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原始时代-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下船的夏国人,红叶首领急忙打着手势问道“你们夏国没有灭亡呀?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你们(的船队),还以为你们夏国灭亡了。”
第二贸易团队的人笑着表示道“我们夏国那么强大,怎么会灭亡呢,不过刚刚过去的两年里天灾非常厉害,我们夏国为了应对天灾暂时停止对外贸易,天灾可不是我们夏国的对手,这不,我们又出来与各个部落进行交易了。”
红叶首领“我想也是,你们夏国比我们部落强大那么多,怎么可能会灭亡。”
“你们部落也很强大,我们船队之前路过三个部落居住地,那三个部落居住地都没有人了,有很大可能已经灭亡,你们部落是我们船队遇到的第一个部落。”
“我们部落没有那么强大,天灾让我们部落损失惨重,唉……”红叶首领有些悲叹的表示道。
双方的交流没有持续太久,第二贸易团队的人将新年礼物送给红叶首领,见红叶部落不准备交易,船队起航,继续向下一个部落前进。
河岸边,红叶首领愣愣的看着远去的第二贸易船队,脑海中一直徘徊着一句话“若是我们部落有夏国那么强盛就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族人死去。”
第二贸易团队的人与红叶首领交流时间不算长,但是也将自己想要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主要的内容就是夏国顺利渡过天灾最严重的两年,自身没有任何损失,现在重新开始与各个部落进行交易。
光是表达出来的这点内容,足以表现出夏国的强盛,只要表达出来这点就足够了,没有主动邀请在天灾中遭受重创的红叶部落,毕竟现在天灾还没有过去,夏国种植的农作物依旧会有比较严重的减产情况,现在夏国会继续收纳外界的人口,但也没有想要一下子收纳太多,食物的问题是最重要的。
红叶首领暂时还没有想到带领部落加入到夏国,不过当“夏国船队又回来了”的事情传遍整个部落后,之前又“让部落加入夏国”想法的红叶部落高层,心中又生出这个想法。
“夏国在天灾中没有任何损失,我们却损失惨重,再这样下去,我们部落可能就会覆灭,倒不如加入到夏国去,只要大家能够继续活下去就好。”
“加入夏国吗?”红叶首领陷入到思考中。
……
夏国的两支贸易船队继续航行着,第一贸易船队路过两个部落,第一个部落没有人烟,第二个部落还生存着;第二贸易船队路过四个部落,前三个部落都没有人烟,第四个部落还生存着。
六个部落中只有两个还生存着,剩下的四个很大可能都已经覆灭,生存的那两个也在天灾中损失惨重,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还生存着的部落惨,已经覆灭的部落更惨。
夏国的人们生活在夏国,只是感受到冬季的漫长和寒冷,不缺少食物,也有足够的御寒措施,其他部落的惨状他们看不到。
现在随着两支船队一路航行下去,这么多部落覆灭,还生存着的部落被重创,船队上的人们变得越加沉默。
又近十年里加入夏国的人,他们感触最深,若是他们的部落没有加入到夏国,可能他们部落也会和那些部落一样在天灾中覆灭。
第一次乘船来到外界,平也有很多感触。
“要是这些部落早早加入到我们夏国就好了,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惨事。”
第508章 未来的选择1/2
“夏国人回来了。”
“原来夏国没有覆灭。”
“我就说嘛,我们部落都坚持下来了,比我们部落强盛那么多的夏国不可能覆灭。”
“我知道我们部落还能加入夏国吗?”
随着夏国船队重新出现,还生存着的各个部落生出各种想法,其中最为强大的渔部落和日部落,则表现的非常失望,他们多么希望夏国能够覆灭,然后他们前往夏国接收夏国的遗产,没有想到夏国不但没有覆灭,反而在这可怕的天灾中没有多少损失。
这一比,双方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渔部落和日部落阵营也很强大,但是在这天灾最强烈的两年时间里,渔部落和日部落阵营都有一定损失,几乎相当于二者在这两年中没有任何的发展,甚至是倒退了一点。
夏国是陷入停滞状态,却在人口方面仍有一定发展,科技上也有一定小进步,比如造船业。
实际上夏国复出对大多数部落来说并不重要,大家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天灾是在衰退,但是离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还有好长的距离,渡过天灾两年最严重时期的各个部落,仍旧有可能在天灾衰退的时期中覆灭。
剩下一部分部落则是在天灾中遭受重创转而选择加入夏国,这一部分很少,第一贸易船队回程时仅仅是带回来一个部落的首领,第二贸易船队回程时带回来两个部落的首领和巫,一共也只有三个部落的首领或者巫前往夏国考察,和前几年没得比。
也是天灾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夏国船只通行区域内的人类数量十不存四,部落数量也大大减少,能够选择加入夏国的部落也更加的少。
居住在山洞中的狩猎部落遭遇食物危机,大半农耕部落遭受到寒冷、缺少食物、战争三重危机,草原上的游牧部落部几乎不会缺少食物,却遭受到寒冷的威胁。
没有办法,草原上能够用来生火取暖的东西太少太少,游牧部落手中兽皮有很多,却无法将寒冷完全挡住。
第一贸易船队沿草原所对应的河段转悠三天多时间,才寻找到一个游牧部落进行交易,交易到手不到一百头显得瘦弱的成年牛和成年马,一个冬季过去,没有被冻死的牛马羊都瘦了下来,壮实的牛马羊几乎没有。
很快,两支船队回归,来夏国考察的三个部落的首领和巫先被礼部官员领走暂住中京城,等明天再面见夏国的王,两支贸易团队团长将此行比较重要的事情先向鹿缘汇报,然后鹿缘带着两人还有平一起前往王宫。
“王,黄河沿岸还生存着的部落只有两年前三分之一的数量,这些还生存着的部落,在天灾中也是损失惨重,渔部落、日部落那边损失不算大,另外还有三个部落的首领或者巫前来我们夏国,想要商议他们部落加入到我们夏国的事情。”鹿缘亲自向王汇报道。
“还有三分之一的部落幸存下来,还算不错,不知道在这天灾彻底消退后,又会剩下多少部落。”苏焱感叹的说道,房屋内鹿缘、鹿然、李志、平四人没有接话。
苏焱没有询问太多事情,夏国意外的其他部落对于夏国来说一般只有三个身份第一个是会选择加入夏国的部落,第二个是与夏国交易人口或者兽皮的部落,第三个则是夏国的敌人。
夏国如此强大,选择将夏国当作敌人的部落很少,最多就是各个部落对夏国非常警惕。
选择加入夏国的部落也少,若是自己部落能够好好生存下去,选择加入夏国的部落不会有多少,夏国国民那美好生活并不是吸引其他部落加入进来的主要原因,自己部落的信仰、语言、传承等有时候更加重要。
就拿现代社会来说,红旗国许多人都认为星条旗国的生活更好,红旗国中有一部分人羡慕星条旗国的生活,只要有条件就会移民星条旗国去,但是更多的红旗国人由于各种原因不会加入到星条旗国去。
毕竟这边土地生养自己,是自己的根,红旗国许多地方不如星条旗国,那就贡献出我们的一点力量,总有一天要让红旗国变得比星条旗国更加美好,这是所有红旗国人的心愿。
至于那些加入星条旗国的人,口中说着“我是红旗国人”,实际上国籍已经改变,他们已经不是红旗国人了。
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夏国和其他部落的关系多少与星条旗国和红旗国的关系相近,若不是这一场持续时间不短的极端气候变化影响,几乎没有多少部落会选择加入到夏国来。
等到天灾消散,到时候夏国从外界获得人口的方式只剩下两种,人易和战争,而且随着部落减少,大地上人类更加稀疏,人易也会让夏国获得多少人口,更多的是夏国亲自发动战争来掠夺人口。
外界的事情苏焱了解的差不多了,鹿缘带着两个手下告退,房屋内只剩下苏焱和平这对父子。
平向前走几步,来到苏焱身前,苏焱伸出右手,微微用力的拍拍大儿子的肩膀,平的身体一动不动。
“怎么样,这一趟外出有何感想?”苏焱笑着问道。
“感想,有很多很多,孩儿看到那么多的部落居住地变得残破,没有一丝人烟,他们可能是被其他部落灭掉的,也有可能是被寒冷和饥饿灭掉的,究其原因都是这可怕的天灾。
若是没有这可怕的天灾,大部分部落都能继续生存下去,若是这些部落在天灾之前选择加入我们夏国,族人们也能继续生存下去。
假若这天灾严重一些,我们夏国也会在天灾中损失惨重,天灾是可怕的,是人力无法抵挡的,只有‘自身’更加强大,才能渡过比这更强的天灾……”
平想到了其他部落,也由其他部落想到了夏国,这是一个继承者应该注重的事情,夏国不能重蹈其他部落覆辙,要从其他部落身上寻找原因,然后改变“自身”。
第509章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一)2/2
“你能想到这些很好,王是夏国的统治者,带领夏国发展壮大是王的责任,就和你想的一样,若是这天灾严重一些,夏国也会损失惨重,或许以后夏国还会遇到更加严重的天灾,这时候就需要夏国更加强大,以应对天灾的到来。”
“嗯。”平认真的点点头。
“晚饭快做好了,我们边走边说,我们夏国现在有近十五万人口,看起来非常多,我们夏国接触过的部落中,最大的部落人口不足我们夏国的五分之一,曾几何时……”
苏焱感觉大儿子外出一趟成熟了不少,也是一直待在夏国,只了解夏国的情况,对外界了解不多,多外出走走看看,对外界多了解一些,明白外界和夏国之间的差距,这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
“以后也该让安外出看看。”苏焱心中想到。
第一次外出这么长时间,平对家对亲人产生许多思念,亲人们同样也在思念着平,以至于平回来的第一顿晚饭持续更长的时间,大家一边吃晚饭一边聊天,主角自然是平。
第二天上午,苏焱接见三个部落的首领和巫,其中一个部落就是第二贸易船队最先遇到的红叶部落。
三个部落的首领和巫都向苏焱表示自己部落想要加入到夏国来,苏焱表示夏国欢迎三个部落的加入,加入时间放到秋收后,天灾还没有过去,食物非常重要,不能扔掉农田中种植的农作物,同时苏焱还表示会送给三个部落大量武器装备,以增加三个部落的实力。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是诚信的,说加入夏国就会加入夏国,就算是夏国提前赠予各个部落大批的武器装备,这些部落的实力得到提升,也不会反悔。
若是有部落敢反悔,那夏国的大军会教育一下反悔的部落,做人要诚信!
春耕已经到来,苏焱能够感觉到,今年的温度和去年同期温度相比提升不少,多个方面都在表明天灾正在衰退中,今年的情况大概和夏历三年的情况差不多。
虽然天灾(极端气候变化)没有夏历五年、夏历六年这两年那么严重,但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依旧有比较大影响。
夏国能够承受这正在消退中的天灾,不代表其他部落也能承受,甚至对一些部落来说,今年的情况要比之前几年的情况更加难以承受。
寒冷这一点还好说,单单是食物这一点就让许多部落犯了难,去年前年时间里,大地上还有较多的部落,一些部落缺少食物,可以通过战争掠夺其他部落的食物。
去年农作物还是减产,今年众多部落依旧难以支撑到秋收时节,但是这一次缺少食物的部落却很难通过战争来获取食物,因为之前两年时间过去,部落数量越来越少了,人类密度变得稀疏,相邻的两个部落间隔着很远的距离,还怎么能够找到。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部落只能依靠自身了,唯有与夏国接触的部落还好一点,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可以选择加入夏国,不过临河而居的部落基本上不会缺少食物。
不管外界有什么变化,苏焱最重视的还是夏国自身,感受到天灾不断衰退,反复的几率很小,且天灾对夏国的影响越来越小,苏焱决定制定一项计划,加速夏国的发展,计划的名称暂定为《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
人口,科技,疆域,贸易,文化,《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将会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技的发展,科技一项也是最复杂,包括造船、农业、武器等等。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将会是一项非常庞大的计划,光是制定《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就会用掉苏焱许多时间,目前才刚春耕,苏焱决定用掉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时间在编写《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平常里想到什么就记下来。
等到冬季里进行最后的完善,只要不出意外,明年正式开始施行。
首先是人口的问题,人口自然是越多越好。
目前夏国有人口近十五万,其中只有不到五千人是奴隶和仆役,成年男性国民有两万四千七百余人,成年女性国民有三万六千余人,去年里夏国新生儿九千出头,这还是受天灾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应该有超过一万一千新生儿。
可以说以现在夏国的人口基数,每年自然增加人口也能达到一万以上,随着夏国人口增加,自然增加人口也会越来越多。
唯一有点问题的地方就在于孩子太多,成年人需要分出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孩子,那用在劳作上的精力就少了。
好在这一项也有解决的方法。
年龄大一些父母,生育的子女中也有年龄大一点的,可以让他们来照顾弟弟妹妹。
另外则可以在城池里建造专门婴儿幼儿园,将婴儿幼儿都聚集起来,安排较少的人手统一进行照顾,减少父母的负担。
一年自然增加一万多人口,苏焱不是太满意,毕竟孩子成长需要十四、五年的时间,别看现在夏国一年自然增加人口在一万左右,每年成年的国民还不到五千人,最好是每年新生儿数量和成年国民数量相差不多,那时候夏国就有足够的成年劳动力来进行各种计划。
所以在夏国自然增加人口的基础上,还需要从外界获得一些人口,方法依旧是那三种,其他部落主动选择加入夏国,与其他部落进行人易,以及最后的战争。
以目前夏国的情况来看,前两者的的潜力都不大了,无法为夏国带来太多的人口,那只剩下最后一条路,战争!
实际上战争也分为两种手段。
第一种是以强大的实力去压迫目标部落,逼迫目标目标主动投诚,这样的部落可以融入到夏国来,龙部落早期、中期都用过这样的手段。
第二种则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进行的,目标部落拒绝投诚,那只能开战了,以夏国的实力几乎不可能失败,目标部落被覆灭,俘虏大批人口,成年男性和已经懂事的男孩都贬为奴隶,剩下的可以融入到夏国,这种手段主要是龙部落中期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夏国的实力再强,战争总是会死人的。
第510章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二)1/2
对于知道夏国实力的部落,有很大可能在夏国的战争威胁下加入到夏国来,比如龙部落成立初期强迫鹿部落、山部落、兔部落融入到龙部落。
夏国与这些部落长久接触,一些表面的东西还需要保持,夏国不会直接派遣大军过去逼迫对方。
先礼后兵,先对这些部落发出邀请,不接受邀请,再用武力逼迫,武力逼迫下对方不接受邀请也不搬家,才会派遣大军过去。
在苏焱眼中,很快黄河流域都会属于夏国的地盘,其他部落只有三个选择,一个是远离黄河流域,一个是加入夏国,最后一个是被夏国覆灭。
而对于夏国没有接触过的部落,他们不知道夏国的实力,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战争或者逃走。
不过夏国也会尽可能的避免走这一条路,毕竟战争得到的俘虏有很多都会贬为奴隶,即使对奴隶再好,许多奴隶内心都会留有对夏国的仇恨,这也是一种隐患。
夏国缺少的是成年国民,而不是奴隶。
人口方面暂记这些,以后再慢慢补充,接下来是科技方面。
苏焱想了想,将农业从科技中拿出来,单列一项,农业的确有单列一项的资格,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想到夏国要统治整个黄河流域,苏焱将造船技术列为科技发展的第一项。
人在陆地上行走的速度就那么快,还会被河流阻拦去路,因为船只的出现,夏国得以纵横黄河流域,与黄河流域其他部落进行交易,获得人口、牛马、兽皮等等。
一直以来,造船技术都是夏国重点发展项目,从最开始龙部落渡过源河前往鹰部落的小船,到可以在黄河主干中平稳航行的甲型船,再到速度更快身体更加庞大的乙型船,如今航速改进版甲型船已经出现,航速改进版乙型船用不了多久也会出现。
拥有航速更快的船只,夏国也就能够通过黄河触及到更远的区域,那里有更多的人口等着夏国去收纳,也有许多夏国需要的资源等着夏国去交易。
但是在苏焱看来,就算是航速改进版乙型船建造出来也不够,夏国还需要更好的船只。
夏国的船只一直将安全平稳当作重点发展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才要考虑让船只能够运载更多的货物和让船只拥有更快的速度。
许多时候载重量和速度不能同时满足,《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苏焱将速度更快的船只列作发展方向,有速度更快的船只,夏国也就能够更快的向外界扩张,换句话说,时间就是生命,不能将时间都浪费到赶路上。
船只载重量的问题暂时放下,只要建造体积更大的船只,载重量的问题很好解决,不过船只越大,航速也会受到限制,目前夏国所拥有的最大船只乙型船已经足够夏国内部运输使用。
目前夏国有两座造船厂,分别是源城造船厂和舟城造船厂。
源城造船厂每年可建造三艘甲型船,包括改进版甲型船,受限于地域,源城造船厂无法扩建太多,潜力比较低,以后只会建造不超过甲型船大小太多的船只,也会大量比甲型船小的渔船,使用渔船在河中捕鱼效率要比在岸边捕鱼效率高。
舟城造船厂每两年可建造三艘乙型船,夏国拥有所有类型的船只在舟城造船厂都可以建造,目前舟城造船厂的规模已经超过源城造船厂,拥有更多的造船师、工人,同时位于黄河主干的舟城造船厂拥有比较高的潜力,可以建造比乙型船更大的船只。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就是为了让夏国“有计划的”更快的发展,苏焱感觉到时候仅仅两座造船厂建造出来的船只无法满足夏国快速发展的需要。
正常情况下,夏国需要保持三支船队,主要是对外贸易,一支船队沿黄河主干向西航行,主要是与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进行交易;一支船队沿换黄河主干向东航行,主要是与渔部落到夏国区域的部落进行交易,也有可能载着军队发动战争;第三支船队前往渔部落更东方的区域开展对外贸易。
三支船队,最低标准是每支船队拥有十艘甲型船,尽可能多,不能减少。
比如一艘甲型船,一般能够运载二十头大牛或者大马,十艘甲型船才能运载两百头,夏国对牛马的需求量非常大,应该尽可能的增加负责与游牧部落进行交易的船队的船只数量,可以一趟运载更多的牛马回来。
向东开辟新航线的船队也要尽可能的增加船只数量,新航线距离夏国更远,两个月时间甚至更久才能回来一趟,船只数量少了,交易的规模也就小了,那么多时间都浪费在航行中,简直就是浪费生命。
目前夏国有四十八艘甲型船和八艘乙型船,减去三支船队的数量,留在夏国内部使用的船只数量并不多,往返于夏国现有的十九座城池和两座正在建设中的新城,船只数量根本不够用。
还有运部和国民假期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船只根本无法实行。
所以苏焱准备在实行《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五年时间里,再建造一座造船厂,增加船只供应量,以满足夏国发展的需求。
造船技术之后则是炼铁技术,在炼铁技术之前还有炼铜技术。
夏国的青铜技术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虽然没有达到其巅峰,但是对于夏国来说已经足够了,能够铸造出精致的青铜鼎,需要的仅仅是多花费一些时间。
苏焱没有这个需求,也就没有让夏国铸造多少这些不实用的东西,顶多少量铸造几个当作王宫的装饰物,或者赏赐给臣子。
关键是铜储量的问题,铜储量显然没有铁储量高,在中国古代,铜更多的是作为金属货币使用,铁则是金属工具的主要材料。
原本苏焱就有让夏国尽早掌握炼铁技术的打算,被天灾所影响,现在正式列入到《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科技方面的一项,夏国已经掌握炼铜技术,又知道哪里有铁矿和煤矿,炼铁的前置条件都已经具备,只等正式立项。
第511章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三)2/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前两个都有了,后面两个也要拿出来,指南针可以让人不迷失方向,火药可以开矿开路指南针的前置条件是磁铁,火药研发则有一点危险性,技术本身不算太难。
苏焱将指南针和火药两项写下,稍微想了想,苏焱又在这两项后面写下“玻璃”。
有一则故事:
三千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
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
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故事是否是真实的不知道,不过足以说明制造玻璃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玻璃的用处有很多,将玻璃装到门窗上让室内增加亮度,精美的玻璃制品用于交易,建造玻璃为屋顶的暖屋在冬季里种植蔬菜,更可以用玻璃来制造望远镜。
当然,玻璃技术的初期并无法达到苏焱想要的程度,还需要时间去研究,才能将一项项成果拿出来,这些事情并不耽误苏焱将“玻璃技术”列入到《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科技篇的一项。
造船、炼铁、指南针、火药、玻璃、水力机床……一项项技术写下来,可能还有许多技术可以列入到《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等着苏焱想到并补充进去。
科技篇之后是疆域,苏焱暂时将疆域和贸易放到一起,毕竟夏国的船只暂时只能在黄河流域航行,而苏焱也将黄河流域当作是夏国的地盘。
夏国的疆域是按照夏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最远处的城池进行计算,内部就是夏国的疆域。
原本苏焱打算使用“步步蚕食”之策,从夏国目前所在区域开始,沿着黄河主干分别向东向西,每隔一段距离建造一座城池,一步步推进,最终占领整个黄河流域。
但是当苏焱开写《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后,发现“步步蚕食”之策有点慢了,完全可以激进一点,在远离夏国本土的区域建立新的城池。
比如炼铁需要的煤在燕氏族老家有发现,想要采集煤矿最好在燕氏族老家建立一个定居点,安排奴隶来挖掘煤矿,还需要安排战士看守奴隶。
挖掘铜矿、铁矿、煤矿这些劳作都是非常沉重,而且对挖矿者身体不好,这种劳作都已经换成奴隶来做,夏国国民只担任看守者。
苏焱原本认为,一个定居点无法居住多少人,人太少可能会被敌人击败,远离本土无法得到支援,就算建造一座城池也有可能被敌人围攻。
这点倒是苏焱以前想差了,一座城池入住一万人口左右,敌人再强,也很难攻破拥有一万人口的夏国城池,夏国的强弓会教育敌人做人,实在不行就将城墙建造的更高更坚实。
更何况现在苏焱没有打算只在燕氏族老家区域只建造一座城池,燕氏族老家在黄河南岸,北岸就是草原,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一直是夏国的牛马主要来源,夏国需要更多的牛马。
倒不如在草原边界建造一座城池,在草原上开辟牧场,大批放牧牛马羊,还可以正式建立骑兵部队,让夏国的铁骑纵横草原,从那些游牧部落手中夺取牛马羊,这样夏国也就不会缺少牛马了。
草原边界建造一座城池,燕氏族老家建造一座城池,两座城池之间的距离不算太远,乘船也就一天左右的路程,若是从黄河南岸乘船到黄河北岸,再骑马前往另一座城池,时间完全可以缩短到三分之一甚至更短。
两座城池互相支援,完全可以在这片区域立足,甚至一座居住一万人口的城池也可以立足,日后也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情况多建造几座城池,反正迟早有一天夏国的城池会遍布黄河流域。
唯一的问题就是城池远离夏国本土,两地之间沟通需要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距离太远,可能会导致加入夏国时间较短的人产生其他心思,所以在远离夏国本土区域建造新城池时,最好是迁移加入夏国时间十年以上的家庭,一任城主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年。
凡是有夏国必须物产的地方,都可以在该地区建立城池,顺便的,夏国的疆域也在疯狂增加中。
苏焱将整个黄河流域都看作是夏国的地盘,不过真正想要占据整个黄河流域还需要时间,这个时间主要是花费在对付黄河流域其他部落上。
正好这个时间里,夏国可以按照《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人口篇中的计划,先以交易为名与更多的部落接触,一方面与之交易一些夏国需要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