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吏-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是颓然西谪时,喜也坚持地对嘲笑他的人说道:“在这大秦四十郡,数百余县,定还有人恪守着为吏之道,肃然恭俭,莫不敦敬。世道纵然暂时变浊,只要这些真正的秦吏尚在,它终归,还有变为皓皓之白的那天!”
  现在,等待多年后,那一天或许真的来了。
  虽然这所谓的新秦,仍有许多不足:官员队伍有很大缺口,关东尤其缺少干吏,地方势力虎视眈眈,希望篡夺胜利果实。律法也不够完善,一些地方过于轻,一些地方又过于重。腐化的种子已在再一统的功臣里萌芽,地方法官良莠不全,有背景的杀人者本该伏法却依旧逍遥法外……
  “但律令,法吏,不就是用来防恶杜患的么?”
  他们是迅捷的狸猫,捕捉那群流窜的硕鼠。
  也是看家的犬,对着摸索的贼徒放声狂吠。
  是统治者擦去黑恶,让天空再度变得洁白的抹布。
  没错,是工具。
  但也永远不能缺席!
  对这场讯狱,喜心里,已经有审判结果了。
  令史断案,从来不是看一个人自己怎么说,而看他怎么做!
  “去禀报摄政,喜愿为御史大夫。”
  “在去黄泉见始皇帝,见诸多同僚袍泽前,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为这天下,为秦制的延续,做最后一点事!”
  ……
  喜的旅程,仍未结束,他绕过了高耸的秦始皇帝陵,来到了陵寝的东边,这儿的地下,是哪怕两千年后,也仍被誉为奇观的兵马俑。
  大多数兵马俑,早在胡亥掌权之时,便已填土封闭,喜只能想象,想象地下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不过,倒是有两处,是还能俯瞰的,原来近日,夏公让人将那些被胡亥残杀的宫女、工匠另行安葬,在空落落的陪葬坑里,又开了两个俑坑,作为替代,也权当是天下再一统一周年的庆祝,献给始皇帝的最后礼物……
  有了黑夫给的符节,喜才得以凑近参观。
  第一个坑比较小,而且俑做得很清奇,却见只有十余个俑,手里所持都是喜走东闯西这么多年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武器。
  却见一衣着为上造的秦俑趴在地上,额头缠着草木的冠,身上盖着伪装用的蒙皮,手持一根长长的棍子,有两支架固定于地,指头扣在类似弩机的悬刀上,眼睛凑在棍上一圆筒前,凝神望着远方……
  又有一短须的秦俑,将一前端尖锐的武器扛在肩头,单膝跪地,似乎已瞄准了远方的敌人阵地。
  亦有一浓髯秦俑,看体型是个八尺大汉,手里拎着巨大的多管武器,看着好似近来军中常用来在夜里传讯的“烟花”绑在一起,光看架势便十分威猛。
  位于后方的秦俑手持喇叭,昂着胸,仿佛正在深深吸气,吹响一曲冲锋的号角。
  最前方的屯长俑,则一手持形制酷似弩机,却无箭矢,反倒是一根粗管的武器,一手招呼士卒们向前进攻,表情惟妙惟肖……
  喜看得莫名其妙,一问主管此地的少府官员才知道,这些秦俑,都是摄政夏公亲自画图,让人照做的。
  “夏公说,这是未来千年后军队的模样,让人做了埋入土中。”
  不只是大狙、rpg、加特林、AK,黑夫还打算等十周年的时候,搞一个坦克、摩托、自行车组成的“车马俑”方阵,给秦始皇帝送去开开眼界……
  现实里造不出来,造俑还不简单?后人若是挖出来看到了,准保惊掉眼珠子。
  当然,还要埋一些从泰西流传来的各路女神雕像,什么赫拉,雅典娜,阿尔忒弥斯,甚至是身毒那些怪模怪样的神明,都要给始皇帝烧一点。
  毕竟老爷子好这口。
  反正喜左看右看也看不明白,只晕乎乎地,来到了另一个俑坑。
  这儿倒是没玩那么多花样,只是成排成行站立的俑,少府官员说,这大多是胡亥政权覆灭前,没来得及封土的,摄政又让人加了上百尊进去。
  却见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撑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八尺,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皮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寒光闪闪的戈矛,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弩,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他们是这时代工匠技术登峰造极的体现,色彩鲜明,神态各异:
  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走在俑坑之上,喜眼眶不知为何,竟有些湿润。
  他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听到大时代里,秦军威武的喊杀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俑坑最后方,还有文官俑,有的垂老,有的年轻,他们的右腋下都挂着模拟的陶削和长方形的袋囊,里面用以放置磨刀石。而俑的左臂肘与腰间有一圆孔,内为竹简。皆双手笼于袖中,做立姿态,看上去毕恭毕敬,一副随时待命的样子。
  好似有什么命令到达,他们马上就会拿出竹简记载下来,如果写错则立即会用“削”刮掉重写。
  喜看到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
  少府官员知道来者是名扬天下的“大人物”,低声说道:“不瞒喜君,夏公自己,也让人做了他真人大小的真身俑,就在其中!”
  “在哪?”
  喜在群俑中找着,那些站立在最前方的将军俑里,那些高冠袍服的文官俑里,甚至是挺矛作战的武士俑里,却都未曾找到黑夫的身影。
  “在这。”
  少府官员领着喜,来到了这个俑坑,最边缘的一角,指着站在边角上的俑道。
  “看那,那便是夏公的俑!”
  喜定睛一瞧,不由莞尔,那俑脸上涂了褐色的颜料,以示面黑……
  于是几百个俑里,数他最黑,还真像极了黑夫年轻时的模样。
  凑近了看,却见这“黑夫俑”戴臃颈,穿交领右衽短袍,足登麻布履,发髻右偏,戴着赤色的帻。腰缠绳索,手持木牍,标准的基层小吏打扮。
  喜认得,这是黑夫初为秦吏,成为公士,在湖阳亭任亭长时的装束……
  他就站在成千上百个秦吏中,仿佛就是他们里,最不起眼的一员。
  但除去面黑,与其他俑最大的不同是,在众俑皆肃穆之际,这“黑夫俑”的脸上,却带着开怀的笑。
  或许,在湖阳亭做片警的日子,是他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或许,是在为这个国家的光明未来而高兴。
  又可能,是在为在另一个俑坑开下的小小玩笑而自鸣得意呢。
  喜看着这俑默然良久,最后才仰头,感慨道:
  “我知道,黑夫对那个问题,真正的答案了……”
  那个问题,真的毫无意义么?
  那个答案,真的是“不重要”么?
  喜能够预见到,月余之后,这个俑坑彻底封土的那天。
  随着民夫们一铲又一铲,泥沙俱下。
  也掩盖了这一尊“黑夫俑”。
  沙土会淹没他脚下的麻履。
  然后没过了粗葛下裳。
  腰带的绳子,手里的木牍也相继进入土中。
  接着是胸口的交领右衽,脖颈上的臃颈。
  年轻时依旧光滑的下巴。
  还有上翘的嘴巴,扁平的鼻子,那双有神的眼睛。
  最后没过了额头,没过了赤帻,没过了右髻,填埋完毕,铺上沙石,踩上几脚……
  他被尘封了。
  与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军团一起,与千千万万个秦吏一起。
  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也就此落幕,像我们年少轻狂时的生活一样,壮怀激烈后,归于平淡。
  但他没有消失。
  他只是在地下静静等待。
  等待着,千百年后,头顶的土层被某个莽撞的农夫刨开,或是激动万分的考古学家轻轻拨开沙土,露出面庞……
  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
  2019。7。22,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号坑。


完本感言,以及暂时的告别
  其实也没啥好感言的,对历史,对人物,想表达的都在书里了。
  只是今天站在兵马俑前,在拥挤的人潮里挪到最前方,点击发送最后一章,感觉就像西安这网红城市的宣传语一样:时空在此交错。
  还是很有仪式感的。
  然后我就像“黑夫俑”一样笑得贼开心。
  终于完本了,不用每天摸鱼了,好爽。
  所以番外就不写了,一来免得画蛇添足,二来要是自嗨作死踩线(我肯定会忍不住的),连累了正文就得不偿失了。
  就让故事在此结束吧。
  我可以给有兴趣的各位提供点同人思路,比如楚汉扶桑争霸,李信卷入大夏和塞疏古的战争,韩信遇上汉尼拔,东西战神一起吊打罗马,扶苏和吕稚的本子(绿了绿了,黑夫和老刘都绿了)等……
  觉得不过瘾的话,我还可以单独列一个书单出来,保证都是硬核历史,网文里的战斗机,这次绝对没有友情推,绝对没有(严肃脸)。
  此外,起点app书评区也有书评活动,大家可以参与下,等我晚上琢磨下怎么搞,还没研究过这玩意……
  至于新书写啥……
  来大声回答我,秦后面是啥朝代?(怎么没人回复,好尴尬啊)
  但不会立刻开,一来是最近风声紧,大家懂的,很多书说没就没了,我自己也被严重警告过一次,有两章现在还屏蔽着,很多东西不知道能不能写,先避避风头吧……
  二来是我那可怜巴巴的知识量,三本书下来,早就被榨干了。
  得重新看书学习,起码把接下来要写的朝代,将所有文献系统梳理一遍,再买上几十本专著,去知网下载几百篇论文才行(废话,我虽然不是博士,但当然知道知网是什么)。
  做一道菜前,材料得备足了,就像我写《春秋》《战国》《秦吏》时一样,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所以,新书起码是国庆节以后,甚至要到11月。
  不用等我。
  我希望到时候,你们已经忘了我,让我凉凉,把七月新番当成一个傻不拉几的萌新,回到原点,让作品来说话。
  我也能忘了黑夫,忘了这个故事。
  从现在起,秦吏不再是我的三儿子。
  而是我的敌人!
  他是我刚翻过去的一座山,是我短暂写作生涯的巅峰。
  但我不想一直仰望他,自鸣得意,我往后可能会跌入低谷,但也希望能攀上更高的山,再回过头来,俯看他(起码得平视吧)。
  总之,谢谢大家一年半来,真金白银的款待。可以的话,看完了也别取消秦吏的收藏。
  最后,不用怕我跑路,房贷会催我回来的。
  有缘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