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城管大队-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星空下,徐阳望着在海上静静航行的舰队感到一阵安心,这些都是自己亲手带来的,这一切的改变都是由自己缔造的,虽然李二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不过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灵魂,科技的提升使得大唐转变的太快,传统的农耕文明已经褪去了弱小的外壳,迅速的提升到游牧名族仰望的高度。

然后迎接那些游牧名族的,就只剩下了同化与征服,徐阳相信历史的必然性,当冷兵器露出寒芒,准备抵抗的时候,这一切在坚船利炮前都将不复存在。

想到这,徐阳的心情又好了很多,裹了裹身上的羽绒衣,海上的风吹久了还是很凉的,命刘七打着灯笼前面带路就回船舱去了,只留下坐在桅杆上,静静擦剑的韩彦轩,傲立在这清冷的月光下。

。。。。。。。

远洋舰队从苏州出发,沿海岸一直航行,途径越州,台州两大州,历时半个多月,按照当下的航速,大约还有三日便能到达泉州,这个舰队最后的休整之地了。

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大唐东南沿海,与琉球隔海相望,泉州港在大唐也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舰队在这里做最后的休整。

其实到台州的时候气温就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回升,将士们穿着由一开始的鹅绒坎肩,到粗麻厚衣,再到薄布衣经历的变化让人感觉很是惊奇,如同两个月里经历了一年四季一般。

现如今到了泉州,温度更是温暖如春,又是风和日丽,天气晴好,穿一件薄衫都会觉得热。

徐阳的小藏獒明显更喜欢温暖的气候,自从前几天能吃肉了以后,徐阳就喂了它很多切碎的肉,锻炼锻炼它的肠道。

十分让徐阳郁闷的是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二人养的藏獒,他们两个不知道是喂化肥还是什么,养的那两只藏獒长得飞快,三个月前还是和徐阳的小藏獒一般大小的同胞兄弟,现在都有徐阳的藏獒两个一般大小了,这两个家伙整日斗犬,一块肉骨头就能让两只藏獒着争抢不已,毕竟是犬类中的王者,护食性极强,拼死也要保护这一块肉骨头不被其他同类给吃掉。

徐阳很是看不惯这种斗犬场面,这两只小藏獒虽然年纪小,但是牙齿已经长出来了,互相撕咬的时候虽然不能咬下来一块肉,但撕破点皮是可以的,再加上幼犬本来就细皮嫩肉,所以这两只小狗也是经常伤痕累累。

徐阳多次出言制止过这一行为,但毫无效果,天性好斗的程处默和尉迟宝林在这个没什么娱乐活动的船上,除了斗犬就没别的什么兴趣爱好了,整天就是给自己藏獒喂精美的食物,期待着下次比试能够击败对面。

徐阳苦思冥想终于想出来一个好办法,找到一个军中能说会道的军师先生,把那本打印好的《三国演义》交给他,让他每日在船舱上开讲,只要没有军务,这就算是他的工作。

这军师也是个极认真的主,第二天就摆着个板凳准备上班了,架好椅子,摆好茶壶,还很是嘚瑟的手持一柄摇扇,典型的说书先生的形象,徐阳都不知道这个家伙以前是不是就说过书。

喊上尉迟宝林,和程处默二人,周围还围观了几名军士,这军师就开讲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

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一首临江仙一道出就使得全场的气氛一震,这军师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更是字正腔圆的继续看着《三国演义》念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听的是目瞪口呆,一张宏大的三国画卷徐徐在他们面前展开,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本《三国演义》对他们二人日后代表大唐远征天下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第二十三章唐字金龙旗

《三国演义》一开讲,顿时吸引了整船的将士,这种从未听过的章回体小说一下子风靡舰队。

那名说书的军师身份也是水涨船高。大有后世易中天品三国的风范。

船舰上的将士见了他都会恭恭敬敬的抱拳行礼,喊上一声“叶先生。”这样让那名姓叶小胡子的军师有些飘飘欲仙。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这两位三国爱好者更是给了小胡子很大的特权,侍卫从两名增加到了四名,官职由整七品的二转云骑尉军师升到正六品的四转骁骑尉军师。

这天大的喜讯更是激发了小胡子讲说《三国演义》的热情,每天晚上都要挑灯夜战,把明日要讲的剧情全都预习一遍,掌握好自己说话的语调高低,力求引人入胜。

其实不用小胡子这么认真,《三国演义》既然能在后世列为四大名著,其故事性、趣味性和流传价值都自然是经历了无数人和时间的检验的,其跌宕起伏的剧情,恰到好处的描写,还原历史的设定无不能让人拍案称奇,更别说这一船五大三粗的军汉了。

每次小胡子说书,都能吸引着一大帮子的官兵来听书,除去那些值班的和倒夜班的,几乎场场爆满,众人对于武圣关羽的义觉、奸臣曹操的奸绝、智圣诸葛孔明的智绝钦佩不已,每次听书时,要是小胡子说到曹操得势,众人都会大骂不已,刘备一旦有利,众人又都会眉开眼笑。

徐阳只好对千古大背锅的曹操同志报以最深切的同情。

牛进达对于徐阳舰船上的说书行为颇有微词。不过徐阳看着手机卫星定位。报了几次船队的准确位置之后。牛进达就再也懒的问徐阳船上的军政了,一心想着到泉州的安排。

三天时间很快,小胡子才把《三国演义》讲到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尉迟宝林和程处默还在意犹未尽之中,船队就已经快到了泉州,从舰队上遥望陆地,很明显的能看到各种民居逐渐多了起来。人烟越来越明显,到了后来,海面上都能看到三三两两渔夫们的捕鱼船。

这些捕鱼船普遍很小,最大的渔船也只有一个船舱,甲板上能站下二十个人都属于很的大船了,那种只能乘坐三四人更是比比皆是。

舰队行驶到这些小船周围,仿佛一艘艘庞大的巨人在俯视一个孩童一般,程处默兴趣盎然的拉着徐阳到船头看这些捕鱼小船。

徐阳现在甲板上,都能看的清那些小船上渔夫们惊恐的表情,这种大型的舰队他们可是平生未见。看到一次都惊恐不已。

看着那些被太阳晒的黝黑的渔夫,他们的皮肤经历了风吹雨打。显得又干又瘪,徐阳有些于心不忍,下令道:“传我命令,升唐龙旗!”

。。

孟小七是泉州柳简乡人士,今年十六岁,三月风和日丽,是个捕鱼的好时节,爷爷很早就把自己叫醒,爷俩在屋子里吃了一顿叶麦饼就准备出海打渔。

柳简乡是泉州比较大的一个乡,治下百姓数量比一般的县还多,乡民大多都是捕鱼为业,很多人家都是捕鱼世家,祖上三代都是打渔的。

孟家就是这样一个家族,捕鱼一业,说到底就是个靠海吃海的行当,运气好了,一天几十斤,运气不好往往一天都没什么收获。

三年前,孟小七十三岁的时候,那天父亲出海打渔,就是因为运气不好,一天都没什么收获,所以下午便行船到更远的海域去碰碰运气,结果传来噩耗,海上突然起了暴风雨,父亲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母亲在两年前感染了肺痨,花光了家中积蓄也不见好转,最后于前年也是和奶奶一同撒手人寰。偌大的一个家族凋蔽的就剩下苦命的一老一少。

从那以后,孟小七就和爷爷相依为命,少年便经历人间苦难的他成长的很快,也很懂事,爷爷身体也不好,多年捕鱼落下了一身的病,这个时候,孟小七就会扛起家里的担子,他瘦小的身躯每天都要扛着比自己体重还要重一倍的捕鱼工具随爷爷去出海捕鱼。

今天早上,孟小七刚刚出门就遇到了熟人,是很久不见的王大叔,他家有一艘中等大小的海船,每次全乡征招海鱼队的时候他们家都会去,海鱼队就回去更远的海域结伴捕鱼,更重要的是每一次都会去琉球岛上面待一段时间,和那里的人交易商品,每次归来都能收获颇丰。

“七伢子啊,这是要出海摸鱼去?”王大叔看到扛着渔具的孟小七,在远处就关切地问道。

“是啊,王大叔,今天我要跟爷爷一起出海打渔。”王大叔人很好,经常关照自己,所以孟小七也很热情的回答。

“那真是巧哩,今天大叔也出海捕鱼,大叔带你家的船一起吧”

捕鱼的时候如果有一艘大一些的船协助,捕到的鱼就能增加很多,但是一般大船都不愿意带一个小船拖累自己。

孟小七知道这是王大叔关照自己,有些不好意思道:“王叔,算了吧,带上小船拖累你捕鱼的。”

“这伢子,什么拖累不拖累的,跟叔还见外,走,一起去开船。”王大叔已经走了过来,一把接过孟小七身上的渔具,扛起来就往海边走。

。。。。。。。

今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蓝天倒影在如同镜子一般的海面上,阳光在东天之上,估摸着再过两个时辰才能到午时,现在正是捕鱼的好时间。

孟小七今天很开心,因为跟着王大叔家的渔船一起,今天遇到了罕见的丰收,一路向北,似乎南边的鱼群受到了什么惊吓,没头脑的朝渔网上撞,现在不仅自家的渔船发现了这件事,很多捕鱼船都知道了,渔船全都调转船头朝北边捕鱼。

“哗啦”又是熟练的拉网,卡绳,熟练的撒网,甲板上又是多了一大堆蹦蹦跳跳的海鱼,孟小七满脸都是笑容,这种丰收的事情多久没遇到了,熟练的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孟小七自己心里开始盘算这么多鱼卖到鱼市能赚几百文钱了。

正当孟小七心中欢喜,盘算着还有多少钱就能攒起来娶个媳妇,为孟家延续香火的时候,就听到王大叔家的船上一个布衣大汉指着北方大喊“快看那!”

孟小七顺着那大汉手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这辈子都难以想象的情景,只见北面的海平线上,一队队遮天蔽日的大船迎面驶了过来,那些船舰高过数米,远远的如同一座座移动的城堡。

“伢子,咋不捕鱼了?”一旁的爷爷耳朵有些问题,没听到大汉的喊声,看到孟小七发呆还问了一句。

孟小七颤颤巍巍的指了指北方,爷爷看到那么庞大的一艘舰队也是目瞪口呆。

一瞬间,渔船们仿佛和受惊的鱼儿一样,立马调转船头,想驶回港口,但是渔船的速度怎么能和张满风帆还备有蒸汽机的海船相比。

很快,舰队就驶到了这些小渔船附近,孟小七隐约听到王大叔家的穿上有人哭喊着海盗。。。。完了之类的一类话,心在狂跳,以前总是听闻海上的海盗很是凶残与恐怖,特别是从遥远的倭国来的海盗,那些都是生啖人肉的野蛮人,没想到今天竟然被自己撞到,握紧手中的鱼叉,孟小七决定一旦海盗登船杀人,自己就要反抗到底。

舰队缓缓的从这些小渔船身旁驶过,那些渔船上的渔民都瑟瑟发抖的看着这些高约五六丈,城墙一般高大的海上巨兽。

孟小七握着钢叉的手也在发抖,在这种从未见过的大型海川面前,人力总是有一种无力的渺小感,他抬起头,映着阳光,隐约看到一艘独特的布满钢钉的大船上,一个青年身穿锦衣玉袍,满脸和煦的远远看着自己,仿佛如同天国来的使者。

孟小七这时候竟然有一种下跪的冲动,这时他突然看到一面巨大的金黄色旗帜在众多战舰上升起,一条奔腾的金龙印着一个血红的唐字。

“唐龙旗!”远处海船上一位大汉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声,仿佛在庆祝节后余生一般。

随后,这股股风潮更是在所有的渔船间蔓延,人群都在欢呼,为那一面旗帜欢呼。

‘原来是我们大唐的船。“孟小七此时也瞪大了双眼,心中默默的想到,一副神往的模样‘什么时候,我也能登上这样的大船啊!’

金黄的旗帜依旧在海面上飘扬,血红的唐字如同泼血般鲜艳,绣金的真龙在风中飘卷,如同要奔腾而出,巡航四海。

ps:(感谢linzcc的打赏,您们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感谢!)

第二十四章泉州夜宴

舰队浩浩荡荡的驶向泉州的港口,一下子惊动了泉州的刺史方闻书,带着折冲府将军和一队兵卒就急忙赶往码头。

离着老远,直到方闻书看到远处船队风帆上高高挂着的金黄唐龙旗,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才被放了回去,要是海盗入侵的话,整个泉州都要遭受大灾难。

跟着一队小厮,驱散开围观的小民,方闻书整了整身上的官服,迈着小碎步就走了上去,前面已经站着几位衣着铠甲的大将。

徐阳顶着厚重的铠甲朝这片海港四下打量着,只见青蓝的海水拍打在岸边,泛起一圈圈的白色泡沫,丝毫没有化工污染的海滩,简直堪比三亚的天涯海角,这是一座美丽的小渔村,港口虽然很大,但是对于放下整个庞大的舰队也是远远不够的,怕船只搁浅,所以只是放下数十艘小船,带着几位将军上岸宣旨。

下了船,站在高台上徐阳就看到人群分开,有一个留着山羊胡的绯袍官员端着个玉牌牌走了上来,身后跟着一群穿着略有些破旧的大唐军甲的士兵。

“下官泉州刺史方闻书,拜见几位将军,不知诸位将军从何而来?”众人从海上出发,竟然比陆地上传令的军士还要更快一些,足以看出岭南道的难行和信息传输速度过慢的缺点了。

“本将牛进达,乃是陛下亲封远航先锋将,这里是印信虎符和圣旨。”牛进达打了个眼色,旁边一名校尉就恭恭敬敬的捧着个玉盘,盘子上放着金黄色的卷轴。一块将玺和一块虎符。

方闻书结果玉盘。仔细的端详了一下。就恭恭敬敬的还给了那名小厮,鞠躬行了一大礼道:“不知将军远航至此,下官多有招待不周之处,请将军海涵。”

“无妨。”牛进达一副粗犷的模样,“给本将组织人手,补充货物和燃料,本将只在泉州休整五日便要出发琉球岛。”

“诺。”

。。。。。。。。。。。。

下了船徐阳就感觉浑身不自在,主要是这军甲穿着太过难受。自己身为左卫将,军甲是一定要穿的,但是大唐的军甲设置的毫无人性化,腋窝部分经常会夹着,还有铠甲的重量也是很重,顶着这一身军礼服就已经有些受不了,真是难以想象那些穿着明光铠的将士是怎么杀敌的。

泉州刺史招待的很周到,为每一位将军都准备了间澡堂,徐阳泡在温热的淡水中,感觉整个人都舒服的想沉在水中。果然还是靠海的人懂得远航之后的人最需要什么。

洗完澡,众人便被告知晚饭已经准备完毕。这是第一次众多军官一起坐下来吃一顿饭,所以牛进达也是下令,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士都要到场。

天色渐渐暗淡,两名小厮带着徐阳和韩彦轩就去了主院,那里是今晚上用餐的地点。

主院里已经是明火执仗,墙壁上挂着火盆,把整个院子都照的异常明亮,桌子上已经摆着很多的美食,整头猪,整头羊,看的徐阳是一阵阵口水下咽,这些日子在船上经常吃鱼,吃的见到鱼就想吐,现在只想大口的啃一啃猪蹄。

众多的军士也是同样如此,一时间整个院子都是众人吞咽口水的声音。

牛进达有些姗姗来迟,他是安排海船的安顿事宜了,还好泉州有不只一个港口,将舰队分为三个部分,最后都停靠到了泉州的各个码头上。

见主将来了,众人也都是纷纷落座,历时三个多月的航行又能好好休息几日了,想想明天便可在陆地上睡一天懒觉,徐阳就觉得开心不已,在船上睡觉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徐阳知道这是航海灾难片看多了的后遗症。

牛进达入座以后,泉州刺史方闻书就坐在他身旁,先是他来发言。

只见他朝在场的众多军士拱了拱手道:“诸位将军莅临泉州,乃是泉州天大的荣耀,下官先代表泉州百姓感谢诸位将军。”说罢端起桌上的一碗酒,仰头干了。

众多军士也都端起酒碗,口中喊着‘胜饮。’之类的话便仰头喝下,徐阳一时间有点发呆,喝的都这么豪爽?闭着眼准备一口干下碗中的酒,结果酒刚一入口,一股淡淡的酒味有点糯米的味道就浸入味蕾。

“我擦。。。。。原来是大唐原生态糯米酒。”徐阳差点没一口吐出来,自己原本以为都喝的是白酒呢,结果喝的是度数不及啤酒的米酒,简直是在搞笑。

酒过三巡,宴会的气氛顿时高了起来,一部分军士开始划起了酒拳,还有一部分开始大吃特吃,程处默就属于大吃特吃的一类,只见这小子不停地朝自己嘴巴里塞着猪手,鸡腿,满口流油,形若痴呆。

“怎么吃成这副模样了?”徐阳有点不可思议的走过来问道“处默,你怎么不跟宝林、崇义他们一起去划酒?”

只见程处默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道:“大哥。。。。。。悄悄给你说,我。。。。我晕船。。。。”

徐阳很是无所谓的道:“我知道啊,你上次不是说你不喜欢坐船嘛,我就知道你有点晕船。”

“不是。。。。”程处默有些急了,只好贴近徐阳耳旁道:“不是那种晕船,是很晕很晕,刚刚上船航海的时候我每天都吐得七荤八素,什么都吃不下去,怕宝林他们几个笑话我才没有说出去。。。。。我从小就怕船,小时候被水淹过,所以一碰水就害怕。。。。。”

“啊?”徐阳简直不敢相信这件事,又仔细看了看程处默,发现他的脸蛋果然瘦了一圈,这都航行三个多月了,居然队伍里一直混个晕船怕水的家伙,关键这家伙还是自己兄弟,自己这个大哥当的也太不称职了。

“那当时登船之时你怎么不说一声。”

“当时我老爹也在那,大哥你是知道的,我最怕的就是我老爹。。。。更不想让他失望。。。。”程处默第一次展现出了自己脆弱的一面,也只有在大哥面前,他才能这样敞露心扉。

“嗯。。。。那后面的航行你还要继续吗?要不然在泉州待着,固守后方怎么样?”徐阳第一次感觉的出来,那副沉重的盔甲下面,不是能征善战的骁勇将军,而只是个十八岁的少年。

“不用,这航行三个月,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好了,晕船的次数越来越少,现在在船上就只是特别怀念陆地上的食物,吃鱼是一点都吃不下。”

“嗯。”徐阳点了点头道:“那就狠狠的吃,吃到再也不想,以后到了澳大利亚,你就随我在哪里开发新大陆,再也不去海上了。”

“嗯。”程处默郑重的点了点头,眼睛里冒出一阵憧憬的光。

第二十五章远征后勤补给招人

泉州虽然号称是东方第一大港,但其实还是有些名不副实,毕竟地处岭南,大唐最偏僻的南方。

此时的岭南可不像后世的那种福建广州人口密集,遍布商机。现在的岭南还是个人烟稀少,茂林丛生的原始雨林。

对于这种野兽遍地,毒蛇毒虫,潮湿荒芜,人迹罕见的岭南,是所有人眼中的苦熬之地,统治者也经常是把一些犯了错的官员发配岭南,足以看出这里条件的艰苦。

唯一能算的上第一大港的就是因为这里有太多靠海吃海的渔民,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捕鱼的渔民都形成了自己的航线,最远的甚至都有抵达新加坡的渔民。

方闻书很是恭敬的把那些渔民这么多年总结出的海图交给牛进达,徐阳当时也是仔细看了一下,对照后世的世界地图,几乎没有什么误差,这也让徐阳大吃一惊,这些渔民总结的海图已经这么精确了。

其实徐阳也算是误解了这些渔民,在海上这样庞大广阔的地方,地图算是重中之重,所以从很早人类祖先就开始了总结和制作海图,方便自己定位,到了现在,精确性自然很高了。

就在众多将军在刺史府邸商量下一步行军路线时,舰队的登陆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昨夜舰队分成三个部分,在泉州的几个码头停歇,航行三个月,现在在这大唐的最后一站进行最后的大修。

。。。。。。。。。

孟小七今天没去捕鱼,像这种大型战舰登陆的事情百年不遇,所以今天他就跟着王大叔一同去码头看这些将士登陆。

码头上已经围了不少人。孟小七看了一圈。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大多都是同一个乡的乡亲。

看到孟小七,大家伙也都是关爱的笑了笑,对于这个苦命孩子,乡里的人对他都是照顾有加,很快孟小七就被关照到了最前面,那里的视野最开阔,能看到整个大型舰队。

孟小七站到人群的前面,望着停靠在岸边的那些巨大的船只。虽然昨天已经见过,可是现在看到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巨大的海船居然是人造出来的,想想都觉得神奇。

孟小七仔细的打量着这些战舰,现在已经靠岸,战船的风帆都已经落下,看起来就像一个休憩的巨人。

战舰是一种自己从未见过的船形,只见战舰的两旁露着一排黑洞洞的圆孔,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但一旦凝神朝那些圆孔看会有一种心悸的感觉。似乎那些黑色的圆孔中会有什么恐怖的东西飞出来一般。

众多的圆孔下面是一排大木桨,这些木桨又长又大。木材上面的漆油还是崭新的,孟小七突然想起昨天看到战舰时这些木桨都收进了船舱,那这战舰是通过什么行驶的这么快的呢?

正当孟小七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声高昂的号角声就在船上响起,随后就是一阵阵低沉的鼓声,然后就有一块巨大的木板就从船上缓缓抬了出来。

“咚!”大木板的一头摔在了陆地上,溅起一阵泥尘。

接着就有一队身穿便甲的军士从大木板上四人一列,踏着整齐的步伐从大船上走了下来。

孟小七满眼炽热的盯着那些身穿铠甲,腰配宝剑的军士,眼中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一队便甲的军士从船上下来,随后就是一队手持箭弩的弓箭手,然后是身穿厚甲,手握长矛的长矛队。

码头上的那些渔民哪里见过这阵仗,一声声惊呼都在人群中爆发,使得那些军士头抬的更高了。

“列阵。”从大船上下来了大约两百多名军士还有一百来名勤务兵和炊事兵;迅速的集结好队伍。

码头的一处空地上立马站满一只只整齐的队伍。孟小七看的眼神更亮了。

“向左转,目标刺史府,跑步,走。”最前面的那名身穿校尉铠甲的军士喊了一声,一队人就转向,然后不顾眼前观摩的百姓,直接沿着码头上的路朝刺史府跑去。

“王大叔,他们这些当兵的也都是府兵吗?”孟小七拉着王大叔的衣摆问道。

“七伢子,他们可不是府兵哟。”王大叔咂了咂嘴道“你看这些军士,铠甲上的浪里花图案,这都是岭南水师的人哟。”

孟小七定睛一看,果然每个军士的肩甲上都雕纹着一个卷曲的环圈,这便是岭南水师标准的铠甲了。

“王大叔,我也想进岭南水师,跟他们一样当大唐的士兵。”孟小七有些稚气未脱的说道。

“哈哈,七伢子哟,这个可不是闹着玩的哟。”王大叔一听孟小七的‘豪言壮语’顿时笑道。

“王大叔,你咋笑话我,这岭南水师要啥东西才能进嘛?”孟小七对这个刚生成的梦想很是向往,拽住王大叔的衣角不停晃动。

“这个嘛。”王大叔也有些语塞,“首先水性一定要好。。。。”

“俺的水性可好啦,俺从六岁就下水了。”孟小七耳疾手快,立马就接话道,也是一下子把王大叔呛住了。

“王大叔,你说嘛,还有啥。”

王大叔支支吾吾半会说不出,最后只好说道:“七伢子哟,这水师不是一般人能进的了的,像咱们这样的平头老百姓更是没有能进去的。”

听了这话,孟小七原本充满希翼的双眼顿时黯淡了下去,他的心里似乎有个东西在肯定王大叔说的话,平头老百姓是没有资格进入岭南水师这种大唐编制军队的。

正当孟小七为这短暂的梦想破灭而伤心的时候,就看到远处开来一辆巨大的四轮怪物,怪物吞吐着黑烟,在码头上不急不慢的走着,定睛细看,这怪物身上还站满了军士。

四轮怪物上,一个身着校尉服装的彪汉光头男子大喊一声“远洋舰队招人,后勤补给部,月银两贯,要求精通水性,年龄二十岁以下,十六岁以上的,听到此消息者,举手示意,本将亲自来招募。”

听到这些话,不仅孟小七呆住了,整个小码头的众人都有些发呆,这是在招人?招人去远洋舰队?

“怎么,没有一个想进远征舰队的吗?”光头大汉看着众人没有一个举手的,有些失望的问道,挥挥手,打算继续朝下一个小码头询问。

“我!”人群中响起了一个纤弱的声音。

彪大广一回头,就看到一个略有些显瘦的少年有些鹤立鸡群的在人群前面举起了手。

彪大广咧嘴一笑,道:“娃子,上车!”

ps:没想道上一章泉州夜宴点赞的书友比较多,大家是觉得情感描写更多些看的更舒服吗?

第二十六章占领琉球

舰队在泉州待的时间并不长,以牛进达这种急性子,多在外面休整一天都是浪费时间,舰队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美洲,取到三季稻,玉米,马铃薯然后赶快回国种植,这才是他的目标,路上风景什么的在他眼里味同爵蜡。

但是徐阳不一样,好不容易公款吃喝,地方招待,搁后世这都是处级以上干部才能有的奢华待遇,更别提海边度假了,这消费账单公家报销,感觉不要太爽。

所以徐阳是很不乐意老牛这墨风风火火的赶路的,搞的跟西天取经似的,舰队才在泉州休整了四天,很多船还泡在船坞里,地理、气象、造船、航海、海流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还没有收集完毕,这家伙就想着赶快出海了。

“牛叔叔,这海船出海都是要经过细密的检验的,你看现在船坞里的那些舰船都被检查出很多小毛病,比如说木板有些松动啊,绳子过短啊,这些等到出了海,海上都没有办法去解决的,为了将士的性命,这维修是一定需要的啊。”

牛进达一听到这话,顿时哑口无言,他对军士的体恤程度绝对比徐阳高,也不会让他们冒这种风险,只好默认了舰船都要到船坞里休整这一决定。

孟小七如愿以偿的进了后勤补给部,公家发的两贯钱直接送到了手中,手里惦着厚重的两贯钱,回到家。爷爷还以为自己是从哪里偷得。硬是叫自己还回去。费了好大劲才给耳聋的爷爷说清楚自己进了远洋水师,现在是一名后勤部的维修工人,这些钱都是公家预先支付给自己的工资。

自从进了后勤补给部,孟小七觉得每天的生活过的都有滋有味,那高约六七米的大船任随自己出入,船上的军士都很和蔼,根本不像王大叔所说的凶神恶煞,特别是彪大广将军。对自己特别好,虽然人长得凶恶,但是却为人和蔼,也很厚实,多次照顾过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