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城管大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他已经有了征服世界的决心。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六章游逛太极宫
宫中的大殿要比徐阳在幽州时生活的地方奢侈很多。
充满檀香的紫云雕风床,床头挂着的鎏金银香囊,屋内的仕女图屏风,雕龙棋盘,镶玉牙床座,摆了几本书的书架,还有一个宽大的书桌,上面笔墨纸砚摆的整整齐齐。
徐阳在幽州的房子里就不能弄的这么豪奢,因为叫‘逾制’,轻则打板子,重者要流放。只能在家里放张木床,一个书桌,棋盘,最多再加个柜子。
此时日落西斜,徐阳看了看手表,已经下午四点多了,自己昨夜和李二一直交流到凌晨四点多,不得不说年轻的李二还是很有活力的,对于徐阳所说提升国力的鬼谷之术十分的好奇。
很多次都逼得徐阳无法解释,只好把前几代鬼谷子的成就搬出来来说事,李二同时对徐阳所说历代鬼谷所隐居的南非很是好奇,多次询问。
徐阳最后只好告诉他说那里都是些野蛮人,历代鬼谷都不屑与之交往,他们茹毛饮血,到现在都没有国家的概念,都是一个个的部落,每代鬼谷子教学生纵横之术时经常利用这些部落的征战来演示。
李二听闻,大感兴趣,扬言有生之年要将大唐的军队占领那里,让那些黑色的人年年朝贡。
相谈了几个小时,李二对徐阳的天文地理,纵横算经很是倾心,加上徐阳那神鬼莫测的鬼谷身世,也是把他当做一位大才来看,虽然这位大才年纪有些小,但闻道有先后,自古就不缺天才,何况能被鬼谷一脉选中为下任弟子。
。。。。。。。。。。。。。。。。。
太极宫,掖庭宫,立政殿。
“陛下,您醒了。”
李二缓缓睁开了双眼,他有一阵恍惚,随后头脑便清明了起来。
引入眼帘的是一张白皙的面容,正是长孙皇后。
“观音婢,现在几时了?”李二使劲伸了个懒腰。
“回禀陛下,现在未时五刻。”长孙皇后有些欲言又止的看着李二。
“都未时五刻了,朕这一觉睡的也是真长。”李二慵懒的说道。
长孙皇后最终没能忍住,道:“陛下,您见那幽州县男徐阳了?”
李二原本还有些困顿,一听徐阳二字,两眼顿时放出精光,浑身顿时充满了精力,他兴奋道:“观音婢,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朕高兴啊!”
长孙一见李二如此模样,眉头微皱,道:“那幽州县男是有何法术,能把陛下您迷的这般神魂颠倒?”语气中有着淡淡的醋味与担心。
李二怎能看不出长孙氏的担心,她是怕自己听信谗言,妄想求仙,现在听闻底下的宦官与宫女们都把这幽州县男传疯了,说什么鬼谷神使,海外仙人,灵丹妙药,听起来都好笑。
“观音婢不用多心,朕自由分寸,不过朕确信,这徐阳绝非等闲之人。”李二若有所思的道。
“哦?陛下何出此言?”
“观音婢,你可知道这世界有多大吗?”说罢,李二从床榻旁的紫衫檀木桌上拿起了地球仪。
。。。。。。。。
此时的徐阳出了霄云殿,已经被诺达的皇城迷的晕头转向,到处都是白墙黑瓦,高墙大院。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白玉石板踩起来非常舒服,路两旁种的柳树随风摆动,徐阳走了半天也不知道走到哪了,只是身后一直跟着两名小太监,长得很年轻,似乎只有十五六岁,嘴巴上连绒毛都没有,很是可怜。
“喂,你们好,请问这里是哪?”徐阳朝身后不远处的那两个太监问道。
那两名小太监似乎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一个才慌忙道:“回侯爷的话,您从太极宫的霄云殿出门朝东走了五百步,前面再走两百步就到上书房了,乃是太子们读书的地方。”
“哦。”徐阳应了一声,正好去看看唐朝的皇子们是如何学习的。然后他突然想起来什么,问道:“我这样在这里逛不会有什么事吧?”
一名小太监比较机灵,一眼看出徐阳是担心四处乱走遭到责罚,急忙道:“回侯爷的话,陛下说了,您在太极宫不受限制,想去哪都可以,要把您当做主子对待。”
嗯,徐阳满意的点了点头,李二这家伙果真是会收拢人心,不过我喜欢,嘿嘿。
正当徐阳迈步打算前往上书房看看,突然,非常遥远的地方传来了一声“咚~”的回声,这似乎是一声钟声,“咚~”又一钟声响起,遥远而宁静,在这广阔的皇城显得非常空灵,随即这钟声似乎按着某种规律,一直的敲击个不停,“咚~”“咚~”“咚~”“咚~”。。。。。。。徐阳感觉至少得有一百多下,钟声才缓缓停了下来。
“这是什么东西?”徐阳好奇的问那两名小太监。
“回侯爷,此乃净鼓楼所敲击的催行鼓,一共分为两波,一波一百零八下,此时金吾和武侯都已经上街封锁大道,开始宵禁了,等到第二波击鼓时,还在大街上无故游走的人就要被抓了。”小太监恭恭敬敬的说道。
徐阳看了看表,这才不到6点就开始宵禁了,古代人睡觉就是早,幽州也有宵禁,不过很松,跟没有差不多,就是每天天黑之后太守府派一众人于城内环视一圈就算检查了,虽然也没有夜生活,不过至少气氛不那么沉重不是。
“我现在去上书房看看太子们是如何读书的,可以吧?”
那小太监恭敬道:“回侯爷,净鼓钟一敲,太子们就都下课了,想必现在再去上书房是见不到太子公主们了。”
徐阳挥了挥手,道:“无所谓,去看看太子公主读书的教室也是不错的,嘿嘿,看看大唐的精英教育们的教室环境,也不枉我来这旅游一回。”
那俩小太监听不懂徐阳的话,只是齐声道“诺。”,便跟在徐阳身后。
果然朝前走了两百步便看到了一个大殿,说是殿,其实楼阁更准确一些,外面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黑瓦白岩,暗亮分明,十分好看,阁楼是传统的唐朝建筑,飞檐红柱,叠瓦脊和鸱尾,双阙略有些长。
又沿着白玉石阶朝前走了几十步便能看到了这阁楼的大门。祁红木门,上面镂空,雕着草木虫鱼,花鸟走兽。
徐阳走了上去,轻轻的敲了几下门。
屋内竟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何人夜访上书房?”
(感谢天丶仰的打赏!本书绝不会太监,您的建议我也会好好考虑,您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最大动力!谢过!)
第七章帝师李纲
徐阳张了张嘴,没想到屋子里还有人,不过这外面天还亮着,屋里的老头就说夜访了,难道是个夜盲症患者?他不知道,当净鼓楼的催鼓钟敲完之后,对长安的人来说就是黑夜了,此时的活动只剩下洗洗睡。
“在下乃长安县侯,徐阳。”徐阳还是认真答道。
“徐阳?”屋子里年迈的声音有些懒散,随即像一声炸雷“幽州县男徐阳!?”。
这一声把徐阳吓了一跳,我擦,这老头怎么这么大惊小怪,怎么还认识我?
“快快请进。”屋内苍老的声音含着几分急迫。
徐阳也不矫情,吱呀一声推开了门,朝屋内看去,只见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屋子,跟后世的教室差不多,单人小课桌只是跪坐用的课桌,一排四个一共五排,很是整齐,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最前端是一个大桌,一老者依靠在桌案边,昏暗的灯烛下他津津有味的品读着手中捧着的书籍,见徐阳进来,抬头望去,只见他鹤发童颜,白眉白须,一副大儒风范。
他细细盯着徐阳看来看去,看到徐阳心里一阵发毛,这热切的眼神,这老头不会是有龙阳之好吧?
老者看了徐阳一会,似乎没觉得此人长相有什么特意之处,便道:“你就是宫中传闻的那海外而来,师从鬼谷的徐阳吧?”
徐阳抱拳行了一礼,道:“在下正乃第二十一代鬼谷弟子徐阳。”
老者的眼睛里射出精光,看的徐阳一阵发呆,虽然他的**已经老化衰败,可是精神依然这么抖擞。
扫视了徐阳几眼,老者似乎没看出什么问题,问道:“你说你是从海外仙山而来?”
“确实是海外的山,但绝不是仙山。”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海外神山之上,仙草灵丹,羽化仙人,难道所言不对?”老者狡黠的望着徐阳,等待着他的回答。
“我鬼谷自六代起,传至小子二十一代,已将世界探索完毕,上至珠穆拉玛之巅,下至万里深之东海,南上极地之企鹅,北下极地之白熊,确实未发现古书中的仙山,也未见过什么仙草。”徐阳自信满满道。
“子曰:不已怪力乱神,老夫听你从未说过一句神怪,果真是鬼谷派的作风,哈哈,老夫可是对你神交已久了。”老者突然抚掌大笑。
搞的徐阳又是一阵无语。
老者笑完,将手中的那一本书在面前晃了晃,饶有趣味的问道:“这书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各种寓言典故,不要跟老夫说是你一个小子作的,要不然老夫苦学七十年儒家经典,竟然还比不上一小子,干脆提早归西算了。”
听这老者如同小孩子闹气一般的言语,徐阳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真是年纪越大越顽皮。
“回夫子的话,此书确实不是我作的,乃是我的师尊第二十代文鬼谷青松子所创,他老人家年纪要比您大的多,所以您也不吃亏。”徐阳解释道。
李纲听闻很开心,但又很好奇的问道:“年纪比我还大?你可知我是谁吗?”
能叫太子们读书,年纪又这么大的,徐阳手机百度中除了李纲还能找到哪个?
“隋唐两代帝师,除了当世大儒李纲先生,小子想不出其他人了。”徐阳一个马屁拍过去。
果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一句话逗的是李纲开怀大笑。
“想不到我的名字还能被鬼谷传人所知,名有所传,德有所知,老夫这辈子活的值了。”李纲抚摸着胡须,他已经许久没这么高兴过了。
“夫子您别这样说,您的青春才刚刚开始呢,您知道我师傅青松子活了多少岁吗?一百零四岁,他老人家也是从一百岁时才开始编写的《三字经》,所以说著书何时都不晚。”
李纲听闻果然开始眼冒精光,人家一百岁开始著书,自己八十岁为什么不能著书?多年的阴霾一扫而光,一个宏大的愿望在李纲的脑海中诞生,著书,一定要著书!这种愿望是如此的强烈,甚至李纲觉得比求生的**更加强烈。
“小子,你的话对我很有启发,我打算明日便和陛下请辞回家,潜心著书。”李纲一脸郑重的道。
“夫子,您这样想就不对了,自己著的书哪有弟子写的书传播的广泛?”徐阳狡黠一笑,他开始伸出抓捕器抓这条大鱼了。
“何出此言?”李纲倒是有些不明白。
“您想想,《论语》《孟子》《老子》这些当世正统的书籍哪一个不是弟子们所记录师尊的言行,最后广为流传的?”徐阳已经看到了胜利在招手。
李纲听闻,明显一愣,自己这才发现果然是这样,“对呀!所言极是!”。
徐阳趁热打铁,道:“您在这宫中教太子们读书,以后这些太子们肯定不会给你立书立传,真正能给您立书立传的都是那些寒门子弟的学生。”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果然如此!。”李纲也是很激动。
“所以说,您需要教一些寒门子弟的弟子,我再命他们写记录师尊言行的书,这样您的宏伟目标就会实现了。”
李纲听了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担心的问道:“陛下任我为太子洗马,我若辞去洗马,去教寒门弟子,这样恐怕有失体统,陛下也会怪罪。”
徐阳放心的道:“我可没说不教太子们了,陛下封我为长安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封地就在长安城南边的终南山上,我打算在那里建造一栋大唐第一书院,进去的学生,没有地位之差,只分学问高低,把太子们和百姓中的优秀子弟全部放进去学习。”
“如此这般,听起来确实是好方法,可是,陛下会答应吗?”李纲还是有些愁眉不展。
昏暗的蜡烛已经快烧完,徐阳的表情在跳动的火苗中若隐若现。
他狡黠的声音在房间里响起。
“陛下一定会答应的,因为我会告诉他,我所教授的是鬼谷之术。”
(感谢云志哥哥,遍地梅花的打赏!一天五更,拜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八章李二家的朝堂(上)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深绿的夏季的喧嚣蒸腾已渐渐散淡,时间已经到了贞观元年八月底,来自吐蕃高地的凛冽劲风,席卷过暗黄色的安西大漠,步入开远门时,锋砺磨尽,只存了一年一度相约而不悖的寒爽。侧耳倾听,风中仍裹挟着胡商的驼铃声。
你若问着风,它必定如全天下的人们一样的回答你,长安城最美的季节,就是这即将到来的金秋,黄金再牵出银白,秋之后继以的寒冬,薄雪中明艳不可方物的亭台池阁,亦是这帝都惊鸿一现的笑靥。
偌大的长安,清晨的细微的光线刺破云层,洒在黄土压实的地面,此时天还是刚刚蒙蒙亮。
徐阳正趴在床上,做着无上美梦,我是先吃这北京烤鸭,还是先吃这符离集烧鸡呢,算了,一口一个吧,正当徐阳啃的正带劲呢,耳边迷迷蒙蒙传来一阵呼唤。
“侯爷。。。。侯爷。。。。。。侯爷。。。。”这声音由小转大,最后已然变成了晃动。
徐阳顿时下意识的道了一句:“丫头。。。别闹,我再睡一会”突然,他就想起来自己明明在长安,哪来的刘梦璃,瞬间睁开了眼睛,只见两名小太监面色焦急的望着他,徐阳知道他俩一个叫小福贵,一个叫小顺子。
“哈欠~”徐阳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问道:“有什么事吗?”说罢看了看床头的手表,我擦!才四点半!
“侯爷!该上朝了!”小福贵和小顺子急的额头冒汗。
“啊?四点半就上朝?”徐阳也是惊呆了。
“此时已是寅时,五更天都亮了!过了卯时二刻可就赶不上大朝会了,陛下会发怒的。”小福贵和小顺子急的团团转。
“我擦,五点半就上班,这没人权啊!”徐阳一脸愤慨。
最终徐阳还是被两个小太监给拉了起来,穿衣打扮,要说自从来到长安,徐阳就被这衣服给烦死了,想穿t恤衫,手下们皆是劝阻,什么天子脚下,礼仪得体之类的,就是不让穿,热死也得穿,仿佛穿在身上的官服不是衣服,而是荣耀。
前天陛下封自己为长安县侯,早上就有公公把从三品县侯的衣服呈来了,比他那县男的衣服更是麻烦了一倍不止。首先穿在内的中衣、**等层次,总数不少,都有其固定规范的全套层次。
然后是组成部分和搭配方式极其繁琐累赘,由冠帻、衣裳、中单、佩绶、蔽膝、舄、袜、革带、大带等构件组成,穿个衣服摆式了半个小时,给徐阳烦的要死,立志要改革大唐的穿着方式。
最后小福贵和小顺子给徐阳戴上白玉冠,束紧革带,仔细打量起自己的劳动成果。
徐阳一身洁净绯袍,总算是告别了一身大绿的蚂蚱装,脚踏四海卷云靴,头戴白玉冠,腰间束着黑孔束革带,配上一镶金三品玉佩,看起来也是英姿飒爽,少年得意。
小福贵很是恭敬的把鱼符呈给徐阳。
徐阳还好奇这是什么,小福贵告诉他这是验明正身的官员鱼符,徐阳这才明白,原来是打卡上班的卡。
穿个衣服弄了半个多小时,此时离五点半还有二十多分钟,吃饭时来不及了,朝怀里塞了一个饼子,徐阳就匆匆的朝太极宫的太极殿一路小跑。
刚出霄云殿跑了几十米就听到全城钟鼓报晓。
冬夜五更三点,夏夜五更二点,太极宫正门承天门的城楼上,第一声报晓鼓声敲响,各条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楼依次跟进。随着鼓声自内而外一**传开,皇宫的各大门,朝廷办公区的各大门,各个里坊的坊门,都依次开启。同时,城内一百几十所寺庙也会撞响晨钟,激昂跳动的鼓声与深沉悠远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唤醒整座长安大城,共同迎接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的朝阳。
报晓鼓声足足敲了五十声才停下,徐阳知道这只是第一波报晓鼓,等到第二波的时候就正式上朝了,脚下跑的更快了。
还好霄云殿离太极殿不是很远,都是在太极宫的范围,那些住在皇城外的官员们每天就很辛苦了,可都是要三点半起床赶路的。
徐阳经过三道验身关卡,验过鱼符,最后到了太极殿前的的百官集合处。
来的时候听小福贵说今天是房玄龄带班,气氛就比较松一些,如果是杜如晦带班的话,气氛就很是凝重,徐阳来到这大殿前的广场上,看到殿前广场上站队的那些人一个个神情轻松,队伍涣散,就知道站在最前面那个身穿紫袍,腰佩金鱼符的小胡子就是房玄龄了。
偶像啊!徐阳忍住了上前搭讪要签名的冲动,又开始观察起了其他人。
广场上身穿衣服的颜色就能看出官员的品级。
唐代沿袭隋制,把官员分为九品,每品内又分为正、从,共为十八个等级。文官自正四品以下,武官自正三品以下,还分为上下阶,因此,唐代文官的散官实际上有三十个等级,武官散官等级是三十二等级。唐代三品以上官服紫,四品、五品服绯(朱红),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而官员腰带饰物也与品级有关,从高到低依次为:玉、金、银、鍮、石。
同时,唐代五品以上官员都有一个表示其身份的鱼符,以袋盛之,称为“鱼袋”。三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金饰之,称为金鱼袋,五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银饰之,称为银鱼袋。
徐阳仔细观察起了那些人的服饰,两队人,文官领头的是房玄龄,今日武将领头的是一个彪形大汉,体型比彪大广还要壮实一倍,满脸大胡子,身上的紫袍都快被撑开了,徐阳暗暗测测诸位一定是鼎鼎大名的程咬金,程知节了。
文官徐阳觉得长的都差不多,只能分辨武将了。
武将前面那几个身穿紫袍,腰佩金鱼符的一定就是秦琼,尉池恭,李靖三人了,只是留着胡子长得都差不多,徐阳也分不清谁是谁,暗暗猜测那个最瘦的应该就是李靖。
接着是后面一些根本不认识的杂鱼,有跟自己一样的绯红袍的,也有绿色袍子的,总之整个殿前还是身穿绯红袍子的人居多。
徐阳隐在其中,倒也没有人仔细的注意他。
感觉腹中饥饿,徐阳从怀中掏出上午出门带的那块饼打算吃掉,就听旁边一个身穿御史服的人指着正咬饼的徐阳,气的哆哆嗦嗦道:“光天化日之下,光天化日之下。。你竟如此不知礼节,随意啖食!我。。。我要弹劾你!”
这一声竟是把全场的目光吸引到了徐阳身上。
第九章李二家的朝堂(中)
李二今日起了个大早。
寅时一刻就起床了,宦官们忙前忙后,宫女们帮他穿衣洗漱,穿上那一身金黄的皇袍,李二自信满满。
戴上通天冠,腰佩白玉虎符。朝铜镜中一瞧,大裘冕广八寸,长一尺二寸,衮冕金饰,垂珠十二旒,帝王之威,显露无疑,这让李二更加的自信。
自从那次面见过徐阳,李二现在充满了干劲,紫薇帝王星乃千年最亮,李二虽然嘴上说不信,可是心里早已经乐开花。朕生来就是要做帝王的,而且要做千古一帝,荡平四方!
想着想着,李二已经前呼后拥的从立政殿朝太极殿走去了,临走还爱怜的看了一眼熟睡的长孙皇后,心里有些热切,昨晚恩泽的时间有些长了。
早早到了太极殿,李二坐在二十四阶白玉台上,心想着今天大朝会会是怎一番光景。
听到殿外的报晓鼓响起,李二坐在太极殿的大殿之上最后一会整理自己的仪容,报晓钟鼓第二波响起,就听殿外一公公开始扯着嗓子大喊:“青天白日,圣天子召,大朝会觐见!”
文武百官排成两队按照次序依次进了太极殿。
徐阳也是跟在一众人进了这传说中的太极殿,他是从三品,位置很是靠前,也是吸引了一众人的眼光,这么年轻的小子是从哪里来的,刚刚在殿前他夸下海口,不知能否自圆其说。
接着,十二阶的白玉石台上的那白眉公公气势十足的大声喊道:“卯时已到,大朝会开始!”
白眉公公刚刚喊完,徐阳就佩服的五体投地,居然能把太监尖细的嗓音喊的这么威武雄壮,这白眉公公也算是个牛人了。
太极殿从外面看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斗拱的错杂结构、柱子的圆润形象、梁的繁杂加工等都令徐阳感到惊叹,这座伟大的帝王建筑已经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霸气非常。
现在徐阳身在殿内更是被大殿之上的景色所震惊,相比御书房的文墨书气,这太极殿可以称得上是奢华,金碧辉煌的天花顶,大殿内十六跟巨型祁红柱子上也雕刻着盘旋的金龙,白玉石阶,银灯金架,李二高坐在二十四阶白玉石阶之上,没有龙椅,李二跪坐在高台之上,他的前面是千年紫檀木所雕的大桌。
待文武百官站好位置,白眉公公朗声道:“贞观元年,八月廿五,大朝会,文武百官,跪!”
这个“跪。”字刚刚说完,殿下的文武百官就齐齐拜服在地上,徐阳慌忙跟着拜。
“陛下万岁!”众人齐声道,这声音气势恢宏,在太极殿中回响,绕梁不绝。
“众爱卿平身。”李二高兴的道。
“谢陛下!”众人再次拜服回礼,然后就端跪在自己站的位子上了。
随即那白眉公公扯着嗓子道:“贞观元年,八月廿五,大朝会,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启奏。”站在最前面的房玄龄突然开口。“自尧舜禹与,陛下威仪天下,睥睨众生,皇恩浩荡,万民景仰,勤勉为政,英明神武,爱民如子,岂之天下万民之福。。。。。。。。”
徐阳听的也是醉了,原本以为自己会拍马屁,跟这些文人比,自己就是个渣啊。
“。。。。。。臣得闻朔州刺史所报,朔州军马蹄磨损之严重,已到危急之地,恳请陛下所将圣旨,召于马匹休养生息。。。。。。”
听房玄龄扯了半天,徐阳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朔州的刺史说军队的马蹄磨损的太严重了,这点屁大的小事也用的着在朝堂上说?
但是李二一副很认真思考的样子,他想了想也是没什么办法,便对殿下的众多臣子道:“众爱卿可有应对之法?”
这一问台下议论纷纷,但是就没有人能站出来说办法的。
李二很是纠结,便道:“那此事稍后再议,若无应对之法就按照朔州刺史所言,将马匹调回,减少军事用马吧。”李二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禀陛下,长安县侯徐阳会有应对之法。”
李二顿时朝说话的人看去,灰发律胡,正是现任谏议大夫的魏征。
“哦?魏爱卿何出此言?你怎知长安县侯徐阳有应对之法?”李二来了兴趣,身子微倾,想听听魏征的解释。
“臣本来是要弹劾这长安县侯徐阳的。”
“哦?为何?”李二很是兴奋,他很喜欢看这些下属掐架。
“今日寅时五刻,百官与殿外等候上朝,这长安县侯徐阳不知礼仪,于太极台下啖饼而食,有损我百官之威,故下官要弹劾他。”魏征说的铿锵有力,听的徐阳是目瞪口呆,原来说要弹劾自己的这货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魏征?我擦,我不就是没吃早饭吃个饼吗?至于这么大仇吗?
“哈哈哈。”李二听了魏征的报告果然是觉得很好笑,当朝第一谏臣与鬼谷传人之间的对决,自己可要在一旁好好看看,笑完之后,李二就很认真道:“太极台下啖饼而食,确实有损我百官天威,不知魏爱卿打算如何处置?”
魏征听闻,仍是板着一张死人脸,道:“微臣已和这长安县侯在太极殿外达成约定,若是他能凭借鬼谷奇巧淫技解决今日大朝会上的所有问题,那么臣对他的越礼行为既往不咎。”
“哦?那
要是他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呢?”李二双眼已经朝外冒精光了。
“那他就自愿辞去县侯之位,贬于幽州。”魏征很是严肃的道。
“哈哈哈。”李二一听就大笑了起来,这鬼谷传人果然还是心思更为活络,贬于幽州在他人看来可是一件苦差事,可是对于这徐阳来说,在幽州才是天高皇帝远,无拘无束,他在幽州的那些产业所盈之利,让李二都有些动心。
笑完之后,李二才道:“现在朕给这规矩改一改,若是这徐阳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是贬于幽州,而是贬于长安,且此生都要在长安授业参朝,遇赦不赦!”
殿下的众人都惊呆了,这哪里是惩罚,简直就是无上的褒奖,终身在长安,这可以说是保命符一般。
只有徐阳,哭丧着脸,一脸死了爹的模样,原本还想找个机会回回幽州去做自己的快活神仙,搞些发明创造,办办书院学校,没有礼数的羁绊,也不会吃个饼就会被人弹劾,现在看来,李二这家伙是不愿自己回去了。
李二望着徐阳,饶有趣味的道:“徐侯爵,你和朕说说,这马蹄磨损当如何办?若是解决不了,你可就要终身待在长安了!”
(感谢随家仓的打赏!拜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章李二家的朝堂(下)
一个马匹蹄子磨损是问题吗?问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在侮辱我现代人的智商,罗马人几个世纪前就发明了马蹄铁了,一个马掌钉上,任你跑遍天下都不怕。
“臣身为鬼谷传人,这种小问题不在话下,笔墨伺候。”徐阳傲气道。
李二满眼欢喜的盯着徐阳,头一抬,白眉公公便将纸笔拿了下去。
满朝文武都盯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只见徐阳跪坐在桌前,刷刷两笔,画了一个异常丑陋的马蹄铁,还意犹未尽的点上点,结果有一片还乌了,不过还是能看出马蹄铁的形状。
徐阳在朝堂上把马蹄铁用纸笔画下来之后,李二十分重视,立马就让命人去请工部的工匠,锻造大工匠不愧是为皇家效力的,一听是装在马蹄上的,再看一眼就明白了是何物,拿出了四块烙铁立马打造,数十名工人纷纷开工,一个时辰之后就打造好了四块还有些发烫的马蹄铁。
牵着一匹马上来,给它装上了四个马掌,顿时马儿的蹄子就再也不会磨损了,看的一众大臣都是惊叹不已。
程咬金和尉池恭对视一眼,两位当朝大将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李靖这个一直不爱说话的人,摸着胡子,对着旁边的秦琼道:“鬼谷奇术,果然非凡人所能揣摩。”
秦琼也是双眼微眯,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李二此时已经得意非凡,他再一次感觉到了徐阳口中所说的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