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督师-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参将是跑不了的,何必要到这海军6战队里来受这般辛苦?”

  吴襄父子在吕汉强的资助下,提前参加了山东对孔有德的平叛,战功卓著效果斐然,虽然孔有德的部下出生都是官军,但和大明的关宁铁骑相比,简直就不在一个等量级上,更何况当初被吴襄父子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当时就损失了大部分人马,后来吴三桂更是带着关宁精锐,对孔有德和耿敬忠实行穷追猛打,连番恶战下来,原本六七万的叛军,现在已经被紧紧的包围在山东中部山区,孔有德和耿精忠的手下也不过只剩下区区两千人马不到,若不是吴襄心怀私心,玩什么养贼自重的把戏,早已经就灰飞烟灭,而吴三桂这个累立战功的前锋大将,就凭这平叛的战功,早就应该升任为参将,结果吕汉强一封书信,这个小家伙就立刻丢掉了参将的前程,直接赶到周楚君的手下,做了这海军6战队的副纵队长,结果是原先的功劳没有叙,现在还没有功劳,因此上,吴三桂的脑袋上依旧顶着一个游击将军的职衔,在现在复辽军的序列里,在正副纵队长一职上,官阶品级是最低的。

  尤其这小子还是个天生的旱鸭子,被调到海军6战队之后,虽然刻苦训练,努力习惯大海上的颠簸,即便是在夜里,他自己悄悄的跑出去,站在左右摇晃的旱马上努力习惯适应,但天性这东西是没法改变,无论他怎么刻苦训练,努力适应,但一上船仍旧晕船晕到七荤八素,吐的是肝胆俱裂。

  看到这么一个刻苦好强的将军,一边拍打着吴三桂的后背,一边很不理解自己的上司吕汉强对吴三桂的看法。

  其实吕汉强对吴三桂在表面上总是表现出热络与赞赏,但作为一个跟随吕汉强的老人,随时在吕汉强含满笑意的眼睛里面,看到的是一股股杀机,看到的是一丝丝警惕,尤其每次吕汉强站在吴三桂身后的时候,面对那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原本满含微笑赞许的眼神,会突然变得冷厉起来,这样的变化,让所有的老人感觉到不可理解,但所有人又不去拆穿,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吕汉强以这样的眼神态度去对一个人,那这个人绝对有必死之道。

  因此上,吕汉强将吴三桂调到自己的手下,周楚军虽然没接到吕汉强的明确指示,但依旧对吴三桂百般戒备,如果让他知道吴三桂有任何不矩的行为,周楚君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周楚钧不可抵抗的喜欢上了这个家伙。

  拍打着这个积极向上的将军后背,周楚钧的心是矛盾的,但理解吕汉强更占据了上风。

  狠狠的吐空了胃里所有的东西,吴三桂艰难的收回了身子,然后扭回身,努力的将身躯站得挺拔,向自己的上司心中的大哥哥倔强的汇报:“启禀将军,剿灭叛乱,正如督师大人所说,那不过是内战,那是让人痛心疾的同胞之间的互相伤害,正如督师大人,宁可用自己单薄的力量,出关和皇太极全国抗争,也不愿意带着人马,去剿灭山陕流寇一样。内战杀同胞而换取高官厚禄,督师大人和我一样,良心不安,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的功勋应该建立在开疆拓土,保护这大汉民族不被欺辱上,所以在内战里,获得高官显爵,不是末将的心思,只有在平灭辽东的国战之上获得军功,那才是末将的最大荣耀。”

  听着吴三桂掷地有声的回答,周楚钧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吕汉强会对吴三桂如此忌惮,先赞许的点点头,然后似乎是随口问道:“你年轻有为,可有了心上人?”

  吴三桂苍白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一抹羞涩,但转而就消失不见,再次将胸膛挺得笔直:“启禀将军,末将不才,但知道,强虏不灭,何以家为的道理,末将誓,建奴不灭,绝不成家。”

  周楚钧就微笑着摇摇头:“扑灭建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因为这个影响了成家立业,我听说有个叫陈圆圆的,你可认识?”

  吴三桂立刻就表现出一脸茫茫然。

  “你真的不认识?”周楚钧竟然很认真的再次问了一遍。

  “末将真的不认识。”吴三桂很是思索了一阵之后,肯定地回答道。

  周楚钧就轻轻地拍了他肩头一下,然后转过身,悄悄的长出了一口气,他就纳闷儿了,为什么自己的督师大人,如此在乎陈圆圆和吴三桂的关系,在几次私下里有意无意间提到了这个问题。

  其实吕汉强绝对是一个历史细节盲,历史上的陈圆圆,现在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小萝莉,这时候一个在江南,一个在塞北,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

  不过这时候周楚钧下定决心,只要自己打探到陈圆圆的这个名字,不管他是男女老少,即杀之。

  这就是所谓的,有什么将出什么兵,吕汉强的行事作风,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手下众将的做事方法,那就是,只要认为可能要威胁自己,威胁这个团队,那就必须事先清除,即便是杀错了冤枉了也在所不惜,

  正在周楚钧为那个莫名其妙的,不管男女的周圆圆产生杀机的时候,也正在这时候,吴三桂莫名其妙的,听到这个世界上有个叫周圆圆的人的时候,高高的桅杆之上碉楼之中,嘹望的士兵大声向底下丢下一个纸团,负责捡拾这个纸团的士兵,立刻将这个纸团紧急送到周楚君的面前:“启禀将军,嘹望哨有新情况。”

  


第817章 督师驾到

 看见瞭望塔上丢下消息,周楚钧就丢下那有的没的,立刻将这纸团展开,那纸团传递的消息很简单“正北方,小船一艘,目标本舰队。WwW.⒉”

  周楚钧立刻扑到船舷旁,拿起那个独眼望远镜,向正北方嘹望观察,结果一看不要紧,周楚钧的望远镜差点失手掉到海里,因为出现在望远镜里,那艘在巨浪里上下颠波的小船的船头上,一个白衣胜雪,潇洒的趴在船上的身影太让人熟悉,那是自己的督师吕汉强。

  当时周楚钧跳脚大吼:“来人来人啊,快快救援,我们的督师大人到了。”

  就这一嗓子立刻让旗舰上所有的人一愣,然后所有的人都扑向了北面的船舷,可不是吗,就在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叶扁舟,正随波逐流上下飞舞,那上面,正有一个狼狈的人趴着,一边呕吐,一边向旗舰招手,那不是自己潇洒的督师大人还是谁?

  所有的人一下子都炸了锅,我的妈呀!一个根本不会水的旱鸭子,一个关乎到大明王朝命运的辽东巡抚兼辽东督师,就这么架着一艘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上飘荡,这要是喂了王八还是庆幸,这要是喂了小虾小鱼岂不冤枉?

  于是所有的人往大海里丢木板的丢木板,抛绳索的抛绳索,还有那性急的人,干脆直接飞身跳进大海,奋力向那一叶扁舟上游去,只转眼之间,那页小船的周边,立刻冒出无数人头,无数双双手,紧紧的把住这只小船,任凭它风浪如何巨大,瞬间便变得安然无恙。

  经过一阵忙乱救援,一群将士七手八脚的将堂堂大明的辽东巡抚辽东督师,像死狗一样拉上指挥船,周楚钧一边拍打着吕汉强的后背,一边后怕的埋怨,:“我的老佛祖啊!你能不能饶了我们?你就这样坐着一艘小船就跑来,万一在海上出什么差错,那复辽军1o万兄弟还不撕了我?”

  好半天,站在甲板上晕船晕到七荤八素摇摇晃晃的吕汉强总算回过神来,瞳孔有了聚光,然后努力的摇晃了一下脑袋:“我也没想到,小船在海上会是这样的效果,原先我去山东的时候也坐过船,我就没这么晕过。”

  吴三桂当时跳脚:“我的老大人,上次你去山东也坐过船,但那可是海船啊,你就这一条小船儿,怎么和海船相比?”

  吕汉强就给吴三桂展现出一个宽慰的笑容:“还好还好,我总算爬到了战舰之上。”然后心有余悸的回望了一下大海,“我站在葫芦岛的灯塔上,看到了咱们的舰队,我认为不远呢!所以我才命令驾着小船将我送过来。”

  “你拿什么看呢?”

  “当然是望远镜啦。”

  周楚钧就一拍脑袋,猛地转了几个圈:“我的天老爷,你站在灯塔上,还用望远镜,望山跑死马,我的天老爷,这是无知还是幼稚?”

  这时候吕汉强才感觉到自己的确是幼稚了。

  于是难得低声下气地向周楚钧解释:“这不是心急吗,我怕你将舰队带进葫芦岛港休整,那样就泄露了我们进军辽东的目的。要知道,我们在皇太极的眼皮底下有坐探,皇太极也绝对会在我的紧要部门安插眼线,我可不能把我的军事行动,嚷嚷的满世界皆知,那样就失去了我们突然袭击的效果。”

  “可就不能派一个通讯兵来吗?”

  吕汉强就很认真的道:“派他们来,那我怎么登上这个舰队?怎么能亲自去和你们一起进攻辽东?”

  旗舰上所有的人都出一声哀鸣,这个辽东巡抚辽东督师,也太不靠谱了。

  不过看着茫茫大海,看着那如山的波涛,这时候让自己的督师大人再坐船回去,那万一再出点什么差错,这整个舰队所有的人就一起去跳海吧!

  这时候吕汉强拍着周楚钧的肩膀道:“我是来看热闹的,绝对不干涉你的指挥,最高了,也就算

  一个高级幕僚吧。”

  周楚钧立刻连连说不敢,吕汉强却道:“这有什么不敢的?要是我连一个大队小队都直接指挥的,那还不把我累死吗?我信任你。”

  就这一句话,让周楚君的眼圈红,心里烫,信任,是这个世界上最值钱的两个字。

  这时候,吴三桂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给吕汉强施礼。

  结果周楚钧赶忙提醒道:“大人躲他远点,小心他吐你一身。”

  当时吕汉强就表现得一片云淡风轻,伸出手轻轻地拍打着吴三桂的肩膀,露出八颗雪白的牙齿:“不错不错,强壮了,沉稳了,看样在山东剿匪的时候,对你的锻炼绝对是巨大的。这次调你来到我复辽军来当海军6战队的副队长,算是大材小用屈了才了,你可有对我抱怨的想法?”

  吴三桂就面色惨白的,努力压下自己肚子里的翻江倒海,恭敬和感激的对吕汉强道:“多谢督师大人看顾,让我能直接面对外寇,不是对着同胞动刀,让我的良心能得到安宁。”

  吕汉强的心就顿了一下,看看忧心忡忡的周楚钧,收起了那招牌般的八颗牙齿,面色开始郑重起来。

  明末汉奸多,而且还多是大名鼎鼎的汉奸,在上下五千年历史里,大明朝是出汗奸罪多的朝代,同时,这个汉奸的名字也在大明朝正式流传开来,当然,后世里在小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汉奸更是层出不穷,不过那些汉奸的等级和质量,绝对和这个时候不能相比。

  看着前世历史上的汉奸,吕汉强就仔细的端详他的神态,观察着他的内心活动。

  吴三桂的眼睛是真诚的,是狂热的,这种真诚是对自己,那种狂热是对敌人,这绝对参不了一点点虚伪。

  盯着吴三桂看了一阵之后,吕汉强就再次点点头:“你去吐吧!然后和你的将士在一起,准备为这个大明天朝,杀戮一切敢于反抗我们的敌人,让我们的战刀,和敌人去谈话,让我们的战靴,拓展我们的领土,让我们的热血,去成就我们应该拥有的荣耀。”

  


第818章 交心

 吕汉强的话说的如此高大上,但听在吴三桂的耳朵里,却如黄钟大吕,振聋聩,他努力地挺起自己虚弱的胸膛,融进胸膛里最大的力气,就在这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向吕汉强大声的保证:“末将会遵循督师大人的教导,将一切敢于反抗我天朝威仪的敌人,踩在我们的战靴之下。WwW.⒉”然后突然小声的问吕汉强:“皇上恩典,督师大人现在是伯爵吧!督师大人今年也就二十七八吧。”

  吕汉强肯定的回答:“二十五。”

  这时候吴三桂再次将胸膛挺起:“末将坚信,末将到督师大人的年纪,也一定是个伯爵。”然后追加了一句:“我坚信这一点。”

  看着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吕汉强不由得油然而生起一种敬佩,汉奸有做汉奸的条件,但作为历史上最大的汉奸,必有他过人之处,那么现在这个吴山桂,就已经展露出了他作为一个人上人的潜质,如果他是大明朝的忠臣,那他将为这个大明江山,汉人天下,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如果他依旧作为一个汉奸,那它对整个大汉民族的危害,依旧会像历史那样。尤其是在自己的直接间接的培养下,可能够坏。

  “我绝对不会给你投降的机会,因为我会时时的盯着你。”心中是这样想的,吕汉强的嘴上却充满了鼓励与欣慰。

  “天子与你我,都正是这英姿勃的年纪,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那些老迈昏聩的臣僚,而应该属于我们这些蒸蒸日上的年轻人,重整山河,中兴大明,让世界臣服在我们脚下,这绝对不是狂妄的幻想,而是因为我们有先天的资本——我们年轻。”然后冲着吴三桂郑重拱手道:“天下英才出我辈,这是一个年轻的时代,我与你共勉。”

  得到吕汉强的肯,吴三桂原先吐的苍白的脸,这时候扬起一股酡红,就如同饮了世界上最甘美的美酒,让他英姿勃,让他热血沸腾:“末将定不辱督师大人的教诲,定不辱皇上的期盼,这一次辽东战争,请万岁于您一起看末将的表现吧。”然后脚步铿锵地向大船之后走去,那里,有和他一样年轻的士兵,有和他一样热血沸腾的兄弟。

  看着融入复辽军那帮兄弟群里的吴三桂,周楚钧小声的在吕汉强身边道:“其实吴三桂这个小将,在将门出身,又是崇祯年的进士,同时追随父辈们,在辽西关宁铁骑里和建奴进行过无数次厮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战经验,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前一段,被大人您打回他老爹的帐下效力,更在整个山东剿灭孔有德和耿精忠的战役里,身先士卒,履历战功,现在看来,比我们派出去的时候还更加沉稳和干练。”

  吕汉强就抱着手臂,斜了一眼周楚钧:“你到底想和我说什么?”

  周楚君略微沉吟一下,将声音压得更低:“我作为您身边的老人,我最知道您的心事,当你对人露出你灿烂的八颗牙齿的时候,我们这些老人都知道,这个人就将倒霉,而按照您做事的习惯,绝不拖泥带水优柔寡断,你对你展现八颗牙齿的人,几乎做到赶尽杀绝,而我不止一次地观察你,您对吴三桂已经无数次展现了这个表情。”

  “你想说什么?”吕汉强盯着远去吴三桂的背影,语音淡淡的道。

  周楚钧是自己的人,是自己当初起家的那三百亲兵之一,按照辈分来算,自己还是他的姑爷,因此上,周楚钧现在说的这些话,吕汉强一点都不愤怒,如果他周楚钧不说这话,倒让吕汉强感觉到不可思议,因为这就是一个老实人,老实人心中是装不下东西的。

  周楚钧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直截了当的道:“我不知道大人为什么对吴三桂这个小将军深怀戒备,我也不知道大人您因为什么,时不时对着关宁铁骑里的后起之秀产生杀心,但大人您要知道,现在吴三桂已经不是关宁铁骑的人了,在他的身心整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完全都融入了我们复辽军之中。”

  然后小心地看了一眼吕汉强面上的表情。

  波澜不惊。

  艰难的咽了一下口水,周楚钧再次道:“就比如说这次,当初您全力支助吴襄出兵山东,并将吴三桂派回他父亲的麾下,大人,您是知道的,吴襄胆小无能,这次能够迅的平定山东孔有德和耿精忠的叛乱,其实99%的功劳都在这吴三桂的身上。”

  对于这样的肯定评价,吕汉强轻轻地点点头,但依旧什么也没说,依旧看着在自己复辽军兄弟群里大声说笑的吴三桂。

  “而以吴三桂现在的军功,尤其这次,咱们皇上为了驱赶咱们上前线,大撒爵位雨,但万岁为了不露出他的用心痕迹,同时也给其他平叛前线的将士们封赏了爵位,山东的吴襄得授山东总兵,而以吴三桂的功劳,完全可以有一个游击将军,几转几升,加上他本身就是天子门生,一个参将是十拿九稳的,然后按照关宁铁骑历来的规矩,子承父业,也就是说,只要这次平叛成功,吴襄自请告老,那么吴三桂就当然地坐上了山东的总兵,成为天下十大总兵之一。但是——”

  吕汉强就微笑着打断了周楚钧的话:“但是我不过是一封书信,他吴三桂就丢弃了光明的前途,跑到我们复辽军海军6战队里,继续当他的游击将军,而且还当了你的副手,你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公平?”

  周楚钧艰难的咽了口唾沫:“请恕末将直言,末将认为,吴三桂心甘情愿的丢弃原先光明的前途,而甘愿屈居在我之下,不过是因为一颗忠贞报国的忠心,这不是末将向督师大人抱怨,而是末将看到督师大人对吴三桂莫名其妙的忌惮,我实在想不明白,督师大人,为什么对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将军,有如此深的戒心呢?”

  


第819章 忠诚的理论

 吕汉强将眼睛眯了起来,自己对吴三桂的戒备,绝对不能对任何人去说,因为说出来也没有人相信,但是这种戒备,必须要时刻保持着,虽然在前世的历史上,许多大明杰出的将领投降了满清,但其实来说,那先是这个大明国朝的确让他们彻底失望了,已经看不到维护的前景,但这不是理由,那些前面历史上的汉奸,在他们的心中,其实最缺少的不是对大明的忠诚,而是对自己的父母族群的忠诚。WwW.⒉

  比如说现在就做站在自己身后,成为山海关总镇的史可法,不管他在历史上的评价能力如何,但他却做到了那些当代精英所没有做到的事情,史可法所作所为,最终脱离了对这个朝廷的忠诚,而升华成了对这父母之邦的忠诚,对自己母族的忠诚,因此,在后世的所有人的眼里,都忘记了他的平庸,忘记了他所有的过错,而只是记住他对这个母族的贡献与忠诚。

  但这些话吕汉强不能向周楚钧去说,只能扭转头盯着周楚钧道:“你记住,一个人的忠诚绝对不是说在嘴上,表现在脸上,往往一个人的忠诚会在更大的利益面前土崩瓦解,我就和你实话说吧,在这个世界上,我除了信任你这帮兄弟外,我对任何人的忠诚都表示着十分的怀疑,也只有这样,我才能带着你们走的更远。”

  周楚钧被吕汉强这掏心肺腑的信任感动的同时,想再次劝说吕汉强对吴三桂的误解,但这时候又有一条大船,慢慢的向这条指挥旗舰靠拢过来,那条大船之上,高高的飘扬着一面张字大旗,登莱水师总兵官张大可到了。

  现在的张大河可谓意气风,踌躇满志。

  原先作为登莱水师的总兵官,船不过百,兵不足万,若不是孙元化四处筹措资助,这只护卫着上万里海岸线,兼顾着朝鲜与后金防卫的大明水师,早就名存实亡了。

  但希望总是出现在最绝望的时候,就在张大可绝望的时候,吕汉强伸出了他最有力的援手,一次性向他资助了一百万两白银,并且派出最得力的大将,组成了海军6战队,让他在半年之内,将整个水师战船扩充到三百余,让自己手下人马扩充到2万,虽然那些战船都是新木头打造,经不起太大的风浪,但有吕汉强一句话他就底气十足。

  当时吕汉强跟他说:“只要你的水师出海,展开对外攻击抢掠,这些战船哪怕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那你依旧有足够的银钱再造这样的消耗品,而且规模会更大,如此良性循环下,你还怕什么呢?尤其总兵官大人,我现在向你正式的承诺,这次你带着我的海军6战队去奇袭牛庄,所有的缴获将有一半归你山东水师,牛庄啊,那是整个东北的盐都,那是满清的钱袋子,那里的豪商巨贾无数,各个都是富可敌国,你去抢了他们,绝对会抢到你手软。

  万一你没有缴获,我再次郑重的向你承诺,我借给你的那一百万两白银,将一笔勾销,同时,我还会再借你1oo万,让你建造更强大的水师舰队,一直到你众横四海为止。”

  张大可认为吕汉强的说法对,跟着强盗走,随时有肉吃,这就是他的认识,君不见,那些原先吃不上饭的九边边军,现在不要朝廷一两白银,结果各个日子富足装备齐整,而且整天操着刀子四处寻摸,寻找可以抢掠的对象,这世界,还有什么比抢掠来钱最多最快的呢?

  有了吕汉强的承诺,张大可已经认为自己有了绝对的实力纵横四海,因此上,无论是出于国战,还是出于自己敛财,还有那每日里魂牵梦绕的强大水师,这次张大可全力以赴的遵照吕汉强的指令,倾巢出动,突袭后金的钱袋子牛庄。

  整个舰队正在前行,这时候他接到了小船儿快报,大明辽东巡抚辽东督师吕汉强,竟然冒着大海的风险,乘一叶小舟,登上了周楚钧海军6战队的旗舰,这不得不让张大可大惊失色。

  张大可大惊失色的绝对不是怕吕汉强来抢自己的权,因为他知道,吕汉强是最明智的人,他绝对不会用他根本不懂的海战技术,来替换自己这个海战行家,而是实在担心自己这个财神爷有个闪失,万一吕汉强有个三长两短,那么自己那个强大的海军梦,就将随着吕汉强而灰飞烟灭,这是他说什么也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第一时间就从整个舰队的中间位置,直接将自己的帅船开到了周楚君的战船身边,第一时间来拜见吕汉强。

  老海军就是老海军,这点不服不行,吕汉强看着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两艘大船之间只不过是搭了一个窄窄的跳板,然后那个身穿整齐大明总兵盔甲的张大可,就那么如履平地一般直接走了过来,而且还在那颤颤巍巍的跳板之上,神情自若面带欣喜的冲着自己拱手,这样的神乎其技简直就让吕汉强羞愧得无地自容,和他相比,自己站在这个大船之上,还心浮气躁面色惨白呢。

  “不知道督师大人亲自赶来舰队指导,下官真的是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恕罪,”远远的张大可就不断告罪,神态是恭敬的,神情是真诚的,这和文武无关,这和官阶无关,这和年纪无关,有关的就是谁能给谁带来实现梦想的机会。

  吕汉强立刻亲热地拉住这个老将军的手,笑着解释道:“我不过是跑来看看热闹,这国人啊,就这爱看热闹的毛病改不了啊,但可千万别影响张总兵指挥舰队。”

  “有督师大人坐镇,我的心里更加有底,何来影响一说?”张大可爽朗的哈哈大笑,真的是返老还童意气风,然后看看黑沉沉的大海,面上带出后怕的表情:“要说大人您也的确是胆子太大,就敢坐着一条小船儿追上舰队,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就不是你个人的安危问题,而是整个复辽军,整个大明的损失,末将还请督师大人以后千万别做这种冒险的事情。”

  吕汉强就尴尬地摸着自己的鼻子:“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看着舰队离我不远,所以我才敢跑过来,谁知道这望山跑死马,这大海也是如此,说良心话,我自己现在都后怕。”


第820章 战略布局

?听完周楚君的解释来龙去脉之后,张大可尴尬无奈的哈哈大笑,然后请吕汉强到船舱里去,以便众人一起说话。

  周楚钧的指挥舱,没有豪华的装饰,一切以粗犷的军人气息为主,不过就是几把桌椅,地上也没铺设地毯,就那么粗糙的地板,简单的油漆,舱壁上简单的地图。这是海军6战队的指挥舰,吕汉强进来当然坐在了上手主帅的位置,张大可就在侧面相陪,同时命令人,将吴三桂也叫了过来,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讨论这次出征牛庄的战役细节。

  吕汉强先向诸位介绍了当前的形势,“诸位在海上漂泊多日,可能不知道,就在几天前,皇太极在盛京城动了一场政变,用沉重的代价,剿灭了他几个不安分的兄弟,斩断了它出兵的后顾之忧,同时,皇太极为鼓舞军心士气,改国号为大清,改族群为满族,并且自不量力的重提七大恨,向天下布讨明檄文。”

  众人对吕汉强带来的消息表示了极大的震惊,更让大家感到无比的欢欣鼓舞,敌人内乱越乱越好,越乱给自己的机会越大,这是大家求之不得的事。

  但听到皇太极改元建国,竟然自不量力的向大明朝叫板,在嘲笑皇太极的无知的同时,也不得不为皇太极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魄力感到赞叹。

  皇太极的处境已经相当危险,而在这个时候,他一旦表现出退缩,那整个大清朝就算彻底垮掉了,这也就是皇太极不得不向大明宣战的原因,这是变相的刺激全国的军心士气,做困兽之斗,胜利了,哪怕只是一场小小的胜利,也会让大清朝重新鼓舞起对明朝的心理优势,让他重新汇聚民心军心,使得他的政权能够苟延残喘,然后寻找时机,以图再次崛起。

  “皇太极的想法是好的,我也佩服他在这危如累卵的时候,竟然毅然起宫廷政变,砍掉自己不安定的尾巴,然后全力对付我们,但我不会让他的阴谋得逞的。”吕汉强背着手在狭窄的舱室里踱步,淡淡的说出了自己的决心。

  “请问张大人,这次突袭牛庄你有几成把握?”

  张大可立刻站起来慎重的回答道:“我出大小战舰三百,其中装配最新式火炮的大型战舰二十艘,每条战舰上,安装新式钢炮,各五十门,每门配备对6地进攻的开花弹1oo颗,我能保证在近海,给予大人手下周将军的海军6战队,以充足的炮火支援。”

  张大可的意思就是说,我会竭尽我全部力量支援你,但你手下6战队作战情况如何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吕汉强轻轻地点头,然后将头转向周楚钧和吴三桂。

  周楚钧就对坐在身边跃跃欲试的吴三桂点点头。

  吴三桂很感激周楚钧,给自己一次在督师大人面前表现的机会,立刻挺身站起,声音洪亮的汇报:“本次按照督师大人的指示,复辽军海军6战队,全部1万人马全体出动,将士们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严酷训练,战斗力直线上升,战意高昂,报国心切,因此,末将保证,只要孙大人的战舰,将我们海军6战队送到牛庄滩头,末将就会一举拿下牛庄,实现大人破坏牛庄的计划。”

  吕汉强点点头:“这一点我坚信,但诸位将领,一定要记住一件事情,占领牛庄之后,不要做长久守卫的打算,尽量用最快的度破坏牛庄的盐场,断绝后金财政的来源,抢掠所有能抢掠的金银,这其中包括哪些富可敌国的盐商的金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