本温顺的骆驼被点燃了身上的皮毛,立刻就炸了锅,挣脱死死拉住他们的主人,也不管前面是敌是友,放开巨大的四肢,轰隆隆往前冲来,那巨大身体,疯狂的前冲力道,立刻将他前面的所有人撞飞践踏。

  那些敌人也绝对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还没等他们明白过来,就被着火的骆驼撞翻碾碎,转眼之间吊桥就为之一空,这时候摇动吊桥的士兵趁机发力,吱呀吱呀开始缓慢抬升。

  而这时候在城门洞里的战斗打的无比惨烈。

  这次带队的这个敌人牛录已经血红了眼睛,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抢占城门,为后续的大军打开通道,以便一举夺取遵化城。

  这时候这个明军把总也发了狠,一面死命的挥刀缠住敌人的领头人,一面大吼:“快快关上大门,快快——”???大门是关不上了,大门已经被十几匹巨大的骆驼顶住,更有那接近二百的清兵精锐死士,负责关闭城门的兄弟也在第一时间惨死在敌人的刀下。???被这个把总一声喊,几个还在远处战斗的明军立刻反应过来,这时候也拼命上前,发一声喊,奋力和灌进来的敌人拼斗,毕竟大家都知道,一旦遵化被敌人攻破,那就是鸡犬不留玉石俱焚的结果,为了身后家小,不拼命也得拼命。

  而这时候那个领头的牛录也知道,身后就是滚滚而来的自己的千军万马,如果自己夺门失败,那就等于前功尽弃,以后要想拿下遵化,就要用兄弟们的性命去填,现在大清已经损失不起人命了,于是面对远处越来越近的增援明军,对着身边的兄弟大吼:“为了大清千秋万代,兄弟们,杀啊。”

  这个把总不过带着十个士兵守卫城门,结果事发突然,转眼就被偷袭砍翻了四五个,若不是城门窄小,又堵着骆驼,他们早就被淹没在敌人的人海里了,但正是因为这个把总带着剩下的几个人,死死的抗住了敌人的推进,为自己的援兵争取了时间,就在他用身体挡住了几短刀,嘴里喷吐着鲜血,瞪着不干的眼睛,死死的抵住这些短刀的时候,自己的部队终于赶到了,?一时间城门洞左近喊杀声惊天动地,刀枪碰撞声震耳欲聋。

  随着增援部队赶来的游击将军,冷静地观察了一下战场的状况,立刻对着手下吩咐道:“长枪兵,上。”

  立刻一队队长枪兵越众而出,在城门洞里竖起一片扎枪的森林,死死地堵住城门,对里面的敌人进行无情的刺杀,长枪对上短刀,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尤其是在这狭窄的城门地方,更是密密麻麻,达到了密不透风的地步,这时候那个牛录已经杀红了眼睛,但他手持短刀,却怎么也冲不过那个密密麻麻的扎枪,任他如何怒吼也无济于事。而这时候他想步步后退却也不能,因为他身后是挤成一团的他手下的兄弟,让他连转个身的可能都没有。

  而这时候,密密麻麻的扎枪将他的队友不断的向后推,眼看着他们已经退到了城门的一半,只要再退三五步,明军就摸到了城门了,如果城门一关,他自己就前功尽弃,于是乎,他急中生智,一刀刺死了在身边的一匹骆驼,那骆驼轰然倒下,巨大的身躯正好堵住了城门的通道,让明军的枪兵再难前进,有了这个例子,身边的兄弟立刻有样学样的,杀了几匹骆驼,众人合力,将死骆驼丢在前面,形成了一个肉盾,让他们获得了片刻的喘息。

  抹一把脸上的血水,透过密密麻麻的人头往后看去的时候,远方的尘土已经遮蔽了半天,隆隆的马蹄声,惊天动地,自己的大队上来了,就在这一刻,他看到在这漫天尘土里,已经有自己的兄弟即将冲到巨大的吊桥边,他都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战友那兴奋的脸,只要再坚持一刻钟,遵化城就是自己的了。

  然而这时候,他绝望地看到,城墙之上有无数火箭飞向了占据着吊桥的骆驼队,被瞬间点燃的骆驼发疯一样向两面跑去,往回跑的一匹骆驼轰然间撞上冲上来的战友,而就在这瞬间,那巨大的吊桥开始慢慢抬起。

  “不——,不要让吊桥起来,兄弟们跟我压住吊桥。”

  随着他的一声大吼,后面剩下的一百个兄弟,立刻转身扑向了那漫漫摇动起来的吊桥,城墙上依旧有无数的箭雨落下,收割着这一百兄弟的性命,当一个勇士背后插着十几支羽箭,扑到吊桥的顶端时候,他的手已经拉住了冲到吊桥下的那个骑士的手,而就在这瞬间,一杆标枪穿透了他雄壮的身躯,将他死死地丁在吊桥顶端,然后他就那样伸着手,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随着吊桥慢慢扬起,离自己的队伍越来越。

  而这时候抢占城门的那个游击将军,拔出自己的腰刀,亲自爬过那些死亡骆驼的障碍,扑进堵在城门中的敌人群中,瞬间自己的身体,被几把短刀刺中的同时,他的大刀也收割了两条人命。

  有了奋不顾身的将军做榜样,那些还在犹豫的官兵一起呐喊着,奋不顾身地越过障碍,扑进人的群里,前仆后继,死了一批还上一批,,最终以惨烈的伤亡为代价,彻底歼灭了想要占领城门的敌人,然后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清理了敌人和己方的尸体,无数双手臂,搬动那巨大的城门,遵化城门,就这样缓慢而坚定地合拢。

  杜度绝对没想到,一个很久没有战事,而且已经深处内里的遵化,这里的大明的士兵就好像脱胎换骨一样,爆发了极其强悍的战斗力,结果让自己突袭遵化的计划功亏一篑。

  驻足在护城河前,仰头向高大的城头望去,那里有一个披着火红披风的将军,也正在双手扶着垛口,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俯视着自己,两人四目相对,很久很久之后,在那名大明将军的嘲笑眼光里,杜度无奈的收回了自己沮丧的目光,无奈却坚定的对身后无数的将士下达了命令:“撤退二里路,我们砍伐树木打造云梯,准备攻城。”

  

  

  

  

第947章 一种无奈


  被亲兵戈什哈扶着坐到一棵大树下,杜度总算是能缓过一口气来,没日没夜的奔行几千里,原本就是病体沉重的他,实在是有些吃不消了。

  这次皇上派自己带队,突袭大明的京师,也是做最后的一搏,自己知道这次自己所担负的担子有多重,这个担子重的已经关乎到整个民族,整个王朝的生死存亡,所以每日都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懈怠。

  整个计划的施行在前一段相当顺利,通过几乎是无人区的原先林丹汗的蒙古地界,然后冲到了大明的关城大安口和龙井关。

  真是老天保佑,自己派出一个牛录,伪装成商队,就轻易地占领了这两个几乎算是不设防的至关重要的关隘,让自己怎么都没有想到。后来封锁这两个关隘的时候才弄明白,现在大明的边军都跑北面去了,在他们的心中,这两座关城已经成为内陆的城镇,根本就没有什么危险,所以才让自己一击得手。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对于遵化,杜度就有了信心,再次故伎重演,可是在这里却碰到了铁核桃,功亏一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吊桥吊起,城门关闭。

  接过镶红旗旗主舒克沙哈递过来的酒囊,杜度小心的抿了一口,然后顺着酒将一个道士练就的丹丸吞下,喘息了一阵之后,真舒服了一些,然后拍拍自己身边的位置,让舒克沙哈坐下,:“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的事情做到什么样子了?”

  苏克沙哈坐下来,抬起手中的酒囊,狠狠的灌了两口,然后抹了一下唇边的酒渍回答道:“兄弟们都在试着寻找合适的木料,想来时间不会用太长。”然后扭转头疑惑的问道:“这次皇上也给我们分派了许多上次缴获吕汉强的炸药包,为什么我们不用炸药直接炸开遵化城呢?”

  杜度就长叹一声:“遵化炸不得,这座城市,将要成为我们占据的根基,用以威胁大明京师,一旦炸了,在四面皆敌的地方,我们就没有坚城可守啦。”

  舒克沙哈就再次灌一口酒,神色有些决然,但隐藏的更是一种沮丧。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能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没有自己四万大军在萨尔浒一战就能歼灭大明十万大军的辉煌啦,再也没有一万大军就可以呼啸辽西,让大明的军队只能死守城池,眼睁睁看着咱们在四周抢掠啦,再也不能杂七杂八的十万人马就可以在大明京畿如入无人之地啦。

  这些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上次进入京畿之地,是上次冒出来个吕汉强在京畿之地战败了我们,从此大金也好,大清也罢,也就再也没有了原先的辉煌。

  人啊,总是在挫折困难落寞的时候,爱想原先的辉煌,似乎那是一种安慰,更是一种可怜的骄傲,按照大明人的心态,那叫“爷们当初也辉煌过”

  现在,杜度也是带着爷们当初也辉煌过的沧桑感,看着那些如蚂蚁一样忙碌的手下,再次叹气,那四万手下,就如同工蚁一样,其实他们只能劳碌厮杀,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心思,也不许有自己的心思,他们的性命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自己何尝不是一样?自己的性命其实是掌握在皇太极的手中,皇太极不但掌握着大清的命运,其实更掌握着大明的命运,那才是真的枭雄人王。

  “这次我们长途奔袭,所有的后勤补给全靠就地解决,这吕汉强的炸药包相当金贵,非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轻易使用,我还要用它在北京城下炸他一下,让坐在皇宫里的那个崇祯小年轻,彻底的惊慌失措,然后接受我们开出的条件。”

  这时候苏克萨哈就问道:“我们这次行动能成功吗?”

  杜度就沉默了一下,然后抬眼望望那高远的天空,那天空上正有几只苍鹰在盘旋飞舞,偶尔发出几声嘹亮的鸣叫,在这广袤的天地之间显得苍凉空远。很久之后才从那辽远的天空上收回自己的目光:“成功了,我们的大清就有救了,失败了,我们还有必要回去吗?”

  舒克沙哈就沉默了,然后就默默的喝酒,是的,这一次绝对是孤注一掷,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成功了,大家可以安全的回家,享受富贵与荣耀,但一旦失败了,就以自己的区区4万人马,回到辽东地区故国,那只是做梦,即便是能回去,大清的皇帝皇太极也绝对不会让自己回去,其实自己这些人,就是皇太极丢出来的一个决胜负的胜负手,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还留后路呢?我们干脆绕过遵化,直接杀奔北京城岂不更好?”苏克萨哈一脸坚毅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杜度就再次拿起那个酒囊,轻轻的在小口抿了一口:“遵化我们必须要拿下,只要拿下了遵化,就会让崇祯皇帝和他的军机处,会让他的满朝文武不乱了方寸,就会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遥望那看不到的北京城:“北京城我们是拿不下来的,虽然按照范文斗的情报来说,北京城的京营几乎就是一个空壳子,但你要知道,现在的大明王朝和原先已经不一样了,户部有钱了,内帑也丰盈啦,坐镇在军机处的卢象升,也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腐儒,京营完蛋了,但只要卢象升登高一呼,崇祯的内帑和户部再拿出钱粮来,武装百姓上城守卫,绝对不成问题。”

  然后无奈的长叹一声:“现在的大明百姓的心气和原先也不一样啦,原先大明的百姓就是绵羊,等待被剥皮吃肉的绵羊,现在他们看着虽然还是绵羊,但都是长出犄角的绵羊,不再任人宰割,而你可要知道,现在大明的京师,人口不下百万,若要再加上流动的人口,何止区区200万,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这不是我们所能撼动的,同时,北京城我们也不能攻下来,一旦我们将北京城攻打下来,以崇祯皇帝的性格,他会和我们拼个鱼死网破,崇祯不是徽钦二君,卢象升绝对就是一个寇准,将他们逼急了,就会和我们来个鱼死网破,到时候我们才真正进退两难,什么事情过犹不及呀。”

  舒克沙哈看着这个病体沉重的贝勒爷,不由得暗暗感叹,姜还是老的辣,这才是真正老成谋国。

  然后看看那巍峨的遵化城:“我感觉到这次的遵化,和上次我们来的时候不一样,就在城门那短暂的争夺战中,我看到大明内陆军队已经脱胎换骨,虽然不及吕汉强军队的强悍,但也相差不远,我看这遵化城不是一天两天便能拿下来的。”

  这一点杜度已经感觉到了,大明在变化,就从每一点一滴都可以发现他的变化之巨大。而这种变化,就让人生出一种无力感。

  百姓的心气变了,军队的状态变了,更主要的是他们变得越来越有信心了,而越是这样的变化,却越让大清帝国感觉到无边的压力,胜败生死就在此一举,就在这4万注定已经成为弃卒的将士身上。

  杜度点点头:“时间会很久,所以我们要准备粮草物资,你现在就带着你的旗丁,立刻分兵出击,趁着明人百姓还没有反应过来,立刻抢掠一切粮食物资,记住,这次一定要将老人孩子也全部掳掠来。”

  苏克萨哈不解的问道:“我们为什么要掳掠他们,他们只能增加我们的物资消耗。”

  杜度抬眼望向巍峨的遵化:“为要驱赶那些老弱攻城。”

  苏克沙哈就感觉到一阵阴风从脖领子里一直灌了下去,让自己浑身通体透寒。

  驱赶百姓攻城,这是野蛮人最拿手的做法,但也是最让老天都发怒的做法,但老天发怒,其实对于强者是没有一点威慑的,但对于现在的满清将士来说,却有一个比老天发怒还要可怕的人——吕汉强。

  上一次北镇攻防战,当地的将领不过是拿些百姓做个人盾罢了,结果吕汉强根本就不顾及百姓死活,依旧坚定的攻城,结果这个真正屠杀百姓的刽子手,竟然将他的罪孽直接归于大清将士的头上,直接剐了被俘的三百兄弟,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场景啊,当时的震撼程度,就是吕汉强放出一个人到了黑山,结果就让黑山的城守,直接放弃黑山不敢相抗。

  想一想这次如果再驱赶百姓攻城,自己的结果会是怎么样?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似乎是感觉到了舒克沙哈的恐惧,杜度斜了他一眼,然后漫不经心的道:“怕啦?”

  舒克沙哈吞咽了一口不存在的口水。

  “其实,我是一个必死的人啦,我感觉到我这次出战,即便是胜利了,也回不去那生我养我的白山黑水啦,我已经耗光了我的生命了。”然后一指那些忙碌的士兵:“而你和他们,若是这次战败了,也都将埋骨于此,而若是战胜了,那谁还感对胜利者指手画脚?”

  “吕汉强是吧,”然后再次喝一口酒:“若是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吕汉强就会被他们的皇帝剐啦,他也不能再对我们指手画脚啦,而失败了,你以为吕汉强会放过我们嘛?笑话。”

  声音缓慢但却坚定的道:“不管付出多少代价,我们一定要拿下遵化,一定要实现我们敲山震虎的目的。我们已经别无选择。”然后吩咐身边的戈什哈:“立刻飞鸽传书给皇上,告诉皇上,我们已经兵临君化城下,请皇上可以快速地宣布我们兵进京师的目的达到,逼迫吕汉强回师救援。”

  

  

  

封推感言


  写网络小说儿,所有的作者其实是带着压力的。压力有三个部分。第一个是来自传统的作家,或者叫作者,在他们认为,那些纸媒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文学,那叫阳春白雪。而我们这些网文算什么呢?那叫做下里巴人。

  我记得我们这个县里的文联主席,曾经语重心长痛心疾首的跟我说过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话___那就是文学要走正路,文学应该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而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庸俗的位置。

  然后很骄傲的告诉我,他自己拿出了5万块钱的积蓄,出版了一本小说,赠送我一本儿他的小说,而且还郑重的给我签名。然后语重心长的教导我:“我的小说是给那些高雅人看的,而你的小说,确是给那些打工的苦力们看的,这就是阳春白雪,这就是下力巴人。”

  先把这一种观点放一放。

  还有一种压力,那就是被读者的认同。其实网络小说的作者,想要留名千古的,我不敢说没有,但至少不会太多。似乎这就是一种市侩文学。说穿了就是一种快节奏的快餐文化,大部分都是给大家轻松轻松解个闷。

  生活的节奏变快了,大家除了被老板撵的跟个狗一样之后,留给自己的空间也就是在上下班的车上,在自己躺在床上,拿出手机看一眼自己喜欢东西的时候。

  这个时间对这些为生活为梦想打拼的兄弟们来说,实在是太难得,太珍贵了。

  所以,我们这些已经不敢说是作家,连作者都不敢说的网络人,只能说是写手,尽可能的迎合您休闲的口味,尽量让您在看我们的书的时候,放松,是的,是放松。

  第三个压力在于,网络写手几乎都是兼职,没有几个真的是拿着这个过日子的,因为网络写手的收入的确是微博的,不能养家糊口,最少我不是,但既然有了网络书友认可了我的书,那就不能辜负网络书友的期盼,每日不能断更,每日若是有书友打赏了,还要加更,因此,我们放弃了打麻将的时光,放弃了陪着老婆孩子逛街休闲的时光,坐在刺眼的电脑前,孜孜不怠的更新。

  我磨磨唧唧说了这么多,似乎总是在抱怨。

  其实

  其实我在为我是一个网络写手骄傲着。

  第一,我不是像那些所谓的传统作家那样,自己花钱出书,然后四处赠送,然后被人家直接丢在洗手间。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区别,那就是他们在自己花钱而不被认可,而我们网络写手是被书友们花钱不抛弃。这就是被认可的骄傲。

  第二一点,我认为我值得骄傲,因为我为认可我的兄弟们带去轻松,这是我能做的。

  第三点我的骄傲,那就是虽然不能养家糊口,但我开心。

  写的开心,读的开心,大家一起开心,开心真好。

  絮絮叨叨不知所云,这也算是感言吧。


第948章 双方心思

  破了清军偷袭的阴谋,黄炳灿的心稍微安定了些,他已经判断出来,这次清兵必然是孤注一掷了,接下来,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将要在这遵化展开。

  不过对于打攻防战,黄炳灿是有绝对信心能守住遵化的,并且能在攻防战里取得胜利,因为自己手下的兵已经不再是原先的大明卫所兵了,经过在卢象升的大力支持下,自己手下的一万将士已经是这大明第二的强军。

  之所以说是第二,那是因为前面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吕汉强的复辽军在那,那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的存在,而至于雄踞山陕的洪承畴,黄炳灿还真就不将他放在眼里。

  两万大军,在山陕,硬是拿不下吕督师要求他拿下的李自成,那简直就是笑话,对于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两个,一个是洪承畴太垃圾,一个就是洪承畴私心太重,而黄炳灿更倾向于后者,而私心过重的人,是带不出好兵的。

  丢下这有的没的心思,黄炳灿开始安排守城事宜。

  遵化现在就两个城门,这大大的缓解了守城的压力,命令士卒将仅有的两个城门堵死,然后全军上城,并且发动城内百姓,全力支援大军,男子青壮负责运送物资,女子负责给军人民夫做饭洗衣。

  现在的百姓真的是改变了,原先一有战事,百姓要么惊慌失措惶恐不安,要么就是听天由命,麻木的观望,但现在看看,满大街急匆匆奔走的,都是帮助大军的百姓,他们没有惊慌,而是对守住城池表现出绝大的信心。

  “大人,有商贾要捐献些银子出来,以犒赏守城将士。”一个游击兴奋的汇报。原先官军守城,都是要强行募捐的,现在可好了,百姓商贾都是志愿捐输,这就是改变。

  “叫我将军。”黄炳灿直接打断了这个游击的对自己的称呼。

  这个游击就郑重改口:“是的,将军。”

  叫大人,那是原先的规矩,大明朝重文轻武,武人也自甘堕落,总是愿意让人称呼自己为大人,却不待见将军这个称号。

  但是,自从上次王大壮和史可法的文武之争之后,大明的武将再次找回了自己的地位,再次挺起了腰杆,现在,在大明的武将里,再也不以被称呼将军而自卑,反倒是一种荣耀。

  “你去回复那些商贾,大家赚钱不易,那些钱财,还是留着大家过日子吧,咱们拿着朝廷的钱粮,当然要替百姓,替朝廷征战,这是本份。”

  这个游击就骄傲的答应一声,转身下城去了。

  黄炳灿双手扶着城墙垛口,看着城外如蚂蚁一般忙碌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的清兵,鼻子里不由得哼了一声:“一群野蛮人,若论和汉人比攻守,你还是个孩子,就这遵化,是你能攻打下来的嘛?只要我守住十天半月,那么,我们各地勤王大军一到,你们的末日就算到了。”然后头都不回的向身后的亲兵传令:“立刻飞鸽传书给军机处,将敌人的情况,我的部署向军机处卢象升大人汇报。”

  那个亲兵立刻下城,向随军文官传达去了。

  杜度不断的咳嗽着,似乎都要将肺子咳出来了,但他依旧坚持着,坐在树立起来的大帐里,处理军情。

  刚刚接到皇太极的飞鸽传书,皇太极的计划又变了,原本要求他打进关内,迅速占领遵化,以遵化为根据,然后对京师给与压迫,调动吕汉强大军撤军,结果吕汉强没有撤军,这几乎就打乱了整个计划的一半了。

  所以皇太极命令杜度,只对遵化实行压迫,而不需要迅速攻克,用这块肉来吸引逼迫吕汉强撤军回援,只要他回援,那整盘棋就活了,即便是吕汉强不撤军,只要吕汉强离开前线,那整个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