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艳隋(粒子)-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中的丫鬟婢女见了离家出走的二夫人回来,无不欢天喜地,张氏下车入了府中,问起凌霜的下落,婢女们都说大夫人已经回了洛阳,张氏这才稍微安心了些。
    只要凌霜还在府中,她是决计不会跟她在同一个屋檐下住的,免得影响了心情,对肚子里的宝宝不好。
    魏征将她安全送到府上,又让人将昏迷中的通吃抬进府中,张氏要留他吃饭,他只说还有要事,告辞离去。
    张氏在府中住了两天,通吃总算醒来,并无大碍,她这才放心下来,安心等甄命苦回府,有时实在耐不住没有甄命苦在身边的日子,拨通他的手机,却发现他始终关机。
    她不知他到底身在何处,在做什么,只知道他堂堂的暗卫大将军,世界上最狡猾的大色狼,一定又在哪里碰上了什么艳遇,算计什么人了,不知道又有谁遭殃,载在他的手里,他哪知道她刚刚经历一次死里逃生,还差点被人污辱,他却无知无觉,心中暗自苦恼生闷气,却也无可奈何。
    直到第五天,一只信鸽飞进甄府,被通吃抓住,又来请她炖鸽子汤,被她狠狠骂了一顿,告诫他以后再也不能抓鸽子炖汤吃,取了鸽子脚上的信笺一看,上面写着:洛阳危急,王氏猖狂,速回。
    本想在这荥阳城里养好身子待产的张氏,一见这信笺,登时寝食不安,她看得出这字迹,是福临的亲笔所书,一定是洛阳城中起了什么变化,福临送出信鸽来求助的。
    甄命苦的手机打不通,她着急万分,想了半日,留下一封信,让府中的丫鬟等甄命苦回来交到他手上,叫上通吃,租了辆马车,乔装打扮了一下,出了荥阳城,往洛阳赶去……
    …………………………
    张氏离开荥阳不久,王玄恕也准备动身回去。
    裴虔通之死,他并没怎么放在心上,若不是对裴虔通在魏县建造的豪华宅邸有些垂涎,他也懒得搭理这种失节败将,他向来觉得,今日为降将,他日为反骨,区区一个降将能有什么忠诚可言。


705 被激怒的秦叔宝
    今日为降将,他日为反骨,区区一个降将能有什么忠臣可言。
    如今裴虔通一死,正好有机可乘,待回到洛阳,找个借口,让他爹把裴虔通的家人一并发配到岭南那荒山野地里去,把他在杨广宫中搜罗的宝贝全都给据为己有。
    想想都觉得心情大好。
    一路上往西而行,入了荥阳城后,甄命苦生怕被敏感的张氏给认出来,一直以感染了风寒,无力起身作借口,躺在车里,除了几个侍卫给他端茶倒水送饭,大部分时间都看不见人影。
    车队到了仓城,已经是王世充部下的地界。
    出来迎接的,是秦叔宝和程咬金两人,自从两人投了王世充之后,王世充为示信任,将两人任命为仓城的守将,负责镇守粮仓。
    王世充知他们在猛将如云的瓦岗军中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豪勇人物,特地从番邦进贡的宝马中挑选了两匹,分别赏赐两人,尽心拉拢。
    程咬金倒罢了,在洛阳混过十几年,深知王世充的为人,并不怎么在意,秦琼却是第一次与王世充打交道,又是爱马之人,得了一匹上等好马,心中欢喜,命名为“追风”,每天亲自梳洗,割草喂养,恨不得与之同眠。
    王玄恕到了仓城,秦琼知他是王世充二公子,有感于对王世充的恩遇,骑了追风出来迎接。
    ……
    王玄恕对这些降将一向不怎么瞧得起,再加上当年程咬金曾经帮过甄命苦,得罪他哥哥王玄应,他对他哥哥虽没什么好感,俗话说长兄如父,王玄应对他也从来都是摆着一副兄长的样子,动则教训,让他很是不爽,当初听说王玄应被宇文化及抓为人质,他心里不知有多高兴,恨不得他死在宇文化及的监牢里才好,到那时,他成了王家的唯一继承人。
    他见两人出城迎接,也不下马,骑在马上,爱理不理,神情倨傲,径直入了城中。
    当他经过秦叔宝身边的那匹浑身雪白,皮毛被刷得发亮的追风良驹时,眼神都亮了起来。
    “好马!”
    秦叔宝一直为自己精心爱护的爱马感到自豪,在他悉心照料下,追风一身漂亮的流线型肥膘,打个鼻鼾都能看见那一身肥膘在阳光下抖动,闪闪发亮,堪称神骏无匹。
    也就甄命苦从突厥带回来的踏血可堪匹敌。
    王玄恕见了,哪能不喜,当下就起了觊觎之心,秦叔宝哪知他的心思,脸上颇有自豪之色:“此驹名为追风,是郑王赏赐的。”
    “我爹给的?”王玄恕愣了一愣,脸色变得有些不悦:“我身为左翎卫将军,座下的马都没有你这匹好,你区区一个守粮仓的,哪用得了这么好的马,这匹就给我用了吧,回头我让人再给你挑一匹符合你身份的。”
    话音刚落,秦叔宝脸上的表情从错愕到羞辱,又从羞辱变成了愤怒,那一张俊脸立刻由白憋成了红,又从红憋成了紫,站在那里,看着王玄恕丝毫不顾他的脸面,让人上前牵马。
    秦叔宝冲了出来,拦在王玄恕的面前,大声道:“二公子,这是令尊大人赏赐给末将的,岂能说牵走就牵走!”
    “赏赐?你有什么功劳,我爹凭什么赏赐给你这么一匹好马?若是你这样的降将都能得这样的好马,那些为我王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又该赏赐什么?来人,给我拉走!”
    秦叔宝登时语塞,眼看自己的爱马就要被带走,热血一涌上头,转身两脚,将王玄恕的两名仆从给踢倒在地,怒目圆瞪,喝道:“谁想动它,先过了我这关!”
    王玄恕见状,冷笑连连:“还反了你了!”
    说着,手中的马鞭朝他身上抽落……
    啪——
    秦叔宝一动不动,伸手抓住了王玄恕的马鞭,王玄恕正待抽回,却被秦叔宝抓住不放,他用尽全力,挣得脸涨红,却依旧纹丝不动。
    “想犯上谋逆吗?还不放手!”
    秦叔宝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旁边的程咬金见势不妙,知他动了真怒,急忙朝他使眼色,让他忍一时之怒。
    秦叔宝是什么人,一生干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活,哪能被王玄恕一两句吓住,更吞不下这口气,对程咬金的脸色视若不见,正待给这目中无人的公子哥刺杀抢马出去,王玄恕身后的马车上传来一阵哈哈大笑。
    “王公子,这位将军,何必为了一匹马伤了和气。”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只见甄命苦装扮的凌敬从马车里走出来,脸上已没有了之前病恹恹的样子,其他人哪知道,张氏已经回到了洛阳城,裴虔通也已经死了,之前不愿再跟这王玄恕虚与委蛇,这才装病到现在,若不是遇上这事,他还打算一路病回到洛阳。
    他笑着走到两人面前,劝道:“两位,今天就请看在凌某的面子上,此事暂时先放在一边,入城再说如何?让这么多手下见了,影响不好。”
    王玄恕虽瞧不上程咬金和秦叔宝这两个降将,却不敢怠慢了夏王的使者,也被秦叔宝眼中的杀意给吓了一跳,这才突然想起来这些山贼草寇出身的都不是善类,发起狠来,他们这区区几百人可不万万不是对手,如今甄命苦出来调停,正好乘机下台,暗想等以后回了洛阳,调来自己的兵马,再跟这目无主上的降将算账。
    “若不是看在凌先生的面子上,今天就要拿了你这犯上的东西问斩!”
    说着,瞪了秦叔宝一眼,喝道:“还不放开!”
    秦叔宝含怒松手,王玄恕用力过猛,差点没从马背上跌下来,甄命苦急忙上前暗中出手扶住,这才没让他丢了丑,王玄恕怒不可抑,却自知斤两,不敢妄动,否则依着他平日里的性子,就要当场将这人擒下,杀了立威,如今越发地对这桀骜不驯的瓦岗贼将记恨起来。
    连同程咬金一起,也被他记了一笔账。
    恨恨一挥手,带着几十个随从,入了仓城。


706 宝马赠好汉
    甄命苦看他怒冲冲走远的背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暗道有这样坑爹的儿子,王世充不被坑得倾家荡产声败名裂才怪,不过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实父子都是一路货,转身走到秦叔宝和程咬金身边,故意装着不认识的样子,见礼道:“两位将军如何称呼?”
    两人见他从容稳重,谈吐儒雅,几句话便为他们化解了危机,心中暗自感激,急忙回礼,报上各自姓名。
    甄命苦这才知道跟程咬金在一起的,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左右护门神将之一,有着玉面郎君之称的秦叔宝,笑道:“凌某乃是夏王座下的一纳言,单名一个敬字,此次随王公子入洛阳,是为了与洛阳结盟一事,路过仓城,本不愿中途多生变故,实在不忍见两位将军受到折辱,这才出言相劝,两位将军可愿听凌某一言?”
    两人忙道:“不敢,凌先生有话尽管直说。”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得低头,这位王公子心高气傲,你们若要与他硬碰,最后吃亏的一定是你们,除非两位将军无意在王世充帐下效力,若是如此,你们就更不应该在这时候得罪了这二公子。”
    两人神色一凛,似乎有所忌讳,不敢再言语。
    甄命苦知这两人都是聪明人,也不说得太白,点到为止,笑了笑:“两位将军请放心,今天的事,王公子那里,凌某会替两位尽力斡旋,看来秦将军是真正的爱马之人,听说洛阳的龙门镇上,暗卫大将军府中有数匹从突厥带回来的上等宝马,那可都是千金难买的良驹,已经送出数匹给他的部下,这暗卫大将军又是爱惜将才之人,若是秦将军亲自登门拜访,说不定能获赠一匹,到时再无他人胆敢向将军强行索要。”
    秦叔宝闻言大喜,急忙道谢,程咬金眼中却闪过一丝疑色,他总感觉这个凌敬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特别是他知道甄命苦一向有千变万化的身份以后。
    虽有怀疑,却不能直问,只是眼睛不时地在他身上打量,暗自揣测。
    三人一起入了仓城,程咬金早已让人在仓城的酒楼设宴款待,王玄恕因为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并没有出席,秦叔宝与程咬金两人乐得不用招待这个傲慢公子哥,拉着甄命苦,酒席上一番寒暄之后,甄命苦突然揭了面具,露出真容来。
    两人都大吃了一惊,随即明白过来,都大感有趣,哈哈大笑,秦叔宝早已知他当日在荥阳大战瓦岗群雄之事,只因当时他在外镇守,并不在荥阳,一直遗憾未能见上这一人独战瓦岗三名当家,还能从众多当家的包围之下从容离开的传奇暗卫大将军,如今一见,又想起刚才在城门外的一番赠马之言,哪还不知甄命苦有结交之意,登时有相见恨晚之憾,说话越发没了顾忌,破口大骂王玄恕。
    甄命苦也从两人的口中得知在他出使洛阳的这些天里,窦建德以萧皇后的名义,招降了渤海郡景城的郡守张玄素,还亲自率军追击丧家之犬宇文化及,终于在聊城击败俘虏了宇文化及和一干旧隋的大臣,将宇文化及和他的亲弟弟宇文智及一干参与谋害杨广的近臣处斩于闹市,穿上哀服,将萧皇后请出宫门,登楼大哭,缅怀先帝,以示忠隋辅君之心。
    “依我看来,窦建德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杀了些无关紧要的小喽啰虽有表态之意,却把真正的大奸大恶全都收留,裴矩,虞世南,何稠等人,哪一个不是见风使舵,奸滑狡诈的老狐狸,居然还被窦建德任命为仆射,尚书等官职,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秦叔宝两杯下肚,谈论起天下大势来,并不藏掖,直抒胸臆。
    甄命苦却知窦建德这些举措,都是自己出谋划策的结果,为的只是让萧皇后不至于处处受制于人,起码安全有保障。
    如今从这两人口中听到这些消息,完全放下心来,据他的观察,窦建德虽有刚愎自用的一面,为人却颇有豪气,对人对事也都称得上磊落,不失为一条汉子,不至于欺辱一个落魄皇后。
    他把这些前因后果大概跟两人说了,引得秦叔宝连连惊叹,倒是程咬金,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柱子,怎么了?”
    程咬金问:“怎么不见张老板娘跟你在一起?”
    甄命苦笑了,程咬金一定是觉得他跟萧皇后有染,把张氏给弄丢了,想想也不怪他,谁让他一向给人的印象是只为自己的女人劳碌奔波的命,一时也解释不清楚,只好又将这一路来如何暗中帮张氏,又是如何跟魏征演一出戏除掉裴虔通的事说了,听得秦叔宝暗自咋舌,暗想幸亏这人不是敌人。
    程咬金一直默默地听着,沉默了半晌,突然独自闷了一口酒,问:“甄兄弟,我心里一直有件事想问你件事,希望你能坦诚相告。”
    甄命苦笑说:“你我有什么不能说的,只要我知道,绝不隐瞒。”
    “当初在荥阳,是不是三小姐让人扮成李密的手下来追杀我和我那些儿郎的。”
    甄命苦点了点头:“是,你我当时各为其主,霜儿也只是稍用了些手段,让你知难而退,希望你别怪罪。”
    程咬金将杯子重重一顿,沉声道:“那你可知道,他们可不是为了吓唬吓唬我这么简单,出手招招致命,我一百多个儿郎,逃到仓城时,只剩下了十几人!”
    甄命苦微微一愣。
    程咬金见他这神色,眼中闪过一丝松了一口气的神色,“算了,都已经过去了,战场无兄弟,兵不厌诈,我只是想知道你是不是也想要我性命,如今看来,你真不知情。”
    甄命苦陷入了沉默中,许久,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她跟我说只是吓唬吓唬你,回去我问清楚,一定会给你个交代。”
    程咬金哈哈一笑:“算了算了,都过去了,弟兄们上战场也没想过要活下来,尔虞我诈份属平常,不说这些郁闷事,战场上的胜败,我本来就不太在意,只要不是你甄兄弟想要置我死地,是谁都无所谓,哈哈,喝酒!”


707 猛将难得,何况有俩
    秦叔宝也感觉到两人之间毫无保留的信任,急忙举杯,化解尴尬说:“柱子哥说的是,甄将军不必过于介怀,我与柱子哥在瓦岗军这么多年,杀人放火的事干得其实也不少,谁是谁非又有什么好计较的,无非就是谁的拳头硬,谁的头脑灵活,谁就活得长久些,对这些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不怨别人。”
    甄命苦举起杯:“秦兄,你跟柱子既然是兄弟,那也就是我的兄弟,不必太见外,不如就以兄弟相称。”
    “哈哈,那小弟高攀了,小弟年纪比你轻,喊你一声甄哥。”
    “不敢,以后还请秦兄弟多关照。”
    秦叔宝越发觉得这暗卫大将军没有一点架子,也没有那些贵公子的倨傲和狗眼看人低的嘴脸,频频举杯相敬,不知不觉又谈到今后的去向,都觉得目前长安李家,洛阳皇泰主,齐州的窦建德是最有希望争得天下的。
    只是程咬金因为三小姐下令对他下杀手一事,断绝了他投靠长安李家的念头。
    接着又说起窦建德,秦叔宝说:“这几天探子传来消息说,招降渤海景城郡守后,夏军实力大增,又开始游说涿州的罗艺,结果被拒之门外,惹怒了窦建德,正在招兵买马,联合突厥,准备来个上下夹攻……”
    秦叔宝顿了一顿,话锋一转:“依我看,窦建德虽有雄心,可惜在错误的时机惹了错误的敌人,与涿州一旦开战,一定会陷入胶着,大军深陷,无法脱身,丧失谋取洛阳的时机……”
    他看了甄命苦一眼,“如今只剩下洛阳可容身,但皇泰主幼弱,不是王世充的对手,否则以洛阳城池之雄,保一方安定十几年,也未必不是不能……连我都知道这一点,三小姐不可能不知道,怕是不久就要对洛阳动手了。”
    程咬金笑道:“叔宝,你与李家并无嫌隙,若想要投三小姐,不必顾虑我这一层关系,我虽然差点丧命在她的部下手中,可心里并没有对她有半分怨恨,反而对她着实佩服,她又是一向善待部下,你若能放下身段,投她帐下,其实是莫大的好处。甄兄弟刚好也在,让他帮你引荐,你怎么也能捞个将军做做,将来立了战功,何愁不能封妻荫子。”
    秦叔宝笑道:“柱子哥真爱说笑,莫非让我投了她,反过来与你作对不成?当初你因为二当家的关系,差点害死了甄哥,虽然甄哥并没有怪罪,可你心里不是一直都有愧疚吗?我可不敢重蹈你的覆辙。”
    “你若投了三小姐,我便回洛阳打铁就是,三小姐总不至于连一个打铁匠都不放过吧。”
    秦叔宝笑说:“那我也干脆卸甲归田,给你打下手得了,值此乱世,贩卖刀兵,也不难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豪。”
    甄命苦看着两人,突然说了句:“两位何不现在暗卫军中暂时安身,等局势明朗,再做决定不迟。”
    两人想也不想,转过头看着他,齐声道:“就等你这句话了!”
    三人互看了一眼,接着大笑,三个酒杯重重碰在一起。
    ……
    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宫中,大唐群臣正在朝上议论朝政。
    龙袍加身的李渊,神态威严,高坐龙椅之上,群臣参拜已毕,开口说:
    “如今河西已定,朔方梁师都北联突厥,蠢蠢欲动,虽大唐军兵多将广,小小跳梁不足为患,但如今正是谋取东都的良机,若不震慑这些宵小,只怕会后患无穷,众卿家有何应对之策。”
    陛下所站十几人,皆是当初跟随李渊一起太原举兵的李氏族人和功臣。
    其中刘文静与裴矩皆为李渊心腹军师,当初举兵时,刘文静与当时身为晋阳宫监的裴寂都只是李家幕僚中两个落魄不得志的书生,为了出人头地,不惜策动李渊谋反,四下奔走,劳心劳力,当时的晋阳郡守高君雅和司马王威两人发觉了李家密谋,被他设计擒下,杀人灭口,保住了起兵一事不外泄。
    之后又发生了当时的马邑郡丞李靖入长安告发李家父子谋反一事,也是他暗中着人发布命令与各路绿林中的贼寇强人,让他们阻截抓捕李靖,李靖因此落入了盐帮手中,之后便有了甄命苦夜探盐帮分舵,无意救下李靖一事。
    论功劳,李家的家臣中,他刘文静应居首功,李渊入主长安之后,他自然成了李渊身边最敢说话,也是最有分量的近臣之一。
    站在他身边的,是自幼与他相交,共过患难的朋友裴寂,神态恭谦。
    当初身为杨广的晋阳宫监,负责晋阳宫中的嫔妃生活起居,不但职位低微,而且深受人诟病,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却混在一堆胭脂粉气的女人中间,每天耳旁都是为胭脂水粉,鸡毛蒜皮的小事烦心劳力,其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只有刘文静一人可倾诉,也只有刘文静能理解他的苦闷,那段患难的日子,刘文静是他的挚友,也是他的知己。
    后来经刘文静介绍,他结识了李渊,成了他人生中的转折点。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拂乱其所为,是因为苦难中磨炼的韧劲和毅力,是成就一番大事的必备素质。
    裴寂得遇李渊,就像是鱼游大海,鸟飞高空,多年来自强不息积攒的才华得以施展,再加上他深谙投其所好之道,暗中将晋阳宫中杨广储蓄的寂寞绝色嫔妃,一一介绍给李渊受用。
    因而深得李渊欢心,在私事上,李渊与他更像是年少时玩耍寻乐的酒肉朋友,在公事上,他也是李渊最为信任的亲信。
    在朝堂之上,他更深知收敛低调之道,并不像刘文静这么爱出风头,事事要与人争论个高下,而私底下,李渊都会单独找他商量。
    除了刘文静与裴矩两个谋臣,另外一边的,是李渊的兄弟子侄。
    其中站在上首的一名年轻男子,身高七尺,面如冠玉,战甲加身,威武不凡,脸上的神情也颇有顾盼自豪之色,脸型与李渊有些相似,一看就是父子。
    他就是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河东蒲州起事的功臣,与刘文静一起活捉了当时驻守潼关的旧隋老将屈突通,将他劝降,李唐军得以入关兵至长安城下。


708 同根未必同心
    论辈分,他是李渊长子,论功勋,并不下与在座的任何一人,除了二子李世民,他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将来也必定是太子的人选。
    这一点,朝中所有人都心里有数,唯独这个刘文静,仗着有功,又与李世民私交甚厚,经常捋其虎须。
    听到李渊询问,刘文静率先开口,分析了一番天下大势,各方优劣之后,将窦建德进来攻下河北大部分城池的现状作了自己的分析,接着又说到突厥的骑兵强大,觉得应该暂时先稳住突厥和齐州窦建德,各派使者前往结盟,放低姿态,麻痹对方,使对方不会因为危机感而妄动干戈。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平定东都洛阳,臣听说窦建德已经派了使者,与王世充儿子王玄恕一道,前往洛阳结盟,万一被齐州窦建德抢先一步,洛阳落入王世充的手中,与窦建德互为照应,只怕我大唐军再要攻打洛阳,就难上加难了。”
    一旁的李元吉怒冲冲地打断道:“刘军师的意思,是让父皇向那些突厥人低头不成?”
    刘文静从容笑道:“自古能成大事者,皆能忍一时之辱,越王为夫差奴仆,端溺盆,倒痰盂,忍辱负重,最后灭了吴国,刘邦在鸿门宴上卑颜讨好项羽,贪生怕死,被项羽所轻视,这才避免了杀身之祸,后得大汉天下。可见若是为了天下计,暂时向突厥称臣,并无可耻,给他们许下财帛好处,借他们之力,助我攻打洛阳,夺得天下之后,再反戈一击,一雪前耻,实为上策。”
    李元吉怒喝:“你的意思,难道让我父皇给那些蛮夷端屎尿盆不成!混你的帐!”
    朝堂众臣闻言无不叹息,这个齐王,比起他两个哥哥来,实在是不成器。
    李渊瞪了李元吉一眼,制止了他继续咆哮朝堂,思量片刻,问:“那依刘爱卿之见,该派谁前往呢?”
    “臣以为,太子是最佳人选。”
    李渊望向李建成,李建成从容不迫说:“突厥人一向瞧不起汉人,认为汉人疲弱瘦小,不堪一击,世民与突厥有过多次交手,突厥人并不曾从世民手中占得半分便宜,若论文治武功,世民在突厥人中也都有着响亮的名堂,若能派世民出使,示之以弱,定能起到骄纵麻痹的奇效。”
    他的目光落在了对面的李世民脸上,微笑道:“世民,你是我大唐的猛将,又是大唐的二皇子,你前往突厥,再合适不过,至于洛阳之事,就交给为兄替父皇分忧吧。”
    李世民点头说:“既然大哥觉得世民适合,世民就走这一遭。”
    刘文静见李世民都应可了,也无话可说。
    李渊对两子之间争夺功劳的角力,一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子在能力方面各有千秋,他们办事,他放心得很,唯一的缺点就是,两人都太过优秀,反而不容易分出高下,也渐渐变成了一山容二虎的局面,让他隐约感到不妥。
    这两兄弟之间表面虽然和睦相亲,其实都在暗中为积攒自己的实力,日渐嫌隙,他身为父亲,看在眼里,心中却暗自着急。
    在朝堂之上,他也从来不会赞同任何一方,以至于李建成常常仗着哥哥的身份,占据了上风,说的话也是居高临下,对李世民发号施令。
    光是维护伦常长幼这一个出发点,他也没有理由反对李建成,更何况李建成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他话音一转:“有世民出使突厥结盟,朕甚为放心,至于洛阳之事,众位卿家有何对策?”
    不待其他人说话,李建成抢先说:“王世充已经掌握了十二卫府兵力,洛阳迟早会落入王世充的手中,这王世充一向任人唯亲,量小无才,两个儿子又都是骄纵跋扈的公子哥,洛阳落入王氏族人手中,必然衰败,人心思变,儿以为,出兵的同时,暗中派十几人潜入洛阳,使些钱银,买通王世充手下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将领,以待将来里应外合,一举攻下。”
    刘文静是李渊的近臣,又与李世民交好,身份特殊,对李建成也不像别的大臣那样唯恐讨好不及,他知道只要李渊一日健在,李建成就算坐定了太子之位,想要登上帝座,也是十几二十年之后的事了。
    在这期间,李建成能不能坐稳这太子之位,还有太多变数,在他看来,李世民比起李建成,更有能力居此大位,若李世民能依靠他的力量成为太子,将来他刘文静就是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所以对李建成的种种言辞,都不余遗力地反对刁难。
    他的口才极佳,李建成话音刚落,他便反驳道:“太子有所不知,这王世充虽手握十二卫府军,但皇泰主杨侗的实力也不可小瞧,有名震洛阳的暗卫军和罗士信的右翎卫军为左右臂与之抗衡,特别是那暗卫大将军甄命苦,一直受杨侗倚重,有他的暗卫军在洛阳,王世充未必能为所欲为……”
    李建成打断他说:“莫非刘军师认为仅凭一个甄命苦和他的几千暗卫军,就能抵挡王世充十多万卫府军不成?”
    刘文静毫不想让:“太子有所不知,刘某最近收到密报,得知这甄命苦的真实面目,其实就是当年杨广身边的暗卫大将军丁硕。”
    朝堂之上,登时发出一阵阵惊叹之声,开始议论纷纷。
    刘文静脸有得色,看了脸色变得有些不镇定的李建成,看样子连他也不知道甄命苦还有这层身份,始料未及,以至于刘文静一说出来,对比之下,显得他这个太子的情报眼线,还不如一个朝臣,怎不让他难堪。
    其实,刘文静得知甄命苦这层身份,也是从李世民口中得知,当初李世民在洛阳时,为了迎娶长孙贝儿,曾经潜入过甄命苦与张氏当初的婚房中,偷了甄命苦的易容面具,其中就有一个丁硕的面具,李世民这才知道甄命苦原来就是当年杨广身边的暗卫大将军丁硕。


709 只是棋子
    李建成心中虽震骇,表面却看不出一丝慌乱,冷哼一声:“那又如何?”
    刘文静很是满意群臣的反应,开始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将甄命苦这一路来的轨迹,从跟随杨广打高丽,到朔方的经营,震慑突厥三年,不敢南侵,到破朱粲,再加上半年前助李世民平定河西之乱的种种,如今又助三小姐破了瓦岗等等,如数家珍地说来。
    最后得出结论说:“有如此人物为杨侗的助臂,王世充未必是对手。”
    待他说完,李建成已是一脸阴沉,连他也知道,若刘文静所说属实,那这洛阳之中,还真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数。
    他只恨当初为了不让凌霜控制瓦岗军,让魏征镇守荥阳,不然有魏征在,今天也不至于让刘文静一人卖弄口舌,强撑道:“他不是已经投靠我李家了吗?按你这么说,有他在洛阳,大唐军要对付王世充就更有把握了。”
    刘文静又说:“太子有所不知,坊间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