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城管大队-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浇袢盏梦乓窖Т蟮溃诺老λ揽梢樱 崩纤锏木窈芗ざ

徐阳搓了搓手道:“孙道长,鬼谷医书小子已经给您了,您看这医学院的院长一职?”说罢,还嘿嘿笑了一声。

孙思邈此时也是神情激动道:“请徐鬼谷宽心,小老儿说道做到,能闻大道,这院长一职小老儿定将尽心尽力。”言罢还朝徐阳作了一揖。

“哈哈。”徐阳也是十分开心,古人的承诺比后世的合约还有保障,这一条大鱼上钩了。医学院的事情就再也不用操心,想到这。徐阳更是兴奋,道:“在下最近命工匠研发了一种不锈钢铁,打造了数十套医学器具,现在就送给孙道长和这两位小弟子一人一套。”说罢拍了拍手,旁边的几名仵作就恭恭敬敬的呈上来三套手术工具。

这手术工具也是徐阳很早以前就打算研发出来的东西,毕竟唐朝的医学水平太过落后,徐阳当初从幽州坐马车来长安的时候就在路上经常见到伤寒感冒而病死的人,还有一些事死于外伤感染,每每想起,都会让徐阳觉得毛骨悚然,没有一丝安全感。

唐朝的医学水平比后世的兽医还不如,简直就不把人当人治,而且大多都很迷信,感冒发烧什么的经常跳大神,好好一个感冒最后折腾成重度感冒发烧,最后人死钱消,还要被乡亲们称为灾星,徐阳对于这毫无医疗保障的唐朝很是担心,所以很早就在医疗上提高大唐医疗水平上做出了行动。

长孙皇后就是一个例子,徐阳知道,长孙的死是李二生命的转折点,李承乾和李泰的争夺战也从长孙病逝以后提上了明面,后面的谋反,叛变,起兵之事也都和长孙这一贤内助去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徐阳想方设法的延续长孙的生命,打印机打印了十数本女性养生的小册子,还有一些女性卫生健康的注意事项,差人偷偷的送进宫去。

长孙皇后虽然到现在还没有表示过什么,但徐阳上次驱傩会上看她的起色比以前好了很多。

此时孙思邈和他的两名弟子正对手中的一套手术工具惊讶不已,这是一套标准的后世手术工具包,里面有手术刀,剪刀,镊子等常用的手术工具。

孙思邈手拿一把手术刀,将刀刃在手上轻轻一划,一道血线就在手上出现,让老孙啧啧称奇,他活了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锋利的小刀,以前在给同乡们做外科手术时,都是使用的匕首,现在有了这一件小巧玲珑的小刀,孙思邈觉得那些手术又能增加三层成功率。

道庄和道聂则是被手术器皿独特的金属光泽所吸引,后世的不锈钢在唐人眼中简直就和银子一般,两个小弟子是爱不释手,在手里不停的把玩。

孙思邈又拿出了一个剪刀,这剪刀和唐朝粗制滥造的剪刀不同,是一种十分精密的物件,这些剪刀都是显微镜作坊里的工匠没事打造的,长宽高都有严格的规定,都用游标卡尺量好。

孙思邈观摩了一会,便朝徐阳行了一个大礼道:“鬼谷此恩,小老儿记下了。”

徐阳急忙道:“道长不必介怀,这些都是小玩意,现如今鬼谷这里有一难题,还望孙道长能帮下忙。”

孙思邈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道:“只要是小老儿知道的,定会知无不言。”

徐阳很是认真的道:“此物过于重大,还请道长移步地下室一叙。”

带着三个人下了地下室,这里都是燃烧的火把,通过地下一小段路,众人到了一个房间,这房间上面有一块巨大的玻璃,光线可以投下来,使得房间里倒不昏暗。

只见这房间里摆放的全都是些圆盘状的玻璃器皿,还有很多台显微镜。

徐阳带着众人来到最中间,请孙思邈看看那显微镜下的东西,孙思邈移步上前,伸头看去,只见显微镜下是许多青绿色的奇怪毛球状物体。

孙思邈看了一会,啧啧称奇道:“这便是鬼谷所说的细菌病毒?”

徐阳严肃道:“这是真菌,名字叫青霉菌。”

ps:(感谢燃烧轨迹书友投的两张月票、ping888、tommy_lin投的一张月票,拜谢!)

第十二章航海启示录

孙思邈留了下来,医学实验室成了他此生最清净的研究乐土,整天在显微镜下观察着那些年困扰他的种种病状的神奇细菌,对照着徐阳给出的方法,找出克制这些病菌的青霉素。

徐阳规定,徐家庄非自己特许,没人可以擅闯医学实验室,彪大广带着一队人整天身穿奇怪的轻便盔甲,手持烧火棍一样的铁器在实验室周围巡逻,肖小之辈连接近都不敢接近。

韩彦轩进去过一次,一脸淡然的出来,彪大广几人鼻青脸肿的向徐阳诉苦说拦不住,徐阳苦笑了一声,从那以后韩彦轩便获得在徐家庄绝对的出入权。

太仓码头的海船建造已经进入最后的环节,仅剩下最后五分之一的淄重船的建造,正月过年的长安狂欢丝毫没有影响船队的建造进度,唐朝人对于工作的认真程度令人发指,整个造船厂五千多名工匠,没有一个偷懒耍滑的,对于一月十贯的这种高薪工作,每个工匠都是感恩戴德,希望自己能干到老死。

正月十五过去,狂欢十数日的长安终于迎来了平静,程处默,尉迟宝林还有李孝恭和李徳謇这四个长安四大公子骑着自行车就来了徐家庄。

离着老远就听他们几个大嗓门,刘梦璃恭敬的把他们接进了前厅,摆上茶水,几人落座。

“嫂嫂,俺们大哥呢?”尉迟宝林开门见山的问道。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夫君的事情多,今天一大早就去太仓码头去看船去了。”刘梦璃也是面露责备之色。夫君一旦工作就完全忘了自己。他难道不知道一旦出海南下。他们夫妻二人就是许久见不到吗。

“大哥原来又去看船了,咱们兄弟这就过去”程处默道,几人一同点头,准备出发。

“处默,宝林你们几个不在府上歇歇再走吗?”

“多谢嫂嫂,兄弟们多有叨扰,现有喜事告诉大哥,就先走一步了。”说罢。几人出了院门,熟练的跨上自行车,一阵风的就窜了出去。

刘梦璃倚在门前的,朝那几个年轻背影喊道:“是何喜事啊?”

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尉迟宝林的声音“商务会所赚了十万贯!”



“这是最新的一批图纸,你们几个能看懂吗?”

徐阳坐在一个小屋子里的方桌前,翘着二郎腿问道。

桌上散落了几张白纸,旁边的小铁壶咕嘟咕嘟的烧着热水,刘七和张二正忙着泡茶。

只见方桌边上坐着四名略有稚气的青年,其中一个青年丹凤眼,柳叶眉。很是俊俏,只见他拿起图纸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恭敬道:“徐总管,这图纸画的可是一种防火桅杆?”

徐阳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王安柱同志说的很对,这正是一种防火桅杆,要知道,咱们的海船现在用的风帆都是由宗圣宫化学实验提供的石棉网制成,防火性能极高,但是桅杆就不一样了,仍是木质的,这要是海上遇到海盗,桅杆被火烧起来可是不得了的大事情,所以设计了这种图纸将桅杆每隔一段便用特制铁皮包起来,上面还要架上扶梯,方便爬上桅杆修理风帆。”

俊俏青年也是频频点头道:“此举甚好,既能躲避火攻,又能加固桅杆,可谓是一举两得。”

徐阳伸了伸懒腰道:“好,既然你们都明白了,知道该怎么做吧。”

四名青年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拱手抱拳道:“下属领命。”

四名青年正要出去,徐阳似乎想到什么,喊道:“王安柱,你留下,其他人可以去船厂了。”

那俊俏青年愣了一下,便有些紧张的走了回来,躬身问道:“徐总管还有什么吩咐?”

徐阳扣着指甲,漫不经心的道:“组织上听说你家境还比较困难?”

俊俏青年的脸顿时有些红,道:“本来我家确实家境中落,不过自从来造船厂干活以后,一月十贯俸银,小的家中已经大为改善,家中老父顿顿可食肉,小的已经感恩戴德了。”

徐阳点了点头,抚慰道:“你身为制图队队长,才思敏捷,贡献颇多,这一切组织都看在眼里。”

几句话说的王安柱热泪盈眶,哽咽道:“能进入航海院工作,小的也觉得是天大的荣幸,脑肝涂地,在所不惜。”

徐阳有些错愕,没想到这个王安柱这么大反应,怪不得后世的影视作品中那些地下党员们听到组织记住自己会那么激动,人都渴望被承认,一旦被承认就算是牺牲性命也在所不辞。

“嗯,鉴于王安柱同志为组织作了颇多贡献,而且深知海船机关,为了让你更好的为航海院服务,组织决定提拔你为海船队一队司监,位列左前卫校尉之下,月供提高到二十贯,随船队一起海外巡航之事。”徐阳庄严的宣布道。

一听此话,王安柱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眼泪止不住的朝下流,徐阳知道那是激动的泪水,拍了拍王安柱的肩膀,徐阳很是亲切的道:“柱子,好好干,我看好你。”

王安柱的眼泪更是住不住了,用袖袍擦了擦眼睛,这个小青年哽咽的说道:“谢徐总管知遇之恩,小人无以为报,此生愿为航海院效力。”说罢还跪了下去使劲的磕了几个响头。

“嗯。”徐阳又拍了拍王安柱的肩膀道:“好了,擦干眼泪去干活吧,官服明日会有人发给你,你也要准备出海了,毕竟最后一批的海船也快建造完毕了。”

王安柱使劲的点了点头,然后推开们走了出去。

刘七和张二已经把茶泡好,恭恭敬敬的呈给徐阳,同时给徐阳锤起背,恭维道:“侯爷就是大方,一个一队司监就算对这小子恩重如山了。”

徐阳不可置否的笑了笑,这时就听外面有几个人在大喊大叫,仔细一听,喊的竟是自己的名字,声音粗狂,徐阳一下子就辨别出是处默,宝林他们几个的声音。

“张二,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徐阳吩咐道。

“诺。”张二一下子就窜了出去,还没过半分钟,就拉进来几个浑身冒汗的青年。

看着程处默、尉迟宝林,李孝恭和李德謇这四个纨绔满脸疲惫加激动的模样,徐阳道:“都做下歇歇吧,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狼狈?”

“大哥。。。”程处默喘着粗气道:“哥几个从徐家庄一直骑自行车赶来的,快累趴了。”

“哦?”徐阳很好奇“有什么事情找我?”

尉迟宝林藏不住话,抢先一步道:“大哥,今日账房总管谢先生给哥几个看了商务会所的收入,兄弟几个喜不自胜,想快些把这好消息告诉大哥。”

徐阳笑了笑道:“哦?赚了多少让你们这么高兴?”

尉迟宝林的双眼变成了铜钱状,喜声道:“月入十万贯啊,十万贯,大哥!”

“额。。。。。。。”徐阳不好意思告诉他们自己的口子窖酒业现在连日收入都快接近万贯了,所以只好嘿嘿笑了一声道:“果真是天大的喜事,来,今日我请诸位兄弟去我的海船上饮酒,准备十几日后咱们一同出海!”

“好!”众人皆是笑道,出了门,簇拥着就朝太仓码头那些巨大的海船走去,他们不知道他们马上就要书写他们自己的航海启示录。

ps:(本月开始了,本书也要爆发了!周末一万字更新,求打赏求月票,祝各位书友看的开心,拜谢!)

第十三章出征!星辰大海(上)

农历戊子年,贞观二年,二月初三,今天是注定名载史册的一天。

长安的寒风还有些清冷,可是当全国各地的士子们涌入这一座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时,长安城一股热情便直上云霄。

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过两日便是一年一度科举的日子,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一朝上九天,寒门的学子们积蓄了一年的苦读,只为在这一刻绽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与往年相同,士子们摩拳擦掌,大雁塔前纷纷祷念,只望科举上能妙语连珠,一飞冲天。

长安热烈的气氛亘古不变,士子们纷纷在各大酒楼宴请好友,只希望自己和好友们今年都能拿到一个好名次,但和往年不同的是,一个叫做南山书院的长安高端科学机构也开始在招人报考,众多士子还在好奇这南山书院究竟是何物时,没想到《大唐新闻报》上就连续刊登了两条重大新闻。

一条就是大唐舰队要出征的消息,这条消息还让士子们多看两眼,但另一条便让所有的士子们癫若疯魔,那就是这南山书院毕业的学生保送进入政府机关任职。

这条消息如同一根导火索,引爆了整座长安,到处都能听到士子们在讨论这件事情。

读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都说不清楚,但位列高官,光耀门楣绝对是读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所以当《大唐新闻报》上写出南山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政府机关任职时,所有的士子都心动了。有才气的决心要上书院。没才能的打算去试一试。就这样,一场不亚于科举的盛事举办了起来。

终南山下,南山书院。

在一片巨大的广场上,坐满了准备考试,心情忐忑的士子。

李二对于花费巨资建立起的南山书院很是重视,派出长安四百玄甲军维持纪律,只见在广场上不时有身披铠甲巡逻的玄甲军,看起来威风飘飘。让这些士子们越发的紧张。

此番大考因为时间所迫,所以没有固定的考试地点,众多士子们只能参与露天大考,在寒风中等待很是寒冷,这时,刘七张二带着一批人遵照徐阳的吩咐,很人性化的扛来了一批蜂窝煤炉,四个士子身旁放一个,火炉的温暖很快边让士子们感觉暖和多了。

李纲,陆德明。颜之推,孔颖达四位当朝儒家元老级的人物亲自前来主持大考。旁边还坐着数学院参事谢永,化学院兼数学院院长袁天罡,医学院院长孙思邈,以及天文院院长李淳风。

只见广场前面的高台之上几位大儒和道长都身穿盛服,面前摆着一个大火炉,火苗燃烧的正旺,一点也不觉寒冷。

“咳咳。”李纲站起来发言“自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废九品中正,天下士子便有一登天之途,此为大善之举,今南山书院亦同为此,以教化天下为己任,书院学子皆需为人中龙凤,中流砥柱,为文风之脊梁,道德之傲骨,文武全才,方为我大唐栋良,我宣布,南山书院第一届大考,正式开始。”

随着李纲的话音落下,三名小厮就扛着一根巨大的香炉,上面插着一个长长的点燃的贡香,然后有数名小厮敲响了旁边悬挂的一口青铜大钟。

“咚。。。。咚。。。。咚。。。。”随着钟声,数百名小厮开始分发试卷,士子们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接过试卷,原本信誓冲冲的想一展身手,可是一观试卷顿时傻眼了,只见满张试卷密密麻麻分为六大块,上面写着一些奇怪的东西,有叫物理的,有叫化学的,还有算学题和医学题,只有语文一大块和作文还算正常一些,考的是些文赋诗词和古今论辩。

考试的时间对于士子们来说自古都是那么快,有人闲庭信步,有人抓耳挠腮,两个时辰的时间很快便过去,当青铜大钟再次响起时,李纲站了起来,庄严的喊了一声:“收卷!”

“咚。。。。咚。。。。咚。。。。”伴随着钟声,南山书院的第一次大考,落下了帷幕。

。。。。。。。

“对对,把我养的那只藏獒给带上。”

徐阳对着船下忙碌的下人们喊道。

“侯爷,您的鹰还带不带了。”刘七反应快,一听徐阳要带狗,立马想到要不要带鹰。

“带带带,侯爷我最喜欢小动物了,都给我带上。”徐阳摸了摸下巴,然后朝船下喊道。

“好嘞。”

要说徐阳样的这藏獒和鹰也是顺应了现在长安城的潮流,现在一般大户人家都开始喜欢养鹰犬一类的宠物,没事就喜欢拉到大街上遛遛。

程处默,尉迟宝林,这几位现在是长安出了名的大户公子,养的宠物也都是顶级宠物,像李崇义,李德謇这两位就一人养了一只小豹子,现在还小,刚刚抱来徐家庄的时候眼都没睁开,看的刘梦璃满眼都是小星星,硬是要养一只。

徐阳觉得豹子太危险,不让刘梦璃养,但是刘梦璃满眼泪水的说夫君走了之后,就没有人陪着了,徐阳只好逛遍了东西市,才从一个波斯商人手花了两千贯上买了一只波斯猫,听说原本这只猫还是打算要上贡的。

自从有了波斯猫,梦璃这丫头再也不管家里的事了,整天就是陪猫玩,给猫清理毛发,看的徐阳都有点小嫉妒。

家里现在的事务都交给刘管家打理,徐阳这次出海可能要小半年,昨天夜里刘梦璃可是折腾了徐阳一夜没睡,两人**,徐阳感觉自己当时都快失去理智了,刘梦璃亵裤都被脱了,差一点就完成人伦大事,结果徐阳关键时刻脚抽筋了,两人这才闹个大红脸,刘梦璃更是红着脸躲进被窝再也不出来了。

今天是海船的日子,也是整个朝堂的大日子,一众官员们早早的抵达了太仓码头,对着那些庞大的海船,连声惊叹,品头论足。

李二也是坐着马车就赶来了,临近太仓码头的时候换乘步撵,身穿貂裘黑袄,一袭锦绣连袍,很是雍容华贵。

尉迟宝林和程处默正在和海船的工匠们探讨航行事宜,一听到陛下来了,连鞋子都差点没来得急穿就跑了出去。

此时的徐阳正在大船上逗着自己养的那只藏獒,这是程处默从一个回纥商人手里买来的,一共三只,一只被宝林抢了去,一只被自己抢来了,现在也算成了自己的宝贝。

徐阳肩膀上架着一直鹰,这鹰体型不大,脚下还拴着一条锁链,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原因是这鹰熬的还不算稳,只能这么拴着。

徐阳正拿着个奶瓶给那只唤作大黄的藏獒喂奶,就听见有人喊自己名字,就看到刘七从船舱里气喘吁吁的钻了出来,道:“侯。。。。侯爷,陛下亲临。。。。”

第十四章出征!星辰大海(下)

舰队要远航了,壮士出征,自有君王相送,李二站在高台上亲手赋予牛进达海外舰船虎符,颜家的史官们纷纷把这件事情记录在了《大唐史记》上。

此时正是庄重无比的场面,徐阳却有些抓耳挠腮,因为他看到台下的刘梦璃已经在悄悄的抹眼泪了,作为一名有道德的现代青年,徐阳绝不是个冷血无情的人,对于刘梦璃,说的上是这个世界上和他感情最亲近的人,他最见不得刘梦璃伤心。

李二还在高台上喋喋不休的宣读着一些勉励全军将士的话,徐阳的心此刻已经飞到刘梦璃身边,只想好好安慰安慰她。

台下是整整三千多名从各地调来的水上精兵,其中大多都是岭南水师直接派遣过来的,还有太仓码头整整数千名造船厂的管事,工匠,大家都神色激动,仿佛聆听李二的宣读是天大的荣幸一般。

“朕命牛进达为海外先锋大将军,徐阳为左卫将,程处默为右卫将,率军三千,海外寻找高产作为,为我大唐千秋功业。。。。。。。。”李二仍在高台上宣读着旨意,诺达的广场竟然落针可闻,一片静悄悄的,只能听到李二洪亮的声音在海岸边回响。

“牛进达领旨!”李二勉励完了,就该公公们宣旨分发虎符了,这虎符便是行军打仗的最高指令象征。

“臣领旨。”牛进达单膝下,身披甲胄,身后如血染的红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很是威武霸气。

白眉中气十足的道:“命牛进达为海外先锋大将军。现授予海军总将虎符。钦此。”说罢,便端起一锦绣锦盒,翻出金黄色的丝绸,丝绸中包裹的是一枚造型古朴的精致海云虎符。

牛进达双手捧起,接过公公递上来的虎符,大声喊着“臣定将海外高产作物带回,请陛下放心。”

接着就是右卫将程处默领取虎符的仪式,程处默这一次远航出海。程家很是看中,不但程处默的老爹程咬金来了,连他的两个弟弟,程处亮,程处粥也都来了,给这个即将远航的哥哥加油助威。

接着就是左卫将徐阳了,此时的徐阳全部的目光都被台下的刘梦璃所吸引,白眉公公将一枚虎符递到徐阳手中,又帮他整了整身上穿戴的有些凌乱的盔甲,念了几句徐阳接旨。结果等了许久,看还没有反应。一看,这徐侯爵正在呆呆的发愣,顿时不满的咳嗽了几声,这才把徐阳唤过神来。

台下的刘梦璃一看徐阳接旨,顿时眼泪再也忍不住,眼泪划过脸庞,连为了迎接李二画的妆都花了,徐阳顿时心疼不已,李二也把徐阳的表情看在眼里,道:“小子,你可以先下去宽慰宽慰家眷了。”

徐阳如临大赦,赶忙下去安慰刘梦璃。

接着就是左中右前锋,尉迟宝林、李崇义、李德謇荣获这几项名誉,他们的老爹都打算好了,此番海外寻找作物,一旦成功,舰队的功绩便是万世之业,自己的大儿子日后凭借这一功劳便能够混吃等死了,足够享乐一生,甚至可以封妻萌子。

虽然海外航行有风险,但是有鬼谷弟子指导,并且附上了最为精确的海图,几家的老家伙都是觉得这件事有戏,也都对子弟出海报以鼓励支持的积极态度。

李二宣旨完毕,众人开始登船,浩浩荡荡的场面异常的庞大,连曾经统帅千军的李二都不忍发出惊叹。

许多年后的《大唐史记》记录了当时海船的奇景和李二的震惊。“帝临太仓,观海船无数,起帆千里,惊曰:百舸争流,千流竞帆,此番大场面,唯有无数人力可为之。——摘自《大唐史记》”

船队浩浩荡荡的绵延了黄河五里,整座江面都驻满了扬起了风帆的船只,岸边人都已经被这种庞大的气势震惊到了。

牛进达登上了最庞大的一艘主将船,命下官升起旗语,扬帆,只见三名身穿深绿官服的小官,手持一张蓝色大旗,向上连续晃动三次,然后指向前方。

徐阳一直在安慰刘梦璃这丫头,可是未经人事的少女怎能忍住这等离别场面,哭的稀里哗啦,根本劝不住,徐阳只好答应她,半年之内,自己必定回长安与她相聚,这才让她停止了哭泣。

登船时间已到,徐阳只好无奈的准备登船,刘梦璃拉着他的披风,哽咽道:“夫君你一定要记得回来啊。”

“恩。”徐阳用力的点了点头,便在张二刘七的搀扶下登船。

刘梦璃仍在喊着,她弱小的声音在庞大的舰队面前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甚至连寒冬的冷风都能将她柔弱的声音吹的支离破碎,徐阳只能隐约听到一些“夫君。。。。写信”一类的话语。

舰队启动了,没有丝毫尾大不掉的笨拙之感,四艘驱逐航船在前方探路,后面跟着的是整个太仓码头建造的数百艘航船,带着充足的物资与商品,准备迎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航海活动。

岸边上船员们的家属和一些欢送的人群,李二率领着文武百官开始祭海,数头猪,数头羊,还有不少鸡鸭,全都一股脑的倒入海中,房玄龄开始念奏表文,这一次徐阳是再也不用听了。

王富贵站在岸边使劲的挥舞着手中的一条红丝巾,这是他与儿子王安柱约好的通讯方式,只见远处一艘布满铁钉的坚固海船上也有一条红丝巾在迎风飞舞。

王富贵虽然已经看不到儿子,但他知道那条丝带下站着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心中宽慰不已,同时用自己最大的嗓门为远航的孩子祈愿,希望儿子能够平平安安的归来。

刘梦璃此时已经哭的浑身无力,不是馨儿画儿扶着,估计她都会栽倒在地,望着越行越远的船队,刘梦璃满脸泪水的问一旁的馨儿,“馨儿,你说夫君会回来吗?”望着刘梦璃憔悴的表情,馨儿也是心里难过,她用最坚定的语气道:“少夫人,家主一定会回来的,家主是鬼谷传人,天下没有事情能难住鬼谷传人的。”

刘梦璃一听嘴里默默念了几句鬼谷,便朝着快要消失在黄河上的舰队一言不发。

徐阳此时一上船,心情有些低落,他现在开始怀疑做出自己出海是不是个正确的决定,与刘梦璃的再一次分别,没有了上次分别的淡然与轻松,有的全是满满的思念与担心,要不是军队出征严禁携带女眷这一死命令,徐阳真想带着刘梦璃一同出海。

正当他有些后悔时,就听到船长室上面传来一声低沉的声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徐师兄,你这一句诗可谓精妙绝伦,不知接下来有何打算?”

徐阳一抬头,就看到韩彦轩身穿深蓝侠服,背系长剑坐在桅杆的最高处,丝毫不介意水上的刺骨冷风。

徐阳顿了一下,然后昂起头,目向前方,坚定道:“目标:出征!星辰大海!”

ps:(感谢耸高的家的打赏,和月影之虚幻的月票,拜谢!)

第十五章扬帆起航

在太仓码头万人的迎送中,远航舰队正式踏上了征程。

顺着长江而下,舰队的航行速度很快,直接跨过了关内京畿道,河东道,河北南都畿道全国三道,途径薄州、晋州、郑州、然后在洛阳停船休整,补充了更为大量的粮食物资之后继续出发,沿黄河一路奔腾,华州、齐州、棣州、直抵沧州入海口。

航船快到沧州时,开始减速,毕竟路上启动了部分船只的蒸汽机做了实验,效果非常好,有蒸汽机为航船动力,船速比风帆船要快上三倍有余,在江面上疾驰的速度令人侧目。

牛进达坐在‘鸿运’主舰的船长室中,桌上是徐阳特别打印的一份超大型的航海图纸,精细程度令人咋舌。

他的旁边摆着两个蜂窝煤炉,徐阳在一旁无聊的刷着手机,屋子里还坐着尉迟宝林和程处默等船队领帅。

徐阳很无聊,一开始坐船时还有些新奇的感觉,每每站在船头都能看到两岸看热闹的百姓,虽然没有太仓码头欢送时的奢华,也有让百姓们兴奋一把,毕竟在唐朝,这种大型舰队很是难以看到,在一生在自家周围十里地以内生活的唐人眼中,这种大型船队仿佛就是上天的神佛降临一般宏伟。

开始看着新奇,一连看了两天就没什么热闹了,徐阳闷闷的钻回了船厢,开始怀念起长安来,也不知道南山书院的招生到底过不过关,李纲他们能好好的教会学生们现代教育吗,书本已经给他们打印好了。希望等自己回去的时候。书院不要让自己失望。

“如今已经连行十七日。半月有余,按照计划抵达了沧州入海口,在这里舰队虎进行最后一次休整,等前去探路的驱逐船驶回,便朝岭南进发,诸位可有异议?”牛进达突然瓮声瓮气的说道,把众人都吸引了过去。

牛进达环视一周看没有任何人提出疑问,便道:“好。那便如此说,散会。”

徐阳正准备出去,程处默和尉迟宝林就走了过来,凑近徐阳耳旁悄悄道:“大哥,听说你第一次登入大唐的时候就是在幽州?”

徐阳愣了一下,道:“嗯,是啊,怎么了?”

“兄弟几个都听人把幽州现在说的神乎其神,咱们能去看看吧?”程处默有些激动道。

“这?”徐阳顿了一下,“咱们现在身负要职。这样随性是不是有点不好?”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一听,顿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连续半个月的航船也让他们觉得无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