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城管大队-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养成了坏毛病了,到现在也是丝毫没有改变。
抬头看了看日头,太阳高悬,火辣辣阳光的开始炙烤大地。徐阳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食堂开饭了没?”徐阳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对一旁的刘七问道。
“回禀侯爷,现在正巧是饭点,学生们都下课了。食堂也开始供应午餐了。”
“嗯,好,去食堂。本候也尝尝书院的大厨手艺现在练的怎么样。”大手一挥,午饭就有了着落。
。。。。。。。。。。。。。
食堂早已经是人山人海。满眼都是身穿南山书院士子长袍的学子,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看着这名多排队打饭的学子,徐阳立马就有些兴趣怏怏,就连原本饥饿的肚子仿佛都饱了三分,自大学以来,徐阳一直很讨厌排队的感觉,奈何天朝人多,无论是旅游还是存钱、打饭还是上车,到哪里都得看人后脑勺。
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享受一番,结果还要排队,顿时有些白活一世的感慨。
“刘七,这里人太多,哪边有小灶吗?”悄悄的对一旁的刘七询问道。
“回侯爷的话,教师食堂要比这里的饭菜要好吃的多、而且人也比较少。”刘七谄媚的回到道。
“好好好,就去教师食堂吃。”拍着手,就打算去体验一番教师的午餐。
刘七带路上了二楼,七拐八拐的绕道了一个略微小型的大厅,虽然地方不大,可是打饭的窗口却是很多,而且人也一下子要比学生食堂少了一个数量级。
从前台拿了一个木质的餐盘和餐具,端着一路点菜,很快满满一盘子的丰盛菜肴就被端上了餐桌。
徐阳举起手中的筷子,正要准备开动,就听到旁边一个声音响起。
“哟,这不是鬼谷子徐阳嘛。”
转头一看,陆德明那一张慈眉善目的面颊就映入眼帘,他的身旁坐着两个埋头吃饭的学子,一个长得跟牛进达八成神似,另一个则是十分清秀年轻。
“原来是陆老先生,真是好久不见。”对于这位三朝通儒,徐阳还是报以深深的敬意的,行了一个礼,恭敬道。“陆老先生平日里都在这食堂吃饭?”
“哈哈。”陆德明笑了一声,年纪大的人果然无拘无束,“老夫吃这食堂的伙食,感觉绵柔香滑,与之一比,老夫年轻时吃的那些全都是算作了糟糠,这便顿顿都来食堂解决了。”
陆德明这才想起什么,拍了拍自己身旁吃饭的这两个弟子道:“这两个便是我的爱徒,牛师赞和骆宾王,现在也都在书院的报社兼职工作,师赞,宾王,来,见过鬼谷。”
牛师赞丝毫没有牛进达的霸气,反而有一种文人的气质,骆宾王更是,更像是个奶油小生,两人坐在餐桌上,停下手中吃食,行礼道:“见过鬼谷子。”
“呵,不必多礼。”徐阳本身年纪就不大,顶多比他们两人大个几岁而已,“我与师赞的父亲同生共死多次,已为生死之交,自家人就不必行这些虚礼了。”
上上下下的又打量了一眼骆宾王,当初这个小子来报名的时候,自己就跟李刚先生点明要把他录取,没想到这才不到半年,就已经以诗词擅长,文综第一的成绩荣获书院第一才子的称号了。
“你就是骆宾王,七岁写《咏鹅》的那个?”徐阳还没有和他对过话,现在的书院一直是李纲在打理,自己前些阵子才回来,有不少学子还不认识自己。
“仅仅是贻笑之作,不足以登堂入室,鬼谷子赞誉了。”不愧是文综第一的家伙,说话都文绉绉的。
“你现在学的是工商管理?”
“嗯,弟子最近一直在拜读鬼谷《资本论》之大作,一时间感慨为神作,不知何年才能将其完全领悟贯通。”骆宾王也是不客气,上来就跟徐阳谈资本论。
刚想和骆宾王探讨探讨伟大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就被门口的几个声音给打断了。
“大哥?!”
程处默、尉迟宝林一进门就眼尖的发现坐在门口不远的徐阳。
“大哥,你怎么来书院了。”程处默兴奋的说道,每次见到徐阳,他都会有种说不上来的兴奋感觉。
“哦,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徐阳的脸色微红,来取药的事自己可不会对外说。“对了,你们几个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你们不是应该在学生食堂吃吗?”
“嗨,大哥说在楼下那里吃饭?不但饭菜难吃,而且还要排队,自从上次崇义找了他老爹走后门以后,我们就有资格来这教师食堂吃了。”说罢,还晃了晃脖子上挂着的小牌牌。
“君子,不以伪德者居之。”一个仙风道骨得声音也是从门口响起,徐阳一听就知道是袁天罡那个老家伙。
“老袁说的对啊,年轻人不能贪图享受,做个君子多好,以后走后门的事情可要少干。”孙思邈终于是脱去了白色的实验服,龙行虎步的就打了菜,他老人家荤素搭配,合理又营养,不愧是一代养生大师。
摆好餐盘,袁天罡和孙思邈一左一右的坐在那,袁天罡的身旁还坐着一个俊秀少年。
“朕老远就听到你们聊天而来,看样子今天书院的先生来的有些多啊。”李二的声音总是那么具有穿透力,众人皆是起身想给他行礼,结果就看到,李二一身球服还未脱下的站在教师食堂门口朝众人微笑。
ps:感谢书友耸高的家大大打赏的588起点币,还有书友月影之虚幻的一张月票,拜谢!
第五十二章出兵梁师都
自古,中国人的大事一般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譬如饭局,就一向不是用来吃饭的,饭局、饭局,不仅要有饭,还要有局才行。
升官局、发财局、离别局、重聚局等等,有了这些局这顿饭才算富有了意义。
今天李二的心情很好,看到徐阳也在,更是笑盈盈的打了一份菜,做到了陆德明身旁。
没等李二说过,他身旁的白眉就急忙从他的餐盘中夹了一份菜放入口中,这事是太监必做的验吃。
“陛下今日又有雅兴来书院踢球了。”满桌子人也只有陆德明一个敢先开口和李二说话。
“哈哈。”李二爽朗一笑,“陆先生有所不知,这足球中的门道变化万千,且能强身健体,寡人现如今政务稍有闲暇,便喜欢来书院踢球。”
陆德明年纪大了,只是附和了一声就不再说话。
倒是孙思邈盯着李二看了两眼说:“陛下印堂发亮,唇色健康,眼白明显,果真比前些阵子气血过盛好的多了。”
李二也是十分满意现在的状态,扭头看着徐阳说道:“不过朕怎么看这鬼谷子有些气色衰竭之态?”
孙思邈和众人一听,也都是扭头朝徐阳看去,徐阳顿时觉得自己像是个没穿衣服的人被别人扫来扫去。
“大哥的神色确实有些疲惫。”程处默关心的问道:“大哥,你是身体不舒服吗?”
徐阳的脑袋上盯着一圈黑线,自己不就是昨晚睡晚了嘛,这都能被看出来。
打着哈哈。徐阳觉得李二似乎话中有话,要不然这么多人谁都不说偏偏说自己。
果然。李二吃了两口菜就抬起头,对着徐阳道:“宫中禁苑的土豆现在已经可以大规模种植了。不知鬼谷子有何建议?”
“此等利国利民之作物当然是越早让百姓们种植越好。”徐阳接话道。
“嗯。”李二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朕最近见你一直没有上朝,说是身体不适,如今可还好些了?”
徐阳这才知道李二为什么偏偏提自己,原来是因为自己请了病假没去上朝的事。
“臣的身体好的差不多了,只不过现在还听不得噩耗,所以一直没有去上朝。”
徐阳这一番话说的十分委婉,也只有知道朝堂上大臣都在弹劾徐阳的李二才能听懂。
李二的神色有些尴尬,又有些严肃道:“现如今北方仍有突厥虎视眈眈。朕不会让朝堂上出现那么多争斗,只不过功劳的封赏或多或少不能让功臣满意,爱卿觉的呢?”
这也是李二在试探性的在问徐阳,弹劾你的事被我压下去了,只不过封赏就别想了,你看怎么样。
徐阳一向是个知足者常乐的人,没封赏就没封赏,自己现在过得已经十分快活,根本不在乎那些朝廷的赏赐。唯一想要的,就是给彪大广他们凑一凑军功,毕竟为大唐出生入死,要是下面的军士也没有分封那就太寒了士兵的心。
“臣无所谓。就是想问一问那些为大唐效力的将士也没有封赏吗?”
李二面色严肃道:“当然有,大唐永远不会忘记南征北战的将士们,北庭都户府现在已经在整理将士们军转的功勋。想必不日就能发下去了。”
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徐阳顿时对李二又多了几分好感。
看到徐阳神色一缓。李二像是想起些什么,张口问道:“你当初建议朕组建的火器部队现在已经可以出征。朕本来是想招你入朝一叙,现在在这里正好都是我大唐的顶尖之辈,朕就不掩人耳目了。”李二顿了一下,缓缓道:“离突厥雪灾仅剩半年多了,朕打算先练练兵,出征梁师都,你看怎样?”
历史上的梁师都是夏州朔方人。世为本郡豪族大家。仕隋为鹰扬郎将。大业十三年杀郡丞唐世宗,称大丞相,又联兵突厥共同反隋,据雕阴、弘化、延安等郡,并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突厥始毕可汗封他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他不断勾结和怂恿突厥南侵,李渊统一全国后,势力孤弱,内部矛盾加剧,太宗李世民贞观初,突厥日趋衰微,太宗迁使告谕,他不从,贞观二年唐军压境,最后于朔方城中被其堂弟梁洛仁杀死,将人头供奉给了大唐,隋末英雄中,就数梁师都历年最久,但时势使然,仍落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历史上的大唐军队就已经可以横扫梁师都,徐阳觉得装备了火器之后的大唐军队足以半月之内横扫梁师都。
“臣觉得这一次出征毫无问题,陛下是知道装备火器之后的军士的威力的。臣仅仅用五千军士就能大胜十万,火器之威可见一斑。”徐阳侃侃而谈道。
听徐阳这样说,李二顿时显的十分兴奋,一旦这梁师都被灭之后,中原,这片土地上就再也没有和李家相提并论的诸侯,大唐也就是李家一家之天下。
前些阵子放走突利时,这个亲唐的可汗表示了与唐朝和盟的决心,表示唐朝进攻劼利,东突厥绝不会帮劼利一兵一卒,现在如果唐军能攻下朔方城,拿下梁师都,劼利的又一个拥护者一旦被自己消灭,今年冬天,西突厥就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大唐将更有把握将其彻底消灭。
“从前太上皇仗义起兵,不惜称臣突厥,朕尝引以为疚,现如今单于稽丧,北狄将平,庶几可以一雪前耻了。”李二有些感慨的说道。
“陛下。”徐阳认真的盯着李二道,“您的对手不是突厥这种已经日暮西山的帝国。您真正的对手还在地球仪的那一侧呢。”
李二听闻,与徐阳相视一眼,会心一笑。
。。。。。。。。。。。。。。。。。。
李二已经决定出征梁师都,这一次就没有自己的事情了,有李靖这个军神在,自己去也是个打酱油的,所以徐阳连这次出征的阵容都没问。
李二吃饭很快,事实上踢完球人一般都没什么特别好的胃口,所以李二只是象征性的吃了几口,就匆匆离开了,他下午还有一大堆的公文需要批改。
告别了李二,徐阳本来也想离席,娇妻还在家等着自己呢,奈何程处默,尉迟宝林几人拉着徐阳就不让他走。
“大哥,那超市你都不知道现在多么赚钱,一个坊,一天基本上货物都能卖掉一大半,纯利润都有两千多贯,全长安一共一百一十个坊市,这样算来,每日的盈利都有两万多贯。”程处默有些夸张的说道,同时整个人都有些激动道:“大哥的法子果真是赚钱。”
尉迟也是急忙接话道:“大哥,照这么干下去,连那些赞助商咱们都不需要了,挣得钱都够咱们自己盖一座足球场了,哥几个现在都在商量究竟在哪里买地放这么大一个足球场呢。”
李崇义摇头晃脑道:“要我说,曲江池那边紫云楼下面的空地不错。。。。”
“打住。”徐阳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你们怎么一扯又扯到足球场去了?”
程处默一听,愣了一下道:“大哥不想我们说足球场的事?那咱们聊聊女子学院的事?”
李德謇和李崇义急忙凑上来了道:“大哥,那女子学院真的要和南山书院建在一起吗?那岂不是哥几个每天都能看钱漂亮的姑娘了?”说罢,眼睛还变成了桃心状。
“仅仅还只是个提议,你们可别报太大希望,李纲先生、颜之推先生可都是严辞决绝的,而且陛下也对这个女子开办学院不感兴趣,只有娘娘那边对这个东西很期待,你们谁能搭上娘娘那条线,让她改变陛下的主意,这女子学院八成就能成。”徐阳耸了耸肩道。
ps:感谢书友月影之虚幻的一张月票,书友gvfgfg的两张月票,书友看不成的一张月票,还有书友abccd5432打赏的588起点币,拜谢!
第五十三章倭国奸细
长安城东的兴隆街上,有一尹姓人家,刚从外乡迁来,但势力很大,一个院子要比普通人家的十几个院子还大,门牌楼比附近的人家门楼高出半丈。六个一米见方的灯笼一亮一夜,一天烧掉好几十斤油,让穷人家好生羡慕。这户人家一不当官,二不做买卖,但户主尹阿鼠却生了个漂亮女儿,这个女孩不是别人,乃是高祖李渊的宠妃尹德妃。
尹阿鼠年纪不大,三十七八岁,长得一表人才,但不知道怎起了个这个名字。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怎么说也是太上皇的老丈人。尹阿鼠也因此变得特别神气,人也很有讲究。凡是从兴隆街他门口过的,走路的得点头,骑马的得下马。附近的官吏人等都知道他这个毛病,虽然心里瞧不起他,但是大家路过此地,都不敢拿大,毕恭毕敬,规规矩矩。虽然有些费事,倒也相安无事。
今天的事有些奇怪,大清早的有一车队缓缓驶入了尹家大院,众人发现,一向目中无人的尹阿鼠居然在门口恭恭敬敬的迎接那马车上的人,众人纷纷猜测,这马车上的人又是什么皇亲国戚。
“恭迎公主。”尹阿鼠身穿一身富绅服饰,一手端着紫砂壶,以后捻着小胡子,朝马车上下来的一个女子恭恭敬敬的鞠了个十分怪异的躬。
“阿鼠,在大唐过的还习惯吗?”女子优雅的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仿佛步步生莲,婀娜多姿。
“回公主的话。小的过的还挺习惯的。”尹阿鼠的笑容很是谄媚。
“习惯就好,对了。小尹呢?本公主也是好久没看到她了。”女子的声音十分甜美。
尹阿鼠皱了下眉头道:“回公主,小尹恐怕您是见不到了。她现在一直在大唐的皇宫中,连小人见她一次都实属不易。”
那名女子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淡淡道:“我知道,小尹为我大倭做的贡献我会记得的。”
尹阿鼠点了点头道:“公主能记得,想必小尹就算是在大唐死去也算死而无憾了。”随即像是发觉了什么,尹阿鼠皱着眉头看了看周围围上来想看个究竟的路人,压低声音道:“公主还请进府,此处不宜议事。”
女子轻轻点头,优雅的收起前裙。度着步子就跟着尹阿鼠进了尹府。
。。。。。。。。。。。。。。。
“阿鼠,在大唐这么久了,有什么重要的情报没有。”只见一汉服女子坐在主厅的主人位子,手中端着一杯清茶,用茶盖滑了几下,抿了一口。
“回禀公主,我们倭国的探子现在已经在大唐不少机关担任职位,可惜因为才情不高,不能担任要职。所以大多都是一些政府的底层机构,比如县衙的账房,捕快等等。”尹阿鼠咽了一口唾沫,“要说最好的探子。那也就是微臣的女儿尹藤花子了,现在一直是太上皇身边的宠妾,只不过情报传出来的太过困难。每一次的情报只有十数字。”
“说。”女子淡淡道。
“一条情报是皇宫现在流行一种玩具,叫做麻将。后宫的宫女和嫔妃们最喜欢玩这个东西。。。。”尹阿鼠还没说完,就被那名女子给打断了。
“说这些没用的做什么。说一些军事上的东西。”
“是是。”尹阿鼠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有些畏惧道:“要说那军事,就一定要说说大唐最近才出来的火器了,这火器中当属轰天炮、霹雳雷最为出名了,这些都是在《大唐新闻报》上报道过的。。。。。”
“哦?”女子发出一丝惊异的声音,“四年前我来大唐时,似乎还没有听说过这《大唐新闻报》,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公主有所不知。”尹阿鼠谄媚道:“公主您四年前是第一批遣唐使中的女性学子,那国子监不收你,所以您才没能留在大唐,现在咱们有倭国在国子监留学的学生,有两个现在在国子监的报社担任记者,写的是《大唐士子报》,这些报纸主要就是发布公告,使人人皆知之用。”
女子仍是一副不能理解的表情,这尹阿鼠急急忙忙走到大厅的角落里,打开一块砖石,后门的狭缝中取出了一个大木盒,木盒一打开,里面厚厚一叠有些发白的黄纸就映入眼帘。
“公主,这就是小人这段时间以来收集到的《大唐新闻报》,最近南山书院还新办了一个叫《大唐商报》的报刊,小人还没命人去买。”尹阿鼠指着那些报纸,毕恭毕敬道。
那名女子好奇的接过木盒,从中取出了一张报纸,打开之后,捧在手上,就看到报纸的中间片诺大的一长串汉字:‘大唐军队征服南美洲’,下面则是附上了许许多多的小字。
女子十分安静的将这一份报纸从上到下的看了一遍,脸上的震惊之色已经有些难以掩饰。
“这种报纸在大唐是不是非常稀有?”女子蹙颦问道。
尹阿鼠愣了一下才道:“回禀公主。。。这东西在大唐只卖五文钱一章。。。。。”
。。。。。。。。。。。。。。。。。。
“母后~你为什么不跟爹爹说要办女子学院嘛~”一个身穿粉色宫衣,年纪大约有**岁年纪的少女晃着长孙皇后的衣衫撒娇道。
“丽质,哪能这怎么无礼,你要跟你的那些姐姐学一学,不要老是跟母后撒娇。”长孙皇后有些无奈的说道。
“不嘛~母后,丽质想上学,丽质也想和哥哥他们一样去书院读书,青雀哥哥上次回来之后和丽质吹嘘了好久,丽质想去看嘛~”那名小少女似乎极讨长孙皇后的喜欢,这样不顾礼仪,长孙皇后也没有斥责她。
“好好好,母后下次带你去看看书院是什么样的总行了吧。”长孙有些无奈的说道。
“母后,襄城姐姐、汝南姐姐、南平姐姐,现在她们都写了千言书,只想让父皇批准女子也能进入书院读书,您身为天下女子的代表,母仪天下,您为什么不说话。”少女拉着长孙皇后的衣摆,一副无辜的模样说道。
“丽质,告诉母后,这话是谁教你的?”长孙皇后这才反应过来,一个小女孩是很难说出这样的话的。
果然,此言一出,长乐公主顿时熄火了,情急之下她才慌乱道:“处默哥哥说不让我说,我一定不会说出来的。”
长孙皇后噗嗤一声笑了,果然孩子还是个孩子。
“程处默?就是程知节家的那个长子吧。”长孙皇后眯了眯眼睛,清河公主是要许配给他的,这小子一定是通过清河,把这件事搞的整个太宗公主都知道了。
心中暗骂这小子真会捣乱,长孙皇后的脸上却没有露出丝毫表情。
“女子入学,这可是天下间从未有过的事,以前最多只是在家中读读私塾或者学学刺绣,一旦让女子也进入书院读书,这天下,会有很多的士子跳出来说这违反祖制的。”长孙皇后爱抚着长乐公主的头,轻轻解释道。
“可是母后,处默哥哥说,鬼谷子都说了,学习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不论男女。这可是第一代鬼谷子说的话。”长乐公主虽然年纪轻轻,但也继承了她老爹和娘的智慧,说话伶牙俐齿。“鬼谷子说过的很多话不是都成了现实,所以丽质认为,女子就应该可以上学,那些士子自己能够上学,没有体验过不能上学的滋味,乃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长孙皇后又重新审视了一下的自己的这个鬼灵精怪、人小鬼大的女儿。
“丽质,告诉母后,这些话你都是从哪里学的?”
“报纸啊~丽质最喜欢看报纸呢。。。”
。。。。。。。。
第五十四章大唐新变化
自从超市在长安城的各个坊市开业以来,坊市的繁华程度和热闹程度都成直线上升。
坊间的百姓对这种购物的快事感觉新奇不已,这超市最好的特点便是可以在里面随意的看各式各样的商品,不论时间,可以不花钱,想逛多久都可以,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是集市的主人,一种犹如在自家后院闲逛的新奇感。
让众人都没想到的就是这超市的创办,就像是一场席卷长安的风暴,东市和西市那些卖杂货商品的散户现在都喜欢跑到各个坊间的超市旁去卖,因为在那里卖东西不但客人多,而且还不讲价,直接打乱了长安几十年来未曾改变的‘买卖去东西’这条更古不变的定理。
事情总有两面性,超市的创办一方面给各个坊间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是另一方面也给长安的治安带来了极为巨大的挑战。
超市的繁华,不但增加了坊市的流动人口,而且因为其营业时间一直到戌时,这个点长安的净鼓钟早已敲响多时,金吾、武侯和城管都开始上街巡街。
这段时间,城管和武侯们频频抓住夜深在街的倒霉蛋,要是这些人没什么身份也就罢了,捉进大牢,打一顿交些钱财就得了。
但关键是这段时间抓住的人没一个是好惹的,程咬金长子程处默、长孙无忌长子长孙冲、尉迟恭长子尉迟宝林、更有二李家的两个公子,李崇义、李徳謇。更是还有一堆长安的勋贵,其中还有侯君集和张亮这两位当朝大员。这不禁让长安城金吾卫的队长常何异常头痛,也不敢抓人。只好把这些人放了回去,把这些人违反宵禁的事情直接一个折子递了上去。表自己是无能为力。
。。。。。。。。。。。。。。。。
“真是气煞朕也。”李二皱着眉,对着从立政殿出来迎接自己的长孙皇后抱怨道。
轻轻帮李二卸下朝服,长孙皇后微笑道:“陛下又因何事置气?”
“观音婢有所不知。”李二有些郁闷道:“当初就不该答应徐阳那小子的要求,允许他开超市,现在长安夜间上街的人颇多,违反了宵禁令,都被金吾给捉住了。”
长孙皇后原本以为是什么大事,没想到却是这一点小事。
“不就是违反了一次宵禁嘛,下次想必就不会了。”长孙皇后安慰道。
李二露出无奈的表情。“关键是这些违反宵禁的不是当朝大员,就是勋贵之子,违反宵禁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常何也难做,所以只好给朕递了份折子。”
“哦?”听闻都是些贵族,长孙皇后才露出好奇的表情。“都是哪些人呢?”
李二有些不耐烦的道:“还不是徐阳那小子的那些朋友。知节家的程处默、无忌家的长孙冲、尉迟家的尉迟宝林、更有二李家的两个少爷,李崇义、李徳謇。更是还有一堆长安的勋贵,其中还有侯君集和张亮这两位当朝大员。”
长孙皇后笑了笑。这么多当朝重臣一起犯法还是第一次。
“陛下可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违反宵禁?”长孙皇后用安慰的语气说道。
这不问还好,一问李二更是来气,哼哼道:“朕派人去调查,结果只是因为这些人在康隆坊看街上的买卖和杂耍太过兴奋。这才忘了时间。”
长孙倒不惊诧,只是噗嗤一笑道:“陛下可记得当初徐阳海外归来之后就像陛下请示过的取消宵禁一事?”
李二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喃喃道:“朕想起来了。那时候鬼谷徐阳就跟朕陈辞请求废除宵禁,以加快大唐之商品流通。丰富百姓之生活,当时朕似乎是斥责了他一顿。以侠以武犯禁,夜不禁娼妓多瞟、赌徒多事为由,仍坚持实行宵禁令。”
长孙皇后轻笑道:“这恐怕是鬼谷弟子行的‘曲线’之路了。”
李二听闻,拍了拍大腿,“这个小子,居然把朕都糊弄在鼓掌中,改日上朝,朕定要好好跟他说道说道。”
看着李二咬牙切齿的模样,长孙皇后嘴角的笑意更浓了,“陛下,臣妾觉得您自从去书院踢了几次球之后,整个人都变的开朗了。”
李二听闻,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朕也觉得朕最近的身体有所好转,以前经常夜不能寐,现如今踢了球之后,倒是每日酣睡。”
“陛下,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长孙皇后面色突然变的有些正式,严肃的说道。
李二看了长孙一眼,也是正色道:“爱妃请讲。”
“臣妾觉得,这鬼谷徐阳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如今他这么坚持取消宵禁,臣妾觉得,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看看这宵禁一旦取消,我大唐究竟会出现怎样的变化。”长孙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动人心魄的光芒。
盯着长孙皇后的眼睛,李二也陷入了沉思。。。
。。。。。。。。。。。。。。。。。。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
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七月流火,繁荣的长安却依然没有因为天气微变而有所沉寂,这样一座千年之城注定每一个角落都是帝国最荣华的见证。
今天的皇城边上已经围满了路人,不时的还有人朝里面挤。
皇城的告示榜上一个特大的标题吸引着众多的士子也是在下面品头论足。
“莫兄,你看这皇榜上所说取消宵禁半月是谓何意?”一名国子监学生服侍的学子手中扇着一把折扇,指着皇榜问道。
另一名同样身穿国子监学生服的青年盯着皇榜看了一会,才道:“听说是因为昨日宵禁之后的几个朝中大员没有及时归府邸,被巡夜的金吾给捉住了,所以陛下才会想出这个办法吧?”
那名折扇青年点了点头道:“此言有理,不过咱们还是去找一处茶馆,听听说书先生怎么解释这报纸吧?”
“善。”
。。。。。。。。。
望着两个远去的学子,站在人群很远处的一个长衫青年双眼淡泊的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静静出神。
“公子,国子监也真是不知羞,校服明明是我们南山书院先有的,他们居然也冠冕堂皇的抄了去。”一个身穿布衣的书童模样的少年站在青年身旁愤愤不已的说道。
“四九,别这么说,国子监那叫引入他家之长,鬼谷先生就曾说过,‘师人长技以制人’虽然此话说的有些偏颇,但是国子监现在与我南山书院不就是竞争关系嘛。”牛师赞满脸轻松的说道。
“公子,这边的皇榜是说的取消宵禁一事,那边还有一张皇榜。”书童指了指远处的又一围观群众围住的告示栏。
“走,去看看。”牛师赞今天是以报社记者的身份来的看看朝廷又张贴出什么皇榜的。
。。。。。。
李二要将土豆种在长安城东的那片最为丰沛的土地,那边也正好是蓝田县的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