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开封一秀才-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传庭大败的消息已经传开了,洪承畴得知此事后,也只是略微有些惊讶,却依然没有将李修文放在眼里。
即使李修文曾经打过胜仗,还大败了孙传庭,在他看来,不过都是侥幸才能获胜罢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又能有多大的本事?
洪承畴认为,孙传庭之所以会败给李修文,很大的原因是卫所军队拖了后腿。看上去人挺多的,其实全是一帮乌合之众。
再有一个,便是孙传庭手上真正可战之人不足,又有些大意了,才会给对方可趁之机。李修文调来了周王府的援兵,借助人数上的优势,能够获胜也实属正常。
洪承畴虽然打不过清军,可欺负欺负叛军还是很轻松的,率领几千人追着十几二十万的叛军打也是常事。
此行他带来了朱由检的诏书,心里想着,只要进入开封地界,便能让人将这封诏书送到朱伦坤的手里。
这道诏书,自然便是朱由检分化李修文的势力,拉拢朱伦坤的手段。毕竟都是朱氏子孙,难不成你还要帮着一个外人来反抗朝廷不成?
你这么做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天下人么?
安抚的话语还是要有的,无非就是你父亲执迷不悟,如今既已伏诛,我就不打算再跟你计较了,你要继承王爵,我也同意了,今后既往不咎云云。
只要周王府接受招抚,李修文手上那一万的神机营,还能折腾出多大的浪花来?新招募的人马训练不足,如何抵抗朝廷的大军?
再一个,周王府三卫兵马一旦反戈,李修文会腹背受敌暂且不说,单是他在开封城里的家人都会身处险境,他还能跑到哪儿去?
你不是要造反么?
家中的几位娇妻还要不要了?
孩子还要不要了?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李修文便只能投鼠忌器,再也没有反抗的余地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非常阴险毒辣的计策。
若是李修文知道此事的话,应该也不难猜出,这计谋必然是出自杨嗣昌之手。
与此同时,杨嗣昌也即将到达湖广地界。
说起来,杨嗣昌因为主张议和一事,在朝中和许多大臣也有很深的矛盾,清军退兵以后,不少言官纷纷上疏弹劾他,将此次失利的责任全推到了他的身上。
不过朱由检对他十分偏爱,除了训斥一番以外,也没甚么别的惩罚了,反倒是那些个弹劾他的言官们遭了秧,降职的降职,贬官的贬官。
不过杨嗣昌之所以没有受到惩戒,说起来还得感谢张献忠,这个家伙再次造反了,洪承畴要对付李修文,那谁来对付张献忠等造反势力?
杨嗣昌倒也懂得为君主分忧解难,主动请缨前往湖广平乱。
朱由检准了,钦赐尚方宝剑,命他出任督师平寇。临行前,还亲自为他送行,并赋诗一首。
君主亲自饯行,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恩宠。
杨嗣昌很感动,哭得稀里哗啦的。不过哭完后,他还向朱由检讨了一样东西——平贼将军印。
这是为总兵左良玉讨的,在湖广能打的将领就他一个了,其他人见到起义军大多都是能躲就躲,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瞎跑一通就算完事儿了。
说来也怪,张献忠面对其他的明军将领时,都还能打打几仗,可一碰到左良玉,就没有不输的时候。然而这一回有些意外,他居然打赢了左良玉。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左良玉此次轻敌了,才让他有机可乘,不但大败而归,还把官印都给丢了。
朱由检很生气,气得吐了血,所以后果十分严重!
左良玉只是个总兵,皇帝还看不到他的存在,因此,便打算拿他的上司来开刀,认为吃败仗的责任全在他的上司熊文灿身上。
白莲教在湖广折腾了一番,你没能平息也就罢了,还死了个藩王。紧接着,你前边刚刚招抚不久的张献忠又反了,你还镇压不住,要你何用?
熊文灿必须死,左良玉还得留着为朝廷效力。
杨嗣昌君臣二人商议了一番后,决定逮捕总理熊文灿,押往京城,斩首示众。
第308章 出其不意
洪承畴大军压境,让李修文感觉到了压力。
其实按照李修文的估计,洪承畴号称五万大军,实际上的兵力应该只有三万左右。若是自己集合周王府三卫兵马,加上神机营,人数上倒也不会处于劣势。
可最关键的,是杨嗣昌也来了。
虽说对方直奔湖广,有张献忠牵制着,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可谁又能保证,这杨嗣昌就会老老实实地待在湖广,而不会偷袭自己呢?
此人城府颇深,阴险狡诈,搞不好趁着自己不备时,就进军河1南来了,那样自己就要腹背受敌了。
因此,李修文根本就不敢集合所有可战的兵力,而是留下了一卫兵马驻守,只带上了两万人来到磁州。
若是杨嗣昌从后方打来,起码还能抵抗上一会,也好随机应变。
此前,李修文已经遣人前往湖广联系张献忠,寻求合作去了,目前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不过对此他倒是不太担心,毕竟大家同样都是反贼,是朝廷要围剿的对象。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张献忠只要稍有些头脑,都会愿意和自己合作的。
最近重新起兵造反的,也不是只有张献忠一人,其他大大小小的势力,都多多少少和张献忠有些合作,算是结盟的友军。
李修文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沦为反贼中的一员,要知道,先前自己可是没怎么看得起起义军的,因为他们战力太弱了。
不过合作也不是合兵一处,李修文只希望,张献忠别一个不小心就闯到自己的地盘上,把杨嗣昌给引过来就好了。只要对方能够牵制住一股朝廷的军队,自己就不至于会惨败。
李修文现在所需要的,不过是一点点操练兵马、发展壮大的时间罢了。自己就算是再有钱,没有时间练兵,都是难以抵抗大明朝廷的。
让他有些无奈的是,这朱由检心急火燎的,一心想要迅速扑灭自己,这兵马还没来得及操练上多久呢,人家又打过来了。
中军大帐里,众将集合,商议着对敌之策,韩林作为三卫副总兵,也在其中。
虽然在各支军队里都安排了自己的亲信之人,但李修文知道他们都不谙军事,在他们上任前都有过叮嘱,先好好地跟着学些经验,将来才能独当一面。
至于军务上的事情,就不需要他们过多地去插手了,只需要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以防不测就好。
李修文相信自己所委任的主将,都是有些带兵能力的。若是让自己的心腹过多地去干扰他们,反而容易起反效果。大明朝大肆任用不懂军事的太监来监军,导致军队时常惨败,就是最好的例子。
几人商议了半天,倒是没有提出甚么奇谋,这些个将领里边除了贺人龙外,都很少经历战阵,所提出的建议也都中规中矩。
李修文心中早已打算,这会见众人都讨论得差不多了,才开口道:“我打算今夜奇袭敌军大营,你们意下如何?”
众人脸上都出现了一丝惊讶之色,心中却不认定这是一条可行的计策。
夜袭对将领指挥队伍的要求太高,没有火光之下,很难及时地将命令传达下去,若是一个把握不好,很可能没让敌人受到甚么损失,自己反而会全军覆没。
再者,带兵打仗的将领大多数都有些经验,夜袭未必能让其自乱阵脚,也就难以取得成功了。
不过他们虽然想劝,嘴上却不好说出太难听的话,不然得罪了主将就不太好了。李修文的几位下属委婉地劝解了一番,才让李修文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夜袭的难度。
其实他也只是有这么个想法,倒没有对自己打仗的能力太过自负,还是能听得进去劝的。不过就在这时,贺人龙开口了:“将军,末将倒是觉得,夜袭未必不能成功!”
众人脸上皆出现了疑惑的神色,李修文忙问道:“贺总兵可是相出了甚么好的计策?”
贺人龙郑重地一点头,心里想着终于有了表现的机会,立马向众人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
————
是夜,四更刚过,一队轻骑在夜色中缓缓前行。
这支队伍马衔环,人含枚,尽量不让自己发出太大的声响,悄然地向前方的阵营靠了过去。
领队的人是骑兵营的参将李东,此次他只带来了两千骑兵。命令下达后,他身先士卒,带领本部人马向明军的阵营发起了冲锋。
“杀——”
明军的西营受到了攻击,猝不及防之下,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场面。
喊杀声,惨叫声,混杂着金铁交击声。
“敌军夜袭,敌军夜袭——”
“直娘贼,胆敢趁夜偷袭,给我杀——”
“杀——”
总兵官曹变蛟被喧哗声惊醒,没有向边上友军求援,而是迅速地组织起了本部兵马反抗。正常情况下,夜袭的敌人都不会太多,只需据守本营即可。
中军大帐里,洪承畴也让外边的喧哗声给吵醒了。行军打仗之人,对夜间的声响是十分敏感的,这么大的动静,应该是敌军夜袭了。
果然,亲兵掀开帐帘入内,禀报道:“启禀部堂大人,敌军夜袭西营了!”
洪承畴脸色不见慌张,在亲兵的服侍下穿上了战甲,快步出了大营,耳边隐约能够听见西营方向杀声震天。
“呵呵——”
洪承畴自信地笑了笑,登上了瞭望塔往西营方向望去,果然见到火光隐隐,自语道:“夜袭?这不是卢象升玩的把戏么?你李修文学的倒是像模像样,只可惜形似而神不似。”
若是李修文袭击的营地不是西营,洪承畴倒还有些担心,可对方似乎运气不太好,一下子就撞到了西营去了,能讨得了甚么便宜?
西营那边,驻扎的可是精锐部队,洪承畴最得力的下属,曹变蛟总兵。
这曹变蛟可是一员猛将,名将曹文诏的侄子,李修文夜袭他的驻地,还能讨得了好去?
莫说是西营了,就是其他的营地遭遇夜袭,都不会太过慌乱。这年头带兵打仗的将领,就算再不怎么懂军事,也都是人手一本《三国演义》的,这小小的夜袭伎俩,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
以小股轻骑夜袭敌营,本意就是要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若是碰上经验不足的主将,很可能便会自乱阵脚、军心涣散,导致自相残杀,又或者是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中了埋伏,才会全军溃败。
若是对方主将不慌不乱,各营又各自据守,组织起反抗的话,单单靠少量的骑兵冲营,是很难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力的。一旦指挥夜袭的将领经验不足,反而容易将自己的骑兵全部葬送在敌人的手上。
洪承畴在瞭望塔上观望了一会,见没有敌人过来进犯自己的中军大营,西营那边的战斗似乎也快结束了,便放心第回了自己的营帐,解甲睡觉了。
然而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洪承畴又再次被吵醒了。
洪承畴怎么都没有想到,李修文居然会玩两次袭营的把戏,打了自己一个出其不意。之前那一次,估计只是个幌子,现在才是后手!
方才那名亲兵再次进来,语气焦急地禀报道:“部堂大人,敌军数千骑袭击我军、马踹连营,似乎是打算穿过前营,向咱们本阵杀来,还请大人定夺!”
“哼哼——”
洪承畴冷笑了起来:“李修文,我竟然小看你了!传我命令,据守本阵,不可自乱阵脚。”
————
————
PS:感谢“jin”的打赏!
第309章 擒贼擒王
贺人龙是位“长腿将军”,同时也是一员猛将,不然也不会被称为“贺疯子”了。
说起来,这年头大明的将领许多临阵逃跑的,抛弃他们个人的私心不提,体制腐败是最重要的原因。
是人都会有私心,朝廷发下来的饷银就那么点儿,发下去也不够。我截留下来养着亲兵,给他们吃好的喝好的,打仗时自然是能打才冲了,若是不敌,谁会愿意把自己的老本都赔进去?
能打的将领还是有的,关键得看你如何去驾驭。发给军队的钱粮不够,手底下就那么一两百号家丁,折损了难道会不心疼?
贺人龙投靠了李修文后,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李修文没有去动他的亲兵,只是提高了他手底下全体将士的待遇。
每位将领带兵,亲兵和普通的士兵在待遇上都是有些差别的,只不过看差别大不大罢了。
李修文现在的兵员不多,一直都是亲自掌管钱粮,不像大明朝那样通过文官来发放。如此一来,少了中间环节,根本就没人能够克扣军饷。
他一个人自然是忙不过来的,可家里有好几位夫人呢,帮帮忙还是可以的。因此,每月粮饷都能够足额发放到位,士兵们的待遇和以前自然是天差地别了。
你要给亲兵更好的待遇也行,那就从你自己的俸禄里边拿出来养着他们把。
贺人龙以前手底下能打仗的士兵不多,只有自己的150名家丁能打。现在可不一样了,虽然时日尚短,还没来得及多加操练,可士气明显都提升了不少。
此次夜袭,贺人龙主动请缨,希望能够承担重任,好好地在新主子面前表现一番。
结果李修文当时脸色十分犹豫,贺人龙心中自然明白,自己以前的名声不太好,让人家知道了,不敢委以重任。
他立马就不服气了,以前是以前,现在老子都洗心革面了,这还能一样么?
在他的坚持下,李修文终于点头,同意让他担当此任。
计策就此定下,李修文认可了贺人龙的提议,分两次夜袭。今夜四更一过,便由李东率两千轻骑虚晃一招,偷袭西营。
正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一般夜袭过一次后,敌人都会生出警惕之心,不可能再给你第二次机会了。
可这一回贺人龙的计策非常巧妙,玩了个兵行诡道,声东击西,打破了常理。
正常人的思维里,都认为敌人只会夜袭一次,成功不成功都不会再来袭击了,其后必然会放松警惕之心。
结果李修文这一回不太正常,直接玩了两次夜袭,大大出乎了洪承畴的预料。
在半个时常之后,贺人龙率本部150名亲兵,加上全军里选出来的两千多名骑兵,总共三千人,向洪承畴的前营发起了今夜的第二场偷袭。
贺人龙的目标十分明确,直冲中军大营,若能杀了洪承畴,绝对是大功一件。若是不成,也能斩杀些敌人,打击明军的士气。
反正轻骑兵的优势便是灵活机变,在对方真正组织起反抗时,也容易抽身而退。
贺人龙策马冲营,手上一把长柄大刀挥舞得异常娴熟,顷刻间便斩杀了十余名敌人。想起临行前,李修文脸上的那股担忧之色,以及其他将领的怀疑目光,他心中就十分窝火。
“这些个王八羔子,居然都不相信老子能担当重任,我就砍了洪承畴给你们瞧瞧!”
贺人龙犯倔了。他深提起一口气,穿过了连营,杀入了洪承畴的中军大营,横劈竖砍,策马急冲,身后的亲兵队伍紧紧相随,个个都是满脸鲜血,脸色狰狞,恍若勾魂厉鬼。
贺人龙跟过洪承畴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又跟了孙传庭。严格地说起来,洪承畴是自己的老上司,就是化成灰都能认得。
他冲破层层防卫,终于借助着微弱的火光,见到了远处被亲兵们紧紧簇拥着的洪承畴。
如今各为其主,立场不同,贺人龙可不管他是不是自己曾经的主子,只知道他现在是敌军的主将,若能一刀砍了他,便是泼天的功劳。
到时群龙无首,明军必然会彻底溃败,开封之围可解,自己也能名声大噪,必然能受到重视。
洪承畴也发现了贺人龙,这个身影太过熟悉了,以至于他一眼就将来人给认了出来,心中纳闷不已:“这贺人龙以前跟着自己那么会跑,现在居然敢亲自领兵夜袭了?”
他的命令刚刚传达下去不久,现在还没能真正组织起有效的反抗,见贺人龙策马朝着自己冲来,哪里还能猜不出对方的意图?
“贺人龙,卖主求荣的狗杀才,还有胆来袭营?!!”
洪承畴大喝一声,拔出了佩刀,对左右命令道:“给我拦下他!”
“哈哈哈——”
贺人龙狂笑了起来,再次加快马速,朝着洪承畴站立的方向一个急冲,手中大刀挥舞间就砍下了两颗血淋淋的头颅。紧随其后的亲兵们也十分骁勇,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洪承畴见状,心中不禁一阵骇然,这贺人龙今夜还真是拼了命了,看上去悍勇无比。他不敢怠慢,在亲兵们的护拥下不断地后撤,希望能够借此拖延上一些时间,等来自己外围的将士们的入卫。
他是个文人,指挥作战还行,身手也只是一般,真要和贺人龙这样的人对砍,那是绝对没有胜算的,只能借着自己人多的优势,才能吃掉贺人龙的这小股骑兵。
在此之前,最好还是不要交上手,不然性命堪忧。
贺人龙却是不管不顾,径直领人朝着他冲了过去,势要斩杀这位督师。
只见他手中大刀连番挥舞,竟然真的冲破了层层防卫,来到了洪承畴的身前,后背交给了身后的亲兵。
“洪承畴,纳命来——”
贺人龙一声暴喝,竟腾身跃下了战马,朝着洪承畴当头一刀劈了下来。
“部堂大人当心——”
身边的几名亲兵不敢怠慢,纷纷横刀格挡。若是就这么让人杀了主将,他们可就是真的失职了。
“铛啷啷——”
一阵金铁交击之声响起,贺人龙的大刀劈断了最上边横着的一柄刀具,却让下边的好几把刀挡了下来。
他立即收刀,回手一刀砍在了身侧打算偷袭自己的一名敌人,随后再次挥刀向洪承畴砍了过去,又被挡住了。
“将军快撤——”
身后亲兵的呼声响起,贺人龙这才惊觉,敌人此刻已经组织起了反抗,若是再不撤退,自己就要留在这里了。只差一点点就能杀了洪承畴,这让他心中十分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贺人龙不做丝毫犹豫,他虚晃一刀便迅速地抽身后退,又砍翻了两名敌人后,一个翻身上了自己的战马,拨转马头朝着来路跑了。
洪承畴让他给吓得不轻,岂肯就这么放他离去,赶紧对外围的士兵们喝令道:“拦下他们——”
“铿——”
后方的敌人纷纷举枪相拦,都让贺人龙和他的亲兵们一一劈开,冲了出去,看得身后的洪承畴直咬牙:“嚣张,这贺人龙如此嚣张,欺我军中无人乎?”
洪承畴心里愤恨,却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突围出去。曹变蛟倒是能与贺人龙匹敌,可惜自己没有将他安排在前营。
他摇头叹息不已,心里暗自想着,下一回一定得让曹变蛟驻扎得离自己近一些,否则再来上这么一回,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未知之数。
第310章 巧遇故人
孙传庭已经回到了山1西,在代州候了两天,在西安的妻子也已经收到了消息,带着两位妾室和子女从西安返乡了。
人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对孙传庭却不适用。为官二十载,临到辞官还乡时却并无多少钱财,可见他确实是十分清廉的。
当然了,作为士绅阶层的孙传庭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地,想要维持基本的生活还是能够做到的,不至于像海瑞那般两袖清风,一贫如洗。
孙传庭的长子孙世瑞如今已经有二十多岁,和他一样走的是科举一途。
不过他长期忙于公务,没空教导儿子,如今孙世瑞正在京城国子监读书,属于“荫监”,是大明朝官僚子弟入学的一种形式,可以直接参加乡试而不必先考取秀才功名。
孙传庭已经上疏朝廷,请辞还乡了,连京城都没再回去。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家里还没待上几天的功夫,朝廷派来抓他的人就到了。
不单单是抓他自己,还要连同家小一同扣押,送往京师。
这一切,只因为前不久李修文给他送过的那封劝降信,加上他的溃败,便给了朝中的御史言官们弹劾的机会,说他勾结叛军,有意葬送朝廷两万大军,现在是回乡处理田产,打算投奔李修文去的。
风闻奏事,五分真,三分假,两分靠脑补。
大明朝最有特色的监察系统——都察院,发展到了如今已经到了乌烟瘴气的程度,这些人弹劾他人不再需要理会是否真实,只需要一点点的风声,或者是政见不和,就会出言攻讦,置他人于死地。
反正说话又不用上税,想怎么扯就怎么扯,能怎么瞎掰就怎么瞎掰。
此事和杨嗣昌也有些关系,他本就和孙传庭有些矛盾,战事失利使得他也受到了弹劾,为了转移矛盾,便将火势引到了孙传庭的身上,让其为自己背点责任。
杨嗣昌说了几句不负责任的话后,便拍拍屁股出了京城,前往湖广平乱去了。留在朝廷里的官员们实在是没事可做了,便跟着弹劾起了孙传庭来。
谁让你打了败仗呢?
本部一万人马,加上一位总兵的数千人,总共接近两万的兵力,你孙传庭不是号称5000人大破闯王么?
在陕西都能剿灭数十万的乱军,怎么到了李修文这儿一万多人就败了呢?而且还是溃败!
朱由检本就对他心存疑心,得知战败的消息后,加上杨嗣昌等人的质疑,最终决定命人前往代州,擒拿孙传庭一家。
东厂和锦衣卫的头头都让他派去了开封,便只好下令,命北镇抚使方宁出使这趟差事。
抓个文官罢了,理应不难。
方宁带着人来到堂屋,见到他后便拱了拱手,笑道:“孙大人,本官也是奉了圣上的旨意,前来带你们一家回京的,还望你不与我们为难才是。”
孙传庭已经知道他们的来意,轻轻点了点头,唤来了跟随多年的管事,吩咐道:“去让夫人简单收拾收拾,咱们一道去京师一趟。”
“孙传庭,你还当自己是朝廷的官儿呢?”
一名小旗突然出声,脸带不屑地说道:“我们方大人是来押解你连同家小回京的,哪还有功夫让你耽搁?赶紧的,跟我们走吧!”
孙传庭闻言一愣,没想到自己为朝廷效力这么多年,到头来竟让人欺凌到了如此地步,不禁暗暗摇头,心中叹息了起来:“这个朝廷已经到了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地步,自己能够外出平乱,却没法肃清朝堂上的风气,就算贼寇真的平息了下来,于社稷又有何好处?”
方宁却是眼睛一瞪,回身就是一掌拍在了那人的脑袋上,怒道:“小王八蛋,老子还站在这儿呢,谁容许你对孙大人无礼了?!!”
“这——”
这名小旗让他一掌给打懵了,捂着后脑勺不敢置信地望着他,却不敢说出一句不敬的话来。
“这甚么这?给老子自个儿掌嘴!”
方宁心中气得不行,这人并不算他的亲信之人,只不过是嘴巴甜了些,懂得巴结着自己,他才决定带这人下来捞点功劳的,没想到居然敢出言不逊。
李修文十分敬重孙传庭,这他是知道的,就算是出于俩人的交情,自己也不该对孙传庭无礼的。
这人让他一通训斥,心里很是委屈,却也只好照做,开始自个儿打起了耳刮子。
“啪——”
“啪——”
“啪——”
方宁冷眼看着他,待他在自己脸上抽了好几耳光后,方才喊停道:“成了成了,日后给老子长点儿记性。”
这小旗赶紧答道:“卑职明白了。”
孙传庭一家子经过了一番简单的收拾后,方才跟在他们身后出了门,不曾想门口处却战着一人,看到方宁后立马笑着拱手道:“方大人,有空来代州怎么不知会我一声,我也好备酒招待你一番?”
方宁见眼前此人有些面熟,一时又有些想不起来,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问道:“咱们认识?”
赵元良和他见面的次数不多,此时立马答道:“认识认识,咱们可是故人了,方大人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方宁突然想起来了,这人可不就是赵元良么,还在李家一块儿喝过几次酒来着。想到这里,他心中猛然一惊,这人可是朝廷的钦犯呀!
赵元良见他神情,便知道他想到了这一点,忙上前来亲热地拽着他的胳膊就往边上走去,嘴上笑道:“各位差大哥还请稍候,我和方大人有些私事儿要谈。”
众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两人往旁边走去,方宁的亲信之中,其实已经有两人认出了赵元良,却没敢吭声。
待到走远后,方宁立马压低声音问道:“你小子吃了狗胆儿了,居然跑到代州来了?就不怕本官拿了你回京请赏?”
“嘿嘿——”
赵元良低声笑道:“方大哥是那种人么?我此趟过来,是奉了我姐夫的命令,过来保护孙大人的。”
对于方宁的人品,赵元良觉得还是可信的,便也没有瞒他。不过就算对方翻脸,周围也还藏着自己十多名下属呢,想跑还是不难的。
方宁听了这话,立即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这是打算救下孙传庭一家啊。这倒是让他有些为难了,若是放跑了孙传庭一家子,自己还怎么回京覆旨?
他赶紧摇头道:“不行不行,这事儿没得商量。”
赵元良挠了挠头,说道:“可这是我姐夫交代的呀,他还说了,此次来的定然是方大哥你,让我别贸然和你动手。”
“这——”
方宁一时有些犹豫了起来,李修文的这句话是很让他受用的,说明对方是真把自己当成了自己人。
李修文实际上猜的很准,王之心和萧云在开封城里让自己给抓了,不可能那么快就回到京城,按照朱由检的用人习惯,八成会派北镇抚使下来拿人。
方宁沉吟了一会,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
站在门口的众人只看到,他回头往自己这边望了一眼,便凑到了赵元良身前低语了起来。虽然知道事情不同寻常,这些下属们却没有一个人敢擅自向那边靠近。
赵元良听完了他的一番话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而后只见方宁的手藏在胸前往后边方向指了指,又是微微俯身,靠在他耳边小声地交代了一番。
赵元良立即会意地点了点头,装作不经意地往门口那边后面看了一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