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开封一秀才-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两日的事情让他心生警惕,看来想当个富家少爷,在这个时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自己打了对方几个耳光,竟险遭杀身之祸!上帝不是说了,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转过来给他打吗?虽然自己把他两边脸都给打了,但是也不至于恼羞成怒吧?想了想,才醒觉人家根本没听说过上帝。

    衙门审讯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那伙蒙面人都是亡命之徒,根本没有招供。当然,李修文压根就不需要他们招供,不然会把人送到尉氏县衙?有些事不需要证据,讲的是实力!在任何时代,都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是太过天真了,不说眼下的情形,就算自己以后想安稳的过日子,怕是也不能如愿以偿,眼下是崇祯九年,他清楚的记得,崇祯做了十七年皇帝,就亡了国。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天下大乱,满清入关中原,进行大肆屠杀的时候,自己这太平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吗?他对满清没有什么好感,前世在网上也看过些历史资料,什么诸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事件,他都有些了解。而历史上也正是满清闭关锁国,才让国家落后,外敌入侵,这些血淋淋的历史,作为任何一个国人,都是种耻辱!

    可是,他能做些什么呢?能影响历史吗?他不知道,但是他想尽力而为。他想让自己变得强大,强大到足以保护自己的家人,以及自己关心的每一个人。在这里,他有个可爱的妹妹,他还有个心爱的女人。虽然现在感情遭受挫折,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这个民族,去改变这段屈辱的历史,不让它再沿着原先的轨迹,走上这种悲剧的道路。

    这两日因为修炼法诀的缘故,身体恢复的更快了些,腿上也有了些知觉。他现在虽然还不能自己行走,但已经可以让人扶着走路了。盘腿坐在床上,感受着身体的变化。一股微微灼热的气流沿着身体的经脉,游走于全身各个地方,丹田处一股灼热,身体暖洋洋的,非常舒服。他感觉的到这股气流在冲刷着自己的身体各个穴位、关节,每走完一个大小周天,身体便轻盈了一分,这种感觉虽然细微,但他却实实的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了李东的声音:“少爷!”

 第012章 未来国公

    等到又走完一个周天后,李修文双手缓缓下压,做了个吐纳后,才出声道:“进来吧。”

    待李东进来,他便问道:“消息传回来了?”

    “是!”李东应了声,缓了缓,接着道:“周家是尉氏县一带有名的地主,家有良田万亩,周老太爷是尉氏县有名的乡绅,周兴的姐姐是尉氏县令最宠爱的小妾。。。。。。”

    “唔,这些我已经知晓。”李修文打断道:“可查到了这周兴平日里所为如何?”

    “是!小的查到,周兴平日里就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不久前还强抢了个良家姑娘,强行奸污了人家的身子。本来这样的事儿,女方为了保全名节,多数不会声张。可那姑娘性情刚烈,告到了县衙,却反被县令给打了几十板子,案子给压了下来,她便悲愤地投水自尽了。那姑娘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叫刘二的舅舅还在人世。出了人命,周兴怕事态闹大,就给她舅舅刘二送了笔银子,这事也就平息了下来。”

    “禽兽!禽兽不如!”李修文听了拍案大骂,待怒气平息下来才接着问道:“那杨小姐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个。。。。。。小的不甚清楚。”李东面带难色,见李修文没有面露不愉,便接着道:“我们只是查到了杨家是书香门第,祖上多有人入仕途,杨小姐祖父官至一方知府,父亲是崇祯七年的举人。至于其他的事情,倒是没有查到。”

    李修文沉默许久,再三思量后,便吩咐道:“去赵推官家里,帮我向赵公子传话,就说我请他明日晌午醉仙楼饮宴。”

    待李东下去,李修文便坐在书案前,筹划着怎么对付周家,以及今后如何安排。

    周兴犯的这个案子被尉氏县令压了下来,这个倒不难,只要自己对赵元良拉拢一番,到时候把案子捅到开封府,让赵推官来接手,破了这案子不成问题。至于知府大人那边,凭着父亲和他的交情,给他送上份厚礼,他该是不会插手阻拦。关键是要让这女子的舅舅出来告状,开封府才能接手。唔,既然他贪财,周家能给他多少钱,我李家也能给他更多。比拼财力,还真不怕他区区一个周家。

    如此一来,这案子一旦破获,怕是尉氏县令也要倒了,县令一倒台,怕是很多摆不上台面的事儿,都要被翻出来。周家和他关系密切,想来是少不了行贿赂之事的,扳倒周家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处倒,处处倒。只怕自己此次出手,要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了。

    相信此次只要不出意外,扳倒周家,应该不难。就怕这中间牵扯到某些人的利益,搬出个手眼通天的人物,那自己便要打虎不死,反受其害了。无论如何,周家不能留!唔,动作快些的话,趁着那些可能存在于背后的大人物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抢先动手,把事情办完了,到时候无论谁来出面,都无力回天了。兵贵神速!

    算计清楚了周家的事情,李修文又为自己未来发愁。距离明朝亡国还有八年时间,自己能做些什么?

    科举?他可没这个打算,让他摆弄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还没什么问题,让他做八股文可就太为难了。再说,就算是中了进士,要能影响朝廷,至少也要熬个十年八年吧?

    经商?唔,这个倒不难,凭借自己前世的经验,做些这个年代没有的,还是很容易的。可商贾地位不高,如何影响历史的发展?

    建立明朝地下势力?开什么玩笑,虽说是冷兵器时代,可江湖人士对上军队,那不是厕所里点灯笼,找死吗?

    举旗造反?我还想多活几年。前些日子闯王高迎祥才兵败被杀,自己的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明朝现在还有实力,民心思安,天下只认朱家正统,现在举旗不是明智之举。

    突然李修文眼前一亮,如果自己扶保个王爷呢?辅佐个贤明的王爷登上帝位,自己还有从龙之功,弄个国公来当当?可是自己凭什么能成功?除了对历史大事件知道一些,别的什么都没有。难道要跑去给王爷当天师,说哪一年怎么样怎么样?人家不把自己当神棍就是当妖怪,要是把自己绑起来点火烤了怎么办?乖乖,我可不想当烤鸭!

    自己还是太弱小了啊!唔,自己要有实力,才有投靠的资本。建立私人武装,地下势力,还有情报网?可是这些都需要钱,李家虽财大气粗,可用来养武装势力,却是杯水车薪了。再说,动用李家的财力,要是让父亲知道了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怕是要把自己逐出家门了。到时候连大少爷都当不成!

    自己倒腾点生意?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自己是穿越户,弄点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赚大钱还是蛮容易的,唔,这个倒是先不急,细节后边再好好研究一番。

    至于私人武装,现在还不能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等以后有了契机再说。

    地下势力的话,眼下有个王家。王家是开车马行的,多接触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如果可以从中培养出自己的亲信队伍,那到时候自己可就是明朝地下势力之王啊!唔,待过几天上门拜访,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这个也需要详细的筹划。

    情报网的话,这是必须要迅速建立的,而且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必须是自己的心腹,不然将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殊不知21世纪,兵马未动,情报先行!这次自己能顺利找到周家的破绽,就是通过情报调查的结果。李东对自己很忠心,培养成为心腹应该没问题。再招揽些机灵的人先用着,等以后把生意做起来了,有钱了再扩充人手。

    当自己有了这些条件的时候,再找个靠谱的王爷当老板,或许能改变些事情吧?唔,到时候让李东调查调查,来分析看看哪个王爷能成事。

    说一千道一万,拳头才是硬道理,马上才能得天下!只要有机会,招兵买马也不是问题,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谁来统领大军?自己除了记得几个明朝的名将外,其他一无所知。再说,武将有那么好搞定么,放着好好的朝廷公务员不做,跟你做反贼?

    哎呀!我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哈哈,看来我还真有当国公的命啊,哈哈哈!

 第013章 周家倒台(上)

    刘伯温住的客房里。

    “你小子,这你都知道?我真是小看了你!”刘伯温指着李修文笑骂道。

    “哈哈,师傅乃当世高人,素有汉相孔明、唐相魏征之大才!天下谁人不知?”

    李修文拍着马屁,接着问道:“师傅,你老人家有没有带在身上?”

    刘伯温摇了摇头,看到李修文失望的表情,便又笑道:“我身上没有,可我胸怀韬略,心有奇谋!何须带在身上?”这一刻,他不再像是个修行的道士,眼神凛凛如身经百战的将军。

    李修文一喜,忙道:“但请师傅赐教!”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老头,何止一宝,简直全身都是宝啊。

    被他热切的目光看的有些不自在,刘伯温打了个激灵,出声问道:“你是文人,为何想学《百战奇谋》?”

    李修文微微一笑,莫测高深地道:“世人皆言师傅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师傅岂能不知弟子所图?”

    刘伯温微微摇头,笑道:“那只是世人传言,不可尽信。你身怀天机,为师看不透你。”

    李修文肃然道:“弟子师从先生,自然也要做先生曾做之事!”

    刘伯温略一惊讶,随后便释然道:“为师此前便已算出天下将起灾祸,却无心世俗之事。今日与你有师徒之缘,看来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他沉默少许,接着道:“为师深知太祖皇帝多疑,若得此书,必将付诸一炬。是以当年出世前,曾将《百战奇谋》藏于《郁离子》之中,为的就是得一有缘人传承下去。后来太祖皇帝果真遣人来向犬子索要,目前原本就在大明皇城之内,可朱家子孙似乎并未察觉其中玄机。如今又天下纷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想来是朱家气数已尽!你且等候两日,为师手抄一份,再将此中韬略尽传于你!”

    李修文发现,师傅似乎并不知道自己是要扶保朱家王爷,也不解释,郑重行礼,说道:“多谢师傅!”

    翌日晌午,醉仙楼。

    四楼雅间,一大桌丰富的酒宴,桌上却只坐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身上一袭白色道袍,儒雅不凡,自然就是李修文了。在他对面坐着的,却是个獐头鼠目,五短身材的年轻人,此人正是赵元良。

    “李公子有何吩咐,但讲无妨!”赵元良拱手笑道。此前他被李明珊揍了一顿,和李家生了些不愉快,后来李修文亲自摆酒道歉,也算是给足了他面子,曾经和李家的不愉快早已烟消云散。李家虽是商贾家庭,李修文却是有功名在身的诸生,知府大人还和李家老爷有交情。李家大少爷亲自邀请,他自然是不能不给面子的。

    “赵兄说的是哪里话,舍妹年幼不知轻重,和你生了冲突。此前的一些小误会,还望赵兄多多见谅。在下敬你一杯,还请你多多海涵。”

    李修文担心他对前些时日的事情还耿耿于怀,便再次向他赔罪,笑着敬了他一杯酒,才接着说道:“你我年龄相仿,不如日后就以兄弟相称,如何?

    赵元良见他对自己如此客气,便也欣然举杯笑道:“那倒是兄弟的荣幸了。”

    李修文见他对之前的事已经不再介怀,便道:“如此甚好,今日你我先叙兄弟情谊,来,满饮此杯!”

    酒过三巡,宾主尽欢。

    李修文见气氛差不多了,才再次举杯敬了杯酒,出声说道:“兄弟最近还真是遇上个麻烦事儿,想请赵兄帮个小忙。”

    赵元良和他碰杯,一仰脖子喝光了杯子里的酒,才满面红光地拍着胸脯道:“咱哥俩谁跟谁啊?说吧,只要是兄弟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修文低声向他详细说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找人调查周家,查到的这么一桩压下的案子,并提出想请他父亲出面审了这桩案子。

    “竟有此事?!!如此禽兽之人居然还能逍遥法外。”

    赵元良惊讶不已,他觉得自己和周兴这个禽兽一比,简直就是善良的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差别啊,自己还是太纯洁了。

    “此事千真万确!那周兴所作所为也是人神共愤,所以兄弟才想借你赵兄之手,除了这个祸害。事成之后,兄弟还有厚礼酬谢!”李修文拱手道。

    “李兄说的这是什么话?那周兴胆大包天,居然敢派人暗算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兄弟我岂能袖手旁观?你的事儿就是兄弟我的事儿,再者,此事对家父为官的功绩也有益处,能帮的上忙的,我赵家义不容辞!”

    赵元良满脸气愤地说完,转而阴笑道:“今日回去我就和家父打声招呼,犯到了咱哥俩手上,有的是手段惩治他。嘿嘿嘿!”

    “嘿嘿!”

    俩人狼狈为奸,发出奸诈的笑声。这要是在半夜让人听到,一定会毛骨悚然。

    午后,李家院子里。

    李东带了个中年汉子来到李修文的书房里。这汉子身材微胖,眼睛很小,却很亮,一看就是个精明狡诈之辈。这汉子叫刘二,尉氏县人,被周兴强占身子的那位少女,就是他的外甥女。

    “想必这位就是李公子吧?久仰,久仰!”

    刘二进门后,立马向李修文拱手打了个揖,笑眯眯地奉承道。那张圆脸笑起来连眼睛都看不到了。

    “唔,你就是刘二?”李修文点头应了声,出声问道。

    “正是小的。”刘二答道。

    “你外甥女含冤自尽,本公子已经听说了,对此很是惋惜,也很为你们鸣不平!”李修文义愤填膺地说道。

    “劳李公子记挂了。”刘二忙道。

    “本公子现在给你安排了条明路,你去开封府衙门告状,自会有人为你申冤。状纸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李修文也不和他多说废话,直接说出了自己想让他做的事情。

    “这个。。。。。。”刘二故作为难,一双眼睛滴溜溜地乱转。

    李修文随手从桌案上取了准备好的一袋银子,丢到了他的面前,漫声道:“现在明白了吧,唔?”

    刘二接过袋子,在手上掂了掂,然后打开袋子朝里边看了看。当他看到里面的银子后,小眼睛冒光,对着李修文忙不迭地点头答道:“小的省得,小的省得!”

    李修文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满意地道:“那就好!去吧,府衙里的大人们都是体恤百姓的好官儿,他们会为你做主的。”

 第014章 周家倒台(中)

    翌日一早,开封府开衙。

    刘二便上前击鼓鸣冤,赵推官早就从儿子那里得了消息,所以早有准备,听到鼓声响起,就让人传他进来。

    刘二被传入堂中,只见大堂正中挂有一幅《日出东方图》,淡蓝色的背景,画面的最下方,是蓝色的海洋、浪花。上方一轮红日,上有仙鹤飞舞,栩栩如生。图的上方正中间,“明镜高悬”牌匾高高悬挂,两边立有“肃静”“回避”的牌子。两旁各自站着一排手拄着风火棍的皂隶。

    只见上方一身青色官服的大人,面相威严,身材魁梧,四十多岁的样子,官服补子上绣着一只溪敕,也就是紫鸳鸯。明朝官服制度严格,品秩不一样,官服颜色、胸前补子绣的动物都有不同,推官是正七品。

    那大人就是赵推官了,他叫赵雄。只见他一拍惊堂木,两旁皂隶持着风火棍敲击地板,拉长音大喊:“威。。。。。。武。。。。。。”唔,原谅我听成“贪污”。

    赵推官问道:“堂下所跪何人?”

    刘二跪着对答:“小人刘二,尉氏县人氏。”

    赵推官接着问道:“尉氏县人?有何冤屈,为何不上告县衙,来这府衙是何道理?”

    刘二拜倒哭诉道:“大人,小人不敢告到县衙门吶!”

    赵推官奇道:“这却是为何?”

    刘二忙把自己外甥女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赵推官。还说到了尉氏县县令包庇内弟,自己甥女告到县衙却反被打了板子,压下了案子,最后只能含冤自尽。

    赵推官拍案骂道:“想不到竟有此等事情,将状纸传上来!”

    旁边皂隶从刘二手里接过状纸,传了上去。赵推官假意看了半天状纸,其实对于此案,他早已了然于心。

    半晌,赵推官抬头说道:“你所诉之事,本官已经明了,可有人证物证?”

    “有的,小人邻居吴大娘和李二狗子都可为小人作证,小人那甥女,生前也曾告到县衙,状子此时该是还在县衙里。”

    刘二说完,遂伏地悲呼道:“求大人为小人做主!”

    “唔,你且放宽心,本官自会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赵推官对他说完,吩咐左右道:“备车驾,去尉氏县。”

    然后赵推官就带着一帮子皂隶出了开封城,直接杀赴尉氏县衙。

    尉氏县衙门后院。

    “唔。。。。。。呀。。。。。。大人你真坏!”

    县太爷的房间里,传出来这么一个娇媚的声音。这声音柔媚入骨,让人听了不自觉的就会想入非非。

    “哈哈,小美人儿,让本老爷来好好疼爱你!”一个男人的声音跟着传了出来。

    尉氏县的县太爷叫张远,是个肥头大耳、大腹便便的胖子,三十多岁的年纪。此时,他正在和他最宠爱的小妾,也就是周家的大小姐,周兴的姐姐,在房间里翻云覆雨。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丫鬟的呼声,房间里的俩人刚到关键时刻,就被人打断,张县令心里大为光火,脸色阴沉地从玉体上爬了起来,披上衣袍,打开门喝斥道:“混帐东西!出了什么事儿?”

    那丫鬟看到县太爷不高兴,心知是自己不小心撞破了大人的好事,颤声答道:“王。。。。。。王管事的说。。。。。。说是开封城里来了位大人,现在已经快到衙门里来了。”

    张县令听了纳罕不已:“开封府里的大人跑这干嘛来了?”

    那丫鬟答道:“奴婢不知。”

    “你下去吧。”

    张县令挥手让那丫鬟下去后,回头关上门,便对床上的小妾吩咐道:“侍候老爷我更衣,我去见见这位大人。”

    张县令穿戴好官服,刚出了后院,就被王管事告知,赵推官已经带人到了正堂,便赶紧往正堂那边走去。

    尉氏县衙门的正堂里。

    张县令迎上来拱手问道:“不知推官大人今日所为何来?”

    推官比县令大半级,所以赵推官底气十足,他似笑非笑地答道:“本官今日来,是为借你的衙门,审你辖下的一桩案子。”

    尉氏县令听完只觉事情不妙,当下便想陪坐在一旁听审。

    不料赵推官却说道:“今日怕是不方便让张大人旁听了,这桩案子可是和你有些关联。”

    张县令闻言脸色一变,背颊惊出了一身冷汗。转而怒气冲冲地道:“赵大人,我张远为官一方,自认虽无大的功绩,可也是兢兢业业,对辖下之事从无懈怠,大人可不能听信些不实之言,这分明是有人诬陷下官吶!再者说,下官若真有什么过失,似乎也不在大人你的管辖之内吧?”

    “张大人为官如何,本官自是无权过问的。”

    赵推官慢悠悠地答道:“本官今日来此,也不是为你而来,只是这状纸之上所告之人,乃是你的内弟周兴,是以为了避嫌,大人还是暂且回避了罢。”

    张县令见他如此态度,脸色铁青地离开了正堂。

    待张县令离开后,赵推官端坐正堂,开堂问案。

    只听赵推官对刘二问道:“你说你那甥女,是被周家大少爷周兴强行奸污,她上告县衙,县令张大人却包庇内弟,打了她的板子,压下了此案,致使她含冤自尽,所言可都是实情?”

    刘二忙道:“大人,小的所言句句属实!”

    赵推官点了点头,便对左右吩咐道:“去传周兴到堂上来!”

    周兴被县衙传唤,心里一阵纳罕,自家姐夫怎会突然传自己上堂问案?

    等到他被带到县衙正堂时,看到坐在上首的不是张县令,愣了一愣,心里只道莫非是行刺之事败露?当他目光一转,看到堂下边跪着的刘二时才恍然,惊觉事情不妙。

    “堂下之人可是周兴?”不待他多想,赵推官已然出声问道。

    “正是小人!不知大人传小人到此有何吩咐?”周兴赶紧跪下答话。

    “刘二告你强行奸污之罪,你可认罪?”赵推官直接喝问。

    “大人,冤枉啊!”周兴急忙喊冤。

    赵推官也不和他废话,他方才已经遣人去带人证了。只待人证到了,当堂指认他的罪行,这案子自然也就结了。什么?物证?刘二的外甥女都自尽了,还要什么物证?赵推官审这桩案子,不需要这个。

    赵推官今日办案,那叫一个雷厉风行。等到人证吴大娘和李二狗子被带到正堂,指认周兴后,遂将被告周兴收押,判处绞刑。《大明律》里量刑可按重了判,也可按轻了判,全看大人们对案子是什么心思。李修文没说要如何量刑,他知道赵推官是个聪明人。赵推官的确非常聪明,李公子既没有明说,那自然是往重了判。

    至于尉氏县令张远,他无权羁押,只是取了刘二外甥女留在县衙的状纸,便打道回了开封府。要扳倒县太爷,这还需要后边的运作。

    正堂那边审讯的结果,张远张县令已经知道了,他知道此案如此审结,自己的仕途便也要跟着完蛋了,他却无力回天,心中只道大事休矣!然后在心里,把自己的内弟,周兴的祖宗十八代全给问候了一遍。

    周家老太爷,“笑面虎”周永旺得到县衙传来的消息,却是再也笑不出来了。沉吟半晌,写了封信,遣人送往开封去了。这赵推官的态度,很明显是针对他周家而来吶,哪有一桩案子审结如此迅速的?只盼开封府那位能及时出手,救回自己的儿子了。

    很快李修文在开封城里也收到了李东传来的消息。对此,他只是淡淡一笑置之,这赵雄赵推官办事,还真是雷厉风行啊!

 第015章 周家倒台(下)

    开封城,醉仙楼。

    四楼雅间里,李修文起身,举杯敬酒:“大人真是明察秋毫,开封有大人你这样的官儿,真是百姓之福!”

    赵推官举杯道:“李公子过誉了。”

    周兴的一生就这么玩完了。这一切,全因李修文一人在背后出力所为。他并不后悔自己所为,周兴有此下场,实是罪有应得。自己用律法的手段惩治了他,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也免得今后再有百姓被他欺压迫害。

    他不是善人,也不会怜悯自己的对手。既然对方想要他的性命,他如果再心慈手软,不予以反击,只会遗祸无穷。他很明白要将威胁扼杀于摇篮之中的道理。心慈手软的人,最后都成了别人刀下之鬼。如今只是刚刚开始,他要的是整个尉氏县周家倒台,彻底的解决后患。至于他的出手,会不会牵连到其他的人,那已经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了。自己屁股底下不干净,出了事儿,那可就怪不得别人了。

    只是心里唏嘘不已,还隐隐有些担心。自己是否已经在悄然影响着这个时代,影响着和他有关联的每一个人。如果他真的影响了历史的轨迹,后世是否还有他这样的一个人出生,还有这样一段穿越时空的经历?会不会有哪一天,自己突然间人间蒸发?想到这里他就惊出一身冷汗。

    随着今后越走越远,地位越高、权势越大,他所能影响的将会更多。甚至,连这个时代、这段历史都会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只是以后的事,谁知道呢?他不知道,他师傅刘伯温也不知道。无论这个时代,还是他原先所在的那个时代,都没有人知道。要说知道,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赵推官回去的时候,李修文依照承诺,送了他厚厚一份大礼。他推让了半天,最后还是李修文强行塞给他的。

    这件小事,对李修文并没有什么影响,他每日照常练功、治病。可在尉氏县里,乃至整个开封府,却因为这桩案子,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震动。开封府知府衙门、提刑巡按使司衙门,众多官员联名上奏朝廷,弹劾尉氏县令。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有点大题小做,虽然一县的知县大人,对平头老百姓来说大的吓人,那可是管辖一方的父母官。可是对于这些个地方大员来说,不过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儿。但是他们却很重视,为什么?因为你下辖的地方,出了这么一位欺压百姓、为祸乡里的贪官污吏,如果你说自己毫不知情,没有上奏朝廷,那不是素餐尸位、无所作为吗?到时候吏部功绩考核,这可是自己仕途之中的一大污点,日后再想升迁可就难了。

    所以,李修文只是起了个头儿,这些个官儿们,就自个儿跟在后边,把该办的事情全给办了。要义正言辞、大义凛然,要对这样的官儿痛声大骂,要表现出自己的痛心疾首。他不得不惊叹,果然都是恪尽职守、体恤百姓的好官儿吶!

    朝廷的决定很快就下来了,尉氏县令张远撤职,发配边境守边。这位张县令的仕途生涯就此结束了。拔其萝卜带起泥,尉氏县令张远一倒台,和他有关联的乡绅地主,行污贿赂的一干人等,全都跟着受到了牵连。其中尉氏县周家,首当其冲,这个尉氏县有名的地主乡绅家族,被连根拔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势力更替,在尉氏县拉开了序幕。

    事情的背后推手,李修文却在刘伯温的房间里,悠闲的喝茶聊天。

    只见他端坐在官帽椅上,没错,他此刻并没有坐轮椅。经过半个月的治疗,他现在已经能够自如行走了,脸色也不再显得苍白,甚至隐隐还透着些红润。体内的寒气已经尽数被驱散,虽然身体还有些羸弱,却全然没有了病态的神情,他整个人看上去更显英俊了几分。面如冠玉,眉目清朗,端坐在那儿捧杯饮茶,浅笑谈话,活脱脱就是一个浊世佳公子的模样。只是让他很郁闷的是,现在欣赏他英俊外表的,却是一个老头子。

    “《百战奇谋》,顾名思义,此书分为十卷,内含一百战,分别一百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