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城管大队-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时候我真的挺佩服牛将军的,昨天晚上他亲自带队守了大半夜的夜,可是今天还像没事人一般精神,不愧是我大唐的悍将。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不变,还是安第斯山脉,不过这一次我们路上遇到了一些状况。
我们遇到了土人。
掀开雨林巨大的树叶,我们看到十几名土人再沙滩上载歌载舞的庆祝着,不过这一次遇到的土人的经历显然没有在澳洲时那样愉快。
因为,我们看到土人在吃人。
活生生的将一个活人杀死,放在火上烤着吃掉,巨大的篝火噼里啪啦的烧着,旁边拴着几艘独木船。
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我不记得太多过程了,因为当时我一直在呕吐,满地人的肢体,各种散落的肠子、心肝一类的东西看的我头晕目眩。
我只记得牛将军挥舞着手中的宝剑就冲了出去,大唐的将士将那些还在欢庆的家伙全都抓了起来。
这些土人和澳洲的土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头发硬而直,汗毛较细弱,颧骨突出,面庞宽阔,肤色比较深有些像突厥人。
我们带着几个翻译官显然不能理解这些土人在说些什么,不过我觉得也能猜出来,因为这些家伙全都吓坏了,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叽里呱啦的求命。
牛将军显然不是个好脾气,看到这些人吃人之前就已经下了杀心,命军士将这些土人全部砍头了。
这一次还有四个幸运儿幸免于难,要是我们再来晚一些,这四个土人就会被吃掉了,牛进达走到他们身前,挑断了他们身上的拴着的藤条。
从那时起,我觉得这才算是我们大唐第一次占领南美,并与印第安人的第一次对话。”——————摘自,《张全蛋回忆录》
第四十八章玄奘西天取经
长安的日头高悬,春风送暖,长安街上九九消寒图已经挂满了街道旁的人家。
一笔一梅花,每朵梅花的九瓣花瓣鲜艳的似乎娇艳欲滴,九朵梅,九瓣花,每一日给一片花瓣上色,如今大多数人家的八十一瓣墨梅图都已经染了粉妆,只待迎接春日。
长安今年没有大雪,所以迎春的时候显得格外温暖。
长安,两仪殿。
李二高高的坐在宝座上,俯仰着满堂的僧人。
“哪位是玄奘法师?”李二高坐钓鱼台,语气淡然道。
“见过陛下,贫僧正是玄奘。”此时,只见一青年俊秀的和尚,手持禅杖,身披袈裟,从人群中站了出来,浑身除尘之气尽显,不过此时的他还是有些年轻,脸色微红,看起来似乎有些兴奋。
“玄奘,你可知我大唐初建,戍边一向严格,不允许任何人出境,你为何敢扬言要海外寻求佛法?”李二上来就不给佛家好脸色,毕竟自己的祖宗是道家的,所以趁机刁难一番这些僧人。
唐玄奘一听,明显的愣了一下,不过不愧是出名的高僧,玄奘没有丝毫的气急败坏,而是淡淡道:“陛下,我大唐乃是当世一等一的大国,可是连完整的佛体都没有,想必那些远道而来的海外蛮夷不能被教化,所以贫僧想凭一己之力,带回大乘佛法,完善我大唐佛法,以求大唐万世永传。”
不得不说,唐玄奘说的这番话说的是无懈可击,化针锋与无形。
李二目光炯炯的盯着台下的那名僧人。只见唐玄奘丝毫的不为所动。依旧目视前方。一派高僧模样。
“你若不去天竺,朕愿赏你在长安修建一栋佛塔,可保你佛家一脉源远流长。”李二充满诱惑的说道。
“启禀陛下,贫僧若取不到佛经,誓死不回。”唐玄奘淡淡的说道,不过语气中透着深深的坚定。
李二又看了看他,才笑道:“好!好一个唐玄奘!朕看好你,朕赐你一百名护卫。赏马百匹,随你一同西行,不过~”李二的语气一转“朕要求你要把西行之路上的所见所谓全都记录下来,以便我大唐参知海外事宜。”
唐玄奘明显的变的有些激动,面色潮红,声音洪亮道:“贫僧谢陛下!”
。。。。
长安最近又传出来一条爆炸性消息,同样从《大唐新闻报》上传出来的,唐玄奘准备只身一人去天竺取经了,而且是从长安的朱雀街朝外面走。
这在新鲜事不多的长安,简直就是个天大的新闻。无数的市井小贩期待着圣僧出行的日子,到时候去看上两眼。回老家的时候也能和家里的亲戚吹嘘个小半年。
贞观二年,四月十九。
比原本历史上提前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发生了,唐玄奘西天取经。
要是徐阳在这里一定会大吃一惊,这尼玛后世暑假热播最火的《西游记》现场直播自己居然没赶上。
其实唐玄奘应该感谢徐阳,他的一双小翅膀,正在从方方面面的改变大唐,而让唐僧下定了决心去西天取经的,也正是从《大唐新闻报》上看到的鼓动新闻。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此时的唐玄奘还应该在大慈恩寺苦读佛经,直到明年才会感叹佛经中小乘佛法缺漏太多,这才会偷渡出大唐,悄悄的去西天取经。
而一路上遇到哪些磕磕绊绊,被李昌抓住,差点被石磐陀杀掉,沙漠迷失方向,龟兹国遭遇刺杀等等等,这些全凭借运气和他胸怀天下,具有超越的理解和目标才能每次化险为夷,最终顺利回到大唐。
而现在,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一只从21世界穿越而来的徐阳,偶尔干了几件小事,现在却导致了今日的长安人山人海。
朱雀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人,长安周围十里八乡从报纸上看到的,听说的百姓全都来了,李二不得不派遣军士到朱雀大街上维持秩序,可这样都控制不住百姓们冲天的热情。
圣僧海外寻求佛法,这可是百年不遇的大事情,趁着农忙还没开始,赶快来凑一凑热闹。
唐玄奘今天身穿一身镶金袈裟,简直是闪闪发光,这是幽州刘家友情赞助的,唯一的报酬就是希望高僧归来之时能够做幽州刘家玻璃厂的形象代言人,当然,玄奘是不知道形象代言人是什么东西,不过当镶金袈裟送来之后,空度大师就替玄奘答应了,刘栋良一个劲的向空度大师道谢,改日一定要盛装登寺拜访。
空度大师很是超凡的说了一句:“无需多谢。”然后就像是看一个傻子一般把刘栋良送出了寺。
玄奘左手持着的是一柄九环锡杖,也是金光闪闪,炫目多彩,上面的九环如同铜铃般玲玲作响,百邪不侵,当然这东西也是赞助的,长安商务休闲会所友情赞助,唯一的报酬就是唐大师能替酒楼题一幅字,就挂在酒楼的过道楼梯上,当然,空度大师也自然是帮玄奘答应了下来。
玄奘最后的装备就是手中的一口紫金钵盂了,当然这件装备不是私企赞助的了,乃是大唐皇帝陛下亲自相赠,全钵盂紫金打造,看起来雍容奢华,激动的唐玄奘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玄奘,此去路途艰险,朕希望你能完成你的宏志,顺利归来,日后朕会亲自接你。”李二作为帝王,当然要装一装样子,顺应着百姓的呼声,才是一个好帝王。
“多谢陛下,玄奘必将竭尽全力,不取到西经,誓死不换。”唐玄奘也是目光炯炯的坚定道。
“好!”李二鼓掌道,“朕就是欣赏你的勇气,来人,备通关文牒,取乡土茶,朕要与法师对饮!”
旁边的一名太监听闻,急忙恭恭敬敬的端起一个小盘子,上面有一本上好的硬纸制作的通关文牒,旁边还有一个金丝布包裹的狼毫笔,笔的旁边是两个茶杯,里面盛着杯泡好的铁观音茶,旁边还有一小撮沙子。
只见李二端起一杯茶杯,然后用手轻轻捏起来一撮沙子,撒进了茶中,然后面对着唐玄奘,道:“法师,胜饮乡土茶!”
玄奘此时的眼睛里隐约有泪光浮现,只见他也按着李二模样,将沙子撒入茶水中,然后道:“谢陛下大恩,贫僧无以为报,定将海外佛法悉数带回!”说罢仰头将茶水一饮而尽。
“胜饮!”李二也是喝下了那杯茶水。
此时已经到了圣僧出行的**阶段,长安的朱雀大街上,远远的只能看到承天门上陛下和浑身金光闪闪的僧人在那喝茶,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正急的抓耳挠腮,就听到人群一阵骚动,然后就看到浑身金光的法师从城楼上走了下来。
城楼下,已经列阵了一百名衣着盔甲的将士,还有数十名随行的僧侣。
唐玄奘左手持杖,右手持钵,在随从的帮助下,骑上了一头高大的白马,看起来俊朗潇洒,若不是浑身穿的是袈裟,看起来就像是个美少年一般。
唐玄奘沿着朱雀街缓缓的朝宫门外走去,此时也是吸引了整条朱雀街上的目光,大街两旁的百姓全都欢呼着,庆祝着,看着眼前的这名高僧前往海外的旅行。
街道两旁的两层小楼全都探出了少女们的小脸。
九九消寒图在春风中迎风飘展,似乎也在欢送玄奘的出行。
直到数百人的出行队伍缓缓出了朱雀门,消失在朱雀大街上众人的目光中之后,长安热烈的气氛才微微有些散去。
历史上的西天取经,开始了。
。
佛家高僧玄奘出行西域,可谓赚足了眼球,长安信佛的人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大慈恩寺的主持,空度大师,现在每天都坐在大雄宝殿的正厅钱看信徒们捐香火钱,小弟子们还不能上去打扰,一打扰午饭就没了。
佛家是从头爽到脚,道家就比较苦x了。
捐香火钱的信徒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二,听了宗圣宫观主的诉苦,袁天罡眉头皱的很深,他最近一直和李淳风在实验室里做研究,有空没空的还要给南山书院的那些学生上课,根本无暇顾及佛道之争,不过现在佛家闹出了这样一件大事,这下佛道之间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如果道家没有什么作为的话,这种情况还会继续恶化。
袁天罡知道事情严重了,不过现在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思邈,你也是道门一途,道门如今陷入危机,你快想想办法啊。”袁天罡果然来找孙思邈这位老队友了。
孙思邈此时一身白大褂,带着一片小眼镜,仔细的盯着一片显微镜,然后又走过去换玻片,似乎无视了袁天罡。
“思邈,你怎能坐视不理?这可是道门危机时刻。”袁天罡有些抱怨的说道。
“等徐阳那小子回来吧,以前总是听他说长白山似乎是道门圣地,让他给张地图,道门也派队人去探一探,不就得了。”孙思邈说的风轻云淡,“别挡我路,我做完这个实验还有课。”
第四十九章贞观蝗灾
农忙开始了,四月的田地里站满殷勤劳作的农民,透着湿润的田地上一片热火朝天。
在关中,万物萌发,生机勃勃的地方不止农田这一处,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
像士子们读书的南山书院,像终南山后的造纸厂和水泥厂,还有长安繁华的东西市,等等这些,构建起了一个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的大唐。
但是现在最火热的地方却不是在长安城中,而是太仓码头。
三船运回来的香料已经被抢购一空,不论是自己食用还是兜售,香料一向都是非常紧俏的商品,一两豆蔻,九两银子,还不带还价的,就这在长安城里卖也是刚摆上去就会卖完。
听说有跑西域的边关商人一次买了一千多两香料,打算是沿着丝绸之路卖给那边的蓝眼睛欧洲人,听说价格都定好了,一两香料,一两黄金,谢绝还价,这要是成了,回来这能保准就变成个大富户。
因为这些香料,现在长安的世家基本上都坐不住了,不是派遣家族的小辈去沿海锻炼、熬一熬资历,就是让族中的老人去徐家庄拉拉关系、探一探口风。
徐家庄庄子的庄民现在成了名副其实的刁民,也没办法,谁让他们庄主有钱呢,每月一贯钱月银,这在大唐简直是如同自散家财的败家行为,可是这个鬼谷庄主居然愣是说服了众人坚持了下来。
现在去徐家庄,要是看见个人身穿锦衣玉袍,肩上扛个粪箕子。那肯定是徐家庄的人没跑了。你若是上去随意拦住问问题。那家伙头都能抬到天上去,你要是嫌人家傲气,那你请好,朝南走五百米是庄门,出去左拐两里地就是蔡家庄。
你要问人家为啥那么傲气,这家伙能给你头头道道的跟你说上一大推。
鬼谷庄主是一条吧,陛下亲临是一条吧,前些阵子皇后娘娘亲临是一条吧。就这么几条,天下找个遍也只能找到咱徐家庄,天下第一庄,就是咱庄,你说说能不傲气吗。
您甭说,还真是这个理。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庄里的百姓们富裕了,俗话说的好,钱多底气足。
徐家庄百姓的底气,全都来自他们厚实的钱袋。如今每家每户都住上了二层小楼,好多年轻人都不再跟随祖父一起在家种地。而是加入了幽州刘家有限公司,成了一名光荣的工厂工人,月银十贯钱,让他们的父辈舒舒服服的在家享清福,家里富得流油,一天三顿,顿顿有肉,也另周边几个庄的人羡慕的双眼通红。
徐家庄那些工作的年轻人大多都是去太仓码头当船厂工人,因为码头现在严重缺人,它扩张的实在太迅速了。
如果徐阳能看到现在的太仓,想必他也会大吃一惊,渭河与黄河的交界处,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微型的城市,那里就是现在的太仓码头。
横跨了整个黄河的舰队在整装待发,造船厂从徐阳他们走后就没有停止建造,又一队堪比远洋舰队的海军被制造了出来。
当然这是李二授意的,本着军队平衡的原则,将现在这一舰队命名为‘内洋舰队’的皇家舰队用来拱卫京师,具体什么作用那只有李二才知道了,当然,这只舰队的最高军令长官是李二自己。
内洋舰队拥有二十四艘大型战船,还有数十艘小船,当然内洋船队的数量是比不上远洋舰队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二的钱包空了,毕竟又是养马搞骑兵又是做船远洋的,李二又没有信用卡可以随意透支,没有支付宝报酬,船厂的工人可就没有太多干劲。
所以李二只是简单的交代了一番,一边不再继续生产大型海战船,一边派遣内洋舰队即刻出师香料岛,带回来些零用钱花花,地主家也没余粮,何况是国库不充裕的皇帝。
内洋舰队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今年的春季与往年有些不同,因为今年一入春,就陆陆续续的有很多的小黑点从泥缝里钻出来,那些黑色的小虫虽然刚刚出土,不过已经露出了有些锋利的口器,它们就是蝗虫。
迎着出生的太阳,一只只小蝗虫精神饱满的破土而出,积蓄了整整一个冬季的力量,蛰伏,让它们拥有着可以迸发出巨大破坏的潜力。
它们孱弱的翅膀在空气中逐渐便的坚硬,它们再过几个时辰变能够自由翱翔,啃食天地。
正期待着青草与麦苗香味的时候,小蝗虫的头顶便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阴影。
双眼一黑,这一只小蝗虫就永远的告别了人世,积蓄了一整个冬季的能量,最终化为一坨粪便,重新回到这片大地。
“咯咯咯,鸡咯咯。”。。。。。
。。。。。。。。。。。。。。。。
“皇后娘娘,您快看那只五彩大公鸡,已经啄死了三十多只了,真是只好鸡。”一名宫女服侍的丫鬟指着田间不断低头叨着什么的一只大公鸡赞叹道。
“嗯。”只见一名女子,身披彩凤衣,坐在步撵上,笑呵呵的看着农田的景象。
这是一处新生麦子的田地,麦子幼嫩的新芽映着翠绿,看起来绿意盎然,不过着一条条田地间,来来回回走了三四十名农妇,她们身穿麻布衫,在地头撵着自家的鸡在田里乱窜。
“咯咯咯,鸡咯咯。”只见数百只体态饱满,浑身肥圆的大公鸡在田地间欢快的叨啄着,仔细看去,它们吃的居然是一只只的幼嫩蝗虫。
“这些鸡能多啄食些蝗虫,也多些产出的粮食。”长孙皇后一脸欣慰的道,今天自己特意向陛下请示出宫,来这蓝田县田间看看地头上是怎么消灭蝗虫的,现在便在这看公鸡食虫了。
还好当初采纳了鬼谷的建议,关中养了二十多万只的散鸡,现如今蝗灾开始,这些已经养成了鸡明显的起了大用,关中第一波的蝗灾没有大规模的爆发就被消灭在无形之中,很难想象,如果当初没有鬼谷的提示,大唐究竟会遭遇到怎样的灾难。
“嗡~”远处传来了一阵刺耳的声音,就看到远处的天空上有一小块黑呀呀的天空,连天接地,黑沉沉地像暴风雨前的乌云般一片,从天上压来。
“蝗虫来了!”只见一名身穿宝铠的军士大吼了一声“保护娘娘!”,数十名军士一听,顿时将长孙皇后的步撵围了起来,长孙皇后趁机躲到了步撵下面。
只见此时的长孙皇后脸色有些苍白,这蝗灾最终还是如同鬼谷所料一般爆发了,只是不知道,这大唐所做的准备能不能应对这铺天盖地的蝗虫?
三二里地说到就到,不一时,蝗群遮住了太阳,光线变得比乌云遮日还要昏暗。一时间,蝗群下落,比分蜂时的蜜蜂和下鹅毛大雪时的雪片还要密集,好像整个天地间都充满了飞蝗。刹那间,蝗虫落得遮严了地皮,树上、墙上、塄上爬得满满的,好像房子和整个村庄都是用蝗虫修成的一样。
好在这些飞蝗还只是初生,颜色较深,翅膀还没有足够坚硬,飞的不远。
那名保护娘娘的军官显然有大将风度,只见他临危不乱,大吼道:“起大火!”
然后十几名军士急忙搬来木柴稻草,堆积起来,在地头燃起了冲天大火。
蝗虫趋火,一下子便散开一大片,那些来不及飞走的,瞬间被大火烤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肉香。
蝗虫群不大,被大火扰乱,很多蝗虫都死于火中,还有些在田间啄食麦芽的全都被公鸡给吃掉了,很快,田地间便恢复了平静。
望着朝东边飞去的一小片蝗虫群,长孙皇后凝思了良久,然后神色严肃道:“快些起驾回宫!”
ps:(感谢书友明月一锅鲜的一张月票,还有书友超级无赖男的一张月票,拜谢!)
第五十章祭天仪式
关中蝗灾终于爆发了,在成群的鸡鸭面前,虽然蝗灾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损失,不过也是影响了春季麦苗的生长。
李二坐在高大的两仪殿高台上,面色铁青。
底下跪着的一众官员的表情都如同死了爹一般,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可是口口声声的在朝堂上讥讽那名自称鬼谷的小儿,极尽讽刺只能的嘲笑明年怎么会有蝗灾,现在的事情,有些**裸的打脸,还好徐阳现在身在海外,要是他在朝堂上在说两句风凉话,这些年迈的官员估计就都没脸站在这里了。
房玄龄神色淡然的站在大殿的一旁,自己当年的站队果然很正确,这鬼谷子真是有两把刷子,要不然一直深喑处世之道的袁天罡也不会这番赞赏和吹捧他,果然不是凡人。
杜如晦很是识相的站了出来,当初朝堂上反对徐阳所说蝗灾之时,自己既没有反对也没有同意,现在是自己替这些官员同僚背锅的时候了。
“启禀陛下,事件已经发生,鬼谷神术果然是我等凡夫俗子所不能测,现在纠结于对错已无意义,当下还是商讨怎样驱逐蝗灾,让百姓安定才是当下首要之道。”杜如晦说的言辞恳切,既讨好了李二,又避开了那些官员的责任。
那几名当初嘲讽徐阳的官员朝杜如晦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臣等认为右仆射所言有理。”几名大官都是捧着玉牌站了出来,这个时候不是惩罚官员的时候,先想好怎么搞定蝗灾才是大事。
李二坐在大殿上。扫了殿下一眼。才有些闷闷不乐道:“诸位爱卿对于蝗灾有何建议?”
杜如晦回答道:“臣认为。蝗虫惧烽火,可夜间与庄家附近燃起烽火,以防蝗虫啃食,然可牧鸡牧鸭,大规模捕食蝗虫,此番便可将蝗虫全部消除。”
李二坐在宝座上,点了点头道:“杜爱卿所言有理,这件事便由你负责了。”
“臣遵旨。”杜如晦躬身行礼领旨。
李二抬起头。有些悲天悯人的感叹道:“朕大业未成,便遭受此劫,若非有鬼谷相助,提前在关中养了二十万只鸡鸭,朕真是难以想象我大唐要遭遇何等危机,朕欲举行一场祭天法事,以求苍天有好生之德,佑我大唐能够安然度过此劫,风调雨顺。”
“陛下龙气环身,祭天仪式定能让上天看到我大唐诚意。保佑我大唐永世太平。”房玄龄很是是时候的站出来道。
“房爱卿,祭天仪式就由你举办。至于日子就由袁天罡道长来选吧,记得祭天之日要将徐家庄挂着的鬼谷贡像带来,朕要多谢他的弟子对我大唐的相助。”
“臣遵旨!”
。。
长安,朱雀门外,天坛。
原本空旷无人的天坛此时已经站满了身穿各种官服的官员,大多是身穿绿袍的五六品官,还有不少武将,天坛的中心,站的是几十位身穿绯袍的官员,还有几个穿紫袍的大佬隐没在其中。
李二的家眷今天全都来了,长孙皇后带着李承乾和李泰两个皇子,杨妃和阴妃还有一众后宫的嫔妃都来了,一同参加大唐建国以来第二次的祭天仪式。
太监们将整个天坛围城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到处都点上了火把,虽然日光明媚,可还是能感受的到火把的明晃。
一队武将举起了祭天的大旗,然后是宫女们抬着贡品,各式各样的祭祀装饰都已经摆好,方辇、小辇、腰辇、金辂、象辂、革辂、五副辂、耕根车、安车、四望车、羊车。
李二身穿一身金龙傲视皇袍,冕冠十二玉旒,通体荧黑的冕冠看起来深邃而又沉重。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这是典型的汉时皇服,李二今天特意穿着的这一身。
“伏以;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深深下拜;立地焚香!”袁天罡此次作为主持者,负责念奏祭天仪式。
李二躬身朝上天拜了一拜,然后将一炷香插入了铜鼎内,他身上的皇袍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看起来耀耀生辉。
“敬备;金银财宝;黄禾米饭;茶酒果品;拜请;值年华官;值月华官;值日华官;值时华官;东方甲卯乙;木宫华官;西方庚酉辛;金宫华官;南方丙午丁火宫华官;北方壬子癸;水宫华官;中宫戊己土;土宫华官。。。。。。。”袁天罡如同念经一般念奏着表文。
“星君;今日有事通请;无事不敢乱请!奏表文!”袁天罡念念叨叨的终于说完了,下面就是李二开始念表文了。
只见李二整了整衣冠,按照《祭天文疏》所写的,开始请奏天地。
“朕乃人间帝王,感叹国之初建,求星君以降福祉,免我子民蝗灾,祭主;信士敬备;金银财宝;用红火交化;变化黄金;各收各领;保存使用。请;各位尊星;神君;星君;小小酒食;不敢久留;退下口齿;天降吉祥;来则施恩。。。。。。。。去时降福。来时欢喜;去时送福;各诸位星君;神君;奉送各归各位;原有押灾童子;化害童郎不送;镇守中华疆土;?逢有诸不吉灾害之事;要喝山骂水;?能改祸成祥;永镇中华大地。。。。。。。。”李二念完了表,就命乐队开始奏乐了,他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拜了两拜。
袁天罡就喊道:“祭文以完,钟鼓齐鸣,以报天帝降临享祭。”
吹啦弹唱一番,接着就是宰杀牲畜进行燔燎了,大将程咬金杀掉了一只羊和一头猪,李二命令将士们将这些牲畜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
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是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
尸就坐后,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
先是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品质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铏羹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李二。
饮毕,李二与准备好的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
天坛下,站着两名眼睛到处乱瞅的少年。
“大哥,徐师傅说过这些都是迷信活动吧?这些都只是父皇他们自己安慰自己罢了?”只见一个身穿盛服的小胖子盯着天坛上不断跳舞的一群人小声的对一旁站着的少年问道。
“嗯。。。。。”李承乾有些尴尬,毕竟周围还有很多人,他有些说不出口这么大逆不道的话。
小胖子很明显就没有什么禁忌,只见他大大咧咧的晃了晃脑袋,道:“真没意思,大哥,你以后当了皇帝也要这么干吗?”
李承乾的目光顿时变得有些深邃,轻声道:“父皇他们是为了天下的百姓,不算是迷信活动吧。”
“算了吧,徐阳师傅可不是这样说的,他说过这世上没有神灵,一切向神灵祈求的事情都是无知和可笑的迷信活动。”小胖子振振有词的反驳道。
李承乾还想再多说什么,一旁的长孙皇后就瞪了他们俩一眼,厉声道:“祭天之时莫要多言语。”
李泰朝李承乾吐了吐舌头,一副无奈的样子。
第五十一章海外日常
祭天法事举行到一大半,袁天罡这才扯着有些沙哑的嗓子喊道:“请鬼谷宗师入坛!”
只见几名身穿名贵道袍的老者就小心翼翼的抬着一副巨大的‘鬼谷听松图’走上天坛,刘梦璃也红着脸跟着走上来,今天她也是穿着一身正四品的良媛官服,看起来束带飘飘,婀娜端庄,十分有贵妇人的气质。
这《鬼谷听松图》是长安著名的一代宗师陈丹青老先生在听闻徐阳的描述之后画的一幅描绘鬼谷子静坐在石松下听风的水墨图,后来被徐阳重金收藏,高挂在徐家庄庄主正厅中,每逢喜丧庆典都要祭拜一番。
图中的老者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仿佛容纳与天地,身穿一袭宽大的白袍,头系黑色幞头,神色安详淡然,邈邈出尘,一派仙家风范,不过就是长得极像后世高一语文必修三的杜甫大大,不知是巧合还是徐阳的刻意为之。
李二看到水墨图呈了上来,很是恭敬的迎上来,还朝刘梦璃点了点头,让刘梦璃有些受宠若惊。
躬身对李二行了一个万福礼,刘梦璃看起来很是忐忑,小手都攥的通红。
“刘良媛不必多礼,你夫君为我大唐殚精竭虑,屡建奇功,朕待他海外归来,定会与他大封。”李二的语气很客气。
“多谢陛下恩典。”刘梦璃此时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行了一个大礼。
几名老道将图挂在一杆镶满翠玉的檀香板上,前面抬来一香案,案桌上摆放着一个精致的香炉。
李二对着那鬼谷拜了三拜。然后从旁边的太监手中接过三支点燃的巨香。恭敬的插在了香炉上。
“多谢鬼谷助朕。此番老先生弟子救我大唐万民于水火,朕当谨记之,望鬼谷老先生在天之灵能佑其弟子海外顺利归来,带回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