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木林)-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现在的中国,也还没有这么大的胃口,能把南洋一口吞下来,就算是把南洋各国都灭了,中国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直接统治,就箅是移民,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效仿日本、朝鲜一样,把这些南洋国家再度收为中国的藩属国,然后通过移民、贸易、文化等多方面的手段,逐步同化这些国家,相比于历史悠长的日本、朝鲜来说,南洋各国的历史也不过就是近三四百年,底蕴浅得很,同化他们要比日本、朝鲜容易得多。
虽然在此前,中华军连灭了马京达努,苏禄两国,但这两个国家本身并不大,而且他们的领土是吕宋群岛的一部份,另外也是借灭这两个国家来警示南洋各国,凡事与中国为敌作对的国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因此宰了这两只鸡之后,现在就该施以一点怀柔政策了,才对文莱网开一面,也是向南洋的其他国家表示,只是顺服于中国,就可以保住自己的王位,在大棒抡了一通之后,也该扔两根胡萝卜,否则就会逼着南洋各国跟着荷兰一条路跑到黑,这样对中国也不利。
另外文莱的领土面积,人口要比马京达努,苏禄都要大得多,而且他们所在的加里曼舟岛是商毅选定与荷兰舰队的战场,同时也是未来进攻巴达维亚的前沿阵地,因此接纳文莱王室的投降,对于中华军的下一步战斗,大有益处,如果将文莱灭亡,国民未必会心服,在中华军与荷兰舰队决战期间,如果在背后使点小动作,扯点后腿,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文莱王室当然不知道这些套头,因此也十分庆幸,而阿都贾里鲁阿巴一世也是感激涕零,也当场向商毅三叩九拜,表示文莱将永奉中国为正朔,做中国的藩属国,同时也表示将倾全国之力,帮助中华军迎战荷兰,当然阿都贾里鲁阿巴一世还主动把王宫让出来,请商毅居住,而自己住到大臣的家里。
不过文莱虽然投降了,但商毅也不敢大意,还是分派兵力,牢牢守住文莱城,并控制文莱的王室、各大臣,占领各个要口关隘,同时又派人去打探荷兰舰队的动向,并且在文莱修城立寨,屯集粮草物资,又派人去吕宋,催促下一批军用物资和驻守吕宋的十七军,都尽快赶到文莱来,而且随行的还派一批地质勘测人员过来。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屿,总面积为七十四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一个青海省的大小、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面积之和,但在这个时候,加里曼丹岛的大部份都还没有人类居住,仅仅只是在西北沿海和南部的小块地区,但商毅却知道,这个现在还处于蛮荒时代的大岛上,蕴含着比较丰富的金、银、铜、铁、金钢石等矿产资源,这些都是现在中国用得着的,而且有一些矿产的大致位置商毅也知道,而且文莱都开釆了几个,如果能够尽快找到一两个金矿或银矿,商毅回国之后,对国内也好说一些,这次南洋战争,是有成果的,同时对移民南洋也是有好处的的,淘金当然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目标。
另外在加里曼丹岛未开发的地区还有大批的森林、木材资源,也是中国正需要的,因为造船正需要大量的木材,在两百年前,中国的航海活动之所以停止,观念因素固然是主因,但缺乏木材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原因,而且在这一点上,早期的大航海国家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因此商毅也要未雨绸缪,先把南洋的林木资源用起来再说。
而这一段时间里,商毅也每天和众将一起排演中荷海战的过程,从中研究这一战的得失,和应对荷兰舰队的战术,同时也在等待着荷兰舰队的到来。
————————————
荷兰的前哨舰队被击败,对于荷兰远征舰队的指挥官特朗普来说,到并不算意外,而被击沉五艘战船,对庞大的荷兰舰队来说,也是承受得起的损失,但令特朗普感到不安的是文莱向中华军投降。
现在文莱是加里曼丹岛上唯一的一个国家,虽然说文莱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很落后,但毕竟是一个国家的存在形式,有相当纟统的行政组织,原来特朗普的打算是依靠荷兰陆军和文莱的力量守住加里曼丹岛,使中华军无法在岛上立稳足,这样一来一但中华军越过加里曼丹岛来进攻巴达维亚,那么就可以以文莱为基地,袭击中华军的补济舰队,这样就可以击败中华军。
只是他过于高估了文莱王室的抵抗意志,另外也对驻文莱的海陆两军相当的恼火,就算海军打了败仗,也应该退回到文莱城的港口,协同陆军守住文莱城,而陆军也是同样,结果海陆两军都不约而同的放弃了文莱城,向加里曼丹岛的南部撤退,而文莱王室也背叛了荷兰,向中国投降。
当然中华军的战斗力之强,也确实颇有些出乎特朗普的预想,因为在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说服国内议会出兵亚州,在报告中有意降低了中华军的战斗力,把中华军的战斗力说成和西班牙军差不多,只要国内出动大军,就一定能击败中国,保护公司在亚州的利益,而特朗普显然也受到了报告后误导,在他看来,如果中华军的战斗力与西班牙军差不多,那么马京达努、苏禄、文莱这些国家就算不敌中华军,但也能坚持几天,却没想这些国家基本都是被中华军秒杀。
这样一来,中华军也就可以在加里曼丹岛上完全站稳脚跟,并以加里曼丹岛为基地,进攻巴达维亚,自己的计划也彻底落空了,而更加重要的是对其他的南洋国家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自从中华军出兵以来,己经连灭二个国家,迫降了一个国家,而做为这一次反中联盟的盟主荷兰,却毫无作为,不仅被中华军击败,而且还扔下了文莱,自己逃跑,这叫其他的南洋国家再怎样相信荷兰能够保护自已,带领着自已击败中华军,恐怕有不少国家都会考虑,是不是该学文莱一样,向中华军投降。
因此特朗普也在检讨,自已在一开始制定的战术是不是错了,同时也对徳·威特和罗纳徳·弗雷徳这两位驻文莱的海陆指挥官十分恼火,如果他们两能够坚守在文莱该有多好,致少自己现在也好办多了,但这也是荷兰军队的一大特色,自甴散漫、各自为政,不听指挥。
其实对于这一点特朗普也是深有体会的,虽然他也很想改变这种形像,在军队中强调纪律作风,但现在荷兰的国家体制和军队的体制决定了特朗普个人的作用实在太有限了,那怕是特朗普深受士兵的爱戴也没有用,当然这种作风在欧州对阵江河日下的西班牙军队,还不会造成大问题,但面对远比西班牙更为强大的中国军队,也许就是荷兰军队的致命弱点了。
但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毕竟改变作风也不是一天二天能做到的,当务之急是扭转当前的局面,使南洋各国不致于立刻就和荷兰分心,当然最的办法就是打一两个胜仗,就可以马上稳住人心了,同时也许还能在争取到文莱重新倒向荷兰这一边耒。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向特朗普下达了最后通谍中,本来特朗普还有十天的准备时间,但现在的战局紧迫,特朗普也等不及了,因此就在第三天,特朗普就带领着六十五艘战船,十艘运需船和五千名荷兰陆军从巴达维亚出发,赶奔加里曼舟岛,准备和中华军做战,而在巴达维亚还留下了十五艘战船和二十二艘运需船,还有三千荷兰陆军,由少将马克·达蒙统领,做为后期部队。
特朗普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要求是征调两到三万名土著士兵,尽可能给他们装配上火枪,让他们到加里曼舟岛参战,因为和中华军相比,荷兰在海军方面还能保持一个平分秋色的局面,但在陆军方面的差距就很大了,因此就必须依靠当地的土著力量,但土著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了,只能依靠数量来弥补,同时也尽可能的给土著配上火枪,这样才能对荷兰军队提供有用的帮助。
对于特朗普的要求,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马特索科尔当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三八零章 第二战(一)
经过了一天一夜的航行之后,特朗普带领着舰队到达了加里曼舟岛西南部的苏卡纳达地区。
虽然在这个时候,文莱苏丹国是加里曼丹岛上的唯一国家,但位于爪哇岛上的马打兰苏丹国也在加里曼丹岛上占据着两小块地方,一个是位于加里曼丹岛最南端的马辰,另一个就是西南部的苏卡纳达,荷兰驻文莱的军队失败之后,就是退到马辰,因为这里离文莱较远,要安全一些,而特朗普出发之后,也下令给徳·威特和罗纳徳·弗雷徳两人,让他们立刻到苏卡纳达来,和大部队汇合。
苏卡纳达是加里曼舟岛西南部的一个小巷口,这里只居住着两千多土著人,是在十七世纪初时,马打兰苏丹国在全盛时期向外扩张时,在加里曼丹岛上占领的地方,本来是想做为进攻文莱的前沿基地,但这时欧州殖民者相继来到南洋地区建立殖民地,马打兰自然首当其冲,因此国力衰弱,也无力再向外扩张了,其实现在苏卡纳达地区也等于定半自治化。
苏仧纳达离文莱最南端的城市古晋的距离不定二百公里,而且现在马打兰苏丹国是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关系最为近密的南洋国家,因此将这里做为与中华军交战的前沿基地当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两支荷兰舰队在苏卡纳达汇合之后,特朗普也马上招见了徳·威特和罗纳徳·弗雷徳,向他们询问与中华军交战的详细战况,这两人也不敢隐瞒,将战斗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向自已的司令官讲说了一遍。
等特朗普听完了他们的讲说之后,心里早就把总督马特索科尔和十七董事团家里女性成员,包括已经去世和尚未出生的,全部都问候了一遍,这叫什么和西班牙军队的实力差不多,从这一战的过程来看,中华军的战船性能也丝毫不比荷兰战船差,而且更大,火力更猛,虽然在灵活度,速度方面比荷兰稍差,但中华军的海军显然是走的英国海军的路子,重视战船的吨位和火力,而在战斗中以纵队战术为主,严守作战纪律,这也是最让荷兰海军头疼的战术,甴其是在敌军的吨位和火力都比自己强的情况下。
而海军还可以说是双方各有所长,但在陆军方面,就由为令特朗普吃惊,从罗纳徳·弗雷徳上校的讲说来看,中华军使用的火枪射程比荷兰军队的火枪提高了一倍有余,这也未免太可怕了吧,因此特朗普听了之后,第一反应是不信,但罗纳徳·弗雷徳拿出了几颗中华军的椎柱形子弹,特朗普也不得不信了,因为荷兰军的滑膛枪都是使用的丸形子弹,只有线膛枪才是用椎形子弹的。
在这个时代,欧州己经发明了线膛枪,也知道线膛枪的射程要比滑膛枪远,只是没有发明米尼弹,因此线膛枪的子弹和枪膛的粗细相同,甚致还会略大一点,在填弹时比滑膛枪要慢,而且还要用锤子敲下才能上到位,也限制了线膛枪的发展,这些常识,做为军人的特朗普当然是知道的,但看到中华军使用的椎柱形子弹,特朗普也不得不想到,难到说中国的技术已经解决了线膛枪子弹填充的难关了,那可就太可怕了。
因此特朗普也不得不咒骂,荷兰东印度公司发回国内是什么报告,实在是太坑爹了,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特朗普多少也能猜出几分,这一定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鼓捣国内出兵,才在报告中有意压抵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否则国内是不会出兵的,事实上如果中国的军事实力达到这个水准的话,这次远征的目标也很难完成,自己最多也就只能打一两个胜仗,但彻底打败中国,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的局面是明知打不过,也不得不打,因为特朗普在荷兰海军服役了三十余年,己经见惯了上司部门为了推御责任,找替罪羊、替死鬼这些窍门,而且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国内还有相当大的势力,因此一但自己拒绝战斗,那么荷兰东印度公司就会把责任全部推到自己的头上,而什么报告真不真假不假都不重要,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尽自已的全力作战,当然战胜中国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一直耗到东印度公司撑不住了,不得不结束战争,自己才能摆脱责任。
想到这里,特朗普也不由苦笑了一声,看来这一战自己最大的对手并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但想是这样想,仗还是要继续打,从自己了解的情况来看,显然和中华军打陆战是必败无疑,虽然现在特朗普对中华军的火枪还持有一点怀疑,但也不敢冒险,因为现在自己需要一场胜仗,另外荷兰的陆军也不多,经不起消耗,还是等马打兰土著兵到了之后,让土著兵去当这个炮灰,因此只有和中华军打海仗才靠谱一点。
于是特朗普也下令,让罗纳徳·弗雷徳带领陆军在苏卡纳达驻守,修建阵地,自己和德·威特带领四十艘战舰出击,寻找中华军的舰队交战,而且针对中华军重炮巨舰的优势,特朗普也特意从自己的舰队中选出了一批较大的战船,以求在火力和吨位上接近中华军的战舰。
最后这四十艘战舰的构成是:千吨以上的战舰二艘,八百至一千吨的战舰十六艘,五百至八百吨的十三战舰艘,五百吨以下六艘,快船三艘其中二艘千吨以上的战舰中,一艘是荷兰远征舰队的旗舰布里德罗德号,全重一千二百五十吨,配有九十二门火炮,也是荷兰远征舰队最大的一艘战舰,而另一艘圣洛伦斯号,全重一千零八十吨,配有八十四门火炮,这一战中,是德·威特的座舰,而德·威特原来的那艘座舰威廉殿下号,因为在上一战中受创较重,因此留在苏卡纳达维修,这次并不参战,荷兰舰队中还有一艘千吨级战舰,全重一千一百五十吨,配有八十八门火包的圣玛丽号,则还留在巴达维亚。
不过这也是荷兰舰队的最大吨位比例了,因此特朗普为认为,如果在双方战舰数量大体相同的情况下,荷兰舰队在吨位和火力上应该不会逊色于中华军的舰队了,当怨在实际上,和中华军的除了拥有旗舰分舰队之外的其他分舰队,也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准上。
特朗普和德·威特带领着战舰从苏卡纳达出发之后,沿着加里曼丹岛的海岸线向北行驶,在加里曼丹岛最西端的巴达斯群岛附近的时候,与中华军的舰队相遇。
中华军的舰队是由南洋舰队第四分舰队,也就是李华梅舰队,而在文莱投降之后,中华军也进驻到文莱最南端的古晋地区,准备向加里曼丹岛南端发动进攻,而就在这时,荷兰的大舰队也到到了加里曼丹岛,而这时中华军连续经过了几次胜利之后,士气正旺,因此各舰队的司令员也都纷纷向商毅请战,要去进攻荷兰,由其是李华梅更是求战心切,十分希望由自己的舰队来打中荷海军的第二战。
因为自从中荷海军第一战之后,中华军的诲军诸将也对这一战的过程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基本把这一仗的经过,战术都已经研究透了,这时也都充满了信心,而与荷兰海军交战最多的李华梅自然也是跃跃欲试,希望能再与荷兰海军再打一仗。
在众将的请战之中,商毅最终还是同意了李华梅的要求,命李华梅舰队出击,向荷兰舰队发动进攻。
当然商毅这样的安排,并不是因为自己和李华梅的特殊关系,而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虽然说中华军在第一战中打得不错,而且也赢得十分漂亮,但只凭这一战的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在双方的实力对比就有利于中华军的一方,以为用第一战的战术与和荷兰舰队进行决战,就能够获胜,更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十几艘舰战之间的战斗,和大舰队之间的对决,完全是不一样,另外荷兰舰队经过了上一次败阵之后,也不可能不进行总结,寻找对策,因此也有必要多进行一些试探战斗,才能了解荷兰的新应对战术。
而最适合打第二战的,当然就是李华梅舰队,因为李华梅舰队是海军部八支分舰队中,现在拥有战舰最多的一支,一共有主力战舰三十七艘,虽然吨位偏小,但仅从战船数量上来说,比上一次出战时多了近一倍,而且李华梅是与荷兰舰队交战最多的中华军将领,也是最有作战经验的海军将领,因此由李华梅舰队付责与荷兰舰队进行第二次试探战斗,当然是最合适的。
当然商毅也不会让李华梅舰队冒险,因此又派了北洋舰队第二分舰随后接应,同时也告戒李华梅,如果战事不利,就立刻撤退,不可恋战,毕竟这一仗也不是非胜不可,只是试验中华军的战术。
而李华梅接令之后,也立刻带着舰队出发,在行驶了半天的时间之后,与荷兰舰队相遇,于是李华梅立刻下令,舰队排成纵队,向荷兰舰队发动进攻。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三八一章 第二战(二)
见中华军列成了纵队的阵式,特朗普也下令,将舰队全部散开,进行自由作战。
其实这一次战斗荷兰舰队出动的战舰数量,吨位和火力都并不逊色于中华军,就算是拉成纵队与中华军作战,也不会陷入下风,但这毕竟还是一次局部作战,而且荷兰基本集中了所有的大战舰,才能和中华军拼一拼,如果变成全面开战,荷兰舰队在吨位和火力上仍然不是中华军的对手。
而且通过上一次作战,特朗普就已经了解到了,与荷兰舰队相比,中华军是一支战术纪律非常强的军队,如果釆用以纵队对纵队的战术,就算是这一战取胜了,对于整个战局来说,对荷兰舰队的帮助也不大,毕竟特朗普也清楚,这一战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取胜,而且还要找到应对中华军舰队这种整体战术的战术。
因此在这一战中,还是应该惯彻荷兰舰队最擅长的自由作战战术,尽可能快的打乱中华军的队形,把中华军拖入到自已的步调当中来,这才是正道理,于是率性在一开始,特朗普就放弃了纵队战术,而是直接使用自由战术,而荷兰舰队也迅速分成两批,分别在两艘旗舰,布里德罗德号,圣洛伦斯号的带领下,分向左右散开。
在中华军的纵队队列中,李华梅的旗舰海上玫瑰号当然是位于全队的首位,李华梅也站在船楼上,手持商毅在战前送给她的双简高倍距望远镜,指挥全军作战。
这时双方的距离都己经拉近到了三千多米左右,而拥有了双简高倍距望远镜的李华梅己经可以十分清晰看见敌舰的情况,甚致是敌舰上的荷兰士兵的样子,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这就是高科技的好处。
同时李华梅也看清楚了,这一次荷兰舰队出动的,都是大船,李华梅舰队是一支缺少大型战船的舰队,整个舰队只有一艘二级战列舰,而且还是二级战列舰中最小的一艘,另外还有十八艘巡洋舰,十二艘逐驱舰,四艘护卫舰和两艘通迅船,总体来说,双方在吨位和火力大体相当,中华军还稍逊一点,因为少了三艘战舰。
而且这时荷兰的战舰也己经全部散开,分为两批,分别从左右两侧,向外绕出了一个巨大的弧线,从航线的判断,而在弧线的末端,也就是中华军的队列中间。
纵队阵形的最大弱点,就是容易被敌军拦腰斩断,这也说明经过了上一战之后,荷兰舰队也确实经过了认真的总结,并且针对中华军的弱点进行了布置,不过因为这个时代的战船都是左右舷火炮,因此纵队两侧的火力也是最强,而荷兰军队想要从两侧彻入,打乱中华军的队形,首先就是要以舰首对中华军战舰的侧舷,这样一来,就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于是李华梅也下令,各舰都保持队形,继续前进,同时也都做好战斗的准备。
很快,荷兰舰队的两艘主舰从左右两侧进入到了海上玫瑰号的射程中,当然也是同样的,海上玫瑰号也进入了敌舰的炮火以内,因此这三艘巨舰几乎是同时开火,向自己的对手展开了轰击。
三艘战船都是千吨以上的大船,装配的火炮都在八十门以上,因此战斗一开始,就进行得十分激烈,三艘战船也都各中了几弹,打得船身上木屑飞溅,舷裂板斩,而且在中弹之后,船体也剧烈的摇摆了起来。
李华梅在船楼上,一边竭力的控制着身体,一边指挥着战斗,虽然这时海上玫瑰号是以一敌二,但左右两舷的火炮可以同时开火轰击,而荷兰战舰布里德罗德号,圣洛伦斯号只能使用一侧的火炮进攻,因此并非处于绝对的劣势,而且这三艘战舰是相对行驶,只进行了二三轮的炮击之后,三艘战船就错开了位置,海上玫瑰号后面的一艘巡洋舰也开始向荷兰舰队的两艘旗舰进行炮击,而海上玫瑰号也向其他进入自己射程的敌舰开火。
海面上顿时炮声轰鸣,水柱不断的冲天而起,双方都有不少的战船中弹,各自也产生了不少的伤亡,同时在海面上也泛起了大量的浓烟,虽然海风劲吹,但一时也吹散不尽,而且随着双方炮战的加距,还不断的产生着新的硝烟,因此海面上的烟雾也越来越多,不见减少。
在脱离了两艘荷兰的旗舰之后,虽然海上玫瑰号又遇到了好几艘战舰,但这些六七百吨级的战舰对海上玫瑰号的威胁明显要小得多,因此随后的战斗也进行得比较轻松,海上玫瑰号的左右舷火炮不断的开火轰击,连续重创了两艘荷兰战舰。
但这时李华梅的心里却轻松不起来,因为廷时从船楼上放眼看去,最多只能看清自己身后的十余艘战船,再远的就被烟雾所阻挡住了,这也就意味着从海上玫瑰号上发出的旗语信号,只有十几艘战舰能够看见,毕竟近四十艘战舰拉成一条直线,差不多可以排出五千米左右的距离,在队伍前列的战舰只用肉眼,是根本就无法看到最后面的战舰,虽然望远镜可以解决视距的问题,但却无法穿透烟雾。
而纵队战术的关建就在于,各舰全都要服从于旗舰的指挥,唯旗舰是瞻,尽管中华军己经编制出了一套详细的旗语,基本可以涵盖了所有的海军命令,但如果其他的战舰无法看到旗舰的旗语,那就有可能会乱了套。
尽管李华梅的心里也很憔急,但也没有办法,这时海上玫瑰号己经穿过了荷兰舰队的战斗群,按照正常的战术,这时舰队就应该进行大弧线所转向,但现在李华梅能够控制的只有十几艘战舰,也无法知道后面的战舰的战况怎么样了,只能够听见在浓烟之中,火炮的轰响声,炮弹落入海水中激起的水柱声,落到战船上所发出的撞击声响成一片,显示出战斗正在激烈的进行当中。
因此李华梅心里也产生了一丝动摇:在这个时候还坚持执行纵队战术,是否是最正确的选择呢,李华梅的副将就建议,不如也改成自由作战,让现在能控制的十几艘战舰自行调头参战,这样说不定更好一些。
事实上现在李华梅也同时不知道怎样选择才好,毕竟在这个时候,不是在模拟沙盘面前,可以从容不迫的研究、分析、排演,但同时李华梅也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是要当机立断,马上做出选择,无论怎么选,也都比不选要好,老实说,在李华梅的心里,也确实闪过一丝自由作战的念头,因为在这个时候,每一个指挥官都会不自觉的釆用自己最擅长,最有把握的战术,而在伏波军的八支分舰队中,只有李华梅的舰队是最擅长打乱战的,就是与荷兰舰队相比,也不呈多让。
但这个念头只是在李华梅的头脑中一闪,马上就被李华梅一种近乎于本能的直觉给放弃了,于是李华梅立刻下令道:“传令下去,马上进行大弧度转头,后面的其他所有各舰,都要保持队列,不许乱了阵脚!”
————————————
其实荷兰舰队的攻击重点,并不是中华军的纵队前列,而是纵队的中间,目地是将中华军的纵队一截为二,彻底打乱中华军的纵队队列,也将战局拖进荷兰舰队最擅长的乱战之中。
因此就在两艘旗舰和中华军队列的前部进行缠斗的时候,有十余艘荷兰战舰巳经绕到了中华军纵队的中部,然后向中华军发动了直冲进攻。
而这时在中华军纵队中部的几艘战舰正随着队列前进,见左右两侧各有好几艘荷兰战舰向自己直冲过来,也立刻开足了火力,左右两弦的火炮全力射击,一直炮弹如雨点一样,向两侧激射而去。
在这个时代的海战当中,以舰首对敌方的侧舷,基本就是找死的代名词,但为了打乱中华军的纵队,这个代价也是必须要付出去的,荷兰舰队的军纪虽然散漫,但并不表示荷兰士兵就是胆小鬼,在战局明显不利的时候,选择撤退,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顺风战,和战面僵持的时候,荷兰官兵也还是顶得住的,而且作战也相当的勇猛,否则也不可能在另一时空里的这个时代里称霸世界近百年的时间。
而且现在荷兰士兵都清楚,这一战成败的关建就在此一举,只要能穿透中华军的队列,就将掌握住这一战的主动,从而取得这一战的胜利,因此尽管中华军的火力很猛,荷兰舰队仍然一无返顾的向中华军的队列直插,当然在行进的时侯,仍然不忘左右变换路线,使中华军的火炮难以瞄准,也将荷兰人高明的驶船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过在密集的打击下,闪躲技术再好,也不可能躲过所有的炮弹,因此在中华军的猛烈打击下,两艘荷兰战舰被打得船舷裂开,海水涌入,缓缓开始下沉,还有几艘荷兰战舰也受到重创,其中一艘叫加兰号的战舰受创严重,首桅和前主桅都被打拆,船体也多处开裂,但这艘荷兰战舰这索性也不躲了,而是全力开足了剩余的风帆,向中华军的队列猛撞了过来。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三八二章 第二战(三)
这时加兰号是正对着中华军队列中的一艘驱逐舰天星号,双方的距离实际己不足五十米,天星号分为两层甲板,一共装配了五十六门火炮,除了前后四门火炮之外,在左右舷各有二十六门火炮,这时也全部都对准了加兰号,猛烈的开火轰击。
加兰号是一艘重量为六百五十吨的中型战舰,也装配了五十六门火炮,但这时加兰号正是以舰头对着天星号的侧舷,因此左右两舷的火炮都用不上,仅仅只有两门前炮可以用,当然不可能对中华军造成多大的危胁,而且这时双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天星号的火炮几乎列无虚发,连续两轮开火,二十六发炮弹中,至少有二十发击中了加兰号,将加兰号的船首几乎砸烂了,就连船舱内部的结构都露出来了。
但加兰号虽然受到了重创,但借着惯性,速度仍然不减,而且这时距离太近了,双方几乎没有多少闪躲的空间,因此就在天星号开始进行第三轮炮击的时候,加兰号己经冲过来,一头撞上了天星号的尾舷部份,尽管这时加兰号己经受到了重创,但毕竟和天星号还是同一规模的战舰,而且又是挟势而来,结果一下子将天星号的尾舷部份给撞得多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