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城管大队-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二心潮起伏,他在思考着,究竟还有谁可以成为他改革的另一个左肩右膀

“小武啊,去小狄家玩的如何?”徐阳慈祥地看着武照,摸着她的脑袋亲切的问道。

“师傅~”武照则是亲昵的抱在徐阳怀中,想了想,抬起头道:“小狄家很大,比徐家庄都大,不过就是太空旷了,没什么人情味,一开始见狄伯父的时候,我总感觉他似乎不太喜欢我,可是之后不知道怎么了,狄伯父对我突然变的特别好,狄伯母还送给了我一只玉手环。”武照说到这,还兴奋的把手伸出来给徐阳展示她手腕上的那支玉环。

晶莹剔透,白玉无瑕,一看那支手环就不是凡品,很有可能就是娘家的订婚之物了。

看到这个,徐阳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看样子狄家最后也是同意这门亲事,小武的事总算是尘埃落定,历史上的一代女皇,现在即将成为狄仁杰的妻子,这么刺激的事情居然出自自己的撮合,徐阳也很想看看这两人最后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想到这,徐阳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慈爱,拍了拍武照的肩膀,很是正式地问道:“小武啊,你觉得小狄这人怎么样呢?”

听到师傅这样发问,年强的武照还愣了一下,不过还是恭敬地回答道:“小狄呀,还算不蠢吧,庄上的那些仆人都太笨了,也只有他能和我说说话。”

听到小武这番评价,徐阳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历史上的武女王原来就是这么评价大唐第一神探的,是不是这个评论被后世人看到,也会笑掉大牙。

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徐阳再问道:“为师是问你觉得小狄这个人怎么样。”

似乎没看到徐阳发光的眼神,武照咬着手指道:“小狄啊,还行吧,人挺善良的,上次婧诗妹妹养的小仓鼠死了,还是他帮婧诗妹妹在后院挖了一个坑把那只仓鼠给埋了,并且有几次我偷偷看到,他还在那个墓碑前给那只仓鼠读经超生呢。”

徐阳的额头上飘过阵阵黑线,不知一向聪明的武照现在是装傻还是真傻,自己这么问都听不出来,最后只好开诚布公的问道:“为师是想把你许配给小狄,你觉得如何?”

武照听到这个消息,嘴巴张的老大,似乎对徐阳的这个问题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看到武照的这个表情,徐阳也是怒了努嘴,指了指她手上的玉环道:“这个玉手环,可能就是狄伯母给你的订婚信物了,你觉得如何?”

武照有些难以置信的低下头看了看手上的玉环,然后整个人的脸都红成了一道粉色霞,娇羞地捂着脸跑开了

小武似乎是承认自己的婚事了,接连着两三天见到狄仁杰都躲着走,弄得狄仁杰二章和尚摸不着头脑,跑来向徐阳询问,是不是他哪里做的得罪小武了。

徐阳不得不哭笑不得地告诉他,小武马上要成她媳妇了。

这个消息对于狄仁杰来说也不亚于一个重磅炸弹,他才十二岁,虽然大唐正式娶亲的年纪是十五岁,可是在权贵当中很少有人会去遵守这样一个规矩,而且官府也不会管理这种事情,所以在民间,一般男子十二岁娶亲的都比比皆是。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狄仁杰在见到武照的时候,也是尴尬的不行,走路差点都会撞到柱子,不过这样一说开,两人之间的情愫也在悄然蔓延,徐阳对于这事挺无所谓,但正处于代孕期间、无事可做的刘梦璃和金圣曼倒是把这当成一件大事,每天就喜欢到徐家庄的后庄找这一对新人,给她们讲解娶亲的一些事,还积极得为小武准备嫁妆,搞的武照和狄仁杰经常闹个大红脸。

庄里的小武小狄事情解决,徐阳就开始入手大唐政坛上最近掀起的改革风暴了,皇权,地主阶级,资本阶级的混战时迟早的,南山书院的《大唐新闻报》已经把自己写的稿子印刷了几万份,届时,自己也要出山搅和搅和,让大家知道,鬼谷子可是一直都抖看着呢。

不过这边还为出山,那边长孙无忌的战役就率先打响了

第四十八章贪污的国舅

后世有一句众所周知的真理:一党制虽然有种种好处,可是也必须要面对**这一巨大的挑战。

这句话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仅仅从后世那些新闻报道、高官落马中就可以得知,**问题,真的是困扰所有当权者和官员们一个严峻的问题。

这是千年之后,政治制度极度发达的时代,**都依旧不可避免,所以说在千年之前的唐朝,帝国政权并不像《新旧唐书》中所说“自太宗登基,天下官员皆清廉洁身,无人贪污,年处死刑者仅二十九人。”这般幸福美满,贪污依旧存在,走关系的问题比后世更**,这是徐阳的亲身体验,那些冠冕堂皇的史记,大多都是史官们的粉饰和夸张。

不过大唐开国伊始,全天下的风气确实是极为淳朴的,官员们不敢明目张胆的贪污,县衙官员也不敢强收贿赂,当然这一切肯定不是他们自己的良心发现,而是因为一个人。

没错,就是因为李二。

作为一名生在龙旗下,长在隋朝里的好少年,李二可以说是从小到大亲眼目睹了隋朝这样一个富强昌盛的帝国从巅峰走向灭亡。

甚至这个帝国的灭亡还是由他自己亲手完成的,所以他对隋朝的灭亡有着很大的心里阴影,他甚至因为这个变得有些极端,他认为,一切隋朝的官员制度,都是导致整个帝国灭亡的原因。

其中更重要的,还当属官员贪污这一问题了,李二从民间走来。年轻时征战四方。遇到的人和事情多了去。其中最让他感同身受的,就是当时的大隋统治下,官员贪污**的问题极为严重。

他每到一地,就会听到逃难的百姓们诅咒那些吸血食肉、大肆敛财的官员,他每征战一方,就会攻破那些当地官员囤积粮食钱财的仓库,其中金银遍地,粮食满仓。

可是这些究竟带给那些官员什么了?什么都没有。他们的存在的如同寄生虫,是整个帝国大堤上的蚂蚁,一点一点的啃食着表面上繁荣的帝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日子久了,一旦洪水上涨,整座帝国便会轰然垮塌。

所以李二对于贪官,有一种神经质氏的敏感,他一旦得之一处有贪官。就觉得那人就像是在食其血肉,其心是为了毁灭自己的帝国。所以在大唐开国之处,有几位秦王府的老人,皆是因为贪污受贿掉了脑袋,一时间所有人都噤若寒蝉,大家都知道了,原来贪污是陛下特别记恨的事,是一条高压线,一般人碰不得。

自此,大唐官员中的风气才一下子变的好起来,无人敢贪污受贿、顶风作案

今日的天气很好,长孙无忌一大早就在承庆殿请见了李二,长孙无忌这两年的生活看起来很不错,毕竟长孙家执掌大唐的钢铁产业,虽然有国企的性质在里面,不过赚的钱可是一分不落的进了他的腰包,这几年的幸福生活让他变得也有些发福了,原本清瘦的脸颊,现在变得有些肥胖,身上穿着的衣物看起来也十分精致奢华。

“臣今日前来,是劝谏陛下切勿重修《氏族志》,还有征收个人所得税之事的。”长孙无忌见了李二,开门见山的说道。

“辅机为何突然来说这件事了?”李二很是好奇,前两天长孙无忌似乎还对这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今天看起来却对世家大族和征收赋税十分关心。

“臣以为,魏征此次下乡,其心有二,利用查案均田之便,公报私仇,恶意诽谤名门崔氏,并切拉拢就当,大有不轨之行,所以陛下不能仅仅凭他一人之词,就妄下断言,至于征收赋税,更是不明之举,赋税乃是他人辛劳所得,所谓能者多劳,多劳者必多酬,十万贯便征收十分之一赋税,这乃会让天下百姓寒心,恐怕会引起动荡啊”

长孙无忌前脚刚走,一名身穿白衣,手中拿着奇怪道具的男子就在太监的带领下进了承庆殿。

万里无云,日头正高,恰是春冬之际难得的暖日,不过权万纪此时的心情却十分的沉重,他身穿特殊服装,来到承庆殿。只见他身穿白袍,头戴白冠,白冠上缀着牛尾做的帽缨,手里端着一盘水,水盘上平放着一柄宝剑。

权万纪这身打扮,是古来罪臣向皇上请罪的装束,白冠牛缨,象征有罪之身,盘中有水,水性喜平,是请皇上公平处理,水盘上有剑,是预备皇上问罪时用以自刎的。

这套陈旧的形式曾为古代罪臣所用,就是在前代也不乏其举,李二是个不拘礼仪的人,大臣请罪,他不主张用这种形式,因而,当权万纪这身装扮出现在李二面前的时候,李二很是惊奇:“权御史,这是为何?”

“臣有罪”权万纪低声说着,跪下身子,把水盘和宝剑高举过顶。

“权御史何罪只有?”

权万纪放下水盘和宝剑,从怀中取出一个绢包:“这不义之物,臣如数上交,听凭陛下裁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二好奇的问道。

“这是临邑豪强崔干通过罪臣内弟郑保安对臣的贿赂,计黄金十锭。”权万纪做出一副愧疚的样子,徐徐禀道:“崔干勾结官府,通过卖奴开厂发家致富,便与官府衙门互相勾结,侵夺民田,经尚书左丞魏征大人查案,唯恐事败,以金贿臣,要臣为其打通关节,臣在陛下面前为其通融,盖因如此。臣见利忘义,已是死罪,回到家中,夜不能寐,偶然得到鬼谷子的一封书信,心中所写让臣深感汗颜,这便前来,向陛下请罪,请陛下严处。”

李二听闻,喃喃自语“原来是这样”

“陛下!”权万纪泪流满面,“罪臣身为御史,知法犯法,罪不可恕,郑保安与崔干关系慎密,伙同崔干一起行贿,违法国家法纪,臣请求将他从严惩处。”

对郑保安曾经贩卖过新罗奴隶一事,李二仍耿耿于怀,那次,若不是权万纪苦苦为他求情,一定要治他重罪。现在,又听说郑保安与崔干一起贿赂朝臣,李二十分恼怒,说:“依臣之见呢?”

“依法办事,徒三千里!”权万纪毫不含糊地说道。

“权御史既然大义灭亲,那就依卿所奏。”

“还有,臣也请求严处!”

李二微微摇了摇头:“你私自受贿,为恶人张目,大不应该。朕念你前来首告,大义灭亲,赦你无罪。”

“谢皇恩!”权万纪高了这么大声势,作了这么大牺牲,就是为了这句话,果然鬼谷子给自己的信中说的句句在理,陛下果然没有治自己的罪,想到这,权万纪就觉得出宫之后,一定要找个机会去徐家庄拜访一下那个终日隐居在南山的鬼谷子了。

“朕刚刚听说,你是收到鬼谷子的一封书信才来向朕请罪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权万纪伏在地上,他现在早已经对徐阳的深信不疑,所以他直接按照徐阳交代的说道:“回禀陛下,鬼谷子的预测之术,早已预见了崔干等世家大族向众官员行贿一事,在给臣的信中,言辞恳切的批评了臣误国之举,臣深感汗颜,这才前来请罪。”

李二坐在龙椅上,手指不停地在来回敲打,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你说是众官员?也就是说并非只有你一人了?”

权万纪有些喏喏道:“据臣所知,崔干还向一人行贿。”

“谁?”

“”权万纪张了张嘴,没说出口。

“快快讲来!”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权万纪鼓足了勇气,话终于出了口,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臣大胆胡说,死罪,死罪!”

李二顿时怔住了,声音有些发颤:“可有证据?”

权万纪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他昨夜写的弹劾:“尽在这上面。”

李二接过看罢,脸色立时变了

“师傅你说,那些官员为何要贪图钱财呢。”只见一名长相精致的女子对着一面贴满纸条和报纸的墙面,兴奋的问道。

“人之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其中贪婪便是罪行之首,这是人性之根本。”徐阳将《大唐新闻报》上的一小块报道用剪刀剪了下来,然后用胶水将它贴在了墙面上。拍了拍手,满意地看了一眼。

“师傅,你说权万纪会去向皇帝陛下投案自首吗?”少女身旁的一名少年也是好奇的问道。

“当然,我鬼谷的建议,你觉得他会拒绝?”徐阳笑了笑。

“可是师傅,这一次涉案的是长孙大人啊,长孙家现在名动长安,您觉得陛下会惩戒他吗?”少年目光炯炯地看着徐阳问道。

“呵呵。”徐阳轻笑一声,“肯定会的,长孙家的钢铁厂藏污纳垢这么多年,现在东方四岛的外敌尽数归唐,人口新增这么多,矛盾很快就会升级,一家独大的垄断绝不会持续下去,会有新的东西来打破这些旧的制度”

ps:感谢书友耸高的家打赏的588起点币,还有书友yang3的一张月票,拜谢!~

第四十九章长孙皇后的大义

权万纪的弹劾很彻底,也很**,不仅仅弹劾了长孙无忌这一次受贿的事情,还在奏章中记载了长孙家长安钢铁厂和世家大族相互勾结,讹诈工人,强买强卖种种事宜。

李二看的是触目惊心,原本这些年,在历史大潮的发展之下,自己一直信任的那个人,背着自己做了那么多的勾当,仅钢铁产业所赚取的利润就有国税五分之一有余,更别提还有其他产业了。

李二这才明白,今天早上无忌为何那样急切地为崔干开脱,那样急切地阻止自己收去高额商税,那样竭力反对重修《氏族志》,原来他现在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利益链条,李二非常伤心:自己对这位老友原来并不了解啊!

权万纪走了,他走得时候可以说是兢兢业业,连小腿都能看的到在发抖,毕竟长孙无忌乃是本朝皇亲,自己斗胆弹劾,万一皇上不准,可非同小可。

望着权万纪离去的背影,李二的心绪很乱,他需要平静,他多么希望这个消息是假的。

“陛下。”权万纪走了一会,看到李二坐在龙椅上发楞,白眉急忙走上来对李二道:“陛下也不必太过伤心,老奴这些年经常出宫,也是了解一些长安的那些大工厂现在的状况,哪一个不是吃人的猛兽,那些从海外运来的奴隶,不管多壮实的汉子,只要送到那些工厂里,过上两三年,绝对都会变成瘦弱不堪的皮包骨。长孙大人开设的钢铁厂自然也不能免俗。还好现在工厂明文规定不招收唐人了。只有一些轻松的活计还交给唐人做,讹诈工人,强买强卖这种事,大多也都是权御史危言耸听而已。”

白眉的话让李二觉得好受多了,沉重的抬起头,李二语气严肃的下令道:“即刻命大理寺少卿戴胄去调查长安的诸多工厂,还有所有和工厂打交道的官员,不仅仅要在长安调查。还要去长安周边各县调查,其中长孙家的更是要彻查到底,朕要知道他们这些工厂,都与哪些人交往,是哪些世家大族在背后捣鬼,朕这一次,要将所有与世家大族还有商贾们勾结的官员一并罢黜!”

“诺。”白眉也是面色复杂的退了下去

白眉领旨下去了,可是李二却瘫坐在皇位上,陷入了难言的痛苦中,长孙无忌的形象不断地在他眼前浮现着。勋亲、贵戚、开国功臣。国之巨商、这一些列闪光的字眼统统成了对了人莫大的讽刺,他脸上**辣的。胸口像是塞上了一团棉絮。

就这么一个人坐在那里,一整个下午都一言不发,看起来十分让人担忧,大唐是变得富强了,甚至富强到了李二都有些害怕。

国库的银钱都堆成了小山,大批大批回收的铜币放在仓库中都生了铜绿,每年户部都要组织人手用药水浸泡那些铜钱,然后成批成批的拉到玄武殿外的广场上去晒。

地里的粮食产量现在已经变得有些可怕,土豆玉米的轮番种植,简直让大唐成了土豆和玉米的王国,大街上随处可见售卖土豆玉米的农民,官府机构现在已经把价格压低到了二十文钱一斤,可是卖土豆玉米的农户依旧是络绎不绝。

各个工厂在长安周边各县林立,黑黑的烟囱,一直被百姓们视为大唐强盛的标志,而那些初来大唐的蛮夷,也会震惊这里的繁荣

大唐确实很强盛,可是强盛的表面下是诸多的不合理,李二开始慢慢觉得,如果自己不能够及时解决这些不合理的问题,将来留给子孙后代的,一定是个充满问题的帝国,他可不愿这样

所以必须改革,必须除旧迎新

夜幕降临了,承庆殿两侧的钟鼓楼上传来了浑重的钟声,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净鼓钟,李二的神色变得有些回忆,现如今的长安已经彻彻底底遗忘了宵禁,当初的净鼓钟,现如今却成了百姓们出门逛夜市的号声。

果然,随着钟声的结束,皇城外开始隐约传来了人声鼎沸的声音,有嬉笑的孩子,有笑嗔的父母,有欢笑的杂技种种这些,开启了长安城让人难以忘却的夜市生活。

李二缓缓走出大殿,望着皇城的北方,那里已经是冲天的红光,想必挨家挨户都已经点上了灯笼,热闹的气氛似乎都能感染到一片肃廖寂静的皇城。

李二没有前往立政殿寝宫,他很怕皇后知道长孙无忌受贿的事,皇后是个心事很重的人,她感情脆弱,经不得事,他不愿让心爱的皇后蒙受痛苦。

回到大殿内,李二将宫娥、内侍都打发到外间休息去了,他双手托着后脑,仰倚在御榻上,往事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

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绝非一般兄妹之宜,大业年间,欺负长孙晟故去时,他们兄妹尚小,由异母兄长长孙业主持家业,长孙业是个无赖子,荒于酒色,不务正业,对他们兄妹二人百般虐待,家中也无人体恤,只有他们兄妹二人相濡以沫,互相搀扶着长大

长孙皇后十分敬重和感激她的兄长,常常对李二说:“妾幼年孤苦,恩兄如父。没有兄长的爱抚,妾身难有今日!”

李二想到这,心中一阵绞痛,怎么办呢?皇后这两年生过兜子之后,身体愈发虚弱,自己可不想再看到她因为兄长的事情伤心,为了心爱的皇后,还是饶恕了这位恩兄把!但他又非常矛盾:临执国政,便不分区直,袒护皇亲,岂不是要贻笑天下?

正当李二还在思索,一个熟悉的声音就打破了李二的回忆,长孙皇后由两个宫娥陪伴着,来到承庆殿,出现在李二面前。

“不见万岁驾临,臣妾甚为悬挂,谨恭圣安!”

李二忙起身相迎:”朕身体尚好,只是朝政缠身,无暇多顾,叫观音俾惦念了。”

此时,长孙皇后突然跪在李二面前,热泪交流:”陛下,您若因为妾身,而觉得制裁无忌兄长的政事不易处理,妾身将在此处长跪不起!”

第五十章影帝的审判

巍峨的两仪殿外,赳赳伫立着两列金甲武士,刀戟斧钺在晨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两仪殿的大殿内,金碧辉煌,一派庄严肃穆,李二高高端坐在镶满了宝石的皇位上,低着头,一言不发的盯着地上用金子划出的本初子午线,眉头微皱,正襟危坐,一言不发,文武大臣们则是排班鹤立,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今日的大朝会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

“贞观十年正月初九大朝会,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大殿前一名公公扯着嗓子喊道。

听到公公宣布朝会开始,李二也是缓缓的抬起了头,不过他的脸色看起来很难看,双眉紧锁,双唇紧闭,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群臣,大臣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大气都不敢出,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从朕登基伊始,便力图天下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可是朕最近听说,一些高官,凭借建厂买卖致富,勾结豪族大姓,侵夺民田,国法不容。可是,朝中竟然有人私收贿赂,助纣为虐,凭借着朕对其的信任做出如此胆大妄为之事!”李二的声音在官场高大的宫殿内震响着,发出嗡嗡的回声。

“谁?””怎么回事?”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用目光传递着这些无人能够解答的疑问。

权万纪偷偷看了看长孙无忌,脸上的表情变的有些精彩,他没想到,陛下居然会在朝会上把这件事拿出来问责,看样子眼前的这名国舅姥爷的好日子。就要过到头了。

李二继续道:”朕听说。贪人不知爱财。此话很有道理。现在,内外官员五品以上俸禄优厚,如果有人受贿,一旦败露,官俸便会丧失,这难道是真的爱财吗?国君贪婪,必丧其国,人臣贪婪。必亡其身。当年古时秦惠王欲征讨蜀国,便刻了五条石牛,在石牛的屁股上放上金子,蜀人见了,以为牛能便金,将石牛拖回蜀国,于是,在荒原上留下了一条印痕,秦**队遁着这印痕前往蜀国,一举获胜。还有一个叫田延年的人。他是汉代的大司农,掌管着国家的钱谷金银。利用职权之便,贪污受贿三千万钱,事败身死。这岂不是不知珍惜自身生命吗?”

李二的声调很高,不断的打着手势。

此时的长孙无忌额头微微有些冒汗,因为他总感觉坐在皇位上李二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向自己这边瞥来,而且说的话,似乎每一句都像是对自己说的,这导致了他不敢直视李二那威严的面容。

只听李二又道:”我大唐现如今日新月异,钱财交易越发庞大,十年前,朕觉得十万贯对于国库来说都是一笔庞大的资产,可是现在,在长安城中随便找一家豪门大户,家中的积蓄也早都超过十万贯。海外运来源源不断的黄金、白银,至使许多国之栋梁的内心也都开始了腐化、堕落,从一开始老老实实的工作,心安理得拿着国家俸禄,到现在勾结大户,贪赃受贿的赚着黑心钱,朕以前没有觉得什么,可是现在看来,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不仅误己,更是误国,受人之贿,必然受人驱使,或者为人疏通关节,或者为人开脱罪责,或者为人提供便利,一旦有此举动,就再也看不到害国害民之事,听不到害国害民之声,不能履行为官的职责,致使黑白混淆,是非颠倒,坏事层出,这将毁我江山,坏我基业!”

李二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堆,没有丝毫停顿,他越说越激愤,临到末尾,几乎近于怒吼了。

长孙无忌热汗直流,浑身战栗,一股子直觉告诉他,李二说的人,就是他,身不由己地跪下身:”罪臣罪臣死罪”

李二扫了长孙无忌一眼,用嘲讽的口吻说:”你就是当年助朕征讨,屡建大功的长孙无忌吗?”

长孙无忌低声道:”卑职不敢当。”

“你身为吏部尚书,掌管用人选官之重权,可知为官之要?”

“一要忠正,而要廉洁”

“那么,你呢?”

“卑职一时糊涂,铸成大错,甘愿服罪。”

李二面露痛惜之色,从一旁的太监手中接过一纸奏折,痛心疾首道:”长孙卿,朕是为你惋惜,朕不理解,长孙家开办的钢铁厂,每年所营业得利超过百万贯,你看看这封朕命大理寺少卿戴胄调查的奏折,上面可都是明确的把钢铁厂的人数、金额、收益写的清清楚楚,你一人年入数十万贯,可是为什么区区一万贯的钱财就把你收买了?区区一万贯,就能买通一个官高位显的大臣,就能使你昧着良心,不顾民法,为奸人开脱?若是十万贯,百万贯呢?难道你可以吧这大唐江山拱手送人不成?”

长孙无忌羞愧难言,泪水纵横,沉痛的说:“罪臣深负圣望,愧为朝臣,望赐臣改过之机”

李二的语气稍稍有些缓和:“你如果真正能够益国利民,朕可以与你共有国家库府,为何偏偏走上这个门径呢?”

李二转头朝调查本次事件的戴胄问道:“大理寺少卿,你看应作如何处置?”

戴胄道:“恭尊圣意。”

“吏部尚书,你有什么话说?”

“甘愿伏法。”长孙无忌跪伏在地上道。

中书令房玄龄走出班列:“陛下,长孙大人有功于国,敬请宽恕。”

这个时候,左右仆射,左卫将军侯君集,右武威大将军尉迟恭等人也都跨出班列为长孙无忌求情。

“诸位大人!”长孙无忌痛苦地说,“请不必为卑职求情,卑职深知过错深重,若能以死而警告后人,心甘乐之!”

而李二则是厉声喝道:“来人!”

长孙无忌头“轰”的一声,他似乎听到了武士的刀戟在碰响,似乎看到提刀执索的刀斧手正在向他走来。刀光在闪耀,鲜血在流淌,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徐阳看着一片鸡飞狗跳的大殿,自顾自的站在大殿的一角,嘴角露出了笑意,坐看风云变,说的就是现在的自己,李二果然最终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建议,鬼谷子这个商标,现在在李二家的朝堂上,已经有了无比巨大的号召力和可信度。

长孙无忌正在朦胧之中,忽然听到李二朗声道:“赐长孙无忌黄金五百两!”

像是做梦,却分明是现实。长孙无忌睁眼一看,李二那冷峻严肃的面容已换上了关切的微笑,四位侍者扛着一个巨大的箱子向他走进。

长孙无忌慌忙起身,连连摆手:“罪臣不敢受,罪臣不敢受!”

李二笑道:“收下吧!”

群臣莫名其妙,面面相觑,长孙无忌更是困惑不解。目光触及到那黄橙橙的金子,长孙无忌惭愧不已,微黑的脸涨红了,短须也微微颤动起来:“罪臣枉法,罪有应得,今日必死,死而无憾!”

李二道:“长孙卿,记得你曾对朕说过,有个西域胡商,得了一颗珍贵的宝珠,爱之如命怕被人窃走,便抛开肚子,藏下珍珠。当你讲到这里时,曾捧腹大笑,笑那胡商过于贪财,因珠丧命,你金领去黄金,能否保全身家性命啊?”

长孙无忌羞的无地自容,道:“陛下,臣虽有罪,也是陛下身边的大臣,者按折辱,臣实在难以接受。”

李二则是收敛笑容,郑重的说:“赠金之举,并非朕想去来的,而是鬼谷子劝谏朕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时时刻刻的提醒你,不忘今日收金之耻!”

长孙无忌跪伏在殿下,恭恭敬敬的回答道:“臣定当谨记在心!再不会犯如此糊涂的错!”

李二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转过头对着文武百官扫了一眼,面色严肃道:“此次为了惩罚长孙卿,免去长孙无忌吏部尚书之职,同时取缔其大唐炼铁厂厂长的职位,调任豫州出任刺史!

现今开设工厂,贪污受贿之人,我大唐可不止无忌一人,朕现在已经派出全部御史彻查长安周边各州各县,御史调查组现在已经深入民间调查,采集举报信息,搜罗贪污证据,这一次,不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富甲商贾,朕全都要牵出来,然后一一对其惩处,我大唐对贪污受贿一案,自无忌之后,绝不会再姑息一人!”

“陛下圣明!”满大殿都是一堆恭维的声音

大朝会散了,文武百官都从两仪殿中鱼贯而出,其中有不少心中有鬼的,现在就像是十万火急似的朝家赶,听说李二派了御史调查,那些曾经贪污受贿的官员就像是被厉鬼索命一般,诚惶诚恐,惊慌至极。

两仪殿上,还有几个人没有走,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徐阳也赫然在列。

等到官员们全都出了两仪殿后,不一会,就有一名小厮从大殿外跑了进来,朝李二禀告道:“启禀陛下,那些神色慌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