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臣(府天)-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侯爷,您可千万千万体恤咱们几个苦命的……”
他一面劝说,一面用眼睛斜睨徐勋和王世坤,那眼神里头满是警告之意。哪怕不知道这家伙是哪个赫赫有名的角色,可见其他几个人都围着死活劝说不停,一时竟是人人惶急,他用最快的速度计较了一番,终于生出了一个主意。
“小侯爷,咱们上国子监那边去看看怎样?”见原本很不耐烦的朱厚照闻言一愣,他又笑眯眯地挑唆道,“这徐四公子刚刚送过去,也不知道国子监那边会不会不收人……”
此话一出,几个太监立时如释重负,一个个点头如捣蒜似的:“去国子监好,去国子监好那里还有文庙,正好可以逛逛书市……”
“书市有什么好逛的,家里头的书房还不够大,书还不够多,一看就头晕”
见朱厚照不高兴,徐勋猛然想起之前京不乐提过太子对当今的弘治皇帝极其孝顺,而弘治皇帝则是爱书爱佛,立时急中生智地说:“小侯爷家学渊源,那种地方本是没什么好去的。可国子监旁边的文庙旧书市据说珍品极多,兴许能淘出些好东西送给令尊老侯爷。”
眼见自己这些亲信太监全都附和不停,朱厚照虽恼怒不能去演乐胡同,可转念一想,上次下头不知道哪个大官给父皇送了一本旧书,父皇又高兴又赏了人东西,这次自己出来要是也依样画葫芦弄上一本,兴许也能让父皇乐一乐。于是,他思来想去,终于轻轻点了点头。
出了寿宁侯府,眼见那边厢几个人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辆马车过来,他眉头大大一挑,又冲着徐勋招手道:“你,跟本小侯爷上车,本小侯爷有话问你”
“是是是……”
徐勋一边连声答应,一边用胳膊肘撞了撞王世坤,低声说道:“你骑我的马回去一趟,叫木怀恩立马在傅公公捎带的那些佛经和章大司成送我的那几箱子书里头好好挑挑。对了,让京公公帮忙一块挑,挑好了火速送到文庙书市上去。”
“你是想……”
王世坤一刹那就明白了过来。等到见徐勋点点头转身上了车去,那几个太监顾不得他就簇拥了马车走人,他想了想,立时吩咐几个随从好好跟着车,什么都听徐勋的,自己上马之后拨转马头就飞一般地离去。
第一百三十七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原本还不知道太监们打哪儿拉来的马车,但真正上了车,徐勋心里就有了数目。
车厢四壁的金属部件都是鎏金嵌银,板壁仿佛都是取的整片大木,偶尔有衔接的地方,也几乎很难瞧出来。两边车窗挂着斑竹帘,斑竹帘上糊着轻纱,正中一个小几子摆着一个固定死了的丹漆雕牡丹花攒盒,一旁两个架子上,一面是银壶和四个酒杯,一面是软巾漱盂,靠后板壁的地方是至少可容纳两个人同坐的宽大座位,上头铺着荫凉的藤席,而前头的空地却根本没人坐的余地,只两个软垫子摆着,看情形只容人跪着或盘腿坐着伺候。
这哪里是什么随便找来的马车,只怕是寿宁侯张鹤龄的座车否则就算是寻常公侯,也未必有这样的奢华。
朱厚照懒洋洋斜倚在那宽大的座位上,见徐勋一上车东张西望一阵子就愣在那儿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他就没好气地一拍旁边的空地方道:“愣着干什么,过来坐着陪我说话”
要是别人,既然掂量出了朱厚照的身份,怎么也会诚惶诚恐说如此太不恭敬诸如此类云云,然而,没找到其他地方可坐的徐勋自然不会委屈自己这一路跪着过去,当下便笑着拱拱手道:“既是小侯爷吩咐,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眼见徐勋就这么过来大大方方地在他身边坐下了,朱厚照顿时大为高兴,靠着软垫笑眯眯地打量了他好一阵,这才突然歪着脑袋说:“不错,你不错……对了,你之前说你叫什么来着……对,是徐勋咦,奇怪了,我怎么似乎听人说起过你,是谁说的来着……”
朱厚照说着就苦恼地拿着拳头轻轻捶了捶小脑门,可冥思苦想了好一阵子却什么都没想起来。此时此刻,徐勋哪里还不知道萧敬恐怕是已经下过功夫的,于是便干咳一声提醒道:“我才刚打南京来,小侯爷怎会听说过我的名字?”
“南京……对了,就是南京,啊,你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大孝子”
朱厚照一下子忘了这是在马车里,倏然站起身来,结果这一站不打紧,年纪小个子却不小的他一头砰地一声撞在了顶上的厢板,紧跟着就哎哟一声跌坐了下来。这时候,马车一下子停了下来,车门不多时就被人一把拉开,一个满脸紧张的脑袋探了进来。
“小侯爷您没……”
这最后一个事字还没说出口,那驾车的老太监就满脸呆滞地停住了,不可思议地看着正弯腰站着手忙脚乱给朱厚照揉脑袋的徐勋。见朱厚照抬起头来,不耐烦地向他挥手做了个赶人的姿势,他这才使劲吞了一口唾沫,再次向徐勋使了一个警告的眼神,这才缩回身子去先小心翼翼地放下竹帘,继而关上了车门。
随着马车再次起行,撞着脑袋的朱厚照总算是恢复了过来。他龇牙咧嘴地吸了一口气,可随即就顾不上这点小事故了,两眼圆瞪盯着徐勋看了老半晌,这才神色古怪地问道:“徐勋,我问你,我听说你从前那个爹爹是南京有名的善人,有钱有势,而且怎么说也是名门大家出身,可你后来那个爹爹却是穷光蛋一个,你怎么想到要认他?”
徐勋本以为萧敬想方设法打通的是弘治皇帝那儿的关节,可万万没想到起初连自己的名字都并没完全记住的朱厚照,竟然会知道自己先后两个父亲的来历。此时此刻,哪怕是机敏如他,也有些不知道从何回答,脑海里瞬间转了无数念头。直到发现朱厚照神情专注眼神凝聚,并不似之前那样随心所欲或是自说自话,他隐约觉得自己这个回答只怕对朱厚照极其重要,他才终于打定了主意。
“小侯爷想听真话还是假话么?”
这个反问顿时让朱厚照呆了一呆,旋即才疑惑地问道:“真话如何,假话又如何?”
“要说假话,那当然是血浓于水,骨肉情深。纵使养父养了我这许多年,总比不得生父的血缘。”徐勋一本正经地说到这里,见朱厚照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说下去,他这才苦笑道,“要说真话,那便是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养父丢下我这儿子多年不闻不问,纵使是我遭遇大难,眼看什么都要没有了,他却依旧影踪全无。而我爹先是奋力下水救了我一命,紧跟着又因我的缘故被人陷害,再然后又在人刺杀的时候奋力救了我脱出重围……”
“等等,你等等”
朱厚照猛然打断了徐勋,旋即惊愕地问道:“不是说是你为了救他挡了一箭吗,怎么又变成了他奋力救你脱出重围?”
“小侯爷,那是我爹在我昏迷之际对外头说的,等我醒过来,木已成舟,据说都已经报上朝廷了,我那时候说出真相,谁能信我?每每想到因这欺君之罪受到褒奖,我这心里就七上八下的……”
徐勋知道这又是一次赌博,可当看到朱厚照恍然大悟,竟是冲他欣然点头,一副大为赞赏的模样,他不觉舒了一口大气,旋即才接着说道:“若没有这些情分,纵使人证物证证据确凿,我真的因血缘认了爹,这心里免不了会存着疙瘩。可即便如此,我前头的养父毕竟供了我这许多年的花销,所以我和爹商量过了,将来若有子息,会过继一个给我养父,让他不至于绝后。”
这一番话在后世自然毫无问题,但在如今的大明朝,可说是惊世骇俗。儒家的礼法极其严格,几十年的养育之恩却比不上血缘,所以,戏文中为了生身父母的仇而抛弃养父母,甚至为了报仇而陷养父母于危难,乃至于认贼作父多年后却暴起杀父,这都是有的。
听了徐勋的情分说,朱厚照坐在那儿沉吟良久,接下来竟是良久一直没说话,眉头皱成了一个大疙瘩。直到僵坐着的徐勋不自然地动了动肩膀,就只听身边的这位小太子突然石破天惊地问了一句话。
“那我问你,要是一个大户人家,当家主母没有儿子,于是就借腹生子,把一个婢女生的孩子抱在了膝下,这儿子长大之后偶尔知道了自个的身世,他该怎么办?”
这是什么意思?莫非……老天爷
如果说之前偶遇朱厚照,徐勋已经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砸中脑袋的眩晕感;那么这会儿朱厚照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他几乎恨不得天上打雷直接把他劈晕,于是就可以避过这样一个决计能坑死人的麻烦。他心里不住埋怨自己从前没能博览群书,只知道正德皇帝下江南游龙戏凤,只知道那几个顶尖奸臣的名字,却根本没听说过还有这么一茬狗血家庭lun理剧。
然而,这会儿再后悔再思量已经来不及了。隔着一层薄薄的车厢板壁,他无法确定这话外头驾车那个老太监是否能听见,听见了又是否会呈报上去,他只能深深吸了一口气,继而硬着头皮说道:“小侯爷,您说的事情,那是要看情况的。”
见朱厚照看着自己只不做声,徐勋便故作客观地分析道:“首先,这么一说是真是假。须知世家大院之中常常有各式各样匪夷所思的流言蜚语,不能排除有人故意捏造事实,让这位公子对母亲产生怀疑,于是趁机离间他们母子的感情。”
这带着几分劝诫提醒的话听在朱厚照耳里,不免有几分不中听,当下就皱起了眉头。而察言观色的徐勋哪里不会看不出这一点,却不得不趁热打铁地说道:“小侯爷不要以为我是危言耸听,这是有前例的。当年大唐则天皇后亲生四子,其中第二子,也就是先封雍王,后来成了太子的李贤,就因为信了太监宫人的荒唐流言,把自己当成了韩国夫人所生的儿子,于是母子反目,最终的结果,我不说小侯爷您也应该知道。”
朱厚照身在宫中,那些老师成天讲史,他听归听,可总不以为然。这时候听徐勋把这一段掰出来,不喜读书但却记性不错的他立时仔细回忆了一遍,依稀记得李东阳讲过的《新唐书》里头确实有这么一段,立时脸色就霁和了下来,满意地小手一挥。
“嗯,不错,你继续说。”
“其次,如果是真的……”深知弘治帝后感情深厚的徐勋虽说压根不想去提这假的可能,但朱厚照想听,他不得不把心一横继续讲下去,“这家的父亲对儿子如何?这家的母亲又对儿子如何?这是不是真心的疼爱,明眼人都是能看得出来的。就好比我之前那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若是这位公子还记得小时候的情形,总该有个判断才是。”
见朱厚照终于有些动容,徐勋这才深深吸了一口气,凑在朱厚照耳边,几乎用蚊子一般的声音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而且,那位公子若真的想印证一下那些流言蜚语,何妨装一装病?这当亲生父母的,无不最着紧孩子,这位公子若是病了……”
随着这最后一句话,身下的马车戛然而止,旋即外头就传来了一个毕恭毕敬的声音:“小侯爷,国子监街已经到了。”
下一刻,车门就被人打开,旋即那一层斑竹车帘又被人一点一点拉起,旋即露出了那驾车老太监恭谨的笑脸。发现朱厚照在那儿沉思不动,这笑脸迎人的老太监斜睨了一眼徐勋,突然笑吟吟点了点头,又伸出手去殷勤地扶徐勋先下车。
老太监使劲捏了捏徐勋的手臂,声音却比蚊子声还低,“徐公子,刚刚您在车里和小侯爷说的话,俺刘瑾可是一句都没听见”
第一百三十八章 撞到铁板的跳梁小丑
区区一番话,当然不可能立时三刻轻轻巧巧解开朱厚照的心结,但至少这位“朱小侯爷”下车的时候,老气横秋地在徐勋的肩膀上搭了一搭,继而笑眯眯地说道:“徐勋,你记着,刚刚那些话是咱们俩的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哭笑不得的徐勋斜睨一眼满脸茫然,眼神却异常狡黠的刘瑾,暗想这儿至少还另有一个知情者。只不过,他当然不会傻到去反驳朱厚照,点了点头就赶紧岔开了话题:“小侯爷,虽说南京国子监我去过好几次,可这京城国子监我却还是头一次来,今日一见,果然是金陵妩媚,帝京雄浑,风情大不相同。”
“雄浑?就这么丁点大的地方,我早就看腻了,赶明儿要是有机会,我一定到南京去好好逛逛对了,徐勋你既是南京人,到时候你带路,什么玄武湖秦淮河鸡鸣寺,那些好地方我一定要玩个遍”说到这儿,朱厚照也不管其他人是怎样的脸色,东张西望一阵就没好气地抱怨道,“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我父……都是皇上的,当皇上的却只能憋在那么一座小小宫殿里,也未免太委屈了”
那些太监一个个都赔笑附和着,徐勋却暗自想道,这换成他一天到晚闷在那么一座紫禁城里整整十几年,也会如同朱厚照这样一心想往外走。想归这么想,此时他却只能含含糊糊应了一声。等到眼见国子监大门紧闭,也不知道李逸风是否真的把人送了来,朱厚照就眉头一挑,随手指了个跟从的太监喝道:“你,去问一声,那个徐四谢铎可收下了”
那个摊上这么一桩倒霉差事的太监指了指自个的鼻子,见朱厚照并没有收回成命的意思,只得哭丧着脸应下,转身去了。这时候,徐勋已经远远看见了自家的陶泓在不远处探头探脑,知道约摸安排停当,就笑容可掬地看着朱厚照说:“小侯爷,在这儿干等未免没趣,咱们去文庙书市先逛一逛?”
许是在车里听到了一种新鲜论调,许是从紫禁城那座大牢房里解脱了出来,朱厚照心情很不错,当即满口答应道:“好,就去那儿逛”
大明朝立国之后,便和历朝历代一样兴建太学。朱元璋仿夏商周制度,把国子监设在了远离闹市十里的鸡鸣山,而朱棣和他老子朱元璋一样,迁都北京也把国子监选在了当初比较荒凉的北城,为的就是让士子安心读书,不惦记俗世繁华。然而,士子也是人,学官也是人,总得有各式各样的需要,于是在文庙周围,渐渐也就有了些三三两两的铺子,但这终究是和体例不合,因而最多的就是各色书店书斋书铺,从旧书到新书乃至于**,只要你肯花银子花心思,什么都能淘到。
就好比这会儿朱厚照在前呼后拥下逛了三家书铺,就已经淘到了好几张他自个最喜欢的美人画,原本对此行有些意兴阑珊的他渐渐真正生出了兴致。一旁陪逛的徐勋一面要打叠精神应付朱厚照突然灵光一线冒出来的问题,一面还要一心两用地注意不远处陶泓的手势,不动声色地把人往他预备好的地头引,自然劳心劳力。当他终于把朱厚照引到了陶泓手指的那家书铺,终于能到门口透口气的时候,突然有人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
“少爷。”
扭头见是阿宝,徐勋顿时愣了愣。阿宝毕竟是他从运河的船上直接拎下来的,见识有限,昨日跟着进了京城后就如同进了大观园似的,小心翼翼不敢多行一步,原本的机灵劲也瞧不大出来了,但把人收下本就另有缘故的他并不太在意。所以,这会儿他误以为阿宝徒步在马后车后跟了大半天累了,便微微点头道:“眼下没你的事了,一旁歇歇吧。”
“不是……”阿宝赶紧摇了摇头,又凑近了些说道,“少爷,那边几个人老是看着您这儿,看样子像不怀好意……我瞅着他们的眼神,很像咱们船帮两伙人打架拼命之前先来摸底的光景。”
“你说什么?”
徐勋本以为阿宝把陶泓等人错认了,可当假装漫不经心地顺着阿宝的指示悄悄观察的时候,他立刻发现了两三个戴着斗笠鬼鬼祟祟的汉子。一想到南京那场突如其来一点预兆都没有的刺杀,他只觉得心里一根弦陡然之间绷紧了,当下丢下阿宝在原地盯着就反身进了店。
见朱厚照拿着他预先预备好的一本佛经,正在和店主讨价还价,他也顾不得掺和进去吹捧吹捧,直奔一旁笑呵呵的刘瑾,一把将人拽到了一边。
“刘……刘先生。我有事和你商量。”
徐勋险些直接迸出了公公两字,好在终于堪堪改了。这临时改掉的两个字让刘瑾眉开眼笑,一下子丢开了对徐勋莽撞举动的不悦,却是笑吟吟地问道:“徐公子有什么要紧事?”
“今天小侯爷出来,除了你们几位,可还有人跟着?”
“呃……这个嘛……”
面对这么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刘瑾很有些犹疑,可想到自己在车厢外头听见的话,他又觉得徐勋这人能让太子掏出那种要命的心里话,日后必定是要得用的,值得下些功夫笼络示好,于是眼珠子一转便笑眯眯地点了点头:“那是当然小侯爷是咱们侯爷和夫人的命根子,出来才只咱们几个人跟着哪行?这要是万一出点什么事,谁也担当不起”
果然如此
徐勋暗自松了一口气,正寻思怎么开口让刘瑾未雨绸缪找人先把外头那几个汉子收拾了,他的肩膀突然被人重重一拍。吓了一跳的他赶紧回头,却发现来的不是想象中随心所欲的朱厚照,而是一脸笑容的李逸风。
“徐公子,真巧啊,咱们又见面了怎么,这是跟着小侯爷在逛书店?”
这一句真巧说得徐勋简直想翻白眼。头一次在顺天府衙撞见朱厚照,那是真巧,可眼下这李逸风说出这言语来,明显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可是,眼下他正好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当下也顾不得这人是从哪儿钻出来的,对刘瑾告罪一声就把李逸风拖到了临近书铺大门处。
“李大人,你看对面的那几个汉子,是不是正在窥伺咱们这儿?”
“嗯?”
李逸风是在国子监撞见朱厚照支使过去的那个太监,这才急急忙忙赶到了此处。他倒不想着什么升迁,但作为北镇抚司的二把手,太子出宫的时候在边上多转转混个脸熟,异日太子登基保着自己的位子总不成问题。然而,当听到徐勋的这句话时,多年侦缉的敏感立时盖过了一切,他几乎是眯起眼睛往那边书斋屋檐下的几个人身上来回扫了几眼,最后拍了拍徐勋的肩膀。
“好小子,东厂大约是因为怕太子觉得人太少冷清没趣,所以没事先净街,竟然留下了这么几个碴子,倒便宜了我”
徐勋还没回过神,就只见李逸风大步走出了店门,手指放在嘴边一声响亮的唿哨,就只见四面八方抢出了十几条大汉来,把四周围堵得严严实实。等他又是一个手势,这些大汉二话不说就冲着对面屋檐下那几个头戴斗笠的汉子逼了过去。看到这情形,压根没想到对方如此雷厉风行的徐勋不觉瞠目结舌。
“走”
那包围圈中的几个汉子见此情景,彼此对视一眼,当即有人厉喝了一声。可这话才刚出口,站在门口的李逸风便慢条斯理地说道:“北镇抚司办事,闲杂人等回避”
话音刚落,这一条大街上便立时骚动了起来。对面几家书铺刚刚还张头探脑的伙计们立时鸡飞狗跳了起来,有的忙着下门板,有的来不及的便直接弃了书店往后溜,至于大街上原本还在闲逛的人们则更不用说了,一个个只恨自己少长了两条腿。
刚刚正和朱厚照讨价还价极为起劲的掌柜,也忍不住打了个哆嗦,那脸色变得苍白一片。而那几个太监见朱厚照兴致勃勃地大步走到门口瞧看,几乎是齐齐挺身挡在了主子前头,那模样要多忠心有多忠心。
“放心,做好今儿个这单买卖,再怎么闹也不关你这儿的事”徐勋却已经退了回来,安慰似的对那战战兢兢的掌柜说,“只要你的嘴紧一些,那就一点事没有”
集贤街和国子监街交叉路口,一辆马车正停着,一只手打起窗帘张望着里头的情形。看到好些人连滚带爬地从国子监街旁边那条名闻遐迩的书市巷子狂奔出来,那关注的目光为之一凝,良久方才放下了窗帘。随着一声轻喝,马车立时徐徐往南行去。
车厢中,罗先生放下手中的香茗,盯着对面的同伴看了好一会儿,这才问道:“我说大掌柜的,即便是咱们那位太子爷好动又出了宫,而且难能跑到这文庙这种地方来,可也不值得大掌柜你亲自出面,带我到这儿看这么一出猴子戏吧?”
罗先生的对面,一个脸戴铁面具的人一动不动坐在那儿,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太子虽要紧,但如今又不掌权柄,盯着他还不如盯着别人李荣他们几个都收了咱们的重礼,唯有萧敬油盐不入,我是想看看萧敬看中的那个小子究竟如何。看来他运气不错,一进京城尚未多久,居然就搭上了太子。”
“太子身边的人,有几个没收过我们的好处?就连司礼监秉笔李荣,还不是过不了钱财这一关他这初来乍到的算什么。”罗先生皮笑肉不笑地摇了摇手里的扇子,老半晌才嘿然笑道,“您可不要告诉我,从不离家的您上了京城来,居然是为了这么一桩小事?”
铁面人一下子抬起了头,精铁所铸的面具随着光线反射显得鬼气森森:“听说,皇上前几天在南宫训诫过寿宁侯张鹤龄了。所以他才会那么紧张,太子一进寿宁侯府,他就立马现身讨好,却不想坏了他女儿的一番苦心。张家人除了那丫头,就几乎没聪明的,要不是皇上护着,从皇后到他们兄弟,早就被吞得骨头都不剩了。张家人既蠢,那消息自然更容易让太子相信。”
“原来大掌柜是为了这个,都已经是暗中布置好些年的事了,自然不虞有失……对了,我倒忘了问,这群偷偷摸摸在外头窥伺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铁面人虽是戴着面具,但这会儿罗先生却依稀能看出他仿佛是笑了:“罗先生你号称无所不知克敌制胜,你都不知道,我怎会知道那是何方神圣?反正是跳梁小丑,既是撞到了铁板,给北镇抚司收拾却是正好。”
PS:求十张月票月票榜上给豆子压过去了,5555……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太子审案
倏忽间,书市一条巷子就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变得干干净净。动作快的店铺已经下了门板完完全全关得严严实实,动作慢的店铺也已经空空荡荡,东主掌柜伙计几乎都躲到后头去了,小巷两头空空荡荡,就只有中间这十几个人围着几个人。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候,圈子中央的几个人你眼看我眼,却齐齐跪了下来,领头的一个更是慌慌张张地连连磕头道:“军爷饶命,军爷饶命,小民只是路过,路过”
“路过?哪有这么巧的事,分明是尔等窥伺贵人图谋不轨”
李逸风哂然一笑,随即沉下脸来大手一挥,就只见他手下的那些大汉立时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前,不过片刻功夫就把这三四个汉子被捆得如同麻花似的,嘴里都塞上了麻胡桃。眼见大局轻轻松松就定了下来,李逸风正想一个手势让自己那些手下把人押走,却不料一个人影突然越过了他,一面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些人,一面摩挲着下巴,好半晌才扭头看着李逸风。
“你叫李逸风是吧?”
“是是是,小侯爷有何吩咐?”
“李逸风,本小侯爷还从没见过北镇抚司审案,今儿个你在这审给我看看如何?”
朱厚照这突如其来的要求着实惊人,哪怕李逸风平日善于临场应变,可这会儿答应吧,回头大臣弹劾,决计能送他一个蛊惑太子的罪名;要不答应吧,谁都知道太子我行我素惯了,这一惦记他就甭想讨得了好。思来想去,他终究还是一咬牙做出了选择,却是笑容满面地说道:“小侯爷有命,卑职自当听从,但这大庭广众不是地方……”
见朱厚照面露不悦,徐勋便适时从旁边一个空挡凑了上去,轻声说道:“小侯爷,光天化日之下审,要是传到那些大臣言官耳中,只怕又要念叨好一阵子。”
一想到东宫那几个啰啰嗦嗦的师傅,朱厚照就不再坚持,侧头一想就一锤定音地说:“把人带上马车,咱们马车里头审这样既不兴师动众,也不虞被那些老大人们念叨。嗯,横竖本小侯爷那辆马车宽敞得很,把领头那个先带上来,你来审。徐勋,你也跟本小侯爷上车”
尽管这样一个提议仍然相当荒谬,但总算还有些可操作性,于是,李逸风不得不面露难色地答应了下来。而徐勋则是退后一步对刘瑾轻声提醒了一个书字,刘瑾立时心领神会,也不对朱厚照提及,只回过身来和那掌柜言语了两句。不一会儿,当朱厚照出门上车时,那一箱子书也被刘瑾支使两个小太监搬了出来驮在马背上,只象征性给掌柜撂下了一块银子。
等到这一行人离开好一会儿,刚刚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一条巷子方才渐渐有了些活气。那卖书的掌柜瞅着手里那锭银子正担心,王世坤就带着陶泓从外头进了店来,没好气地用折扇拍了拍手说道:“别看了,这银子是你的了,自己收好就是了。”
“那怎么好意思,公子您已经给了二十两……”话虽如此说,那掌柜却死死攥住那锭银子,根本舍不得放手。
“给你的就是你的你只消记着今天的事情别随处说嘴就罢了。”
“是是是,公子放心,公子放心”
王世坤二话不说转身出了店,看着那一行人离去的方向看了好一会儿,这才疑惑地摩挲了一下脑门。那几十卷佛经还有那十册书都是珍本,决计是价值不菲,佛经应该都是傅容辛辛苦苦搜罗来的,书亦是章懋珍藏,这徐勋竟然自作主张就这么送给了太子即便太子也是送给皇帝,可这么兜兜转转一趟,傅容也好徐勋也好都捞不着半点功劳,这又是何苦?
“算了算了,我是没他那么多心眼……从南京到京师,这么多趟听他的我都得了好处,且看看他这一次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宽敞的车厢里,四肢关节全都给李逸风亲自卸掉,又用北镇抚司的独门手法捆得结结实实的先头那斗笠大汉面色苍白地跪在朱厚照面前,别说挣脱,就连挪动一步也难能。相比满脸兴致盎然的“朱小侯爷”,一左一右的李逸风和徐勋就不那么舒坦了。若不是徐勋未雨绸缪寻了两个小板凳带上来,他们此时除了盘腿坐着就是屈膝跪着,决计找不到第三个姿势。即便如此,北镇抚司这位理刑千户仍然很不习惯地扭了扭脖子,这才开始问话。
听李逸风从姓甚名谁、籍贯何处、年龄几何一路问下来,徐勋几乎有一种时光交错的错觉。然而,当李逸风问那大汉做何营生时,他却本能地感觉到对方犹豫了一会。而这时候,李逸风出人意料地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