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城管大队-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摸着下巴思考的李二,徐阳立马反应过来,这要是陛下真是金口一张,把这东西当成蛮夷朝拜的对象,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
“陛下,白眉公公的建议虽好,可是这有悖于鬼谷先师当初发明火车的本意了。”强作镇定,徐阳下意识的捋了捋胡须,一派高人风范的说道。
“哦?”听闻徐阳如此说,李二果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小子,速速向朕道来,这鬼谷子当初发明这火车,是谓何意。”
徐阳一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抬手道:“当初第一十二代鬼谷先师创造了蒸汽机之后。感念此物对人之作用之大。便潜入深山。悉心研究,一窥蒸汽机之门径,遂发明了蒸汽车,这便是现如今在长安玄武街上整日开的公共汽车。”
李二听闻,脸色有些动容,他是见过蒸汽车的,更是了解这东西对于大唐的好处,以前徐阳没有向户部征集税收令之前。全国的税收只有农税和盐税,商税之低很少纳入国库,不过自从改革了税法之后,李二第一次发现,短短一月的商税居然要比整年的农税还要巨大,月入五十万贯钱。(当然李二不知道的是从澳洲海外运来的金银铜铁,香料海产也都被计算在内了。)这笔庞大的资产,李二都为之动容,更别说是户部了。
李二当时还面色担忧的召集了一次徐阳,问了一次话。话的大意就是:隋炀帝强征百姓农税,虽然仓满粮丰。但百姓却多有饿死,即便太仓存贮了够洛阳食用十年的粮食,隋炀帝还是被灭亡了,现如今自己居然征收了五十万贯的商税,商人们是不是都快要饿死了呢?
徐阳当时听闻就大笑了几声,满朝文武敢像他这么嘲笑李二的,也就他仅此一家,再无分号,李二也不生气,坐着等待徐阳的回答。
徐阳当时笑完就亲自邀请李二微服私访,要带他亲自去体验体验长安百姓的一天。
。。。。。
要说这微服私访,还只能追溯到清朝康熙之时,以前的历朝历代都没有皇帝主动去这么干过,以前帝王出行最少也是带着起码六十人的仪仗,所以说,康熙这位爷当皇帝当的还是蛮拼的。
李二以前哪里听过这个主意,微服私访,听起来就十分有趣,便听从徐阳的建议,仅仅带着白眉和两位御林军总管就跟随徐阳出了皇城。
李二这一次的出行可没有告诉任何人,连长孙皇后那边都只是声称陛下要休息一日,切莫打扰。徐阳觉得如果李二偷偷出城被魏征这老匹夫知道了,肯定又是一顿死谏。
还好李二的谍报机关工作做的很好,没有太大的难度就出了皇城。
长安城外现在是日新月异,李二自从出了城就到处好奇的打量,仿佛是重新认识了一遍自己所统治的这片地方一般,皇城外围是最先铺好水泥的地面,皇城中的路面是汉白玉石,所以用不着铺水泥,要不然皇城周围的百姓还享受不到水泥路面这种福利。
既然李二今天是私访,那就带他去长安最繁华的东西两市看看好了,下了决定,徐阳就带着李二三步一摇的朝东西市晃,大冬天的,李二穿着一身羊绒袄,一看就造价不凡,非富即贵,身后还有两位面色凶悍的壮汉,所以路人也是纷纷避开这位不知道是哪家的大公子哥。
李二则是处处好奇,没有了帝王身份的束缚,走在这人群中有着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有些欲罢不能,其实也难怪,人总是喜新厌旧的,一个新的身份,带的是更多的新奇感受,再加上有可能会来上一场美丽的邂逅,大明湖畔夏雨荷之类的,所以也不怪乾隆当年七下江南,高富帅装矮矬穷,这逆袭的酸爽,不是一般人能体味的。
到了玄武大街,这条街以前是个官道,就是政府行政领导通道,可是现在,却没有了丝毫官道的样子,只见整条玄武街,连接东西两市,现在街面是全是卖着各种东西的小贩,俨然成了商业一条街。
李二可以说是许久没出来过了,面对此情此景,竟是喃喃说不出话来,许久才转头朝身旁的白眉问道:“本公子难道走错了地方?这里是玄武街?本公子记得三个月前,这里摆的还不都是兵甲胄铠,现在怎么都是些商贩?”
白眉一脸谄媚道:“公子不记得了吗?这玄武街头的商务会所,当初提出将这条街修为商铺街,其中所得三之有一纳入户部,徐大人更是说要在这条路上修一个公交车干道,方便交易,公子您当初还是亲自批阅的呢,您不记得了?~”
白眉这么一说,李二才恍然大悟的拍了一下脑袋,“额~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说罢,他又好奇的打量起这玄武街上发生的变化。
当时徐阳看到李二愣神,急忙走上来道:“李公子,您不是说要去东西市嘛,前面就是公交车,咱们上去座座吧。”
李二楞了一下,就看到徐阳手指的方向,一辆吞吐着黑烟、像房子一般的蒸汽车在不远处停着。。。。。。。
ps:一更送上~
第三十八章微服私访(下)
话说徐阳觉得,大唐现在变的越来越像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烧着燃煤的欧洲了,各种烧着煤炭,吐着黑烟的蒸汽车毫无违和感的乱入到一片身穿传统汉服的唐人身边,场面说不上怪异,却有一种恍如梦境的不真实感。
可是这一切在李二眼中,却是那么的新奇有趣。
上了公交车,李二小心翼翼的按照徐阳所指的位置坐好,不是他害怕什么,而是今天他要装成一个普通人,这对于一个叱咤风云的帝王来说,却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挑战。
列车员开始收费,最近公交车涨价,十贯钱一班,走到李二身旁的时候,徐阳正要帮李二付钱,就见李二习惯性的掏出一枚金元宝,看都没看就直接递给那名列车员,摆摆手道:“不用找了。”
那枚元宝少说也有百贯银子,列车员虽然搭载过一个多月,见过的乡绅贵族也不在少数,可是像眼前这位,这么财大气粗的主还是第一次遇到,仍是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这。。。这位贵人。。。车费只要十贯钱。。。十两银子就够了。。。。”
李二随意的摆摆手道:“本公子刚刚给你的不够十贯钱吗?”
“够够够。”那名列车员头点的比啄木鸟还快,“只是贵人,您刚刚说不用找?。。”
李二目光盯着那名乘务员,用命令的语气道:“本公子说了不用找,剩下的就全都赏给你了。”
虽然李二的语气很是不善,不过那名乘务员仍是满面桃花。就差给李二磕头了。这么一尊财神。估计现在李二就算放屁也是香的。
收完乘车费,列车员开始了热情洋溢的解说:“各位贵人,下一站,福运钱庄,有需要下车的贵人。。。。。”可以看出,他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好的不得了。
李二旁边还坐着一个人,年纪三十多岁,留着两撇小胡子。臃肿的身形加上一身貂绒袄,看起来像是个十足的商人。
李二正转头看窗外的风景,玄武街的变化太大,让他在不知所措中又有那么几分从未拥有过的激动与兴奋。
“这位兄台。”那商人拍了拍李二的肩膀,笑呵呵的打招呼道。
李二倒是十分好奇,立马回过头来,李二身后的两名御林军侍卫正要起身,结果被徐阳给拦下来了,徐阳可是看出来这个小胡子是想干什么的,今天就让李二好好过一把普通人的瘾。
“刚刚在下看到兄台出手不凡。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人,小弟滕建虎。也算是长安商贩中算得上的商人,似乎在长安城中从未见过兄台,特想结交一番。”小胡子的脸上的神色十分真诚,可是眼睛却透着一股精明。
李二怎么会看不出来这是个想巴结自己的,淡淡的笑了笑,李二很有气场的说道:“哦?那恐怕不是这么容易结交的。”
那名叫滕建虎的商人愣了一下,好奇的问道:“兄台何出此言?”
李二有些慵懒的说道:“我,”指了指自己,然后又指了指上面“可是跟大唐最上面的那位有些关系。”
徐阳在后排听了差点没喷出来,这李二原来还能这么恶趣味,忽悠死人不偿命啊,还跟最上面的那位有关系,您自己就是那位好吧。
不过此言一出,那商人立马愣了一下,随即惊道:“您难道是皇亲国戚?!”
李二嘴角透着笑意,算是默许的点了点头。
“哎呀。”那滕建虎像是一下子找到了组织,脸上的笑容都快像菊花绽放一般。“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李二像是想起了什么,指着窗外道:“这玄武街,是从何时开始变的如此繁华了?”
那滕建虎本来还沉浸在兴奋之中,李二这么一问,他立马屁颠屁颠的回答道:“贵人有所不知,当今天子陛下废除宵禁之后,这玄武街和朱雀街就没了以往的沉寂,小贩也是渐渐增多,后来鬼谷子发明了咱们乘坐的这蒸汽车,一下子被市井百姓惊称为神物,多少百姓都花了十贯钱坐了这公交车,打那以后,这公交汽车的路线上面,全都是各式各样做买卖的商贩,就形成了这玄武街独特的买卖一条街。”
滕建虎虽然是个商人,可是口吃还是十分伶俐,短短几句便将事情说个一清二楚。
“不错不错。”李二赞许的点了点头道:“本公子真没想到这公交车还有如此功效,改日定多加几条线路,让我大唐商业更加之繁荣。”
听李二的语气,仿佛加公交车线路就像是吃饭喝水一般简单,滕建虎脸上的谄媚更足了,柔声道:“贵人这是要去哪?小人对这片都很熟悉,贵人如果需要,小人可以给贵人您带路。”
李二听闻竟是思考了一下,点点头道:“好,正好本公子许久未出,就听听你来讲讲这长安趣事。。。。”
。。。。。
不得不说,这商人就是伶牙俐齿,滕建虎别的不行,能扯会道却是十分在行,《大唐新闻报》上的各种花边新闻,奇闻异事他都知晓,什么魏征是个怕老婆的主、什么长安四大公子考试挂科,什么靖康坊头牌千金买徐阳一夜,反正各种无厘头的消息他都能言之凿凿的说个清楚,好像是那些事他亲眼见过一般。
李二在路上频频被他逗的哈哈大笑,倒是徐阳有些受不了,什么时候坊间传闻自己睡过青楼十八名妓的,自己的好名声怎么就这么毁了。
下了公交车,李二大手一挥,就让滕建虎带路,去看看东西市商业之繁茂。
那天下午,李二玩的是十分开心,好好感受了一番长安城的繁荣与强大,玲琅满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给了他无与伦比的自信,他相信他亲眼所见的是一个盛世,而不是像隋炀帝一样的危国,那天晚上李二回到宫中就命人下诏书,宣滕建虎为户部参试郎,即刻上任,估计那个胖子商人,半夜做梦都会笑醒。。。。
。
“陛下,鬼谷子当初发明火车,其目的是为了大量运输物资,人力之用,节省畜力与时间,更为高效的将人之劳动所减少,这东西一旦使用起来,我想陛下很快就会知道它的好处,盛世大唐,指日可待。”徐阳信誓旦旦的说道。
李二的眼神渐渐变的清明,点点头,朗声道:“传朕旨意,修建从长安至洛阳的火车与铁道,朕要亲眼看看鬼谷口中的盛世大唐!”
ps:二更奉上~
第三十九章飞天之梦(上)
李二的旨意就是上天的旨意,所以他的话,向来是被封为圣旨,即为:圣人之旨。
他的一声令下,整个长安和洛阳从工部派出的的施工队,就开始了日以继夜的赶工。
徐阳没去过洛阳,可并不影响他了解洛阳,如果说长安是大唐的政治中心的话,那么洛阳是大唐经济文化中心就当之无愧。
因为从海外商品集中在洛阳储存、买卖、卸货、运送等,就可以看出,它的作用无异于后世的上海。
西汉与东汉的历史告诉我们:定都长安,是以首都守边关,而定都洛阳,则是以首都镇中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定都长安是攻击性、扩张性国策。定都洛阳是安逸、守富贵型策略。
显然李二如今的软硬实力,他是绝不会成为一个守成之主的,他的目标,以前是灭突厥、征回鹘,立万世之功,好让后人膜拜,而现在他的目标,则是征服徐阳曾经给他的那个地球仪上的地球。
长安虽然繁华,可是徐阳也曾经仔细思考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长安不适合作为更为广阔的商业之所,这里更需要的,是一种大国的优雅与气度,超凡的制度,新颖的科技,这些才是长安所需要的,至于商业繁荣,那只是锦上添花、狮虎添翼之用罢了。
根本而言,制度和科技才是长安的灵魂,也是大唐的安身立命之本,身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徐阳深知科技的重要性。君不见老美横当世界警察、指点江山。见谁打谁,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其拥有强大的文化科技实力,人家一枚导弹可以精确锁定并打击目标,你们还端着小米加步枪,完全不是一个等级,这仗怎么打?
所以徐阳现如今越来越重视大唐科技的自主研发能力,说实话。在徐阳连续多次催化了南山书院之后,书院的先生和研发人员们越发的没有创新概念了,整天就期盼着有新式的图纸和资料供自己研究,这样的风气是绝对需要避免的,虽然徐阳给的图纸、文件、步骤可以免去许许多多的弯路,可以让大唐的科技发狂似的向前狂奔,可这归根结底仍是一种病态的科技、不健全的科技,会让研发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丧失研发热情与灵感的‘捷径’。
所以自从蒸汽火车的图纸之后,徐阳再也没有打印过任何的工业图纸,并且告知书院的研发部。从现在开始,一切研发都不会分发图纸。改进工艺全凭自主研发,如有重大改进方法和发明的,重赏黄金一两至百两不等。
此条消息一出,书院研发部的工匠惊喜者有之,惊诧者亦有之,就像是一个人走在一条道路上,原本整条路上都是灯光,要去哪里一清二楚,可是现在,路上的灯光全部撤下换成了手中的一根火把,这种差距,让人一时间难以接受。
第一个星期的时候,书院里就错误百出,层出不穷的想法鱼龙混杂,各式各样的方案与设计都一股脑的出现了,在每周例行一次的广开言路大会上,徐阳惊愕的听到了许多有趣的构想,这些想法和当初人类历史上的错误是何其相似。
其中书院有一人的建议十分有趣,也让徐阳对此人刮目相看,这人名叫徐志谦,和徐阳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是幽州人氏,当初作为一名化学火药实验室人员一并迁入长安定居,他以前当过道士,炼丹发生了几次爆炸事故,便觉得这东西和长生有关,从此悉心研究,可是研究了大半年竟然毫无成果,正准备放弃,便被徐阳招进了刘家,成了一名地下工作人员:研发安全火药。
从那之后,徐志谦就知道了原来这世界上的爆炸竟然是因为硫、木炭、硝石混合而成点燃所导致的,而且随着混合比例变化,爆炸的威力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一研究成果让他欣喜若狂,从此他整日呆在实验室中,研究这些神奇的现象,当初幽州炸山用的加强版大威力火药就是他研究出来的,徐阳还赏赐了他五十两白银。
可是自从前些日子,火药的技术趋于成熟,现有的火药既方便成本也较为低廉,所以徐阳便终止了火药的研究计划,只留下一个实验室的人去研发军用炸药。
徐志谦则是被安排到了航空器实验室,刚刚到这个实验室工作的时候,徐志谦是一万个不乐意,他心爱的是火药,对于这个名字都不知道何意的部门没有丝毫好感,多次请求调走,可是徐阳没有准许,仍让他在这里研究飞行器。
何谓飞行器,徐阳没有给图纸,也没有告诉怎么飞,徐志谦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做到像徐阳描述的一般,‘让人飞到天上去’。
仅仅凭借着自己的爱好与幻想,徐志谦只好在今天的广开言路会议上拿出自己的方案,那就是在一个座椅上绑上诸多火药,借助火药的推力以求飞上天空,然后再展开风筝,随风而下。
没想到在大会上,徐阳听到自己的建议,居然愣在了那里好一大会,徐志谦不知道的是,在原本历史上,数百年后的明代,有一个叫万户的人也有跟他一样的想法。。。。。
“航空器实验室的构想很不错。”徐阳愣了一会才微笑着点头道:“不过这个思路还是有些错误,首先火药的稳定性就不能控制,一旦发生了爆炸呢?随后是上天之后的降落,你们试过得用多大的风筝才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吗?”
。。。。。。。。。。。
陪都洛阳的火车道正式开始动工,长孙家的炼铁厂现如今所有铁产全部供给铁道,就算是这样,铁轨的架设需要的钢铁还是有些不够。
李二命人抓紧时间从全国各大铁矿调集钢铁,全部熔炼,制作铁轨。
工人这边热情洋溢,书院那边也十分热闹,主要原因就是南山书院后山的研发部发生了一件大事:航空部的研究人员要测试究竟多大的风筝才能载着一个人飞行。。。。。
ps:时间真紧张。
第四十章飞天之梦(下)
飞天,永远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梦想,那星辰之上,究竟是漫天神佛、还是荒凉之地?那东升西落的耀阳又究竟是如何模样?那清冷苍白的月亮上,是否真如传说中有那广寒之宫?
人类对于浩瀚星空的好奇,不亚于对万物探索的好奇。
最早对于天空探索的,不是什么苏联飞行器、美帝阿波罗,而是在中国的十四世纪,一名普普通通的官员:万户。(其实万户是当时的官职名,并不是他本人的名字)。
他创造性的制作了一个史无前例,也是后无来者的飞行器;准备好一个椅子,他将椅子下面捆绑了四十七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上面,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四十七枚火箭,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天空。
这种行为在现代人面前无一是一个傻逼的举动,也许会有人嘲笑,也许会有人骂他,但是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随着火药点燃到了尽头,在轰隆一声巨响中,万户,成为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个为天空而捐躯的人。
后人对于这种事总是抱着一种喜闻乐见的态度,或许会笑着摇摇头,骂一声傻逼,可是没有人看到,这种对于天空强烈渴望的探索精神是多么值得钦佩。
曾经有苏联宇航员来到北京中国科技馆参观时,看到万户坐在火箭椅上的雕塑模型时,肃然起敬。向万户像敬礼致敬。称万户是他们的先驱。说明为科学探险的先驱们是人类真正的英雄。
可是与世界上对万户尊敬颂扬对比。万户的祖国史籍中却找不到记述他的英雄事迹,当然,这也与中国千百年来的“重仕轻技、重仕轻商”的主导思想自然不会把它当成“大事”,万户的事迹就悄悄隐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不会有人再会记得他了。。。。。
。。。。。。。。。。。。。。
听完徐阳讲完万户的故事,五名小皇子都是瞪大了眼睛,其中最为年长的李承乾顿了一会才道:“徐师说说的这名鬼谷师兄真是率性之人,居然为心中理想而不惜性命。孤认为整个大唐的人都会记得他,没有人会忘了他有如此壮举。”
其他几个皇子也纷纷点头,李泰更是焦急道:“徐师为什么会说我们会忘了他呢?万户师伯如此舍身取义,我愿建议父皇为其树碑立传,以彰表后世。”
徐阳有些尴尬,刚刚想起来万户的故事,就随口说了出来,只不过他把明代的万户安到了唐代,并且将他的身份改成了一个鬼谷外门弟子,算是自己办个师弟。
“哈。你们有心就好。”徐阳挠了挠头道:“现在不是关心我万师弟的时候,快点看悬崖上的那个飞天人吧。等一下估计就要起跳了。”徐阳这一招转移注意力果然有效,几名小皇子立马被悬崖上那个颤巍巍的勇士所吸引。
。。。。。。
要说书院举行这飞天人试飞活动,也就是因为前几日徐阳提出来的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好奇,那就是究竟多大的风筝才能载人飞行。
这个问题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书院飞行爱好者的喜欢,甚至有高年级的学生私下偷偷开始张罗自己实验这个问题。
出于安全性考虑,徐阳最终决定,为了防止学生们私自使用不成熟的滑翔翼进行实验,所以南山书院准备亲自举办一场载人风筝实验。
五位皇子也是听到这个消息就匆匆赶来了书院后山,这才有了前面徐阳和五位皇子见面说故事的机会。
。。。。。
说是风筝,可事实上这是一个滑翔伞,这个东西不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安全性都要比滑翔翼好很多,所以徐阳也是优先采用这个东西来做实验,也好观察观察唐人对于飞天这种事情的反应。
山顶上的那名勇士是一名书院的守卫,徐阳告诉它,他穿上滑翔伞跳下悬崖,基本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一旦试跳结束,不论成功失败,他和他的家人都可以得到一笔巨额赏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再加上这名守卫一向十分钦佩和尊重鬼谷子,也相信徐阳的话,所以成了本次试验的主角。
望着山上那名脸色有些苍白的汉子,徐阳的嘴角微微翘起,果然人类的恐高是天生的,更别说是要从高处跳下,这样对于心里的挑战更大。那名汉子在悬崖上迟迟不跳、久久徘徊即便隔着好几百米,仍能看到他内心的踌躇和畏惧。
“这个家伙怎么这么墨迹啊,还不跳,活该一会摔死。”李愔这个没心没肺的孩子等急了,发着牢骚说道。
徐阳眉毛一挑,语气严肃的说道:“别说别人,现在让你去跳,你敢吗?”
李愔向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凭着他爹是李二,以前被封为郡王的时候可干了不少坏事,少年人的脾气又大,顶嘴道:“我敢啊,怎么不敢。”
“好。”徐阳不怒反笑,厉声道:“准备步撵,将我和李愔皇子带上山,准备一套滑翔伞,让他跳。”
李愔这下愣住了,以前在各个地方撒野,踩踏良田,官员们哪个不是看他老爹是李二给他面子,不敢得罪他,可是这鬼谷子为何跟他们不一样啊!
“我现在不想跳了。。。。”不得不说,李愔还是很滑头的,形势不对、立马改口。
徐阳似乎没听到,对一旁照看五位皇子的青袍公公道:“少年人就不珍惜他人之生命,鬼谷之道弊也,我要给李愔太子一个教训,公公您觉得呢?”
那名青袍公公是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色谄媚的说道:“李愔皇子年纪小,不懂事,鬼谷还请高抬贵手,这件事就算了吧。”
徐阳摇了摇头:“少年时代就不懂事,长大了就更加不懂事了,你速去皇宫启禀陛下,就说李愔皇子被选为降落伞候选人,必须亲自上山走一趟。”说罢,顿了一下,指着李愔向左右吩咐道:“把李愔皇子给我捆起来!押送上山!”
ps:二更送上~
第四十一章我爹是李二
正如不同的高度有不一样的风景,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也有不同的见闻与理解。
修建火车道、研发飞行器,这些东西在长安寻常百姓眼中,无异是一种贵族们所享受而创造的东西,即便《大唐新闻报》怎么描绘这些东西对于大唐科技的重要,长安百信所关心的,永远是米价的涨了几文、房价又跌了几两。
而今天《大唐新闻报》上刊登的一条新闻却赚足了长安百姓的眼球,标题是:‘飞天第一人,书院滑翔伞试飞成功!”,这条消息不但吸引了大批的长安百姓,更是在皇宫中广为流传。。。
。。。。。。。。
“启禀陛下,情况便是如此。”一名青袍公公毕恭毕敬的说道。
李二面无表情,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徐阳没有做错,愔儿从小到大,脾气都和他娘一般,被朕给惯坏了,现在越发的不知收敛,朕还担心他长大之后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现在有徐阳替朕教训教训他,也算是让愔儿长长记性吧。”
青袍公公还想再说什么,可是看到李二的表情,最终还是把话给咽了回去。
“对了,那滑翔伞的事情,你再和朕详细说说。”李二略显好奇的问道。
“回陛下的话,那滑翔伞,大如巨树,扬起如船帆一般,在书院,那名勇士从高山悬崖跳下,身背那滑翔伞,如同鸿羽一般。飘飘落地。毫发无损。”青袍公公如实禀告道。
李二的眼神中射出一道精芒。良久,才喃喃道:“火车才刚刚铺设不久,这个鬼谷,又给了朕新的惊喜啊。。。。。”
。。。。。。。。。。
对于皇子的教育,向来是吃硬不吃软,只要你比他狠一次,以后他就再也不会再敢忤逆你的意思,徐阳现在可谓是总结出了一条帝师定律。
果真。到了山崖上,看到下面呼呼挂的寒风,山脚下的人如同一粒一粒的蚂蚁,李愔的双脚就直打哆嗦。
徐阳则是亲切的慰问了那名看起来有些窘迫的跳伞勇士。
“如果觉得不行就算了,这一点书院是不会强求的。”徐阳安慰道。
“不不不,郡爷误会了,小人实在等书院的先生检查完毕。”那名汉子有些诚惶诚恐的说道。
“哦?”徐阳朝降落伞扫了一眼,果真发现一群技术人员在做最后的检查。
将所有的绳子又重新拽了一遍,伞布有无漏洞之后,几名研发部的老先生就走了过来。对徐阳抱拳行礼道:“启禀郡爷,滑翔伞一切都检查完毕。现在即可试飞。”
徐阳点点头,转头对那名勇士道:“现在还害怕吗?要不要放弃,书院不会逼你的。”
那名汉子显然有些激动,面色潮红道:“郡爷不必多说,这一切都是在下自愿,现在已经准备好了,在下现在就可以跳。”
听到如此爽朗的回答,徐阳也是十分高兴,大手一挥,“好,果真是一位壮士。飞行一切小心,等到回了地面,我定与你共饮一杯!”
一旁的李愔以为徐阳忘了自己,暗暗送了一口气,心里想着下次要离这个鬼谷先生远远的,真是太吓人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正当李愔拍着胸口,安抚着心肝的时候,就听到徐阳的声音如同催命一般在自己耳畔响起,“在这一次还有另外一人与你一同试跳,他年纪小,身材也小正是试跳的最佳人选,是不是啊,李愔。”
李愔第一次感觉下体发凉,止不住的尿意上涌,他是真害怕。
看到两腿发软的李愔,徐阳也是笑着摇了摇头,估计这一次之后,这小子一定不会再说什么歧视别人的话了。
“我爹是大唐皇帝。。。你不能这么对我。。。。”李愔情急之下,开始搬出他老爹来当挡箭牌。
徐阳一听这话就笑了,后世的新闻看多了,没想到人类进化了一千四百年,仍是没有多大的改变。
‘我爹是李二’和‘我爹是李纲’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富家大少,遇到事了,第一时间就会搬出他们最为优越的东西:他们的老爹,怪不得后世出现了坑爹这一词汇,历史由来已久啊。
“你爹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