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城管大队-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个庄子,徐阳投入了不知道多少的心血,庄里的每一个百姓他都认得,这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爱,若是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也会对你好,对于徐阳为村民们做的事情,庄民也都是看在眼里,古代的农民最为朴实,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对于这位对他们有着大恩的庄主,也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拜。

“这就是大唐第一庄的风采吗?”李二嗅着空气中的炊烟味道,脸上露出迷醉的神情,对于这种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他看的十分贪婪,他恨不得明天醒来之后,整个大唐的百姓全都变成这样。

“陛下,这徐家庄庄中的居民每月都能到庄主府领取十贯钱的例银,臣作为观察使多年,还没见过像徐鬼谷如此败家的庄主,所以这徐家庄的庄民丰衣足食不足为奇。”房玄龄躬身示意道。

李二的眼睛中闪烁着光芒,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挥了挥手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朕今天既然来了,就定要领略领略这徐家庄的变化,走吧。”说罢,李二当先起步,迈着大步朝山下走去。

越往山下走,树木和草灌就越是稀疏,已经有不少百骑司的因为没有遮蔽物而站在了不远处,李二倒是没怎么在意,挥了挥手,那些人就退回了草丛中,只留下几名看起来异常精壮的跟在李二身后。

关中人吃饭喜欢蹲在墙根底下,两只手才能堪堪捧过来来的黑陶大碗装满了粟米,碗里面还放着干菜,还有几块飘着油花的肉片,看起来倒是十分丰盛。

李二眯着双眼,从远处看到风景果然又和近处看到的不一样,这些红砖瓦的建筑物上面还雕刻着精致的图案,五只连成线的蝙蝠,雕刻的栩栩如生,象征着五福盈门。

庄子里的道路虽然仍是压实的黄土路,不过上面洒了一层碎石子,徐阳说等今年长安的道路全部铺完水泥之后,庄里大规模修建水泥的计划也会开始动工。

这就是盛世啊!李二露出了一口白牙,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过上这样的日子,真是死而无憾矣。

正当李二还想再感慨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有训斥的声音,就看到一名老者一手端着碗,一手操着鞋底,在揍一个六七岁的胖大小子

第二十七章白驹过隙

“老人家,为何要揍这孩子?”几人走近,就发现原来那老人和孩子在吃饭,墙根底下还放着两副碗筷。

那老头名叫李全发,今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了,有些上了年纪,眼睛就有些昏花,不过耳朵倒是不聋,听见有几个外人走过来,使劲睁了睁眼睛,居然发现前面一个中年人身后站着的那人是庄主。

“哎呀,居然是庄主大人,快坐快坐,庄主大人可吃饭了没?小老儿家正在吃午饭,闺女去地里给屯子送饭去了,庄主大人要是不嫌弃来一起吃上一顿吧!”那老爷爷甚是热情的挽留道。

老者不认识李二,更不认识房玄龄,所以这一群人中他自然是只照顾徐阳一人。

“额”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徐阳道:”李爷爷,这位是。。是长安来的官员,他刚刚问您为什么要揍您家小宝呢?”徐阳急忙问道,不回答李二的问题,搞不好他要是一时大怒,这一家人可就要倒霉了。

“哦哦。”老人家似乎终于听清楚了问题,脸色变的有些气愤说道:”这小兔崽子嚷嚷着要吃肉,他爹在地里干活还没回来,这小兔崽子啥忙帮不上还嚷嚷着要吃肉,老头子这才要教训教训他。”

李二倒是好奇不已,刚刚在路上明明看到有人家的碗中有几片肉,为什么这家人就不吃肉?

“老人家,您为何不让您孙子吃肉?难道是因为吃不起吗?”李二新奇地问道。

老者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李二,看他衣服也不是多么华贵。以为又是工部或者户部的小吏。仗着自己七十多岁的高龄。是不必卖这些小官员脸面,面色有些鄙夷的说道:”吃肉?不年不节的吃什么肉?这才吃过几年饱饭?老夫活了七十有五,能吃上饱饭的年头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还要算上这两年,吃肉?这都是败家子才干得出来的事。”

李二被惊的目瞪口呆,倒是话都说不出来了。

老者不再理会发呆的李二,反而是转过头对徐阳道:”庄主啊,这家伙是几品官?不是小老儿说。朝廷老是派些这样的小官来走访,整日来劝老头子多吃肉,这些个人现在享福享的都造孽啊,还吃肉,要老头子说,这事陛下都得出来管一管,要不然像这些官员这么败下去,这好不容易来的盛世又要没了。”

老者的话太过大逆不道,李二旁边的侍卫都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个混账老头给干掉,而徐阳的脸色已经被吓得铁青。深怕一旁的李二会龙颜大怒,下令杀掉这么一家四口。

不过徐阳显然是低谷了李二的胸怀和魄力。只见他愣了一下,随即爽朗一笑,上前走了两步,握着那老汉的手道:”老人家说的极是,勤俭节约一直是我大唐立国之根本,今日听到老人家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心中有愧,在下受教了。”李二说罢,还朝那老汉行了一个大礼,这才转身离开。

跟着离去的李二,徐阳的心中倒是十分忐忑,最难猜透帝王心,谁知道李二现在是怎么想的,不过从他刚刚那真诚的言语来看,李二似乎真的是在感谢那位老者。

没了目标,一行人在庄子里乱转,李二背着手走在石头路上,看到什么都感觉新鲜,见到有大门敞开的院子,就径直的走进去看看,熟稔的仿佛那就是他家一般,不过也是,整个大唐都是他家的,进谁家的门都跟进自家一样,毫无违和感。

李二喜欢看农户家中粮垛,喜欢农户们盖起来的二层小楼,也喜欢看挂着的腊肉和猪圈里的肥猪。

每到一家新的农户,李二都会和庄民热情的打着招呼,在文武百官面前,他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可是在这些子民面前,他又变成了一个亲切的倾诉者,没有一丝皇帝陛下的架子。

农户家里面的牲畜被他拍了个遍,因为有徐阳跟着,所以庄户们也都对他笑脸相迎,让他体验了一把农民们的热情与好客。

直到走完了最后一家,出了院门是远处的原野,还有一条直通庄外的水泥路,李二似乎有些意犹未尽,脸上仍然是一副淡淡的笑容,阳光正好,原野那边是南山高耸的山麓,山峦的那边是南山书院,更远处就是水泥厂、烧砖场之类的,从远处飘起的浓烟来看,能看出那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

“朕今日真的很高兴。”李二有感而发道:”朕多么希望这样的盛世之景永远都看不完,百姓们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男耕女织,这种景象只有在朕的梦中才会出现,徐阳,你做的不错。”李二说完,似乎也有些疲劳,摆了摆手对身后的人道,”朕有些累了,今日就不去书院了,备好马车,朕要起驾回宫。”

李二说完,他身后跟着的几名精壮的大汉就如同听到了什么至高的命令,两人一起去山下叫马车,很快,三十多人准备的步辇就抬上了山,李二朝徐阳摆了摆手,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徐家庄

翌日,李二就在朝会上宣布要将兴建的洛阳行宫缩小一倍,一切以勤俭为主,而原本计划而多出的钱财全都分给洛阳当地的贫穷百姓,供他们度日。

在《大唐新闻报上》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徐阳也是露出了慧心的微笑,有时候臣子们的规劝并不能对帝王产生什么影响,真正能触动人心的,还是那些最朴实的人民

时间过的飞快,四月的尾巴转瞬即逝,一个匆匆的五月也是没能停下时间的脚步,大唐又迎来了有些燥热的六月。

万物由翠绿变成了青绿,生机勃勃中带着一丝的热烈。

徐家庄最近也开始变的有些紧张,那就是金圣曼肚子中的孩子也快要降临了,七个月大的肚子,就像是吞了一个皮球。

有时候徐阳轻轻抚摸金圣曼的肚子,都能看到被撑的很明显的肚子上的血丝,徐阳那个时候就特别担心金圣曼的肚子被撑爆了。

不过还好不用担心,庄里已经有一个过来人,长子长孙之母,刘梦璃大少奶奶的地位不可撼动,所以对于金圣曼肚子中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刘梦璃也都是祈祷能母子平安。

有了经验就是极好办事,徐阳这一次学精了,转了建造了一所向阳的小屋子,用玻璃当窗户,每日都能被日晒,而且徐阳还让下人们经常在这间小屋中烧醋杀菌。

怀了孕了女人就是笨拙,干什么都慢慢腾腾的,不过徐阳可是丝毫不嫌弃金圣曼,不但平日里伺候她的起居饮食,就连半夜出恭方便都是徐阳亲自来服侍,这也让刘梦璃看着心生妒意,当初她生孩子的时候,徐阳可没那么尽心。

“那时候不是没经验嘛。”徐阳每次都用这句话来搪塞,不过看到刘梦璃还是不高兴,他就会凑上来说一些情话。

唐朝的女人有些不可理喻,只要稍微说一点点煽情的情话,她们就会浑身发软,脸颊发热,面色潮红的就像是喝了白酒,现在在书院有人表演《梁祝》的话剧,每一次当梁山伯向祝英台表白的时候,书院都能传来一阵男学子们的鬼哭狼号的激动声音,唐人对于情话的免疫力可见一斑,所以徐阳每一次遇到不可解决的事,都会用情话来解决

第二十八章长安有震

“贞观三年六月一十二日,京师地震,自西北起,飞沙扬尘,黑气障空,不见天日,朱雀街上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水泥石路破有裂痕,商贾百姓,四散奔逃。

未几,四野声如霹雳,鸟兽惊窜。是夜,连震三次,平地坼开数丈。延兴门下裂一沟,水如泉涌。官民震伤,幸徐公有谏,圣天子陛下宣百姓与屋外避难,此为大幸,竟无一人伤亡。一十三日午刻,又大震。六月中时,复震如前。自后时时簸荡,震二次。十九至二十一日,大雨三日,临曲江池边青龙、敦化两坊积水成河,民房尽行冲倒,有新建体育场地势临高,幸免一难。

此番震后,内外官民,日则暴处,夜则露处,不敢入室,昼夜不分,莫可辨识。长安此番为幸,而洛阳则灾重,洛阳城房坍者尤甚,空中有火光,四面焚烧,哭声震天。圣天子陛下命李总兵者,率兵部三千人进洛阳,宿馆驿,救百姓,止存三口。涿州、良乡等处,街道震裂,黑水涌出,高三四尺。山海关、三河地方平沉,为河环绕。此番地之大震者,持数日,愈渐弱,因下诏求直言。既而群寇以次扫除,海宁四安,竟为荡平之兆云。”——《大唐史记。地震》

徐阳这几天吓得连庄主府都不敢去住了,他是真不知道,贞观三年的长安居然有一场地震,虽然震感不强,破坏力对京城也不大,不过百度资料中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这次地震的任何记载。徐阳后来想清楚之后。不禁跳脚大骂。对于地震古人一向是不甚了了,天覆地载,脚下出了大动静,那一向都是把责任推到当政者身上,所以地震这个锅只有李二来背,不知道他又冒犯了天上的哪个神明才降下灾祸。

看样子李二对于这个锅也很是不满,悄悄让史官在史书中用一个春秋笔法一笔带过,在加上数百年的变迁和战乱。这次的地震记载也就算是没了。

可史书上是没了,不过徐阳现在还在这里啊,一想到那些徇私舞弊不认真记录历史的史官差点害死自己,徐阳就想把他们从墓里面挖出来再鞭尸,不过想了想,当今纪录《唐史》和《起居注》的是颜之推老先生的几个儿子,这才把这个念头打消。

延兴门前面裂了一道大口子,曲江池爆满的水就顺着支流一直沿着敦化坊、立政坊、升道坊的河道流进了那个塌陷的口子里,现在整个成了一个小湖,已经不能再通人。

这一次的地震对长安摧毁的程度有限。毕竟震原点在洛阳,那里才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要说这次事态最严重的,主要是因为地震之后,整个关中还连续下了三天的暴雨。

整整三日的暴雨,连一会都未停歇,虽然长安的排水系统很好,不过也架不住这么大规模的降雨,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几条主要的输水河道全都爆满,最后连长安城里的几条河道也都满了。

曲江池旁边的芙蓉园,以前是个士子官员们最喜欢聚会的地方,可是从暴雨开始的第二日,就无一人再敢到那里去,曲江池作为大唐的水利枢纽,现在看起来都怕人,整个湖面全都是高涨的河水,几乎与大坝同高,往日两岸的虎啸猿啼也听不到了,能听见的只能是哗啦啦的雨声。

古语说的好,怕什么来什么,曲江池的大坝最终还是没能顶住,百年不遇的大雨冲垮了数丈高的大坝,大水直接就冲入了长安城,首当其冲的就是青龙和敦化两坊,唐人虽然建造的建筑结实,可是极为怕水,水一冲就垮,所以此番大水一过,人没死多少,倒是整个青龙坊和敦化坊被移成了平地。

当时那个场面惨不忍睹,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砖木横卧,两个坊连一栋完好的建筑都没有,周边的几坊虽然也遭了灾,可是和青龙、敦化坊一比,就有些小巫见大巫。

就在这样的末日景观面前,敦化坊旁边倒是有一大排建在山上的建筑物完好无损,如同一尊尊战神矗立在半山的斜坡上,隐约还能看到巨大建筑物上的红色条幅,上面写着’扈家朱砂,刘家茶叶之类的字样’,不用多说,那里就是程处默他们靠拉赞助建造起来的一座小型的足球场,还有徐阳当初建造的大唐拍卖所。

不去管这些乱起八糟的东西,此时的李二正忙的焦头烂额,大坝被冲垮的第一时间颁布了《昭天下书》,免去天下罪犯刑法一等,并在《大唐新闻报》上号召长安百姓共度难关,并且吩咐户部,拨款三十万贯,帮助青龙、敦化两坊的百姓重建屋舍

“叮咚”一颗银色的小圆柱从一只黄金雕刻的龙头口中掉落下来,沿着铜质的滑道滚了下来,撞击在了一面铜铃上,最终落在一只雕刻精美的蟾蜍口中,发出了一阵清脆的声响。

李淳风面色激动的看着面前这尊巨大的青铜器,从汉代就已经失传的风侯地动仪,到如今,居然会在自己手中重现,这份巨大的喜悦感让多年清心寡欲的他也是有些欲罢不能。”快,快命人去西北方向打听打听,看可有震感发生!”李淳风的眼里满是期待之色。

“院长,徐郡侯来了。”门外一名把守的门童进来恭敬道。

“嗯。”李淳风像是在期待着什么,道袍一甩便道:”快快有请!”

徐阳刚刚从皇宫出来,终于是把李二给说服了,青龙敦化两坊的建筑最终由他来负责,用水泥和更先进的图纸,造出能抗震能防水,天下一等一的建筑。

“徐郡侯。”李淳风看到徐阳,面色有些激动的说道:”感谢鬼谷所赠图纸,贫道已经命人用金银铜三质打造出了这风侯地动仪,刚刚看到西北方向有银珠落入铜蟾口中,现已差下人去看,若是震感相符,徐公此番又是做了一番大善事。”李淳风的话有些吹捧,对于他这么一个道士,倒也极为难得。

“淳风道长无需介怀,这风侯地动仪本是我汉朝子民张衡所创,只是千年战乱流失而已,如今能再次为我大唐百姓预知地震之事倒也是极好的。”徐阳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他原本打算的可不是为了什么百姓,而是赶忙让研究天文历法的李淳风去研究研究地震,好歹大唐对于这方面也培养一些人才,要不然不知道哪天再发生一次地震,没有个能及时汇报的人,自己的小命都有可能不保。

此时的李淳风看起来仍是有些兴高采烈,似乎十分期待小厮的回禀,徐阳也是不急,现在外面仍有小雨飘飘,虽然地震过去了,可是这阴雨的天气倒是仍然一直持续,不过看着雨滴慢慢变的微弱,也是可以知道,这场大雨总算是快要过去了。

茶还没过两盏,大门就被匆忙的推开,一名头发湿漉漉,靴子以下全是泥泞的小厮就跑了进来,此时的李淳风丝毫没有在意小厮身上的不净,一下子从椅子上坐起来,面色有些激动的问道:”情况如何?!”

那小厮嘴巴一列,眉开眼笑道:”启禀尊长,小子探马出门,才行一里不到,就从乡邻口中听说西北有震,这才特来回报。”

李淳风听闻,面色激动的都有些潮红,兴奋道:”有此神物庇佑,若是再有震,这风侯地动仪便能第一时间通知陛下!”

第二十九章重建敦化坊

六月的这一场大雨总算是停了,压在长安百姓头上整整三日的乌云也是烟消云散,剧烈的阳光再一次普照大地,毕竟是六月,再大的风雨,也都挡不住明媚太阳的光辉。水泥路上潮湿的水洼一会儿便全都被蒸腾个干净,翠绿的青叶上还泛着水珠,空气中一片泥土的清新气味,如果不是地震,再加上大水冲了青龙坊和敦化坊,这本是一个最为美妙的夏季雨后。

腾建虎此时肥胖的身躯在狼藉遍布的青龙坊和敦化坊之间蹿来蹿去,不时的用他自以为和善的笑容和那些冲垮房屋的居民聊着天,他不知道的是,若不是他那一身官服,人家早就上去揍他了,无家可归的人可是没有心思聊天的。

徐阳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了敦化坊,地震的时候,正巧他和金圣曼在院子里赏花,就听到不远处家中养的那只藏獒不停的吠叫,然后如同听到什么命令一般,徐家庄的动物们都齐齐的发了疯,马儿嘶鸣,老鼠乱窜,当是徐阳久惊叫一声不好,拉着金圣曼就远离了墙角,并带着她到一处空地的院子,吩咐她不要动之后,就发了疯似的满庄子喊自己的那几位亲人。

对于郡爷的要求,徐家庄的下人们那都是无条件支持的,二话不说,就加入了帮老爷找人的行列,很快抱着兴唐的刘梦璃,刘栋良,蔡氏,还有年迈的刘老太爷都被召集到了院子里来,看到一家人安好,徐阳这才像是重新有了魂。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把这些人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亲人了。

这一次的地震不大。徐家庄的全水泥建筑更是丝毫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就是砖瓦掉下来了一些,也不是什么大事,看着站在院子里有些瑟瑟发抖的家人们,就算此时的徐阳再害怕,他都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能表现出丝毫的畏惧,因为此刻他就是这个家的主心骨、顶梁柱。

“长安出现地震了。看起来似乎震级不大,不过不知道还有没有余震,刘七,刘八,还有张二,你们带两队下人支起帐篷,今夜在外面过夜。”徐阳的命令很果断,也给了庄里的人无上的勇气,不知从何时起,徐阳的话就像是圣旨一般。只需要无条件的遵守便可。

看着挺着大肚子,小脸煞白的金圣曼。徐阳止不住的怜惜,上去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这才让她的脸上稍微有些血色。

刘梦璃不用多说,老夫老妻了,一个眼神就能看出对方的关切,紧握着手,虽然没有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

持续的地震总算是过去了,搭好帐篷,一家人一起在帐篷中吃了一顿晚饭,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当天夜里,连续地震了三次,好在早有准备,帐篷支的很牢固,都没有倒,倒是庄里的动物又是一番大呼小叫,惹的一家人睡不着。第二日,长安又有了两次余震,其中当属中午的一次最大,连徐家庄都有庄户家有年久失修的老房倒塌。

不过好在此时徐阳已经进宫面见过李二,布告天下不要在砖瓦房屋中睡觉,要睡就去外面,所以整座长安倒是没有一人伤亡。

要只是一场地震还不至于让徐阳这么疲累,最为难受的就是地震之后紧接着的三天暴雨了,淫雨霏霏,连绵不绝时大时小,不过雨量一直十分充足,关中地区就是这一点不好,若是下雨,绝不会像北方的暴雨来时凶去时块,也不会像南方的连绵小雨持续一月之久,它是一种介于两者这件的雨,又有北方雨的狠戾,又有南方雨的棉柔,再加上是百年不遇的大雨,所以就造成了曲江池决堤的这种惨事。

敦化坊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在一片狼藉中寻找自己的家产,眼神麻木、双眼呆滞,在残垣断壁之间到处游荡。

徐阳从他们身旁路过,都能看到他们凄凉的神情,自古的百姓皆是如此,就算是一千四百年后,发生了这种天灾**,承担的依旧是他们这些人,而他们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徐郡爷!”远处一声高呼,徐阳这才有疲惫的抬起头,一个大胖子就映入了眼帘,不是腾建虎又是谁。

一身的绿袍官服,活像一只大蚂蚱,臃肿的脸蛋像是是一块摔在案几上的面饼,这家伙是越吃越胖,一点形体都没有了,徐阳觉得照他这种胖下去的速度,迟早那一身绿袍会被他撑爆炸。

“徐郡爷,可算是找到你了。”腾建虎腾的一下窜了上来,表现出了完全和他体型不相符的灵活,倒是让徐阳像是见到鬼一般。

镇定了一下,徐阳才耸了耸肩,”陛下说,已经派遣户部的官员到敦化坊迎我,你别告诉我你就是那个户部官员。”

腾建虎浑身上下都是一抖,仿佛户部官员这四个字让他混上上下一片舒爽,这一抖,趁着绿色的丝绸官服,全身的肥肉如同波涛一般,”就是我呀~”他不知道自己说出这话的时候,徐阳有多么想掐死他。

单手捂住了脸,哀叹一声,徐阳已经不对朝堂上抱有什么希望了,李二连这种人都能派出来,也真是无人可用了。

腾建虎丝毫没看出徐阳的不满,仍是激动的说道:”陛下说户部你认识的官员较少,除了房相,只有我还算说的上话,所以这一次就派我来”

还没等他说完,徐阳就捂住了他的嘴,”打住,我不想知道陛下为什么派你来,当下,组织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才是正理。”

松开手,腾建虎果然依旧喋喋不休的拍马道:”徐郡爷说的真是太对了,下官刚刚就与这些流民聊天,一一询问他们家中损失的物资”

徐阳原本对腾建虎的智商很失望,这下看来,连情商也不必抱什么希望了,当着人家的面揭人伤疤,真是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揭人伤疤,犹如蠢猪傻瓜。

“陛下交代户部这次一共拨款多少万贯的银子给这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徐阳想了一下才想到了关键问题,急忙问道。

“什么?还有银子?”腾建虎睁着大大的眼睛,仿佛第一次听到银子这个新词。

徐阳的表情也是十分生动,自己当初打算做个善事,帮这些流民建造一些用水泥修建的屋舍,以防止曲江池再次决口冲了他们的房子,让他们无家可归,所以主动请缨,防止那些户部的官员又修建一堆豆腐渣工程,水一冲就垮的房屋。不过自己可没说自己要自掏腰包给这些居民建造房屋啊?!难道李二打算来个落尽下石?让自己免费帮这些流民建屋住房?

“哦~我想起来了。”腾建虎点着头,认真的说道:”陛下没提银子的事,只是说,你需要的砖石水泥,都由造砖厂和水泥厂直接提供,无需给钱,也无需经过户部审核了。”

“我擦。”徐阳这才咒骂一声,来到大唐,总是有一些政治家不断的在刷新自己的底线,其中李二同志就一直在坚持贯彻落实刷新底线的记录,直到现在,徐阳才发现,这人他妈的是没有底线的,连臣子的便宜都占的这么想当然、这么理所当然、这么顺其自然。他娘的不愧是李二,这天下有谁不知道烧砖场和水泥厂的股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徐家庄的,我擦。

第三十章其人之道

人类进化的方向总是出奇的一致,就如同汉莫拉比法典中写下的‘以眼还眼,以命还命’一般,中国人自古也讲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血债血偿的等价报复之理,而且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

李二不给钱这事做的太不厚道,让徐阳都有些瞧不起他,没钱不给和有钱不给完全是两码事,身为帝王,国之大灾面前还想占臣子的便宜,连一向好脾气的徐阳都感到气愤不已。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是一个穿越而来的人,所以徐阳打算乘此机会好好干一票大的,敲山震虎,反正是李二理亏在先,自己做的事只要合乎礼法,谁在乎对错。

想到这里,徐阳又高兴起来,看到滕建虎胖胖的大脸也不觉的恶心了,反而觉得一股亲切,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还好,还有的是时间,一把拍在滕建虎的肩膀上道:“快去把青龙,敦化两坊的居民召集起来,本郡侯有话要说。”

“陛下,这一次修缮青龙敦化两坊,原有三十万贯的拨款真的不用给那徐阳了吗?臣妾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他呢。”长孙皇后端着一碗银耳羹缓步走到批阅奏折的李二身后,轻声说道。

停下手中的朱笔,李二缓缓抬起头,看着御书房上明亮的玻璃窗户,摇了摇头:“这小子现如今赚的钱太多了,朕秘密让影卫调查的幽州的炒茶行和酒水行,其中有八成都是刘家在经营。年获利百万贯。堪比以往国库半年的税收。再加上长安的玻璃厂、水泥厂,朕现在真的已经估算不出这小子究竟有多少钱财了,朕讨厌这种一切不在掌握的感觉,对于这个大唐地下的第一商贾,朕总是要试一试的,人心易变,若是这一次他有什么激烈的反应,那就说明他还是原来那个徐阳。若是他隐而不发”李二的话到这里停了下来。

屋外的阳光似乎都被冻结,屋子里,一双冷冷的丹凤眼看着桌案前的朱砂,“那么朕不介意动一动他。”

长孙皇后此时的脸色有些不好,对于徐阳,虽然她也经常责难他,可是总骨子里,她还是把这名鬼谷弟子当成一个亲切的晚辈,从没有想过,哪一天会做出什么伤害他的事情。“陛下,这地震刚刚过去。若不是这徐阳及时到宫中禀告疏散百姓,不要在屋中宿夜,想必长安这一次一定不会出现无一人伤亡的大幸事,妾身跟随陛下多年,看人还是相当之准,对于这个徐阳,妾身觉得他是我大唐难得一见的人才,并且一心为我大唐繁昌所躬行,还请陛下三思。”

李二听闻也是微微一笑,“观音婢多虑了,你放心,这小子对我大唐所做的功劳,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只要他没有反心,朕绝对保他一个万世永昌、与国同休。”

听到李二这么说,长孙皇后才露出笑容,端起放在桌上的那碗银耳羹,亲手喂给李二

刘梦璃的心在滴血,按理来说,每月的这一天,都是她十分沮丧的一天,原因是又有一大车的铜钱,从庄主府拉到南山书院,这种行为,被自己的夫君成为赞助。

徐阳对于书院很是重视,唯有经历过科技时代的人才知道科技的进步对于时代意味着什么,所以对书院研究所需要的经费是尽可能的供给,可以说,大唐如今最顶尖的科技前沿的研究全都是徐阳一人赞助的。

其实投资科学研究就像是买彩票一般,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中奖了,科技没有其余的岔路,一旦开始,就会顺其自然的按照历史上的演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