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督师-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老实眼睛再次亮:“我也听说过那边的姑娘便宜,大饼子就可以换一个,可是这双方边界却很难过来,我们这些小民只能是干瞪眼,没有办法,”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却是紧紧的盯着里正。
结果里正就将胸脯拍得叭叭响:“这事情就交给我吧,保管你在开春种地的时候娶上四房儿媳妇。”
其实这件事情很好办,至从吕汉强实施了******计划之后,辽东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大姑娘便宜的简直令人发指,而这时候在吕汉强的授意之下,监军士的那些隐藏在辽西的坐探开始抄起贩卖人口的营生,按照吕汉强光明正大的借口就是:“百姓是无辜的,能救一个就算一个吧。”
然而,转脸就对许杰解释道:“我们贩卖人口主要针对的就是女孩子,将他们都拉过来给我们辽西这帮光棍子们做媳妇,只要拉过来一个,那么满清就少一个繁殖的机会,我们就有了一个增加人口的基础,其实这比我们用银子砍了脑袋回来更划算,现在什么最重要——人口。”
于是按照这个计划复辽军和满清之间的防线,就对着每日逃过来的女孩子敞开,满清的,军队也只能睁眼闭眼,因为只要他们敢于拦截,吕汉强的复辽军就不惜动用战争。而这时候皇太极绝对不想再搞一场战争,他需要消化以前战争中所获取的战果,为下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于是就在里正办完了公事走出院门的时候,王老实破天荒的大方了一把,抓了一把铜钱,也没数一数,悄悄的塞给了里正:“还请您老帮忙,我可等着你给我带回四个儿媳妇呢。”
里正就哈哈大笑着推开了他的手:“这钱我是不能要的,我若是要了,就等于给督师大人脸上抹黑,不过事情成了之后,四顿喜酒却是少不了我了。”
于是王老实就攥着那把没有送出去的铜钱,看着那里正大步走向了下一个人家,心中对督师大人的感念无以附加。
这个里正说话是算数的,果然不出半个月的时候,就真的给王老实一家领来了四个姑娘,虽然一个个身体瘦弱,但王老实的眼光是雪亮的,这四个姑娘只要半个月好吃好喝下去,立刻就会恢复成水灵灵的样子,于是王老实和里正找来村上德高望重的赵老爹,就是一顿乱点鸳鸯谱,当时老王家就热火朝天的抄办起了酒宴。
就在面红耳赤的时候,王老实再次悄悄地将一小锭银子,悄悄的塞在了里正的衣角,然后,笑嘻嘻腼腆的将头凑向里正的耳边:“还烦请老爷再帮帮忙,若是可能也给我讨上一房,不要姑娘,只要年貌相当,若是带来几个牛犊子,我就更欢喜了。”结果里正就哈哈大笑着狠狠地调侃了他一阵,在酒足饭饱之后,扬长而去。
现在正是春耕的时候,王老实就带着四个儿子整理农具。
自己新讨的老伴儿,正带着她的拖油瓶的女儿在厨房里整顿晚饭,自己的这个老伴儿是用了两贯钱娶来的,当时那个里正将这个女人带来的时候,这个女人畏畏缩缩的,身后还藏着一个像猫一样的女孩,里正老爷还打趣的道:“便宜你老王了,买一送一,这闺女将养几年,就会出落成鲜花一样的大闺女,到时候你高高的要上彩礼,把她嫁给咱们复辽军的军汉,到时你又得了半个儿子,你这家伙,照这样下去想不发家都难。”
是的,照这样下去,自己想不发家都难,四个儿子孔武有力,自从成家之后干起活来,更是有浑身使不完的力气,而那四个儿媳妇经过一段调理之后,也个个是农家的一把好手艺,纺纱织布,养猪养鸡,各个在行,最难得的是,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充满了满足感,还悄悄地为村里其他的光棍们引进了不少姐妹过来,一时间,老王家在这个村的声誉,绝对是没的说。
这时候王老实突然一皱眉,看到三儿媳妇挺着个大肚子,还要去喂猪,当时就怒吼一声:“老三家的,你现在只能坐着,那些喂猪什么的事,让别的人去做,我可不想半路废了我未来的孙子。”
老三家的立刻唯唯诺诺的遵从公公的吩咐,但刚刚放下喂猪这件活计,就又捡起了喂鸡的事情,全家人整个就是闲不住,因为越忙才越感觉到踏实。
感谢网站推荐,晚上再加一更,谢谢兄弟们
第904章 民心
看着变得热火起来的家,王老实一边修理农具一边美美的想:“这小三家的要是给自己生个大孙子,不但让自己王家有了延续香火,更主要的,官府可答应过,只要生下一个男孩,官府就奖励五两银子,生个女孩奖励十两,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啊。”想着这些的时候,看向那剩下的三个媳妇瘪瘪的肚子,还有自己这个老伴儿一样的身形,当时火气就大了,恨恨地咒骂了一句:“一群没用的东西,生孩子都这么费劲,想当初,我那老伴儿,两年一窝,生孩子可比母鸡下蛋还利索。”
正在老王头,骄傲的埋怨着帮孩子还有老伴的时候,里正又从院子外面走了进来,王老实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一路小跑地迎向了自己的恩人,然后对着在厨房里正在忙活做饭的老伴儿吩咐道:“家里的,赶紧杀鸡,买酒,我和恩人大哥晚上好好的喝两盅。”
老伴答应一声,忙着打发自己那个拖油瓶的闺女上街买酒,几个小子就满院子里开始抓鸡。
看到一团热火的一家人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不错,看样你老王头今年还得要盖房子了。”
王老实就连连点头:“还不是托了督师大人的福,让我们得以人丁兴旺,你看看我们老三家,今年入秋的时候就能给我再添一口人。”然后满意地哈哈大笑。
结果这个里正面色突然严肃起来,郑重地对老王头道:“我今天来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
一看恩人里正面色严肃,王老实也立刻收起了笑容,郑重的回答:“只要我王家能办的,绝无二话。”
里正就郑重的道:“督师大人决定在四月份对满清进行灭国之战,大军调动已经完备,现在需要民夫帮助大军转运物质,听好了,这次不是征发徭役,而是雇佣,每一个民夫月工钱一两五,阵亡了,抚恤30两,伤残了,抚恤30两,然后安排在复辽军的工厂里做工,或者到一个村子去当里正,依旧每月一两五钱银子的工钱,直到他死去为止。”然后看看肃静起来的院子,里正再次强调道:“这不是摊派徭役,一切但凭自愿,你们爷几个可以商量商量,我明天听你准信儿,饭我是不吃了,我还要到下一家去问问。”说完就大步走出了院子。
两个饭桌,分坐着男女,结果今天不同往日,没有人动一下碗筷,女人们都低着头,心思沉重的不言不语,王家爷五个也都心事重重。
王老实端起面前的酒碗,轻轻地抿了一口,对着自己四个儿子,还有邻桌上的老伴以及四个儿媳道:“我们王家原先躲在山中当野人,每日里和野兽搏斗,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是督师大人的到来,才让我们下了山,有了土地,让我们体面地活了下来,而你们娘几个,都是辽东的饥民,若不是督师大人将你们带来辽西,你们早就已经成为别人口中的食物,或者是饿死在哪个沟里,这一切都是督师大人的恩德,我们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感恩,我们要用一切来回报督师大人的恩德,这样我们的心才能踏实,我们的后辈才不会被人戳,才能不被人说我们忘恩负义。所以,我决定,即便是督师大人不给我们工钱,没有抚恤奖赏,我们也要出这个工。”
于是五个女人就一起轻轻哭泣,四个小子,却都将胸膛挺得笔直,豪气干云。
王老实很满意自己儿子的表现,扫视了一下孩子们的脸,然后痛苦的道:“我老了,去两军阵前帮忙,也只能给督师大人添乱,所以,只能在你们兄弟中间有一个人担起这个责任,”
老二当仁不让地拍着胸脯:“爹,我是家里的大头顶,这事情当然是我。”
老五却摇摇头笑嘻嘻的道:“你什么时候都想抢个便宜?这好事也应该轮到我了吧。”
老四就眯着眼睛嘴里喃喃有词:“我这些年是穷怕了,我真想攒点自己的私房钱,要不爹太抠门,我还太嘴馋,这要是赚了工钱,我就可以悄悄的出去买点好吃的打打牙祭。”
王老实就一敲桌子,:“你敢,都给我记住,他们没有分家,无论是谁出去,钱就要交到我的手里。”然后眼圈一红:“要是战死了,残废了,抚恤就归个人家里,我们一家养活他。”
结果老四就一敲桌子,也不去看趴在桌子上已经痛哭出声的媳妇,直接道:“这事我去定了。”
这时候小三霍然站起:“哥哥们都别和我争,因为我即将有后了,我已经有延续香火的孩子了,所以,这个活我去。”
结果三个兄弟更是不让他去了,就这样争吵许久,最终王老实敲敲桌子道:“老三说得对,这事情就让他去吧。”然后威严的看了一眼老三媳妇:“如果我们家小三替我们家报答督师大人的恩情战死了,他的抚恤就归你,你的孩子只要给我们王家养到五岁,如果你要走道出门,我老王头用亲闺女的标准,送一份风光嫁妆,而如果你不愿意离开我们王家,从此以后,其他三家就将你养老送终。
小三的媳妇,就轻轻的摸着自己的肚子,对着公公道:“这样重情重义的人家我怎么能舍得走呢?那就让我们家男人,去报答督师大人对我们的恩德吧。”
王老实郑重起身,转身拉开北面墙壁上的布帘,那小小的神龛里供奉着两个牌位,那是老王头得到了第一份卖粮食的钱时候,请村里的木匠用最好的木料打造的,请邻村的那个老学究,郑重书写的,一块上面写的是老王家的祖宗灵位,一块,上面写的是吕汉强的名字,每日早晚一家,都要参拜祭奠。
老王头就拉着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们跪在了这两块牌位之前,郑重的分上了三柱高香,他们的淳朴和真诚,就弥漫了整个堂屋。
第二天开始,就有无数青壮的汉子,带着对吕汉强感恩的心,开始走出村庄,走向官道,如潺潺细水,慢慢的汇聚成河流,最终汇聚成汪洋大海。
第905章 开战
崇祯九年四月二十日,随着驻扎在盘山的陈亮纵队出征祭旗的第一声炮响,标志着即将长达一年的复辽灭国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陈亮的纵队,经过了那个孔家八竿子打不到的子孙孔邦国,繁琐的让人抓狂的仪式之后,带着两万大军,五千民夫丁壮,正式度过辽河冲向了牛庄。
现在的牛庄的城墙在上次吕汉强破坏之后,又被满清守军修复,似乎还比原先增高了,加固了。
而据潜伏在牛庄监军士带出来的消息,守将刘之源原本就是大明的将官,从小兵做起,直到千总,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上来的,这在大明原先的军事体制里,也是一个难得的异类,在以前后金对大明的战争中被俘虏之后,由于对火炮十分熟悉,因此深受皇太极重用,在上次海军陆战队攻陷牛庄的时候,他的弟弟,为不使自己手下做无畏牺牲,单枪匹马迎战近万大军,死的可谓壮烈。
也正是如此,这家伙在皇太极面前更是走红,不但委任他汉八旗镶黄旗的旗主,更直接将正黄旗的领地也交给了他,现在刘之源可是手握两旗,共三十余万百姓,旗丁三万的牛人。
这次他亲自赶回牛庄,在皇太极拨给他大量缴获的粮草金银之后,辛苦训练三万手下,誓言为弟弟报仇,为大清尽忠。
这家伙毕竟在明军里呆过,对守城绝对有一套,他不但加强了城防,针对吕汉强复辽军火器犀利的特点,充分的利用皇太极拨付的赈灾粮食,用以工代赈的办法,驱使百姓日夜开采巨石加固城墙,待城墙完工之后,还驱散了城中的百姓,堵死了四座城门中的两座,只留下南门和北门,南门是为了盐田,北门是为了迎接增援,也就是说,这个刘之源将牛庄建设成了一座真正的要塞铁核桃,是死心塌地的要为满清殉葬了。
复辽军大军一到,扎营安顿,这个刘之源也没搞什么偷营劫寨的幺蛾子,就那么老老实实地站在城头上,看着复辽军四平八稳的建设营地,然后安安稳稳的休息一个晚上恢复体力,面对表现的好整以暇的复辽军,副都统佟涛气不过,上前建议刘之源给自己一支三千人马,打他个立足未稳。
刘之源就指点着远处有条不紊建设的复辽军大营教训道:“你看复辽军现在,正军列队不动,民夫建设营地有条不紊,而在大营周围,队列阵前多挖细小的陷马坑,就是等待你我出击,而文我们出击,人少了,不过是给人杀戮,人马多了也不一定能起到作用,反倒削弱了我们守城的力量,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佟涛就不甘心的道:“复辽军远道而来,再加上这一天扎营,定然疲惫,那我带三千勇士夜晚偷营劫寨。”
刘之源简直对这个建议嗤之以鼻:“你吕汉强的三国看多了吧,那都是评书胡说,还偷营劫寨呢,你带着三千晚上就根本看不到路,辨别不清南北的家伙出去试试,说不定你连敌人大营都找不到就走到大海里去了。”
然后拍拍神情沮丧副手肩膀一下:“这场战争不是一场偷袭就能决定胜负的,这场战争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是一场灭国与生存的战争,我们将依靠这座耗费无数钱粮与民力打造出来的坚固城垣,和复辽军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只要时间拖的越久,对我们就越有利,我们的胜算就越大。”然后遥望复辽军渐渐成型的军营,一脸平淡的喃喃:“这一次,就看你能耗尽我的精力,还是我能耗过你的能力,我们就比一比我们谁能耗过谁吧,只要能耗到入冬,这百年不见的寒冷冬天,就会彻底的消灭你了。”
转回身,对着副将佟涛道:“从现在开始,收拾起一切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你我分作两波,日夜守住这城墙才是正经,你现在看着,我回衙门睡觉去了。”说完就那么施施然真的回家睡觉去了。
站在牛庄面前,陈亮摇晃着手中的马鞭观察着坚固到变态的牛庄城,嘴里却是无所谓的对孔邦国道:“也是难为这个刘之源了,就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就能在这平原地区鼓捣出一座石头城,也算是一个能人啊。”
孔邦国没有陈亮的一脸轻松,在孔邦国看来,陈亮那家伙就是一个神经粗线条到令人发指的人,他除了对那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傻媳妇细心的让人无语之外,对什么事情都表现的那叫一个无所谓,看来,这次战争还得自己多费神啊。
“牛庄是满清的南大门,还是食盐的唯一产区,最是紧要的所在,皇太极绝对会下大力度加以防备的,就拿这城墙来说,一半以上是由青石筑成,这样就限制了我们的炸药威力,让我们的攻击变得艰难起来,您再看看城上的守军,旌旗严整不乱,可见军心稳固,不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刘之源都是一个能人,牛庄之战,都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刘之源这个叛徒,你别说,在建城上还真就有两把刷子。”陈亮就用马鞭敲打着大腿:‘不过城再坚固怎么啦,一车炸药炸不毁他,那就两车,反正我这复辽灭国第一功,我算是要定了。’
孔邦国忙劝阻道:“将军豪迈,当然不错,但做事还要顾全大局,这次我们灭国之战,可是有着先后次序的,我们这里第一开打,但却不能一举攻陷,我们的目的是调动皇太极猫在盛京城里的满洲八旗连援,给新民前线的赵四海和大壮总队长创造机会,若是您一下就攻击下牛庄,那就破坏了整个战役的部署。”然后看了下愤愤不平的陈亮,就加了一句:“这可是督师大人的军令,我们不能违背。”
于是陈亮就看着牛庄,看着城上那面嚣张飞扬的大旗,最后意兴阑珊的转回身,边往回走边跟孔邦国道:“你盯着吧,我去睡觉了。”
双方一夜无话,第二天,陈亮点兵出战,准备对牛庄展开进攻。
陈亮可是个急脾气,他才不管什么先摸清敌情,在制定方案那婆婆妈妈的规矩,战斗吗,两人见面,没必要和小儿过家家一般弄那虚的没的,直接开打,打过了再说。
第906章 牛庄初战
当战鼓在城外响起来的时候,睡了一场好觉的刘之源再次站在城头上,看着两万整齐的复辽军大军,黑压压铺满了城西大片的土地,以高昂的斗志,开始对牛庄展开攻击,心中还是感觉很有压力的,想着当初离开皇太极的时候,皇上的秘密叮嘱,于是对身后的中军问道:“派出去向皇上奏报的人走了几天啦?”
中军赶紧低声回答:“两天,自从咱们探到复辽军来攻,就八百里加急将军情递上去了,现在皇上应该得到消息了。”
由于吕汉强全军都在用信鸽传书,皇太极也有样学样的也用上了信鸽,但吕汉强的信鸽传书上用最简单的字句写的,然后按照规律对照各自大将手中的手册翻译,就可以得到准确详细信息,而皇太极还没有掌握这个技术,要想得到详细的前后方战报,就必须还要驿站快马,否则一字之差那可是千里的距离啊。
刘之源就点点头,“那么说,皇上的旨意应该在路上了,希望能得到皇上的旨意和支援。”
中军就点点头,牛庄到盛京,八百里加急一日夜就能到,这时候应该有回信安排在路上了。
“看来,这次吕汉强是要跟我们大清打一场决战啦。希望皇上能有万全之策,保住我们大清的根基血脉啊。”刘之源叹口气道。
中军就不言语。
其实大家都是行家,这次吕汉强派兵进攻自己牛庄,也一定会出击其他地方,这次大清得到了缴获恢复,但吕汉强也得到了增强补充,大家都在刚刚喘息之后,又都不想让对方得到彻底的修整,一场关乎国运的大决战就这样开战了,这时候大清是死是活,就看这场了。
但其实无论这场决战吕汉强是胜是败,其实对他影响不大,因为他背靠强大的大明,亿万人口,就向上次一样,他打败了,只要给他一点点时间,他就会再次恢复,并且比原先更强大,因此在理论上来说,吕汉强是不会失败的。
而自己这方面呢?状况却截然相反,地贫民饥,人口稀少,打一场仗,就削弱一份实力,即便打一场胜仗,若是没有巨大的缴获,也将难以支撑,而一旦打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这就是小国寡民对大国的劣势,无论打胜打败,最终都将失败。
现在自己以一国之力面对的还不过是仅仅一个吕汉强,若是大明不拖吕汉强后腿,大明下定决心以全国之力对付自己大清,其实这大清早就不存在了。
当初的时候,趁着大明王朝倒吕风潮,史可法掌控辽东,大清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但现在看来,那场辉煌的胜利却害了大清,实际应该做的是,慢慢的和史可法那个呆子耗下去,然后零敲碎打的不断缴获,不断的壮大自己,不断的休养生息,结果做成了一锤子买卖,让吕汉强以最快的速度再次跳了出来,有时候人的智力还是有限的,即便是皇太极也如此,当然说这些都是马后炮,对于现在的这次战争的前景,刘之源的心中充满着绝望。
不过,无论如何自己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也就没有了退路,先不说自己判出大明投降满清,再投降回去,也会被冠以反复小人的帽子不被重用,即便自己想投降也不成,一来自己的弟弟死在了复辽军的手中,不管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死的,自己都必须为弟弟报仇,还有就是这次,皇太极以优容诸将的借口,将满汉八旗佐领以上的将士家眷全部扣在了盛京,不死战便是全家人头落地,这才是皇帝的手段,一种已经不顾体面,赤裸裸的要挟了。
“战就战吧,总要有个结局的。”刘之源将拳头握紧:“凭借我的铁核桃,在有我胸中这层出不穷的防守手段,我就能耗过城外的复辽军,就能等到整个战役的转折。”
“都统大人,复辽军即将进攻,我们该如何运作?”中军小心的问到。
刘之源看看左右城墙上戒备的士卒,看精气神还行,于是慢声吩咐:“敌军数量有限,不能对我们牛庄四面围攻,所以命令全军将士,加强西面的防守,对其其他方面采取监视,其余的士卒都在城下休息,然后我们给他来个车轮大战。”
中军接令下去,这时候,刘之源身边亲信指着城外喊道:“大人,敌人开始攻城啦。”
刘之源抬头看去,这时候,复辽军的大阵开始发动,还是老套路,长弓兵开始出列,慢慢的向城墙靠拢,准备对城上展开巨箭覆盖射击,然后在他的身后,一架架床子弩开始推出来,准备用炸药包轰炸城墙。
既然是老套路,那大家也都研究明白了应对之法,面对即将飞来的巨箭,城上纷纷将早就准备的门板支起来,而且为了防火,还在门板上面铺上了淋水的棉被,这样就行成了一个顶盖,抵消掉巨箭的杀伤。
随着一声鼓声,整个长弓队爆发出一声雄浑的吼声:“风——”复辽军的巨箭铺天盖地而来,不一刻巨箭就如同冰雹一样落下,如疾风暴雨般敲打着躲在门板与女墙后面士卒的心,这个办法非常好,因为角度问题,躲在门板与女墙之间的士卒几乎就没有伤亡。
着一轮打击之后,城上的士卒发现原本让大家谈虎色变的巨箭对自己几乎不起作用,立刻爆发了一阵欢呼,士气立刻飞扬起来。
而城下的长弓兵发现自己的打击效果几乎为零,当时气沮,竟然不再发射第二次,其实大家也知道,发射也不过是浪费巨箭资源罢了。
这时候,床子弩推出阵前,随着一面面小红旗落下,一根根标枪带着炸药包飞了过来,结果标枪面对的不是平常的砖墙,可以碎裂城砖,扎在墙上,扎枪的枪尖撞到用巨石覆面的城墙,竟然纷纷碎裂,掉到了城下爆炸,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而侥幸扎在石头缝隙里的扎枪,还没等炸药包爆炸,城上立刻用两面拴着绳子的大木横着撞下,立刻给于清除,这样一来,无往而不胜的床子弩竟然也无功。
这时候,城上得到鼓舞的守军再次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士气再次爆棚。
看着城下明显士气低落的复辽军,刘之源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照着这样打下去,牛庄将会成为一座不会陷落的堡垒。
为答谢书友订阅,也为配合网站推荐,今晚再爆一更,谢谢兄弟们了。
第907章 隔绝战场
一匹快马,疯狂的奔驰在由盛京到牛庄的路上,马上的骑手,头上的汗水将挂满尘土的脸,冲的和京剧脸谱一样,深蓝色的侍卫亲军的褂子,已经被彻底湿透,迎着奔驰带起的风,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就在前胸后背,铺成一层白花花的盐渍,骑手努力的张开大嘴,尽量让风吹进自己火热的胸膛,来散发浑身的燥热,但这也就是他现在所能做的,却绝不会为了一丝凉快就停住战马,到那浓郁的树荫下稍息片刻,喝上一口清冽的河水,因为在他的背上,那明黄色的公文袋里,有着皇上对牛庄的紧急公文,八百里加急,是只允许换马不许歇人的,紧张的向前张望,预估着奔跑的时间,感受着胯下战马的疲劳程度,这个骑士心中暗暗的道:“按照脚程,再有二十里路就到了下一个驿站,到那时候,就可以通过换乘马匹的片刻间隙,可以喘口气,喝上一瓢凉水,现在对他来说,一瓢井中的凉水,便是天上的琼浆玉液。
正在紧急飞奔,战马突然一声悲嘶,一个马失前蹄,扑倒在干裂的土地上,马上的骑士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变化,立刻被猛烈地甩了出去,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这个骑士是满清白甲,那是大清一等一的强兵,猛经大变,可还是凭借多年养成的习惯,就在落地前的瞬间,护住了自己的要害,然后顺势一个翻滚,立刻离开摔落的地点。
这个多年征战养成的习惯性动作救了他的命,就在他离开的瞬间,那落点就有两根弩箭飞落,入土达到半个箭身,这要是扎在身上,立刻就是一个对穿。
眼角余光看到了弩箭,这个侍卫亲军的骑士立刻判断,自己被拦截暗算了。于是也不犹豫,就在翻滚之间,顺势抽出腰间的钢刀,猛的向上一撩,耳中立刻就听到一声金铁交鸣的声音,心中刚刚暗呼侥幸,然而自己的钢刀却被对方的刀一刀两段。
对方是复辽军,这个骑士立刻判断出来了,因为满天下,一个普通的刺客能拥有这样利刃钢刀的,也只有复辽军才能拥有,因为他们拥有全天下最优质,最廉价的精钢。
刀被一下斩断,但毕竟阻挡住对方的劈砍,让对方的大刀偏斜砍歪,这再次救了这个骑士一命,趁着对方旧力已尽,新力没生的关键时候,这个骑士再次翻滚躲开,因为他凭借刚刚发出的两个弩箭判断出,敌人应该有两个。
这一判断再次救了他一命,就在他刚刚翻转出去的时候,一把钢刀狠狠的砍在了他原先的地方,地上的一块拳头大的石头立刻被砍成两半,而那把钢刀却毫发无损。
趁着两人都走空的瞬间,这个骑士已经跃起,提着半截大刀扑向了一个年纪稍微大一些的敌人,年纪大一些或者年纪太小,反应都要比年轻人要满上半拍,只要半拍就够了,这足以让人丢掉性命,只要两个人自己拿下一个,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就成倍的增长,多年战争中培养出来的战斗力,绝对能轻松拿下另一个,这个骑士有这样的信心。
于是,他毫不犹豫的扑向了那个年纪大的。
结果他的经验是对的,他遇到的对手却是错的,这个年纪大的伸手绝对不比年轻人差上半分,而且还要强上半分。
眼见自己一刀走空,眼角里,敌人已经飞身左侧,这个老一点的立刻顺势侧翻,直接与他拉开了距离,就这电光石火间拉开的一点点距离,让这个侍卫亲军算盘落空。
结果那个老一点的却在翻滚的时候回了他一刀,就这一刀直接在他的胸前划开一个小小的口子,按说被刀划开一个小口子,在生死里打滚多年的满洲勇士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比这大得多的口子也不是没有,那就根本不算个事,要不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