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城管大队-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真的可以吗?!”金发青年听到麻衣青年的翻译,顿时变得十分兴奋,指着自己问道:“我只是一个商人,我听说在大唐,商人的地位不高,我的话真的也能刊登在那种报纸上吗?”

“可以的。”狄仁杰淡淡道:“现在您能说说您个人来到大唐的所见所闻吗?您可以说的详细一些,这样我们会考虑在报纸上给你更多的版面。”

金发青年听闻,顿时心花怒放,话说的都有些不利索道:“我。。我叫查理马克,我的家乡在遥远的欧洲富丽城。在我的家乡,人口和大唐相比。可以说很少,我们一个城邦中,大约只有几万个公民,在城邦的周围,我们会种上粮食,自给自足,生活过的也还算不错,可是当有一天,城邦中来了一支商队,这支商队的领导人是一个黄皮肤的亚洲人,他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不过经过一名翻译的解释,我们知道他是来到我们城邦卖东西的商人。”说到这,金发青年咽了一口唾沫。

“他带了许许多多我们从未见过的东西,比如那种可以看到自己长什么样子的镜子,还有和水晶一般透明的宝石,他们叫那种东西‘玻璃’,还有精美的瓷器,提神醒脑的茶叶,可以说,他就像是一位天使一般,带来了藏在天堂的财宝。

我们城邦的城主,用了一万蛊的金币换取了那块能显现出面容的镜子,还有一堆闪耀着光芒的宝石,他将那些宝石镶嵌在了他的王冠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主王,当时的我很好奇,那位黄皮肤的天使究竟是从哪里得到这些宝物的,于是我跟着他走了许多天,最终他告诉我,他来自一个遥远的东方城邦,那个城邦的名字叫做大唐,从那之后,他就带着他的商队前往下一个城邦,从我们那里消失了,我在心中一直记得他说过的话,所以我也是立下志愿,总有一天要一路向东,来到大唐城邦看一看。”

武照写着写着,就把手中的笔停了下来,像是听一个故事一般,津津有味的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后来我攒了许多年的钱,并且认识了一群想要经商的朋友,在遇到一名从大唐来游历的年轻人之后,我们请求他带着我们来到经商,所以我们现在才有机会到达这里。”金发青年一字一顿的说道。

“现在你已经到达长安城了,您对您一路上的行程,还有对于大唐有着怎样的看法。”小武看了看一旁宇文诚本子上记录的文字,宇文诚很认真,一张白纸上已经记满,于是放心的点了点头朝金发青年问道。

“看法”金发青年像是酝酿什么一般,最终才缓缓感叹道:“来到大唐的路比我想象的还要困难,我们翻过雪山,穿过沙漠,遇到过盗贼,但幸好我们没有什么人员损失,我们跋山涉水,最终在导游的指引下,来到了大唐地界,在这里,我们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繁荣。”金发青年咽了咽唾沫,“这里的田地里种满了那种叫做土豆的植物,到处都是良田,丝毫看不到贫瘠和未开垦的土地,说实话,如果步来到大唐,我真的无法想象这里的人民都过着这样在天堂一般的生活。”

“嗯。”狄仁杰对于金发青年的评价也是很满意,“那您能再说说来到长安城有什么感慨吗?”

提到长安城,金发青年像是突然来了兴趣,语气夸张的说道:“长安城,简直就是一处人间的天堂,我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城市,这里至少有我们五十个,不,一百个城邦那么大,从这座城市的东边走到西边,甚至需要走上一两个小时,这座城邦庞大的城堡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当然,最让我映像深刻的,还当属大唐的皇帝居住的宫殿,我们作为商人,可是来到大唐的时候,大唐的皇帝陛下因为我们是欧洲人,所以召见了我们询问了欧洲的情况,在他那巨大的宫殿中,我能看到镶满金箔的巨大柱子,还有宝石堆砌成的宝座,从这些东西上,我就能看的出大唐皇帝究竟过着怎样的奢华生活,这里真是太富有了,简直是遍地黄金,长安城更是一座奇迹之城。”

“很好很好,最后,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狄仁杰客气道。

“嗯大唐真的太繁荣了,而且有着许多我从未见过的新奇事物,比如这辆蒸汽机车,如果这东西放在我们欧洲,我觉的十万蛊司的银币都会有人愿意购买,还有各种各样的发明,能够治疗疾病的药品,总之,我愿意在这里一直生活下去,不愿再离开,对了,我已经给自己起了一个汉人名字,就叫做’查高山’。”

听完这名欧洲人介绍完自己的所见所闻,狄仁杰也是面目春风,”查高山,嗯,很好的名字,在明日的大唐新闻报上,我想,您的所见所闻会被全长安的百姓分享”

第十章长安城的一天(上)

当第一缕晨曦的微光从大地的东方升起时,沉睡的长安开始渐渐焕发出了活力,水泥墙分隔的坊市里,走出了一批身穿黄色服饰的老年人,他们带着口罩,手持扫帚,很有条理的排好队,按照分组,来到了有些空旷的长安街上,扬起手中的扫帚,仔仔细细的打扫起街道来。

自宵禁废除以来,长安百姓们生活的作息时间普遍变晚了一些,夜生活的繁华,让唐人百姓改变了千年以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每日三更天之后才会回到家中休息,相比之下,唐人们早上起床的时间都开始渐渐向后推迟。

为了照顾长安百姓,李二也是特赦吩咐,将早晨的鼓钟推迟半个时辰敲响。

所以当天空大亮之时,长安才像是彻底的恢复活力,各坊各院开始有人陆陆续续的走了出来,有骑自行车的、有乘公交车的、还有步行的。

大街上开始便的熙熙攘攘,整座城想是从睡梦中醒来一般,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开始了这座历史上最雄伟都城的一天。

“卖报卖报!最新一版的《大唐新闻报》!欧洲商人查高山的独家采访!切实报道欧洲的事宜,预购从速!仅剩十份!先到先得!”

“号外号外!《商报》报道:欧洲商人,在大唐经商年赚十万贯!”

“最新一期的《科技报》,南山书院化学院院长、大唐道家第一人袁天罡先生表示,沥青公路已经研发完毕。现在正在最后的实验投产阶段。长安在三年之内将会把所有的道路建造成沥青路!”

长安街的一大早。就有许多长相水灵的儿童手中挥舞着报纸,在大街上兴奋的呼喊着什么,吸引着路人购买一份报纸看一看。

当然他们的呼喊自然没有白费,不时的有身穿华丽衣衫的商人从他们手中买走报纸。

“小童,给我来一份报纸。”一名身穿黑色士子长袍的青年人对着那名卖报小童道。

“好嘞公子,您的报纸您拿好,一共三十文钱。”

那名长袍青年右手掏入袖口,抽出了一张纸钞。努努嘴,神色高傲道:”五十文钞,不用找了。”

那名小童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口中高呼:”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而此时那名长袍青年已经走远,穿过人流,走进了一家看上去显的略有几分高档的茶馆。

“小二,一盏西湖龙井,一碟花生。”长袍青年进来茶馆。径直走向一个靠窗的椅子,每日早上坐在那里听一听报。几乎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规律。

看到黑色长袍的青年进来,茶馆的小二顿时眉开眼笑,这位是长安陈家的公子,虽然陈家算不上什么豪门大户,可是生活也算是殷实,作为陈家的长子,黑袍青年向来出手大方,每次都会有小费打发他们这些下人。

端着茶,手托一小碟子花生,店小二满脸谄媚的走道了桌子旁,”陈公子,您要的西湖龙井,还有一碟花生,一共四贯五百文。”

“嗯。”黑袍青年丝毫丝毫不介意,点点头,从袖口中摸了摸,然后皱了皱眉头,摸出了一张墨绿色的纸钞,只见这张纸钞上,用隶书写着’十贯钱’三个大字,旁边还印着一个人的头像。

“今天没带零钱,没有五贯钱了,就给十贯吧。”黑袍男子随口淡淡道。

听黑袍男子这么说,店小二看那张十贯钱的纸钞眼睛都直了,可是多年以来在人情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让他很懂得与人交往之道,一味的贪心往往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影响,他可不会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

“陈公子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您这么照顾小店生意,我等哪还敢多收您的钱,这样吧,您明日来就不收您的钱了。”店小二满脸的谄媚。

黑袍青年似乎很满意店家的这种态度,也是点点头,顿了一下,才指着茶馆大厅中央处空落落的椅子问道:“刘老先生呢,怎么没见他人,今天不讲报了吗?”

店小二听到询问,急忙道:“刘老先生清起来嗓子有些不舒服,去看郎中了,吃了一副清嗓祛痰的药,等一会就来。”

店小二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茶馆的大厅中稍许躁动了起来,一位颤巍巍的老者在两名小厮的搀扶下,坐在了大厅中央的椅子上。

老者一身绿袍,看上去显得十分从容和蔼,坐在堂中的椅子上,朝着满大厅的人笑道:“承蒙诸位记挂,老朽晌午起床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去看了郎中,这才晚了一些,还请诸位看客老爷海涵。”

“刘老可要注意身子骨啊!”

“是啊是啊,刘老先生是咱们平乐坊数一数二的博学老者,照顾好身子才是第一位。”

“刘老要是身体不适,那我等就明日再来了。”。。。大厅中全是谅解之声,也是让那名老者十分感动,欣慰的笑道:“承蒙诸位厚爱,老朽只是嗓子稍稍受了点风寒,并无大碍,诸位也无需担心。”

大厅中的众人这才停了下来,等到厅堂里安静下来,老者端端正正的端起桌案上一张巨大的报纸,眯着眼睛说道:“今天咱们《大唐新闻报》上又有关于那欧洲的消息了,不过,这一次说的却是一名欧洲的商人。。。。。”

崔大福从茶馆中走了出来,从他的表情来看,他似乎对今天茶馆的讲报似十分心满意足。

崔大福是一名长安的海产商人,他家中原本是卖豆腐的,当初太仓码头建设初期,崔大福把豆腐铺子从长安搬到了太仓,结果在那里大赚了一笔,成为了太仓当地小有名气的富商。

从那之后,崔大福就在太仓安了家,因为靠近码头,所以这些年他也接触了许多关于大海方面的知识灌输,最终他发现了海产这种东西的商机。

从太仓归来的远洋队伍,每一次都会带来大量的海产,可是许多海产却卖不出去,最后只好以极低的价格被那些海产小商人收走。

崔大福投资海产以后,他低价收、高价卖,他还学会了一种方法,将那些海产品装入玻璃做成的瓶子里,称为‘罐头’,一下子就能赚取几倍的利益。

不过赚钱归赚钱,可是当商人也是个极为辛苦的活计,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没有休息的时间,崔大福认为大唐的商人过的日子其实并不像报纸上刊登的那样轻松,虽然赚的钱很多,可是却要缴纳各种赋税,还要承担着各种各样的投资风险。

可是今天在茶馆中听讲报,崔大福听到了那名叫做查大山的欧洲人也在报纸上说出了同样的话,他顿时觉得心情舒畅,原来当商人,不论是谁,不论是哪个国家的,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心里正想着,自己就已经走到了公交站台处,看了看站台上的站牌:终点站‘太仓’。崔大福又露出了笑容,听说今天又有一批远洋舰队归来了,好像还是一支澳洲来的舰队,自己又可以大肆的赚上一笔了。

“上车买票!一人五贯!”一辆吞吐着黑烟的蒸汽机停在了众人面前,车上一名颇为年轻的男子扯着嗓子喊道。

崔大福从袖口中掏出一张蓝色的纸钞,率先抢在众人前面站上了蒸汽车,将纸钞递到年轻男子手中,高声道:“太仓码头。”

“太仓一位,这位爷,您请好。下一位!”。。。。。

ps:感谢书友耸高的家打赏的588起点币,还有书友zzxcvbnm的一张月票,拜谢。

第十一章长安城的一天(下)

当西边天际的血阳缓缓沉入了大地的尽头,长安开始迎来了夜幕的降临,火烧云构成的天际让西边还如同白昼,可是在东方的天际却已经有几颗星在调皮的眨着眼睛,一弯勾月高悬在墨蓝色的苍穹上,散发着淡淡的冰蓝。

落日的余晖照射在厚重的长安新城墙上,拖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在光与影的交错中,这座帝国的强大似乎深深烙印在了这片土地。

残阳如血,火烧云布满了半边天空,让一切都铺上了淡淡的红色,这种神奇的美景并不多见,所以长安的市民们也是纷纷打开自家的窗户,欣赏着这难得一见的美景。

在山的那边,太阳正在一点一滴的沉入大地,似乎是不舍,还是不甘,可世间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夕阳如同垂暮的老者,最终遁入了无边黑暗。

可是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明天,在东方,有会有一轮新的生命从新开始一次轮回,太阳,也将会从那里重新升起。

长安的万家灯火都已经点亮。

长安无宵禁,夜,也成了所有人的狂欢。

朱雀大街上已经挂满了红灯笼,将整个街道都映成了红色,街道上有着各种各样人的身影。

摩肩接踵,万人空巷,热闹的气氛也是感染了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张喜得是长安张家最小的一名公子,也是张家家主张老爷的心头肉,张家在长安虽然产业不多。可是地位却十分高。那是因为张老爷当年是李二秦王府上的旧人。在李二夺天下时,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在李二登基之后,张老爷成为长安颇有地位的贵族。

张老爷一辈子顺风顺水,可就是在子嗣这方面十分不顺,张老爷有一房正妻和七房小妾,可是第一轮生了八个孩子,全都是女儿。让张老爷唉声叹气了好久。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就如同上天和张老爷开的玩笑,不论是正妻还是妾室,再次生子之后还都是女孩,府上一下子多了十几位千金,让张老爷脸黑成了炭。

本来打算再次续房,看一看能不能再娶一位冲冲喜生下来个男孩,自己的正妻的肚皮总算是争了口气,给张老爷诞下来一个大胖小子,这让年过四十的张老爷兴奋的两天两夜睡不着觉,老来得子的喜悦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张老爷思索了几日。最后给这个大胖小子起名叫张喜得,就是为了庆祝这一次喜得贵子。对于家中这唯一的一个独苗,张老爷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什么都做到让这个小祖宗满意

“陈管家,快来,本公子要吃这个!”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上,一名身穿华丽服饰,骑着一辆自行车的少年的手中正拿着一串糖葫芦串,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摊位道。

“是是是,老奴这就给少爷您买。”一位穿着管家服饰的老者急忙上前走了两步,这才发现少年指着的竟是一家很面装修很是显贵的店面,而这家店面门前早已经是挤满了人。

老者也是跟着众人挤了进去,不一会才满头大汗的又从人群中挤出来,恭敬地朝着少年道:“少爷,这家店是卖冰淇淋的,您看这才四月份,要是吃冻了肚子可就不美了,咱们还是去别家看看吧!”

少年一听,表情立刻晴转多云,嚷嚷道:“我就是要吃奶味雪糕,不给我买,我就告诉爹爹你照顾不周!”

老者顿时满脸苦丧,用恳求的语气对着少年道:“少爷哟,您忘记了您去年开春的时候吃冰淇淋的事了?当时您也是非要吃,结果吃坏了肚子,难受了一个多星期,我们这些下人也因为照顾不周被罚了一个月的月供,我说少爷,您就看看天气再热一些再买这东西吃吧?”

老者虽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可是这名少年的性格似乎极为倔强,将头一昂:“本少爷就是要吃,你要是不给我买,回去我就告诉爹爹。”

老者的面色十分愁苦,可是最终还是拧不过这位大少爷,只好挤进了人群,给自己的少爷买上一杯冰淇淋吃

“夫君,你快看啊!长安的冰激凌店现在才四月份怎么就开业了。”刘梦璃指着不远处一处挤满了人的店铺兴奋的说道。

“哦,果真是的呢。”徐阳也朝那间店面望了望,“李恪现在在西藏,承乾一直在协助陛下处理国事,李泰在南山书院搞科研,似乎现在管理这雪糕店的只有李佑和李喑了,这两个小子听说最近花钱挺大手大脚的,他们两个在奶糖厂的股份不多,提前开业雪糕店赚钱也是在情理之中。”徐阳淡淡的说道。“对了,你们吃不吃雪糕?”

刘梦璃倚在徐阳身旁,有些娇羞的说道:“这个天气哪里能吃雪糕,还是算了吧。”

徐阳也是点点头,“这两日长安忽冷忽热的,这东西还是少吃为妙,免得伤了胃。”

在徐阳和刘梦璃的身后,还跟着金胜曼、宝皇女、小武、小狄、徐念卿、徐兴唐、徐婧诗和一众仆役等人,看上去规模也是很大,让人一见就知道为首的那人一定是个身份高贵之人。

“夫君,您看那边,有您以前和妾身一起玩过的套圈呢。”金胜曼指着不远处兴奋的说道。

“二娘,套圈在哪呢?我要玩。”兴唐这小子对什么都好奇,看到什么都想玩一玩尝试一下,所以一听到金胜曼说有好玩的东西,立马不顾大小的跑过来询问道。

“就在那呢。”金胜曼对于兴唐也是极为疼爱,也是耐心的指着套圈的方向说道。

“爹爹,我想去玩嘛。”眼尖的徐兴唐也是发现了套圈的地方,急忙跑到徐阳身旁,拉住徐阳的袖袍撒娇道。

“嗯,想玩就去玩,看能不能套上来一个好一些的礼物。”徐阳挥了挥手,带着众人从人群中走了过去

坐着马车回到徐家庄都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兴唐和婧诗毕竟还是孩子,在马车上就已经睡着了,徐阳也没有吵醒他们,只是吩咐下人们将他们小心翼翼的送回了厢房,安顿他们睡下。

今天是徐阳和刘梦璃一同就寝的日子,所以到了庄上之后,金圣曼和保皇女很是明白的向徐阳请安,随后就回去睡觉了。

所有人都安顿好,徐阳这才带着刘梦璃到浴室中泡了一次澡,洗了一次鸳鸯浴,随后在仆人们的照顾下回到了厢房。

厢房中早已经点燃了香叶,整个屋子中充满了淡淡的清香,刘梦璃略有些疲倦的倚在床头,徐阳在她额头淡淡的亲了一口,一时间,气息十分温馨。

“长安变的越来越繁华了。”刘梦璃突然开口感叹道,

“怎么突然间有这样的感慨。”徐阳揉着刘梦璃的青丝说道,这个年纪,他们之间的了解早已经是融为了一体,所以之间也是畅所欲言毫无顾忌。

“妾身还记得七年前刚来大唐的时候,那时候长安还是有宵禁的,整条长安街上,到处都是巡逻的金吾,肃杀的气氛仿佛呢个让人窒息,妾身在靖康坊的小楼中,甚至听不到外面有一丝的声音。”

“现在呢。”徐阳饶有兴趣地绕着刘梦璃的发丝道。

“现在。”刘梦璃的眼神变的有些激动,又有些神往。”现在的长安,变的不仅强大,而且繁荣,妾身真想永远的这么看下去”

“我也会一直陪你看下去的”徐阳的嘴唇就贴到了刘梦璃的唇上

夜空中的星异常明亮,长安城平凡而又伟大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第十二章必有一战

今天徐阳一大早就起床了,外面的天才刚蒙蒙亮,徐阳打着哈欠,半眯着睡眼在刘梦璃的服饰下就坐上了发往长安的马车,一路朝长安城奔驰而去。

今天是四月初的大朝会,长安所有的勋贵重臣都要出席朝会。长安周边各郡县也要派出司监面圣,汇报这一个月以来收到的种种政事,总结上个月的得失。

巍峨的长安城道路很长,马车开了半个时辰才到皇城门口,等到徐阳验了鱼符,到了两仪殿外的大广场时,就发现这广场上早就已经熙熙攘攘的挤满了人,私底下三三两两的汇聚在一起,聊着这个月的新奇见闻。

整座汉白玉石的广场上气氛十分热烈,徐阳想都没想,就知道今日朝会领班的一定是房玄龄了。

果然,在文官队列的最前面,房玄龄正站那和身旁长孙无忌等人聊着天,

“房相,长孙大人,诸位大人早上好啊。”徐阳满面春风的想这几位朝中老人打着招呼。

“原来是徐鬼谷来了,许久不见啊。”长孙无忌对徐阳很是客气的说道。

“对了,徐公,陛下关于安西都护府遭袭一事你可听说了?”房玄龄朝着徐阳面色有些忧虑的说道。

“什么?”徐阳愣了一下,”安西都护府不是在吐蕃边境新建造的一座都护府吗?怎么会遭受袭击?”

房玄龄面色有些无奈道:”看样子徐鬼故对此事也不知晓,老臣昨夜听闻,夜间有八百里加急军函送入皇城。陛下得知军函上的消息后一夜未睡。今日早朝恐怕就会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一说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徐阳十分疑惑。现如今以大唐的军事实力,怎么还会出现都护府被袭击这种事,对于域外的军事基地,大唐的安保措施向来做的很好,他怎么想也想不出有谁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袭击大唐的军事基地。

“徐鬼谷有所不知,占领了吐蕃之后,李恪皇子在吐蕃建立的**神教成了吐蕃国的国教,现在在拉萨城教徒已经超过了十万。在唐军的帮助下,李恪皇子也住进了安西都护府,并且在其中建造了神教总部,不过昨日似乎有一队白衣骑兵夜袭安西都护府,听说李恪皇子也受了伤,所以陛下才会震怒不已”

房玄龄还未说完,两仪殿的高台上就传来一声高昂的太监声“贞观十年四月初一大朝会,文武百官理仪容,不得喧哗!”

这嗓子喊下去,汉白玉石广场上的众人皆是噤声。迈着小碎步站到自己的位置上,恭恭敬敬地端起戍板。低下头,做出一副随时准备面圣的神情。

两仪殿的两侧奏响了威武的诵朝声,这是李二已经进入两仪殿的标志,刚刚那个喊话的太监继续喊道:”贞观十年四月初一大朝会,宣,觐见!~”

一声‘觐见’在两仪殿前的广场上产生了缥缈的回声,由房玄龄带着队伍,缓缓朝美轮美奂的两仪殿中走去。

宏伟的两仪殿两旁站着两排手端屏风的女婢,在房玄龄的带领下,文武百官陆陆续续的进了大殿,队伍很长,等到众人进入的时候,甚至还有数十名官员只好挤在大殿门外。

李二头戴帝王冠冕,垂下的玉珠遮住了他的脸庞,让文武官员看不清他的表情,不过因为昨夜的长安传闻,众人皆是不敢表现出丝毫不敬,万一被陛下看不顺眼,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贞观十年四月初一大朝会,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白眉公公站在台阶上向文武百官道。

“臣有事启奏。”房玄龄这个时候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站了出来,只见他手端戍板,伏在地上道:“启禀陛下,臣昨夜听闻左司马皇城戍卫道有一封八百里加急之信,引得陛下震怒,不知这加急信上所言何事?会让陛下如此大发雷霆?”

房玄龄问完,朝堂上顿时静的可怕,所有官员都竖着耳朵,想听一听陛下昨天震怒的到底是何事。

“房爱卿这么快就得知了。”李二坐在高台上淡淡道,“朕昨夜确实收到了来自安西都护府的八百里加急,信中所言,一队从雪山而来的白袍骑兵,人数约有三千人,趁着夜间袭击了我安西都护府,烧毁了十余处军营,袭杀了我军三百余人,还有一箭射中了我儿李恪的肩膀,最后趁着黑夜随即撤走。”

李二的声音很平淡,可是任谁都能听出这只霸王龙语气中的低沉与愤怒,大唐这只巨龙的逆鳞已经很久没有人敢来挑衅了,这一次这些来历不明的白袍骑兵可以说是摊上了麻烦,大唐这只苏醒的东方巨龙,会让这些挑衅者知道什么叫做恐惧,也会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陛下,我大唐军队入吐蕃向来以安抚百姓为主,没有得罪什么吐蕃贵族,并且一直扶持着吐蕃当地的政府机构运转,这些白袍人是从哪里来的呢?”房玄龄小心翼翼的问道。

“房爱卿有所不知,据前线的将士从一些斩杀的白袍人尸体来看,这些白袍人皮肤呈白色,身上的穿着与吐蕃当地人更是有着天壤之别,他们使用的武器是一种如同新月的弯刀,战斗中更是习惯大喊‘安拉’”李二的语气低沉道。

“这”房玄龄像是难以置信一般,“不是吐蕃人?那这些白袍逆贼是从何而来?”

李二面色阴冷道:“根据恪儿传来的消息,那些人就是大食人!”

大食人,也就是狭义上的的阿拉伯民族,他们是指源于阿拉伯半岛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不论是根据犹太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记载,都认为他们和犹太人有血缘关系,语言分类中也同属于闪含语系。原来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中的以家族为基础的部落。

自四大哈里法伊始,由于埃及的混乱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间的连年战争,使得原先的波斯湾…红海…尼罗河的商路无法通行,商人们改走更为安全的,通过阿拉伯半岛的陆路。地处商路中段,东到波斯湾,西至红海,北往叙利亚,南通也门的交通枢纽,商业城市麦加因此而变得繁荣起来。

商业的繁荣催生出了强大的武力,从先知默罕默德奉真主之命而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随着传教逐渐公开,伊斯兰教徒先从贫民开始增加,后来甚至一些商业贵族家族成员也加入进来,直到最后,整个帝国都开始狂热的信奉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就这这种潜移默化中开始了征服的扩张。

奥马尔一世,被称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的继承人”,在他的领导下,穆斯林们带着对宗教的狂热,开始了一路的征服之旅。

从他指挥将领率领贝都因人为主的穆斯林军队进入叙利亚地区,接连击败拜占廷军队,到攻陷大马士革,两年后进军耶路撒冷地区;继而分兵东西两路,展开全面进攻。东线接连攻破波斯军队防线,占领了伊拉克和伊朗大部地区。

最后,他的目光变得更加贪婪,他对土地的占领也是变的越来越渴望。

在他的领导下,他的军队在西线战场连败拜占廷,顺势占领巴勒斯坦和埃及。扩张战争更是势不可挡,东线阿拉伯军队乘胜追击战败的波斯萨珊王朝,进军呼罗珊,那里的土地,就是整片欧洲。

当然,奥马尔一世不会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欧洲这一块地方,翻过高山的中亚,那里还有这一座传闻中极为富硕的国家,它的名字叫做“唐”

奥马尔一世很早就听说过唐这个国家,在欧洲的土地上,他经常会从那些欧洲贵族的家中搜刮到许多来自大唐的商品。

能反射容颜的镜子、璀璨透明额玻璃、精致如奶白一般的瓷器,种种这些,都让贪婪的奥马尔一世倾心不已,他渴望着能够带领着自己无敌的军队,向那座中亚之城发起进攻,掠夺他们的宝物,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